濰坊市青州市、諸城市、昌樂縣等八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1頁
濰坊市青州市、諸城市、昌樂縣等八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2頁
濰坊市青州市、諸城市、昌樂縣等八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3頁
濰坊市青州市、諸城市、昌樂縣等八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4頁
濰坊市青州市、諸城市、昌樂縣等八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七年級生物(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題共8頁,分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共4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60分;全卷共100分。答題時間為60分鐘。2.答卷前務必將試題密封線內及答題卡上面的項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須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答在本試卷上一律無效。第I卷(選擇題共40分)說明:本卷共4頁,共20道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選出正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的字母代號(A、B、C、D)涂黑,如需改動,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他答案。1.1940年,病理學家霍華德·弗洛里給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劑量的鏈球菌,然后給其中4只用青霉素治療。幾個小時后,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療過的小鼠還健康活著。后來,科學家發(fā)現(xiàn)青霉素能使多種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發(fā)生障礙而導致死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弗洛里的研究方法是實驗法,變量是鏈球菌B.弗洛里的研究結論是青霉素能夠殺死所有細菌C.青霉素能殺死細菌,也能夠殺死人體細胞D.弗洛里的實驗需要多次重復,提高準確性2.同學們在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時,通過顯微鏡看到了甲、乙、丙三種視野,下列分析及操作錯誤的是()A.甲視野黑暗,可以轉動g和f進行調試B.乙視野中污點的位置,可以通過調整玻片、a、d進行判斷C.丙視野中物像不在正中央,可以向左下方移動裝片D.乙、丙視野不夠清晰,可以轉動c進行調節(jié)3.受精卵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第一個細胞。根據(jù)圖示,分析判斷下面相關描述,錯誤的是()A.圖中①過程表示細胞的分裂,③表示細胞的分化B.若①過程失去控制,則會導致細胞只分裂不分化C.③過程產生的不同細胞中遺傳物質不同D.細胞的分裂、分化是人體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基礎4.19世紀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細胞學說”,認為生物大多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隨著生物學的發(fā)展,細胞學的知識體系更加完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活細胞都可以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細胞B.只有動植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C.動植物細胞都可以獨立存活并完成生命活動D.細胞是動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5.地衣是生活在巖石、樹干上的一種常見的生物,是藻類和真菌構成的復合體。藻類通常是藍藻(又稱藍細菌)和單細胞綠藻。藻類含有光合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為真菌提供營養(yǎng);真菌可以從外界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提供給藻類。兩者互相依存,不能分離。下列有關藍藻、綠藻、真菌的敘述錯誤的是()A.三者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葉綠體 B.藻類與真菌之間是互利共生的關系C.三者中只有藍藻屬于原核生物 D.三者都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6.生長在沙漠中千歲蘭一生只有兩片葉子,在烈日的暴曬下葉片也會卷曲枯萎;莖短矮而粗壯,根系發(fā)達,只有種子而沒有果實。下列關于千歲蘭的分析錯誤的是()A.所屬植物類群一定比蕨類植物高等B.各器官的結構特點體現(xiàn)了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C.具有發(fā)達的輸導組織D.葉片的數(shù)量和形態(tài)特點,可減少水分散失7.1771年普羅斯特勒通過實驗證明了綠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氣。1779年,英格豪斯多次重復該實驗,一天晚上他把植物和小白鼠用玻璃罩密封后,由于太困就睡著了,房間里用來照明的蠟燭也燃盡了,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小鼠死掉了。下列分析最科學合理的是()A.說明普羅斯特勒的結論存在錯誤 B.這只小鼠一定有疾病不健康C.玻璃罩密封不好 D.植物更新空氣必須在光照下8.我們在注意節(jié)約糧食的同時,更要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實現(xiàn)糧食的穩(wěn)產高產。下列有關農業(yè)措施及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豆糧輪作,可以利用寄生在大豆根部的乳酸菌提高土壤肥力B.“正其行,通其風”,可以及時補充氧氣濃度提高光合作用C.增加晝夜溫差,可以增加夜間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量D.增施農家肥,可以利用腐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為農作物提供二氧化碳、無機鹽9.某同學利用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設計實驗裝置并依次按照圖中甲、乙、丙、丁的順序進行探究,下列有關實驗分析正確的是()A.步驟甲放置一晝夜,使植物葉片內原有淀粉耗盡B.步驟乙中的植物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C.步驟丙中,小燒杯內是水D步驟丁中,葉片會變藍10.實踐證明“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要在于興林”。“興林”既能“治水”,亦能“治山”,對其中生物學原理的分析錯誤的是()A.植物可以通過蒸騰作用促進降水 B.植物根系能夠固著土壤,涵養(yǎng)水源C.植物的枯枝落葉能夠減少雨水的沖刷 D.植樹造林能夠增加地表河流,防止洪災11.2020年9月,中國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下列做法與目標的實現(xiàn)沒有直接關系的是()A減少汽車出行,多步行或自行車出行 B.減少使用一次性木筷C.減少使用電熱水器,多使用太陽能 D.對廢電池進行回收利用12.觀察下列分類示意圖,分析錯誤的是()A.甲類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B.乙類生物細胞都沒有葉綠體C.丙類生物都是軟體動物D.丁類生物體表都有外骨骼13.某同學在學習青蛙和鱷魚的動物特征時,利用表格法進行了比較,錯誤的是()青蛙鱷魚A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水陸兩棲幼體和成體都水陸兩棲B卵生,無堅硬外殼卵生,有堅硬外殼C變溫動物恒溫動物D幼體用鰓呼吸,成體可用肺呼吸幼體和成體都用肺呼吸A.A B.B C.C D.D14.骨性關節(jié)炎是由關節(jié)軟骨受損或軟化而引起的一類疾病?;颊叨啾憩F(xiàn)為疼痛、運動障礙,嚴重時會導致關節(jié)畸形和運動功能喪失。結合膝關節(jié)示意圖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患者受損的部位主要是圖中的⑤B.患者①④受刺激分泌滑液會導致③內積液增多C.患者可借助手杖、護膝等減輕膝關節(jié)的負荷D.正常人適量運動可使膝關節(jié)更靈活、牢固15.注射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醫(yī)護人員通常會選擇上臂的三角肌作為注射部位。關于三角肌的認識正確的是()A.屬于肌肉組織 B.由中間的肌腱和兩端的肌腹構成C.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 D.繞過肩關節(jié)附著在相鄰骨上16.動物多樣的運動方式是億萬年進化的結果,動物運動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都與其運動方式形成了很好的適應。下列舉例錯誤的是()A.鯨魚的四肢逐漸演化為魚鰭狀,適于游泳B.蝗蟲具有足和翅,適于跳躍和飛行C.河蚌具有腹足,適于爬行D.家鴿的前肢變成翼,適于飛行17.根據(jù)2017年《自然》雜志對動物疾病的數(shù)據(jù)分析,蝙蝠身上攜帶的能夠傳染給人類的病毒種類和數(shù)量明顯高于其他哺乳動物。下列有關蝙蝠和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A.蝙蝠體表被毛、體內有膈 B.病毒寄生蝙蝠體細胞內C.病毒結構簡單,不具有結構層次 D.病毒的蛋白質入侵細胞,完成自我復制18.林占熺教授改變木材生產食用菌的傳統(tǒng)方式,創(chuàng)立了菌草技術。該技術采用野草、海草、農作物秸稈等菌草栽培食用菌、藥用菌,還可以生產酒精、沼氣等生物能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菌草培育的食用菌既有細菌也有真菌B.菌草為食用菌提供了養(yǎng)料和水分C.菌草栽培食用菌需要提供無氧環(huán)境D.生產沼氣和生產酒精的菌種細胞結構相同19.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是生物圈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下列對各種成分作用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植物通過蒸騰作用維持了碳-氧平衡 B.動物通過呼吸作用促進了物質循環(huán)C.腐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到了清潔工作用 D.動物可以幫助植物傳粉,影響植物繁殖20.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四種脊椎動物的分類圖解,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A.圖解中未呈現(xiàn)的分類等級有界、門、綱和屬B.圖中四種動物的體溫都不會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C.同一科的生物共同特征比同一目的生物多D.四種動物中與大熊貓親緣關系最近的是小熊貓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說明:本卷共4頁,共5道大題。需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相應區(qū)域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或書寫在本試卷上無效。21.為探究番茄果實的結構層次,某同學將番茄果皮、果肉和“筋絡”分別制成臨時裝片,下面是該同學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的不同物像,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推測圖A的功能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B視野中的細胞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結構相比,其不同點有_________________。(3)圖C屬于______組織,若想最大化觀察該組織結構,應選擇的鏡頭組合是_________。(4)根據(jù)該同學的觀察,可以判斷番茄果實在結構層次上屬于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5)制作臨時裝片A時,需要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22.紅薯,也稱番薯、甘薯,是一種高產且適應性強的農作物,我國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貯存紅薯的技術經(jīng)驗。請利用生物學知識分析回答問題:(1)我們吃的紅薯內含有豐富的淀粉等物質,所以從功能上判斷紅薯屬于________器官,淀粉主要由圖二中_______(填序號)等細胞制造,經(jīng)[]_____運輸而來,在紅薯中不斷貯存積累。(2)紅薯收獲后,通常儲存在地窖中,農民在進入地窖取拿紅薯前,往往把一盞點燃的油燈用繩子吊入窖內,若油燈熄滅說明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農民在種植紅薯時,適時進行中耕松土,其目的是__________;在不同的生長時期,紅薯吸收的水分主要通過圖中的[]______散失,該結構由一對________控制。(4)《呂氏春秋》一書中提到的“苗竊”現(xiàn)象是指所種莊稼密密麻麻,盡力耕耘也難以長大,請分析其中的生物學原因是___________。因此,我們在種植紅薯時應做到__________。(5)下面是某科研小組探究紅薯種植密度與產量之間關系的數(shù)據(jù)結果,從中可以看出種植密度為_______萬株/hm2時,紅薯產量最高。組別種植密度(萬株/hm2)實際產量(kg)單株薯數(shù)(個)單薯重(kg)A5.25368004.40.18B6.00439004.40.17C6.75468004.30.18D7.50345004.10.1423.黃河三角洲由黃河中上游攜帶泥沙堆積而成。這里環(huán)境優(yōu)良、水草豐富,既有野大豆、堿蓬等特有植物,也有白鷺、丹頂鶴、卷羽鵜鶘等珍稀鳥類。下圖表示部分動植物的食物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生物圈中所有生物能量的最主要來源是______。圖中甲、乙、丙三種生物中,_______(填標號)可稱為“能量轉化器”,請用反應式表示其能量轉化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生殖方式分析,野大豆比圖甲生物更高等的原因是________。黃河三角洲二分之一是鹽堿地,而野大豆、堿蓬能夠在鹽堿地正常生活,有賴于根部細胞的________能控制物質進出。(3)乙與丙都有與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結構特點,如乙的呼吸器官是_____,適于水中生活。丙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具體過程是____________,適于飛行生活。(4)通過圖中食物關系,可以看出所有動物都直接或間接以______為食,獲取生命活動所需要的_______和__________。(5)為更好地保護丹頂鶴、卷羽鵜鶘等珍稀動物的棲息地,請?zhí)岢龊侠砘ㄗh_____________(至少兩條)。24.某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熊蜂的工蜂在植物開花期間存在戳破植物葉片但不以葉片為食或作為筑巢材料的行為,推測這一行為可能會促進花的提前開放。為驗證假設,研究人員設計進行了如下兩組實驗:實驗一:①以尚未開花的多株黑芥為植物材料,以熊蜂的工蜂為昆蟲材料。②設計了工蜂處理組、無損傷對照組、人為模擬損傷組。③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被工蜂損傷的植物,其開花時間分別較無損傷對照組、人為模擬損傷組提前16天和8天。實驗二:研究人員進一步以飼喂花粉和不飼喂花粉的工蜂為對照,統(tǒng)計它們對未開花黑芥的損傷行為,發(fā)現(xiàn)在花粉匱乏的情況下,熊蜂工蜂對葉片的損傷行為顯著增加。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中選擇多株黑芥進行實驗的原因是___________,實驗結果中______組的植物開花時間最早,證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二證明了______環(huán)境可以影響熊蜂對葉片的損傷行為,這對熊蜂生存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員分析蜂類在損傷植物葉片時可能分泌了特殊的信號物質,植物接受信號并改變開花時間與之協(xié)調,因此對蟲媒授粉的植物而言,它們的開花時間還需和傳粉昆蟲的存活期吻合,這說明熊蜂與開花植物之間存在______關系。(4)熊蜂活動范圍可達5公里,其運動器官是_________。采集花粉的是工蜂,蜂王與雄蜂負責繁衍后代,它們各司其職,說明蜜蜂具有________行為。(5)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有價值,結合上述兩個實驗,你能提出新的問題嗎?__________________。25.人體腸道內生活著大量微生物,99%是細菌,而且有很多細菌都是益生菌,其多樣性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隨著抗生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