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場治理探究文獻綜述3400字】_第1頁
【旅游市場治理探究文獻綜述3400字】_第2頁
【旅游市場治理探究文獻綜述3400字】_第3頁
【旅游市場治理探究文獻綜述3400字】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旅游市場治理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1關于旅游市場亂象的研究明確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是做好市場管理市場治理的前提。國內旅游市場亂象主要有三大類:不合理低價游、欺客宰客、過度商業(yè)化。不合理低價游主要包括“零負團費”等,是旅行社按照成本價或低于成本價收取費用,通過強迫購物獲取利潤。不合理低價游是導致旅游市場亂象的罪魁禍首。呂本勛(2015)認為“零負團費”現象是個別旅行社最先實施了低于成本價的策略后,通過市場競爭和博弈后導致的囚徒困境。童碧莎(2016)認為我國旅游市場上散客旅游的占比不斷增加,但旅游產品仍以“點線型”為主,“板塊型”綜合旅游產品不足,造成旅行社爭搶蛋糕。欺客宰客在旅游市場上的典型表現是虛假宣傳、合同欺詐以及天價旅游產品。由于旅游活動的異地性,游客對當地情況不了解,旅游經營者在宣傳過程中過分夸大旅游產品及服務標準,如簽訂陰陽合同,提供無執(zhí)照的“黑導游”服務,以及頻出的“天價蝦”“天價魚”等事件。胡撫生(2019)認為由于旅游市場化程度較高,旅游產品價格由市場決定,現有政策法律難以對“天價”旅游產品起到有效約束。林悅(2012)認為“宰客”是由于旅游企業(yè)追求單次利潤,游客因成本過高放棄維權,政府因稅收等利益方面的原因不嚴格管理導致的。2關于旅游資源公共利益的研究張兆安(2012)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業(yè)發(fā)展勢頭猛勁,正在成長成為相應居民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發(fā)展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我國的旅游市場同時也出現了許多阻礙旅游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問題,需要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旅游產業(yè)的監(jiān)督和管理。吳長飛(2017)認為21世紀旅游產業(yè)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yè),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實施市場調節(jié)的目的應當是營造良好的旅游消費環(huán)境。這將是政府部門轉變角色定位,發(fā)揮“服務員”和“清潔員”職責的重要體現。吳宇唯(2017)認為要充分把握后續(xù)市場調節(jié)的基本內容,重點要從制度健全、隊伍打造、系統(tǒng)建設以及機制完善這四個方面開展商事制度改革后的市場調節(jié)。侯平平(2018)通過訪談調研,運用內容分析法總結出市場調節(jié)體系建設5個維度,即監(jiān)管依據、監(jiān)管保障、行政監(jiān)管、行業(yè)自治以及法治管理,同時基于利益相關者和監(jiān)管維度理論,構建了我國創(chuàng)新型旅游市場調節(jié)體系。3關于旅游市場治理措施的研究鮑富元(2018)認為與旅游市場管理模式相對應,學者主要從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個方面提出對策建議,三者相互結合共同構建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法制是保障旅游市場主體權益的基礎,管理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利器。行政管理和執(zhí)法將是旅游市場治理的重要手段。郭躍(2017)認為價格是衡量旅游市場秩序的重要指標,政府應制定旅游價格執(zhí)法基準,建立旅游市場價格管理與裁決機制,加強旅游市場價格管理。社會信用體系以信用為核心,通過記錄、共享、限制、懲戒等方式維護社會秩序,規(guī)范行為方式,是一種有效的社會治理機制。通過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可提高企業(yè)的違法成本。秦文認為(2019)建設誠信體系,設立市場進入黑名單制度,有利于提升游客獲得感和幸福感,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為促進誠信體系建設,姚延波(2013)建立了旅游企業(yè)誠信評價標準。市場方面,主要從旅游經營者、游客和當地居民三個方面提出治理措施。旅游經營者應加快旅游產品轉型升級,提供多元化的旅游產品,建立合理的導游薪酬制度,提高從業(yè)人員素質,從源頭上化解不合理低價游等消費陷阱。游客消費心理不成熟、維權意識淡薄,助長了旅游市場亂象和侵權氣焰。陳修嶺(2020)認為旅游目的地居民是旅游市場治理中的重要一環(huán),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依賴東道主文化的“模式維護”功能,因此應關注當地居民旅游經營環(huán)境與生存狀況。4關于旅游治理效果的研究國內對旅游市場治理效果定性研究占比大,使用專門政策評估方法進行績效評估的研究較少。當前我國旅游市場治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難以根除,旅游市場治理上普遍存在法律不完善、缺乏全面的制度保障、管理部門體系混亂、管理主體職責不明、管理有效性低、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存在漏洞、行業(yè)自律水平低等問題。郭家樹(2017)認為缺乏強有力的管理部門和高素質的執(zhí)法隊伍是旅游市場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胡燕?。?013)從行政法的角度分析海南旅游市場在行業(yè)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行政管理體制與當地旅游發(fā)展不適應。傅林放(2012)認為市場化程度低是導致旅游市場問題的主要原因,而行政管理又通過行政手段進一步干預了市場機制,特別是高額旅游質量保證金提高了旅行社資金門檻,迫使市場以掛靠的方式經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旅游服務質量。在實證研究方面我國學者較多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及建立計量模型。鮑富元(2018)利用成分分析測算海南全域旅游市場秩序合作治理成效。西方公共政策評估有很多方法,比較系統(tǒng)的分類框架是韋唐在《公共政策和項目評估》中,按照組織者的不同把評估模式分為效果模式、經濟模式和職業(yè)化模式三大類。ParagRastogi等人研究了行政管理對市場效率產生的影響。在實踐層面,201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發(fā)布的《云南省旅游綜合管理考核評價暫行辦法》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將旅游管理考核分為行政管理效能和游客評價兩部分。行政管理效能上,主要考察落實管理責任、創(chuàng)新旅游市場綜合管理機制、旅游投訴處置率、安全預防、輿情管控和及時處理重大問題等方面。5研究評述根據對國內外相關學者研究成果的總結,筆者發(fā)現國外學者對旅游行政管理的研究相對較少,他們比較注重通過案例分析法及數理統(tǒng)計分析法,研究旅游利益相關者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對旅游業(yè)的影響,認為政府應該下放職能權限鼓勵社區(qū)實現旅游自治。國內學者關于旅游行政管理的研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研究旅游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及政府職能轉變的問題上,在研究內容上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這些方面的理論研究為本文觀點的形成提供了指導意見。然而,國內學者對旅游行政管理的研究也存在諸多不足從研究內容來看,現有的文獻多是針對舊的旅游行政管理體削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相關的建議,認為應該根據政府職能轉變對旅游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而如今隨著機構改革的推進,文化旅游部門隨之融合,旅游行政管理體制已然發(fā)生了變化,之前的理論研究也與當前工作實踐存在著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存在一定的時代局限性?;诖?,本文選取河源市旅游行政管理為研究對象,深入剖析河源市旅游行政管理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分析其中的影響因素,結合文旅體融合的契機,以此來提出優(yōu)化河源市旅游行政管理的對策建議。參考文獻[1]DianaForis.StudyRegardingaNewDimensionofTourismPhenomenon-ThePolitical-AdministrativeDimension[J].Procedia-SocialSciences,2014,143:1078-1082.[2]LisaRuhanen.Localgovernment:facilitatororinhibitorofsustainabletourismdevelopment?[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3,21:1,80-98.[3]MichaelC?Shone,DavidG?Simmons,PaulDalziel.Evolvingrolesforlocalgovernmentintourismdevelopment:apoliticalperspective[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6,24(12):1674-1690.[4]Nare11eBeaumont,DianneDredge.Localtourismgovernance:acomparisonofthreenetworkapproaches[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0,18:1,7-28.[5]李勤勤,汪潁.淺談旅游規(guī)劃開發(fā)中的公共利益保護[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0(12):2.[6]楊穎.旅游產業(yè)網絡機制研究——基于價值、治理與知識的三維視角[D].上海財經大學,2012.[7]譚紅楊.生態(tài)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8]李爽,黃福才.轉型時期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政府角色定位與模式選擇研究[C]//2011旅游學刊中國旅游研究年會.2011.[9]鄭亞章.淺議中國旅游業(yè)政府管制的改進[J].經濟研究導刊,2010(15):2.[10]徐智明.地方志資源服務于旅游產業(yè)的實證研究——以南京市為例[D].南京大學,2006.[11]楊智慧.我國準公共物品價格形成中政府作用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12]楊曉均.鄉(xiāng)村干部與公共利益[D].中山大學.[13]閆永娜.探析城市規(guī)劃中的公共利益[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000(001):1-4.[14]李晨光.旅游目的地營銷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15]李勤勤,汪潁.淺談旅游規(guī)劃開發(fā)中的公共利益保護[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0.[16]宋兆志,韋偉光.構建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關系和諧的策略研究[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08.[17]譚紅楊.生態(tài)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18]余丹丹[1].試論旅游規(guī)劃開發(fā)中的公共利益保護[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2):1.[19]張建東.旅游市場治理研究[D].山西大學,2018.[20]肖翼.公共經濟學中的公共利益與公共經濟活動[J].當代旅游,2017(9):1.[21]竇金君.公共利益理論視角下政府旅游市場監(jiān)管職能研究.[22]高夢一.基于公共利益,政府如何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J].中國土地,2019(11):1.[23]江娟.廣東省濱海旅游開發(fā)的監(jiān)督體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9.[24]李晨光.旅游目的地營銷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09.[25]王靜,王有成,趙曉燕.北京博物館休閑旅游聯合營銷研究[C]//休閑與國計民生——中國休閑與社會進步學術年會.2008.[26]崔鳳軍.實現鄉(xiāng)村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七個關系[C]//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6學術年會.0.[27]譚紅楊.自然保護區(qū)生態(tài)旅游利益相關者結構分析[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3):5.[28]李爽,黃福才,錢麗蕓.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政府職能定位與模式選擇研究[C]//2011旅游學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