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1頁
第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2頁
第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3頁
第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4頁
第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下第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六下第二單元教學指南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單元主題為“體味人生”,所選的幾篇文章比較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剛上初中

不久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切近、平易?!洞掖摇芬晃膰@“匆匆”二字,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

摹了時光的無情流逝,抒發(fā)了時不我待的遺憾和痛苦,表達了不愿意虛度光陰的積極向上的

情感,讓人深受觸動。《那個星期天》寫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親帶"我''出去玩的經歷,

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了“我”等候時的情景,表現(xiàn)了“我'’從希望滿懷到失望透頂,直

到徹底"絕望'’的心理變化過程,展示了“我“細膩、敏感、豐富的情感世界.《別了,語文課》

寫一直討厭語文課的“我”突然對這門課感興趣了,細說產生這種變化的緣由,抒發(fā)了“我''對

母語的熱愛,以及在離別祖國之際對祖國的依依不舍之情?!秾W弈》講述了兩個人師從弈秋

學棋,但是效果截然不同的故事,闡述了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這些文章或將抽象的事物寫得很具體,以表現(xiàn)內心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或通過對周

圍環(huán)境的細膩描寫,抒發(fā)感情;或通過具體的事件,表現(xiàn)人物的和情感的變化;從而增加他

們對生活的體驗,增強對社會人生的認識。

“讓真情自然流露”是本單元的寫作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寫事件來表達情感,要寫清

楚情感變化過程,并且真實自然地抒發(fā)情感,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單元學習到的運用動作、

語言和內心獨白表現(xiàn)人物豐富的內心情感等方法,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單元目標

1.采用朗讀的方式,從整體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品味精彩語言,感受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

3.用心感受和體會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感。

單元目標分解

人文要素:

體會課文中作者對生活的敏銳感悟,幫助學生認真感悟生活,體察人生種種況味。

語文要素:

1.準確、流暢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受其中蘊含的豐富的

情感。

2.欣賞課文中各具特色的情感描寫,品味精彩的語言,學習作者富有特色的表達情感的

方式。

3.引導學生圍繞課文拓展閱讀相關文章,增加閱讀量,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整體規(guī)劃

一、閱讀篇目

《匆匆》《那個星期天》

《別了,語文課》《學弈》

寫作主題:讓真情自然流露

名著導讀:《魯濱遜漂流記》

二、單元導語

楊柳的枯榮,桃花的開謝,晝夜的更替,這些是自然界的尋?,F(xiàn)象;期待己久而又

落空的失望,無法回避但又不得不面對的離別,這些是人世間的別樣況味。它們都能觸動我

們的內心,激起情感的漣漪,讓人難以忘懷。閱讀本單元課文,你將看到作者是如何感受和

體會生活的。

學習本單元,可以采用朗讀的方式,從整體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其

中蘊含的情感,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

三、寫作要求

1.引導學生圍繞題目關鍵詞選擇材料,在事件的敘述中表達真情實感。

2.指導學生將事件過程中自己的認識、情感變化過程寫清楚、寫具體。

請將《一件令我的事》補充完整,空白處要填入表達情感的詞語,如高興、激動、

忐忑、后悔等。一定要寫清楚情感變化,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

四、課時安排

課時教材內容拓展篇H教學要點整介依據

1.識記相關文學常識,積累

《匆匆》《那個文中的重點字句。

第1課時單元星期天》《別了,2熟.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

導讀語文課》《學弈》內容。單元目標

3讀.懂課文,體會表達的情

感。

1.掌握表達情感

第2課時精讀《匆匆》《時間怎樣地行走》的方法。交流平臺

引領《明日歌》2.背誦經典,明白道理。課后練習

《生命的三分之一X挖

第3課時組文《時間是一把刀》茸菜》《被老師讀作文學會珍惜時光

聞讀的時候》《搬掉心中的

巨石》

1抓.心理描寫,體會情感變

精讀《穿耳朵》化交流平臺

第4課時引領《那個星期天》《書桌》2感.受融情于景的情感表課后練習

達。

略讀《集體創(chuàng)作》學會選取合適的內容寫具

第5課時實踐《別了,語文課》《舉起你的右手》體,在敘述中表達真情實感單元目標

《挑山工》的寫作方法。

1.通過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對

生活的熟愛之情,學會通過

文字來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讀寫

.能根據提供的內容確定主

第6課時聯(lián)動感悟美好生活2單元目標

題,用流暢的語言、具體的

事件表達對生活的感觸。

精讀品讀全文,感悟學習時必須

第7課時引領《學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單元目標

道理。

第8課時組文《傷仲永》珍惜時光,勤奮好學

閱讀《鑿壁偷光》

1.內容具體,情感

讀寫“讓真情自然流表達真實。學段目標

第9課時聯(lián)動露”2.把情感的前后單元目標

變化寫清楚。

名著1.了解作者及故事梗概。

第10課時導讀《魯濱遜漂流記》2.激發(fā)學生的聞讀興趣單元目標

1.默讀梗概,能用小標題校

理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后遇到

第11課時讀申的事情。

推進《魯濱遜漂流記》2.默讀節(jié)選片段,了解壬要單元目標

內容,體會人物心杰變化,

感知人物形象。

《匆匆》1.熟記本單元字詞,牢固掌

單元《那個星期天》握課文內容。

第12課時小結《別了,語文課》單元梳理知識點2.熟知課文,交誦對學過的單元目標

《學彎》課文的理解和感受,明確本

單元課文的寫作方法。

第1課時單元預習課

【教學內容】

《匆匆》《那個星期天》

《別了,語文課》《學弈》

【教學目標】

1.能識記本單元詞語,并能說出詞語的意思,正確書寫“蒸”“偎”等詞語。

2.能讀懂,讀通課文中難讀的語句。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識記本單元詞語,并能說出詞語的意思,正確書寫“潸潸”“涔涔”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3.試著背誦《學弈》。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1.請同學們認真默讀“單元導語”部分,說一說:本單元的主題是什么?本單元有什么

共同點?我們學習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本單元的主題可以概括為“體味人生從單元導語中我們知道,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采用朗讀方式,從整體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習作者表達

情感的主要方式”。

二:、自主學習,走進課文

1.默讀課文,運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和難讀的語句。

2.朗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先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3.出示生字,檢查識字情況。(課件出示詞語)

挪移凝然遮挽蒸融急遽

縹緲惆悵驚惶依偎徘徊

頭涔涔淚潸潸咔嚓咔嚓耽誤

簿I1禽包裹張皇熱淚盈眶

4.出示難讀語句,指名學生朗讀。

(1)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2)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

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3)我還沒有她的腿高,那兩條不停頓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動,它們不停下來,它

們好幾次絆在我身上,我好幾次差點兒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到。

(4)別了,我親愛的老師,我親愛的同學。我一定不會忘記中文,我會把我的默書簿

一生一世留在身邊,常常翻閱。我會激勵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這本默書簿的成績那樣。

(5)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要注意文言文的斷句)

5.課文內容我知道

(1)《匆匆》作者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

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之情。

(2)《那個星期天》則主要寫了自己第一次盼望出去玩的事情,在盼望中寫出了“我”

情感變化的全部過程。

(3)《別了,語文課》記敘了主人公“我”在即將離開祖國時對語文課產生的情感和態(tài)

度變化,細膩而真實地傳達出“我'’或悲傷、或焦慮、或自責、或欣喜、或感動的情感狀態(tài),

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母語的熱愛,表達了對祖國的依依不舍之情。

(4)《學弈》通過敘述弈秋同時教兩個人下棋,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學習效果也截

然不同的故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切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5)學生自讀課文,提出其他問題

通過預習我發(fā)現(xiàn)。

三、總結提升,學法遷移

請同學自由閱讀主題閱讀叢書中本單元的相關文章,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作者

的情感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作業(yè)布置】

1.書寫本單元的詞語。

2.繼續(xù)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情感。

【板書設計】

《匆匆》珍惜時間

《那個星期天》

《別了,語文課》熱愛祖國母語

《學弈》專心致志

第2課時精讀引領課

《匆匆》

[教學目標】

1.會寫“藏、挪''等6個字,正確讀寫“空虛、嘆息、徘徊、赤裸裸”這4個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背誦課文。

3.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在比較中感受句中修辭手法的作用。

4..感悟時光匆匆,懂得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的道理。

【教學過程】

模塊一:導入新課,引出“匆匆”

導入新課,情景體驗。

1.同學們,“匆匆,,是什么意思呢?(急急忙忙的樣子)

2.體驗“匆匆”:你們在生活中,有過追趕時間的體驗嗎?(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人們趕火車的圖片,考試時同學們爭分奪秒答題的圖片)

板塊二體會著急和無奈

1.請大家默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畫出來,一會兒進行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感悟要點。

(I)學習體會第1自然段。

①引導學生自由讀、分組讀。

②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對時光匆匆的感悟?

③重點句子點撥:

a.“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是

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

時間一去不復返進行比較,寫出了對時間匆匆流逝的無奈。

b.第1自然段最后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

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

④引導學生感悟作者寫下這段文字時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無奈)

⑤教師結合寫作背景引導學生理解。

⑥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體會第2自然段。

①引導學生運用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

②引導學生交流重點語句。

③對話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

④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⑤作者為什么“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惋惜、留戀、自責之情。

⑦指導朗讀,讀出惋惜、留戀、自責之情。(教師可范讀)

⑧指導背誦第1、2自然段。

板塊三品讀好句悟文采

學習第3自然段。

1.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把學生帶入文本之中。(課件播放輕音樂,教

師配樂朗讀)

2.學生聽完之后思考:時間的流逝本是司空見慣的事,為什么作者能寫得如此感人?(課

件出示:第3自然段)

預設1:因為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細節(jié),如吃飯、睡覺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又是每個人都有的真實經歷,所以會讓我們產生共鳴。

預設2: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像人一般

伶伶俐俐地跨過;又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細膩地刻畫了時

間流逝的蹤跡,讓我們跟作者一樣發(fā)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嘆。

3.朗讀指導。

(1)自由讀,配樂指名讀,齊讀,朗誦。

(2)讀出作者的惋惜、無奈之情。

4.仿照課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話把你對“時間之流”的感受寫下來。

5.全班交流。

板塊四把握當下惜時間

1.作者面對匆匆流逝的時光,發(fā)出了什么疑問呢?

課件出示: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

罷了。

2.作者面對時間的悄然流逝,只能徘徊、匆匆罷了,他真的會任憑時間就這樣溜走嗎?

面對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3.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感想。

提示:找到文中“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這一句。

4.體會“徘徊”在課文中的含義。

“徘徊”不僅反映了作者的無奈及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也反映了當時一部分熱愛生活、追

求進步的青年的精神狀態(tài)和情緒。他們不滿于自己只能處于“徘徊”的狀態(tài),不甘虛度光陰。

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知識青年力求向上、不斷求索的一種精神。教師引導學生珍惜當下,把握

時間,像作者一樣去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5.交流有關珍惜時間的古詩詞或名言警句。

【板書設計】

根出賺我們的日干為什么一痂她呢

/蚓尖上的一赫,

具體說明唐過飛走溜走閃過嚕!州桐

一去不也杞卷人生

如整煙如瀟導

照應開頭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找呢

第3課時組文閱讀課

【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類型的文章是如何來表達情感的。

2.掌握怎樣選取合適的內容,運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過程】

(-)出示目標,明確要求

1.導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珍惜時間”“童年回憶”“校園時光”和“人生真諦”四個模塊

選了五篇文章來閱讀,了解不同類型的文章是如何來表達情感的。

2.出示閱讀目標,明確閱讀要求。

(1)自由讀指定的五篇文章:《時間是一把剪刀》《生命的三分之一》《挖養(yǎng)菜》《被

老師讀作文的時候》《搬掉心中的巨石》,了解文章寫作的主題是什么。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段),體會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選擇至少兩篇文章,想一想,文章是如何來表達這樣的情感的。

(-)帶著思考,自主閱讀

1.對照閱讀要求,學生自主閱讀。

2.教師行間巡視,個別指點。

(三)合作學習,交流感受

1.《時間是一把剪刀》提示:文章寫了時間與生命的關聯(lián),它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

聯(lián)呢?

2.《生命的三分之一》提示:生命的三分之一指的是什么時間段?作者寫這篇文章是

想表達什么情感?又是如何來表達這份情感的?

3.《挖養(yǎng)菜》提示:作者為什么會對養(yǎng)菜有如此深厚的情感,源于一件什么事情?作

者憶苦思甜,又是想表達什么呢?

4.《被老師讀作文的時候》提示:被老師讀作文的時候,我的心情如何?前后有沒有

發(fā)生變化?作者又是怎樣重新贏得友誼的?

5.《搬掉心中的巨石》提示:作者借搬掉水中的巨石這個實驗和林肯小時候的故事,

告訴孩子要相信自己,敢于嘗試,這就是文章的主旨——搬掉“心中”的巨石,曉之以理,動

之以情,情感自然流露。

【板書設計】

選取合適的內容

表達最真的情感

第4課時精讀引領課

《那個星期天》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在一天里心情的變化。

2.品讀文中重點語句,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方法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

3.比較《匆匆》和本文在表達情感方式上的異同點。

【教學重點】

L品讀文中重點語句,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方法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

2.比較《匆匆》和本文在表達情感方式上的異同點。

【教學難點】

品讀文中重點語句,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方法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純真的,童年的樂趣往往深深的印在腦海中。還記得上學期學過

的課文《盼》嗎?作家史鐵生小時候又有怎樣的盼望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一篇文章

——《那個星期天》。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主要寫了母親答應那個星期天帶“我”出去,但是因為家務繁忙,

結果一次次爽約沒有去成。

2.在文中畫出表現(xiàn)“我”心情的關鍵語句,并思考“我”的心情經歷了哪些變化?

3.全班交流。

三、品讀語句,體會情感

(-)早晨“我”心情變化的片段

1.“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院子很大,空落落?!?/p>

(1)本段文字主要是對“我”進行了什么描寫?

(2)從這些描寫中可以體會出“我”怎樣的心情?

試著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2.“整個上午我就在母親腿底下:去吧……我好幾次差點兒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到?!?/p>

(1)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母親的忙碌、“我”急切的心情。)

(2)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3)這幾句話在寫法上有什么特別之處?(以孩子的視角來寫,富有童趣,更加真實。)

(-)下午“我''心情變化的片段

1.“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決不許她再耽擱?!?/p>

(1)"我'’盼著什么?作者是怎樣寫出“盼''的心情的?

(2)本段文字主要對“我”進行了什么描寫?從中你能體會出“我”怎樣的心情?

2.“我看著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著太陽……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思考:本段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通過這種描寫表達“我”怎樣的心情?

(三)黃昏"我”心情變化的片段

1.我感到母親驚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過去拉進她的懷里。我聽見母親再說,一

邊親吻著我一邊不停地說:“噢,對不起,噢,對不起……”

母親為什么“驚惶”?表現(xiàn)在哪些行動上?

2.為什么說光線的變化時“漫長而急遽的”?

(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等待中的孤獨、時間的漫長及等待無果后的悲傷。)

四、再讀課文,思考感悟

1.本文通過具體細致的敘述,真實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讀

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思考:本文和《匆匆》在情感表達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兩篇課文在表達的情感方式上都運用了抒情的手法。

不同點:《匆匆》一文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運用了間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結合的方式;

《那個星期天》則運用了融情于事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融會在具體的人、事、情中,在敘

述中表現(xiàn)“我'’不斷變化的情感。

五、鞏固運用,拓展延伸

圖書《挖葬菜》

1.“一種比饑餓更可怕的東西平生頭一次潛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作者在此處描寫的這種“比饑餓更可怕的東西”在你看來,是什么?

2.作者通過挖養(yǎng)菜這件事要表達怎樣的情感?作者運用了怎樣的手法來表達的?

【作業(yè)布置】

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用一兩段文字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

【板書設計】

那個星期天

融情于事

第5課時略讀實踐課

《別了,語文課》

【教學目標】

1.學會選取合適的內容寫具體,在敘述中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2.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升華情感,用心感受真情實感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以例悟法,歸納提煉

1.學習習作例文《別了,語文課》

(1)結合閱讀提示,學生快速默讀文章。

(2)對照三處閱讀提示,結合文章本身,思考如何來表達真情實感。

(3)閱讀提示:

①課文寫了哪幾件事來表達作者對語文課的情感?

“我”一口氣讀完了張先生送我的圖書。

“我”擔憂自己的國語學得不好,努力學習。

“我''的默書成績進步驚人,得到了張先生的表揚。

②作者的情感有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

以前我上這一課時總是懶洋洋提不起勁,奇怪,今天我翻開國語書,別有一番滋味,我

的腦子也不再胡思亂想,全神貫注地聽張先生授課。

我為什么忽然會喜歡上了國語課,覺得張先生每一句話都那么好聽?這一堂好像過得特

別快,一下子就聽到了下課鐘聲。

有誰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語文課,在我深深喜愛上你的時候,我就要離開你了,我將

要接受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外語教育了,想到這里,我嚼著淚。

③選取了哪兩件事來寫告別中國語文課?

老師留言;同學送書

(4)歸納悟法:

①寓情于事一用幾個具體事例來寫出作者的情感變化。

②直接抒發(fā)——用內心獨白直接強烈地表達情感。

③選材典型——選取合適的內容來寫,凸顯當時的氣氛和心情。

2.學習習作例文《陽光的兩種用法》

(1)結合閱讀提示,學生快速默讀文章。

(2)思考在這篇文章中有沒有用到上面歸納的三種表達情感的方法,是如何運用的?

(3)思維提升:除了情感表達的方法之外,我們還能從文章中感受到什么不一樣的東

西。

(4)歸納悟法:

①選取一個能貫穿全文情感脈絡的線索,圍繞它去寫,也能很好地表達情感。

②能在抒發(fā)情感之余,升華情感,以立意為宗,提煉出文章蘊含的人生道理。

(-)遷移拓展,學法用法

1.快速閱讀圖書《集體創(chuàng)作》《舉起你的右手》和《挑山工》(從中選擇一兩篇讀一

讀)。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文章所寫的主要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全班匯報交流:三篇文章分別是如何來表達真情實感的。

4.小結歸納:文章要想表達出真情實感,要寓情于事,融情于景,還要抓住人物的動

作、語言、心理活動來細致描寫,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中凸顯真實情感。

5.課后作業(yè):自主閱讀圖書中文章《我最喜歡的一門功課》和《提醒幸?!罚⒆雠?/p>

注。

【板書設計】

寓情于事情感脈絡

直接抒發(fā)立意為宗

選材典型蘊含道理

第6課時讀寫聯(lián)動課

感悟生活的美好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學會通過文字來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2.能根據提供的內容確定主題,用流暢的語言、具體的事件表達對生活的感觸。

3.先說后寫,先想再寫,學會構思選材,學會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內心情感。

【教學重點】

能夠認真審題,恰當選題,運用典型、新穎的材料把題目補充完整,進行習作。

【教學難點】

學會構思選材,用具體的事件寫出事物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

1.生活是溫馨美好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抹

抹靚麗,一抹抹美好,今天我們以此為題,來寫作文。

2.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平心靜氣悟美好

美好是一種感悟,是一種體會,生活中你覺得是什么讓你的生活更美好呢?請大家閉上

眼睛兩分鐘,感悟你心中那份美好。

2.七嘴八舌談美好

美好需要分享,請把你心中的美好大聲說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3.遣詞造句說美好

讀教材內容,從八個詞語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口頭作文。

上面八個詞語,你對哪一個詞語對最感興趣?為什么?它是怎樣影響你的生活的?為什

么讓你覺得生活更美好?

強調:表達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4.名家妙文讀美好

(1)多媒體出示老舍的《養(yǎng)花》

(2)強調變形?!娥B(yǎng)花讓生活更美好》

(3)閱讀短文,解決習題。

習題:

(1)作者選擇的材料是()

A.養(yǎng)花B.種花

(2)把文中能概括養(yǎng)花的樂趣的句子畫上波浪線。

(3)文章的()自然段比較具體地寫出了養(yǎng)花的樂趣。

A.第二、三、四、五

B.第三、四、五、六

(4)作者列舉了多個事例來具體寫?zhàn)B花的樂趣,請概括這些事例,寫下來。

5.范文引路覓美好

(1)多媒體出示范文:謙讓,讓生活更美好

(2)范文點評說美好

6.我以我筆寫美好

美好需要記錄,請大家勇敢的拿起你手中的筆,記錄下你的美好,讓短暫的體會變成永

恒的流淌。

7.寫作指導。

(1)怎樣擬題

(2)怎樣選材立意

(3)怎樣敘述

(4)怎樣開頭結尾。

8.學生開始寫作文。

三、課堂小結

希望大家借鑒以上文章的寫作經驗,用心完成自己的習作,享受寫作帶來的美好。

【板書設計】

感悟美好生活

擬題選材立意

敘述開頭結尾

第7課時精讀引領課

《學弈》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誦讀課文,借助注釋疏通文意,體會文言文特有的韻律感。

2、背誦全文,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

(二)情感目標:

3、品讀全文,感悟學習時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重點】

1、誦讀課文,借助注釋疏通文意,體會文言文特有的韻律感.

2、背誦全文,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借助注釋疏通文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師:同學們,請看一大屏幕,圖片展示這幾個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對,下棋。今天我們

來學習一篇關于下棋的文章。板書:學弈

師:釋題。題目《學弈》是什么意思?

生答,師引導:學弈:學習下棋。

隨后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課件)

二、初讀感知,注意讀準字詞和朗讀停頓。

1、了解作者,然后正音。

2、教師范讀課文,注意朗讀停頓。

學生自己讀,畫出朗讀停頓,然后全班交流,教師檢查朗讀情況。

三、反復誦讀,疏通文意。

(一)教師引導學生翻譯課文,然后請學生自己讀課文,對照課下注釋疏通課文大意。

(-)小組討論有疑問的,仍然不會的,提出來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1)中考必考的文言虛詞:

“之''字的解釋,結合上冊所學的內容進行講解、梳理、匯總;

“其”字的解釋。

(2)重點的文言詞:

惟:誨:

善:鴻鵠:

援:俱:

弗若:然:

(3)一字多義,結合學過的進行梳理。

(4)重點句子翻譯。

四、研讀課文,感悟道理。

1.整體回讀,感悟道理。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思考:兩個人同時在最好的老師指導下學棋,為什么會產生不

同的結果?

師:通過學習,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學生回答,明確:學習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五、品讀課文,熟讀成誦。

1、學生背誦,

2、多種方式檢查。

六:拓展閱讀《傷仲永》回答問題

(1)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3)你對題目是怎樣理解的?

(4)你怎樣理解文中的”泯然眾人矣"?

(5)作者主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

【作業(yè)布置】

1、朗讀、背誦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文言文的大意.

3、自學課后積累拓展第四題,下節(jié)課交流。

【板書設計】

學弈孟子

專心致志三心二意

對比

第8課時組文閱讀課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兩個文言文的閱讀,讓學生鞏固文言文的知識點,學會閱讀分析文言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傷仲永組文閱讀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

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

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

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