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五第三單元第8課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比藗兺蛔プ∷f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課前預習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可見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一、學習目標1.識記有關文學常識、字詞、名句。2.反復誦讀,把握文意,深刻理解作者的觀點。3.學習本文的論證結構和例證方法。理清文章的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并吸收借鑒。4.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yǎng)求真求是的“咬文嚼字”精神。二、作者連線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奠基者——朱光潛朱光潛(1897—1986),現(xiàn)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安徽桐城人。他是學貫中西的一代名家。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學私塾中讀書,舊學功底很深。1917年在香港大學攻讀教育學。后來赴英國留學,同時在巴黎大學注冊,廣泛涉獵西方文化。以論文《悲劇心理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33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著名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并兼多種職務。他是中國“美學”的真正鼻祖。新中國成立后,朱先生一直研究美學,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完整的美學理論體系,在國際上獨成一派?!耙猿鍪赖木瘢鋈胧赖氖聵I(yè)”,這個座右銘使他坦然應對一切,虛懷若谷,游刃有余。他曾經(jīng)說過:“有些人天資頗高而成就則平凡,他們好比有大本錢而沒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資并不特異而成就則斐然可觀,他們好比拿小本錢而做大生意。這中間的差別就在努力與不努力了?!边@真是一語道破天機。三、背景探尋提倡咬文嚼字,提高語言修養(yǎng)語言,是文學作品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學研究、文學批評往往對文學語言不夠重視。有些人不大重視語言修養(yǎng),用一種粗枝大葉的態(tài)度對待語言文字,不注重推敲文字,甚至白字連篇,語病百出。針對當時文學創(chuàng)作的這一現(xiàn)象,朱光潛寫下這篇文章。他告訴人們:語言文字是多么美妙的東西,用這個字,還是用那個字,一句話這樣說,還是那樣說,大有講究。作者提倡咬文嚼字,是和他對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的認識分不開的。四、文體知識文藝隨筆文藝隨筆是一種形式靈活、筆調輕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評樣式。隨筆很注重內容的知識性,它不像規(guī)范的論文那樣,注重邏輯和理論論證,而是選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鋪墊,從中引出對某種觀點和哲理的議論,再與文學領域的有關話題聯(lián)系起來加以評論。與此相關,隨筆的行文很講究文采,筆調輕松活潑、親切隨意、深入淺出。批評家常以生動的述說、形象的描繪和巧妙的比喻創(chuàng)造出富有詩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體可感的圖畫之中,盡量避免枯燥的理論和嚴謹?shù)恼撟C,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藝術魅力。五、歸納整理1.字音2.字形3.詞語(1)捉摸·琢磨【辨析】“捉摸”是猜測、預料的意思,多用于否定式?!白聊ァ保鹤x“zuómo”時,意思是思索、考慮;讀“zhuómó”時,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具\用】①高原的氣候,真叫人無從
。忽而喜,忽而怒;忽而風滿天,忽而平靜得紋絲不動。②學習是一次獨立的行動,需要探索
,需要積極頑強應戰(zhàn)。答案①捉摸②琢磨(2)簡潔·簡捷【辨析】“簡潔”指(說話、行文等)簡明扼要,沒有多余的內容?!昂喗荨保孩僦苯亓水敚沧骱喗?;②簡便快捷。二者區(qū)別在于詞義側重點不同,“簡潔”突出事物的潔凈,沒有多余成分;“簡捷”突出直截明快,不拖沓啰嗦。【運用】①他的描繪
而生動,把中國畫的韻味顯示出來了。②試試這些快速
的食譜,它們可以幫你逃離廚房,拾回清閑。答案①簡潔②簡捷4.成語(1)錙銖必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即不離:__________________(3)自鳴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學富五車:_____________________(5)索然無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點鐵成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都要計較,原形容辦事非常認真,一絲不茍,現(xiàn)多形容過于吝嗇或氣量小。既不親近也不疏遠。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貶義)。鳴,表示。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形容呆板枯燥,毫無趣味。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神仙故事中說仙人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子,文中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一、合作探究1.什么叫“套板反應”?朱光潛先生對這種現(xiàn)象是如何看的?答案在寫作中,一寫就先聯(lián)想到一些套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并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們所說的“套板反應”。朱先生非常反感這種做法,他說:“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套板反應’和創(chuàng)造的動機是仇敵”,“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面離不掉‘套板反應’,在運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個人生態(tài)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課堂探究2.對“咬文嚼字”四字的理解,作者能從庸常的理解中,挖掘它的積極意義,賦予它以文學的謹嚴精神。作者是如何進行嚴密的論證的呢?答案本文的中心論點:“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蔽恼聫膬蓚€方面對中心論點展開論述:先講斟酌文字與表達思想感情的關系,再闡述文字的直指意義與聯(lián)想意義的關系、文字的習慣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作者恰當?shù)剡\用了論證方法。①例證法。在論證“文學借文字表現(xiàn)思想情感”“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這一觀點,舉了王若虛改《史記》的例子。②喻證法。“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上,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聯(lián)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系,有如輪外圓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個不同,變化莫測?!蓖ㄟ^喻證法,通俗易懂地說明了自己的觀點。3.本文運用材料信手拈來,說理舉重若輕、流暢生動,請分析作者是如何運用材料進行說理的。答案本文在論證中所運用的材料有:①郭沫若聽演員的意見改動《屈原》的一句臺詞;②《水滸傳》《紅樓夢》中幾句謾罵性的話語;③《史記》對李廣射虎的描寫,王若虛對它的改動;④韓愈幫賈島斟酌詩句;⑤“煙”字的直指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⑥《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兩句的剖析;⑦“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作者運用這些材料要證明的觀點可以概括為:①②③是文字修改方面的,說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即為什么要咬文嚼字;④寫文字的改動關系著作者的思想感情;⑤⑥是有關詞語的聯(lián)想意義的,善用聯(lián)想的意義,會使文章增色;⑦是說明聯(lián)想意義的誤用會造成流弊。咬文嚼字是文學創(chuàng)作有所創(chuàng)新的保證,即怎樣去咬文嚼字。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論說文中所列舉的材料一定要鮮明有力地證明相應的觀點,反之則是材料使用不當。材料與觀點之間的聯(lián)系應具有對應性和最佳性。4.如何評價“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這種觀點?答案作者在文中反復強調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系,是從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實質。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徑,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咬文嚼字”應先從思想感情入手,以表達最恰當?shù)乃枷敫星闉樽罱K目的,再去進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文學借文字表現(xiàn)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練。”5.學習這篇文章給予我們什么啟示?答案①讓我們明白文學藝術能否進步的根本在于語言咀嚼是否到位。②讓我們明白作家的語言修養(yǎng)程度與其藝術成就甚至一個時代的文學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③讓我們明白“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引起了我們對提高自身語言修養(yǎng)問題的重視。④讓我們明白對待語言文字的態(tài)度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自覺養(yǎng)成一種對待語言文字的謹嚴態(tài)度。⑤讓我們明白語言文字的套板效應是要不得的。⑥讓我們明白文字和思想感情息息相關,文字的咀嚼實質上就是思想感情的推敲。作為讀者,閱讀時品味語言,就要品出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為作者,寫作時要推敲語言,就要從根本上調整思想和感情,務求思想透徹,情感凝練。⑦讓我們明白品味語言要獨立思考,不迷信盲從權威;運用語言要刻苦自勵,推陳出新。讓我們明白了文學藝術達到完美境界的奧秘。⑧讓我們明白現(xiàn)在的文壇不景氣的一個重要原因。6.朱光潛先生倡導讀書要“咬文嚼字”,“好讀書,不求甚解”。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與作者不同的主張,說讀書“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對此,你是怎樣看的?觀點一:我覺得,必須先理解“咬文嚼字”的含義。朱先生說“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在我看來,就是要求我們精讀,不放過一字一句,細細咀嚼文字的意味。古人說得好,讀書要做到“字訓其義,句貫其意,文尋其脈,篇會其旨”,逐步進入“字會、意會、情會、理會、神會”的境界。觀點二:要知道“不求甚解”是另一種讀書方法。馬先生認為,讀書主要在于“會意”,就是領會書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瑣、牽強的解釋。像讀經(jīng)典著作,就是要領悟它的精神實質,而不能只死摳它的一些字句。觀點三:“咬文嚼字”和“不求甚解”是兩種不同方法?!安磺笊踅狻蹦茏屪x者廣泛涉獵,從粗取精,去偽存真;“咬文嚼字”則能讓讀者在精讀中領會精品的精髓。精讀方能深入,作為學生不可舍之。二、歸納總結圖解文章主旨探微作者提倡“咬文嚼字”,因為咬文嚼字是文學藝術進步的根本途徑,是精讀文章的一個基本方法。咬文嚼字有助于養(yǎng)成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有助于提高語言修養(yǎng)。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應該有謹嚴精神,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一、百變素材(一)遨游美學海洋的朱光潛他在美學領域不斷地探索,不斷地進取,辛勤耕耘了五十多個春秋,幾乎涉獵了審美心理學、審美社會學和審美哲學等各個領域。在每個領域都有許多獨到深刻和發(fā)人深省的見解。他的學術生涯可以說是現(xiàn)代中國美學發(fā)展的一個縮影,他的學術道路本身就是一筆精神財富。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在譯著這方面,他以一種滄桑、一種智慧、一種提升、一種解脫的文筆去翻譯,因為是翻譯,有了可以掩飾得很好的自傲,以及這一切背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寂寞,加以黑格爾氏特有的彌綸群言、吞吐八拓展延伸荒的氣勢,遂造成了他別致的譯筆。正是由于他的辛勤努力和精湛研究,才使得中國當代美學研究呈現(xiàn)出多角度、多側面繁榮發(fā)展的大好局面。他就是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朱光潛。(二)嚴謹好句不厭百回改,妙語多從錘煉來。杜甫的“新詩改罷自長吟”,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孟郊的“夜吟曉不休,苦吟鬼神愁”,盧延讓的“險覓天應悶,狂搜海亦枯”,無不詮釋著美言妙句背后詩人錘煉語言的艱辛,也許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看來,要創(chuàng)作出足以“泣鬼神”的佳句,還真得進行一番“咬文嚼字”。(三)推敲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睂懽饕惨粯?,要寫出絕妙的佳作,就得全力以赴,用心為之。朱光潛在《咬文嚼字》中獨辟蹊徑,充分利用聯(lián)想和想象,有理有據(jù)地分析“推”和“敲”對全詩意境的不同作用。強調文字的優(yōu)劣要從它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表現(xiàn)的意境上去辨別,文字的運用,要從思想情感的透徹、凝練、創(chuàng)新入手。二、技法學習事例充分典型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就在于作者所舉事例充分典型,并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為了剖析“是”與“這”兩字的區(qū)別,先后選取了《水滸》和《紅樓夢》的例子,強調“是”與“這”不單是文字之爭,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為了說明簡潔必須以準確表達情味為前提簡單地追求“簡潔”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必須反對的這一觀點,作者將《史記》李廣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虛《史記辨惑》的改文進行對比,從比較分析中,不難看出改文雖然“似乎簡潔些”,但“驚訝的意味”和“斬截的意味”卻已存無多,因而令人覺得“索然無味”,這就是因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系”造成的,從而很好地論證了上述這一觀點。運用事例論證時要注意分析事例,分析事例就是對所舉的事例進行分析議論,闡明事例和論點之間的聯(lián)系,使事例與論點水乳交融。事實上,舉例只是議論的手段,說理才是議論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選事例與深入說理相互結合,做到事與理之間的契合、呼應與闡發(fā),以避免“議論文=材料+觀點”的弊病。遷移運用請圍繞“生命的價值”或者“奉獻”,寫一個片段,運用事例論證證明自己的觀點,注意做到分析事例。200字左右?!臼纠慨攧e人都過著安閑舒適的生活時,你要為理想而長期奮斗;當鮮花在向你招手時,你需放棄它繼續(xù)努力;當困難如針砭般刺痛你時,你要毫不退縮;當別人對你冷言冷語訕笑不止時,你須挺起胸膛,沿著自己的路勇往直前!一統(tǒng)六國的秦嬴政,筆不停輟的氣象學家竺可楨,獨樹一幟的京劇大師梅蘭芳,服務于民的百姓公仆焦裕祿……縱觀古偉人今英雄,多少科學家,藝術家,甚至普通工作者,也數(shù)十年如一日,用血淚與汗水澆灌著成功的花蕾。我們的先烈,為了理想,甚至還以生命為代價而去拼搏去奮斗。是何等壯烈,何等可敬!——生命因你的進取而美麗。三、考點鏈接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結構,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間的組織和安排。分析文章結構,即根據(jù)文體的特點,分析文章的開頭、結尾、段落層次、過渡、照應等的安排。具體來說,就是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對文章結構的考查,可以考查文章的總體組織安排,也可以考查一句話或一段話在文章的組織和安排上所起的作用。文章思路,是作者行文時思考的線索、路徑和脈絡,始終貫穿在文章中。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作者如何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的邏輯順序。一般而言,通過分析文章的意義段,可以大致梳理出文章的思路。所以,對文章思路的考查,常??疾榭忌鷮σ饬x段的把握。從高考設題的實際來看,“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這一考點在設計考題時,常常將“分析結構,把握思路”結合起來,主要考查“分析是怎樣展開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結構安排是如何前后照應的”等。答題方法:(一)分析文章結構(1)分析文章的總體結構即總體組織安排。常見的文章結構方式有四種:并列式、總分式、遞進式、對照式。考生在答題時,首先要確定文章遵循的是哪一種結構方式,同時注意不同文體文章的結構安排特點:記敘文包括小說、散文等,常按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情感等結構全文;議論文常按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結構全文;說明文常按時間、空間、邏輯等順序結構全文。然后注意過渡句、中心句等。最后注意表示結構的一些標志性語言,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如此……”“此外”等。(2)分析文章的局部結構——一句話或一段話在文章組織、安排上所起的作用。解答此類試題,考生要有必要的知識儲備,對句段在結構上所起的種種作用了然于心。常用的結構術語有對比、襯托、鋪墊、懸念、伏筆、照應、呼應、抑揚、波瀾、過渡、線索、倒敘、插敘、層層深入、突出中心、深化中心、豐富內涵等。我們還可以結合句段的位置來把握其在結構上的作用。開頭的句段:①開篇點題;②總領全文;③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④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⑤為下文埋下伏筆。中間的句段:①總結上文,②引出下文,③承上啟下(過渡),④為下文埋下伏筆,⑤為下文作鋪墊,⑥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結尾的句段:①總結全文;②點明中心;③深化中心,升華主題;④照應開頭(或上文),首尾呼應;⑤令人深思,給人啟示,言盡意無窮。(二)把握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路,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把握各自然段的段意;第二步,在此基礎上確定意義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三步,將意義段貫穿起來,完成作答?!緦c訓練】請你根據(jù)本處的提示,解答[分層訓練]中第9題。四、悅讀心賞潛心體會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淺析朱光潛《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我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朱光潛的一篇文藝隨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僅能夠領略朱光潛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領略此文獨到的寫作特色。(一)結構簡潔明了,思路新穎別致。一般的議論文在文章的開篇馬上就會樹立觀點,然后作者再根據(jù)自己樹立的觀點進行演繹論證。而本文的結構雖簡潔明了,但思路新穎別致。首先作者在文章開頭列舉四個事例,從不同角度說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系,然后得出結論: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用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接著作者從正面援引實例,證明善用字的聯(lián)想意義,就會使文章意蘊豐富;緊接著又從反面援引實例證明誤用字的聯(lián)想意義就會產(chǎn)生“套板反應”這一流弊。最后作者才在文后點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標、要求和條件:要想使閱讀與寫作達到最高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精神病的填空試題及答案
- 我的編創(chuàng) 我的評述(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蘇少版(2012)音樂六年級下冊
- 美容師考試復習的常見問題解決方案試題及答案
- 數(shù)學好玩-小小設計師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營養(yǎng)師考生備考經(jīng)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小學語文基礎鞏固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學 專題 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
- 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三單元 第12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2 岳麓版
- 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3 Section A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探索計算機基礎考試的多樣試題及答案
- AQ/T 2055-2016 金屬非金屬礦山在用空氣壓縮機安全檢驗規(guī)范 第1部分:固定式空氣壓縮機(正式版)
- 瑞幸加盟合同范本
-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 摔跤》教學課件
- 讀書分享讀書交流會《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級下冊英語期末專項復習-閱讀理解
- 中醫(yī)推拿基礎培訓課件
- 防電信詐騙安全教案
- 產(chǎn)品履歷表完
- 保健食品備案產(chǎn)品可用輔料及其使用規(guī)定
- 肺癌伴胸腔積液護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