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_第1頁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_第2頁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_第3頁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_第4頁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

周次:第1周課次:第1、2次課班級:體育12級1、2、3、4班

一、講授課題】

(一)緒論

1.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內容和研究對象;

2.中學體育教學大綱和教材;

3.關于教學方法;中學體育教材教法任務和要求。

(二)第一章體育教學目標與教材教法實施

1.體育教學的目標:

2.體育教學原則;

3.體育教學方法和特點;

4.課時計劃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內容和研究對象

2.掌握中學體育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教學方法、任務和要求。

3.掌握中學體育教學的目標、原則、方法和中學體育教學的特點;

4.課時計劃的形式,種類和設計課時計劃的注意事項。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緒論教學重工:中學底育教學大綱和教材、教學方法、任務和要求。

難點:掌握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教學方法、分類與運用。

2.體育教學目標與教材教法實施

教學重點:中學體育教學法的目標,體育教學原則。

難點:體育教學法方法和特點,編寫體育課課時計劃和方法。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部分:

1.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是以中中學體育教材為研究對象的分科教學法,它是在總結學校體育理論

與體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對教師正確運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

術有積極的作用,對于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術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是體育教學實踐的方法,它既有一定的理論性,又有生動的實踐性;它來

自教學實踐,又用于指導教學實踐,并在實踐中反復接受檢驗,同時不斷豐富和完善。

3.中學體育教材教法對教師來說,既是體育教學技巧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教學藝術。

(二)展開部分:

緒論

1.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是以中中學體育教材為研究對象的分科教學法,它是在總結學校體育理論

與體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對教師正確運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

術有積極的作用,對于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術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是體育教學實踐的方法,它既有一定的理論性,又有生動的實踐性;它來

自教學實踐,又用于指導教學實踐,并在實踐中反復接受檢驗,同時不斷豐富和完善。

3.中學體育教材教法對教師來說,既是體育教學技巧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教學藝術。

一、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內容和研究對象

1.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內容

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田徑、體操、球類、武術、游泳、輪滑、韻律體操和舞蹈、游戲、民

間體育。

2.體育教材教法研究的對象: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方法

(1)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貫徹體育教學大綱、鉆研體育教材并

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通過科學的方法把知識、技術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教會他們自己學習,自己鍛

煉,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學生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和主體,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活潑、主動地學習和鍛

煉是教師的主要任務,也是發(fā)揮主導作用的重要內容和衡量標志。

(3)對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和運用,必須建立在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相結合的基礎上。

二、中學體育教學大綱和教材

1.中學體育教學大綱

2.中學體育教材(略講)

3.關于教學方法

(1)語言教學法

(2)直觀法

(3)實踐教法

4.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任務和要求

(1)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任務

體育教學的目標是體育教學要達到的標準。在學校體育領域內,現(xiàn)在用體育教學目標的概

念代替體育教學任務的概念。

國家教委制訂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規(guī)定:”初中體育教學的基本任

務是,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術和發(fā)展基本能力,向學生進行思想

品德教育?!比罩破胀ǜ呒壷袑W體育教學大綱規(guī)定:“教學目的是: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

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和能力,為終身體

育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懲,陶冶學生的情探?!?/p>

初中體育新課程的目標

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將: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2.培養(yǎng)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xiàn)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

4.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fā)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

高中體育課程總目標

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和

技能的理解;學會體育學習及其評價,增強體育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

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與慣;發(fā)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具有健康

素養(yǎng),塑造健康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tài)度。

初、高學習領域具體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

初中

(1)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

(2)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

高中

(1)自覺參與體方鍛煉:

水平五:經(jīng)常參與體方鍛煉。

水平六:在堅持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帶動同伴進行體育鍛煉。

(2)應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鍛煉:

水平五:制訂并實施簡單的個人鍛煉計劃;評價體育鍛煉效果。

水平六:在科學鍛煉的基礎上幫助同伴制訂簡單的鍛煉計劃。

2.運動技能目標

初中

(1)獲得運動基礎知識;

(2)學習和運用運動技能;

(3)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

(4)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高中

(1)獲得和應用運動基礎知識;

水平五:認識多種運動項目的價值;關注國內外的重大體育賽事。

水平六: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為體育實踐服務:了解國內外重大體育事件。

(2)掌握和運用運動技能

水平五:提高運動技能的水平;增強運動技能的運用能力。

水平六:在提高所選運動項目技能水平的基礎上組織和參加課外體育比賽。

(3)具有安全進行體育活動的能水

水平五:掌握運動創(chuàng)傷時和緊急情況下的簡易處理方法。

水平六:自覺關注社會中與體育活動有關的安全問題。

3.身體健康目標

初中

(1)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

(2)發(fā)展體能;

(3)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懂得營養(yǎng)、環(huán)境和不良行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高中

(1)全面發(fā)展體能

水平五:增強體能。

水平六:在不斷增強體能的基礎上幫助同伴改善體能狀況。

(2)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

水平五:了解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了解非傳染性病的起因和預防措施。

水平六:提高對艾滋病和性病的認識。

(3)理解營養(yǎng)、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水平五:掌握和應用營養(yǎng)知識;懂得環(huán)境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水平六: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幫助同伴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水平五:關注和改善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了解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保健方法與現(xiàn)代體育鍛煉方法的

異同。

水平六:在不斷增進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幫助同伴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4.心理健康目標

初中

(1)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fā)展的關系;

(2)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

(3)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

(4)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高中

(1)培養(yǎng)積極的自我價值感

水平五:在體育活動中努力獲得成功感;發(fā)展學習能力。

水平六:逐步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提高調控情緒的能力

水平五:表現(xiàn)出調控情緒的意愿與行為。

水平六:具有幫助同伴調控情緒的意愿與行為。

(3)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水平五:表現(xiàn)出堅強的意志品質。

水平六:在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中表現(xiàn)出堅強的意志品質。

(4)具有預防心理障礙和保持性心健康的能力

水平五:提高預防和消除心理障礙的意識和能力:正確對待性心理變化。

水平六:在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礎上關注同伴的心理健康。

5.社會適應目標

初中

(1)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2)學會獲取現(xiàn)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

高中

(1)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水平五: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表現(xiàn)出良好的體育道懲。

水平六:表現(xiàn)出團隊意識和行為。

(2)具有積極的社會責任感

水平五:認識個人參與體育與健康活動的權利和義務;表現(xiàn)出有責任感的社會行為。

水平六:關心社會的體育與健康問題。

思考題

1.初中體育新課程的目標有哪幾方面?

2.高中體育新課程的目標有哪幾方面?

3.初、高學習領域具體目標各有什么區(qū)別?

第二節(jié)體育教學原則

體育教學原則是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它是體育教師長期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和概括。深刻理

解和貫徹體育教學原則,對完成體育教學的目標,選擇教材和教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體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正確地貫徹各項原則,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有效地掌

握體育的知識、技能,從而使學生的身心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因此,教學原則能否正確地運用,

是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

一、自覺性和積極性原則

自覺性和積極性原則是指,為使學生明確教學的目標,積極地學習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對教師和學生提出基本要求。

1.確定自覺性和積極性原則的理論依據(jù):一是根據(jù)我國素質教育的基本理論;二是體育教學的

特點。

2.正確理解體育教學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3.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反映:是學生對教師所選擇的教材教法的主動理解,自覺與積極的學

習態(tài)度,創(chuàng)造性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反復地做練習,及時反饋教學的意見和要求,良好的運動體

驗,以及有意識地在日常的鍛煉中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和已經(jīng)掌握的技能。

二、從實際出發(fā)原則

從實際出發(fā)原則是要求體育教學的內容、組識教法和運動負荷的安排等,都要符合學生的

年齡、性別、體育基礎、體質狀況,以及學校的場地、體育器材設備、季節(jié)氣候、班級人數(shù)等

實際情況。

搞好體育教學的重點:是教材的選擇與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主體條件和客觀教學條件。

三、全面發(fā)展原則

全面發(fā)展原則是指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教材內容的選擇和安排要全面多樣,使學生

身體的各個部位、系統(tǒng)器官的機能、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體育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二方面:

1.選擇多種多樣性質的教材。

2.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學生全面鍛煉,身體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四、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原則

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原則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有效增強學生體質,根據(jù)教學的目標、

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條件,在合理安排學年、學期、每次課和課中每項教材的

運動負荷方面對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

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理論依據(jù):運動生理學上疲勞和恢復以及超量恢復等理論。

運動消耗:運動半中人體的精神和物質能量因使用或受損而減少的過程。

恢復:通過適宜性休息,使身體回復到原有狀態(tài)的過程。

正確處理好負荷的量與強度的關系。

在練習中,注意練習與休息的合理交替以從適宜性休息的選用。

五、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感知到所學身體練習的生動形象和建立正確的動作

表象,提高教學的效率,對體育教師利用多種直觀方式,刺激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而提出的基

本要求。

直觀性原則與教材教法有重要的關系。關鍵把握好展示時間和空間。初中生直觀教學更重要。

六、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為了使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掌握所學的體育知識、技能,并使體質

得到有效加強,對體育教學內容、方法的選擇和運動負荷安排的系統(tǒng)性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理解“序與進”是十分重要。一是選擇教材教法的難度要符合學生年齡和生理特點;二是

選擇教學方法由簡單到繁、易到難供學生練習。包括運動隊的訓練也要遵守這一原則。

七、鞏固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

鞏固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體育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

能,不斷地發(fā)展體能,增強體質而對體育教學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體育教學的目標: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術、提高運動技能、體能。

耍完成體育教學的目標,在每一節(jié)體育課中應保證對一個教材有足夠的練習次數(shù)和練習量

的要求。即合理安排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

思考題

1.體育教學原則概念?

2.體育教學原則有幾種?請簡述其概念?

3.衡量教學有效無效的唯一指標有哪幾方面?

第三節(jié)體育教學方法及特點

一、體育教學法

教材教法是將教材、教學方法與學生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研究體育教材教法首先應研

究基本的教學方法理論。

體育教學方法實際上是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的途徑和手段。近年來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極大地

推進了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

(-)體育教學方法與方法論

科學方法有三個層次:

1.高層科學方法。無例外地適用一切科學的方法,如哲學的方法論;

2.中層科學方法。超出了某一門學科范圍,并以各個對象領域共同的規(guī)律性為基礎的、跨學科

方法的理論基礎,如數(shù)學方法、符號學等;

3.學科中非嘗狹隘的領域所特有的和專門的、最可操作的方法。體育教學方法在科學的方法論

體系中是處在第三層次。

(二)體育教學方法系統(tǒng)

1.體育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也是一門立應用學科。

2.決定了體育教學方法的綜合性和實用性。

3.直接相鄰學科的方法是一般教學方法、運動訓練方法、游戲法和心理訓練方法。

(=)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

當前,學校體育理論界對分類有越來越多、越分越細的趨勢。

L依據(jù)師生雙邊活動進行分類,可分為講授法和學習法(包括練法)。

2.依據(jù)體育教學目標進行分類,可分為傳授理論知識的方法、技能教學的方法、鍛煉的方法和

教育的方法。

3.依據(jù)教學活動中獲得們主要途徑及其來源進行分類,可分為語言法、直觀法和練習法。

4.依據(jù)教學活動中獲得信息的性質和功能特征進行分類,分為基本信息手段和方法與輔導信息

的手段和方法。

5.依據(jù)體育教學方法的本質特征進行分類,可分為教育學中的一般方法和體育中的特殊方法。

二、體育教學方法的特點

體育教學方法的特點受體育教學目標和特點的制約。它在具有一般教學方法特點的同時,

還具有自身的特點。

(一)教學的組織與教法相結合

1.開始部分:(課堂常規(guī))

2.準備部分:(準備運動)

3.基本部分:要求組織嚴密、教學手段先進科學、教師精講、多示范,盡可能給全體學生充足

的練習時間。

4.結束部分:(課后小結)

(二)練習法和恢復法相結合

1.練習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所學技術進行反復練習、多次重復以鞏固、掌握技術、提高

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方法。

形式:固定條件、變換條件和循環(huán)練習。

2.恢復法:利用適宜休息,使學生消除身體疲勞的方法。

體育教學的特點:身心刺激、身體負荷、產生疲勞、休息、身體恢復、增強體質。

關系:練習法與休息法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

(三)練習應與保護和幫助相結合

1.保護和幫助作用:有助于減輕學生的身體負擔,消除顧慮,增強學習的信心,利于盡快建主

動作概念,預防運動創(chuàng)傷。

2.保護和幫助分類:

保護:他人保護、自我保護、利用器械的保護和幫助。

幫助:間接幫助、直接幫助:阻力、助力。

(四)教、學、練相結合

教、學、練相結合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地,綜合運用教法,使

教、學、練相結合,對提高體育課的密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精神也有一定的意義。

思考題

1.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有哪些依據(jù)?

2.簡述體育教學方法的特點有哪幾方面

第四節(jié)課時計劃(教案)

體育課課時計劃是體育課課堂教學的基本依據(jù),也是檢查課與評價課的內容和依據(jù)之一。

一、體育課課時計劃的形式與分類

(-)體育課課時計劃的形式

體育課課時計劃的形式是表示其教學內容和過程的結構和方式,其內容是構成事物一切要

素的總和。教案是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需要和教學內容,由任課教師設計出的教學基本結構和過程

的書面表達形式。

體育教學的要素:教師、學生學習的內容、教學的方法、組織形式、體育場地與器材、運

動負荷、運動密度、思想品德教育和學生個性培養(yǎng)等。

形式:表格式、文字式。

(二)體育課課時計劃的分類

體育課課時計劃的分類:

1.理論課課時計劃;

2.實踐課課時計劃:

(1)表格或式課時計劃:雙欄式、多欄式;

(2)卡片式課時計劃;

(3)順序式課時計劃;

二、體育課課時計劃的基本術語

(-)體育課的目標:

(-)動作要領:

(三)重點:

L教材重點:指身體練習的主要部分,即某一個身體練習的技術關鍵或技術環(huán)節(jié)的重要連接部。

2.體育課的重點:指一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或主要教材。

(四)教材的難點:指學生對某教材在技術上不易掌握的部分。

(五)一般性身體練習:

一般性身體練習指為了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身體或充分全面調動學生的機體,使之進入良好工

作狀態(tài)而進行的活動。

(六)專門性練習:

專門性練習指為了學習某項基本教材而選用的身體練習。

1.誘導練習:指為了幫助學習掌握較難動作而采取的技術結構與所學身體練習相似的簡單技術

動作的練習。

2.輔助性練習:指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而采取的相關身體素質練習。

(七)教學組織:

教學組織指教學的分組與分組教學、隊列和基本練習隊形、體育器材的擺放與分配以及教

師指揮與示范的位置、課堂常規(guī)的建立與實施。

(A)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指教、學、練的有機結合及其有序過程。

(九)要求:

指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基本愿望和條件。技術(節(jié)奏)、

規(guī)格(標準)要求,教學組織(包括思想品德及個性培養(yǎng))要求,以及保護和幫助(站位、部

位、用力、時機)等的要求。

三、課的設計

課的設計(設想)是指在備課過程中,明確本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和主題,對整個教學過程及

其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步驟、每項教材教法進行認真地研究后,擬訂出的比較詳細的實施構想。

(-)課的設計的主要內容:

1.確定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2.確定課的類型與教學結構;

3.分析教材的意義;

4.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具等);

5.語言的運用;

6.擬訂輔助性教學措施。

(二)課的設計的要求:

吃透兩頭(教材與學生),把握目標(學科教學、單元教學和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抓住重

點,,剖析難點,篩選教法,精心安排。

四、設計實踐課課時計劃的注意事項

(-)上下關系

(二)左右對稱關系

(三)詳略關系

思考痛:

1.體育教學的要素包括哪些內容?

2.概念題:教材重點;體育課的重點;教材的難點;一般性身體練習;專門性練習;誘導性練

習;輔助性練習;教學組織;教學步驟;課的設計;

3.課的設計的內容主要有哪幾方面?

4.設計實踐課課時計劃應注意的事項有幾方面?

五.結束部分:

1.小結本課情況

2.布置課外作業(yè)。

3.下課

六.課后小結: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

周次:第2周課次:第3、4次課班級:體育12級1、2、3、4班

第二章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課教學

一、講授課題:

第一節(jié)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的意義和內容;

第二節(jié)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的教學準備工作。

第三節(jié)7?12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二、教學目標

1.了解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的意義;

2.掌握健康教育專題身體健康知識教學內容:

3.掌握健康教育教師的教學策略及教學準備工作。

4.掌握如何評價學生學習健康教育課?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育與健康基礎身體健康知識課的要求與內容。

難點: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的教學設計,教案的基本格式及評價學生學習健康教育課。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本章節(jié)主要介紹了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課的意義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的準備工作,

為今后更好地從事中學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課的教學提供了依據(jù)。

2.課程學習評價是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

確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如何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成

績,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和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有效手段,是我國體育與

健康課程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展開部分:

第一節(jié)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課的意義與內容

一、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教學的意義

1.國家的要求,民族發(fā)展的需要;

2.培養(yǎng)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

3.提高學生體育意識、提高身心保健水平和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

4.是時代發(fā)展對體育學科提出的要求,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二、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的內容

(-)初中一?三年級教學要求與內容

I.教學要求:

2.教學內容:

(二)高中一?三年級教學要求與內容

L教學要求:

2.教學內容:

思考期:

1.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教學有什么意義?

2.初中一?三年級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教學的要求與內容?

3.高中一?三年級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教學的要求與內容?

第二節(jié)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的教學準備工作

一、教學設計

L教學設計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時安排、教學重點、教學方法。

2.教學過程:導入部分、展開部分和結束三個部分。

二、理論課教案的基本格式

示例: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教案格式

1.講授課題:

2.教學目標:

3.教學重點:

4.教學難點:

三、導語(26頁)

四、提綱與板書(26頁)

五、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應注意的問題

1.關于書寫課時計劃應注意的問題

2.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思考■題:

1.編寫一份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教案?

2.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jié)7?12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健康教育專題》

一、為什么要加強健康教育

加強健康教育專題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大特點。

人的發(fā)展是一個擴大向個人提供可能性的過程。原則上講,這些可能性也許是無限的,而

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發(fā)生變化。然而,無論發(fā)展水平如何,對于人來說,有三個可能性是主

要的,那就是健康長壽、獲取知識和擁有體面地生活所需的資源。如果沒有這三個基本可能性,

其他很多機會就無法得到。

《關于人的發(fā)展的報告》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1990年聯(lián)合國有關專家指出:

一個人要想立足于21世紀,必需擁有三本教育護照:一本是學術性的;一本是職業(yè)性的;

一本是證明一個人的事業(yè)心和開拓能力的。這第三本護照,指的就是心理素質。

兩點反差引起的思考:

心腦血管發(fā)病率,發(fā)達國家呈下降趨勢。

美國:1974年?1993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52%,腦卒中死亡率下降59%

日本:前20年上升、后20年下降

中國:40年來一直持續(xù)上升已占城市人口死因41%、北京市占51%

衛(wèi)生資源:

美國、日本把較多的衛(wèi)生資源用于健康教育與一、二級預防。

中國絕大部分用于醫(yī)療,且為晚期、終末期的搶救。

一筆帳:

1元錢的預防資金,可以節(jié)省8.59元醫(yī)療費。

投資效益比1:8.59

臨床實踐表明,疾病的中、晚期

1:8.59:100

心肌梗死搶救,一針溶栓藥1萬多元。

經(jīng)皮冠狀動脈成形術,一個支架2萬余元。

慢性病發(fā)展趨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我國慢性病患病、發(fā)病率明顯快速上升。

當前,我國每年新增:

高血壓病人300多萬;新發(fā)生冠心病110萬;

腦血管病150萬:腫瘤160萬。

這幾種慢性病每年新增病例數(shù)均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的全部人口,給國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造成巨大壓力。

慢性病對健康的嚴重影響:

高血壓會引起腦中風(重者死亡,輕者偏癱)

100個腦出血病人中有93個伴有高血壓。

100個腦血栓病人中有60人伴有高血壓。

100個冠心病病人中有50-60人伴有高血壓。

血糖不正常會逐漸發(fā)生心、腦、肝、腎、眼睛

等重要器官的并發(fā)癥,造成患者死亡。

1996年慢性病死亡已占總死亡的81%。

更為嚴重的是:

已患病者對自己患病的了解、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及對疾病控制的情況令人甚憂。

1991年,知曉率為25%;治療率為12%;有效控制率為3%。

2001年,知曉率為45%;治療率為28%;有效控制率為8%。70%多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

己患有糖尿病。15-64歲的慢性病患者占慢性病總患病人數(shù)的52%;死亡人數(shù)占了30%。

2002年對百位營養(yǎng)學家關于。國人十大營養(yǎng)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前五位的問題分別是:肥胖

(87%)、營養(yǎng)與心腦血管疾?。?2%)、糖尿?。?5%)、高脂血癥(71%)、熱量過剩(70%)

生活方式與疾病關系密切。

美國1977年調查了10年內疾病構成情況:心血管病、惡性腫瘤、意外傷害致病因素中有

48.9%為生活方式和行為所致。

我國幾種主要死因與影響健康的四類因素的關系

對美加利福尼亞州某地區(qū)近7000名成年男女的衛(wèi)生習慣、健康狀況和死亡情況進行5年半

的追蹤觀察,結果表明:

長壽與以下7種衛(wèi)生行為有密切關系

1.每晚睡眠7?8小時。

2.每天吃早餐。

3.一日三餐,不吃或少吃零食。

4.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

5.積極地有規(guī)律地鍛煉身體。

6.適度飲酒或不飲酒。

7.不吸煙。

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觀察:對45歲人群中采納6?7項行為的人(良好衛(wèi)生習慣組)與只采納

3項或3項以下行為的人(不良衛(wèi)生習慣組)的期望壽命進行比較,結果顯示:

男性:良好衛(wèi)生習慣組比不良衛(wèi)生習慣組平均壽命長11年;

女性:良好衛(wèi)生習慣組比不良衛(wèi)生習慣組平均壽命長7年。

美國政府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環(huán)境與疾病之間的關系發(fā)表研究報告指出:60?90%的

各種癌癥是人為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死于癌癥、心臟病、肺病的人數(shù)占死亡總數(shù);1900年12%;

1940年38%;1976年59%

此外,因為各種精神疾病,每5人中就有1人接受治療。

2002年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報告

1.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繼續(xù)提高

2.學生營養(yǎng)狀況繼續(xù)改善

3.學生握力有所提高

4.幾種常見疾病的患病率下降

5.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體能部分指標繼續(xù)呈下降趨勢:速度、爆發(fā)力、力量

(2)肺活量繼續(xù)呈現(xiàn)下降趨勢

(3)超重及肥胖學生明顯增多,已成為城市學生的重要健康問題

2000年2002年

城男8.86%11.50%

城女5.60%7.74%

鄉(xiāng)男2.74%4.48%

鄉(xiāng)女2.43%4.27%

5.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

(4)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小學生26.96%

初中生53.43%

高中生72.80%

大學生77.95%

“提高健康素質”寫進“十六大”報告人類資本的兩大基石是健康和教育,而良好的健康又

是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基礎。所以,人類資本最基礎的東西是健康。

因此,良好的國民健康是社會、經(jīng)濟和個人發(fā)展的重要資源,也是生活質量的重要擔保。

健康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展表現(xiàn)階段性與連續(xù)性的統(tǒng)一。

健康狀態(tài)的動態(tài)性分為四種水平:

①理想的或希望的健康狀態(tài);

②所謂的或現(xiàn)實的健康狀態(tài);

③亞健康狀態(tài);

④健康障礙。

四種健康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既是相互聯(lián)系的,又是可逆的。而可逆狀態(tài)的完成,或由低級

健康狀態(tài)上升到高一級的健康狀態(tài),完成彼此之間的均衡態(tài),健康教育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旨在幫助和鼓勵人們樹立增進健

康的愿望,傳播一定的健康知識,促使人們自愿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為,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

式,創(chuàng)造健康的環(huán)境,并學會在必要時求得適當?shù)膸椭瑥亩Wo和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歷史經(jīng)驗已經(jīng)證明,加強醫(yī)學科普和健康教育工作,是低投入、高產出的保健措施,是提

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捷徑,對于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及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都有重要意義,于國、

于民、于家都十分有益,在新世紀中應當?shù)玫礁浞值闹匾暋?/p>

加強健康教育專題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大特點。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二、如何進行健康教育的教學

1.健康教育專題(系列7)

必修

18學時

1學分

完成該專題學習,且成績合格可獲得1學分

2.健康教育要達到的具體教學目標

身體健康

①全面發(fā)展體能。

②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

③理解營養(yǎng)、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④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心理健康

①培養(yǎng)積極的自我價值感。

②提高調控情緒的能力。

③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④具有預防心理障礙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

社會適應

①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②具有積極的社會責任感。

3.健康教育的內容

4.健康教育專題的教學

(1)學生的學習策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計算機環(huán)境中學習

(2)教學模式

高中的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針對學生的求知特點和對健康的需求,進行有目的、

有計劃的健康知識、技能的傳播、傳授活動。

教育形式:直接傳播方法;間接傳播方法

直接傳播方法:

?健康教育課

?健康咨詢

?小組討論

?社會調查

?實踐操作

?專題講座

?參觀訪問

?課題研究

?同伴教育

?個別勸導

(3)教師的教學策略

5.教學計劃與內容的安排

健康教育專題18學時,高中六學期,每學期3學時。

教學內容安排舉例(供參考):

第一學期:

1.體能及其發(fā)展(實踐操作)

2.營養(yǎng)與健康(自主學習、課外學習、小組討論一一為自己制定食譜:考試期間、運動訓

練與比賽期間等)

第二學期:

1.運動中的安全(講授)

2.常見運動損傷及其處理(講授與實驗)

3.環(huán)境與健康(社會調查、專題報告)

第三學期:

預防疾病知識(傳染病與非傳染病、遺傳病、地方病等)(課題講授、網(wǎng)絡學習與合作學習

相結合)

第四學期:

1.生活方式與健康(主題教學、探究學習)

2.鍛煉計劃制定(健身運動處方)、(小組討論、實踐操作)

第五學期:

1.心理健康(問題教學)

2.祖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多媒體教學、網(wǎng)上自主學習)

第六學期:

社會適應(問題教學、合作學習)

6.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組合

(1)認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價值取向的交融性

自主學習強調的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獨立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自主發(fā)展和適應社會奠定基礎。

探究學習強調培養(yǎng)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為學生能夠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新的思維產品奠定基礎。

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協(xié)作、分享精神、為學生在社會性的群體中適應和發(fā)展作準備。

三種學習方式的價值取向互相并行而又互為補充,缺一不可。

(2)自主、合作、探究三種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合理搭配任何一種學習方式都有其適應性

的問題,因為受到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本身特點、教學時間、空間、資源等多種因素的限制。

教師要做的工作是充分利用三種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尋求最優(yōu)的學習搭

配方式。

(3)在教學中實現(xiàn)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整合

實現(xiàn)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根據(jù)具體的學習任務,整合多種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包括接受性

學習方式與講授式教學方法),并適時把握各種方式的轉換或交錯,使各個環(huán)節(jié)過渡流暢自然,

各種方式的合理成分得到有效利用,為學生提供最有效的學習活動過程。

7.健康教育的學習評價

根據(jù)健康教育的特點,更多的注意:

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

如:能否積極投入健康教育活動;在學習活動中能否表現(xiàn)出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合作精

神;……)

健康行為的評價

如:是否學會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是否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是否吸煙和酗酒等);

是否注意個人的衛(wèi)生;是否為維護公共衛(wèi)生而努力等

在新課程中成長

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讓我們與學生一起成長,

讓我們與學校一起成長,

體味教師職業(yè)的內在尊嚴與歡樂,

以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去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

思考題:

1.什么是健康教育?

2.身體健康目標?

3.心理健康目標?

4.社會適應目標?

5.健康教育專題身體健康知識教學內容?

6.健康教育教師的教學策略有哪幾方面?

7.如何評價學生學習健康教育課?

五.結束部分:

1.小結本課情況

2.布置課外作業(yè)。

3.下課

六.課后小結: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

周次:箜疆普遍舞發(fā)勰錯曹檢?!稸、4班

一、講授課題:

1.第一節(jié)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和規(guī)律

2.第二節(jié)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體育保健特點和方法

二、教學目標

1.了解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基本特點和規(guī)律;

2.掌握體育保健特點和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善B年身心震展的基本特點和規(guī)律。

難點:掌握體育保健的內容和方法。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部分:

本章節(jié)主要介紹了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基本特點和規(guī)律,并根據(jù)中學生的特點,介紹了對其進行

體育保健的內容和方法。

(-)展開部分:

第一節(jié)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和規(guī)律

一、身心發(fā)展理論

(一)身心發(fā)展的含義

1.身心發(fā)展:指個體生理和心理積極的連續(xù)變化過程。

2.個體身心發(fā)展具有下列特征:

(1)身體和心理的發(fā)展具有相互影響的關系。

(2)發(fā)展具有一定順序性。

(3)身心發(fā)展速度不均衡。

(4)身心發(fā)展既有連續(xù)性又有階段性。

(5)身心發(fā)展有個別差異性。

(-)身心發(fā)展的條件

1.遺傳素質和生理成熟是個體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2.環(huán)境和教育對個體身心發(fā)展起決定性作用。

3.身心發(fā)展的加速現(xiàn)象。

二、青少年身體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和規(guī)律

(-)青少年身體形態(tài)、骨骼和肌肉的發(fā)展特點及規(guī)律

1.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特點及規(guī)律

(1)特點:身高、體重、胸圍快速增長期。

(2)形態(tài)發(fā)育具有年齡階段特征:

A.勻速增長階段:嬰兒出生后至兩歲前;7?12歲的男生和7?9歲的女生。

B.快速增長階段:男生基本在12?15歲的2?4年間,女生-一般在10?12歲(身高始于13歲)

的2?4年間。

C.緩慢增長階段:男生在14?18歲的3年或5年間,女生在13?18歲的2年或6年間。

D.相對穩(wěn)定階段:年齡19?21歲;身高指標男生17歲、女生16歲。

2.骨骼的發(fā)育特點

青少年時期,骨組織內水分和有機物成分較多,無機鹽少,因而富有彈性,韌性大,可塑

性大,不易骨折,但容易發(fā)生變形。

骨的發(fā)育20?25歲才基本完成;脊椎骨的骨化23?24歲才完成;骨盆25歲才完成骨化;

各關節(jié)還不牢固。

3.肌肉、韌帶的發(fā)育特點

青少年在12、13歲以后,骨骼增長加快,而肌肉在15歲之后增長速度才逐漸加快,所以

出現(xiàn)肌肉生長速度落后于骨骼生長的情況。

(二)青少年身體機能發(fā)展特征和規(guī)律

身體機能是人體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xiàn)。

1.脈搏和血壓的變特點:

(1)血壓:心臟搏出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

(2)在青春發(fā)育期,由于性成熟時性腺、甲狀腺等分泌機能加強,女子16歲、男子18歲以后,

有的青少年出現(xiàn)收縮壓升高的現(xiàn)象,稱為青春期高血壓。即收縮壓18.7~20kpa(140-150Hg),

而舒張壓基本沒有變化。多數(shù)人沒有頭暈、頭疼等不良癥狀。

2.肺活量:

肺活量是呼吸系統(tǒng)機能的重要表現(xiàn),是評價青少年體質的重要指標。我國男女均在12歲左

右進入突增期,年增長值幅度:男女分別是381.81mL和286.19mL。男子一直到15歲。

三、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和規(guī)律

(-)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特征

1.閉鎖性

青少年的內心世界逐漸復雜,開始不大輕易將內心活動表露出來。

2.動蕩性

動蕩性主要表現(xiàn)在:青少年敏感,容易產生變革現(xiàn)實的愿望,敢想、敢說,具有較強的發(fā)動行

動的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強,但思維的片面性大,容易偏激;他們情感強烈,但感情的波動

性大;性格未最后定型,可塑性大。因此,青少年的興趣和態(tài)度的改變常常具有躍進式的、暴

風雨般的性質。

3.過渡性

從兒童向成人過渡、從幼稚到成熟發(fā)展的特殊時期。

4.自我意識的覺醒

青少年考慮個人問題的興趣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青少年對個人生活價值、自我的

認識的思考成為這一時期的明顯特征。

(-)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1.青少年認知的發(fā)展規(guī)律

2.青少年個性的發(fā)展規(guī)律

3.青少年情感的發(fā)展規(guī)律

情感成熟的標志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兒個方面:

(1)自己能控制因身體疲勞、睡眠不足、頭痛等引起的情緒不安;

(2)對嘈雜的環(huán)境、周圍的干擾持冷靜態(tài)度;

(3)能使情緒的緊張緩解到無害的方面;

(4)不因小事而激動;

(5)具有保持舒暢、快樂的能力和表示敵意的能力;

(6)能正確的戀愛。

4.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

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成人感開始確立,獨立意識迅速發(fā)展。

(2)對自尊心的強烈要求。

(3)自我出現(xiàn)新的分化。

(4)自我評價們迅速發(fā)展。

(5)自我控制能力加強,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思考題:

1.青少年個體身心發(fā)展具有哪些特征?

2.青少年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劃分幾個年齡階段特征?

3.簡述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特征?

4.青少年情感成熟的標志主要表現(xiàn)為哪幾方面?

5.青少年的自我意識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為哪幾方面?

第二節(jié)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體育保健特點和方法

一、青少年身心體育保健特點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

社會上的良好狀態(tài)”。

三維觀: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

(-)教育性和健康性

(二)一般要求和區(qū)別對待相結合

(三)練習手段的循序漸進性

(四)社會生活的實用性

二、青少年身心體育保健方法介紹

(-)一般身體鍛煉的方法

1'.重復鍛煉法

指按一定負荷標準,重復進行某項練習的方法。

例如:有的同學為了發(fā)展耐力,每天跑田徑場3圈,限在4分鐘內跑完,堅持2個月自己的耐

力素質就會提高。

2.間歇鍛煉法

間歇時間的長短,應以運動負荷價值為依據(jù)。

鍛煉運動負荷心率超過150次/分的可以隔天鍛煉;運動負荷心率110次/分的可以每天鍛煉效

果較佳。

3.變換鍛煉法

指在鍛煉過程中,采取變換環(huán)境、條件、要求等因素,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

例如:800.1000米跑,今天跑校園,明天跑公園,第三天跑樹林等不斷地變換環(huán)境的鍛煉方

法。

4.綜合鍛煉法

指各種體育鍛煉方法,在體育鍛煉中的綜合運用。

教學案例:

體能發(fā)展課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重復鍛煉法、變換鍛煉法和綜合鍛煉法(循環(huán)練習法)。

因此,我們可根據(jù)練習的任務和需要,利用體育的場地、器材及其設施等來選定若干練習手段

設置各個練習站(點)進行運動鍛煉,全面提高和發(fā)展練習者的體能。即:慢跑一過獨木橋(平

衡木)一前滾翻一俯臥撐一原地縱跳一引體向上(單杠)一跨越障礙翻越障礙一后滾翻一仰

臥起坐一連續(xù)蛙跳一屈臂撐(雙杠)一攀越肋木一支撐跳躍(山羊或跳箱)一蹲杠鈴一立臥

撐……。

也可利用籃球場地的各條線進行折線跑練習等。

(二)常見的體育保健及鍛煉的方法

1.傳統(tǒng)養(yǎng)生法

例如:導引養(yǎng)生,用呼吸調節(jié)、身心松弛、意念集中和圓滑徐緩等有節(jié)律的動作來達到健身祛

病、延年益壽目的鍛煉方法;原始社會末期,用舞蹈來治療關節(jié)和肢體腫脹等疾病;把導引與

按摩、針灸等并列為醫(yī)療方法;戰(zhàn)國時代,用“吹口句呼吸,吐故納新,熊經(jīng)鳥伸,為壽而己

矣”,即現(xiàn)在的五禽戲,通過模仿動物的作與調整呼吸相結合的導引方法,使人體肌肉、骨骼

和內臟器官得到鍛煉,并使人延年益壽。

2.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是在醫(yī)生以處方的形式規(guī)定鍛煉的內容、運動負荷和注意事項,從而指導人們科學地

從事體育鍛煉的方法。

(1)運動處方有兩種:

一種是治療性運動處方(體育保健醫(yī)生給鍛煉者開運動處方)。

另一種是預防性運動處方(鍛煉者給自己開運動處方)。

(2)常見的運動處方模型的基本要素:(6點39頁)

3.冷水浴法

(1)功能與作用:(40頁)

(2)常見的冷水浴方法:

A、頭臉?。河美渌料搭^和臉,在早晨起床后進行。

作用: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提高鼻腔黏膜對寒冷刺激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治療神經(jīng)

衰弱、失眠、神經(jīng)性頭疼等癥。

B、足?。河美渌茨_。

C、擦?。河美渌辽?。

D、淋?。河美渌苌恚樞蚴撬闹?、軀干、頭臉。

E、冬泳:冬泳是冬天在游泳池或天然水域進行游泳的一種活動,是進行冷水浴鍛煉的最高階段。

思考題:

1.簡述青少年身心體育保健特點?

2.概念:重復鍛煉法;間歇鍛煉法;變換鍛煉法綜合鍛煉法;

3.冷水浴有什么功能與作用?

五.結束部分:

1.小結本課情況

2.布置課外作業(yè)。

3.下課

六.課后小結: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

周次:第4周課次:第7、§次諜班級:體育12級1、2、3、4班

/血1田徑

一、講授課題:

1.第一節(jié)跑

2.第二節(jié)跳躍

3.第三節(jié)投擲

二、教學目標

1.了解田徑運動的最基本的理論;

2.掌握田徑教材中跑、跳躍、投擲等教材的動作要點,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及教學指導。

三、數(shù)學重占、難占

1.教學重點:射:'跳躍、’④擲動作方法。

難點:掌握跑、跳躍、投擲教學方法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部分:

本章從方法論的角度,主要介紹田徑運動的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有關田徑教材中跑、跳躍、

投擲等項目教材的動作要點、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及田徑教學的基本要求,從而掌握中學體

育教學所需要的田徑技術和教學方法,提高分析田徑教材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二)展開部分:

第四章田徑

田徑運動是學校體育課的重點教學內容,又是《中學、大學生體育與健康合格標準》、初

中升學考試、高中會考的主要項目。

1.田徑運動的作用:

2.田徑運動項目:徑賽、田賽項目。

第一節(jié)跑

一、快速跑

(—)動作方法

(1)起跑(站立式、蹲踞式起跑);

(2)起跑后的加速跑:男生約13?15步、女生約15?17步,大均25?30m距離;

(3)途中跑(后蹬角度約50度);

(4)終點跑(終點沖剌和撞線);

(5)彎道跑

A.彎道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

B.彎道跑技術:

(二)快速跑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起跑的快速起動技術和途中跑的支撐腿的協(xié)調配合。

2.難點:后瞪有力、前擺充分和蹬擺結合技術的掌握。

(三)教學方法

1.建立快速跑的概念;

2.學習途中跑技術;

3.學習彎道途中跑技術:

4.學習站立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5.學習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疾跑);

6.學習終點跑和全程跑技術;

7.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二、耐久跑

(―)項目:800m、1500m、3000m、5000m以上。

(-)動作方法:技術結構上基本與快速跑相同。

(三)耐久跑技術的重點:途中跑;難點:合理地分配體力,既要求跑得快,又要求輕松、自

如、省力。

(四)教學方法:

1.介紹耐久跑技術特點,使學生建立耐久跑的技術概念。

2.學習改進途中跑的技術,提高跑的能力。

3.學習改進起跑,起跑后加速跑、終點沖剌的技術。

4.改進全程跑技術,不計時的全程跑,注意改進途中跑技術:計時全程跑,注意有節(jié)奏地呼吸

和合理分配體力;全程跑考核,檢查教學效果。

5.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三、接力跑

(―)項目:4X100111、4X400111,不同距離的團體、異程、迎面接力等項目。

(二)動作方法

L迎面接力跑:

2.接力跑技術:

(三)接力跑技術的重點:傳、接棒技術和速度的銜接;難點:在接力區(qū)內用高速跑完成傳接

棒技術。

(四)教學方法:

1.學習迎面接力跑;

2.學習短離接力跑;

3.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四、障礙跑(自學)

障礙跑在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被普遍運用,該項目對于發(fā)展靈敏、協(xié)調、

速度等身體素質和培養(yǎng)勇于克服困難、意志品質均有重要意義和良好作用。

五、跨欄跑

(―)項目:80m、100m、110m.400nl欄。

(―)動作方法:

1.起跑至第一欄的加速跑;

2.起跨攻欄;

3.過欄;

4.欄間跑;

5.終點沖剌。

(三)跨欄跑的技術重點:跨欄步;難點:跨欄步與欄間跑技術的結合。注意跑的直線性,身

體的平衡性和節(jié)奏感。

(四)教學方法

1.講解示范;

2.跨欄步的專門練習和技術教學;

3.學方起跨過第一欄和欄間跑;

4.學習全程跑技術;

5.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六、發(fā)展身體素質和跑的能力的練習

(-)練習內容:

中速跑、加速跑、跑走交替、定時跑、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變速跑、重復跑、輔助練習等。

(二)練習方法;

1.中速跑(50?80m、80?100m)

2.加速跑(40m?60m、50~80m)

3.跑走交替(1000?1500m、1500?3000m)

4.定時跑4?6min、5~8min

5.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男生2000?3000m、女生1500~2000m)

6.變速跑(女生800?1200m、1500?2000m;男生2500?4000m、1600?2000m)。

7.重復跑:50-60m、60-80m>80T00m、80T20m、300-500m、400-600m、600-800mm(各2—3

或2—4次)。一般休息3nlin

8.輔助練習:

(1)高抬腿跑

(2)后蹬跑

(3)連續(xù)單足跳

(4)弓箭步走

(5)原地擺臂練習

(6)快速反應練習

七、跑的教學指導

(-)跑的各項教材是根據(jù)教育目標、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和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來安排

的。

(二)快速跑教學,應以提高學生放松自然跑的技能為主,著重培養(yǎng)跑的正確姿勢,發(fā)展學生

的奔跑能力,打好身體素質基礎。

(三)耐久跑教學,多在冬季進行,在發(fā)展一般耐力的基礎上,注意發(fā)展速度耐力。

(四)接力跑應以快速跑為基礎,教學順序應是先做原地的傳接棒練習,然后做慢跑和中速跑

傳接棒練習。

(五)在進行障礙跑教學時,應先教會學生越過障礙難度不大的方法,待動作熟練后再增加數(shù)

量和難度,

(六)進行各種跑的教學,要重視并認真地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

(七)根據(jù)跑的教材特點,全程跑是一個完整的技術過程,教師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教材,根據(jù)

教學大綱各年級的教材內容分布情況,確定好各年級的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點,防止因年級的不

同把完整的技術分解來教。

思考題

1.簡述快速跑動作方法?重點、難點?教學方法?

2.簡述耐久跑重點、難點?教學方法?

3.簡述接力跑重點、難點?教學方法?、

第二節(jié)跳躍

跳躍運動對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有什么作用?

(-)促進青少年身體的正常生長和發(fā)育。

(二)提高彈跳力。

(三)發(fā)展身體的靈敏和協(xié)調性。

(四)培養(yǎng)青少年堅強的意志,勇敢的精神。

(五)有助于適應生活和勞動的環(huán)境。

一、背越式跳高

(-)動作方法

1.助跑

2.起跳

3.過桿和落海綿包

(二)教學重點:身體在桿上成橋的動作,發(fā)展對空中動作的控制能力;難點:弧線助跑起跳

技術。

(三)教學方法

1.介紹背越式跳高技術。

2.學習起跳技術。

3.助跑起跳練習。

4.學習背越式跳高的過桿技術。

5.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二、挺身式跳遠

(--)動作方法

1.助跑

2.起跳后,身體保持騰空步姿勢。

3.隨后擺動腿大腿放下,小腿做向前、下、后方向的弧形擺動,伸展脆部,兩臂向下后上方繞

擺,起跳腿向后擺和擺動腿靠攏,臀部前移,挺胸展腹,形成展體挺身的空中姿勢。

4.落地前,兩臂向前、向下后方擺動,同時屈懿收腹舉腿,前伸小腿準備落地

(二)教學重點:助跑與起跳的結合;難點:起跳騰空后放下擺動腿與挺胸展酸動作的配合。

(三)教學方法

1.用示范和講解法介紹挺身式跳遠技術。

2.用分解結合完整的教學方法,學方助跑和起跳結合的技術。

3.挺身式跳遠騰空動作模仿練習。

4.短助跑練習挺身式跳遠

5.短、中程助跑跳遠。

6.改進和提高全程助跑跳遠技術。

7.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三、跳躍教學指導

1.幫助學生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2.對學生的初始狀態(tài)應進行預先評價,便于教學后的比較。

3.采取以完整教學為主,結合分解教學的學練方法。

4.利用信息反饋調整教學。

5.盡可能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6.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7.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體育教學是認知、人格與社會化的綜合。充分發(fā)揮體育的健

身、育心和文化的功能。

8.從實際出發(fā),靈活選擇教材內容,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互相溝通、互相學習的能力。

9.較多地采用游戲手段,活躍學習氣氛。

10.重視學習過程評價,培養(yǎng)學習自評和互相評價的能力。

11.努力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科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自練、自檢、自測、自評和自我控制能力,

以及創(chuàng)新、組織、定向和適應的能力。

12.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有健康的心理;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思考題

L簡述背越式跳高動作方法?重點、難點?教學方法?

2.簡述挺身式跳遠動作方法?重點、難點?教學方法?

第三節(jié)投擲

推鉛球

一、項目:側向滑步推鉛球、背向滑步推鉛球和背向滑步推鉛球。

二、動作方法:

1.握鉛球的方法。

2.持球的方法。

3.滑步前的預備姿勢。

4.滑步。

5.最后用力。

三、教學重點:最后用力;難點;滑步和最后用力相結合的技術。

四、教學方法

1.通過對推鉛球技術的講解、示范和看技術圖片等方法,使學生初步了解推鉛球的技術;了解

推鉛球的場地、器材,鉛球的規(guī)則;并提出推鉛球教學中有關安全措施及具體要求。

2.學習原地推鉛球技術。

3.學習側向與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

4.學習滑步與最后用力的結合技術。

5.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五、教學指導

L投擲教材是發(fā)展身體素質,提高肌肉力量,特別是鍛煉肌肉的爆發(fā)力,提高身體各部位協(xié)同

用力,使身體得到勻稱發(fā)展為主要目標。

2.推鉛球屬于非周期性運動,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單一動作組合起來構成一成套連續(xù)的動作。

3.推鉛球技術教學實際上分為兩部分。

4.教學中往往采用徒手練習,如原地徒手推球練習,徒手滑步練習等等,這是非常必要的。

5.無論是背向滑步推鉛球還是側向滑步推鉛球或是其它什么姿勢,都是通過一種助跑形式和技

術動作最終將身體各部位的力量集中在一起,通過投擲臂作用于器械上,把器械投擲得更遠。

6.背向、測向滑步都是采用直線滑步動形式,為最后用力做的必要準備。

7.在開始進行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教學時,可以先教學生后撤步推鉛球的方法:

8.推鉛球最容易使指關節(jié)受傷。

思考題

L簡述推鉛球動作方法?重點、難點?教學方法?

第五章體操

第一節(jié)隊列隊形

第二節(jié)徒手體操

第三節(jié)輕器械、專門器械與實用性體操

第四節(jié)技巧(墊上運動)

第五節(jié)器械體操

第六章韻律體操和舞蹈

第一節(jié)韻律體操

第二節(jié)舞蹈

說明:第五章、第六章由學生自學。

五.結束部分:

1.小結本課情況

2.布置課外作業(yè)。

3.下課

六.課后小結:

中學體育教材教法教案

周次:第5周課次:第9、?0/迷徐璨:體育12級1、2、3、4班

第一節(jié)籃球

一、教學內容:移動、傳接球、運球、投籃、防守對手、持球突破、快攻、半場人盯人防守、

進攻半場人盯人防守。

動作方法(配合方法)

重點、難點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指導

第二節(jié)排球

一、教學內容:準備姿勢、移動、發(fā)球、傳球、墊球、扣球、攔網(wǎng)、基本戰(zhàn)術。

二、動作方法(進攻戰(zhàn)術打法)

三、重點、難點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指導

第三節(jié)足球

一、教學內容:無球技術、踢球、接球、運球、頂球、抱截、擲界外球、射門、守門員技術及

攻防戰(zhàn)術。

二、動作方法:

三、重點、難點: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指導:

第四節(jié)乒乓球

一、教學內容:基本步法、發(fā)球、接發(fā)球、推擋球、攻球、搓球、削球、搓中起板、削中反攻、

雙打。

二、動作方法(配合方法):

三、重點、難點: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指導:

第五節(jié)手球

一、教學內容:移動、射門、傳接球、運球、突破、兩、三人的進攻配合、兩、三人的防守配

合。

二、動作方法(配合方法):

三、重點、難點: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指導:

思考題

1.籃球移動、傳接球、運球、投籃、防守對手、持球突破、快攻、半場人盯人防守、進攻半場

人盯人防守(配合方法)的動作方法?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籃球教學指導?

2.排球準備姿勢、移動、發(fā)球、傳球、墊球、扣球、攔網(wǎng)、基本戰(zhàn)術的動作方法?(進攻戰(zhàn)術

打法)?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指導?

3.足球無球技術、踢球、接球、運球、頂球、抱截、擲界外球、射門、守門員技術及攻防戰(zhàn)術

的動作方法?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指導?

4.乒乓球基本步法、發(fā)球、接發(fā)球、推擋球、攻球、搓球、削球、搓中起板、削中反攻、雙打

的動作方法(配合方法)?重點中、學難點體?理看學藪方材法教?教法學指教導案工

周次:第6周課次:第11,1?次課班級:體育周級1、2、3、4班

一第八章武術

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