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散文資料_第1頁
宋代散文資料_第2頁
宋代散文資料_第3頁
宋代散文資料_第4頁
宋代散文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宋代散文承中唐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而來。從思想內容上來看,宋代散文一是多以講學為目的的言道之文,二是多以論政為目的的政論之文,三是多以記錄見聞為目的的筆記之文。言道之文具有很強的哲學性,政論之文具有很強的時代性,筆記之文具有機很強的趣味性和學術性。分期論述如下:1.北宋初期,承襲晚唐五代之風,以駢文為主,也有人作古文。這一時期的最大的成就乃在于古文運動的再次興起。代表性作家有柳開、王禹偁、石介、范仲淹、尹洙等。從思想內容上來看,這些古文家的最大特色是言道與論政密切結合,教化性較強;從藝術上看,其最大特色在于提倡平易自然,但創(chuàng)作實踐上尚不能盡如人意,有時不免露出辭澀言苦的毛病。2.北宋中期是宋代散文最輝煌的時期,也是古文運動取得成就的時期。歐陽修實際上為此期的領袖。從思想內容上來看,言理與論政逐漸分開,以程頤為首的理學家提倡“文以載道”,言理遂成為理學家的目的;以歐陽修為首的古文家則強調關心百事,言政遂成為古文家的主要內容。從藝術實踐上來看,古文家不但把宋初平易自然的理論主張完全付諸實踐,而且還發(fā)展了古文的藝術韻味,使之更具有文學性。3.南宋初期散文創(chuàng)作充滿愛國激情,文人紛紛以文言政,要求抗敵北伐,批判投降求和,具有高度的戰(zhàn)斗性,其文風也慷慨激昂,氣盛勢足,理明詞暢。4.南宋中期又是散文創(chuàng)作相對發(fā)達的時期,其中尤以鼓吹北伐、議論國是的政論之文和倡明理學、論辯哲理的講學之文成就最高。前者以辛棄疾、陸游、楊萬里、范成大、陳亮為代表,后者以朱熹、陸九淵葉適等人為代表。這兩大內容在寫作上皆條分縷析、切當翔實,較之北宋散文更富有論辯力和邏輯性。5.南宋末期的散文呈現(xiàn)衰落趨勢,自中期以來就出現(xiàn)的萎靡文風此時有增無減。但在南宋亡國之際出現(xiàn)的文天祥、謝翱、鄧牧、王炎午等一大批作家,都留下了許多優(yōu)秀的紀實抒情散文,其內容仍以抒發(fā)愛國情懷為主,但在亡國之際風格更顯得悲慨沉痛。二.宋初散文:柳開與王禹偁。北宋初年,宋王朝開國之后的升平景象,使文壇仍然追求晚唐、五代的美學風尚:辭藻典麗而內容單薄的駢體文甚為流行,西昆體泛濫文壇,出現(xiàn)“宋興且百年,而文章體裁,猶仍五季余習,鎪刻駢偶,棅瑳弗振?!保ā稓W陽文忠公集》附錄卷4《四朝國史歐陽修傳》)的徘徊局面。首先起來反對五代文風的是高錫、梁周翰、柳開、穆修等人,而以柳開最為有名。柳開以推崇韓、柳,扭轉風氣為己任,“吾之道,孔子、孟軻、楊雄、韓愈之道;吾之文,道,孔子、孟軻、楊雄、韓愈之文也?!保ā稇馈罚┻@種把道統(tǒng)與文統(tǒng)扭合為一的觀點,對后來的古文家和理學家都有深刻的影響,在當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柳開還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具,并因此反對文體華艷,這種思想在宋初本應起到矯正五代浮華文風作用,可是柳開過于強調道的重要性而忽視文采,而他所說的“道”又僅僅是指“圣賢之道”,因而容易使文學淪為道統(tǒng)的附庸。加上柳開為人粗豪狂誕,為了反對駢文,人為地把文章搞得參差不齊、古樸生澀,很難吸引人。所以盡管他大聲疾呼,卻應者寥寥,沒有對文壇產生實際影響。柳開也十分惱喪地說自己:“立身行道必大出于人上而遍及于世間,豈慮動得憎嫌,擠而斥之。”(《再與韓洎書》)宋初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取得較高成就的作家是王禹偁??梢哉f,王禹偁是連接唐之李杜韓白與宋之歐蘇的關鍵人物,也是形成宋代詩文特色主流之先河。王禹偁也強調文與道的關系,但他不是把“道”當作純粹外在的教條理念,而是與自己內在的追求、個人的性情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文的應用范圍就比柳開的廣泛。同時,他又主張易道易曉,不排斥文采,提倡創(chuàng)新。他的一些優(yōu)秀的古文篇章,繼承了韓、柳的傳統(tǒng)而文字較為平易,顯示出一種新文風的端倪。宋代大作家無不推重王禹偁,其影響一直延續(xù)到清代。三.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的完成經(jīng)過宋初作家多方面的探索,針對晚唐五代文風進行革新的思潮逐漸形成。到了宋仁宗慶歷(1041—1048)前后,伴隨著范仲淹、歐陽修等人領導的政治運動的社會意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氣勢之雄偉和邏輯之嚴密比北宋散文有過之而無不及。南宋的筆記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南宋的許多作家都撰有筆記專集,如陸游有《入蜀記》、《老學庵筆記》、羅大經(jīng)有《鶴林玉露》、洪邁有《容齋隨筆》、范成大有《吳船錄》等。這些筆記散文內容十分豐富,舉凡史事雜錄、考據(jù)辯正、詩文評論、小說故事、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等,應有盡有。不少文章的文字表達生動有趣,具有相當?shù)奈膶W性。南宋的筆記集流傳下來有近百種,其中的小品文成就尤高,堪稱晚明小品文的先驅。2.南宋理學家的散文兩宋理學發(fā)達。理學家把人內在的道德純化作為人生的根本目標,把任何一種精神外騖視為人生的危險。所以北宋的二程就直接提出了“作文害道”和作文也是“玩物喪志”的觀點(《二程遺書》)。又由于他們與古文家都以儒道為旗幟,所以他們指出古文家宗道履道的不徹底性甚至虛偽。到了南宋,理學愈盛,并出現(xiàn)了集大成的宗師朱熹,這種鄙視乃至取消文學的理論因他的闡發(fā)產生了一些改變。朱熹繼承了周敦頤和二程的文道觀,并對文與道的關系作了更深入的論述。首先,他強調“道”的重要性,道是根本,而文不過是輔助手段而已。其次,朱熹又并不認為文與道是毫不相干的,他曾說:“道者,文之根本。文者,枝葉。惟其根本乎道,所以發(fā)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賢文章,皆從此心寫出,文便是道?!笔聦嵣铣姓J了文學的價值。朱熹是兩宋理學家中最具文學修養(yǎng)的人,在創(chuàng)作上,他強調作家的人品修養(yǎng),承認感情在文學中的作用,多次強調“感物道情,吟詠情性”(《朱子語類》卷80)不像其他理學家那樣不近人情,只是反對流于濫而已。他還反對模擬,提倡創(chuàng)新,強調平淡,注重涵詠、曲折、風致,特別推崇比興和溫柔敦厚的風格,所有這些都可以看出朱熹文學思想的重要特點。朱熹的文論對南宋的古文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散文被置于理學的規(guī)范之下,文成為從屬于道的表現(xiàn)工具,這妨礙了作家對藝術作深入的研究,并導致了一些粗糙鄙俚的語錄體散文的產生。另一方面,朱熹畢竟沒有完全抹殺文學的價值,仍然為文學在理學思想的支配下保留了一席之地。理學家的詩文主要是用來說理的,大部分沒有什么文學價值,但他們也有一些文學性較強的作品,有些雖是宣揚理學思想,但能借助生動的形象;有些則突破了自己理論上所設的藩籬,抒發(fā)了較真實的感情,在表達上也能做到明潔淺易、平淡自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