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三語文各地名校模擬詩歌鑒賞教考關(guān)聯(lián)類試題匯編_第1頁
2024屆高三語文各地名校模擬詩歌鑒賞教考關(guān)聯(lián)類試題匯編_第2頁
2024屆高三語文各地名校模擬詩歌鑒賞教考關(guān)聯(lián)類試題匯編_第3頁
2024屆高三語文各地名校模擬詩歌鑒賞教考關(guān)聯(lián)類試題匯編_第4頁
2024屆高三語文各地名校模擬詩歌鑒賞教考關(guān)聯(lián)類試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3月聯(lián)合考試】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漢宮春·梅晁沖之滿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詩。微云淡月,對江天、分付他誰空自憶、清香未減,風(fēng)流不在人知。[注]①此詞為晁沖之送別王仲甫時所作,王仲甫因詞忤宣仁太后而被逐。②玉堂:指豪家的宅第。古樂府《相逢行古辭》:“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片通過雪壓霜欺、東君不惜、燕子不來等描繪了蕭瑟冷落的梅花生長環(huán)境,愈顯梅花瀟灑出塵。B.下片首句化用宋代詩人林逋的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意在襯托出“玉堂”中梅花的風(fēng)流。C.“空自憶”“風(fēng)流”二句收束全篇,以人格化手法,贊美梅之孤高自許的風(fēng)流,含蓄蘊藉,余韻悠長。D.全詞寫景清麗,情意真摯,抒情婉曲,風(fēng)格疏淡雋永,舒緩紆徐;深微細膩,為詠梅詞的上乘之作。16.本詞與李白的《蜀道難》均為送別詩(詞),但情感側(cè)重點不同,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6分)【答案】15.B(“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句是反問句,是說那些華麗的堂宇比不上這江邊梅花所處的茅屋疏籬的環(huán)境,意在凸顯野外江邊梅花的不慕富貴,品格高潔,并非玉堂中的梅花。)16.①本詞表達對友人被貶的同情,勸勉友人即使不被人理解,依舊要保持超塵脫俗、曠達灑脫的高潔品質(zhì);②李詩則是擔(dān)憂朋友入蜀道路的艱險,表達仕途坎坷,人間之路難行的感嘆。二、【八省八校T8聯(lián)考第二次學(xué)業(yè)質(zhì)量評價】閱讀下面的清詩,完成15~16題。夜坐(其二)龔自珍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nèi)空。壯歲始參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墮晉賢風(fēng)。功高拜將成仙③外,才盡回腸蕩氣中。萬一禪關(guān)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咀ⅰ竣僦苁罚涸^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處詩人以賢者在下位的老子自況。②髫(tiáo)年:幼童時期。③拜將成仙:拜將,這里指韓信得到登壇拜將的殊榮;成仙,這里暗指張良在功成名就后,轉(zhuǎn)而追求神仙修煉之術(shù)。④禪關(guān):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嚴(yán)苛思想統(tǒng)治和束縛人才的種種清規(guī)戒律。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一睨人材海內(nèi)空”與詩人的《已亥雜詩》中“萬馬齊喑究可哀”異曲同工,都表現(xiàn)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B.“壯歲”“髫年”兩句先言壯年再言幼年,顛倒時序,強調(diào)自己之所以身居類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晉風(fēng)骨。C.頸聯(lián)巧借典故,表達自己雖有超出韓信居功拜將、張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負,此刻只能將才華寄托在詩文之中。D.本詩抒情兼以議事,剛?cè)岵?,兼融壯懷與哀怨;語言精練又意蘊豐富,如“惜”“外”“萬一”等詞就值得反復(fù)咀嚼。16.這首詩和莊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這一象聲詞,但在文中的作用卻有很大不同,請結(jié)合兩個文本簡要分析。(6分)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騎,砉然向然,奏刀砉然,莫不中音?!敬鸢浮?5.B(幼年有魏晉之風(fēng),壯年不得志)16.①莊子用“砉然”描述庖丁解牛之初,牛的皮肉筋骨輕快分離的聲音,以合乎音樂的美妙節(jié)奏來表現(xiàn)庖丁技藝的純熟。②本詩用“砉然”描述突破束縛的聲音,表現(xiàn)渴望打破社會束縛、實現(xiàn)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強烈愿望。③本詩中“砉然”在結(jié)構(gòu)上照應(yīng)首聯(lián)“沉沉心事”,引出下文“美人如玉劍如虹”。三、【新疆大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江城子·大雪與客登極目亭葉夢得翩躚飛舞半空來。曉風(fēng)催。巧縈回。野曠天遙,回望興悠哉。欲問玉京【注】知遠近,試攜手,上高臺。云濤無際卷崔嵬。斂浮埃。照瓊瑰。點綴林花,真?zhèn)€是多才。說與化工留妙手,休盡放,一時開?!咀ⅰ坑窬簜髡f中天帝所居之處。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催”“巧”二字分別賦予曉風(fēng)和雪花人的動作和特質(zhì),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情感。B.“回望興悠哉”寫詞人回望大雪興致悠然,其中“興悠”二字奠定全詞感情基調(diào)。C.面對天地之間雪花飛舞的景象,詞人大膽想象自己與客人攜手登上高臺成仙而去。D.詞的上片主要寫雪落的情態(tài),下片則集中描寫雪景,同時又寄寓個人情懷于其中。16.本詞尾句“一時開”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時多少豪杰”一句都有“一時”一詞,兩者在含義與情感表達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C(“詞人大膽想象自己與客人攜手登上高臺成仙而去”錯)16.本詞中“一時”意思是一會兒。形容時間短暫,側(cè)重表達詞人對雪花的喜愛。蘇軾詞中的“一時”意思是一個時期。側(cè)重表達詞人對特定三國時期英雄人物周瑜的仰慕。四、【東莞市八校聯(lián)考第一次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第15~16小題。點絳唇·桃源秦觀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shù),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咀ⅰ竣偎握茏诮B圣元年(1094),新黨章惇被起用為相,大肆打擊元祐舊黨。秦觀接連被貶杭州、處州、郴州等地。這首詞可能作于詞人被貶郴州之時。據(jù)傳郴州以北有桃花源。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醉漾”一句中的“醉”字一語雙關(guān),既指詞人喝醉酒,也指詞人陶醉于眼前美景。B.“煙水”兩句勾勒出一幅壯闊而迷蒙的黃昏景象,“茫茫”“千里”給人天涯漂泊之感。C.“山無數(shù)”“煙水茫?!睒?gòu)成“山重水復(fù)疑無路”的境界,這致使詞人“無計花間住”。D.“亂紅”句運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花紛紛飄落的唯美畫面,烘托出凄涼的氛圍。16.這首詞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都寫了“桃源”,但抒發(fā)的情感有同更有異。請結(jié)合兩首詩歌對其情感的異同進行簡要分析。(6分)【答案】15.C(“這致使詞人‘無計花間住’”錯,詞人“無計花間住”原因還有“塵緣相誤”。)16.(1)相同點:兩者都借“世外桃源”(1分)這一意象表達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1分)。(2)不同點:①秦觀因個人屢遭貶謫而產(chǎn)生對隱居生活的向往(1分),因而本詞還蘊含了詞人欲歸而不得歸的迷茫和悲哀(1分)。②《桃花源記》則通過描繪一個與現(xiàn)實的污濁黑暗截然相反的美好境界(1分),來表現(xiàn)作者對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理想生活的追求(1分)。五、【河北滄州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再登南樓鄭起客中重上倚層臺,天闊云收八面開。雁帶岳陽秋曉過,浪涵巴峽影西來。諸營種柳①今何在,老子登樓得幾回。自是江山雄壯處,興亡不必問寒灰②?!咀ⅰ竣僦T營種柳:典出《晉書·陶侃傳》,陶侃曾經(jīng)督促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于己門,侃后見而追責(zé),施惶怖謝罪。后以“諸營種柳”喻軍紀(jì)嚴(yán)明。②興亡不必問寒灰:是說歷史變遷不盡靠古跡來證明。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重上”與題目中“再登”相呼應(yīng),“客中”表明作者漂泊他鄉(xiāng)的身份及特殊心境。B.“天闊”句寫作者登樓所見,天空廣闊,曉云盡散,環(huán)顧八方都無所阻擋,境界極為開闊。C.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寫景,自上而下,大雁在岳陽的秋晨中飛過,浪濤流經(jīng)巴峽從西邊滾滾涌來。D.“老子”一句展現(xiàn)了作者睥睨天下的豪情,寫出了作者對今后無數(shù)次登樓縱觀天下的設(shè)想。16.面對外敵入侵,本詩與蘇洵的《六國論》都對統(tǒng)治者提出了建議。兩者的建議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5.D(此句并非展現(xiàn)作者的豪情與對今后登樓的設(shè)想,而是面對大好河山即將淪陷,作者對今后將無緣登樓的悲慨)16.(1)《六國論》中蘇洵提醒統(tǒng)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xùn),不要被敵國積久的威勢脅迫。(2)鄭起提醒統(tǒng)治者要任用良將,做到軍紀(jì)嚴(yán)明。(3)鄭起還提醒統(tǒng)治者只需打造雄壯的江山,不必糾結(jié)曾有過怎樣不堪的歷史。六、【重慶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擬調(diào)研卷(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15~16題。望夫臺蘇軾山頭孤石遠亭亭,江轉(zhuǎn)船回石似屏??蓱z千古長如昨,船去船來自不停。浩浩長江赴滄海,紛紛過客似浮萍。誰能坐待山月出,照見寒影空伶俜.[注]本詩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冬,此前詩人回四川眉山葬母,守喪甫畢,便在朝廷的催促下與蘇轍、蘇洵經(jīng)長江南行返京。作者曾在《望夫臺》題下自注:“在忠州南數(shù)十里?!薄犊尽份d:“昔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山望之,久乃化為石?!?5.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首聯(lián)開門見山,緊扣詩題,寫出了詩人隨江流宛轉(zhuǎn)在船上遠望望夫石所見到的情景。B.千百年來望夫石前船去船來,忙忙碌碌,都未曾因為望夫石而停駐,這讓詩人倍覺傷感。C.眾多沿江而下的過客就如浮萍一般,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其中也蘊含詩人的身世之感。D.詩歌尾聯(lián)想象山月升起,清冷的月光照在望夫石上,虛實相生,拓展了詩歌的表達空間。16.詩歌末句的“空”字和王維《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的“空”字意蘊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案】15.C(“沿江而下”錯,從頷聯(lián)“船去船來”可知,此處的“過客”應(yīng)理解為“沿江往來”。)16.①意思不同。王詩“空”字意為空曠,本詩“空”字意為徒然、白白地。②意境不同。王詩“空”字營造了一種寧靜清幽的意境,本詩“空”字營造出的是一種清冷孤寂的意境。③情感不同。王詩“空”字傳遞出詩人內(nèi)心的恬淡安逸,蘊藏著詩人超然物外、歸隱恬適的情懷;本詩“空”字傳遞出詩人對“望夫石”的同情,暗含詩人喪母的哀痛和對母親的思念。七、【遼寧遼陽二?!块喿x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漁家傲歐陽修①暖日遲遲花裊裊,人將紅粉爭花好?;ú荒苎晕┙庑?。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車馬九門②來擾擾,行人莫羨長安道。丹禁③漏聲衢鼓④報。催昏曉,長安城里人先老。[注]①詞人時任參知政事。②九門:都城城門,此處代指京城。③丹禁:帝王所居的宮禁。④衢鼓:街上的更鼓。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闋以輕快之筆寫青年男女暖日游春的喜人場面,下闋以沉重之筆寫京城的景象與年華易老之嘆。B.“暖日遲遲花裊裊”句中“遲遲”形容陽光溫暖,白晝?nèi)臻L;“裊裊”形容花枝搖曳、香氣散發(fā)之狀。C.“花不能言惟解笑”這句將花當(dāng)作人來寫,花兒不會說話,任人品評,而綻開的花瓣恰似美人的笑靨。D.“長安城里人先老”與“花開未老人年少”構(gòu)成鮮明對比,意思是說在京都謀生立業(yè)艱難,使人未老先衰。16.“車馬九門來擾擾”與李清照《聲聲慢》中的“尋尋覓覓”都運用了疊詞。請分別簡要分析兩者的表達效果?!敬鸢浮?5.D(“意思是說在京都謀生立業(yè)艱難,使人未老先衰”錯誤。根據(jù)該詞上下闋,應(yīng)是官場生活種種不自由令人未老先衰。)16.①“車馬九門來擾擾”中“擾擾”運用疊詞,寫京城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紛紛擾擾,充滿了為名利奔波的人;詞人借此表達了對這種涌動的名利之爭的厭惡。②“尋尋覓覓”運用疊詞,寫詞人若有所失,于是東張西望,希望能找點什么來慰藉自己在國破家亡遭受劫難后的憂愁苦悶。八、【內(nèi)蒙古包頭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算山①陸龜蒙②水繞蒼山固護來,當(dāng)時盤踞實雄才。周郎計策清宵定,曹氏樓船白晝灰。五十八年爭虎視,三千馀騎騁龍媒③何如今日家天下,閶闔④門臨萬國開?!咀①算山:位于今浙江寧波附近。②陸龜蒙:晚唐詩人,一生都處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風(fēng)雨飄搖的時局中。③龍媒:駿馬。④閶闔:指宮門或京都城門,借指京城、朝廷等。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先寫算山一帶險固的地理形勢,接著回顧三國時期的孫權(quán)借此有利地勢割據(jù)一方的史實,B.頷聯(lián)敘述周瑜用計謀大敗曹軍的史實,“清宵定”與“白晝灰”對舉,表現(xiàn)了曹軍覆滅之快。C.頸聯(lián)承接上聯(lián),寫東吳政權(quán)從三千騎起家、延續(xù)五十八年的歷史,為結(jié)尾抒發(fā)感慨作鋪墊。D.尾聯(lián)卒章顯志,通過對唐王朝藩鎮(zhèn)割據(jù)“家天下”的諷喻,委婉地表達了對動蕩時局的憂思。16.本詩與李白《蜀道難》都有對山川險固的描寫,請分析這兩首詩相關(guān)描寫的意圖有何不同?【答案】15.D(沒有“諷喻”“憂思”,應(yīng)是表達“期盼唐王朝再次出現(xiàn)萬國來朝的繁榮局面”。)16.相同點:兩詩寫險固山川,都意在表明其有軍事意義,可據(jù)險而守。(2分,意思答對即可。)不同點:①陸詩的描寫意在引出歷史上在此盤踞的孫吳政權(quán);李詩的意圖有警醒當(dāng)朝統(tǒng)治者提防有野心的軍閥割據(jù)作亂。②李詩寫山川之險還為了突出蜀道艱險難行,表達對奇險自然的贊嘆,提醒友人早日還鄉(xiāng);陸詩無此意圖。(4分,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九、【山東菏澤市高三一?!块喿x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岳陽樓(南宋)黃公度后樂先憂記飽觀,茲樓今始得憑欄。吐吞五水波濤闊,出納三光境界寬。黃帝樂聲喧廣宙①,湘君山影浸晴瀾。江山何獨助張說②,收拾清暉上筆端。【注】①傳說黃帝南巡時在洞庭湖之野演奏《咸池》之樂,廣施教化于百姓。②張說:唐朝宰相,詩文兼擅,有“大手筆”之稱,曾任岳州刺史,期間建造岳陽樓。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通過引用范仲淹的名言,不僅點出自己登岳陽樓的緣由,也隱含著這首詩的主題。B.頷聯(lián)描繪出洞庭湖吞吐五江之水,融入日月星三光的壯闊景色,呈現(xiàn)出高遠遼闊的境界。C.頸聯(lián)展開聯(lián)想,采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寫出了岳陽樓歷史文化的厚重以及山光水色之美。D.“收拾清暉上筆端”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寫作才華的自信,也暗含對張說的輕視。16.本詩與杜甫的《登岳陽樓》都是吟詠岳陽樓的佳作,但兩詩抒發(fā)的感情有同有異,請簡要分析。【答案】15.D.(“暗含對張說的輕視”表述不當(dāng))16.同:都贊美了洞庭湖的壯麗景色;都抒發(fā)憂國憂民之情,如杜詩“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黃詩“后樂先憂記飽觀”。異:①杜詩表達了漂泊天涯的不幸遭遇,抒發(fā)凄苦憂傷之情,如“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②黃詩表達出對國家強盛和時局清明的渴盼,流露出自信與豪情,如“黃帝樂聲喧廣宙”“收拾清暉上筆端”。十、【江西撫州二?!块喿x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朝中措·夜來聽雪曉來看朱敦儒夜來聽雪曉來看。驚失卻塵寰。搖撼瓊林玉樹,心疑身是仙官。乘風(fēng)縹緲,凌空徑去,不怕高寒。卻被孤鴻相勸,何如且在人間。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人夜里聽風(fēng)吹雪,晨起看雪,“驚”字從側(cè)面寫出雪勢之大之廣。B.白雪皚皚,樹林一片銀裝素裹,置身其中,詞人恍若自己已是仙人。C.詞人欲御風(fēng)逐雪,離開塵世,卻被孤鴻哀鳴聲拉回到苦悶的現(xiàn)實中。D.本詞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顯得真切而自然,令人心馳神往。16.同是詠雪之作,本詞與毛澤東《沁園春·雪》中所寫雪景的特點及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5.C(“回到苦悶的現(xiàn)實中”錯)16.(1)本詞側(cè)重表現(xiàn)雪的潔白如玉,纖塵不染,冰雪世界寄托了詞人對純潔美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2)《沁園春·雪》側(cè)重描繪的北方雪景廣袤無垠,表達了詞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熱愛,同時也表達出對中國革命勝利的信心和展望。十一、【山西省部分學(xué)校3月月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巽公院五詠·芙蓉亭①柳宗元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fēng)遠,溽彩寒露濃。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嘗聞色空②喻,造物誰為工?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鐘?!咀ⅰ竣倭谠踬H永州,住龍興寺,曾與和尚交往,探討佛理。其中重巽和尚與柳宗元交往頗深。組詩《巽公院五詠》即作于此時,《芙蓉亭》是第四首。②佛教語?!吧词强铡钡穆哉Z,謂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生,虛幻不實。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三至六句圍繞“嘉木”一詞,從香氣、色彩、姿態(tài)等角度正面描寫芙蓉花的美好形象。B.“瀟灑”兩句運用擬人和對比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芙蓉花異于常人的瀟灑形象。C.“嘗聞”兩句中的“色空”一詞一語雙關(guān),既指芙蓉花顏色多變,又指世間事物虛幻不實。D.“留連”兩句寫詩人流連于芙蓉亭美景,清明的月色和遠處的鐘聲增添了詩歌的禪意。16.本詩和《涉江采芙蓉》都描寫了芙蓉花,請簡要分析其不同的作用。(6分)【答案】15.B(“對比”“異于常人”有誤。)16.(1)本詩中,芙蓉是詩歌描寫的對象和主體,詩歌通過描寫芙蓉花的美好形象,來表現(xiàn)詩人對芙蓉花的喜愛之情和對佛法的感悟。(2)《涉江采芙蓉》中描寫芙蓉花,營造了清幽、高潔的意境,從側(cè)面烘托了主人公雅潔的形象,詩中贈送芙蓉的行為表達了對親友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十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二?!块喿x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橋卻回棲霞山留飲贈之①李白吾家青萍②劍,操割③有馀閑。往來糾二邑,此去何時還。鞍馬月橋南,光輝歧路間。賢豪相追餞,卻到棲霞山。群花散芳園,斗酒開離顏。樂酣相顧起,征馬無由攀?!咀ⅰ竣倮钅?,李白族弟,單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本詩作于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時。②青萍,古寶劍名。③操割,即操刀割錦。春秋時,鄭人子皮想讓沒有經(jīng)驗的尹何管理自己的采邑,子產(chǎn)對子皮說:“小孩子還不會操刀,就讓他去剁肉,他一定會先傷到自己,把貴重的錦緞交給沒裁過衣服的人去裁割,他一定會毀了錦緞。”后以此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zé)任重大的事情。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用“青萍劍”比喻族弟的才能,表示他有足夠的才干和能力來勝任新的職務(wù)。B.七、八兩句寫賢士豪杰為李凝追送餞行,一直送到棲霞山,這為后面四句做好鋪墊。C.九、十兩句寫一群人在散發(fā)芬芳香氣的花園中斗酒,將原本就歡樂的心情推向高潮。D.最后兩句寫詩人和送行的人群一起開懷暢飲,醉得無法上馬離去,可見其為人豪爽。16.本詩有“此去何時還”之問,《夢游天姥吟留別》也有“別君去兮何時還”之問,二者所問內(nèi)容和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答案】15.C(“將原本就歡樂的心情推向高潮”錯,“斗酒開離顏”的意思是人們用酒來排解離別的惆悵。)16.①內(nèi)容:本詩問的是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時再回單父;《夢游天姥吟留別》是問自己與諸君離別何時再見。(2分)②情感:本詩表達了李白對李凝的不舍之情,也體現(xiàn)出對親情的重視;(2分)《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用自己打算遠離塵囂到名山求仙學(xué)道來回答問題,暗示了與諸君難以再會的結(jié)果,流露出他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灑脫不羈的情懷。(2分)十三、【云南昆明二?!块喿x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寄楊工部,聞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①姚合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畫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尋。芳新生石際,幽嫩在山陰。色是春光染,香驚日氣侵。試嘗應(yīng)酒醒,封進定恩深。芳貽千里外,怡怡太府吟。【注】①舍弟:指作者胞弟姚勖,時任毗陵刺史。茶山:指顧渚山,貢茶產(chǎn)地。②太府:此處指太府寺卿,太府寺是掌管錢帛、物資、貿(mào)易等的官署。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點出溪路景色之美,“花影”句描繪兩岸山花爛漫,緊扣“好”字。B.姚勖一行人溯罨溪而上,不只為了入山采茶,更為了一同探尋春山勝景。C.“芳新”“幽嫩”代指樹上新茶,突出了新茶的香味與質(zhì)地,用詞精致。D.尾聯(lián)想象太府官員為所貢之茶感到欣喜,表明作者期望進貢之事圓滿完成。16.本詩的“試嘗應(yīng)酒醒”與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的“晴窗細乳戲分茶”都涉及“茶”,這兩句在表達意圖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B(“更為了一同探尋春山勝景”有誤。根據(jù)注釋和首句“采茶溪路好”可知,姚勖一行人入山的主要目的是采茶,而非探尋春山勝景。)16.①“試嘗應(yīng)酒醒”一句中,“試嘗”指鑒定茶的品質(zhì),品質(zhì)好方可封裝進貢,表現(xiàn)了姚勖對采茶進貢一事的慎重細心;“應(yīng)酒醒”為詩人的揣測,意在說明茶葉品質(zhì)優(yōu)良。②陸詩的“晴窗細乳戲分茶”一句,用戲玩烹茶表現(xiàn)詩人在臨安寓所等待召見時的無聊,含蓄表達了報國無門、蹉跎歲月的無奈。十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二?!块喿x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感諷五首(其五)李賀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蟄蟄垂葉厚。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桂露對仙娥,星星下云逗。凄涼梔子落,山璺①泣清漏。下有張仲蔚②,披書案將朽?!咀ⅰ竣勹罚阂魒èn,器物上的裂紋。這里指山石上的裂縫。②張仲蔚,東漢隱士,博學(xué)有文才,好作詩賦,而窮困不堪,所居之處蓬蒿沒人。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二句寫山石,突出的卻是秋水澄明、秋草枯黃的景物特征,色調(diào)明麗。B.第三句以一個“侵”字寫野竹香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