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五首七下第五單元第21課登

歌望岳登

峰游

西

村己

詩(其

五)目

錄CONTENTS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代表作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了解詩人696年,契丹族的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后,陳子昂又向武則天進言,武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遺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寫下了此詩。寫作背景登幽州臺歌

·陳

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天地之廣大、時間之久遠,我獨自悲傷,眼淚縱橫。詩文大意詩歌大意

(在幽州臺上)我向歷史長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樣的賢君。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獨寂寞,悲從中來,悵然淚下。合作探究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兩句有何表達效果?3、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交流展示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直抒胸臆,直接抒發(fā)了對知人善任的賢明君王的渴盼以及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惆悵與悲憤。2、“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兩句有何表達效果?情景交融,以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襯托詩人的孤獨傷感,以及無可奈何之情。5、《登幽州臺歌》中,詩人為什么會“愴然而涕下”?在這淚中還包含著什么深層精神?詩人立足于幽州臺這個時間與空間的交匯點,眼觀天地,空間無邊無際,而個人何其渺?。∩裼喂沤?,時間無始無終,而一生何其短暫!再加上明君賢臣、英雄豪杰難追難待。于是,一種沉重和孤立無援、獨行無友的孤獨襲上心頭,不禁“愴然而涕下”!詩歌中所表現的不只是客體的浩渺,更有詩人在愴然流淚后的抗爭與進取,詩歌中蘊含著詩人力圖為國建功的積極精神。小結

所見:時空的無限;

所感:懷才不遇,生不逢時

主旨: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望

岳唐·杜甫五岳中岳嵩山西岳華山東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三別”(《無家別》《垂老別》《新婚別》)。了解詩人這首詩歌寫于736年,屬于杜甫創(chuàng)作歷程中的漫游時期。這個時期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情調。《望岳》這組詩就是在他24歲時寫成的。這組詩共三首,書上這首詩即東岳泰山,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壯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寫作背景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岱(dài)了(liǎo)曾(通“層”)眥(zì)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泰山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望著)層云生起,心胸震蕩,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終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詩歌大意1、“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用設問的修辭手法,自問自答,寫遠望所見,總括泰山全貌,既點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寫出了泰山的綿延、高大。2、從煉字角度賞析“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扮姟笔蔷奂?,運用擬人修辭,寫大自然對泰山情有獨鐘,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既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也表達了詩人對泰山的贊美之情?!案睢弊謱戧柟夂孟癖灰话汛T大無比的刀切斷了一樣,使得山的南北兩面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挺拔和遮天蔽日。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會當”有何妙處?“會當”的意思是“終當”“終要”,寫出了詩人要登上泰山俯視群山的決心,表達了詩人遠大的志向和廣闊的胸懷。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化用了哪句名言?蘊含怎樣的人生哲理?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闭芾恚褐挥胁慌吕щy,敢于攀登決頂,才能俯視一切,傲視群雄。5、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每一聯都有“望”的意思,請試著具體分析?一二句從遠望的角度寫泰山的綿延高大;三四句寫近望所見,寫出了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的形象;五六句寫凝望所見,襯托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震撼力;最后兩句寫由望岳而產生登岳的愿望。中心歸納: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

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

的景色,表達了詩人

積極向上、不怕困難、勇攀高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神宗時,王安石任宰相,實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他的散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歌遒勁清新。他的詞雖不多但風格高峻。今有文集《王文公文集》《臨川先生文集》。了解詩人本詩寫于作者30歲時,皇佑二年(1050年)夏,是作者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途經杭州時所作。這首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他年少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抒發(fā)胸臆,寄托壯懷。寫作背景

飛來峰頂聳立著千尋的高塔,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緣身在最高層。

聽說塔上雞叫時能看見朝陽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遠望的雙眼,

只因為身體站在山的最高峰。譯一譯1、從寫作手法角度,談談你對“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這兩句話的理解。第一句運用夸張的手法極言塔高,第二句以“見日升”,從側面襯托出古塔之高,直入云霄。這兩句都是寫塔高,為下文直抒胸臆蓄勢。2、這首詩的前兩句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一座千尋高的寶塔矗立在飛來峰上,看起來十分壯觀,每當雄雞報曉的時候,站在高高的寶塔上,就能看到太陽升起的壯美景象。3、“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精神品質?“浮云”指的是什么?“不畏”表現了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案≡啤币徽Z雙關,既指眼前看到的云,又比喻困難挫折或當時朝廷中的保守勢力。[“浮云”在古代詩歌中,往往用來借代奸邪小人。聯系到詩人后來向宋仁宗上萬言書,以及實行變法,與保守派的堅決斗爭等,這可說是個戰(zhàn)斗的宣言,表現出了作者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以及大無畏的精神。]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兩句揭示了怎樣的哲理?這兩句詩寫了詩人身在高處縱情遠眺時的體會,表現了詩人的高瞻遠矚和不畏困難、不懼奸邪的勇氣和決心。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的深刻哲理。

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生活哲理,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的?

合作探究

詩人從具體的情境中自然提煉出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思想,并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加以表達的。簡言之,即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試想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yǎng)方面,難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游山西村宋·陸游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他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他在這些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他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齊名,稱“中興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了解詩人此詩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在此之前,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為極力支持張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罷官閑居,住在山陰(今浙江紹興)鏡湖的三山鄉(xiāng)。詩人心中當然憤憤不平,相比詐偽的官場而言,家鄉(xiāng)純樸的生活自然會讓詩人產生無限的欣慰之情。詩題中的“山西村”,指三山鄉(xiāng)西邊的村落。詩中記敘了當地的風俗,饒有興味。寫作背景一、朗讀古詩,初步感知1、請同學們先自由讀一讀這首詩,并劃出詩中的生字。要求把詩讀通,讀正確,讀出詩的節(jié)奏。2、指名讀。在讀的時候要讀出詩歌節(jié)奏和詩歌韻味。

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朗讀詩歌二、合作,探究學習再次感悟詩的意境1、小組內討論:《游山西村》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詩的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表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贊美之情。詩的次聯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寫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范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傳幾百年,是因為這不是詩人單純描繪景物,而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2.如何理解《游山西村》一詩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本詩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句既讓人看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又反映了詩人的內心境界。詩人雖被罷官還鄉(xiāng),好像已無出路,但他堅信,只要愛國信念堅定,總有柳暗花明之日。這兩句詩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困境中往往也蘊含著希望。總結這是一首紀游抒情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游興。全詩首寫詩人出游到農家,次寫村外之景物,復寫村中之情事,末寫頻來夜游。所寫雖各有側重,但以游村貫穿,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成了優(yōu)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此詩題材比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己亥雜詩清·龔自珍龔自珍(1792—1841年),字璱(sè)人,號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他主張道、學、治三者不可分割,開知識界“慷慨論天下事”之風。他所作的詩文,提倡“更法”“改圖”,批評清王朝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代表作有《病梅館記》《己亥雜詩》等。有《定盦文集》等,今輯為《龔自珍全集》。了解詩人這一年,是鴉片戰(zhàn)爭的前一年,曾經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這一年,腐朽沒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貪污腐敗,百姓民不聊生;這一年,力主改革時弊龔自珍憤然辭官南下,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在了315首日記體組詩中;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農歷己亥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龔自珍寫于己亥年的雜詩當中的一首。1、“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為什么成為千古名句?你還知道哪些奉獻詩句?合作探究1、“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交流展示“浩蕩離愁”運用比喻手法,把離愁比作浩蕩的江水,寫出了離愁的無窮無盡?!疤煅摹卑抵冈娙瞬辉偈艿匠⒌闹赜谩_@兩句寫出了詩人離京時的郁悶、憂愁、失落的心情。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交流展示這兩句托物言志,并運用比喻的手法,以“落花”比喻辭官的自己,寫出了詩人雖然辭官還鄉(xiāng),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表現了詩人高度的愛國熱忱和崇高的奉獻的精神。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為什么成為千古名句?你還知道哪些奉獻詩句?交流展示“落紅護花”是崇高獻身精神的象征。這兩句移情與物,是新生命的贊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