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次
1總則1
2術語2
3基本規(guī)定4
4設計5
4.1一般規(guī)定5
4.2設計公式6
4.3表面流人工濕地7
4.4水平潛流人工濕地9
4.5垂直流人工濕地10
4.6防滲設計11
4.7防堵塞設計12
4.8填料12
4.9植物13
5施工與驗收15
5.1施工15
5.2調(diào)試啟動15
5.3驗收16
6運行與維護17
本標準用詞說明18
引用標準名錄19
附:條文說明21
Contents
1Generalprinciples1
2Terms2
3Basicregulations4
4Design5
4.1Generalprovisions5
4.2Designformula6
4.3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7
4.4Horizontalundercurrentconstructedwetland9
4.5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10
4.6Seepagecontroldesign11
4.7Anti-cloggingdesign12
4.8Packing12
4.9Plants13
5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15
5.1Construction15
5.2Debuglaunch15
5.3Acceptance16
6Operationandmaintenance17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8
Listofquotedstandard19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1
1總則
1.0.1為指導和規(guī)范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保護和改善環(huán)
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編制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河北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施
工、驗收和運行維護。
1.0.3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
國家及河北省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1
2術語
2.0.1人工濕地Constructedwetland
人工濕地是模擬天然濕地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
運行的濕地系統(tǒng),用以對污水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由圍護結構、
人工基質、水生植物等部分構成。當污水通過人工濕地時,其中
的污染物被吸附、過濾、分解從而達到水質凈化作用。
2.0.2表面流人工濕地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
指污水在基質層表面以上,從池體進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
通過濕地基質、植物的攔截及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水得到凈化
的人工濕地。
2.0.3水平潛流人工濕地Horizontalundercurrentconstructed
wetland
指污水在基質層表面以下,從池體進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
通過濕地基質、植物的攔截及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水得到凈化
的人工濕地。
2.0.4垂直流人工濕地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
指污水垂直通過池體中基質層,通過濕地基質、植物的攔截
及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人工濕地。垂直流人工濕
地分單向垂直流人工濕地和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兩種。
2.0.5孔隙率Porosity
指人工濕地充填基質中,存在于基質間的孔隙體積占全部體
積的百分比。
2
2.0.6水力停留時間Hydraulicretentiontime
指污水在人工濕地內(nèi)的平均駐留時間。
2.0.7表面水力負荷Hydraulicsurfaceloading
指單位人工濕地表面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能接納的污水量。
2.0.8水力坡度Hydraulicslope
指水在人工濕地內(nèi),沿水流方向單位滲流路程長度上的水位
下降值。
2.0.9滲透系數(shù)Permeabilitycoefficient
指污水在人工濕地基質或防滲層中,單位時間內(nèi)流動通過的
距離。
2.0.10污染物面積去除負荷Pollutantarearemovalload
指單位人工濕地表面在單位時間內(nèi)去除的污染物數(shù)量,包括
BOD5、COD、NH3-N、TP等。
3
3基本規(guī)定
3.0.1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施的選址,應符合居住區(qū)、村鎮(zhèn)或場
區(qū)總體規(guī)劃及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要求,綜合考慮交通運輸、土地狀
況、發(fā)展擴建、出水回用及自然背景條件等因素,并結合下列因
素綜合確定:
1宜靠近自然水體、市政排污管道的排放點或便于處理后回
用的地點;
2宜在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側,并與建筑物保持一定距離,
宜用綠化帶與建筑物隔開;
3城鎮(zhèn)地區(qū)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施,宜設置在綠地等室外
空地;農(nóng)村地區(qū)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施,宜設置在地勢相對較
低的荒地處;
4有方便的交通、運輸和水電條件。
3.0.2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構筑物的間距應緊湊、合理,滿足工程
施工、設備安裝、填料裝填、疏通及日常管理的要求。
3.0.3并聯(lián)運行的處理構筑物間應設置均勻配水裝置,各處理構
筑物系統(tǒng)間宜設置可切換的連通管渠、超越管渠。
3.0.4農(nóng)村地區(qū)人工濕地建設宜結合當?shù)厍闆r綜合考慮。
4
4設計
4.1一般規(guī)定
4.1.1人工濕地主要包括進出水系統(tǒng)、填料布設、植物配置、防
滲與結構等內(nèi)容,其主要設計參數(shù)包括表面積、水力停留時間、
深度、形狀和構造等。
4.1.2人工濕地設計進水中的SS值不宜超過100mg/L。
4.1.3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可由單一或多個類型的人工濕地
組成,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采用并聯(lián)式、串聯(lián)式或組合式的排列方
式。
4.1.4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應根據(jù)受納水體環(huán)境容量以及國
家和地方現(xiàn)行的有關標準,合理確定出水水質。
4.1.5與景觀工程相結合的人工濕地建設應有安全防護措施。
4.1.6人工濕地的有效面積應分別按污染物面積負荷和表面水
力負荷進行計算,并取兩者中的大值。
4.1.7人工濕地應根據(jù)處理水量的大小合理確定分格數(shù)量,并至
少由兩組并聯(lián)運行的系統(tǒng)構成。
4.1.8人工濕地的水位宜根據(jù)其類型和所種植濕地植物的生長
特點確定。
4.1.9在易發(fā)生凍害的部分地區(qū),人工濕地設計時應考慮采用以
下兩種保溫防凍措施:
1低溫環(huán)境時將人工濕地水位上升至人工濕地表面上≥
50mm位置,形成表面冰層對人工濕地填料區(qū)及水生植物根系進
行保溫;
5
2在人工濕地表面覆蓋樹葉、樹枝或農(nóng)用塑料薄膜進行隔
離,減少人工濕地熱量散失。
4.2設計公式
4.2.1人工濕地的表面積可按BOD5、COD、NH3-N、TP等主要
污染物面積負荷和水力表面負荷進行計算,并應取其設計計算結
果中的最大值,同時應滿足水力停留時間要求。
4.2.2采用污染物面積負荷(NA)計算濕地面積,應按下式計算:
QSS
A01(4.2.2)
NA
式中:A——人工濕地的表面積(m2);
NA——選擇以BOD5、COD、NH3-N、TP、TN等計算
的污染物面積負荷(g/m2·d);
Q——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計流量(m3/d);
3
S0——進水中所選污染指標的濃度值(g/m);
3
S1——出水中所選污染指標的濃度值(g/m)。
4.2.3采用水力表面負荷(q)計算人工濕地面積,應按下式計
算:
Q
A(4.2.3)
q
式中:q——水力表面負荷(m3/m2·d)。
6
4.2.4水力停留時間的校核應按下式計算:
LBHn
T(4.2.4)
Q
式中:T——水力停留時間(d);
L——人工濕地長度(m);
B——人工濕地寬度(m);
H——人工濕地深度(m);
n——人工濕地填料孔隙率,對于表面流人工濕地
n=1。
4.3表面流人工濕地
4.3.1表面流人工濕地宜設進水區(qū)、處理區(qū)和出水區(qū)。
4.3.2表面流人工濕地單池長度宜為20m~50m,單池長寬比宜
為3∶1~5∶1,當區(qū)域受限,長寬比>10∶1時,需要計算死水
曲線。
4.3.3表面流人工濕地的水深宜取0.3m~0.5m。
4.3.4表面流人工濕地的底坡宜為0.1%~0.5%。
4.3.5表面流人工濕地的主要設計參數(shù)宜根據(jù)試驗資料確定,無
試驗資料時,可采用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或按表4.3.5的規(guī)定取值。
表4.3.5表面流人工濕地的設計參數(shù)
設計參數(shù)二級處理污水廠出水深度處理
2
BOD5表面負荷(g/m·d)2.5~4.51.5~3.0
2
NH3-N表面負荷(g/m·d)1.5~2.50.8~1.5
7
續(xù)表4.3.5
設計參數(shù)二級處理污水廠出水深度處理
TN表面負荷(g/m2·d)1.5~3.01.0~2.0
TP表面負荷(g/m2·d)0.10~0.250.08~0.15
水力負荷(m3/m2·d)≤0.08≤0.15
水力停留時間(d)≥6≥4
4.3.6表面流人工濕地應確保配水均勻,配水方式可采用穿孔
管、穿孔墻或三角堰,人工濕地內(nèi)部宜設導流措施。
8
4.4水平潛流人工濕地
4.4.1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結構,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應設置進水區(qū)、處理區(qū)和出水區(qū),自上
而下宜為覆蓋層、填料層和防滲層;
2進水區(qū)和出水區(qū)宜放置粒徑為40mm~80mm的卵石和礫
石,長度宜為0.5m,宜分布于整個濕地床寬;
3處理區(qū)填料粒徑宜為4mm~30mm;
4覆蓋層厚度應大于20cm,材料宜選用當?shù)赝寥溃?/p>
5填料層厚度宜為50cm~100cm;
6水力坡度宜為0.5%~1.0%。
4.4.2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的長寬比宜為3∶1~4∶1,長度宜小
于50m。
4.4.3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的填料空隙率宜為35%~50%。
4.4.4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的主要設計參數(shù)宜根據(jù)試驗資料確定,
無試驗資料時,可采用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或按表4.4.4的規(guī)定取值。
表4.4.4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的設計參數(shù)
項目二級處理污水廠出水深度處理
2
BOD5表面負荷(g/m·d)5~84~6
2
NH3-N表面負荷(g/m·d)2.5~4.01.5~3.0
TN表面負荷(g/m2·d)2.5~5.52.0~4.0
TP表面負荷(g/m2·d)0.25~0.400.15~0.30
水力負荷(m3/m2·d)≤0.25≤0.40
水力停留時間(d)≥2≥2
9
4.4.5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宜采用多點配水方式,可采用穿孔管或
穿孔墻。
4.4.6水平潛流人工濕地串聯(lián)時,其過渡連接位置宜設置曝氣裝
置。
4.5垂直流人工濕地
4.5.1垂直流人工濕地結構,應符合下列要求:
1垂直流人工濕地自上而下宜為覆蓋層、填料層、過渡層、
排水層和防滲層;
2垂直流人工濕地各層厚度和材料粒徑可參考4.4.1的規(guī)定
取值。垂直流人工濕地最大深度不宜大于2m。
4.5.2垂直流人工濕地配水和集水系統(tǒng)均宜采用穿孔管,并應符
合下列規(guī)定:
1配水支管長不宜大于6m、間距不宜大于2m,孔口間距宜
按人工濕地寬度的10%計,不宜大于1m;
2集水支管和配水支管宜間隔、交錯布置,集水支管進水孔
徑宜為2cm~3cm,且不應大于排水層材料的最大粒徑。
4.5.3垂直流人工濕地應設通氣管,通氣管應與集水管相連,其
管口至少應高出覆蓋層頂面300mm。
4.5.4垂直流人工濕地的主要設計參數(shù)宜根據(jù)試驗資料確定,無
試驗資料時,可采用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或按表4.5.4的規(guī)定取值。
表4.5.4垂直流人工濕地的主要設計參數(shù)
項目二級處理污水廠出水深度處理
2
BOD5表面負荷(g/m·d)6~85~7
10
續(xù)表4.5.4
項目二級處理污水廠出水深度處理
2
NH3-N表面負荷(g/m·d)3.0~4.52.0~3.5
TN表面負荷(g/m2·d)3.0~6.02.5~4.5
TP表面負荷(g/m2·d)0.25~0.450.20~0.35
水力負荷(m3/m2·d)≤0.4≤0.5
水力停留時間(d)≥2≥2
4.6防滲設計
4.6.1人工濕地建設時,應在底部和側面進行防滲處理。
4.6.2人工濕地防滲層應符合下列要求:
1滲透系數(shù)不得大于1×10-8m/s;
2具有抗化學腐蝕能力;
3具有抗老化能力。
4.6.3當原有土層滲透系數(shù)大于8×10-8m/s~10×10-8m/s時,一
般采取下列措施構建防滲層:
1水泥砂漿或混凝土防滲:磚砌或毛石砌底面和側壁用防水
水泥砂漿進行防滲處理,或采用混凝土底面和側壁,按相應的建
筑工程施工要求進行建造;
2塑料薄膜防滲:薄膜厚度宜大于1.0mm,兩邊襯墊土工布,
以降低植物根系和紫外線對薄膜的影響。宜優(yōu)選PE膜,敷設要
求應滿足《聚乙烯(PE)土工膜防滲工程技術規(guī)范》(SLT231)
等規(guī)范要求;
3黏土防滲:采用黏土防滲時,黏土厚度應不小于60cm,
11
并進行分層壓實;亦可采取將黏土與膨潤土相混合制成混合材
料,敷設不小于60cm的防滲層。
4.6.4對于滲透系數(shù)小于8m×10-8/s~10m×10-8/s,且有厚度大
于60cm的土壤或致密巖層時,可不采取其他防滲措施。工程建
設中,應對濕地底部和側壁60cm厚度范圍進行滲透性測定。
4.7防堵塞設計
4.7.1人工濕地防堵塞設計時,應綜合考慮污水的懸浮物濃度、
有機負荷、配水方式、基質、植物、微生物和運行周期等因素。
4.7.2可采用厭氧水解酸化設施作為預處理單元,提高污水的可
生化性。
4.7.3可對污水進行預曝氣,提高人工濕地基質中的溶解氧,更
好地發(fā)揮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4.7.4選擇合適的基質粒徑及級配,應綜合考慮凈化效果和防堵
塞性能確定基質粒徑及級配。
4.7.5潛流人工濕地設計應重點考慮堵塞問題,設置相應清堵裝
置或措施。
4.7.6人工濕地宜間歇運行,間歇運行和適當?shù)臐竦馗苫?,?/p>
證基質處于一定的好氧狀態(tài),避免胞外聚合物的過度積累,防止
基質堵塞。
4.8填料
4.8.1人工濕地填料應能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填料安裝后濕地孔隙率不宜低于0.35。
12
4.8.2人工濕地常用的填料有特制陶粒、石灰石、礦渣、蛭石、
沸石、砂石、高爐渣、頁巖等,碎磚瓦、混凝土塊經(jīng)過加工、篩
選后也可作為填料使用。
4.8.3填料應預先清洗干凈,按照設計確定的級配要求充填。
4.8.4在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的進水區(qū),填料層粒徑應沿水流方向
逐漸減小,顆粒粒徑宜處于6mm~16mm之間;在出水區(qū),填料
層應沿水流方向逐漸增大,顆粒粒徑宜處于8mm~16mm之間。
4.8.5人工濕地填料層的結構設置,垂直流人工濕地一般從上到
下分為濾料層、過渡層和排水層,濾料層一般由粒徑為0.2mm~
2mm之間的粗砂構成,厚度為500mm~800mm左右;過渡層一
般由4mm~8mm的砂礫構成,厚度為100mm~300mm左右;排
水層一般由粒徑為8mm~16mm的礫石構成,厚度為200mm~
300mm左右。
4.8.6為避免布水對濾料層的沖蝕,可在布水系統(tǒng)噴流范圍內(nèi)局
部鋪設50mm的覆蓋層,宜選用粒徑范圍為8mm~16mm的礫石。
4.8.7人工濕地填料的有效粒徑比例不宜小于80%。
4.9植物
4.9.1人工濕地植物的選擇宜符合下列要求:
1根系發(fā)達,輸氧能力強;
2適合當?shù)貧夂颦h(huán)境,優(yōu)先選擇本土植物;
3耐污能力強、去污效果好;
4具有抗凍、抗病害能力;
5有經(jīng)濟價值;
13
6便于管理;
7有景觀效應;
8人工濕地出水直排自然水體時,應謹慎選擇外來物種。
4.9.2植物宜選擇在春季種植。人工濕地植物宜采取輪作方式,
秋冬季節(jié)可種植黑麥草、水蔥、水芹等具有耐低溫性能的植物。
4.9.3植物種植時,應保持池內(nèi)一定水深,植物種植完成后,逐
步增大水力負荷使其馴化適應進水水量與水質。
4.9.4人工濕地植物栽培時宜采用容器苗移栽方式,并根據(jù)植物
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進行種苗規(guī)格和種植密度設計。
14
5施工與驗收
5.1施工
5.1.1人工濕地床體高程和床底坡度應滿足設計要求,進行高程
校核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5.1.2防滲層下方的基礎層應平整、密實、無裂縫、無松土,表
面應無積水、石塊、樹根和尖銳雜物;開挖時應保留底部原土層,
于原土層上采取防滲措施。防滲施工結束后,應進行防滲透驗收,
質量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5.1.3人工濕地不同區(qū)域宜投放不同類型填料,在垂直流人工濕
地中應按級配投放填料。
5.1.4采用穿孔管進行配水和集水時,施工過程中不應損壞穿孔
管。
5.1.5植物種植時,應保持覆蓋層濕潤,宜搭建操作架或鋪設踏
板,不應踩踏人工濕地覆蓋層和植物幼苗。
5.2調(diào)試啟動
5.2.1應檢查供電是否正常,水泵、閘閥、水位控制器、儀表和
控制系統(tǒng)能否正常工作。
5.2.2應通過充水試驗,檢查構筑物的滲漏和耐壓情況,檢查水
路是否暢通。
5.2.3在人工濕地啟動期間,進水負荷應逐步提高至正常運行負
荷。
15
5.3驗收
5.3.1人工濕地工程主要部位驗收、單項工程驗收、隱蔽工程工
程驗收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規(guī)定。
5.3.2人工濕地竣工驗收前,運行期不應少于3個月。
5.3.3建設單位在收到施工單位提交的竣工驗收申請,并報主管
部門批準后,應組織竣工驗收。竣工驗收時應提供以下材料:
1批準的設計文件和設計變更文件;
2完整的啟動試運行和生產(chǎn)試運行記錄;
3試運行期間進出水污染物的監(jiān)測報告;
4其他相關技術資料。
5.3.4竣工驗收后,報請當?shù)丨h(huán)保主管部門進行水質檢測,進行
出水水質驗收,出水水質應符合設計要求。
5.3.5水質驗收合格后,人工濕地方可投入正式使用。建設單位
應將與項目有關的前期、勘測、設計、施工及驗收文件和技術資
料歸檔。
16
6運行與維護
6.0.1人工濕地的運行應符合《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
安全技術規(guī)范》CJJ60中的有關規(guī)定,同時還應符合國家和地方
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6.0.2應根據(jù)人工濕地的具體特點,制定運行管理指導手冊。
6.0.3人工濕地日常運行可采用連續(xù)、間歇或潮汐流方式。
6.0.4管件不應堵塞,水泵、水位控制器等應正常工作。
6.0.5人工濕地不應出現(xiàn)壅水狀態(tài)。如出現(xiàn)壅水現(xiàn)象,應檢查配
水、集水的均勻性和填料區(qū)水流的暢通性。如集配水不均勻,應
對集配水設施進行維護;如填料堵塞,宜按間歇方式運行人工濕
地,必要時可更換部分填料。
6.0.6應加強對植物生長的管理,補種缺苗和死苗,勤除雜草,
清除枯枝落葉,定期收割植物,及時控制病蟲害。
6.0.7宜采取投放食蚊魚和青蛙等生物滅蚊蠅措施。
6.0.8人工濕地不宜使用除草劑和殺蟲劑。
6.0.9對人工濕地進出水水質進行監(jiān)測,各監(jiān)測項目應符合國家
和地方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17
本標準用詞說明
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于要求嚴格程
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表示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
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
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
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
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
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
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按……
執(zhí)行”或“應符合……的規(guī)定”。
18
引用標準名錄
1《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
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35
3《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guī)范》CJJ60
4《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2795
5《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2796
6《黑龍港及運東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2797
7《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HJ2005
19
20
河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標準
DB13(J)/T8366-2020
條文說明
21
制定說明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標準》DB13(J)/T8366-2020,經(jīng)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2020年7月21日以第65號公告批準
發(fā)布。
為便于有關人員在使用本標準時能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有關條
文規(guī)定,編制組按章、節(jié)、條順序編制了本標準的條文說明,對
條文規(guī)定的目的、依據(jù)以及執(zhí)行中需要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
明。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標準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
使用者作為理解和把握條文規(guī)定的參考。
22
目次
3基本規(guī)定24
4設計25
4.3表面流人工濕地25
4.4水平潛流人工濕地25
4.5垂直流人工濕地26
4.6防滲設計27
4.8填料27
4.9植物29
5施工與驗收31
5.1施工31
5.2調(diào)試啟動31
5.3驗收32
6運行與維護33
23
3基本規(guī)定
3.0.3關于人工濕地有效面積的規(guī)定。人工濕地的有效面積應
保證人工濕地建成運行時水力負荷和污染負荷同時滿足要求,故
作此規(guī)定。
3.0.5關于人工濕地水位的規(guī)定。人工濕地內(nèi)的水位影響人工
濕地有效容積和水力停留時間,較高的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
升人工濕地的利用效率。不同的人工濕地植物在根系等生長特性
方面存在差異,應根據(jù)不同植物及不同時期選擇合適的水位。
24
4設計
4.3表面流人工濕地
4.3.1關于表面流人工濕地結構組成的規(guī)定。進水區(qū)的主要目的
為均勻配水,要求在人工濕地橫向和垂直高度上盡可能配水均
勻,以充分利用人工濕地。處理區(qū)為人工濕地的主體部分,水質
凈化作用主要在此區(qū)域完成,該區(qū)域通過基質和植物的攔截、過
濾、吸收作用以及微生物降解作用對污染物進行處理。出水區(qū)的
主要目的為均勻出水,要求在人工濕地橫向和垂直高度上盡可能
集水均勻。
4.3.3關于表面流人工濕地水深的規(guī)定。表面流人工濕地主體植
物一般采用大型挺水植物,過大的水深不利于挺水植物的生長,
因此表面流人工濕地的水深不宜過大。
4.3.6關于表面流人工濕地配水的規(guī)定。由于表面流人工濕地沿
程阻力較小,易形成短流,因此需在表面流人工濕地增加導流措
施,可設置專門的導流板,也可利用所種植的植物進行導流。
4.4水平潛流人工濕地
4.4.1關于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結構組成的規(guī)定。水平潛流人工濕
地在結構組成上要較表面流人工濕地復雜。在縱向上,進水區(qū)、
處理區(qū)和出水區(qū)的功能基本同表面流人工濕地。由于水平潛流人
工濕地過水方式為平流穿過填料層,處理區(qū)的主要凈化機理為填
料的吸附作用以及填料表面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處理能力也得到
25
了極大的強化。在垂直高度上,水平潛流人工濕地與表面流人工
濕地差異較大,表面流人工濕地主要利用植物的莖稈,而水平潛
流人工濕地主要利用植物的根系,因此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在植物
的種植基質上要求更為復雜,在垂直高度上分為覆蓋層、填料層
和防滲層。覆蓋層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植物的初始生長基質,利于
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填料層主要用于污水凈化,同時也承擔植物生
長基質的功能;防滲層可根據(jù)具體要求和情況選用,其作用是阻
隔污水在處理過程中與外界發(fā)生交換作用,防止污染擴散并保證
人工濕地床體運行水位。
4.4.2關于水平潛流人工濕地長寬比的規(guī)定?;跍p弱水流沖刷
作用以及降低短流、壅水的可能性,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同表面流
人工濕地一樣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長度和長寬比。
4.4.4關于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空隙率的規(guī)定。過小的空隙率會增
大水流流動阻力,而且會降低污水的實際水力停留時間,不利于
處理。選擇填料時,應注意填料選材以及粒徑配比比例,從而可
以有效控制空隙率。
4.5垂直流人工濕地
4.5.1關于下行垂直流人工濕地結構組成的規(guī)定。由于水流方向
的不一致,下行垂直流人工濕地與表面流、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結
構差異較大。覆蓋層主要作用是提供植物生長基質和防止表層布
水時對填料層的沖刷作用。填料層為污水的處理區(qū)域,主要通過
植物的吸收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和填料的吸附、過濾、沉淀
作用對污水進行凈化。排水層主要承擔集水并排出的功能。由于
26
排水層的粒徑較填料層大,為防止填料層的填料進入排水層引發(fā)
堵塞,在填料層和排水層之間設置過渡層,過渡層應嚴格注意粒
徑級配。
4.5.3關于下行垂直流人工濕地設置通氣管的規(guī)定。由于下行垂
直流人工濕地水流方向由上至下,集水管在人工濕地最下層呈網(wǎng)
狀分布,為保證氣壓平衡,均勻集水,需設置通氣管并與出水管
相通。
4.6防滲設計
4.6.2關于人工濕地防滲材料的規(guī)定。為切實防止人工濕地系統(tǒng)
因滲漏造成地層和地下水污染,應該采取適當?shù)姆罎B措施。從環(huán)
境安全的角度考慮,可以在施工時盡量保持原土層,在原土層上
方設置防滲層,防滲材料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選取。當防滲
要求較低,且條件許可時,可選用天然黏土或改良土夯實;當防
滲要求較高時,可選用聚乙烯膜、聚合物水泥等建筑防水材料。
選用聚乙烯膜作防滲材料時,應符合《聚乙烯丙綸卷材復合防水
工程技術規(guī)程》CECS199的規(guī)定。選用聚合物水泥作為防滲材料,
應符合《聚合物水泥、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程》CECS
195的規(guī)定。
4.8填料
4.8.2關于人工濕地填料種類的規(guī)定。常用的人工濕地填料種類
和特性見表4.8.2。
27
表4.8.2常用人工濕地填料及特性
序號填料名稱特性
1礫石人工濕地常用的填料,吸附容量不高,氮磷去除能力一般。
人工濕地常用的填料,透水性能好,價格低,分布廣泛,
2碎石
便于就地取材,含硅酸鹽較多,有利于磷的吸附。
內(nèi)部充滿細微的孔穴和通道,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廣泛用
3沸石
作吸附劑,氨氮吸附能力強,但泡水后容易壓實和堵塞。
頁巖陶粒比表面積大,具有較高的吸附性和機械強度,微
生物易于掛膜,對磷的去除效果好,對總氮也有一定去除效果;
4頁巖陶粒頁巖陶粒強度低,透水性差;運行初期處理效果好,經(jīng)過一段
時間運行后,有機物及磷易在填料表面富集,可能使?jié)竦囟氯?/p>
處理效果下降。
火山巖濾料表面粗糙多微孔,表面帶有正電荷,比表面積
5火山巖濾料大,生物穩(wěn)定性好,容易掛膜和保持較多的微生物量;水流阻
力小。
具有較強的除磷能力,但會提高出水堿度,必須充分考慮
6石灰石
植物耐受性,控制石灰石在填料中的比例。
分酸性礦渣和堿性礦渣。堿性礦渣孔隙率大,有利于有機
7高爐礦渣物去除,但會提高出水堿度,必須充分考慮植物耐受性,控
制礦渣在填料中的比例。
對溶解性總磷去除效果好,對非溶解性磷主要依靠截留和
8無煙煤
吸附。
9石英砂表面積較大,吸附能力較好。
吸附容量大,磷吸附能力強,但會提高出水堿度,必須充
10鋼渣
分考慮植物耐受性,控制鋼渣在填料中的比例。
4.8.4、4.8.5對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和垂直流人工濕地填料層的結
構設置進行了說明。
28
4.9植物
4.9.1關于植物選擇的規(guī)定。用于處理污水的人工濕地植物首先
必須能在污染的環(huán)境下正常生長,即抗逆性。不同植物耐污能力
相差較大,所以構建人工濕地時,應選擇耐污能力強的植物。所
選植物必須是濕生的,宜為本土植物。適合河北省使用的人工濕
地植物特性與栽培方式見表4.9.1。
表4.9.1常用人工濕地植物及特性
序號植物種類特性栽培方式
禾本科蘆葦屬,多年生高大植物,又
名葦子,具有發(fā)達的地下根系,根狀莖粗
栽植時選用帶
壯,萌發(fā)能力強。蘆葦生長對光照的要求
有根鞭的株叢進行
比較嚴格,屬于強光性植物品種。蘆葦耐
1蘆葦栽植。栽種后灌水養(yǎng)
低溫能力強,以地下根鞭過冬。
護至基部萌發(fā)新梢,
蘆葦為目前人工濕地主要植物之一,
后行深水正常管理。
耐鹽堿(可耐6000g/ml的鹽度)、去除污
染物效果好。
香蒲科香蒲屬,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
本植物,高1.5m~3m。栽植時香蒲的
香蒲生長對養(yǎng)分的需求量較高,適宜入土深度在3cm~
2香蒲
生長于肥沃疏松的環(huán)境,適宜處理污染物7cm左右,適宜水深
含量較高的污水。香蒲耐低溫能力較強,為3cm~5cm。
冬天地上部分枯萎,以宿根過冬。
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濕生草本植物。
種植地要通風
株高60cm~120cm,根狀莖粗狀,斜伸,
透光,生長期保持土
基生葉劍形,莖生葉短而窄。生長最適宜
3黃花鳶尾壤濕潤。盛夏天氣炎
溫度為15℃~30℃,溫度降至10℃以下停
熱干燥,以保持淺水
止生長。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莖地下越
為宜。
冬,耐寒。
29
續(xù)表4.9.1
序號植物種類特性栽培方式
莎草科藨草屬,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
種植時保持水
莖杅高大通直,青翠碧綠,高1m~2m,
深15cm~20cm。栽
根狀莖粗壯,根系發(fā)達,對養(yǎng)分吸收量大,
植后的水蔥保持
4水蔥生物量高,廣泛應用于人工濕地。
20cm左右的水深,7
水蔥最適宜溫度為15℃~30℃,10℃
天~10天左右即可
以下停止生長。能耐低溫,北方大部分地
恢復生長。
區(qū)可以露地越冬。
露地栽培,在地
莎草科藨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蔗
面上挖穴栽植,株行
草具有發(fā)達的匍匐莖,常呈輻射生長,其
距30cm左右,初期
莖稈散生、粗壯、呈三棱形。蔗草對環(huán)境
5藨草水淺,中期深水,后
的適應能力較強。蔗草對污水的凈化能力
期淺水,以促使地下
較好,具有較好的除氮效果,在人工濕地
莖越冬芽地形成,提
中應用較多。
高來年的繁殖系數(shù)。
千屈菜種子很
千屈菜科千屈菜屬,多年生濕生草本多,播種很方便、扦
植物,根系發(fā)達,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株插或分株繁殖。種植
高40cm~120cm。千屈菜栽植初期,對污宜選擇在陰天或午
6千屈菜
水的承受能力不強,宜清水管護至植株新后進行,種植時的基
梢萌發(fā)后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通信輻射源個體非監(jiān)督識別算法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清潔服務與智能化垃圾分類回收合同
- 快餐連鎖加盟合同范本
- 健身俱樂部會員服務與費用協(xié)議
- 2025-2030年中國鼓風機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高速鐵路信息化數(shù)字化系統(tǒng)行業(yè)運營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鞋楦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防火門行業(yè)發(fā)展策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鍍層鋼板市場運營態(tài)勢與發(fā)展風險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銅鋁復合散熱器市場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分析報告
- 教科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最新)
- 碎石運輸合同標準范文
- 餐飲店長競聘報告PPT課件
-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閱讀)教案
- 輪崗培養(yǎng)計劃表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材研說稿
- 薄弱學科、薄弱班級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課件資料
- 可編輯模板中國風春節(jié)喜慶信紙精選
- 小學生幽默搞笑相聲臺詞
- A4方格紙-無需排版直接打印完美版
- 湘教版六年級下冊美術第2課《俯仰之間》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