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安徽省亳州市劉橋中學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屆安徽省亳州市劉橋中學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屆安徽省亳州市劉橋中學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屆安徽省亳州市劉橋中學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屆安徽省亳州市劉橋中學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安徽省亳州市劉橋中學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一個重力為7N的金屬塊A,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并浸入酒精中(彈簧測力計未畫出),如圖所示金屬塊A浸在酒精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6N。此時,金屬塊A受到的浮力為()A.1N B.2N C.6N D.7N2.跳繩是大家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小明的質量為50kg,每次跳起高度約為6cm(人整體上升,如圖所示),一分鐘跳100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向上起跳過程中小明的動能持續(xù)增大 B.下落過程中小明的重力勢能保持不變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約3J D.小明在這一分鐘內跳繩的功率約為50W3.平直公路上的甲、乙兩輛汽車,在相同牽引力作用下勻速行駛,如果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比為3:2,則甲與乙()A.牽引力做功之比為2:3B.牽引力做功之比為3:2C.牽引力的功率之比為1:1D.汽車所受的阻力之比為3:24.兩塊完全相同的冰分別漂浮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當冰塊熔化后,甲液體液面高度不變,乙液體液面高度升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ρ冰>ρ甲 B.ρ乙<ρ冰 C.ρ甲>ρ冰 D.ρ乙<ρ甲5.如圖,小明用一輕質杠桿自制簡易密度秤的過程中,在A端的空桶內分別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體,改變物體M懸掛點B的位置,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在M懸掛點處標出相應液體的密度值。下列關于密度秤制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體體積相同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來越大C.懸點O適當右移,秤的量程會增大D.增大M的質量,秤的量程會增大6.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分別放入容器中,當兩球靜止時,液面相平,球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兩個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7.在下列四種情況中,推力做功最多的是A.用10N的水平推力把質量為m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推著前進1米B.用5N的水平推力把質量為2m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推著前進2米C.用10N的水平推力把質量為2m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推著前進1米D.用5N的水平推力把質量為m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推著前進3米8.如圖所示,擺球從A點靜止釋放,擺向另一側的最高點B,最終靜止在O′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速度為零,此時小球受平衡力的作用B.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若剪斷懸線,小球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C.小球靜止在O′點時,若撤去所有的力,小球將豎直下落D.小球靜止在O′點時,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9.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中,動滑輪重1N,小強用6N的拉力F通過該滑輪組勻速拉起重10N的物體,物體沿豎直方向上升0.4m.此過程中,額外功和機械效率分別是()A.0.4J83.3% B.0.8J91.7% C.0.8J83.3% D.0.4J91.7%10.下列現象中,屬于減小摩擦的是()A.向機器的滾動軸承內加潤滑油B.在浴室的地面鋪上防滑墊C.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會在手上涂防滑粉D.在皮帶傳動中中,要張緊皮帶11.下列現象中,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A.少數工業(yè)廢水污染整個水庫 B.冬天,雪花漫天飛舞C.掃地時,在陽光下看到灰塵在空中飛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變渾濁了12.下列關于簡單機械的說法正確的是A.利用斜面運送貨物雖然省力但是費了距離B.使用定滑輪既可以省力還可以改變力的方向C.通過改進可以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D.適當改變滑輪組的繞法可以達到既省力又省功的目的13.如圖,吊車向上起吊一箱貨物,利用伸縮撐桿可使吊臂繞O點緩慢轉動。起吊時,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F始終與吊臂垂直,且作用點不變。貨物對吊臂向下拉力的力臂為l。在吊起貨物的過程中,F與l的關系圖像是()A. B. C. D.14.如圖所示,在已調好的天平的兩個托盤上放上兩個一模一樣裝滿水的桶,其中右桶上飄著一小木塊.關于天平會向哪邊傾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天平不傾斜 B.向左盤傾斜 C.向右盤傾斜 D.無法判斷15.把重100N的沙子從一樓運上三樓,體重相同的小紅、小明和小亮三位同學用了如圖所示的三種方法。小紅用桶提著上樓,小明用滑輪提升小桶的方法,小亮用滑輪提升麻袋的方法。由圖中提供信息,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小紅同學做的有用功為900JB.小明同學使用的滑輪是定滑輪C.小亮同學的方法機械效率最高D.小紅同學做功所用時間最多,做功最慢16.如圖所示是使用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其中所需動力最大的是()(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A. B. C. D.17.關于本題圖中所示的四種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此圖為使杠桿水平平衡,可將平衡螺母向左調B.此圖托里拆利實驗的玻璃管傾斜放置時,管內的水銀柱高度仍為760mmC.此圖鉛塊緊壓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D.此圖向飲料管A中吹氣時,飲料管B中的液面會下降18.如圖所示,工人用200N的拉力通過滑輪組吊起箱子。若箱子被勻速豎直提升了2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則()A.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是6m B.箱子的質量為30kgC.工人做的有用功為800J D.動滑輪的重力為10N19.圖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壓強的是A.拿破窗錘用力敲擊車窗玻璃B.滑雪板的面積較大C.切果器的刀片很薄D.圖釘的尖很尖銳20.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機械能不是能源 B.納米技術是大尺度范圍內的科學技術C.重力勢能不可以轉化為動能 D.5G技術比4G技術傳輸信息更好21.如圖所示,均勻木棒AB長為1m,水平放置在O、O'兩個支點上.已知AO、O'B長度均為0.25m.若把B端豎直向上稍微抬起一小段距離,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豎直向下稍微下壓一小段距離,則至少需要用力A.20N B.40NC.60N D.80N22.如圖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不能省力的是()A.瓶起子 B.核桃夾C.食品夾 D.撬棒23.龜和兔在路程為s0的一段平直賽道上進行賽跑競技比賽,它們賽跑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龜和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龜比兔先到達比賽的終點C.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兔總是比龜跑得快D.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兔比龜的平均速度大24.小明夢見他和小華被困在一個結冰池塘中的情形,他們坐的小船停在光滑的冰面上,由于沒有摩擦,他們無法推動小船.后來他們想出一個奇妙的方法—把行李向后扔出去,如圖所示,小船居然動起來了.關于這一現象,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人扔行李的力推動了小船向前運動B.這一現象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行李被扔出后將沿豎直方向落下D.行李被扔出后,船將做加速直線運動25.近年流行的“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方便.如圖所示,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自拍時可以A.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圍,拍出的像變小B.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圍,拍出的像變大C.減小物距,減小取景范圍,拍出的像變小D.減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圍,拍出的像變大26.如圖所示,將A、B兩紙片的上端提起,讓紙片自由下垂,當向紙片中間用力吹氣時,會發(fā)生的現象是()A.兩紙片會向兩邊分開B.兩紙片會向中間靠攏C.A紙片不動,B紙片向外飄開D.B紙片不動,A紙片向外飄開27.如圖,用滑輪或滑輪組將重為G的物體勻速拉起,不計摩擦和繩重,機械效率最高的是A. B.C. D.28.地震發(fā)生后,解放軍飛機向災區(qū)空投了大批救災物資。系著降落傘的食品箱在加速下落一段距離后變?yōu)閯蛩僦本€下落,把食品箱和降落傘看成一個整體,它在勻速直線下落的過程中()A.動能越來越大 B.機械能保持不變C.重力勢能越來越小 D.運動狀態(tài)一直在改變2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一杯水潑到一堆沙子上時,水迅速滲漏了,說明分子間有間隙B.一瓶水很難被壓縮,是由于分子間有斥力C.做飯時炊煙裊裊,是由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D.變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變大30.將重為4N,體積為6×10-4m3的物體投入一裝有適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計水的阻力,當物體靜止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物體上浮,F浮=6NB.物體懸浮,F浮=4NC.物體漂浮,F浮=4ND.物體沉在水底,F浮=3N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VR(虛擬現實)已經成為南昌一張響亮的名片,利用VR設備人們可以進行地震、動感單車等體驗。如圖所示,體驗者帶上VR眼鏡體驗動感單車,當看到體驗者的身體向______傾斜時,單車就是向右拐彎,這也說明力是改變物體______的原因。32.如圖所示,圖甲主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圖乙主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是________;圖乙的氣球向左噴出氣體,球卻向右飛出,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33.如圖,是汽車修理廠常用的液壓千斤頂使用時應該用________(A或B)端來頂起汽車,此時pA________pB。(選填“>、<、=”)34.小明放學后一進入家門就聞到菜肴的香氣,這是_____現象,他發(fā)現菜熱的時候聞到的香味更重一些,這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的越_____.35.如圖所示,用力F將一個重為G的木箱沿長為S的木板搭成的斜面勻速推上h高的平臺上,比直接舉上去容易些,說明利用斜面來搬運物體是___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的;如果僅使斜面變得更光滑,則所需的推力將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36.2016年3月26日“馬卡龍杯”射箭邀請賽在上海市舉行。如圖甲,拉滿的弓將箭射出,是弓的______能轉化為箭的_____能。如圖乙,運動員拉弦的手要戴上“護指”,這是通過增大手的受力面積來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弦對手的壓強。37.許多同學喜愛滑板運動。某同學用腳對地面向后施力時滑板前行,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滑板由板面、支架和輪子組成,當一個同學站在滑板上勻速直線滑行時,人和滑板受到的總重力約為600牛,輪子與水平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8×10﹣4米2,則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強約為___________帕。38.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重800N的物體在10s內勻速上升1m。已知拉繩子的力F為500N,則在這一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拉力的功率為__________W。39.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是______,最早測出大氣壓的科學家是意大利的______,1標準大氣壓=______mmHg=______Pa.40.“共享單車“由于其便利環(huán)保的特性而在城市里風靡起來,用力蹬單車踏板時,車由靜止開始運動,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動員在高速下滑時,常采用“下蹲”的姿勢,這是為了_____,增大身體的穩(wěn)度。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小強要把一個大西瓜從一樓勻速搬上二樓,請你幫他選擇相應的器材測量對西瓜做功的功率:(1)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2)用所測的物理量,寫出小強對西瓜做功功率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42.下圖是小明同學用一金屬塊來“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而與同學們進行的操作。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幫小明同學完成下列問題:(g取10N/kg)(1)金屬塊受到的重力為_____N(2)當金屬塊全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____N(3)由_____兩圖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4)由_____兩圖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5)由D、E兩圖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_____有關。(6)實驗使用的金屬塊的密度為_____kg/m3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目前,世界上能夠制造潛水深度達6000m以上潛水器的國家僅有中國、美國、日本、法國和俄羅斯,我國研制的“蛟龍?zhí)枴睗撍髟涊d人深潛達到7062m,創(chuàng)造了世界同類作業(yè)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記錄.某次海洋科考活動中,“蛟龍?zhí)枴痹谔窖竽程巋=7000m的深度進行科考作業(yè),通過一個S=50cm2的觀察窗進行觀察,完成科考作業(yè)后從h=7000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時t=6小時56分40秒,若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標準大氣壓p0=1.0×105Pa,求:(1)“蛟龍?zhí)枴笔艿降暮K畨簭妏1,合多少個(n)標準大氣壓;(2)“蛟龍?zhí)枴庇^察窗受到的海水壓力F;(3)“蛟龍?zhí)枴鄙细〉钠骄俣葀。44.將體積V=0.2×l0–3m3的物塊A豎直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在空氣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2.6N。將物塊A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2,如圖所示。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塊A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2;(3)物塊A的密度A。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A【解析】

金屬塊A受到的浮力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D【解析】

A.向上起跳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小明的動能減小,故A錯誤;B.下落過程中小明的高度減小,質量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故B錯誤;C.小明的重力為:G=mg=50kg×10N/kg=500N,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06m=30J,故C錯誤;D.小明在這一分鐘內跳繩的功率:P===50W,故D正確。故選D。3、B【解析】

解答:做功之比功率之比牽引力相等,勻速行駛,所以阻力相等,則阻力之比為1:1.故選B.4、C【解析】

ABC.冰在兩種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兩種液體的密度都大于冰的密度,故AB錯誤,C正確;D.根據漂浮條件得F浮=G冰則在兩種液體中,分別得ρ甲gV排1=ρ冰gV冰,ρ乙gV排2=ρ冰gV冰當冰塊熔化成水后,質量保持不變,則對甲液體有ρ甲gV排1=ρ冰gV冰=ρ水gV水因為甲液體液面高度不變,即有V排1=V水所以ρ甲=ρ水同理,對乙液體有ρ乙gV排2=ρ冰gV冰=ρ水gV水因為乙液體液面高度升高,即有V排2<V水所以ρ乙>ρ水所以ρ甲<ρ乙故D錯誤。故選C。5、C【解析】試題分析:由于液體密度不同,所以當液體體積相同時,質量不同,由于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掛點B的位置會隨著液體的不同而改變位置,從而在秤桿上標出不同的液體所對應的密度,故A正確;液體密度越大,左邊的力越大,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物體M必須向右移才能使杠桿平衡,所以B正確;當懸點右移時,造成左邊和力和力臂的乘積變大,由于右邊的力是一定的,所以要平衡杠桿,所需要的力臂變長,量程會縮小,故C錯;只增大M的質量時,用較小的力臂就能使杠桿平衡,所以量程會變大,故D正確;應選C?!究键c定位】杠桿的平衡條件6、D【解析】

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相同容器中,最終液面相平。由圖可知:小球在甲液體中漂浮,在乙液體中懸浮。根據浮沉條件可知:物體漂浮時,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密度,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體重力;物體懸浮時,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體重力。則小球在甲、乙兩液體中所受浮力相等,即且甲、乙兩液體與小球的密度關系相同的小球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相同容器中,最終液面相平,根據可知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為綜上所述:ABC項不符合題意,D項符合題意。故選D7、D【解析】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一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功的公式是:W=Fs.【詳解】A.W=Fs=10N×1m=10J;B.W=Fs=5N×2m=10J;C.W=Fs=10N×1m=10J;D.W=Fs=5N×3m=15J.8、D【解析】

A.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速度為零,但不能保持靜止,此時小球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錯誤;B.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若剪斷懸線,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故B錯誤;C.小球靜止在O′點時,若撤去所有的力,小球將保持靜止,故C錯誤;D.小球靜止在O′點時,受力平衡,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D。9、C【解析】

根據圖知n=2,拉力端移動距離:s=2h=2×0.4m=0.8m,W總=Fs=6N×0.8=4.8J,W有用=Gh=10N×0.4m=4J,W額=W總﹣W有用=4.8J﹣4J=0.8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100%=(4J/4.8J)×100%≈83.3%;故應選C.10、A【解析】

A、向機器的滾動軸承內加潤滑油,用油膜代替了機件間的直接摩擦,即相當于減小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力.故A符合題意;B、在浴室的地面鋪上防滑墊,在壓力一定時,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來增大摩擦力的.故B不符合題意;C、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會在手上涂防滑粉,在壓力一定時,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來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D、在皮帶傳動中中,要張緊皮帶,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A【解析】

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運動。少數工業(yè)廢水污染整個水庫,是廢水分子在水中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A符合題意;B.雪花漫天飛舞,是雪花的宏觀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灰塵是較大的物體,由很多分子組成的固體小顆粒,故其運動是宏觀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沙粒放入水中,水變渾濁是因為沙土小顆粒懸浮在水中造成的,不是分子的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A【解析】

A.斜面長大于高度,利用斜面運送貨物雖然省力但是費了距離,故A正確;B.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不省力,故B錯誤;C.沒有任何機械能夠既省力又省距離,不可能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故C錯誤;D.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D錯誤。13、B【解析】

將吊臂視為杠桿,O為支點,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F,其力臂為l1,設貨物對吊臂的拉力為F2(等于貨物的重力不變),其力臂為l,如圖所示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所以支持力為則在吊起貨物的過程中,F2的力臂為l逐漸變小,因F2、l1均不變,則由上式可知F與l是正比例函數關系,其圖象為過原點的傾斜直線,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14、A【解析】

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G排,所以G=G排,即木塊的重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所以有木塊和沒有木塊的盛滿水的桶一樣重.故天平是平衡的,即A正確,BCD錯誤.故選A.15、C【解析】

A.三種情況下都是對100N的沙子做有用功,上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三種情況下的有用功相同,即W有=G沙h=100N×2×3m=600J故A錯誤;B.由圖知道,使用滑輪提取沙子的過程中,滑輪隨之上升,所以都是動滑輪,故B錯誤;C.由于三種方法中的有用功相同,小亮的方法的額外功最小所以機械效率最高,故C正確;D.根據題意,不能判斷三人的做功時間的長短,D錯誤。故選C。16、B【解析】

A.圖中為滑輪組,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段數是2FA=GB.圖中為動滑輪,但此種使用方法費力FB=2GC.圖中為滑輪組,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段數是3FC=GD.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Dl1=Gl2可知動力FD=因此動力最大的是B。故選B。17、B【解析】

A、由圖可知,杠桿左端下沉(說明左端較重),則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故A錯誤;B、管內的水銀柱高度與玻璃管的長短、粗細和傾斜程度都無關,管內的水銀柱高度只與大氣壓的大小有關;由于大氣壓大小不變,所以,玻璃管傾斜放置時,管內的水銀柱高度仍為760mm,故B正確;C、圖中將接觸面被削平的兩個鉛塊用力壓緊,可以使它們結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懸掛一定質量的重物也不分開,這個實驗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錯誤;D、向飲料管A中吹氣時,吸管B上方空氣的流速增大,壓強減小,B管中液體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液面上升,故D錯誤。18、B【解析】

由圖可知,滑輪組的動滑輪繞2段繩。A.繩端移動的距離s=nh=2×2m=4m故A不符合題意;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箱子的重力箱子的質量為故B符合題意;C.工人做的有用功為W有=Gh=300N×2m=600J故C不符合題意;D.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動)動滑輪的重力G動=nF-G=2×200N-300N=100N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B【解析】

A.拿破窗錘用力敲擊車窗玻璃,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故A不合題意;B.滑雪板的面積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雪地的壓強,防止陷入雪中,符合題意;C.切果器的刀片很薄,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D.圖釘的尖做得很尖銳,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20、D【解析】

A.能源是指產生機械能、熱能、光能、電磁能、化學能、生物能等各種能量的自然資源或物質,機械能是能源;故A錯誤;B.納米技術是在納米尺度范圍內的微小技術,故B錯誤;C.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即動能可以轉化為重力勢能,重力勢能也可以轉化為動能,故C錯誤;D.5G所采用的頻率是遠高于4G網絡的,高頻率使頻段比4G寬很多,5G的網絡傳輸速率將是4G峰值的100倍,5G技術比4G技術傳輸信息更好,故D正確。21、C【解析】

由于重心在木棒的中心,抬B端時,支點為O,于是有G×(0.5m-0.25m)=20N×0.75m,可得G=60N;壓B端時,支點為O′,此時有F×0.25m=60N×0.25m,于是可得F=60N.22、C【解析】

A.瓶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不符合題意;B.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不符合題意;C.食品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不能省力;符合題意;D.撬棒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不符合題意;23、D【解析】

如圖為時間---路程的圖像,龜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兔子在0—t2和t3—t4時間段內做勻速直線運動,且速度比烏龜快,在t2—t3時間段內通過的路程為0,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兔子所用時間比烏龜少,所以兔比龜的平均速度大,故選D.24、B【解析】

A.人扔行李的力是向后的,小船的運動方向向前。所以不是人扔行李的力推動小船向前運動。故A錯誤;B.人用力向后扔行李的同時,行李也對船施加一個向前的力,使船向前運動,這是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確;C.行李被扔出后由于慣性,行李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運動,同時行李受到重力作用,重力也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故行李不能沿豎直方向落下,故C錯誤;D.由于沒有摩擦,小船在冰面上運動過程中,速度和方向不變,會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25、A【解析】

“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驹斀狻扛鶕雇哥R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增大物距,減小人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取得更好的拍攝效果,故A說法正確.故選A.26、B【解析】

氣體和液體都屬于流體,在流體中,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在分析紙條的運動現象時應分析紙條內外兩側空氣的流速大小,找出壓力的方向,再判斷紙條的運動狀態(tài).【詳解】將A、B兩紙片的上端提起,讓紙片自由下垂,當向紙片中間用力吹氣時兩紙片中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籄、B兩紙片的外側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在空氣壓強差的作用下,A、B兩紙片會向中間合攏.綜上可知選項ACD都不正確,B正確.27、C【解析】

由機械效率公式:可知,則提升同樣的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時,有用功一定,額外功越小,效率越高。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分別提升同樣的重物,在提升高度相同時,有用功相同;不計繩重和摩擦,對動滑輪、滑輪組來說,所做額外功就是提升動滑輪做的功;而使用定滑輪時,沒有克服機械自重做額外功,即其額外功為0J,所以定滑輪的機械效率最高,故C正確,ABD錯誤。28、C【解析】

A.食品箱和降落傘在下落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故A錯誤;B.食品箱和降落傘的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越來越小,重力勢能越來越小,所以機械能減小,故B錯誤;C.高度越來越小,故重力勢能越來越小,故C正確;D.食品箱和降落傘是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它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改變,故D錯誤。故選C。29、B【解析】

A.一杯水潑到一堆沙子上時,水迅速滲漏了,只能說明宏觀物體間存在縫隙,故A錯誤;B.分子之間存在斥力,所以一瓶水很難被壓縮,故B正確;C.炊煙是能夠用肉眼看到的固體小顆粒,不屬于分子的運動,故C錯誤;D.乒乓球在熱水中鼓起來是因為氣體受熱膨脹,分子間距離增大,不是分子變大,故D錯誤。故選B。30、C【解析】因為物體的重力是:G=4N,體積是:V=6×10-4m3,所以根據G=mg=ρVg,可得物體的密度是:ρ=G/vg=4N/6×10?4m3×10N/kg=0.67×103kg/m3,即ρ<ρ水,所以物體在水中會漂??;物體漂浮,浮力會等于重力,所以F浮=G=4N,故選C。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左運動狀態(tài)【解析】

[1]開始時,單車是直線行駛的,當單車向右拐彎時,人的下半身會隨車一起右拐彎,由于慣性人的上半身仍然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故人會向左傾。[2]單車向右拐彎,表明單車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改變了單車的運動狀態(tài)。32、形狀運動狀態(tài)相互的【解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運動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②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驹斀狻縖1]由圖甲可知,氣球的形狀發(fā)生了改變,表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2]由圖乙可知,氣球飛出,則乙圖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3]圖乙的氣球向左噴出氣體,球卻向右飛出,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3、B=【解析】

第二空.根據帕斯卡原理,液體能夠大小不變的傳遞壓強,所以A、B活塞壓強相等,即pA=pB。第一空.由圖可知SA<SB,由F=pS可知,A端用一個很小的力,就可以把千斤頂壓下來,B端就可以產生一個很大的力,把汽車頂起來。所以千斤頂使用時應該用B端來頂起汽車。34、擴散快【解析】

小明放學后一進入家門就聞到菜肴的香,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菜熱的時候聞到的香味更重一些,這是因為溫度升高使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加快了.35、省力減小【解析】

[1]用力將木箱沿斜面勻速推上去比直接舉上去容易些,說明利用斜面來搬運物體是省力的。[2]木箱在斜面上,沿斜面方向受到向上的推力、向下的重力分力與摩擦力作用,即如果僅使斜面變得更光滑,則摩擦力變小,所需的推力也將減小。36、彈性勢動減小【解析】

[1][2]拉彎的弓把箭射出的過程中,弓的形變變小,彈性勢能減小,箭的速度增加,動能增大,因此弓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箭的動能。[3]運動員拉弦的手要戴上“護指”,通過增大手的受力面積來減小弦對手的壓強。37、運動狀態(tài),750000【解析】力的作用效果為:改變物體的形狀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用腳對地面向后施力時滑板前行,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根據p=FS38、80%100【解析】

第一空.由圖可知,滑輪組承擔動滑輪和貨物的繩子段數為n=2,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80%。第二空.根據滑輪組特點,物體上升高度為h=1m,則拉力移動的距離為:s=nh=2×1m=2m,則拉力做的功為:W=Fs=500N×2m=1000J,拉力的功率為:P===100W。39、馬德堡半球實驗托里拆利7601.01×105【解析】

第一空.馬德堡半球實驗是歷史上有力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第二空.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是歷史上第一次精確測出大氣壓值的科學家。托里拆利測出,1標準大氣壓的值等于760mm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