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歷史試卷_第1頁
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歷史試卷_第2頁
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歷史試卷_第3頁
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歷史試卷_第4頁
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試卷七年歷史題號一、選擇題二、材料分析題總分262728得分(本試卷共28道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50分鐘)第一部分選擇題一、單項選擇(本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相應的答題欄內)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用“曇花一現”來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這個統(tǒng)一中國將近三十年的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A.經濟繁榮B.二世而亡C.短暫而繁榮D.節(jié)儉盛行2.宋朝李綱曾高度評價隋文帝“混南北為一區(qū)”的歷史功績。他認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過人之聰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文中李綱的高度評價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為是A.加強中央集權B.社會經濟發(fā)展C開通大運河D.實現國家統(tǒng)一3.下圖是隋朝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軸,圖中的①、②、③代表相關的歷史事件,按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①建立隋朝②開通運河③滅亡陳朝B.①開通運河②建立隋朝③滅亡陳朝C.①滅亡陳朝②建立隋朝③開通運河D.①建立隋朝②滅亡陳朝③開通運河4.古人贊頌大運河“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庇纱丝煽闯鏊宄_鑿大運河的意義是A.加強了南北地區(qū)經濟交流B.有利于中外經濟文化交流C.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D.結束分裂割據,實現統(tǒng)一5.“歷來盛世重諫臣,一面明鏡照古今。大唐自從魏公去,朝上諫書輕三分?!痹洷惶铺诋斪饕幻骁R子的人物是A.房玄齡B.魏征C.杜如晦D.姚崇6.唐朝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社會經濟高度繁榮,下列屬于唐朝手工業(yè)產品的是①青瓷②四羊方尊③唐三彩④白瓷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間,天下大理?!痹谶@種“天下大理”之下唐朝的國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被稱為A.開元盛世B.開皇之治C.貞觀之治D.文景之治8.唐代有一位詩人,他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情況,反映出動蕩時代人民的苦難,表現了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李賀9.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下列詩句反映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C.憶惜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D.日本晁衡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10.唐朝時,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日本遣唐使來華的主要目的是A.傳播先進的日本文化B.學習先進的中國文化C.求取佛經教義D.增進兩國友誼11.唐朝的開放與包容、兼收與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與輝煌。下面能佐證當時中外文化雙向交流的是①和親結盟②鑒真東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來訪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某新聞網文章:叛亂后,這些藩鎮(zhèn)形成了自己的獨立王國,朝廷進一步失去對地方的控制,節(jié)度使林立,他們擁兵自重,互相兼并,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這段材料主要敘述安史之亂的A.背景B.原因C.經過D.影響13.2021年河南春晚節(jié)目《唐宮夜宴》以呈現國風的古典舞讓歷史“活”了起來,吸引了無數觀眾,唐朝位于圖中的A.①B.②C.③D.④14.某校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以“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為主題的探究活動,下列符合主題的有①解除禁軍高級將領兵權②設立多重機構,削弱相權③在各州設通判,分知州的權力④完善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5.岳飛的詩句“康恥,猶未雪。”與下列哪個歷史事件有直接聯(lián)系A.西夏建立B.渲淵之盟C.北宋滅亡D.元朝建立16.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領,于公元1271年定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最終推動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他就是A.忽必烈B、鐵木真C.阿骨打D.元昊17.“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裂和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兩種普遍現象。下列結束分裂實現統(tǒng)一的朝代有①夏朝②秦朝③漢朝④元朝A.①②B.②④C.①⑧D.③④18.制度創(chuàng)新是歷史發(fā)展的動力之一,下列關于中國古代“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確的是A.是歷史上最早的特務機構B.三省六部制也稱行省制度C.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D.標志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峰19.日本以唐制為藍本,推行大化改新;越南、新羅也仿照唐制,采用科舉制選拔官吏。這種現象反映了A.亞洲國家發(fā)展較均衡B.隋唐的統(tǒng)治基礎擴大C.陸上絲綢之路交流頻繁D.中華文化的輻射與傳播20.清朝趙翼有詩云“將帥權傾皆易姓,英雄時至忽成名。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遂罷兵”這首詩描寫的主人公建立的政權是A.北宋B.南宋C.唐朝D.隋朝21.下列選項中對下表反映的歷史事件表述正確的是領域經濟軍事措施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A.表格反映的是商鞅變法B.該事件發(fā)生于宋高宗時期C.該事件使北宋滅亡D.該事件收到一些成效但以失敗告終22.某同學在讀材料時做了如下摘錄:“市舶司對外貿貨物按照10%抽取商稅.......北宋時,廣州是最大的貿易港口.........到南宋,泉州崛起,逐漸超過廣州,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貿易港口?!睋丝赏茢喑鲈摬牧系闹黝}是A.宋代農業(yè)繁榮B.經濟重心南移C.宋代海外貿易D.宋代都市生活23.有人說他是“世界征服者”,有人說他是“千年風云第一人”,有人說他是世界歷史上取得最偉大成功的人物,他開創(chuàng)了有史以來版圖最大的帝國,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他就是“一代天驕”A.成吉思汗B.阿骨打C.阿保機D.忽必烈24.在當今影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場景、物品、情節(jié)等“穿幫”鏡頭。電視劇《大唐榮耀》攝制組布置了一個書房場景,會導致“穿幫”的道具是A.椅子上放著一件蜀錦質地的衣服B.桌子上有一首沒有抄完的李白的詩C.墻上掛有一幅畫《送子天王圖》D.書架上放著一部文天祥的詩歌總集25.歷史課堂上,老師提示“均田免賦”、“大順政權”等關鍵詞,同學們應立刻想到A.李自成起義B.陳勝、吳廣起義C.黃巾起義D.黃巢起義第二部分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個小題,26題18分,27題16分,28題16分,共50分)26,自古以來,“考試”是選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8分)材料一①統(tǒng)一全國后,對門第世家獨霸政府的現象,進行改革,改用考試的方法,向平民階層選拔新進官員。凡考試及格的知識分子,不問什么門第,一律委任官職----柏揚《中國人史綱》(1)材料一中①處應該填寫哪個朝代?結合材料一概括這種制度相對于以前的用人制度有何創(chuàng)新之處?(4分)材料二唐代詩歌在中國古代“一枝獨秀”......科舉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備,在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要標準的進士科備受國人青睞,這對唐詩的繁榮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郭桂花《科舉與唐詩的繁榮》(2)依據材料二指出,唐詩繁榮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唐太宗和武則天分別對科舉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樣的貢獻?(6分)材料三宋朝注重文教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科舉制。宋代科舉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職,逐漸形成龐大的文官集團,在考試內容上有較大改變,加大對儒家經典義理的闡釋,強調語言組織表達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七年歷史》下冊教學參考書(3)依據材料三回答,宋朝的科舉考試有什么突出的特點?請寫出兩點。依據所學知識回答,宋朝“注重文教事業(yè)”與當時實行的哪一政策有關?(6分)(4)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科舉制度對古代社會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2分)27.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各個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成為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更成為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基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共16分)材料一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保?)材料一中“朕”實行了怎樣的民族政策?結合所學,請舉一例說明當時唐朝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的表現是什么?(4分)材料二“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第歲以絹二十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保?-------《續(xù)資治通鑒長編》(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一事件?這一事件是哪兩個政權的協(xié)議?(4分)材料三.....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已同漢族沒有什么區(qū)別。不少來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互通婚姻,逐漸交融,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摘自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3)指出材料三中“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開始于哪個朝代?“形成一個新的民族”指的是哪個民族?(4分)(4)請從以下觀點中任選一個,加以論證。(要求:朝代和史實對應準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4分)觀點一:唐朝的民族交融促進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觀點二:元朝的民族交融促進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28.秦漢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到了兩宋時期,我國古代經濟格局出現重大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6分)材料一蘇湖熟,天下足。-------南宋諺語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宋史》(1)材料一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發(fā)展的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請寫出一點。(4分)材料二(2)人們是怎樣評價材料二中圖①“交子”的?它最早出現在什么時期、哪一地區(qū)?圖②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會風俗畫卷,它的作者是誰?(8分)材料三(宋代中國)現代化的程度令人吃驚,貨幣經濟、紙鈔、流通票據、高度發(fā)展的茶鹽企業(yè)非常獨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國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國家。----------(法)謝和耐《南宋社會生活史》(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舉2例說明宋代中國“現代化程度令人吃驚”的表現。(4分)

七年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單項選(25個小題,每選對一項得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DABBACDBCDB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ABCDADCADA二、材料解析題(共50分)26.(共18分)(1)隋朝(2分)隋朝采取考試的辦法,只要成績合格,不問門第出身,就可以做官;或改變了以往“對門第世家獨霸政府的現象”,而“改用考試的方法,向平民階層選拔新進官員”符合題意即可(2分)(2)在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要標準的進士科備受國人青睞(2分)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任一點)(2分)武則天:創(chuàng)立殿試。(2分)(3)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考試內容上有較大改變、強調語言組織表達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答出兩點即可(4分)政策:重文輕武(2分)(4)有利于國家選拔人才,有利于文學藝術的繁榮,門第不高的讀書人,可憑才學做官(符合題意,意思接近即可)(2分)27.(共16分)(1)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2分)文成公主入藏(或:唐太宗被尊奉為“天可汗”;唐玄宗封渤海國首領為渤??ね?,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等)(2分)(2)事件:澶淵之盟(2分)政權:北宋、遼(2分)(3)朝代:元朝(2分)民族:回族(2分)(4)示例1:唐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