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多繩罐籠 平衡錘_第1頁
立井多繩罐籠 平衡錘_第2頁
立井多繩罐籠 平衡錘_第3頁
立井多繩罐籠 平衡錘_第4頁
立井多繩罐籠 平衡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MT235—200×PAGE1MT235—200×PAGE12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200×-××-××實施200×-××-××發(fā)布立井多繩罐籠平衡錘Counterweightformulti-ropecageinshaft(送審稿)MT235—200×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200×-××-××實施200×-××-××發(fā)布立井多繩罐籠平衡錘Counterweightformulti-ropecageinshaft(送審稿)MT235—200×代替MT235—1991MT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行業(yè)標準ICS73.100.40D93備案號:MT235—200×PAGEIIIMT235—200×PAGE11立井多繩罐籠平衡錘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立井多繩罐籠平衡錘(以下簡稱平衡錘)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立井多繩罐籠配套提升的平衡錘,與其配套的罐籠有1t、1.5t和3t礦車立井多繩罐籠。也適用于立井多繩交通罐籠配套提升的平衡錘。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27六角頭鉸制孔用螺栓A和B級GB/T116鉚釘技術條件GB/T699碳素結構鋼GB/T700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ISO630:1995,NEQ)GB/T985.1氣焊、焊條電弧焊、氣體保護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薦坡口(GB/T985.1-2008,ISO9692-1:2003,MOD)GB/T1184-1996形狀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ISO2768-2:1989)GB/T1228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GB/T1228-2006,ISO7412:1984,NEQ)GB/T1591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ISO2768-1:1989)GB/T3632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劃格試驗(GB/T9286-1998,eqvISO2409:1992)GB50017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JB/T5000.3-2007重型機械通用技術條件第3部分:焊接件JB/T5000.10重型機械通用技術條件第10部分:裝配JB/T5000.12-2007重型機械通用技術條件第12部分:涂裝MT/T154.1煤礦機電產品型號編制方法第1部分:導則MT236矩形鋼罐道滾輪罐耳MT237.3多繩提升容器B型鋼絲繩懸掛裝置圓尾繩懸掛裝置MT237.4多繩提升容器B型鋼絲繩懸掛裝置扁尾繩懸掛裝置MT684礦用提升容器重要承載件無損探傷方法與驗收規(guī)范《煤礦安全規(guī)程》(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產品分類型式首繩懸掛裝置與平衡錘用銷軸直接連接,連接孔中心距按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間距確定。首繩懸掛裝置超過平衡錘斷面寬度尺寸時應傾斜布置。尾繩懸掛裝置采用MT237.3、MT237.4規(guī)定的圓尾繩和扁尾繩兩種。平衡錘有繩罐道和矩形鋼罐道兩種形式。使用繩罐道的平衡錘,罐道繩布置在平衡錘的一側,采用套筒式滑動繩罐耳導向。(見圖1)。使用矩形鋼罐道的平衡錘,矩形鋼罐道布置在平衡錘的兩端,采用MT236規(guī)定的滾輪罐耳沿矩形鋼罐道導向(見圖2)。平衡錘采用型鋼立柱。立柱與各盤體、盤體主要受力桿件之間采用GB/T1228、GB/T3632規(guī)定的高強螺栓或GB/T27規(guī)定的鉸制孔用螺栓聯(lián)接。平衡錘過卷時,采用上、下盤制動。制動罐耳均設置在平衡錘的兩端。重錘塊為鑄鐵塊。分類平衡錘按運行罐道形式、質量范圍及斷面尺寸分為5個質量系列,14個品種(見表1)。產品型號平衡錘的型號編制方法應符合MT/T154.1的規(guī)定。產品型號的組成和排列方式如下:□□□□□補充特征代號補充特征代號主參數(shù),單位為噸(t)第二特征代號第一特征代號產品類型代號示例:運行罐道為繩罐道、名義質量14t、斷面尺寸(2500mm×780mm)為A型的立井多繩平衡錘,其型號為:PDS14AA型斷面名義質量,A型斷面名義質量,14t繩罐道(鋼罐道用G表示)立井多繩平衡錘基本參數(shù)與主要尺寸平衡錘的基本參數(shù)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平衡錘的主要尺寸應符合圖1、圖2和表2的規(guī)定。

圖1PDS系列平衡錘

圖2PDG系列平衡錘

表1基本參數(shù)平衡錘型號斷面尺寸mm×mm平衡錘質量范圍kg提升鋼絲繩尾繩矩形鋼罐道寬度mm首繩懸掛板允許最大使用載荷kN數(shù)量根尾繩形式與間距數(shù)量根PDS-8A2500×7806000~80003504與配套的罐籠匹配2或3―PDG-8A180PDS-14A8000~14000560―PDS-14B2500×910PDG-14A2500×780180PDG-14B2500×910PDS-20A2500×78014000~200006604或6―PDS-20B2500×910PDG-20A2500×780180PDG-20B2500×910PDG-30B2500×91020000~30000770180或200PDG-30C2800×1200PDG-40B2500×91030000~40000940PDG-40C2800×1200表2主要尺寸單位為毫米平衡錘型號L0L1L2L3L4L5B0B1B2H0H1H2H3H4PDS-8A25002250與配套的罐籠匹配20905001500—7163504000500360——PDG-8A—780776—700320PDS-14A500—7163505000800500——PDS-14B816415PDG-14A—780780—60001000400PDG-14B—910790PDS-20A500—740350950600——PDS-20B840415PDG-20A—780710—75001500500PDG-20B910810PDG-30B86098001100800750PDG-30C280025502360180012001060PDG-40B2500225020901500910860115001300950900PDG-40C280025502360180012001060技術要求一般要求平衡錘應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并按照經(jīng)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和技術文件制造。本標準未規(guī)定的設備制造通用技術要求,應按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制造要求平衡錘所用鋼材應符合GB/T700、GB/T699、GB/T1591的有關規(guī)定,并應具有供應廠的合格證,否則應進行試驗,合格者方可使用。允許以性能不低于標準規(guī)定的材料代替。重要零件的材料代用,應征得設計同意。材料代用后,制造廠應向用戶提供代用材料的型號規(guī)格等參數(shù),并應根據(jù)材料代用使平衡錘質量增加或減少值,測出平衡錘的實際質量,記入銘牌。除盤體蓋板外,其余構件應整料制作,不應拼接。鑄、鍛件的非切削表面和鋼板、型鋼的切割面應平整、無缺。經(jīng)彎曲、鍛造和沖壓零件,不應有裂紋、斷口和麻點等缺陷。機加工件未注尺寸公差應符合GB/T1804-2000中m級,未注形位公差應符合GB/T1184-1996中直線度、平面度、同軸度、對稱度、垂直度未注公差值為K級的規(guī)定。焊接件未注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應符合JB/T5000.3-2007中尺寸公差、角度公差為B級,形位公差為F級的規(guī)定。首繩懸掛板、主橫梁、尾繩梁等重要承載件應作探傷檢查,檢查內容應符合MT684的規(guī)定。應選用滿足焊接機械性能且化學成份符合或接近母材的焊條進行焊接。焊縫坡口的的基本型式與尺寸應符合GB/T985.1的規(guī)定。焊縫應嚴密、均勻,不應出現(xiàn)燒穿、裂紋、弧坑、末焊透、未熔合、氣孔等缺陷。型鋼構件在焊接前應先進行噴砂表面處理。主橫梁、上懸梁、尾繩梁等重要承載件焊后應進行消除應力處理。節(jié)點聯(lián)結鉚接應牢固完整,鉚釘不允許有歪斜、裂紋、松動等缺陷。鉚釘質量應符合GB/T116的規(guī)定。不合格、不緊貼的鉚釘應鏟掉重鉚,不應用烤鉚等方法進行兩次鉚合。更換有缺陷的鉚釘數(shù)量,不應超過本節(jié)點鉚釘總數(shù)的20%。高強度螺栓聯(lián)接應符合GB/T1228、GB/T3632的規(guī)定,高強度螺栓連接處的接觸面應符合GB50017的規(guī)定。鉸制孔用螺栓聯(lián)接應符合GB/T27的規(guī)定,鉸制螺栓孔組裝前應先鉆孔,組裝時再配鉸到規(guī)定的尺寸。裝配平衡錘的所有零部件應檢驗合格,外購件和外協(xié)件應有合格證方可進行裝配,應符合JB/T5000.10的有關規(guī)定。平衡錘本體尺寸公差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平衡錘本體形狀、位置公差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平衡錘制作后應組裝并帶重錘塊作靜平衡試驗,其偏心力矩應不大于200N·m。表面質量及涂裝各部件的表面及構件的切割面不應有鐵屑、毛刺。平衡錘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劃傷,劃傷深度應不大于0.5mm。零、部件涂裝前應先進行表面處理,除銹等級應符合JB/T5000.12-2007中Sa21/2級規(guī)定。整機檢驗合格后,外露表面進行防腐涂裝,涂裝應符合JB/T5000.12-2007的規(guī)定,平衡錘使用環(huán)境類別為C4,表面涂層總厚度不低于200μm。平衡錘與首、尾繩懸掛裝置連接的結合面應涂油脂。漆膜附著力按GB/T9286的規(guī)定進行評定,應不低于JB/T5000.12-2007附錄C中的2級要求?;臼褂脳l件平衡錘首、尾繩懸掛裝置的選用應與罐籠匹配,首繩懸掛裝置的選用參見附錄A,尾繩懸掛裝置的選用應符合MT237.3或MT237.4的規(guī)定,見附錄B。在井底過放距離范圍內,應設置過放緩沖裝置;在井口過卷距離范圍內,應設置過卷緩沖裝置和托罐裝置。在井簡內平衡錘與罐籠,以及平衡錘與井壁、罐道粱之間的間隙應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表3平衡錘本體尺寸公差序號測量對象代號基本尺寸mm極限偏差mm備注1框架外形長度方向L32090~23600~-3寬度方向B1550~8600~-1高度方向H04000±34000~6500±46500~10000±52兩端鋼罐耳底面間距L1-302220~25300~-3注:表中代號見圖1、圖2。表4平衡錘本體的形位公差單位為毫米序號被測要素項目公差mm基準1首繩懸掛板繩孔中心線對稱度2框架中心線2各盤體平面平行度2上盤3各盤體的底面和側面垂直度3—4各立柱垂直度2上盤5各立柱中心線平行度3框架中心線6各盤兩端罐耳底面平行度3框架中心線7各盤兩端罐耳兩側面對稱度1框架中心線試驗方法代用材料檢查平衡錘代用材料按4.2.1的要求進行檢查。焊縫質量檢查焊接件的焊縫檢查,應在校正前進行。用目測或低于10倍的放大鏡觀察是否有裂紋、夾渣及低于焊縫高度的弧坑等缺陷,對重要的部件用小錘敲擊檢查是否有氣孔和夾渣。鉚釘質量檢查根據(jù)鉚釘直徑,選用0.25kg~0.4kg的小錘敲擊檢查;目測鉚釘?shù)耐庥^質量,檢查鉚釘頭是否有裂紋、殘缺、扭曲和變形等缺陷;用樣板檢查鉚釘頭的尺寸;鉚釘鉚接后,零件間的密合程度可用0.1mm的塞尺檢查。高強度螺栓連接質量檢查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扭矩系數(shù)檢查:購進的螺栓制造時間已超過保證期;安裝時覺察到扭矩系數(shù)不穩(wěn)定。扭矩系數(shù)試驗方法如下:取5個高強度螺栓,先將一個安裝在軸力測定裝置上,用扭矩扳手旋擰。當軸力測定裝置上達到設計規(guī)定預緊力時,讀出扭矩值,并根據(jù)預緊力和扭矩值,計算出扭矩系數(shù)。依此進行,直至得到5個扭矩系數(shù);測得的高強度螺栓的扭矩系數(shù),如果穩(wěn)定在0.11~0.15之間,且標準偏差小于或等于0.01時,可采用常規(guī)的扭矩法施工;測得的高強度螺栓的扭矩系數(shù)范圍有變化時,可按測得的扭矩系數(shù)的平均值計算扭矩值,作為扭矩法施工的依據(jù)。對不同批次、不同時間、不同放置條件的螺栓應分別測其扭矩系數(shù),確定扭矩值,進行施工。目測檢查高強度螺栓被連接件的接觸面質量,如有螺栓孔周邊凹凸,孔及板邊有卷邊、毛邊;整個接觸面變形、翹曲;板厚差引起的縫隙等應采用校正、打磨、填充等方法及時處理。高強度螺栓用扭矩扳手進行檢查,檢查數(shù)量以螺栓群總數(shù)的10%為準。檢查方法是先在螺桿、螺母的相應位置劃一細線,用扳手把螺母回擰30°~50°,再用扭矩扳手擰回原位,測定扭矩。扭矩值的容許誤差為施擰扭矩的±10%為限,如發(fā)現(xiàn)有一個欠擰或超擰,應補擰或改正,并再抽查螺栓群總數(shù)的20%。高強度螺栓扭緊檢查后,在節(jié)點處的頂縫、側縫和底縫均應膩封。高強度螺栓連接處的接觸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摩擦試件隨著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同樣的噴砂表面處理。雙面摩擦接頭的摩擦系數(shù)試驗時,摩擦系數(shù)試驗的試件見圖3。試件由兩塊芯板和兩塊拼接板組成,安裝的螺栓分別為(3~6)個。雙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記錄參見附錄C中表C.1。實驗方法如下:安裝螺栓時,測出拼接板左右兩端每個螺栓的預緊力(兩端每個螺栓的預緊力應相同)。然后將試件安裝在拉力裝置上作拉力試驗,逐漸增加載荷,當試件一端芯板與拼接板接觸面發(fā)生相互滑動時,記下拉力值填入表C.1中。載荷繼續(xù)增加,待試件另一端芯板產生滑動時,將拉力值填入表C.1中;每種數(shù)量的螺栓各作三次,根據(jù)所測得的正壓力和摩擦力,計算出摩擦系數(shù),取平均值;依次將3、4、5、6個螺栓的試件做完,得到幾種摩擦系數(shù)的平均值(螺栓越多,摩擦系數(shù)越小)。選擇與罐籠節(jié)點形式相同試件的平均摩擦系數(shù)與設計摩擦系數(shù)比較,是否滿足設計要求,不合格者不能組裝,應重新處理。單面摩擦接頭的摩擦系數(shù)試驗時,摩擦系數(shù)試驗的試件見圖4,單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記錄參見附錄C中表C.2。試件鋼板的厚度可按罐籠實際節(jié)點處鋼板的厚度。試驗方法與雙面摩擦系數(shù)的試驗方法相同

單位為毫米注:1—芯板,2—拼接板。圖3雙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所有試件

單位為毫米注:1—芯板,2—拼接板。圖4單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所有試件鉸制孔用螺栓連接質量檢查根據(jù)螺栓直徑,選用0.25kg~0.4kg的小錘敲擊檢查。鉸制孔用螺栓連接零件間的密合程度可用0.1mm的塞尺檢查。重要承載件檢查首繩懸掛板、主橫梁、尾繩梁等重要承載件按4.2.2、4.2.6的要求進行檢查,并附探傷檢驗報告單。幾何尺寸檢查檢查平衡錘尺寸及有關形位公差是否符合4.4.2、4.4.3的要求。平衡錘起吊平衡試驗以平衡錘起吊中心為起吊點,將平衡錘提離地面、調平,測量是否符合4.4.3表4中6、7項及4.4.4的要求。表面質量及涂裝檢查觀察平衡錘表面質量是否符合4.5.1、4.5.2、4.5.3的要求。涂層厚度采用電磁式膜厚儀檢測,罐籠表面涂層厚度是否符合4.5.4的要求。漆膜附著力采用劃格法檢查,罐籠表面漆膜附著力是否符合4.5.5的要求。現(xiàn)場掛平衡錘調試平衡錘現(xiàn)場安裝時,應調整好滾輪罐耳與罐道壓力的情況下,測量制動罐耳與罐道的間隙,應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否則應及時整形或調整制動罐耳下的墊片,以使平衡錘在提升中罐耳不與罐道摩擦。平衡錘現(xiàn)場運轉時間不應少于8h,按5.9的試驗方法對平衡錘進行調整、測量,其主要判斷項目包括:a)平衡錘的重心是否與提升中心一致;b)平衡錘在井筒罐道中運行是否平穩(wěn);c)平衡錘各部位是否出現(xiàn)永久變形和損壞現(xiàn)象。平衡錘運轉中對高強度螺栓的檢查目測節(jié)點連接構件滑移,漆膜拉開或流銹水,表明連接處高強度螺栓大部分欠擰。如果發(fā)現(xiàn)個別螺栓頭或螺母周圍漆膜開裂脫落或流銹水,表明該螺栓嚴重欠擰或漏擰。用重約0.25kg的小錘敲擊螺母一側,手按在另一側,如手指感到顫動較大則為欠擰螺栓。將螺桿與螺母;連接件與節(jié)點板;螺母、螺墊、節(jié)點板或連接件間的相對位置用白漆做出標記,并經(jīng)常檢查它們間的相對位置的變化和滑移現(xiàn)象的產生。檢驗規(guī)則檢驗分類平衡錘的檢驗分出廠檢驗與現(xiàn)場檢驗兩種。檢驗項目見表5。出廠檢驗每臺平衡錘應經(jīng)制造廠質量檢查部門檢驗合格后,并附有產品合格證及相關質量合格文件方可出廠?,F(xiàn)場檢驗平衡錘的現(xiàn)場檢驗在現(xiàn)場安裝后進行。判定規(guī)則出廠檢驗、現(xiàn)場檢驗項目按表5規(guī)定進行檢驗,若有一項不合格即判定該產品為不合格。

表5檢驗項目序號檢驗項目要求試驗方法檢驗種類出廠檢驗現(xiàn)場檢驗1重要承載件檢查4.2.2、4.2.65.7√-2焊縫質量檢查4.2.5、4.2.7~4.2.115.2√-3鉚釘質量檢查4.3.15.3√-4高強度螺栓、鉸制孔用螺栓連接質量檢查4.3.2、4.3.35.4、5.6√√a5高強度螺栓連接處的接觸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4.3.25.5√-6幾何尺寸檢查4.2.4、4.2.5、4.4.2、4.4.35.8√-7平衡錘起吊平衡試驗4.4.3、4.4.45.9√√8材料、代用材料檢查4.2.15.1√-9表面質量及涂裝質量檢查4.2.3、4.55.10√-10現(xiàn)場掛罐調試4.6.35.11-√11平衡錘運轉中對高強度螺栓的檢查4.3.25.12-√注:表中“√”表示檢驗項目,“-”表示不進行檢驗項目。a平衡錘解體運輸時增加的現(xiàn)場檢驗項目。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標志在平衡錘的上盤中部明顯位置固定產品銘牌,銘牌應標明下列內容:a)制造廠名和商標:b)產品名稱;c)產品型號;d)平衡錘實際質量(t);e)平衡錘外形尺寸(長×寬×高)(mm×mm×mm);f)出廠日期及編號;g)礦用產品安全標志證書編號。包裝除平衡錘本體、配重塊裸裝外,其余零、部件及配件均應包裝并裝箱發(fā)運。平衡錘本體凸出部分及所有加工表面,需用墊板、布或其它方法加以保護,結合面應涂油脂。與平衡錘同時發(fā)送的隨機文件:產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礦用產品安全標志證書復印件;探傷檢驗報告單;裝箱清單;平衡錘總圖;以上文件均用防潮袋包裝放入箱內。運輸平衡錘宜采用整體運輸。運輸時,應有固定和防水措施,以使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形、碰傷和銹蝕。貯存平衡錘應在井口房、庫房或遮棚內貯存。平衡錘的存放應防止變形。MT235—200×PAGEIII附錄A(資料性附錄)多繩提升容器鋼絲繩張力自動平衡懸掛裝置選用參數(shù)表立井多繩罐籠平衡錘首繩懸掛裝置的選用參見表A.1。表A.1多繩提升容器鋼絲繩張力自動平衡懸掛裝置選用參數(shù)表型號設計破壞載荷kN最大調繩距離mm提升繩直徑mm提升鋼絲繩最小間距mm最大長度mm最小長度mm單根質量(含繩環(huán))kgXSZ6060035515~2020025432188157XSZ9090052019~2833352815242XSZ135135065028~3525039923342434XSZ170170070030~4046303930672XSZ200200085035~4530050984248770XSZ250250089840~50547845801198XSZ3003000110545~55620551001345XSZ400400093355~65606551321678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多繩提升容器B型鋼絲繩懸掛裝置圓、扁尾繩懸掛裝置選用參數(shù)表立井多繩罐籠平衡錘首繩懸掛裝置的選用應符合MT237.3~MT237.4的規(guī)定,見表B.1。表B.1多繩提升容器B型鋼絲繩懸掛裝置圓、扁尾繩懸掛裝置選用參數(shù)表型號設計破壞載荷kN規(guī)格單根質量kg圓尾繩直徑mm扁尾繩(寬×厚)mmXWY60(B)60028~38—156XWY100(B)100040~51270XWY150(B)150050~65397XWY180(B)180055~65427XWB60(B)600—<113×19182XWB100(B)1000<155×26330XWB150(B)1500<177×28440XWB200(B)2000<196×31550XWB260(B)2600<206×33705注:尾繩懸掛裝置的連接方式分Ⅰ型(直型)和Ⅱ型(叉型)。

附錄C(資料性附錄)高強度螺栓連接處的接觸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記錄表高強度螺栓連接處的接觸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記錄參見表C.1和表C.2。表C.1雙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記錄表試件尺寸mm×mm×mm螺栓數(shù)拼接板左端拼接板右端每個螺栓預緊力kN滑動載荷kN摩擦系數(shù)每個螺栓預緊力kN滑動載荷kN摩擦系數(shù)芯板370×124×20拼接板482×124×123芯板490×150×20拼接板642×150×124芯板570×150×24拼接板802×150×125芯板650×150×24拼接板962×150×126試驗人員:試驗日期:年月日校審人員:校審日期:年月日表C.2單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記錄表試件尺寸mm×mm×mm螺栓數(shù)拼接板左端拼接板右端每個螺栓預緊力kN滑動載荷kN摩擦系數(shù)每個螺栓預緊力kN滑動載荷kN摩擦系數(shù)芯板370×124×16拼接板482×124×163芯板490×150×16拼接板642×150×164芯板570×150×16拼接板802×150×165芯板650×150×16拼接板962×150×166試驗人員:試驗日期:年月日校審人員:校審日期:年月日目次HYPERLINK1范圍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產品分類 14技術要求 65試驗方法 76檢驗規(guī)則 117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12附錄A(資料性附錄)多繩提升容器鋼絲繩張力自動平衡懸掛裝置選用參數(shù)表 13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多繩提升容器B型鋼絲繩懸掛裝置圓、扁尾繩懸掛裝置選用參數(shù)表 14附錄C(資料性附錄)高強度螺栓連接處的接觸面摩擦系數(shù)試驗記錄表 15

MT235—200×PAGEIII前言本標準第4.2.6、4.3、4.6.2、4.6.3條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本標準是對MT235-1991立井多繩罐籠平衡錘的修訂,本標準代替MT235-1991。本標準與MT235--1991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增加了C型斷面尺寸的平衡錘系列,平衡錘斷面尺寸由寬、窄型兩種斷面尺寸修改為A、B、C型三種斷面尺寸(1991年版的3、4.1、4.3、4.4;本版的3.2、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