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2024年《我們仨》讀后感3000字《我們仨》讀后感3000字1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撰寫的一部關(guān)于她和先生錢鐘書以及女兒錢媛的家庭回憶錄。全書分三個部分,以“我們倆都老了”、“我們仨失散了”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貫穿一體,描繪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學(xué)者家庭幾十年相愛相守的生活圖景,從中也展示出一個知識分子對于人生哲學(xué)的獨特感悟與釋讀。
“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
開篇,就有一個“長達萬里的夢”?!爸晃乙蝗?,站在荒郊野地,鐘書不知到哪里去了?!薄扮姇话参课艺f: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面對至親的離去,楊絳先生以一個“萬里長夢”,記錄了這段生命之痛。
楊絳先生夢中的古驛道、客棧和小船與現(xiàn)實奔波的路途、家和醫(yī)院相對應(yīng),夢境與女兒錢媛、先生錢鐘書的病情對應(yīng)。一個生病的人,如果預(yù)知自己快要到走到生命的盡頭,那么,最后這一段日子,對于病人自己和他的家人來說,曾經(jīng)的生活愈是溫馨,死別之際則愈是悲壯。
“她叫的一聲娘,比往常更溫軟親熱?!薄拔蚁肴タ窗寻职?,可是我腰痛得不能碗,不能走動,只能站著。”“她又提醒我說,媽媽,你不要走出后門?!边@是一個女兒對生命的不舍,更是對父親的記掛,對母親的放不下。
“絳,好好里(好生過)?!薄半x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我但愿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著那個小點。我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這是夫妻間的離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你要我好生過,我只愿化成“望夫石”守望你。人生多少悲歡事,盡在平淡不言中。
是的,我不否認,這一篇章的文字,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和我的家人的那一段時間。我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跨越生與死的鴻溝,給予生活微笑,給我們?nèi)胰讼M土凉狻N业母赣H堅忍樂觀,他忍受病痛不說,我看著心疼,常常心疼得淚流滿面。我常常會夢到我的父親,在夢中,我從來都是又擔(dān)心又開心,擔(dān)心你的身體變化情況,開心你還在我的身邊。有一次,我夢見在地里,我隱約看到了你,于是我跑過去找你,果然是你,你正在用機器出玉米粒(夢里面的玉米有甘蔗那么長),你說:“你看,這是我買的,雖然我現(xiàn)在干不了重活,這個還是可以做的。”我趕緊仔細看看你的臉,發(fā)現(xiàn)雖然能看得出來你是病人,但臉色還不錯,我也就放心了。我怕你累著了,連忙說你休息休息,我來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弄完了,你笑著說:“哈哈,我都弄完了,我身體還是很好的?!庇幸淮危覊舻轿一氐郊依?,直接去了你的房間,你坐起來跟我說:“你看,我越來越好了呀!”你還指導(dǎo)我給家里換電燈泡。有一次,我夢到我喊你吃飯,你像往常一樣在看電視,聽到我喊你,你立刻開心的蹦跳著答到:“來嘍,吃飯嘍!”有一次,我夢到我給你燉銀耳湯,你說:“嗯,好好吃。”我好開心,問你要不要再多吃一點,你笑著說:“不能吃太多,能把這吃完就很好了?!?/p>
“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
我想,即使沒有讀過《我們仨》的讀者,大概也聽說過錢楊二人為學(xué)術(shù)界令人欣羨的模范夫妻,錢鐘書評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評錢媛為“我生平杰作”。那么這個家庭的幸福之道是什么呢?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nèi)齻€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鐘書總和我一同承擔(dān),困難就不復(fù)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鞓?。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這份與世無爭、相愛相守令人動容,這也正是純樸家庭的幸福之道。碰到困難,家人一同承擔(dān),困難就不復(fù)困難;遇到快樂,家人一起分享,快樂也會加倍。幸福的家庭都透著相同的味道,即夫妻恩愛和美,兒女活潑孝順,一家人相濡以沫風(fēng)雨同舟,任它是現(xiàn)世安穩(wěn)還是亂世飄搖,都堅信此生沒有生離、唯有死別。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通過楊絳先生的描述,我們可見從錢楊二人結(jié)婚留學(xué)開始,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家人幾十年的風(fēng)雨歷程,既有大風(fēng)大浪,又有緩緩細流,但是不論是喜是悲,“我們仨”都能從中發(fā)現(xiàn)樂趣。我想起普希金的詩歌來,覺得也十分契合:“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著未來;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接下來,我們來略略窺見一下“我們仨”的“樂趣”。
錢楊二人在牛津留學(xué)的那一段生活,二人稱外出散步為“探險”,在微小的事物中也能尋得趣味。我想起沈復(fù)也有說過: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坝腥ぁ笔怯眯娜ジ惺堋6顺醮巫岳砘锸呈恰懊半U”,“兩人都不會做飯,廚房的廚具也不夠,肉得用剪刀剪,扁豆他們也認不得。雖然條件不如人意,但是“玩著學(xué)做飯,很開心”,“鐘書吃得飽了,也很開心”。特別其中一段寫楊先生剪蝦:我剛剪得一刀,活蝦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蝦,逃出廚房,又走回來。鐘書問我怎么了。我說:“蝦,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們不吃了吧!”我覺得好不生動形象,楊先生實在善良可愛。我想,內(nèi)心充滿愛的人,大抵更能發(fā)現(xiàn)趣味吧。
后來有了圓圓,就是完整的“我們仨”。圓圓是一個愛讀書又體貼的“帶三分呆氣,像鐘書”的女兒。圓圓有很多天真可愛的金句:“爸爸這許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兒。”“自然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薄癇abynoeat”“Babyyeseat”?!扮姇墙曆?,但耳朵特聰,阿媛耳聰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們就觀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們吃館子是連著看戲的?!币娺^世態(tài)炎涼之后,我們“常把日常的感受當(dāng)做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嘗。這種滋味值得品嘗,因為憂患孕育智慧。我們把所見所聞,剖析琢磨,讀通許多人,許多事,長了不少學(xué)問?!?/p>
我覺得我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我的父親母親沒有到“與世無爭”的境界,但是他們具有“不拘小節(jié)”的豁達。我的父親喜歡哼著小歌,聲音又大,所以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他總是樂呵呵的,主動給別人打招呼,主動幫助別人,尤其對孤苦的老人格外憐憫,常常有人念他的好。我的母親對鄰里友善,與妯娌間的關(guān)系也很好,常常有人向她傾訴,希望她能做調(diào)解人。我讀大學(xué)之前,我們家人幾乎每天都是在一起的,有一次,爸爸和親戚出去玩了兩天,回來后說:“感覺出去了好久,還是家里好?!蔽液偷艿茏x大學(xué)后,我們倆在家的時間就少很多了,我覺得一家人還是近一點比較好。
最后,以楊絳先生的一句話結(jié)束:“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fēng)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
《我們仨》讀后感3000字2
讀書時旁邊放一本筆記本,讀讀寫寫是我的習(xí)慣,寫的內(nèi)容大多是原文摘抄、隨心感想、全書讀后觀。而一口氣讀完《我們仨》我一個字沒抄,一個字沒寫。不是沒有東西可以抄,如果真要抄,那就只想把整本都抄了,因為楊絳先生本就惜字如金的寫作風(fēng)格,句句是精華。也不是沒有感想可以寫,是每讀幾個字或一段乃至全篇,都有不同感想,推翻重疊,從點到面、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呼后應(yīng),不敢看到中間忽然斷開去集思疾書,怕自己再也追續(xù)不上她文采的美妙和精湛的構(gòu)思。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用一個夢引入,闡述我們老了,老得那么不知所措,老得那么深情款款。
用夢與現(xiàn)實、夢與夢的夢里來詮釋我們仨失散了,來回得絲毫沒有痕跡,這種欲揚先仰的手法無不道出了堪稱一絕的寫作功底。一字一句無不透露著一個家(天下之大,家庭成員有倆、有仨、有亖等的組合)的愛。從“當(dāng)場拿獲”引出一場父女(錢老先生與女兒錢瑗)的嬉鬧,看出錢鐘書先生的愛女如命和生性“搗亂、笨拙”。從錢老先生的妻楊絳先生,接起一通不知道哪里來的電話,叫鐘書先生去不知道哪里開會,第二天有車來接。她還絮叨著老先生很久沒人叫去開會了,能不能自己代他去,錢瑗也說。埋下一個懸念。讓我思索,他要去向哪里,他最后又去了哪里?我想看完這第二部分,總歸給我一個明詞明句,解釋這懸念。第二天,她送他上了車,她稱不知明的車,她后悔自己連車也沒看清就送錢老先生上了那車,自己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朦朧中娓娓道出一生的深情和坐立不安。一生不善入廚的她,后悔自己的欠缺,回憶里,關(guān)于這種欠缺鐘老先生和女兒錢瑗卻也從不曾嫌棄過她一字半句。相反的,也總吃光她做的飯菜。而后長大的錢瑗想著年邁的父母能多吃點,學(xué)習(xí)看烹飪書,為著他們做各式的菜,看著他們吃下去又道一句“謝謝”,有多少人,會因為年老的父母,吃下一口飯菜而滿心感謝的?
在焦急中回憶里穿行的楊絳先生,等來了在學(xué)校下班回來的女兒錢瑗,接了一個電話,爸爸說了地址,一個叫不上名字,也說不明路線的地方,女兒帶著她去,坐了很久的車,到了那個地方,她重復(fù):還好接電話的是錢瑗,是呀,還好是她。兒女是父母前行路上的拐杖。道出父母與子女的關(guān)系,不是目送,而是隨行。下了車,那條很長很長的古驛道和碎石路,那個進古驛道前必須經(jīng)過的客棧,那個客棧交費處“不知道的事情,別問!”的禁令,那條靠在岸邊的船,船上有張床躺著錢老先生,上船前必需路過的跳板,沒有艄公艄婆的船艙等等,一詞一句都是伏筆,沒有一樣不是懸念。楊絳先生她不說那是醫(yī)院(哪里來的電話),她不說那是治療(開會)。那不是夢(故事以夢為背景)。她知道,她心里什么都知道。她不希望那是醫(yī)院的來電,她希望那真的只是一個會,一個可以找人代之去開的會,如若真的是病,她肯定也曾想過,她可以代替他去。
起初有錢瑗陪同,錢瑗在驛站、家里、學(xué)校、自己家四邊跑,看顧自己的父親、回三里河的家、兼顧工作、自己的夫家,這些像小石子一樣的生活瑣碎,在一個母親的夢里被圈點被提及,正因為她是她的母親呀,為母者且知之。
人生在夢里被壓縮成了一段縮影,后來錢瑗也生病了,楊絳先生就走進了夢中夢,她夢得很辛苦,就如同一個人走在一條艱險陡峭的山路上一樣,感覺疲憊和心碎。她從客棧途徑長長的古驛道,到船上陪著錢老先生;一面走去女兒的醫(yī)院,時而回去他們?nèi)齻€人的家三里河,而后又去女兒的婆家西石槽,她在她的夢中牽腸著她的夫,夢中的夢牽腸著她的女,就好像現(xiàn)實生活一樣,我們總是這樣掛念著親人,深知疲憊卻也不負。夢里夢回和錢老先生說著女兒的情況。錢老先生也從不問“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就是躺在船里(醫(yī)院)的床上,時而發(fā)燒,時而清醒,時而睡意……
錢瑗的離開,楊絳先生用錢老的話說了四句“叫她回去”
第一句:“叫阿圓回去?!卑A笑瞇瞇地說:“我已經(jīng)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爸爸……”
第二句:鐘書仍對我(楊絳)說:“叫阿圓回去,回家去?!蔽乙皇謸еA,一面笑說:“我叫她回三里河去看家。”我心想夢是反的,阿圓回來了,可以陪我來來往往看望爸爸了。
第三句:錢老先生說:“回到她自己家里去?!睏罨亍班?回西石槽去,和他們熱鬧熱鬧。”
第四句:“西石槽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到她自己家里去?!?/p>
這四段回家,不知道別人讀的時候是什么心情。而我連貫上文,差點淚濕襟衫。我看見期盼,父母的期盼,盼著女兒的身體健康;我看見擔(dān)心,兒女的擔(dān)心,回望,形成父與女心靈上的攙扶;我看見求之不能的傷痛,他們希望孩子回到他們仨的家去,可是孩子回不去了。她的女兒不僅是他們的女兒,亦是別人家的親人。那種生命平安帶去的慰藉是親人都該被分享的。楊絳先生沒有忘記,她不僅有他們仨,錢瑗也有錢瑗的“他們倆或仨或亖”。楊絳先生說“夢是反的”,她多希望夢是反的,她的女兒不必“被回家”。不會有那樣完完全全的苦和痛,苦到眼里流不出淚,卻好似心肝掉出去的痛,卻沒有一字一句的哀與號。那些細小的痛像小石頭,用精準(zhǔn)的目測將它們放入水滴下面,讓時間去醞釀滴水穿石的奇跡,以為是奇跡,不想它們連成了一串“菩提石珠”世世代代念著生命的輪回和情感的傳承。
她女兒走了,先于他們走了,回來走在古驛道上,看見古道遠處的舟已不見了,那個上船前必需路過的跳板被人拿走,拿走跳板的人經(jīng)過她的身旁,她急切的問了一句:你們是什么人,這是船上的東西?心口一驚,她犯忌了。想起那個“別問”的警令。錢老的舟已遠行。一葉孤舟漂走了,也帶走了楊絳先生的家。
生命的淡泊從視眼前的“家”為“寄居”開始,這個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終了前的近20年時間懷念“他們仨”,造就了《我們仨》的最后一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道出了人生的瑣碎如撿石子,像前文提到“錢老先生愛收集石子”一樣,呼之欲出的埋筆令人難以忘懷,終其一生瑣碎而令人念想。
不得不說的是附錄,有錢瑗的親筆信,錢老先生的回信,楊絳先生的親筆,它們在訴說一個家的愛之濃烈。一位父親的愛,連夜起身寫回信給女兒;一對父母的愛與殤,從引接女兒的到來到送走她,收著她兒時的`紙條,經(jīng)歷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動蕩,足行大半個地球,這些紙條都還在。好似襁褓未干,雨又下了的惆悵。襁褓干了,女又大了的不覺。自己老了,女先走了的傷感;一個兒女的愛,女兒病逝前留下的《我們仨》可以看出,我們每個人對“我們仨”的理解都不一樣,卻也相輔相成,流露濃濃的愛;一位不完美妻子的愛,平淡中娓娓道出自己的不足和先生的進步。一個丈夫的愛……令我讀完了還意猶未盡,看來“讀書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獲”真是不假。伴著楊絳先生走到了耄耋之年都不足以形容的百年人生,定不是我這區(qū)區(qū)篇幅的讀后觀能祥盡敘述的。如有再次閱讀的時間,定會一再復(fù)讀。
《我們仨》讀后感3000字3
寫在前面:在看待回憶錄上,我向來有個偏見,偏執(zhí)地認為只有本尊親自捉筆才能貼近史實,才能還原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而由作者口述,他人代筆,抑或完全是身邊人員寫就的回憶錄,自不太恭維,總覺得這樣的文章與史料價值有損,且難免給人以攀龍附鳳之嫌。碰見這樣的文章,往往敬而遠之,想當(dāng)然地包括了尚未發(fā)行已被媒介廣而告之到家喻戶曉的《我們仨》。最初只知它是錢鐘書愛女錢媛遺作,錢鐘書遺孀楊絳續(xù)寫完成,這里并沒有丁點冒犯楊絳先生的意思,怪只怪“他們仨”之中我最先知道《圍城》,并就此喜歡上了楊絳口中的他——“鐘書”。曾以為《我們仨》亦是攀附之作,故束之高閣十余年。
初次閱讀我是帶著挑剔的目光,無知者無畏地翻開去的。
卷首寫到:“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小夢。……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蹤影。我喊他,沒人應(yīng)?!睏罱{先生就此開始了她的描述。夢里不小心丟了鐘書,呼喊沒人應(yīng),醒來鐘書卻已不在身邊?!皬慕褚院?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鐘書的話猶言在耳,卻難以撫慰夢醒之人。醒來去哪尋你呢?鐘書,到哪里才能找你呢?這世上除了夢里,何以得相見?“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边@是埋怨嗎?我看不是,這應(yīng)是鐘書的不舍。讀到這里,不禁掩卷長嘆,楊絳先生妙筆,三言兩語就詮釋了這天地之間生離死別戚戚傷情,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如泣如訴的六個字——字字珠璣,老先生晚年喪夫失女的凄涼之情像濃霧一樣彌散開來。接下去的文字如夢似真,如魔似魘?!斑@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在目,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边@個夢很長,先是從阿圓小臥房里的美夢中開始的“阿圓理直氣壯地喊‘Mummy娘!爸爸做壞事!當(dāng)場拿獲!’”小小場景、寥寥數(shù)語,其樂融融的人間天倫躍然重現(xiàn)。這一情景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也許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如此,可楊絳先生生活在一個講究師道尊嚴、男尊女卑的時代,他們仨這沒大沒小、沒尊沒卑的父女夫妻關(guān)系,確實是難得一見難能可貴,相信很多讀者讀到此定與我一樣深刻的感受到,他們仨的未泯童心。楊絳先生也在很多場合說過他們仨的關(guān)系,既是母女也是姐妹,既是夫妻也是母子。想起我自己的童年,我不禁發(fā)愿:“愿天下都是此樣父母,此樣家庭?!笨擅篮每偸嵌虝?,還沒來得及細細享受,一個電話就換了天地。
接下來的幾頁文字,我是斷斷續(xù)續(xù)分了好幾次才艱澀讀完,期間幾次掩下書卷,擱置一旁,胸腔里的烏云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為了能讀下去,我用卡萊爾的話鼓勵自己:“一個人在讀一部真正偉大的作品時,開始總是感到煩躁,甚至?xí)_到痛苦的程度?!保艺诮?jīng)受這份苦楚。我也真就希望那是一個萬里長的夢,千萬不要醒來,因為醒來即是死別。這時我又一次深刻地體會到,楊絳先生的春秋筆法。前面那短暫的美,在此刻卻如同“鋒利的匕首”,一刀一刀捅向讀者的心窩窩,那一抹其樂融融,就猶如天邊的彩虹,從陰云密布的間隙射出耀眼的光華,刺得人不禁淚流滿面。天哪?怎就可以這么殘忍地昭示結(jié)局,楊絳先生?怎又可以這么堅強地娓娓道來,不曾給鐘書半點擔(dān)憂,只把這份憂傷深埋在心里,晾曬在五年后的文字中。
夢,繼續(xù)做著,只是越走越遠,一步一步把阿圓送進醫(yī)院,卻忘了帶她出來。
“她頭頂上吊著一袋紫紅色的血……?!贝颂帡罱{先生覺得心上給人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只飽含著熱淚的眼睛。而我讀到此處,分明被捅兩下,綻出一對血泡,一個是阿圓笑的淚,一個是楊絳哭的淚。“阿圓屋里燈亮著,……。我認得一只鞋是阿圓的,她穿著進醫(yī)院的?!贝颂?,無以復(fù)加的痛徹心扉,雖有幸未經(jīng)受此人間大不幸,但這心如刀剜的感受還是讓我扼腕。記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jīng)說過:“人恐懼死亡,那是因為愛情生存的緣故?!?/p>
“死亡也許并不困難,生存則是非常艱難?!眲偹妥邜叟?,次年錢鐘書又別她而去。
“他說:‘絳,好好里(即好生過)?!矣袥]有說‘明天見’呢?……我眼看著一葉小舟隨著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沖入茫茫云海,變成了一個小點;看著看著,那小點也不見了?!?/p>
這應(yīng)是全書最悲戚的所在,相濡以沫的一生坎坷,要在這里揮手告別,錢鐘書先生那一句,“絳,好好里(即‘好生過’)?!痹V盡了牽手一生的不舍和纏綿。在我看來,錢鐘書先生是帶著祥和、留下諾言走的:“絳,好好里,我在奈何橋上等你,不論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
也許,正是這份不舍和纏綿,令楊絳先生更加懷念那仨人一起的日子。寫到這里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全書最快樂的樂章?lián)涿娑鴣?,“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似乎在說,余生,剩下的日子里只有“我們仨”。腦海呈現(xiàn)出一幅畫面:“暖陽下,銀發(fā)蒼蒼的老人,依偎在藤椅里,輕撫泛黃的照片,露出那不經(jīng)意的笑,看來看去,這個世界只有他們仨?!?/p>
追憶傷心,總是從最痛處衍生,而回憶快樂,往往從最初開始。時間,回到1935年7月,為了能相夫,楊絳女士放棄美國韋斯利大學(xué)獎學(xué)金,當(dāng)了牛津大學(xué)的旁聽生,不但談不上志滿意得,還小有自卑之感,但這點造化弄人很快就被小兩口甜蜜的瑣事所淹沒。這里,楊絳先生不吝筆墨大書特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們玩著學(xué)做飯,很開心。鐘書吃的飽了,也很開心?!?/p>
在這份快樂的感召下,阿圓來到人間。
“鐘書諄諄囑咐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边@樣的情話,讀的人臉紅,寫的人甜蜜。細細體會,能感受到錢鐘書對妻子那份無法分割的愛,哪怕分給女兒,也是心疼的?!拔乙畠骸灰粋€,像你的?!睋磹廴缢?,夫復(fù)何求?
楊絳先生曾在接收采訪時說:“我們仨是不同尋常的遇合?!?/p>
“這是我的女兒,我喜歡的?!边@是錢鐘書對阿圓說的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院規(guī)范用工合同范本
- 與物業(yè)簽訂廣告合同范本
- 浠水購房合同范本
- 銀行居間付款合同范本
- 修建鄉(xiāng)村公路合同范本
- 醫(yī)院日常裝飾維修合同范本
- 協(xié)調(diào)服務(wù)合同范本
- 公房買給個人合同范本
- 上海吊車租用合同范本
- 北京綠化合同范本
- 浙教版(2023)六上 第15課 人機對話的實現(xiàn) 教案3
- 開票稅點自動計算器
- 2024年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患者轉(zhuǎn)運意外應(yīng)急預(yù)案
- 大學(xué)生國防教育教案第四章現(xiàn)代戰(zhàn)爭
- 人教版初中化學(xué)實驗?zāi)夸?總表)
- AS9100航空航天質(zhì)量管理體系-要求培訓(xùn)教材
- 第2課+古代希臘羅馬【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 Q-GDW 11711-2017 電網(wǎng)運行風(fēng)險預(yù)警管控工作規(guī)范
- 《桃樹下的小白兔》課件
- 電工儀表與測量(第六版)中職技工電工類專業(yè)全套教學(xu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