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考研歷年真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7/09/wKhkGGZI_XKAf8C5AAHoe7luHls374.jpg)
![北大哲學考研歷年真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7/09/wKhkGGZI_XKAf8C5AAHoe7luHls3742.jpg)
![北大哲學考研歷年真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7/09/wKhkGGZI_XKAf8C5AAHoe7luHls3743.jpg)
![北大哲學考研歷年真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7/09/wKhkGGZI_XKAf8C5AAHoe7luHls3744.jpg)
![北大哲學考研歷年真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7/09/wKhkGGZI_XKAf8C5AAHoe7luHls374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北大哲學系歷年考研真題
20005年中國哲學史
—名詞解釋(5分x4)
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幾
二簡答(8分x5)
離堅白以說出故崇本舉末一物兩體能必副其所
三問答(35分x2國內(nèi)考生前3題選2,外國考生4選2)
1、老子與韓非道論異同。
2、羅欽順與朱熹理一分殊比較。
3、王守仁與王夫之知行觀異同。
4、孟子與告子人性論比較。
四標點并翻譯古文(20分)
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圣神繼天立極而道統(tǒng)之傳有自
來矣其見于經(jīng)則允執(zhí)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者舜之所
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幾也
一、關(guān)于名解
1、老子和莊子每年考1或2個很偏的,在方克立的辭典中老子有70多個名解,莊子也
有60多個,考到了不會不要管,猜一個作者。估計沒幾個人會,那本書沒得賣了。莊子的
注意?個“見獨”:是體會到獨一無二的道的一種人身修養(yǎng)境界。是人在修養(yǎng)19天之后達到
朝徹境界后的第二階段。見獨之后才能達到超脫生死、不為外物所累的階段的境界。
2、每年都會考幾個史料學的名解,曾考過《禮記》、《肇論》等。注意西銘(即訂頑)
3、只會考名解的哲學部分孔子、孟子、名家、先秦邏輯學、孫武、道教、賈誼、慧遠、
天臺宗、范縝、柳宗元、劉禹錫、李靚、譚嗣同、嚴復、章炳麟
4、2004年的新動向。考陳來《宋明理學》中的重要論述概念和命題(包括大題)。列
舉可能考的孔顏樂處、一故神兩故化、太虛即氣、仁者渾然與物同體、民胞物與、定性說、
涵養(yǎng)須用敬、元會應(yīng)世、心統(tǒng)性情、四句教、知行合一、一物兩體、道則自然生萬物(程頤)、
物極必反(注意程頤的發(fā)揮)、百姓日用即道。
5、明清之際部分:反因、四幾、能必副其所、習與性成、顏李學派、六府三事、知無
體以物為體、氣化即道、血氣心知。
二、大題
可考范圍:
1、老莊比較道論或論無;荀子、韓非子;
2、玄學與早期佛學(3個考察方面:本體論即是有無之辯、方法論即是言意之辯、理
論歸宿即是名教與自然之爭。特別注意不要漏了嵇康和阮籍這?派)
3、佛學中的僧肇就剩般若無知論沒有考過,重視!華嚴宗、維識宗或禪宗;
4、宋明理學部分朱熹陸王掌握知行觀和格物說即可。張載、二程、王夫之、顏元、方
以智要全面把握。其中如果按專題分則格物說注意王陽明、朱熹、王夫之、顏元、戴震和王
艮;
知行觀掌握朱熹、王陽明、王夫之;人性論此部分掌握羅欽順、王廷相、王夫之、顏元、
本體論部分注意張載和二程。
三、近兩年試題分析
1、綜合部分的題大題一般和中哲150試卷難度相當,基本是從中哲當年試題中抽選,
但是名解較中哲的相對容易,亦有重合部分。
2、03年的題很怪,大題基本都是考過的真題,名解也有一半左右是考過的真題。但是
04年的就難了,而且已考題重復考的情況驟減。主要是大題偏向于考五行和周易的一些專
題方面,可能與北大那個研究周易的姓朱的老教授有關(guān)。但是應(yīng)該對你們影響不大。估計
05年不會這么偏。
四、對比以往試題、實際情況的發(fā)展以及我掌握的信息我押的題
名解:
反者道之動十翼仁內(nèi)義外無故從有故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三惑泰定識體《七略》
見分相分真唯識量《壇經(jīng)》《六逆論》新故相除元亨利貞為性者五法行法弛(一、
4、5所列名解)敬除其舍公羊三世說仁以通為第一義心力內(nèi)籀外籀
大題
1、老莊哲學對道有何不同看法。
2、莊子論心與物、道與物以及物與物的關(guān)系。
3、老莊有無觀異同。
4、荀子的邏輯學理論以及對當時三大謬誤的批判。
5試論述揚雄的玄本體論。
6、王充的精氣論。
7、玄學部分如上所述3個角度。
8、玄學補充角度:王弼與本無宗、郭象與即色宗的比較(如郭象與支遁逍遙義比較)
9、僧肇的般諾無知論論述。
10、隋唐佛學均是名解的詳述(略)
11、韓愈對儒家仁義道德的新解釋。
12、張載的心性論論述。
13、宋明理學部分(二、4中的歸納整理)
14、朱熹羅欽順理一分殊異同比較。
15、朱陸之爭論述。
16、方以智隨泯統(tǒng)、交輪幾的思想論述。
17、二程關(guān)于“有對”的思想。
五、說明
基礎(chǔ)題為主,我自認的可能性較高的題。要高分可能題要更細化、范圍更廣
2002年北京大學倫理學專業(yè)的部分中西哲試題
中哲名詞解釋
1離堅白
2淮南格物
3萬理具于一心
4通為天下第一要義
(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給原文標點,翻譯和評述)先秦的
北大2004倫理學原理、中西哲學史試題
以下系考后回憶而成,措辭用語及先后排設(shè)當與原始試題有所差距,有欠精確及完
整。
倫理學原理試題
一,列舉下列人物的一部倫理學/有倫理學意義的著作(共10小題,每小題2分)
1.柏拉圖2.亞里士多德3.密爾4.摩爾5.西季威克6.羅爾斯7.麥金泰爾8.康德9.尼
采10.休謨
二.簡答.概念術(shù)語說明(共5小題,每小題10分)
1.道德懷疑論2.美德倫理學3.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4.良心與名譽5.羅爾斯差異原則
三.問答(共2小題,每小題20分)
1.舉出一本自己喜好的倫理學或具有倫理意義的著作,敘述其主要觀點及其論證,并解
釋喜好之原山。
2.說明可普遍化原理,并舉實例予以分析(用此原理說明特定道德問題、倫理現(xiàn)象)。
四.情境分析(共1小題,40分)
某軌道上有車廂突然失控,疾速向前滑動。其前方設(shè)有一處岔道,分別通向A、B兩
股不同軌道。甲軌道上有-正在行走的盲人,乙軌道上有三名被捆綁的健全工人。某工作人
員用望遠鏡發(fā)現(xiàn)車廂失控,但因距離原因,不及提醒A、B兩道上的人員,只能用一遙控設(shè)
施進行扳道,從而改變車廂滑向(非A即B)。假若你是這位工作人員,你將采取何種措施
(引向A或B),說明其道德理由,并進而分析功利主義與義務(wù)論之爭及其對于個人、社會
政治的意義。
中西哲學史試題
A西哲部分(問答,共4小題,每小題25分,選做3題)
1.解釋“人是萬物的尺度”,并就此對智者運動/智者學派之若干特點予以說明2.說明奧
古斯丁思想中的柏拉圖主義3.評述休謨關(guān)于因果關(guān)系的論述4.如何理解康德之所謂“哥白
尼革命”
B中哲部分
一.名詞概念簡述(共5小題,每小題4分)
1.以說出故2.六派七宗3.守真存一(守一存真)4.命不在天而在其人5.知行常相須
二.問答(共3小題,1、2小題各20分,3小題15分)
1.述華嚴宗之“理事無礙”思想
2.比較朱熹、王守仁、顏元之“格物”說
3.韓愈關(guān)于仁、義、道、德的論述(注:此題系01年中國哲學史考題重復)科目2—
中國哲學史
一名詞解釋5分X4
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幾
二簡答8分x5
離堅白,以說出故,崇本舉末,一物兩體,能必副其所
三問答35分x2國內(nèi)考生前3題選2,外國考生4選2
1老子與韓非道論異同
2羅欽順與朱熹理一分殊
3王守仁與王夫之知行觀異同
4孟子與告子人性論比較
四標點并翻譯古文20分
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圣神繼天立極,而道統(tǒng)之傳
有自來矣。其見于經(jīng),則“允執(zhí)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執(zhí)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
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兒也。
如《國語?齊語》謂:"今夫商,群萃而州處,察其四時而監(jiān)其鄉(xiāng)之資,以知其市之賈,
負任擔荷,服牛輅馬,以周四出,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市賤鬻貴。"出現(xiàn)了子貢一類結(jié)駟
連騎周游列國的富商大賈。戰(zhàn)國之世,工商顯然已脫離了封君的畜養(yǎng),成為自己負盈虧的事
業(yè)
今焉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之之物而實為之,無有乎不盡。于其良知所知之
惡者,即其意
出處:王陽之所在之物而實去之,無有乎不盡。然后物無不格,吾良知之所知者,無有
虧缺障蔽,而得以極其至矣。明大學問
孔子2000按語:《大學問》者,陽明重要教典也。其中講述“萬物一體之仁”,膾炙人口。
以下黑色字是《大學問》原文全文,藍色字是陽明弟子錢德洪在將《大學問》收入陽明《文
錄•;續(xù)編》時所加按語,山此可見《大學問》作為王門教典的重要性。又,錢德洪的
議論蓋有所為而發(fā)也,曾見有學者據(jù)此而疑及《大學問》是錢德洪偽造。實則《大學問》所
造之境界,非錢德洪所能至也,偽造何易?且錢德洪編輯《文錄》時:陽明及門弟子多在世,
如何偽造?稍提一下,有心者可以作進一步探究。
又其為文也,舉終以證始,本始以盡終。開而弗達,導而弗牽。尋而后既其義,推而后
盡其理。善發(fā)事始以首其論,明夫會歸以終其文。故使同趣而感發(fā)者,莫不美其興言之始,
因而演焉。異旨而獨構(gòu)者,莫不說其會歸之徵,以為證焉。
夫途雖殊,必同其歸;慮雖百,必均其致。而舉夫歸致以明至理,故使觸類而思者,莫
不欣其思之所應(yīng),以為得其義焉。
出處:補充資料:王弼《老子指略》(節(jié)選)
然則,《老子》之文,欲辯而詰者,則失其旨也;欲名而責者,則違其義也。故其大歸
也,論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極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為,損而不施,崇本以息
末,守母以存子。賤夫巧術(shù),為在未有,無責于人,必求諸己。此其大要也。
而法者尚乎齊同,而刑以檢之。名者尚乎定真,而言以正之。儒者尚乎全愛,而譽以進
之。墨者尚乎儉嗇,而矯以立之。雜者尚乎眾美,而總以行之。
夫刑以檢物,巧偽必生;名以定物,理恕必失;譽以進物,爭尚必起;矯以立物,乖違
必作;雜以行物,穢亂必興。斯皆用其子而棄其母。物失所載,未足守也。
然致同途異,至合趣乖,而學者惑其所致,迷其所趣。觀其齊同,則謂之法;睹其定真,
則謂之名;察其純愛,則謂之儒;鑒其儉嗇,則謂之墨;見其不彳系,則謂之雜。隨其所鑒而
正名焉,順其所好而執(zhí)意焉。故使有紛紜憒錯之論,殊趣辨析之爭,蓋由斯矣。
又其為文也,舉終以證始,本始以盡終。開而弗達,導而弗牽。尋而后既其義,推而后
盡其理。善發(fā)事始以首其論,明夫會歸以終其文。故使同趣而感發(fā)者,莫不美其興言之始,
因而演焉。異旨而獨構(gòu)者,莫不說其會歸之徵,以為證焉。
夫途雖殊,必同其歸;慮雖百,必均其致。而舉夫歸致以明至理,故使觸類而思者,莫
不欣其思之所應(yīng),以為得其義焉。
北大本科復習題-中哲史復習題
名詞,概念及命題解釋(18個)
天人三策以無為本形質(zhì)神用人副天數(shù)辨名析理形神相即
法與時變濟有者皆有道統(tǒng)說論衡獨化言意之辯天人不相預(yù)
以心原物休符不于祥於其仁崇有論得意在忘象獨尊儒術(shù)
簡答題:18個
簡述《淮南子》的元氣論思想
簡述《淮南子》對黃老學派氣論的發(fā)展
簡述《淮南子》的歷史觀
簡述董仲舒的"天人感應(yīng)"思想.
何謂"《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
簡述王充"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的思想.
簡述王充的認識論思想.
何謂"魏晉玄學"
簡述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貴無論與崇有論在哲學上的根本分歧是什麼
王弼的玄學觀點與裴^有何區(qū)別
簡述裴虢的"崇有論"的基本命題和主要思想.
何謂"獨化于玄冥之境"
范縝是如何論證形盡神滅的
范縝《神滅論》有何理論貢獻
如何理解"無所謂道德云著,合仁與義言之也”.這句話的思想意義.
解析"受命不于天於其人"與"休符不于祥於其仁"這兩句話的思想內(nèi)涵及其理論意義
郭象如何理解"有無關(guān)系”
綜合性思考題
評述魏晉玄學所討論的主要哲學問題.
魏晉玄學所代表和反映的主要哲學思潮是什麼其與漢代哲學有什麼根本區(qū)別
評述魏晉玄學的方法.
《淮南子》和董仲舒各持何種學派立場他們在哲學上的主要差異是什麼
評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同協(xié)議網(wǎng)絡(luò)廣告協(xié)議
- 借款延期合同
-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范文
- 《深入解析HTTP協(xié)議》課件
- 金錢與期刊:媒體禁制令及一稿多投禁制
- 區(qū)塊鏈共識機制與改進算法研究進展
- 生長因子促進膝軟骨再生:研究熱點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 基于機器視覺的智能車系統(tǒng)設(shè)計
- 考慮失效相關(guān)性的無人機飛控系統(tǒng)可靠性分配與預(yù)計
- 基于藍牙的LBS系統(tǒng)攻擊檢測方法研究
- 《環(huán)境管理學》教案
- 2025年蛇年年度營銷日歷營銷建議【2025營銷日歷】
- (一模)寧波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高考模擬考試 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父母贈與子女農(nóng)村土地協(xié)議書范本
- 集團母子公司協(xié)議書
-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 南安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分布情況登記清單(表五)
- ITSMS-D-038 問題記錄表范本
- 第1課+古代亞非(教學設(shè)計)【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 物業(yè)客服管家的培訓課件
- 2024年房地產(chǎn)行業(yè)的樓市調(diào)控政策解讀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