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實踐活動設計與策劃 課件 活動24 博物而達觀 約取而致知_第1頁
傳統(tǒng)文化實踐活動設計與策劃 課件 活動24 博物而達觀 約取而致知_第2頁
傳統(tǒng)文化實踐活動設計與策劃 課件 活動24 博物而達觀 約取而致知_第3頁
傳統(tǒng)文化實踐活動設計與策劃 課件 活動24 博物而達觀 約取而致知_第4頁
傳統(tǒng)文化實踐活動設計與策劃 課件 活動24 博物而達觀 約取而致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博物而達觀

約取而致知

——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主題】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強調(diào),學校要創(chuàng)造條件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還要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博物館是知識傳授和教育學習的好場所,也是積極參與宣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理想之地。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甘肅地區(qū)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燦爛,在漫長的歲月中沉積了許多精美的歷史遺珍。甘肅省博物館內(nèi)即收藏有大量的文物精品向世人展示著甘肅的歷史、文化。為充分利用社區(qū)教育資源,幫助同學們探尋家鄉(xiāng)歷史文化遺產(chǎn),提高社會責任意識,鍛煉社會實踐能力,我們特別策劃了本次活動,并聯(lián)合舉辦了志愿者講解活動?!净顒幽繕恕?.知識目標: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歷史知識,理清歷史線索,把握歷史脈絡,增強歷史積累,讓學生對甘肅本土文化有更深的認識,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多關注和了解各種文化的背景和歷史關聯(lián)。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設計和參與課外活動的能力;鍛煉學生協(xié)調(diào)社會關系的能力;提升他們在參觀過程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維護公共秩序的能力。3.素養(yǎng)目標:通過參觀和學習,增加學生的歷史知識、了解不同時代先祖?zhèn)兊妮x煌創(chuàng)造與發(fā)明;從靜態(tài)沉睡的博物館展品身上,感受本土文化的溫度與生命,喚起學生心靈深處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xiāng)和本土文化的珍愛、珍視與珍惜之情?!净顒訉ο蟆咳w在學校學生【活動形式】集體參觀【活動時間】可靈活安排某天下午(約3小時左右)【活動地點】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西津西路3號)【活動準備】1.成立活動籌劃小組,擬定活動方案2.挑選10位同學先期完成參觀學習的準備事項:(1)通過學生、老師或家長聯(lián)系省博物館(2)確定學生講解員并對他們進行培訓,要求學生講解員必須熟悉講解詞、去現(xiàn)場實習、相互交流,并對本次活動有記錄(3)要求學生講解員在講解時要注意用詞專業(yè)度,準確度;使用規(guī)范講解動作,包括講解手勢、講解導引等(4)精心準備講解稿,講解時必須脫稿

3.要求其他同學搜集該博物館歷史文物資料,為參觀活動做好扎實的預習工作

4.組織學生講解員到博物館進行模擬實習,時機成熟時,組織同學們?nèi)⒂^,主要聽學生講解員的講解,聽學生眼里、心目中的甘肅本省文化【活動流程】

1.學生自乘公交車到達預定集合點進行集合點名線路如下:①公交:坐車1路、31路、71路、106路、77路、50路、137路、58路、2路等等到七里河橋站下車即到;②地鐵:1號線在蘭州中心站下車。

2.參觀學習①宣講進館參觀秩序要求②正式進館參觀參觀順序:按規(guī)定順序進入“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彩陶”展館【活動拓展】附1部分講解詞

學生講解員講解詞(節(jié)選)絲綢之路文明展廳第一展廳:由xxx講解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走進甘肅省博物館絲綢之路展廳。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商貿(mào)通道。首先請大家先看一下絲綢之路的幾條路線圖。在中國的北方,有一條草原絲綢之路,她東起齊齊哈爾,穿越北方草原,途徑烏蘭巴托,最終到達歐洲。還有一條綠洲絲綢之路,就是通常大家較為熟悉的,起點一般認為是長安(今西安),穿越甘肅河西走廊,到達敦煌,出陽關、玉門關,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途經(jīng)伊朗高原,再經(jīng)兩河流域,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她的南線可以到達古時候的身毒(即史書記載的現(xiàn)在印度)。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mào)易的貨物中,以產(chǎn)自我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另一條絲綢之路是海上絲路,唐朝史書記載揚州、泉州、廣州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貿(mào)易港口

......附2館內(nèi)部分藏品

權杖頭

這一特殊器具在我國發(fā)現(xiàn)數(shù)量不多,僅在甘肅、陜西、新疆等地有出土,我館展出的幾件權仗頭質(zhì)地不同,有距今5500年左右的廟底溝類型的彩陶杖頭(見圖23-3),最大腹徑10厘米。有出土于玉門火燒溝青銅時代四壩文化的石杖和青銅四羊首權杖。從考古資料與發(fā)掘情況表明,權杖頭是一種身份、地位、權威的象征,在古代可能是部落酋長、氏族首領及有威望的人持有,玉門火燒四壩文化墓葬中的石杖頭,木柄已朽,出土時在墓主人右手中,同墓隨葬品較豐富,說明墓主人享有特殊身份。遠古時期,在西亞、中亞,皆有權威人士執(zhí)權杖的習俗,這類文物的出土,說明是與中亞文化接觸和交流的結果。三足紅陶鳥形器

廣河齊家坪出土,高12厘米,屬青銅時代齊家文化類型,器物質(zhì)地以紅陶泥制(見圖23-7)。器型鳥頭較小,但特征明顯。(嘴部、眼睛等)尾部呈器口,鳥型腹部容腔飽滿,以三足相托,給人以敦厚穩(wěn)健之感。此器物與波斯古文化的鳥形陶器有諸多相似,這不難看出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影響。銅奔馬

去過甘肅省博物館人都不會錯過這里的鎮(zhèn)館之寶——馬踏飛燕。這是一個出土于甘肅武威的東漢時期的青銅器,形狀是一匹奔騰的駿馬,一足超掠飛鷹(燕子)的造型,姿態(tài)及其優(yōu)美。這件古代青銅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高34.5厘米,長45厘米(見圖23-8)。這件2000年前制作的銅奔馬造型生動,鑄造精美,工藝精湛,比例準確,四肢動勢符合馬的動作習性,為中外的許多考古學家和藝術家嘆為觀止。奔馬昂首嘶鳴,舉足騰躍,一只蹄踏在一只飛翔的燕子身上,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wěn)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托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jié)奏。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不愧為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只凌云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體現(xiàn)出漢代奮發(fā)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

1969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雷臺的東漢墓,現(xiàn)藏甘肅省博物館。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8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扼A使圖》

《驛使圖》畫像磚磚長35厘米,寬17厘米。畫像磚為米色底,黑色輪廓線,上繪一信使,頭戴黑幘,著皂緣領袖中衣,左手持棨傳文書,躍馬疾馳;馬身涂黃色,上有紅色的斑塊(見圖23-9)。我們可以看到畫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驛使手持文書,胯下紅鬃烈馬四蹄騰空的形象;但是驛使面部中唯獨沒有畫上嘴巴,這是因為驛使講究的是速度和保密,沒有畫嘴巴就是說明驛使這份工作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保密!《驛使圖》的出土刷新了我國古代郵驛的形象記錄,這塊看似隨便繪制的磚頭已經(jīng)成為我國最早的古代郵驛形象資料。后來被當作中國郵政標志的樣本。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1973年出土于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細泥紅陶。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6.8厘米(見圖23-10)。器形為兩頭尖的長圓柱體,下部略內(nèi)收,腹雙耳已殘。口做圓雕人頭像,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頭瓶,塑造了一位端莊、典雅、古樸、大方的美女形象,體現(xiàn)遠古先民源于現(xiàn)實又超越現(xiàn)實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把人頭與葫蘆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有趣生動,是大地灣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净顒恿咙c】1.將實踐場所由有邊界課堂擴展走進博物館,是更廣闊的平臺,是更大的提升空間,是更專業(yè)的歷練,是更好的服務與傳承。2.講解員由專業(yè)的人員變成身邊的同學伙伴,親切感倍增。與同學共情,與同學為伴,與歷史對話,讓歷史鮮活起來,效果奇妙而有趣。3.打造“體驗式”課堂,增強情景式教學,采用意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