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考點詳解 2020-2023賞析句子表達效果類真題題匯編及詳細解析全套_第1頁
高考語文考點詳解 2020-2023賞析句子表達效果類真題題匯編及詳細解析全套_第2頁
高考語文考點詳解 2020-2023賞析句子表達效果類真題題匯編及詳細解析全套_第3頁
高考語文考點詳解 2020-2023賞析句子表達效果類真題題匯編及詳細解析全套_第4頁
高考語文考點詳解 2020-2023賞析句子表達效果類真題題匯編及詳細解析全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考點詳解2020-2023賞析句子表達效果類真題題匯編及詳細解析1.(2020年全國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牛肉餅和小米粥很快都端來了,熱氣、香味混在一起,讓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答案】①強調的重點不同:改句的重點落在“一掃而光”上,強調全部吃光;原句的重點落在“心滿意足”上,強調吃過肉餅之后的滿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邏輯。②適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來結束文段,似乎話還沒說完;原句把“心滿意足”拆開放在句子最后,語氣舒緩,適合做段落的結尾。③語體風格不同:改句比較普通;原句更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的文風更和諧?!窘馕觥勘绢}重點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關鍵信息、品味語言表達藝術、語言建構與運用的綜合能力。語序不同。原句將“又心滿,又意足”后置,能更好地表達“我”吃完肉餅后心情的舒暢與滿足,更符合原文的邏輯。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重點在“一掃而光”,強調吃的結果。句式不同。原句“又心滿,又意足”,運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語氣舒緩,語意完整,適合做段落的結尾。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用來結束文段,語意未盡,似乎話還未說完,給人以結尾收束倉促之感。風格不同。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較口語化的文風更契合。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表達比較普通。2.(2021年全國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傳統(tǒng)文化展現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傳承傳統(tǒng)文化。剪紙燈謎,描繪城鄉(xiāng)風物;秧歌花鼓,傳播時代精神?;饦溷y花踏歌行,古風新韻頌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魅力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濃厚氛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5分)【參考答案】①意義緊密相連?!凹艏垷糁i”和“秧歌花鼓”都是傳統(tǒng)民間藝術名稱,兩兩相對;“描繪”和“傳播”,“城鄉(xiāng)”和“時代”,“風物”和“精神”也都是兩兩相對。②形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節(jié)日的歡快氣氛?!窘馕觥勘绢}重點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分析對偶的構成和表達效果的能力、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能力。(1)分析構成兩個分句字數相同;結構相同,“剪紙燈謎”和“秩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詞性短語,“描繪”和“傳播”是動詞對動詞,“城鄉(xiāng)”和“時代”是表空間和表時間的名詞相對,“風物”和“精神”是名詞相對;表達內容相應。(2)分析效果形式上,對仗工整,長短句結合,句式整齊中又富有變化。內容上,寫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展現了節(jié)日的特點,突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價值和作用。音律上,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富有音韻之美,有助于烘托節(jié)日的歡快氣氛。3.(2021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新疆屬于綠洲農業(yè)區(qū),干旱少雨,為了讓棉花吃好喝好長得好,就要進行科學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灌溉等栽培技術的應用,為新疆棉生產的提質增效莫定了堅實的基礎。文中畫波浪線處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5分)【參考答案】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長得好,比擬成人吃好飯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長,投射了作者對棉花的感情;②使表達比較活潑?!窘馕觥勘绢}重點考查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分析擬人的表達效果的能力。(1)棉花:吸收足夠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長得好。(2)人:吃好喝好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才能茁壯成長。(3)構成特點:對棉花進行人格化處理,賦予棉花人類的行為狀態(tài)和心理感知。(4)表達效果:在情感上,作者賦予棉花以人的行為特點,更顯親切,生動地表達出作者對新疆棉花的喜愛之情。在風格上,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可使語言更加活潑、親近,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驹u分參考】共5分;指出本體和擬體得1分,答出“投射了作者對棉花的感情”得2分,答出“使表達比較活潑”得2分;情感和效果的分析意思對即可。4.(2022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自上中學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進了這個面積不大的地方,交費、開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經常會發(fā)出這樣的問話:我臉洗得干凈嗎?眼睛亮嗎?牙齒露出來好,還是不露出來好?我們男孩平時不大在意的問題,照相的時候會一下子冒出來。不過沒關系,旁邊總會有別的人提醒:你臉上粘了個東西,你頭發(fā)亂了,你牙上有韭菜。文中畫橫線的兩處,都由三句話并列而成,但第一處主語“我”只出現一次,第二處主語“你”再三出現,二者的表達效果有什么差別?請簡要說明?!緟⒖即鸢浮竣俚谝惶幦湓捁灿靡粋€“我”,比較緊湊,體現了說話者的急切,也照應了下文“一下子冒出來”。三句話很可能是一個人連續(xù)說的。②第二處三句話有三個“你”,比較松散,顯得說話者不慌不忙。三句話很可能不是一個人說的,不是連續(xù)說的?!窘馕觥勘绢}考查考生借助已有的語言知識和語感、結合具體的語境辨析相似句式表達效果的能力。文段中畫橫線的兩處都是三個句子并列。第一處三個句子只有第一句有主語“我”,另外兩句都承前省略,形式上比較緊湊,相應的語義上也結合比較緊密,很可能是對同一個人說的,話也出自同一人之口。當我們比較急切地進行表達的時候,往往會省略重復的、不重要的部分,只說出關鍵信息。這三個句子會讓人感覺語氣比較急促,和下文的“一下子冒出來”相呼應。第二處的三個句子都是主謂齊全的句子,主語都是“你”。和第一處相比,句與句的聯系比較松散,沒有急切感。從語言的經濟性角度來看,后面兩個“你”似乎應該省略,但文中卻沒有省,這是因為不省略有著獨特的表達效果?!澳恪弊鳛榈诙朔Q代詞,通常出現在交談情境中,用來指稱交談的對象。從說話者的角度來說,交談對象可以是變化的,那么“你”的指稱對象也會隨之改變,即說話者可以稱呼不同的人為“你”。而從聽話者的角度來說,不同的交談對象都可以稱聽話者為“你”,即隨著交談對象的變化,聽話者可以被不同的人稱為“你”。而且,交談的對象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是一對多,還可以是多對多。就這三個句子而言,很可能是多個說話人多個聽話人同時在說在聽,給人以七嘴八舌的感覺,語義表達比較豐富。5.(2022年語文全國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失敗在航天領域的研發(fā)過程中是在所難免的。欒恩杰從導彈研究的技術員到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經歷過各種各樣的失敗,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裝置出現問題,小到一個插頭插錯了。這些失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多少個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著接下來的工作更加艱苦卓絕,意味著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間換了賽道。欒恩杰認為:失敗也是在給我們上課,當問題一一解決的時候,成功就在我們前面。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設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參考答案】①設問。先用“失敗意味著什么”提問,然后自己作答,有提請注意、引導思考、強化回答內容的效果。②排比。連用三個“意味著……”語句,形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把失敗帶來的嚴重后果有層次地表達出來。【解析】本題重點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分析設問和排比的構成及其表達效果的能力,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能力。(1)設問分析構成——第一句問,第二句答,自問自答表達效果——不僅可以引起讀者思考,還突出了后文對于失敗的深層含義的闡釋,使得上下文銜接順暢且有波瀾,避免平鋪直敘。(2)排比分析構成——“意味著......意味著......意味著……”句式構成排比表達效果——從以往的工作、將來的付出、工作的方向三個方面集中說明失敗的深層含義。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感情抒發(fā)酯暢淋漓,使語勢得到增強?!驹u分參考】共4分,每點2分;第1點,答出設問的構成“自問自答”1分,答出表達效果“提請注意、引導思考、強化回答”任意一點1分;第2點,答出“三個“意味著……”構成排比1分,答出表達效果“形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有層次”任意一點1分。6.(2022年語文全國新高考I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這小城并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華。十字街上有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店,也有拔牙的洋醫(yī)生。這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了八十,祖父就死了。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那園里的蝴蝶,螞蝦,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著,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那黃昏時候的紅霞是不是還會一會工夫會變出來一匹馬來,一會工夫會變出來一匹狗來,那么變著。這一些不能想象了。(1)文中寫到自己的祖父,沒有一處使用“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參考答案】①“他”通常指交談雙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體現了作者對祖父的尊重,也表現了二人關系非常親近;②反復說“祖父”,給人以心心念念的感覺,表達了作者對祖父的思念。【解析】本題意在考查考生借助已有的語言知識和語感,體悟具體語境中親屬稱呼和人稱代詞表達效果存在差別的能力?!八弊鳛榈谌朔Q代詞,在交談中指代不在交談現場的第三人,和說話者有一定的現實距離,和說話者的心理距離也比較遠。對本文段而言,作者不用“他”而用“祖父”,既體現了作者和祖父的親近,也體現了作者對“祖父”的尊重。從認知的角度來看,語言是心理的反映,我們對自己最在乎的人,往往既會記在心里,也會掛在嘴上。本文段在很短的篇幅內,連續(xù)用了七個“祖父”,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心心念念地記掛祖父,表達了對祖父的思念之情。這就是我們閱讀上面文段時,為什么不覺得那么多重復的“祖父”累贅,反而會被作者對祖父的感情深深打動。(2)文中畫橫線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長是一個同時發(fā)生的、逐漸變化的過程,這一表達效果是怎么取得的?【參考答案】①多個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對敘說,突出了變化是同時發(fā)生的;②用相似句式再三敘說“祖父”和“我”的年齡變化,凸顯了變化的過程?!窘馕觥勘绢}意在考查考生對語句的表達效果和語言形式之間對應關系的把握能力。本題題干給出了畫橫線部分的表達效果,即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長是一個同時發(fā)生的、逐漸變化的過程,讓考生回答這一表達效果是怎么取得的。從語用的角度來說,表達效果的取得和語言形式特點是相聯系的。那么這道題需要回答的就是,文中通過什么樣的語言形式達到了這樣的表達效果。考生就需要回到文中,去看這段話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這段話共包括四個句子,前三句都用了相似的句式,即“我……,祖父……。我……,祖父……。我……祖父……”。從形式上看,兩個特點很清晰:一是一直把祖父和我相對敘說,這種方式突出了祖父和我的年齡變化是同時發(fā)生的,也就是說,我的成長過程,就是祖父的衰老過程;二是用相似的句式再三敘說“祖父”和“我”的年齡變化,凸顯了變化的過程。這兩個形式特點,也就是本題的答案??忌缬衅渌鸢福灰灾衫?,就可以得分。(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除比擬外還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參考答案】修辭手法:排比。表達效果:①按順序寫了從早到晚三個時間的三種景色,在鋪敘堆疊中寫出作者對小城滿滿的回憶;②通過細數露珠、向日葵、紅霞等記憶深刻的事物,渲染了自己的懷念之情?!窘馕觥勘绢}考查考生對常用的修辭手法的掌握程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除了比擬外還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這三個句子形式相似,都用了“那……是不是……”句式;意義相近,都是描寫作者記憶中的景物,構成了排比句。三句話按照時間順序寫了從早到晚的三種景色,也就是說每一天的每個時間段都有值得懷念的事情,寫出了作者的回憶之多。而把各種各樣的事物都一個一個地進行描繪,給人如數家珍的感覺,渲染了作者的懷念之情。考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本題包括兩個考點,一個是判斷文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另一個是結合具體語境體會該修辭手法帶來的效果。關于排比句的表達效果,考生首先想到的通常是增強氣勢之類,本題恰恰考了另外一種表達效果,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在具體情境中結合文段進行體會分析,能考出考生真實的語用水平。7.(2023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郭老頭、耿老頭,倆老頭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年下辦年貨,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一起去;開會,一起到場;送人情出份子,一起進門。生產隊有事找他們,隊長總是說:“去!找找倆老頭!”“倆老頭”不是“兩個老頭”的意思,是說他們特別親密的關系。類似“哥倆”“姐倆”。按說應該叫他們“老頭倆”,不過沒有這么說話的,所以人們只能叫他們“倆老頭”。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改成:“年下辦年貨、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開會、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語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5分)【參考答案】①原文以排比形式列舉了生活中的四種情形,讓人自然想到倆老頭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②原文中“一起”反復出現,起到強調作用;③原文與上下文多用短句的風格相一致。【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借助已有的語言知識和語感,結合具體語境辨析不同句式表達效果差異的能力。原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是四個并列的短句,每個短句前半部分以排比形式隨機列舉四種情形,后半部分則用“一起+動詞”的形式。前面列舉的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給人列舉未完的印象,讓人自然想到倆老頭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短句后半部分不避重復,連續(xù)使用“一起”,起到了強調作用,同時“一起”后面的動詞也有所變化,不呆板;另外,原文中多用短句,語言簡潔、節(jié)奏明快,畫波浪線的句子也是短句,與原文行文風格一致。而改句則是平鋪直敘的長句,把原句中列舉的四種情形提取出來作為并列項,最后用“都一起去”作結,這樣并沒有列舉未完的效果,在上下文中顯得突兀,與原文多用短句的口語化風格也不協(xié)調,因此說原句的表達效果更好。8.(2023年全國新課標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天是越來越冷了,祥子似乎沒覺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會覺得寒冷。地上初見冰凌,連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來,處處顯出干燥,結實,黑土的顏色已微微發(fā)些黃,像已把潮氣散盡。特別是在一清早,被大車軋起的土棱上鑲著幾條霜邊,小風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極高極藍極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車跑一趟,涼風颼進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時候起了狂風,把他打得出不來氣,①可是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像一條浮著逆水的大魚;風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風決一死戰(zhàn)。猛的一股風頂得他透不出氣,②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個猛子。打出這個嗝,他繼續(xù)往前奔走,往前沖進,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住這個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沒有一處松懈,像被螞蟻圍攻的綠蟲,全身搖動著抵御。這一身汗!等到放下車,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長氣,抹去嘴角的黃沙,他覺得他是無敵的,他剛從風里出來,風并沒能把他怎樣了?。?)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處處、微微、早早”,說說它們和“處、微、早”相比,語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參考答案】①“處”表示地方,重疊后表示每一個地方;②“微”表示輕微,重疊后表示更加輕微;③“早”表示時間比較靠前,重疊后表示時間非常早。【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重疊帶來的語義變化的把握能力,引導考生注重發(fā)展語感,增強對語言規(guī)律的認識。重疊是漢語一種很有特色的語言現象。古今文學作品都非常重視重疊詞語的使用。漢語中多種詞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都有一部分能夠重疊,重疊形式也多種多樣,如AA式、AABB式、ABAB式、ABB式等,重疊后的語義也有相應的變化。本題考查的是AA式重疊。一般來說,名詞的AA式重疊帶來周遍義,強調全部、每一,如“人人”;動詞重疊有嘗試義、短暫義,如“看看”;形容詞、副詞重疊有程度加深或者恰當義,如“長長”“大大”。本題并不要求考生回答得這么專業(yè),只需要根據語境判斷出重疊詞語和原式在語義上的不同。第一個重疊形式是“處處”,原式是“處”,現代漢語一般不單獨使用?!疤帯北硎镜胤?,如“問詢處”,重疊后的“處處”表示周遍義,即每一個地方,文中意思是每個地方都干燥結實。第二個重疊形式是“微微”,原式是“微”表示輕微,重疊后微小的程度加深,表示更加輕微,文中表示黑土發(fā)黃的程度非常輕微。第三個重疊形式是“早早”,原式“早”表示時間靠前,重疊后表示很早,文中意思是祥子愿意早上很早就去拉車。(2)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請任選一處,分析其中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4分)【參考答案】第①處:①逗號讓畫線處成為三個獨立語句,對三個動作起到強調作用;②逗號標示的停頓,使三個動作不再具有流暢性,表現了前行的艱難。第②處:①逗號讓畫線處成為三個獨立語句,強調閉住口和打嗝間隔時間長,打嗝不順暢;②讓“透不出氣”的感覺更強烈。【解析】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修辭效果,引導考生體會文學語言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段文字描寫了主人公祥子拉著車在狂風中艱難行走、最終“戰(zhàn)勝”狂風的不服輸精神。風是“尖溜溜的”,“颼進”袖口;土棱上“鑲著”幾條霜邊;風“頂”得他透不出氣,再加上多個非常貼切的比喻的使用,整段文字的語言非常有表現力。與文字的表現力密切相關的,還有標點符號的使用。試題考查的兩處畫線部分都用了逗號,逗號的基本功能是標示停頓,而“停頓就是儀式”,與表情達意及語法邏輯相關的那些停頓,有特殊的表達效果。本題考查的內容,就是文中的逗號體現出來的修辭功能。第一處畫線部分,“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有兩處用了逗號。這兩個逗號如果刪去,變成“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句子依然成立,但核心變成了“他向前鉆”,“低著頭咬著牙”可以看成“向前鉆”的伴隨狀態(tài)。正是逗號的存在,讓“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成為三個獨立的語句,每個語句表示一個獨立的動作,對這三個動作就起到強調作用。同時,逗號標示的停頓,讓這三個動作變成了非連貫的動作,不再具有流暢性,而這種字面上的不流暢和主人公艱難行走的不流暢之間,有一種相似性,也就是認知語言學的基本觀點一一句法形式和語義之間具有象似性。第二處畫線部分,全句是“猛的一股風頂得他透不出氣,②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個猛子”,畫線部分描寫了主人公祥子被狂風迎面吹時的反應和感受,有兩處用了逗號。這兩個逗號可以都刪去,變成“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或者僅刪一個,變成“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或者“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但是刪除逗號后,“半天”就不再獨立了。兩個逗號的存在,使得畫線處三個成分各自獨立,有強調作用,尤其強調了“半天”,對閉住口和打嗝之間的時間之長進行了強調,說明了這個嗝打得非常不順暢,這讓“透不出氣”的感覺更加強烈,也體現了語言的象似性。解答本題對考生來說并不需要多少專業(yè)知識,通過語感并結合上下文,基本可以答出。9.(2023年全國新課標I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那次云南之行,有一個意外收獲,就是看到了騰沖皮影戲。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飯店用餐,飯吃到一半,服務員來通知,皮影戲開始了。我放下飯碗,下了樓。《龜與鶴》正在上演,水塘邊,一只仙鶴優(yōu)雅地舞著,踱著,鳴著,顧盼著,尋覓著;另有一只烏龜,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頭頸,享受著寧靜,享受著美景。仙鶴發(fā)現了烏龜,飛過去停在烏龜背上,用長長的喙去啄烏龜的頭,烏龜飛快地把頭縮進殼里,四肢也縮了進去,任仙鶴如何啄,如何氣惱,如何焦急,烏龜就是巋然不動,讓仙鶴無計可施,以至于本應是勝利者的仙鶴,反而著急地叫了又叫......見我對皮影戲有興趣,服務員就介紹說,皮影戲是當地居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有悠久的歷史。皮影是用驢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動物用細繩拴著,再連接著小竹竿。藝人在幕后操縱著小竹竿,皮影則甩手投足,舞槍弄棍,騎馬沖殺,無所不能,往往令觀眾贊不絕口。文中畫波浪線(黑體加粗)的部分,如果寫成“正優(yōu)雅地跳舞,踱步,鳴叫,顧盼,尋覓”,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參考答案】①原句每個動詞都帶“著”,強調動作正在進行,現場感更強;②原句單雙音節(jié)變化使用,不呆板;③原句中單音節(jié)的“舞、踱”和雙音節(jié)的“跳舞、踱步”相比,更能體現出仙鶴動作的輕盈?!窘馕觥勘绢}考查考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語感、結合具體的語境辨析相似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材料中畫波浪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