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2024屆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2024屆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2024屆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2024屆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2024屆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2024屆中考三模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的是:A.埃及獨立B.阿爾及利亞獨立C.“非洲獨立年”出現(xiàn)D.納米比亞獨立2.經濟全球化為各個國家提供了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同時也加劇了全球范圍內文明和價值觀的沖突。下列應對全球化措施不正確的是A.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國際市場B.趨利避害,因勢利導C.努力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D.坐觀全球化,實行貿易壁壘3.1997年6月,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在《自度曲》中寫道:“紫荊花長伴五星旗,教重洋翹首觀吾土?!彼澝赖氖茿.開國大典B.“九二共識”C.香港回歸D.澳門回歸4.下列油畫所能反映的歷史事實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和法國大革命爆發(fā)B.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和法國大革命爆發(fā)C.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和巴黎公社成立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和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5.兩宋詞壇的風格雖有豪放與婉約之分,但李清照、辛棄疾等人的許多詞作中均流露出較為濃厚的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是()A.戰(zhàn)亂頻繁,百姓流離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會矛盾C.政治黑暗導致民不聊生D.國家分裂,民族政權并立6.在下列哪個條約中,清政府被迫承認鴉片貿易合法()A.《虎門條約》 B.《黃埔條約》 C.《通商章程善后條約》 D.《璦琿條約》7.馬小哈同學設計了四個歷史小論文題目,其中哪一個不正確()A.但丁與《神曲》 B.哥倫布與環(huán)球航行C.畢加索與《格爾尼卡》 D.哈格里夫斯與“珍妮紡紗機”8.路易十六在日記中寫道:“14日,星期二,無事?!比欢?,這一天卻改寫了法國歷史。因為在這天()A.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獄 B.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C.法國建立了共和國 D.拿破侖頒布了《法典》9.1840年,英國工業(yè)區(qū)利物浦的工人、短工和一般雇傭勞動者,平均壽命只有15歲,工人們的孩子有57%以上不到5歲就死掉了。這說明工業(yè)革命A.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社會生產力 B.給殖民地人民帶來災難C.惡化了無產階級的生存環(huán)境 D.激化了社會矛盾10.后人稱“宋朝是文人的樂園”,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國”,尊孔崇儒,這體現(xiàn)了宋朝統(tǒng)治者()A.重文輕武 B.改革科舉制度C.削弱相權 D.實行“推恩令”11.《亮劍》中的李云龍有句臺詞:“我們要主動‘關照’日本鬼子,讓它嘗嘗被八路軍打的滋味?!蹦苡辛Φ刈C明這一臺詞的戰(zhàn)役是A.黃海海戰(zhàn) B.臺兒莊戰(zhàn)役 C.百團大戰(zhàn) D.淮海戰(zhàn)役12.16世紀至19世紀,傳教士向西方廣泛介紹了中國的科舉制度?!鴼v史學家湯因比肯定地認為,英國文官考試制度曾效仿中國的科舉制度?!睋?jù)材料可知,科舉制度()A.引發(fā)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興起 B.直接推動了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C.對西方文明進程產生一定影響 D.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自由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拿破侖自認其一生的最大功績是什么?他對外戰(zhàn)爭為什么會最終失?。?4.19世紀資產階級改革的國家及名稱15.北美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的標志是什么?《獨立宣言》通過的歷史意義是什么?美國獨立后制定的憲法名稱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0年3月,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的歷史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D【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lián)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各國應該積極參與,加強合作,不應該坐觀全球化,實行貿易壁壘,D說法不正確。AB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D3、C【解析】

由已學知識可知“紫荊花”是香港的代表,且“長伴五星旗”,因1997年7月1日香港不再被英國租借,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送給香港的紫荊花雕塑,其希望的花語是:中央政府希望內地與香港,就像紫荊花一樣和睦、骨肉情深,永久地在一起,不被任何困難分離。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4、B【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1775年4月一支企圖突襲民兵軍火庫的英軍,在波士頓附近萊克星頓同名兵交火,標志著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1789年7月14日,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由此可知,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5、D【解析】依據(jù)課本所學,李清照的作品在北宋滅亡后充滿了血和淚,通過對個人流離不定的生活描寫,反映了當時戰(zhàn)亂帶來的災難,抒寫深沉的憂患情懷;南宋的辛棄疾繼承了蘇軾以來的豪放詞風和報國情懷。他年輕是在北方參加抗金斗爭,他的詞里經常傾吐對河山分裂的悲痛。由此可知李清照、辛棄疾等人的許多詞作中均流露出較為濃厚的憂患意識,因為他們生活的時代,兩人都生活在兩宋之交,當時,我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并立,國家分裂,二人作品中的憂患意識正是這種時代特征的反映。D項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6、C【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后,鴉片輸入仍末合法化,外商只有私自偷運中國。1858年發(fā)生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美簽訂《通商章程善后條約》,準許外商在通商口岸銷售鴉片,并以“洋藥”名目繳稅,從此鴉片變?yōu)椤昂戏ā边M口商品。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故選C。ABD均不符合題意主旨,故排除。7、B【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完成環(huán)球航行的是麥哲倫,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美洲新大陸。故B搭配錯誤,符合題意,ACD搭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8、A【解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14日,星期二,這一天卻改寫了法國歷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攻占巴士底獄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wèi)軍,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而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就代表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端。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9、C【解析】

根據(jù)材料“1840年,英國工業(yè)區(qū)利物浦的工人、短工和一般雇傭勞動者,平均壽命只有15歲,工人們的孩子有57%以上不到5歲就死掉了。”及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工業(yè)革命惡化了無產階級生存環(huán)境,C符合題意;ABD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故選擇C。【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的相關史實。10、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防止武將對中央集權造成威脅。宋朝重視文官,注重發(fā)展文教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科舉制。題干的“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國’,尊孔崇儒”體現(xiàn)了宋朝統(tǒng)治者實行的重文輕武政策。故A符合題意;改革科舉制度是宋太祖重文輕武政策的體現(xiàn),削弱相權是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實行“推恩令”的是漢武帝。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C【解析】

據(jù)“我們要主動關照日本鬼子,讓它嘗嘗被八路軍打的滋味?!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能有力地證明這一臺詞的戰(zhàn)役是百團大戰(zhàn)。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指揮下,先后共出動100多個團約20萬人,在華北2000多千米的戰(zhàn)線上,向日軍發(fā)動大規(guī)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jù)點,史稱“百團大戰(zhàn)”。百團大戰(zhàn)是抗戰(zhàn)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C符合題意;黃海海戰(zhàn)發(fā)生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期,與“八路軍”無關,A不符合題意;臺兒莊戰(zhàn)役是國民黨領導的,B不符合題意;淮海戰(zhàn)役發(fā)生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時期,與日本無關,D不符合題意。所以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军c睛】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抗日戰(zhàn)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12、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相關知識點。根據(jù)所學知識,科舉制誕生在我國隋朝。從題文材料的“傳教士向西方廣泛介紹了中國的科舉制度。……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肯定地認為,英國文官考試制度曾效仿中國的科舉制度?!笨梢钥闯隹婆e制度對西方文明進程產生一定影響。ABD不能正確解讀材料,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C?!究键c定位】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科舉制的誕生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制定和頒布《拿破侖法典》、《民法典》;威脅了歐洲所有國家的主權,侵犯了別國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國的聯(lián)合抵抗。【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制定和頒布了《拿破侖法典》、《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所以拿破侖自認其一生的最大功績就在于制定和頒布《拿破侖法典》、《民法典》。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威脅了歐洲所有國家的主權,侵犯了別國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國的聯(lián)合抵抗,引發(fā)被占領區(qū)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同時,拿破侖連年征戰(zhàn),造成了法國經濟困難。這些原因導致了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失敗。14、俄:1861年改革日: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進行資產階級改革有俄國、日本、中國。俄國的資產階級改革: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實行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為挽救農奴制危機,鞏固統(tǒng)治;俄國1861年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為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成為俄國歷史重大的轉折點。日本的資產階級改革:1868年推翻幕府統(tǒng)治后,日本政府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逐步轉變?yōu)橘Y本主義國家。它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迅速發(fā)展成為一個亞洲強國。中國的資產階級改革: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主要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開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