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黑龍江省大慶市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黑龍江省大慶市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黑龍江省大慶市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黑龍江省大慶市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黑龍江省大慶市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黑龍江省大慶市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采用漢族官制、律令。此舉A.促進了民族交融B.確立了三國鼎立局面C.加快了江南地區(qū)開發(fā)D.實現了南北方的統(tǒng)一2.“秦始皇統(tǒng)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漢武帝的統(tǒng)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下面能解釋這一觀點的史實是A.焚書坑儒推恩令B.統(tǒng)一文字推恩令C.統(tǒng)一文字罷黜百家D.焚書坑儒罷黜百家3.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chuàng)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chuàng)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兩條道路的共同點是()A.堅持中心城市暴動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堅持“工農武裝割據” D.從中國的國情出發(fā)4.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國會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tǒng)否決的法律”;英國《權利法案》規(guī)定“不經議會批準,國王既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zhí)行”。上述條文所體現的共同目的是()A.加強中央集權B.防范個人獨裁C.建立共和制D.打擊封建勢力5.新中國成立初期,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三大運動不包括()A.大躍進運動 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運動 D.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6.解放戰(zhàn)爭時期,當毛澤東得知一場戰(zhàn)役勝利的消息時,欣然提筆寫下了“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詩句。這場戰(zhàn)役是A.遼沈戰(zhàn)役 B.渡江戰(zhàn)役 C.平津戰(zhàn)役 D.淮海戰(zhàn)役7.北宋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統(tǒng)治者強化中央集權,采取了什么樣的治國政策A.重文輕武B.閉關鎖國C.強化君權,分解相權D.八股取士8.《第二十九軍司令部命令》“前線官兵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辈牧纤娴臍v史事件A.表明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zhàn)開始了B.是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大捷C.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從此開始D.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guī)模戰(zhàn)役9.“徹底廢除了中國2000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yè)生產得到迅速發(fā)展;進一步鞏固了新中國政權?!辈牧媳硎龅氖茿.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10.“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1937年,盧溝橋成為全中國的焦點,主要是因為在這里發(fā)生了A.四一二政變B.七七事變C.西安事變D.八一三事變11.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近40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情況如下表所示。下表是2016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時間1978年1990年2000年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元2.3元3.4元4.4元出現上表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農村居民生產的獨立性和自主權的擴大B.現代農業(yè)生產技術有了革命性的變化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城鎮(zhèn)化的完成D.農村居民消費總量的增長和結構的優(yōu)化12.“拿破侖的軍隊每到一處就宣布解放農奴,取消封建特權,喚起歐洲各國的反封建意識……”由此可見,拿破侖對歐洲歷史發(fā)展產生的最重要影響在于A.強化了封建君主專制 B.損害了歐洲國家人民的利益C.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 D.使歐洲國家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別里科夫家住伏爾加河畔,祖輩到他都是農奴。1861年春,改革的法令使30歲的別里科夫終于告別農莊,來到伏爾加河上的一條大船上,實現了兒時就想當一名水手的愿望。請回答1861年改革法令的哪一項具體內容幫助別里科夫圓了自己的水手夢?14.請對比下面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史實正確,語句通順,表述完整,體現兩幅圖片反映內容的比較)15.一戰(zhàn)后,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中國偉大的五四運動。2019年是五四愛國運動多少年?反映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性質的口號是什么?五四運動后期的主力和運動中心是哪里?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的“遷都洛陽,采用漢族官制、律令”屬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經濟的發(fā)展。故A符合題意;三國鼎立局面出現在北魏之前,故B不符合題意;北人南遷加快了江南地區(qū)開發(fā),故C不符合題意;北魏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沒有統(tǒng)一南北。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是根據題干“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采用漢族官制、律令”判斷題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結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選擇正確答案。2、D【解析】

結合材料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讀書”和所學可知,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發(fā)布焚書令,規(guī)定除政府外,民間只準留下有關醫(y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其他書全部燒掉,以后再有談論儒家詩書的都要判處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評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陽活埋,這就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結合材料漢武帝“要人民只讀一種書”和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了實現思想大一統(tǒng),采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設立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直接做官,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3、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相關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chuàng)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是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chuàng)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4、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憲法確立美國史一個聯(lián)邦制國家,規(guī)定總統(tǒng)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據此可知,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的是三權分立原則,以防止個人獨裁的出現。而英國《權利法案》中的規(guī)定,也是為了限制王權,防止國王獨裁,因此上述條文所體現的共同目的是防范個人獨裁。A項均不符合;C項美國1787年憲法建立共和制,而英國《權利法案》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D項不符合美國的史實。故選D。5、A【解析】

注意“鞏固人民民主政權”這一限制性詞語。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zhèn)壓反革命都是新中國建國初期為鞏固新生的共和國而采取的措施。大躍進運動發(fā)生于50年代后期,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出現的嚴重失誤,故選A。6、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扮娚斤L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出自毛澤東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該詩寫于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占領南京之后.故這場戰(zhàn)役是渡江戰(zhàn)役。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军c睛】四個選項的戰(zhàn)役都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著名戰(zhàn)役,把它們放在一起,綜合性強,容易混淆,學生應注意區(qū)分各個戰(zhàn)役的不同,是解決本題的關鍵。7、A【解析】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為了鞏固統(tǒng)治,北宋統(tǒng)治者采取了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確立了重文輕武的國策。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的具體表現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xù)抑制武將,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統(tǒng)兵的格局逐漸形成。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轉移的情況發(fā)生,有利于政權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安定,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是清朝實行的對外政策,C項是宋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D項是明朝科舉考試的政策。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8、C【解析】

根據“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的是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以軍事演習為名,向中國軍隊發(fā)動突然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zhàn)爭從此爆發(fā)。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9、B【解析】

新中國初期的土地改革,廢除的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的是農民土地所有制,徹底廢除了中國2000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促進了農村的生產力發(fā)展,B正確;土地革命主要是打土豪,分田地,A排除;人民公社化的特征是“一大二公”,屬于失誤的探索,C排除;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推行的,不符合材料中“鞏固新中國政權”的限定,D排除。故選B。10、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國軍隊奮起抵抗,中國進入到全國性的抗日戰(zhàn)爭階段。故B符合題意;四一二政變是1927年發(fā)生在上海,故A不符合題意;西安事變1936年發(fā)生在西安,故C不符合題意;八一三事變1937年發(fā)生在上海,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A【解析】分析2016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可以看出從1978到2016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xù)增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之后,我國實行的農村改革使農村居民有了生產的獨立性,自主權不斷擴大,所以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xù)增長。故A符合題意;現代農業(yè)生產技術有了革命性的變化是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題意;城鎮(zhèn)化的完成不屬于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xù)增長的主要原因。故C不符合題意;農村居民消費總量的增長和結構的優(yōu)化是受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xù)增長的影響,不是原因。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C【解析】

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農奴是封建社會中階級,屬于沒有自由的被統(tǒng)治階級,拿破侖能夠解放他們,取消封建特權是因為他通過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這是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積極影響,D項符合題意;A項與題干相反,B項在題干中沒有提及,C項也沒有說這些歐洲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農奴獲得人身自由,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產,可以自由選擇職業(yè),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換或買賣農民?!窘馕觥?/p>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在1861年進行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成為“自由人”,獲得了人生自由,農民在人身關系上不再依附于土地及地主,解放的農民可以自由處理個人和家庭事務。有權擁有動產和不動產,可以自由轉換職業(yè),自由從事工商業(yè)活動,并以自己的名字簽訂契約,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換或買賣農民。14、題目:世界需要和平發(fā)展;論述: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1955年,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這兩大組織的建立,是美蘇冷戰(zhàn)在軍事上的重要表現。2013年,主席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2017年5月,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取得重多具體成果。美蘇冷戰(zhàn)使世界分為兩大陣營,嚴重成脅世界和平:“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理念是共同發(fā)展,目標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眾多國家的歡迎和支持,必將推動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符合當今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窘馕觥?/p>

開放性題目,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如題目:世界需要和平發(fā)展;論述: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1955年,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這兩大組織的建立,是美蘇冷戰(zhàn)在軍事上的重要表現。2013年,主席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2017年5月,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取得重多具體成果。美蘇冷戰(zhàn)使世界分為兩大陣營,嚴重成脅世界和平:“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理念是共同發(fā)展,目標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眾多國家的歡迎和支持,必將推動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符合當今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二戰(zhàn)后的冷戰(zhàn)政策和兩極格局形成的相關知識。15、(1)100年;“外爭主權,內懲國賊”;工人,上海?!窘馕觥?/p>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法等戰(zhàn)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