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論文_第1頁
學前教育-論文_第2頁
學前教育-論文_第3頁
學前教育-論文_第4頁
學前教育-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文格式畢業(yè)論文規(guī)范化要求畢業(yè)論文規(guī)范化要求1,論文的主要內容及裝訂順序:[1]封面(中英文題目,作者信息)[2]目錄[3]中文內容摘要(300字以內),關鍵詞(3—5個)[4]英文翻譯內容摘要,關鍵詞[5]正文(三級小標題:章,節(jié),小點)[6]參考文獻(至少15本書或15篇文章其中要有3篇英文的,格式參考學院統(tǒng)一要求)[7]致謝2,格式要求[1]文稿用word文件(頁面A4),統(tǒng)一用宋體排版.頁面設置:紙型:A4標準紙方向:縱向頁邊距:左3cm右2.8cm;上,下邊距為默認值:上2.54cm下2.54cm頁眉1.5cm,頁腳1.75cm格式:正文行距:(多倍行距)1.25倍字號:中英文題目:3號字中英文內容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5號字其他全部:小4號字[2]圖表要求:圖面整潔,布局合理,線條粗細均勻,弧線連接光滑,尺寸標注規(guī)范,符合制圖標準.插圖和表格均需有編號和標題,圖標題為5號字,表標題為小4號.如:表一學生學習情況調查表圖1相軌跡圖5,曲線,圖表要求:所有曲線,圖表,線路圖,程序框圖,示意圖等不得簡單徒手畫,必須按工程要求繪制.3,字數要求:[1]本科論文字數文科不得少于1.2萬字,理工科不得少于8千字;[2]??普撐淖謹挡坏蒙儆?000字.4,最后應交的東西:[1]任務書(指導教師撰寫的)[2]開題報告[3]畢業(yè)論文定稿[4]畢業(yè)論文定稿的電子文檔存到教務處注:[1]關于開題報告的格式和要求,后面有說明;[2]修改論文期間,請將word文稿以附件的形式發(fā)給指導老師;[3]收集資料的方法:摘

要: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人的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未來社會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趨勢將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將滲透到幼兒教育觀、健康發(fā)展觀和評價標準中,成為幼兒教育的內在要求;教育目標將從單純注重幼兒智力轉向注重培養(yǎng)幼兒智力與培育幼兒的社會性品質表個性品質并重;教育模式由整齊劃一趨向以幼兒為中心,關注個性、差異教育;教育內容從補救性為主轉向以發(fā)展性為主;教育隊伍由兼職趨向專業(yè)化;教育規(guī)模將由點到面,逐步擴展。

國務院2001年5月頒布的《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01—2010年)》強調:“兒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為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給予兒童必需的保護、照顧和良好的教育,將為兒童一生的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礎?!眹乙芭?chuàng)造條件,讓兒童享有可達到的最高標準的健康咨詢及不良心理矯正服務”;國務院國辦發(fā)[2003]13號《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指導意見的通知》指出:“要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基本權利,為兒童提供安全、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兒童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尊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關注個體差異,使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促進體智德美等全面發(fā)展?!比说陌l(fā)展,幼兒是基礎,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是關鍵。創(chuàng)建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成為幼兒教育的終極目標。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培育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的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已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本文試圖從以下六個方面,闡述新世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一、教育理念: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將滲透到幼兒教育觀、健康發(fā)展觀和評價標準中,成為幼兒教育的內在要求

在人才素質中,心理素質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的、重要的素質。一方面心理素質是其他素質形成過程中的基礎和中介,它輻射、滲透到其他各項素質之中,制約著其他素質形成的效果:另一方面心理素質又具有能動性,它可以在人的認識活動中起到重要的選擇作用,而且對自身還可以起到調節(jié)和整合作用。如品德的陶冶、知識的掌握、智力的發(fā)展、身體素質的增強、審美素養(yǎng)的提高、勞動技能的形成和-發(fā)展都離不開良好的心理素質。

樹立正確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現代國際社會對現代幼兒教育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直接影響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方式和手段的運用、評價標準的制定等。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關于人的“全面健康”的三要素,即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也就是說,心理健康已成為健康這一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在未來社會里,不僅僅需要與眾不同的智力水平、一技之長,更需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道德行為等。幼兒階段年齡在三至七歲,是心理發(fā)展速度最快的階段。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在這一階段加強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國內外的實踐證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一套方法和技術,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認幼兒個別差異的基礎上尊重每一個幼兒的價值,相信每一個幼兒有發(fā)展自我的潛能,而不能僅以動手能力、智力水平衡量評價幼兒。未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將全面滲透到幼兒教育的全過程之中,同時,也必將形成人人關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二、教育目標:將從單純注重幼兒智力轉向注重培養(yǎng)幼兒智力與培育幼兒的社會性品質和個性品質并重

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性品質和個性品質是國際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標與要求。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國際教育會議,會上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叫“學會關心”。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一份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并指出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的學習能力重新設計、重新組織,這被稱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共同生活?!皩W會關心”和“四個學會”是20世紀90年代國際社會對世界各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基本要求,也是加世紀90年代以來以及今后世界各國幼兒教育注重幼兒個性品質與社會性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要根據。

在我國,教育部2001年頒發(f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有關教育目標部分,對教育者的要求中多處提出“讓幼兒……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創(chuàng)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等。

國際上,1992年,經葉利欽簽署,俄羅斯《聯邦教育法》頒布旅行?!堵摪罱逃ā芬?guī)定俄羅斯學前教育工作的目標包括了使兒童的發(fā)展能夠適應未來社會,保證兒童創(chuàng)造性、才能和興趣的發(fā)展等內容。日本近年頒布了新的《幼稚園教育綱要》,新綱要重點修改了教育目標的一些內容,在保證兒童個性發(fā)展的同時,突出強調了發(fā)展幼兒“人際關系”、“關心”等社會性品質。新西蘭幼兒教育的目標明確規(guī)定要使兒童在社會性、情感、智力、體力等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在美國,學前兒童通過教育必須形成良好品質包括自信、自主、好奇、獨立、堅毅、平等、交往、合作、自我約束、關心他人等方面??梢姡變航逃囵B(yǎng)目標,各國因各自的具體國情有別,規(guī)定的要求有所側重,但注重良好的社會性品質和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卻是共同的特點。原先側重幼兒單一和片面的認識使兒童能夠較快適應今后學校教育這一具有明顯“補償”性質的幼兒教育目標己逐漸重新確定為促進孩子潛能發(fā)展和教孩子適應社會。在個性培養(yǎng)方面,各國比較重視發(fā)展兒童的興趣才能,教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獨立,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德國甚至明確提出把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能力作為幼兒教育目標的核心。在社會性品質形成方面,尤其強調交往、合作、關心、勞動、學會做人等。社會性品質與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兩者密切聯系,相輔相承,這是促進幼兒形成健全人格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

三、教育模式:由整齊劃一趨向以幼兒為中心,關注個性、差異教育,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簡單地照搬中小學模式。這是因為幼兒從事獨立活動的經驗及能力較低,且心理活動有明顯的形象性與不隨意性的特點,因此,在計劃、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時,不能脫離幼兒心理發(fā)展水平的實際情況去按中小學模式進行,而只能以游戲為主,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其教學內容應盡可能地具體化、形象化,具有新穎性。如,通過幼兒所熟悉的動畫人物、故事等來完成教育活動及功能。此外,幼兒在這一時期已開始形成最初的個性心理傾向,使得我們在這一階段通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道德行為等成為可能。心理健康教育個性化是根據幼兒在智力、社會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差異進行教育,使之得到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個性化已在經濟發(fā)達國家興起,正在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一個共同趨勢,并將成為未來幼兒教育革新的重要標志。

未來社會需要有個性特色的創(chuàng)新人才,21世紀的信息化社會突出特點是個性化、多樣化,它要求教育要以幼兒為中心,因材施教,建立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為核心目標的個性化教育模式,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中華民族是富有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民族,面對新世紀的挑戰(zhàn),中國的幼兒教育應以培養(yǎng)個性化的、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為目標,克服傳統(tǒng)教育中的呆板性、封閉性、同一性,關心和愛護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幫助幼兒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尊重幼兒個性,發(fā)展和完善個性,營造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氛圍,創(chuàng)設讓幼兒稟賦和潛能充分開發(fā)的寬松環(huán)境。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特別強調“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幼兒心理健康有個體取向,主要是培養(yǎng)“健康的自我”。但由于個體的發(fā)展存在差異,心理發(fā)展的特點與速度也有著較大的不同,常常表現出不同的個性傾向,而且在對個體的觀察中我們會發(fā)現,兒童個體經常出現的問題,并不是智力的問題,也不是道德品質的問題,更多的是其自身成長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問題。因此,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關注幼兒富有個性特色發(fā)展的過程評價,通過建立“個體發(fā)展檔案”了解幼兒的需要與發(fā)展,發(fā)現每個幼兒成長的特點和潛力。

四、教育內容:從補救性為主轉到以發(fā)展性為主

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符合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一般特征。一是盡管幼兒對外界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渴望獨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但他們從事獨立活動的經驗及能力水平遠跟不上他們的需要,為此在制訂、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計劃時,應考慮以游戲為主,即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幼兒各種心理過程常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隨意性只是剛剛開始發(fā)展,因此,在構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時,應盡可能具體化、形象化,具有新穎性。三是幼兒在這一時期已開始形成最初的個性傾向。

發(fā)展性為主模式是將全體幼兒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針對幼兒共同的成長課題給予指導,同時兼顧少數有障礙的幼兒心理的治療與行為的矯正。我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從心理衛(wèi)生咨詢工作開始,從解決幼兒的心理障礙人手的。但隨著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的深化,以全體幼兒為服務對象,以發(fā)展為主、治療為輔將成為人們的共識。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選擇教育內容時,要立足于兒童一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體現教育內容內涵的變革。盡管《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按健康、語言、社會等相對區(qū)分的五個領域來表述教育內容的,但內容的含義已不局限在某些具體的知識點或技能要求上,而指向幼兒參與的教育性活動,指向希望他們在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或形成的“基本素質”。例如,健康領域中“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賴感”,“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等表述,指向的是健康生活的態(tài)度和能力的學習;而社會領域中,類似“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養(yǎng)成對他人、對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的要求,顯然屬于”學會共同生活”的內容。這些都是幼兒心理健康需要的“基本學習”、“基礎學習”。

五、教育隊伍:教育者的專業(yè)化程度將有所提高,培訓時間和頻次將延長和增加,由兼職趨向專業(yè)化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要推進這項工作向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方向發(fā)展,必須建立一支訓練有素、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師資隊伍。為了使幼兒通過教育,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和諧發(fā)展,幼兒教師需具有正確評價幼兒心理健康狀況的能力、了解幼兒心理特征的能力、情緒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師生關系的能力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但是當前我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多由非專業(yè)人員兼任,知識、經驗的不足和角色的混亂,使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質量與效果無法提高。隨著社會對幼兒教育程度的提高,師資培養(yǎng)力度的加大,在未來的工作中,教育者的專業(yè)化程度將有所提高,培訓時間和頻次將延長和增加:有更多的省市地區(qū)將制定保教(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標準,通過考核等方式頒發(fā)資格證書,提高準入門坎,以保證保教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除了通過繼續(xù)教育來提高在職保教人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水平外,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職業(yè)學校,為幼教心理健康教育行業(yè)培養(yǎng)合格的專業(yè)人才。同時,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yī)療部門和相關單位的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人員的積極介入,亦將對此項工作專業(yè)化發(fā)展方向有積極的意義。

六、教育規(guī)模:由點到面,逐步擴展,立體化、普及化程度不斷提高

從縱向上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從出生開始貫穿人一生的教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整個教育所依靠的基礎和起點對開發(fā)人類潛能,對個體一生的發(fā)展發(fā)揮著奠基性作用;從橫向上看,教育不僅指學校教育,學校圍墻之外的家庭、社區(qū)、社會大環(huán)境都屬于教育的范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幼兒園教育,它更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必須實現多方位立體式的開放,廣泛利用園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形成幼兒園、社會、家庭合一的教育環(huán)境。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多因素、多角度、多層次的系統(tǒng)工程,要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將各種要素進行有機的組合與配置,構建起以幼兒園教育為主渠道,以課外教育為基本環(huán)節(jié),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網絡和體系。在理論上,要逐步形成以幼兒自我為主體,教師指導為輔助,心理健康教育與智能教育互為補充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隨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幼兒教育觀念的更新和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必將由現在的少數實驗幼兒園逐步擴展到一般幼兒園,由重點幼兒園逐步擴展到普通幼兒園,由大中城市、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逐步擴展到中小城市和內地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直至獲得普遍發(fā)展。普遍化的發(fā)展方向也還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將從幼兒園逐步推廣到家庭與社會家庭與幼兒園的合作互幫互助,雙方互相支撐,教師和家長只有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才能使家庭和幼兒園兩方真正協調起來,共同為幼兒健康發(fā)展謀幸福。

家庭和幼兒園合作有助于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也有助于我國學前教育的進步,與世界學前教育接軌。世界學前教育發(fā)達國家都提倡幼兒園要重視使用家庭的資源,以豐富、加深幼兒對他人、社會的認識、促進幼兒在情感、語言、申美觀、認知等都有最佳的發(fā)展。因此家庭和幼兒園合作是必然的。

學前教育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程,即不是幼兒園單方面能夠完成的,也不是家庭能夠勝任的,必定需要兩方面通力合作的,才能形成幼兒園與家庭相結合的育人的平臺,充分發(fā)揮出學前教育的整體功能。

家庭和幼兒園合作有益于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幼兒的發(fā)展包括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發(fā)展,這幾個方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不能忽視、輕視任何一方面,否則都會阻礙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的進程。

幼兒園于家庭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摒棄主從觀念,樹立平等i、意識,把家長當作合作伙伴和對象,以構建出健康的家園的關系,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幼教的主動性,提升教育的積極效果和兒童的發(fā)展水平。

教師是幼兒家庭隱私的保護著,能尊重家長,保護家庭的隱私,不僅為家長不同文化,居住條件,經濟條件,就業(yè)環(huán)境,婚姻狀況、、、、、保守秘密不在大庭廣眾之下揭家長的短處,對家訪中看到的不良現象不點名道姓,使家長能消除顧慮歡迎教師繼續(xù)來訪。

家長是有幼兒家長心聲的傾聽著,教師要了解家長,即可用眼去看,也可用耳去聽,家園共育的成功要學會傾聽,善于傾聽,是教師成為家長親密伙伴的前提條件,教師只有與家長坦誠相待,才能使家長視教師為傾訴對象,敢在教師面前講真話,并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教師是家長意見的采納者,由于教育環(huán)境,教育時間,教育途徑的不同,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認識上的分歧和行為上的差異等問題,教師能在傾聽家長的呼聲之后,認真分析家長的意見,迅速給家長提供反饋信息,認可家長正當發(fā)泄,接納家長的合理建議,并付諸于實踐,可以強化家長儀教參教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師是幼兒家長施教的合作者,教師和家長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進行雙向交流,彼此尊重相互協調合作,共同承擔保育,教育幼兒的責任。教育幼兒是幼兒園和家庭的共同責然,教師和家長只有緊密合作,才能為兒童營造最佳發(fā)展環(huán)境。

兒童心理學的知識表明,兒童人格的健全發(fā)展需要來自男女兩性的影響,學前教育的師資隊伍基本是女性一統(tǒng)天下,這容易弱化兒童的陽剛之氣,導致兒童人格的片面發(fā)展,出現男孩女性化,而家長對學前教育的介入,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缺憾,使兒童成為剛柔相濟的人,家長積極投身與學前教育事業(yè),提供道義、情感上、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支持和援助。

家園合作是雙方的,如果雙方有著共同的利益和目標,那么就有可能進行合作,其雙方教育目標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為了促進兒童的和諧發(fā)展,使兒童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擁有相同的教育目標的家長和教師,當然能在一起,并肩合作施教。

兒童生活在家庭和幼兒園兩個不同的地方,家長參與教育,就能耳聞目睹兒童的生活、游戲、學習,從而加深對兒童權利的認識,對兒童發(fā)展的理解,提升兒童的整體發(fā)展水平,增強了兒童的自信心,提高了兒童的體力,培養(yǎng)了兒童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兒童的獨立性,萌發(fā)了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

幼兒園利用家庭資源對兒童進行關愛父母的教育,培養(yǎng)兒童學會關愛父母,不僅發(fā)揚了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世界教育的共同要求,我國是以德治國的國家,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共同培養(yǎng)和發(fā)展長幼親情,不僅關系著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諧,要大力提倡以尊老愛幼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挺里做一個好成員,家庭是兒童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學校是進行系統(tǒng)的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這兩者密不可分,只有密切合作,相互促進,才能使兒童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關愛父母的有兩文化傳統(tǒng),才能在社會上形成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良好道德風尚,兒童關愛父母的培養(yǎng)包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尊重父母,感謝父母,孝敬父母,熱愛父母。小班小朋友首先要知道自己父母的名字、屬相、年齡,知道他們很愛自己,知道他們的工作讓他們意識到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對父母要有禮貌、恭維、感謝、問候,聽父母的話,不對爸爸媽媽亂發(fā)脾氣,而且還能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到中班的小朋友要知道在父母工作、學習、休息時不能不去打擾他們就不去打擾,能說一些使父母感到高興的話,能把好吃的也留給父母嘗嘗,對客人要有禮貌,還能幫父母做一點小事。到大班的小朋友要知道自己的父母的工作和對社會的貢獻,在父母生病時,能給父母簡單的照顧,關心,能做一些是父母感到高興事,能幫父母做一些家務勞動,能幫父母招待客人,能制作小禮物送給父母。幼兒園的教育只能在書上,故事中去體現,家庭生活才能去實踐的。教師與家長合作對兒童進行關愛父母的教育是很有必然的,幼兒園應該主動與家長進行配合、、、、、

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要求家長中在教子做人,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水平和幼兒園密切聯系,相互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為了充分發(fā)揮家長子培育孩子學會關愛父母過程中的作用。

我們可以運用家庭設施對孩子進行熱愛勞動教育。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支持孩子為自己服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勵孩子為大人服務,做爸媽的小幫手,引導孩子為家庭服務,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在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注重激發(fā)孩子向往勞動的熱情,為孩子樹力熱愛勞動

的榜樣,及時強化孩子的勞動興趣,不把勞動作為懲罰的手段。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規(guī),調動孩子合作的主動性。家長要把孩子看作是有獨立,能干的人,家庭中涉及孩子的事情,可以與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家規(guī),制作時間表,合理安排時間,比如晚餐時間,看電視時間,作業(yè)時間······一但家規(guī)制定,就要嚴格執(zhí)行,如睡覺時間就去睡覺,吃飯時間久去吃飯,就不會不合作了,也不會無理取鬧了。是孩子也認為自己長大了。

家園合作是必然的,幼兒園可以優(yōu)化家長教育能力。我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合作共育活動,注意寓教于樂,不僅能密切家園之間的關系,加深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感情,而且還能為家長提供全面了解幼兒園教育內容和途徑的機會,使家長意識到對孩子的教育并非只是在幼兒園里或是在家里進行的,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公共場合也都孩子成長教育的刺激物,都可以進行教育,同時也提高了家長的教育素質所謂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fā)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fā)展。一、家長在家園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當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已成為每個家長迫切關注的問題。為了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在家園合作方面,家長應該做些什么呢?下面我就從我自身的經驗談談我在這方面的一些主張:(一)注意在孩子面前樹立和維護老師的威信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是否擁有崇高的威信,對孩子能否正確地接受老師的教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家長應該注意在孩子面前樹立和維護老師的威信。有一天,老師帶著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觀賞植物,一個5歲多的小男孩對一種植物產生了好奇心,于是便問老師:“老師,這種樹叫做什么樹?”老師也不知道這種樹叫做什么樹,于是就對小男孩說:“對不起,老師也不知道。不過,你爸爸是植物學家,你可以回家后問問你爸爸?!毙∧泻⒒丶液?,問了當植物學家的爸爸??墒菦]想到的是:他爸爸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明天你再去問問老師?!钡诙欤∧泻⑸蠈W時,他爸爸特意交給小男孩一封信,說是帶給老師的。老師接過信后,明白了家長的意圖,說:“老師已經查了有關的資料,知道這種樹的名字了……”家長的苦心是再明顯不過的了,他就是想要讓老師在孩子心中樹立美好的形象,要孩子相信老師。我認為,這位家長的方法很得當,“教育意識”很好。他這樣做,有利于樹立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進而有利于孩子今后更好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反之,如果這位家長不是這樣做,而是利用自己的“聰明”來貶低老師,比如,對孩子說:“你們老師怎么這么笨?!連這種樹叫做什么樹都不知道……”,這樣雖然也能使孩子了解了該樹的名稱,但家長對老師不尊重和藐視,將會給孩子今后的發(fā)展帶來持久的消極影響。(二)只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利,就應盡力支持老師的工作春學期開學初,我發(fā)現,春節(jié)過后每個孩子手中都有1-2件新穎的玩具。我認為這是培養(yǎng)幼兒集體意識,分享意識的好機會,于是鼓勵每個孩子拿家中最好的玩具來園與大家分享,并準備第三天開一個玩具展覽會??墒牵诙烊?6位小朋友只有其中的3位帶來了自己的玩具,我問孩子們?yōu)槭裁床粚⒆约旱耐婢邘砼c大家分享,有的孩子說:“媽媽不讓帶來,怕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搞壞?!薄澳棠陶f:‘你拿去,奶奶以后就不再給你買玩具了!’”……這么好的一個促進孩子社會性發(fā)展的機會,我們卻由于這項工作沒有得到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結果沒有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相反,這一絕好的教育機會還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自私、小氣的機會。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ㄈ⒆拥膶W習進步應作出積極回應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有一個內容是文明禮貌用語的學習,課后我要求孩子們以后要經常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小丁釘很聽老師的話,一回到家里就能夠利用一切機會把當天所學的文明禮貌用語用上。見上班回來的爸爸媽媽他會說“您好”、“爸爸/(媽媽)您辛苦了!”,早上起來他會說“爸爸/(媽媽)早上好”,爸爸媽媽夾菜給他,他會說“謝謝您”……可是,小丁釘的這些積極行動并沒有得到家人,特別是下崗在家的爸爸的積極回應(比如表揚他懂禮貌,表揚他乖,或者以相應的文明禮貌用語與他回應),并且爸爸對他這種“客氣”和“懂禮貌”感到很不自在,并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面色難看地對他說:“都是自家人,別給我來這一套!”。爸爸的這種態(tài)度將會大大降低幼兒園的教育效果;相反,如果父母都能對孩子在幼兒園接受教育后產生的積極變化作出積極回應,那將肯定會大大增強幼兒園的教育效果。父母對孩子學習進步的態(tài)度,不僅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在我們的一項調查中就發(fā)現,孩子們喜歡某一門課的學習,那是因為他們學習回家后有人愿意聽或看他們的“學習匯報”,并肯定他們的進步,比如有的孩子說“我喜歡音樂課,因為回家后可以唱歌給爸爸媽媽聽或爺爺奶奶聽?!薄拔蚁矚g兒歌課,因為回家后可以背給爸爸媽媽聽”。“我喜歡折紙課,因為回家后可以折給媽媽看?!薄拔蚁矚g手工課,因為做的東西可以帶回家給媽媽看?!薄嘈?,如果我們對孩子的“學習成果”不聽、不看、不表揚,那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在教育孩子方面,家園合作不單是指幼兒園教什么,家里面就教什么;家長對孩子學習后的進步作出積極的回應也是一種很好的家園合作的形式。二、幼兒在家園合作中的角色在提及家園合作、家園共育時,人們總是把幼兒園教師和幼兒家長作為合作共育的主要研究對象,而對于二者溝通的聯系紐帶——幼兒的研究有所忽視。幼兒是連接家庭與幼兒園、家長與教師之間關系的唯一紐帶和橋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我認為,幼兒在家園合作中存在以下幾種角色定位的作用:(一)幼兒是家園合作的客觀對象在家園合作的教育模式下,幼兒是家園合作的客觀對象。要進行家園合作、家園共育模式的創(chuàng)設與組織,就不能忽視二者之間的客觀教育對象。幼兒及其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客觀上要求整個家園合作的目標是圍繞著幼兒的全面和諧發(fā)展來進行的,幼兒作為家園合作的客觀對象是必然的前提,也是家園合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沒有了幼兒的客觀存在,沒有了幼兒的客觀發(fā)展,沒有了幼兒這一客觀教育對象,家庭與幼兒園、家長與幼兒教師之間的聯系也是一種無效的聯系,這是對幼兒的人格影響的一種不尊重。幼兒的這一客觀教育對象的作用,表明了家園合作必須以幼兒發(fā)展為中心,必須以幼兒這一客觀對象的發(fā)展為基本目標,根據每一個客觀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選擇適當的家園合作方式采取不同的合作共育手段,有效地完善家園合作的具體可操作性。(二)幼兒是家園合作的主體參與者家園合作的主體是人,幼兒也是家園合作的活動主體之一。確切地說,幼兒主動參與到家園合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是整個家園合作的主體對象。家園合作是提供這種教育模式的各主體之間的合作。幼兒在整個家園合作的教育模式中不單單是一個客觀的教育對象,而是一個主體的人,他必然在家園合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