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視運動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太陽視運動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太陽視運動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太陽視運動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太陽視運動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基本概念

人站在地球上,不覺得地球在自轉(zhuǎn),只看到地球以外的天體的東升西落的運動,每天旋轉(zhuǎn)一圈。這種相對于地球自轉(zhuǎn)的運動稱為天體的視運動。

所有天體都參與這種運動,太陽當(dāng)然也不例外,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zhuǎn),太陽相對地球而言,是自東向西的東升西落運動,周期為一天。這就是太陽的視運動?;靖拍钐烨颍喊烟炜罩须x我們距離不等的恒星投影到地球外一個透明的球體,該球體叫天球。方向: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轉(zhuǎn),所以站在地球上感覺天球自東向西旋轉(zhuǎn),,天球上所有天體以垂直于地軸自東向西的方向繞天球周日運動基本概念天極:地軸向天球延伸后,在無窮遠處與天球交匯的兩個假想點。當(dāng)?shù)厍蚶@其軸自轉(zhuǎn)時,兩個天極在天空中保持固定,所有其他天點似乎都圍繞著它們旋轉(zhuǎn),每天完成一圈。天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延伸;赤緯:從天赤道,沿目標天體所在的經(jīng)圈,到該目標的角度。赤經(jīng):沿天赤道,從春分點向東到目標天體所在經(jīng)圈角度?;靖拍钫麄€太陽運動軌跡是與天赤道平行,與地軸(天南北極連線)垂直,且冬至-夏至,運動軌跡向北移動,夏至-冬至,運動軌跡向南移動0°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天球北極天球赤道赤緯+23.5°赤緯-23.5°夏至春秋分冬至基本概念地平面:通過天球中心(實際是觀測者的眼睛)并與鉛垂線(天頂與天底聯(lián)線)相垂直的平面,稱為天球的地平面,地平面與天球相交而成的大圓稱為地平圈?;靖拍畹仄矫妫和ㄟ^天球中心(實際是觀測者的眼睛)并與鉛垂線(天頂與天底聯(lián)線)相垂直的平面,稱為天球的地平面,地平面與天球相交而成的大圓稱為地平圈。NSWENSWE0°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天球北極天球赤道赤緯+23.5°赤緯-23.5°夏至春秋分冬至太陽視運動原理北極點太陽視運動平行地平面,半年極晝,半年極夜0°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天球北極天球赤道赤緯+23.5°赤緯-23.5°夏至春秋分冬至太陽視運動原理出現(xiàn)極晝時極點的太陽高度角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0°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天球赤道赤緯+23.5°赤緯-23.5°夏至春秋分冬至天球北極66.5°66.5°太陽視運動原理0°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天球赤道赤緯+23.5°赤緯-23.5°夏至春秋分冬至天球北極66.5°太陽視運動原理天頂赤緯坐標=+23.5°0°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天球赤道赤緯+23.5°赤緯-23.5°夏至春秋分冬至天球北極66.5°太陽視運動原理天頂赤緯坐標=+23.5°0°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夏至春秋分冬至天球北極天球赤道赤緯+23.5°赤緯-23.5°66.5°太陽視運動原理天頂赤緯坐標=+23.5°0°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西夏至春秋分天球北極冬至南北赤緯+23.5°赤緯-23.5°緯度23.5°66.5°90°43°天球赤道東子午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北回歸線23.5°N南回歸線23.5°S赤道0°23.5°66.5°66.5°23.5°南北①②③④北極星(約430光年)66.5°太陽視運動原理太陽運動軌跡平面跟地面的夾角=90°-當(dāng)?shù)鼐暥?°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20°-20°-10°-30°-10°天頂赤緯坐標=+23.5°西夏至春秋分天球北極冬至南北赤緯+23.5°赤緯-23.5°緯度23.5°66.5°90°43°天球赤道東子午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66.5°太陽視運動原理思考:北回歸線二分二至日太陽日出、日落、以及正午太陽方位?夏至日:日出東北,正午在頭頂,日落西北春秋分:日出正東,正午在正南,日落正西冬至:日出東南,正午在正南,日落西南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1、日出、日落方位的確定春分日、秋分日:直射點在赤道(除極點外)全球各地:日出

,日落

。極點:極點上太陽全天位于地平線上無升落。(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正東正西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1、日出、日落方位的確定太陽直射北半球:(除極晝、極夜地區(qū)外)全球日出

,日落

.東北西北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1、日出、日落方位的確定太陽直射南半球:(除極晝、極夜地區(qū)外)全球日出

,日落

.東南西南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1、日出、日落方位的確定太陽直射南半球:(除極晝、極夜地區(qū)外)全球日出

,日落

.東南西南春分日、秋分日:直射點在赤道(除極點外)全球各地:日出

,日落

。正東正西太陽直射北半球:(除極晝、極夜地區(qū)外)全球日出

,日落

.東北西北不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的任何地點(出現(xiàn)極晝和極夜的區(qū)域除外),其太陽出沒點的地平方位是,取決于太陽直射南半球還是北半球,而與觀測地點位于南北半球無關(guān)。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2、正午太陽方位NSNS(1)當(dāng)太陽直射北半球時A:正南方上空;B:正北方上空;C:正北方上空;NSABC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2、正午太陽方位(2)當(dāng)太陽直射赤道時A:正南方上空;B:正上空;C:正北方上空;NSNSNSABC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2、正午太陽方位(3)當(dāng)太陽直射南半球時A:正南方上空;B:正南上空;C:正北方上空;NSNSNSABC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2、正午太陽方位規(guī)律總結(jié):(1)太陽直射點所在地區(qū),正午太陽在正上方。(2)太陽直射點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在正南方上空。(3)太陽直射點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在正北方上空。推論:(1)北回歸線以北的點,正午時太陽總是位于正南(2)南回歸線以南的點,正午時太陽總是位于正北(3)南北回歸線之間的點,正午太陽可能位于北方,也有可能位于南方,也有可能位于正天頂90°N66.5°N23.5°N0°23.5°S66.5°S90°SNSWENSWE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NSEW天頂A夏至春秋分冬至40°N地區(qū)太陽視運動軌跡圖東北升起西北落下NSWE北半球非極晝區(qū)太陽視運動軌跡向南偏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40°S地區(qū)太陽視運動軌跡圖NSEW天頂A夏至春秋分冬至NSWE南半球非極晝區(qū)太陽視運動軌跡向北偏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NSEW天頂A夏至春秋分冬至北回歸線上地區(qū)太陽視運動軌跡圖NSWE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NSEW天頂A夏至春秋分冬至10°N上地區(qū)太陽視運動軌跡圖NSWE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三點定軌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位置。NSEW天頂A夏至春秋分冬至赤道地區(qū)太陽視運動軌跡圖NSWE赤道的太陽視運動軌跡垂直不偏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出現(xiàn)極晝地區(qū):剛好極晝地方、其他極晝地方、極點剛好極晝地方的日出日落和正午太陽方位日出正北、日落正北、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天空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出現(xiàn)極晝地區(qū):剛好極晝地方、其他極晝地方、極點剛好極晝地方的日出日落和正午太陽方位日出正北、日落正北、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天空南北H這種太陽視運動是否只有極圈存在?剛好極晝的緯度90°-太陽直射點緯度該地位于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上,即:某日出現(xiàn)極晝的最低緯線(注意:不一定為極圈)該地的緯度范圍66.5°—90°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出現(xiàn)極晝地區(qū):剛好極晝地方、其他極晝地方、極點其他極晝地方的日出日落和正午太陽方位日出正北、日落正北、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天空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出現(xiàn)極晝地區(qū):剛好極晝地方、其他極晝地方、極點其他極晝地方的日出日落和正午太陽方位日出正北、日落正北、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天空南北H正午H子夜子夜太陽高度如何計算?H子夜=φ+δ-90°

φ為當(dāng)?shù)氐木暥?δ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子夜太陽高度角的推導(dǎo)H子夜=φ+δ-90°

φ為當(dāng)?shù)氐木暥?δ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出現(xiàn)極晝地區(qū):剛好極晝地方、其他極晝地方、極點其他極晝地方的日出日落和正午太陽方位日升正北、日落正北、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天空南北H正午H子夜H子夜=φ+δ-90°

φ為當(dāng)?shù)氐木暥?δ為太陽直射的緯度H正午=90°-(φ-δ)H子夜

+H正午

=2δH正午

-H子夜

=180°-2φ太陽視運動軌跡的繪制出現(xiàn)極晝地區(qū):剛好極晝地方、其他極晝地方、極點極點的日出日落和正午太陽方位06121824H太陽高度小時南南南南極點日出日落及太陽高度規(guī)律:

1、極點極晝時,太陽終日不落,而且太陽高度全天不變。

2、極點的太陽高度等于

的緯度太陽直射點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1、日出、日落以及正午太陽方位的變化A.太陽直射赤道時:太陽運動軌跡:全球日出正東,日落正西(除南北極點外)觀察者在北半球:日出正東,正午正南,日落正西觀察者在南半球:日出正東,正午正北,日落正西觀察者在赤道:日出正東,正午正上方(頭頂),日落正西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1、日出、日落以及正午太陽方位的變化晨線B.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太陽運動軌跡:全球日出東北,日落西北(除極晝地區(qū)外)③在直射點與北半球極晝?nèi)χg的地區(qū):日出東北,正午正南,日落西北④在北半球極晝?nèi)?nèi)地區(qū):日出正北,正午正南,日落正北⑥在赤道與南半球極夜圈之間的地區(qū):日出東北,正午正北,日落西北①在赤道與直射點之間的地區(qū):日出東北,正午正北(但日出后太陽是向南運動),日落西北②在直射點地區(qū):日出東北,正午天頂(頭頂)(但日出后太陽是向南運動),日落西北⑤在北極點地區(qū):太陽全天在正南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1、日出、日落以及正午太陽方位的變化C.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太陽運動軌跡:全球日出東南,日落西南(除極晝地區(qū)外)②在直射點地區(qū):日出東南,正午天頂(頭頂)(但日出后太陽是向北運動),日落西南③在直射點與南半球極晝?nèi)χg的地區(qū):日出東南,正午正北,日落西南⑤觀察者在南極點地區(qū):太陽全天在正北⑥在赤道與北半球極夜圈之間的地區(qū):日出東南,正午正南,日落西南①在赤道與太陽直射點之間的地區(qū):日出東南,正午正南(但日出后太陽是向北運動),日落西南④在南半球極晝?nèi)εc極點之間地區(qū):日出正南,正午正北,日落正南晨線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2、一天中太陽方位的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極晝、極夜地區(qū)除外)(1)春、秋分: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2)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北的地區(qū):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3)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直射的地區(qū):東北→正上方→西北。(4)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南的地區(qū):東北→正北→西北。(5)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東南→正南→西南。NSEW天頂A春秋分當(dāng)?shù)鼐暥?0°N,太陽直射緯度0°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2、一天中太陽方位的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極晝、極夜地區(qū)除外)(1)春、秋分: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2)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北的地區(qū):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3)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直射的地區(qū):東北→正上方→西北。(4)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南的地區(qū):東北→正北→西北。(5)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東南→正南→西南。NSEW天頂A當(dāng)?shù)鼐暥?0°N,太陽直射緯度23.5°N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2、一天中太陽方位的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極晝、極夜地區(qū)除外)(1)春、秋分: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2)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北的地區(qū):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3)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直射的地區(qū):東北→正上方→西北。(4)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南的地區(qū):東北→正北→西北。(5)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東南→正南→西南。NSEW天頂A當(dāng)?shù)鼐暥?3.5°N,太陽直射緯度23.5°N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2、一天中太陽方位的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極晝、極夜地區(qū)除外)(1)春、秋分: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2)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北的地區(qū):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3)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直射的地區(qū):東北→正上方→西北。(4)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南的地區(qū):東北→正北→西北。(5)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東南→正南→西南。NSEW天頂A當(dāng)?shù)鼐暥?0°N,太陽直射緯度23.5°N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2、一天中太陽方位的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極晝、極夜地區(qū)除外)(1)春、秋分: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2)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北的地區(qū):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3)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直射的地區(qū):東北→正上方→西北。(4)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點以南的地區(qū):東北→正北→西北。(5)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東南→正南→西南。NSEW天頂A當(dāng)?shù)鼐暥?0°N,太陽直射緯度23.5°S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3、晝長與日出日落時間在北半球,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陽視運動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北半球,晝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陽視運動的弧度越小。NSEW天頂ANSEW天頂A太陽直射23.5°N畫出25°N和50°N的太陽軌跡太陽直射23.5°S畫出10°N和30°N的太陽軌跡25°N50°N10°N30°N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3、晝長與日出日落時間在南半球,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南,太陽視運動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南半球,晝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北,太陽視運動的弧度越小。NSEW天頂ANSEW天頂A太陽直射23.5°N畫出25°S和50°S的太陽軌跡太陽直射23.5°S畫出25°S和50°S的太陽軌跡25°S50°S25°S50°S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3、晝長與日出日落時間在南半球,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南,太陽視運動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南半球,晝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北,太陽視運動的弧度越小。NSEW天頂A太陽直射23.5°N畫出30°N和50°S的太陽軌跡30°N50°S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總結(jié)4、日影變化規(guī)律日影方向:日影的朝向與太陽位置方向相反正午日影方位的變化規(guī)律:直射點緯線以南——日影向

;直射點緯線以北——日影向

;有極夜的地區(qū)正午日影

。在極點,任何時候日影始終朝南或朝北日影長短:日變化: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時日影最長。極點無日變化年變化:與正午太陽高度成反比(與當(dāng)?shù)鼐暥群吞栔鄙潼c緯度差成正比)。直射點緯度正午日影縮短為零。南北無*半夜0點日影—極晝地區(qū)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拓展:天空中太陽全年的“8”字形日行跡那么我們追蹤太陽一年中的每一天在天空中的軌跡,會是什么樣的?看右圖:這個圖片顯而易見,太陽穿過天空最短最低的路徑是在冬至那天;最高和最長的路徑發(fā)生在夏至那天,就這樣來回循環(huán)擺動,年復(fù)一年!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

那么,在一整年的時間里,如果每天同一時間拍攝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我們會看到怎樣的情況?意思就是,今天我12點拍太陽的位置,明天也12點,后天也一樣.....,就這樣拍一年的時間,你認為太陽的路徑會是一條直線嗎?或者是一條曲線?太陽在一年中每一天的同一個時間點的位置,表現(xiàn)出來的形狀看起來像一個被拉長的數(shù)字8,這是地球橢圓軌道和地軸傾斜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8”的最高點對應(yīng)夏至,最低點對應(yīng)冬至,這個應(yīng)該很好理解,也就是全年最高和最低的位置!秋分和春分時太陽均位于中點。在北半球拍攝的話,“8”字曲線的頂部就是一個小圓圈,底部是一個大圓圈。如果從南半球看的話,“8”字形曲線會正好倒過來!這個和遠日點和近日點有關(guān)。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下圖是計算截圖,A-E由北往南依次為,俄羅斯莫斯科(A北緯55.8°)、西班牙Girona(B北緯41°54′)、越南河內(nèi)(C北緯21°)、新加坡(D赤道附近)、馬達加斯加島的Tananarive(E南緯18.9°)、新西蘭Wellington(F南緯41°54′)。由圖可以看到,南北地區(qū)的8字變形趨勢是:越往兩極走,8字越立,越接近赤道,8字幾乎倒置。北半球8字是上小下大,南半球的8是上大下小。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如果針對北半球同一個地區(qū),取不同時間記錄當(dāng)?shù)氐娜招雄E,你會發(fā)現(xiàn),太陽在一天之中,不同時間點觀察所得的8字日行軌跡相互呈現(xiàn)中心對稱狀態(tài)。小環(huán)總是指向正北,而大環(huán)總是指向正南。哪怕是只有半個大環(huán)的南極及附近地區(qū),它一天之中的環(huán)也會呈現(xiàn)中心對稱狀態(tài)。大環(huán)也是指向正南的。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試題呈現(xiàn)】在一年當(dāng)中每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記錄太陽的位置,就能制作出“8”字形日行軌跡圖。圖1中的日行軌跡圖是由44張?zhí)柶毓猱嬅婧鸵粡埛课菡掌M成,記錄的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45°N,70°W)上空的太陽“8”字形軌跡,房屋窗戶朝向正南方。1.拍攝太陽日行軌跡可能是在當(dāng)?shù)貢r間()A.6:00

B.10:00

C.12:00

D.15:002.當(dāng)太陽運行到“8”字形軌跡最高位時,當(dāng)日正午太陽高度最接近()A.46°

B.55°

C.68°

D.75°3.太陽從日行軌跡最高位向最低位移動過程中()A.地球公轉(zhuǎn)速度先快后慢

B.南京正午太陽高度變幅為46°52′C.南非首都晝長不斷變短

D.新英格蘭建筑物的影長逐漸變短BCB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日晷的組成晷針晷盤底座十二時辰東西北由此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十二時辰,二十四小時。如今的“小時”概念,就是由晷面刻度演變而來,而鐘表表面的設(shè)計靈感同樣借鑒了晷面的結(jié)構(gòu),晷針和晷面相當(dāng)于鐘表的指針和表面.晷針的影子順時針方向移動。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βθ晷盤和底座的夾角β與當(dāng)?shù)鼐暥然ビ啵?0°-當(dāng)?shù)鼐暥龋嗅樅偷鬃膴A角θ就等于當(dāng)?shù)氐木暥?

假設(shè)當(dāng)?shù)鼐暥葹棣粒ū本?0°N),晷盤和底座的夾角β,晷針和底座的夾角θ,它們分別是多少度?(日晷面與赤道平面平行,晷針與地軸平行)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

已知赤道日晷的晷針指向北極星,晷盤與晷針垂直。晷盤晷針θθθ地平面(1)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

。(2)晷盤與地平面的夾角=

。當(dāng)?shù)鼐暥?0°-當(dāng)?shù)鼐暥萅S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晷面的正反兩面刻畫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早晨,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當(dāng)太陽達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時,針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著當(dāng)?shù)氐奈鐣r正時刻。午后,太陽西移,日影東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個時辰。)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xiàn)代鐘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鐘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陽光能照射到日晷北側(cè)面;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陽光能照射到日晷南側(cè)面。

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1.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間(夏半年),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

面(正或背),晷針的影子在晷面上

時針移動,即由

(填方位)順時針轉(zhuǎn)向

(填方位)。2.秋分日到春分日之間(冬半年),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

面(正或背),晷針的影子在晷面上

時針移動。即由

(填方位)逆時針轉(zhuǎn)向

(填方位)。3.晷面和赤道面平行,春秋分,太陽照射日晷側(cè)面,日晷不能正常使用。4.從日出——正午——日落,晷針的影子從長——短——長。正背順西南東南逆西北東北關(guān)于北半球中、低緯度日晷面上晷針的影子:夏半年用冬半年用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

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北京故宮采用赤道式日晷(晷盤與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針垂直穿過晷盤中心)。晷針針影在晷盤上移動的角度與太陽在天空中移過的角度一致。完成下列小題。1.北京故宮太和殿外廣場所立日晷,擺放正確的是()

A.

B.

C.

D.

2.太和殿外日晷的晷針影子位于晷盤下方正中部時,此時時刻為()A.2:00

B.6:00

C.12:00

D.18:00AC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與指針垂直的晷盤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將指針朝向北極星固定,通過觀察指針投影在晷盤上的刻度來判斷時間。下圖為我國某地某日日晷照片。據(jù)此完成下面兩題。3.圖示時刻,太陽的方位為(

)A.東北方向B.西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南方向4.若圖示日晷晷盤與地面的夾角為59°,則該日晷最可能放置的地點是(

)A.廣州B.上海C.哈爾濱D.漠河DB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5.天津校園內(nèi)日晷儀晷針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時移動的方向應(yīng)是()A.由西北逆時針轉(zhuǎn)向東北

B.由西北順時針轉(zhuǎn)向東北C.由西南逆時針轉(zhuǎn)向東南

D.由西南順時針轉(zhuǎn)向東南6.若圖示日晷儀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時,晷盤與地面的夾角應(yīng)該()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按日期作調(diào)整DA太陽視運動補充拓展古人根據(jù)圭表上日影長短量化時間,確認二十四節(jié)氣。1.測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