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3《鴻門宴》教學的四種角度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鴻門宴》教學的四種角度
一、微微細筆意味長
師:下面,我們通過“張良留謝"這一語言片段,以小處入手的讀史方法,去品味語言背后的深層意蘊。
(PPT展示)
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p>
師:上面這段文字僅僅是一段送禮的描寫嗎?
生:沛公帶了兩份不同的禮物,我估摸著“白璧"玉斗”有不同的寓意。
師:能把白璧送給亞父、玉斗送給項王嗎?
生:項羽、范增兩人身份不同,沛公需要“對癥下藥"。
生:“玉斗”是玉制的飲酒器皿。
生:“完璧歸趙"的“璧”是楚國國寶,比較尊貴。
(PPT出示“璧"的圖片和《說文解字》的釋義)
師:璧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吨芏Y·考工記》載:“璧琮九寸,諸侯以享天子?!痹诠糯糜裰频牧髦?,“璧"被列為首位。
生:沛公獻璧是承認項王的絕對統(tǒng)治權,甘愿臣服。
師:項羽如何處置這塊璧?
生:“受璧,置之坐上。”
生:沛公獻璧正切合項羽居功自傲的性格。
師:沛公為何送范增“玉斗"呢?
(PPT出示“玉斗”的圖片)
生:我會聯(lián)想到“斗量”,沛公希望范增心懷寬廣,請范增多多包涵,不要總難為他。
(生大笑)
生:沛公把白璧獻給項羽,把玉斗獻給范增,足見沛公的工于心計。
師:文中除了這兩處寫玉,能再找出一處嗎?
生:范增舉玉玦示意項羽。
師:有何深意?
生:“玦”與“決"諧音,范增舉玦是暗示項羽要下決心除掉沛公。
(PPT出示“玦”的圖片)
生:玦是環(huán)形有缺口的玉,正是這個豁口使玦產生了“斷絕"的意思。
生:不論是“玦”的外形還是讀音,范增舉玦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項羽必須與沛公一刀兩斷。
生:這么說來,“玉"在鴻門宴中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師:請翻譯張良與沛公對話的文字。
生:(沛公)于是讓張良留下來道歉。張良問:“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沛公說:“我?guī)Я艘粚τ耔?,想獻給項王;一雙玉斗,想要獻給亞父。正碰上他們發(fā)怒,不敢獻。您替我把它們獻上吧。"張良說:“遵命。”
師:請你評價一下剛剛同桌的翻譯。
生:翻譯做到了文從字順,并且還注意到了把“公"翻譯成敬辭。
師:“持”和“操"、“獻”和“與"能翻譯成相同意思嗎?
生:“與”是普通的“給”,而“獻”的態(tài)度更恭敬。這說明項羽與范增身份是有差異的,沛公將他倆區(qū)別對待。換句話說,對沛公的死活,項羽才具有決定性作用。
師:張良問話中的“操"和沛公回答的“持”如果都表示“帶了"的意思,兩個動詞可以互換嗎?司馬遷為何用不同的兩個詞?
生:庖丁刀功嫻熟,用的是“操刀”,而不是“執(zhí)刀"持刀”之類。
生:“操"比“持”更顯隨便,諸侯往來捎帶禮物是慣常做法,相當于伴手禮。
生:《論語》“危而不持,顛而不扶"中的“持”有用手從下往上托扶的意思?!俺职阻?就是端著、托扶白璧,這體現(xiàn)了沛公的畢恭畢敬。
(生鼓掌)
師:沛公說話的對象是誰?
生:張良。
生:哪怕在心腹面前,沛公也處處表現(xiàn)自己的謙卑恭敬,不敢有絲毫不尊和懈怠??梢钥闯雠婀搨谓圃p、城府極深。
師:沛公離開后,張良進去道歉。哪些細節(jié)展現(xiàn)了他誠惶誠恐、畢恭畢敬的心情?
(PPT展示)
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勺,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p>
生:謹,慎也。兩個“再拜"表示恭敬。
生:張良稱項羽“大王足下”,稱范增“大將軍足下”,并且用“臣良”雙重自謙表示恭敬?!白阆?顧名思義是臣下匍匐于君王腳下,張良可謂姿態(tài)低到塵埃里了。
師:張良這番話中的“奉”應當如何釋義?
生:拿著。
生:奉上。
(PPT出示“奉"字的金文、篆書寫法)
師:《說文解字》:“奉,承也。”在“奉"的篆書寫法里,有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奉”的金文寫法就像一個跪坐的人雙手捧玉。
生:“奉"即“捧”,張良用雙手捧著白璧和玉斗恭恭敬敬地獻給項羽和范增,不敢有絲毫怠慢。
生:張良一來是傳達沛公道歉的誠意,二來是怕項羽遷怒于自己,惹來殺身之禍,所以要極盡溜須拍馬之能事,充分安撫項羽的情緒。
(PPT展示)
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師:項羽欣然受璧但范增卻拔劍破玉。請揣摩“拔劍撞破"和“拔劍撞而破之”的細微差別。
生:加了“而”,調節(jié)了音節(jié)。
生:范增以劍敲擊玉斗,一敲再敲,一擊再擊……直至擊破。
師:加了“而”,改變了語法結構,由“撞破"的動補關系變成了“撞而破”的連動關系。
生:通過接連不斷地敲擊玉斗,范增惱恨的心情充分地宣泄出來。
生:妙筆生花,一個“而"字的巧妙運用代替了多少心理刻畫的筆墨呀!
師:看似淺易的字詞其實并不簡單,恰恰是一處處微微細筆打開了文本的褶皺。從中,我們能感受到不同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也能窺見實力強大的項羽最后敗給一度弱小的沛公的一些端倪。
二、尋幽探微,深入解讀文意
師:現(xiàn)代漢語中,在“說”“說話"這一層意思上,“言”和“語"有沒有區(qū)別?
生:感覺差不多,“有什么事情,您言語一聲”中的“言"和“語”都是“說"的意思。
師:我們來看看《鴻門宴》中的“言”和“語"。
(PPT展示)
(1)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2)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3)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p>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6)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師:結合語境,為什么有的句子用“言”,有的卻用“語”呢?
生:“不可不語"是一個雙重否定句,有一種不得不的意思,“言”所在的句子就沒有。
師:語感很好,我們來看看《說文解字注》對這兩個詞的解釋。
(PPT展示)
語,論也……如毛說,一人辯論是非謂之語。如鄭說,與人相答問辯難謂之語。
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鄭注大司樂曰:發(fā)端曰言,答難曰語。
師:根據(jù)《說文解字注》,直接陳述、挑起話頭用“言”,回答問題或辯論用“語”。與“語"比,“言”包含“主動"之義。借助詞義,再看看這六句話,能讀出什么?
生:第(2)句在“不可不語”之前,張良說自己只是“為韓王送沛公”,出于道義,不得不告知劉邦真相。
師:張良與劉邦的關系真的只停留在道義層面嗎?
生:不是,劉邦經常向張良請教計策,常說“為之奈何”,對張良極為信任。
生:最后張良讓劉邦先走,自己留下來殿后,能看出他時時為劉邦考慮。
師:張良以“道義"之名回復項伯,說明他行事縝密、有智謀。劉邦能有這樣的謀臣,實乃萬幸。
生:第(1)句強調曹無傷主動告密,非他人所托。
生:(3)(4)(5)句中的“言”都有主動陳述之意,一是張良讓劉邦主動對項伯說自己不會背棄項羽;一是劉邦請求項伯主動去向項羽說情;一是項伯主動為劉邦說好話。劉邦愿意放下身段誠懇地向張良請教,并與項伯“約為婚姻”,有理有節(jié)地進行自我辯駁。
師:這能看出劉邦什么性格特征?
生:知人善任,善于應變。
師:劉邦如此,他的謀臣張良也腹有良謀,項羽那邊的項伯呢?
生:項伯是項羽的叔父,當他得知項羽要攻打劉邦時,連夜去通知張良。雖然此舉是為了報答救命之恩,也算得上大義。但之后聽信劉邦,還約為婚姻,沒有立場。
師:項伯為劉邦求情,項羽是什么反應?
生:似乎沒有經過深思熟慮,馬上就“許諾”了,項王也太胸無城府了。
師:“胸無城府"這個詞用得特別好,我們再看看第(6)句。
生:項羽強調是曹無傷主動來說的,不是自己讓他來的,有“甩鍋”之嫌。在項伯的勸說與劉邦幾句辯白之下,項羽馬上就供出了曹無傷,會讓很多下屬寒心,也可見其政治上的幼稚。
師:這樣的項羽碰上知人善任的劉邦,會如何呢?
生:劉邦“集團"上下齊心,而項羽一方面遭叔父項伯背叛,另一方面出賣主動來投靠的曹無傷,導致“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的結局。
生:“立"與“誅”可以看出劉邦十分果決,對叛徒堅決不容忍。而項羽不僅不追究項伯的過失,還對他未有絲毫疑心。項羽在殺劉邦之事上猶豫不決,也寒了堅決主張殺劉邦的范增的心。
師:“言"和“語”還隱含著君臣關系,這是決定劉邦與項羽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梳理君臣關系之時,我還要提醒同學們關注稱謂的使用。
(PPT展示)
對項羽的稱呼:
范增——“急擊勿失"一句中無稱呼,“君王”“項王"豎子”
張良——“項王"大王”
劉邦——“將軍"
項伯——“項王”“公"
樊噲——“大王”
對劉邦的稱呼:
張良——“沛公"大王”
樊噲等人——“沛公"
師:眾人對“項羽”的稱呼多樣,對“劉邦"的稱呼較為統(tǒng)一。從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稱呼“沛公”比稱呼“大王"項王”“君王"親切,劉邦的君臣關系和諧,眾人對項羽更多的是敬畏。
生:還可以看出范增與項羽的關系不是很好。他被項羽尊為亞父,但對項羽要么命令,說“急擊勿失”;要么稱呼為“君王"項王”,比較疏遠;竟至最后直呼“豎子”,怒其不爭。
師:項羽勇武有力、能征善戰(zhàn),眾人敬畏甚至害怕他,但他剛愎自用、不虛心納諫,眾人并不親近他。劉邦個人能力雖不及項羽,但禮賢下士、深謀遠慮,周圍人信服他。劉邦當初帶領眾人在沛縣起義,人們擁戴他為縣令,沿用“沛公”的稱呼,表示民心所向。
師:(總結)小詞語中有大學問,從中也能看出司馬遷真是語言大師。清人郭嵩燾評價《鴻門宴》“是史公極得意文字”,魯迅稱《史記》為“無韻之離騷”,高度贊美了太史公駕馭語言的能力?!而欓T宴》中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字詞,請同學們繼續(xù)尋微探幽,培養(yǎng)自己借助詞義深入探究文意的意識。
三、審視“文本罅隙處”,巧解“匠心密碼鎖”
師:同學們,朱熹曾說讀書要留意那“縫罅處”,從“縫罅處”去體悟。所謂“縫罅”,就是不合常情、有悖常理的地方,是文章里的差異點、矛盾處。古人有“評史”“論史"疑史”的傳統(tǒng),今人也應有敢于質疑、小心求證的精神。請你“放開眼光”,找一找《鴻門宴》有沒有“不合常理”的地方。
生:我發(fā)現(xiàn)人物之間相互的稱呼有反常之處。劉邦與張良是君尊臣卑的君臣關系,張良亦自稱“臣”,這符合常理。但不合常理的是,劉邦在與張良的對話中,反常地稱張良為“君”,稱己為“吾”,且打破了君臣關系,竟說“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間接宣告了自己與張良非同一般的兄弟關系。
生:我也發(fā)現(xiàn)了,后來劉邦不辭而別,留下張良辭謝,對他稱“公”,如“公為我獻之”“公乃入”,“君”和“公"都是敬辭,都表達了恭敬之情。
師:劉邦素日是這樣一個禮貌文明、注重禮儀、能屈能伸之人嗎?
(PPT展示)
《史記》中劉邦有三種身份:沛公、漢王、高祖,《史記》寫劉邦說話,多是“劉邦罵曰”“沛公罵曰"高祖罵曰”“漢王罵曰"乃翁”等等。
生:從這里可看出他是一個出身草野、言語粗鄙之人。
師:人物稱呼如此反常,用意何在?
生:表示對張良的器重和信任,借勢拉攏他??梢妱钍且粋€能屈能伸、隨機應變、善于籠絡人心的人。
師:據(jù)老師不完全統(tǒng)計,在《史記》記載的劉邦的不到200句話中,劉邦共26次以“我"自稱,共56次以“吾”自稱,他很少自稱“朕"和“寡人”,這或許與他出身于平民、性格瀟灑有關。當然,這與我們得出的“劉邦能屈能伸、善于機變"這一結論并不矛盾。
生:我發(fā)現(xiàn)在劉邦與項伯的對話中,稱呼也有反常的地方。這應是劉邦與項伯第一次見面,且是通過張良引見,他們之前并不認識,更談不上深交。但劉邦卻“自來熟”,請求項伯替自己(一個敵方勢力的首領)說情——“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前文他表態(tài)“吾得兄事之”,而劉邦小項伯六歲,所以此處完全可以說“愿兄具言吾之不敢倍德也"。為什么沒有這樣表述呢?我不太理解。
師: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先看看項伯的資料——項伯,名纏,字伯??梢?,“伯”是項伯的字,古人稱“字”,一般是平輩相稱。
生:若是用“兄”,目的性就太強了,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而在不經意間換成“伯”,既消解了與項伯的距離感,也釋放出了自己的善意和尊敬,可謂一舉兩得。
師:孺子可教也,一點就通!那么,劉邦自稱“吾”和自稱“臣"又有何不同呢?
生:劉邦雖出身市井,而項羽身為貴族,但二人并無君臣之分,劉邦不必向項羽稱“臣”。從樊噲對項羽和劉邦的稱呼都是“大王"便可窺見一二。
師:既然不是君臣關系,劉邦完全可以用別的謙稱來代替“臣”字,比如“愚"鄙”,為什么一定要用“臣"呢?
生:此處稱“臣”無非是權宜之計,不僅能夠滿足項羽的權力欲望,還間接抬高了項伯的地位,一舉兩得??梢妱钪芮苌?,哪怕內心不服,人前仍能逢場作戲,暫時委曲求全。
生:鴻門宴開始之時,劉邦反復以“臣"自稱,放低姿態(tài),并且直呼項羽為“將軍”,對其大表忠心,無比尊崇。
師:“臣"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像一只豎立的眼睛?!俺肌钡谋玖x指奴仆,俯首帖耳,不敢正視。
《史記》中,劉邦以“臣"自稱,共出現(xiàn)三次:一次是鴻門宴前,項伯來訪;一次是鴻門宴開始時,劉邦向項羽表忠心;一次是劉邦在宮中擺酒,和太上皇對話。僅此三次的以“臣”自稱,皆為逢場作戲,虛情假意。
生:前后稱謂的變化充分展現(xiàn)了劉邦能屈能伸、狡詐多變的性格特點。
師:在《陳情表》中,李密自稱“臣"處多達27次,以臣自稱,主動站隊,俯首稱臣,讓晉武帝放下了警惕和懷疑,道理是相同的。從反常的稱呼入手,洞悉人物內心活動,把握人物性格特點。除此之外,大家還有其他發(fā)現(xiàn)嗎?
生:“本紀”只記錄帝王事跡,司馬遷將并非帝王的項羽選入“本紀”,甚是反常。
師:大家怎么看?
生:從太史公的自序可知,司馬遷通過記載王者成敗,以總結經驗教訓和見盛觀衰,而“本紀”的選擇標準是“宰執(zhí)天下者”,我認為該標準并不限于帝王。
生:司馬遷對項羽“青眼有加”,認可有加,敬佩有加,認為以其才品和道義,堪稱“無冕之王"。
生:也有可能是司馬遷對漢武帝心存怨念,于是尊項貶劉。
師:蘇東坡有言:“反常合道為趣。”閱讀史傳作品,我們應“放出眼光”,開掘“罅隙處”,才能巧解作者“匠心鎖"。
四、以小見大,鴻門之劍
師:宋代劉辰翁評價《鴻門宴》“敘楚漢會鴻門事,歷歷如目睹,無毫發(fā)滲漉,非十分筆力,模寫不出”。同學們分組完成的“以小見大,《鴻門宴》之我發(fā)現(xiàn)”,有探尋人物稱呼的,有賞析宴飲座次的,還有挖掘玉器內涵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先請一組同學來分享他們獨特的發(fā)現(xiàn)——鴻門宴之劍。
生:鴻門宴上的主角并非酒肉,而是一把接一把的劍。每把劍都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項莊拔劍起舞”使宴會的氣氛驟然緊張,只因“其意常在沛公”,此時沛公命懸一線,就在這危急時刻,“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沛公性命暫時無憂,緊接著便是樊噲“帶劍擁盾"闖帳,項羽高度警覺“按劍而跽”,大有拼殺之勢,這一幕幕真是劍拔弩張,一觸即發(fā),驚心動魄!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險象環(huán)生,跌宕起伏。
生:原本用來廝殺的利劍瞬間成為樊噲手中切肉的餐具,樊噲滑稽的舉動瞬間打破了宴會驚險緊張的氣氛,反而營造出一種輕松幽默的氛圍。刀光劍影、暗藏殺機的一場宴會竟然會消解在樊噲上演的“吃播"表演中,這樣的結尾既出人意料又耐人尋味。
師:其他同學怎么評價他們的發(fā)現(xiàn)?
生:我想給他們組做點補充。鴻門宴后的余事中還藏著兩把劍,這兩把劍的作用不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而是塑造人物形象?!胺畤垺⑾暮顙搿⒔鶑?、紀信等四人持劍盾”保護劉邦脫逃,他們并沒有忘記帶劍,足見劉邦等人慌而不亂、有備而來,真是細節(jié)決定成敗啊。范增拔劍撞玉斗,寫出范增謀殺劉邦未遂后氣急敗壞的形象,也表明項羽和范增之間毫無默契可言。
師:鴻門宴處處都是劍,劍劍有深意!人們常說“無酒不成席”,鴻門宴是“無劍不成宴”。還有同學要補充嗎?
生:劍,百兵之君,短兵之祖。劍有很多種,古人云:“人之形貌大小長短不一也,制劍以供其服,非直以觀美,要使各適其用而已。"人之不同,劍種各異,劍也是佩劍人的象征?!而欓T宴》,與其說是人物之間的暗中爭斗,不如說是他們心中的那把劍在進行較量。
師:劍,因攜之輕便,用之迅捷,佩之神采,故深受歷代人喜愛。久經沙場的大將軍,平日舞文弄墨不喜爭斗的文人,都可能佩劍,劍是一種身份的象征。這名同學發(fā)現(xiàn)了劍的象征意義,沿著他的思路來想,鴻門宴上的人物各自會有怎樣的佩劍呢?
生:范增的劍是一把劍身極短卻又極其鋒利的劍。劍如其人,他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該為君主謀劃什么,他對于敵人來說,是一把極有威脅的劍。但他卻總是在瞄準目標,劍已出鞘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碰上了一位不明方向的操劍者。
師:這操劍者就是項羽吧。其他人的佩劍什么樣?
生:項伯的劍是一把“雙頭劍”,陣營不明確,對于哪一方,都會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項莊的劍,是沒有開刃的劍,只需要聽從主公的號令,對準目標一刺,別無他法,他不懂得劍是可以左右劈的。
師:劉邦和項羽的佩劍是怎樣的,誰來說說?
生:項羽的劍是一把做工精細、品相極高的劍,但可惜的是,沒有劍柄。他難以正確判斷進攻的方向或者靈活地轉變自己的思路,當他動怒揮舞的時候,染上的第一滴鮮血,卻總是自己的。劉邦的劍是一把伸縮自如、柔韌度極好的劍,他明白該如何生存,懂得博弈之道中的“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的道理。父母兒女,他敢于舍棄,強勢面前,他可以不要顏面。他像一條蛇,圓滑多變,陰險狡詐。項羽和劉邦交鋒,項羽必??!
生:我不太同意這名同學的說法。項羽的劍銹鈍、孱弱,只能起裝飾作用,不具備攻守能力。在鴻門宴上他優(yōu)柔寡斷、剛愎自用、妄自尊大、不善納諫、寡謀輕信,沒有半點劍的氣概,分明是一把屠刀。
師:劍是人物的象征,通過劍探討的是項羽的形象,還有其他的觀點嗎?
生:項羽是一把百變的英雄劍,是鴻門宴上最具神韻的一把劍。巨鹿之戰(zhàn),他是滅掉秦軍主力的神勇之劍。他之所以怒不可遏地想要“擊破沛公軍”,是因為緊閉的函谷關傷害了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項伯的一句“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擊中了他精神的最高追求——義。在鴻門宴上殺掉毫無抵抗能力的劉邦,他認為殺之不武,反傷一世英名。他在劍鞘中沉靜而孤傲地把持著自己的原則而并非愚鈍。劉邦所說的“不敢”“待"望”和樊噲所說的“賞"字,把他抬到了至尊之位,使他飄飄然、昏昏然地沉醉于劍鞘之中。他那句“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對于爭天下,也許是權謀策略之愚;對于為人,卻是襟懷磊落之德。他時而自負自尊,時而以勇自恃,時而以義自許,時而豪爽憨直,百變多姿、瑰麗動人。
師:劉邦以政治家的手腕與權謀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司馬遷不得不佩服他,但并不喜歡他。項羽身上雖有種種不足,但瑕不掩瑜。在司馬遷看來,項羽才是有真本領、真性情、真氣概的真英雄?!而欓T宴》,司馬遷寫劉邦的精彩表演濃墨重彩,寫項羽的言行惜墨如金,個中深意需要我們在細微處品味、挖掘。
(點評)
基于學養(yǎng)的教學內容選擇。
立足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這是教學的基本原理。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在于,具體的教學內容,即服務于教學目標達成的素材與信息可以有多種選擇。這些選擇反映教師的教學觀念、基本學養(yǎng)與個性特點。
教學在于扎根文本內部,在細筆、幽微、罅隙處生發(fā)意義,潛入文本內里引導學生理解與表達,綜觀四節(jié)課,其教學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辨析意義相近的動詞,理解隱含意味。
《微微細筆意味長》比較了“持"操”、“獻"與”兩組動詞,分析了“奉"的情態(tài)特點,對比了“撞破”和“撞而破之"的細微差別,勾勒出人物的動作與心理細節(jié)。《尋幽探微,深入解讀文意》從“言”和“語"表意差別入手,討論說話人的心理,以及對話過程中隱含的君臣關系。依據(jù)文言解讀文意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兩個鏡頭綿密的分析過程體現(xiàn)出教師對文言文教學的正確理解和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開發(fā)商與購房者長租公寓買賣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飲服務業(yè)勞動合同模板及食品安全3篇
- 二零二五版特種動物繁育與購銷一體化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教育機構教學資源整合合同書3篇
- 二零二五年空壓機租賃與應急響應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教育培訓機構代理招生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未成年人撫養(yǎng)權變更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財務風險控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鋼材采購與智能制造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豪華游輪包船旅游運輸服務合同參考模板2篇
- 2024版?zhèn)€人私有房屋購買合同
- 2025年山東光明電力服務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神經發(fā)展障礙 兒童社交溝通障礙康復規(guī)范》
- 2025年中建六局二級子企業(yè)總經理崗位公開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5月江蘇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綜合知識與能力素質】真題及答案解析(管理類和其他類)
- 注漿工安全技術措施
- 3-9年級信息技術(人教版、清華版)教科書資源下載
- (完整)貓咪上門喂養(yǎng)服務協(xié)議書
- 上海牛津版三年級英語3B期末試卷及答案(共5頁)
- 行為疼痛量表BPS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硬筆書法田字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