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生藥的采收、加工與貯藏第一節(jié)生藥的采收一、采收與生藥品質的關系生藥的合理采收,與藥用植(動)物的種類、藥用部分、采收季節(jié)相關。
合理的采收應建立在對生藥的道地性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把有效成分的積累動態(tài)與藥用部分的產(chǎn)量變化結合起來,確定最佳采收期
甘草有效成分甘草甜素,生長初期含量6.5%,開花前期10%,開花盛期為4.5%,生長末期為3.5%,所以甘草應在開花前期采收為宜。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二、一般采收原則1.根和根莖類一般宜在植物生長停止,花葉萎謝的休眠期,或在春季發(fā)芽前采集。如牛膝、黨參、大黃、黃連等。
牛膝黨參
大黃黃連2.莖木類一般在秋冬兩季采收,如雞血藤、鉤藤等。有些木類生藥全年可采,如蘇木、降香、沉香等。雞血藤蘇木
降香沉香3.皮類樹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此時樹皮養(yǎng)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層細胞分裂較快,易于剝離,如黃柏、厚樸、杜仲。根皮多在秋季采收,通常在挖根后剝?nèi)?,或趁鮮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黃柏厚樸
杜仲牡丹皮五加皮4.葉類應在植物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時或在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采收,如大青葉、紫蘇葉等。但桑葉需霜后采收。
大青葉紫蘇葉桑葉5.花類一般在花開放時采收。在花蕾期采收,如辛夷、槐米、金銀花等;在花蕾半開放時采收,如除蟲菊;在花冠由黃變橙紅時采收,如紅花。辛夷槐米丁香紅花6.果實種子類應在已成熟和將成熟時采收;少數(shù)用未成熟的果實,如枳實等。種子應在完全成熟后采收,如牽牛子、決明子、白芥子等。枳實牽牛子決明子白芥子7.全草類
多在植株充分生長,莖葉茂盛時采收,如青蒿、穿心蓮等;有的在開花時采收,如益母草等;茵陳有兩個采收時間。青蒿穿心蓮
益母草茵陳8.菌、藻、地衣類各自情況不一。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質量較好;馬勃應在子體剛成熟時采收,過遲則孢子飛散。冬蟲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發(fā)散時采挖;海藻在夏秋兩季采撈;松蘿全年均可采收
茯苓馬勃海藻松蘿9.動物類昆蟲類生藥,須掌握其孵化發(fā)育活動季節(jié)。以卵鞘入藥,如桑螵蛸,則在三月收集,過時蟲卵孵化成蟲影響藥效。以成蟲入藥,應在活動期捕捉;有翅昆蟲,在清晨露水未干時便于捕捉;兩棲動物如蛤士蟆,則于秋末當其進入“冬眠期”時捕捉;鹿茸須在清明后適時采收,過時則角化。桑螵蛸鹿茸三、生藥采收注意事項保護野生藥源,計劃采藥,合理采挖。凡用地上部分者要留根;凡用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輪采;輪采地要分區(qū)封山育藥。野生藥用動物如虎、麝、羚羊、穿山甲等嚴禁濫用。動物藥如以鋸茸代砍茸,活麝取香。第二節(jié)生藥的加工與干燥一、產(chǎn)地加工中藥除少數(shù)鮮用品外,大多于采收后在產(chǎn)地進行加工。常用方法:挑選、洗刷;切;蒸、煮、燙。——根和根莖類生藥一般于采挖后經(jīng)過挑選,洗凈泥土,去除毛須,迅即干燥;有的須先刮去外皮使色澤潔白,如沙參、桔梗、山藥、半夏等;質地堅硬或較粗,需趁鮮切片或剖開后干燥,如天花粉、苦參;需要抽去木心,如遠志;富含黏液質或淀粉粒,需用開水稍燙或蒸后干燥,如天麻、百部、延胡索、白及、郁金。——皮類生藥一般在采收后修切成一定大小后曬干;加工成單筒、雙筒,如厚樸;先削去栓皮,如關黃柏、丹皮。葉類及草類生藥含揮發(fā)油較多的,采后放通風處陰干;草類一般先行捆扎,使成一定的重量或體積,而后干燥,如薄荷?!惿幵诩庸r要注意花朵的完整和保持色澤鮮艷,直接曬干或烘干?!麑嶎惿幰话悴珊笾苯痈稍铮唤?jīng)烘烤、煙熏等加工過程,如烏梅;經(jīng)切割加工,如枳實、枳殼等。——種子類生藥通常采收果實干燥后去果皮取種子,直接采收種子干燥;將果實干燥貯存,使有效成分不致散失,用時取種子入藥,如豆蔻。二、干燥生藥干燥的方法:陽干法:直接利用日光曬干,適用于肉質根類藥物,如西洋參、山藥、甘草等。陰干法:將生藥置于陰涼處,使水分自然散發(fā),適用于芳香性花類、葉類、草類生藥,如紅花、大青葉、茵陳等。烘干法:指在野外搭棚用火烘烤或在室內(nèi)用烘箱進行干燥的方法。不受天氣的限制,要注意富含淀粉的生藥如欲保持粉性,烘干溫度須慢慢升高,以防新鮮生藥遇高熱淀粉粒發(fā)生糊化。三、生藥干燥中新技術的應用遠紅外加熱技術:干燥的原理:電能轉變?yōu)檫h紅外線輻射出去,被干燥物體的分子吸收后產(chǎn)生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振動和轉動,導致物體變熱,經(jīng)過熱擴散、蒸發(fā)現(xiàn)象或化學變化,最終達到干燥目的。遠紅外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脫水率高,加熱均勻,節(jié)約能源以及對細菌、蟲卵等有殺滅作用的優(yōu)點。微波干燥實際上是一種感應加熱和介質加熱,藥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轉變成熱能。本法有干燥速度快,加熱均勻,產(chǎn)品質量高等優(yōu)點。一般比常規(guī)干燥時間縮短幾倍至百倍以上,且能殺滅微生物及霉菌,具消毒作用以防止發(fā)霉或生蟲。第三節(jié)生藥的貯藏與保管常見的變質現(xiàn)象與防治措施:(一)藥材的防霉
大氣中存在著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藥材的表面上;在適當溫度、濕度及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即萌發(fā)成菌絲,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蝕藥材,使藥材腐壞。藥材的防霉措施:主要是控制庫房的濕度在65%~70%為宜;含水量應保持在15%以下。
(二)藥材的防蟲蟲害對藥材的影響甚大,藥材害蟲的發(fā)育和蔓延情況,是依據(jù):庫內(nèi)的溫度空氣相對濕度藥材的成分含水量而定。蟲害的防治措施可分為:——物理防治方法:太陽曝曬、烘烤、低溫冷藏、密封法?!瘜W防治方法:在塑料帳密封下,用低劑量的磷化鋁熏蒸,結合低氧法進行;探索試用低毒高效的新殺蟲劑。
殺蟲措施的新進展:高頻介質電熱、黑光燈誘殺蛀蟲。利用藥材揮發(fā)性的氣味,防止同處存放的藥材蟲蛀。陳皮與高良姜同放,可免生蟲;澤瀉與丹皮存放一處,澤瀉不易蟲蛀。(三)藥材的其他變質情況及預防
1.變色酶引起的變色:如藥材中所結構中有酚羥基,則在酶的作用下,經(jīng)過氧化、聚合,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藥材變色。2.泛油指含油藥材的油質泛于藥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藥材受潮、變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樣物質。前者如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等;后者如天門冬、孩兒參和枸杞等(含糖質)。藥材“泛油”,除油質成分損失外,常與藥材的變質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防止“泛油”的主要方法:冷藏避光保存生藥的貯藏方法(一)倉庫的管理(二)常見貯藏方法
1.干燥法
2.密封法
3.對抗同貯法
4.冷藏法
5.氣調養(yǎng)護法
6.化學藥劑熏蒸殺蟲法
7.除氧劑養(yǎng)護法
8.核輻射滅菌法氣調養(yǎng)護法原理:調節(jié)庫內(nèi)氣體成分,充氮或二氧化碳降氧。如庫內(nèi)充滿98%以上的氮氣或二氧化碳,而氧氣留存不到2%,使害蟲缺氧窒息而死;以達到控制一切蟲害和真菌活動,保證庫內(nèi)貯存物不發(fā)霉,不腐爛,不變質。
應用除氧劑養(yǎng)護中藥原理:利用其本身與貯藏系統(tǒng)內(nèi)的氧產(chǎn)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穩(wěn)定的氧化物,將氧去掉,以達到保存商品品質的目的。試驗證明采用除氧劑處理的貴細藥材在長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師大新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蘇教版選修6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滬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共享中國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公司駕駛員勞動合同競業(yè)禁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寵物領養(yǎng)合同范本:寵物福利與責任4篇
- 無人化農(nóng)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課件
- 社區(qū)團支部工作計劃
- 拖欠工程款上訪信范文
- 2024屆上海市金山區(qū)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原卷版)
- 學生春節(jié)安全教育
- 《wifi協(xié)議文庫》課件
- 《好東西》:女作者電影的話語建構與烏托邦想象
- 教培行業(yè)研究系列(七):出國考培的再研究供需變化的新趨勢
- GB/T 44895-2024市場和社會調查調查問卷編制指南
- 道醫(yī)館可行性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