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設計說明_第1頁
方案設計說明_第2頁
方案設計說明_第3頁
方案設計說明_第4頁
方案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視傳媒三亞視覺文化體驗基地(28-03-804地塊)工程方案設計說明吉視傳媒三亞視覺文化體驗基地(28-03-804地塊)工程方案設計說明概述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吉視傳媒三亞視覺文化體驗基地(28-03-804地塊)工程建設單位:三亞樾城投資DOCPROPERTY"m_szCompany"總用地面積:70450.33平方米??偨ㄖ娣e:90620.80㎡〔其中地上建筑面積49978.00㎡,分為:計容建筑面積49315.00+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補償地上建筑面664.50㎡〕其中:低層度假酒店面積:11655.00㎡公寓式酒店面積:5573.00㎡五星級酒店面積:32750.00㎡車庫及儲藏室面積:41305.80㎡〔其中人防建筑面積為3716.90㎡〕建筑密度:29.9%〔建筑基底面積21100㎡〕容積率:0.7綠地率:40%總停車數:390輛建筑層數:低層度假酒店地上2層,地下1層公寓式酒店地上5層,地下1層五星級酒店地上11層,地下2層建筑工程等級:一級結構形式: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6度〕設計使用年限:50年按防火標準要求,本工程地下室耐火等級為一級,酒店為二類高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低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高層建筑屋面防水等級為I級,低層普通屋面防水為等級II級,種植屋面(含地下室頂板)、地下設備房防水等級為I級,地下室側墻及底板防水等級為II級。二、設計依據土地房屋權證〔編號460200000151061〕、規(guī)劃設計條件、三亞市紅塘灣控規(guī)圖:用地現狀圖、用地紅線圖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的批文,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立項報告,前期籌劃報告建設單位委托設計的內容及范圍:本次設計范圍包括建筑、結構、水、暖、電、弱電〔智能化〕公用設施和交通運輸條件規(guī)劃、用地、環(huán)保、衛(wèi)生、綠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據資料萬豪酒管公司提交的傲途格品牌酒店設計任務書《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16-2014《民用建筑設計通那么》GB50352-200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標準》GB50067-2014《汽車庫建筑設計標準》JGJ100-98《無障礙設計標準》GB50763-2012《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標準》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標準》GB50098-200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guī)劃法》《三亞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8--2020)》《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用地紅線圖及現狀地形圖(甲方提供電子版)國家相關的設計標準、法規(guī)1、規(guī)劃設計原那么與范圍規(guī)劃設計原那么,以人為本,尊重環(huán)境,可持續(xù)開展。打造獨具特色的超一流度假酒店。在符合標準規(guī)定的根底上,遵循尊重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充分融合。強調用地范圍內的標準分區(qū)的合理性,互不干擾又相互聯系,深入到單體與環(huán)境的融合。2、根底資料(氣象、現狀地形圖等)地理位置: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氣象條件:熱帶季風氣候。公用設施和交通運輸條件;規(guī)劃、用地、環(huán)保、衛(wèi)生、綠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據資料:《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補償建筑面積》等設計中嚴格貫徹執(zhí)行國家和地方現行的有關方針和法規(guī),結合城市環(huán)境及城市規(guī)劃的設想,協調項目與區(qū)域環(huán)境的人文關系,創(chuàng)造宜居、低碳的生活環(huán)境。設計雨水利用系統(tǒng),室外景觀水池補水由雨水利用系統(tǒng)提供。建設使用的創(chuàng)新技術,1、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調試技術:建筑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2、太陽能3、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三、總平面設計1、場地概述本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場地南高北低,自然條件良好。用地南側臨海,東側為橫七路,西側為橫六路、北側為紅塘大道。2、總體布局工程結合地形條件,充分考慮與周邊環(huán)境的結合,將酒店局部布置于用地的東側,采用S形曲線設計,與場地中心景觀很好的結合。將公寓式酒店布置于用地西北側,臨近市政道路,低層度假酒店局部布置于用地的西南側,用填坡的形式形成良好的觀海景觀視線。各功能區(qū)之間采用景觀自然分隔,各自獨立成區(qū),盡量減少相互干擾。3、交通組織1)工程出入口位置布置在用地北側,分別為酒店出入口和公寓低層度假酒店出入口。2)小區(qū)內部設置消防環(huán)形車道。(1)區(qū)內設計為人車分流。(2)景觀觀游步道形式自由,和消防車道路連接,使得區(qū)內交通便利。3)客房區(qū)域--北側設主要出入口,宴會廳與客房住客分設兩側。宴會廳客人通過扶梯或者階梯式綠化帶到達上層宴會廳客房住客步行通過挑空區(qū)域到達客房棟。低層度假區(qū)域--車輛通過西北角的地下停車庫入口進入,直通各棟地下專屬停車提高住客私密性。其他交通手段到達此區(qū)域的客人,可利用物業(yè)的公共電動車效勞到達目的地。公寓區(qū)域--兩棟公寓中間設置機動車??奎c,上空設屋檐,客人通過貫穿一層的外部走廊到達各房間。4、綠化設計用水景把整個酒店的〔低層度假區(qū)域、公寓區(qū)域、客房區(qū)域〕連接起來,利用地塊原有的北高南低之特色,結合綠植把酒店景觀打造成一個上下起伏的空間。此外還考慮到園林景觀與酒店公共娛樂設施相結合的問題,在中央景觀區(qū)設置藍色洞穴區(qū)·立體游泳池等游樂設施??头繀^(qū)域的景觀主要分成半室外植物園與依附在外皮的退臺式立體綠化。低層度假區(qū)域的景觀那么是在中間區(qū)域,設置一條中央景觀帶,拉開棟與棟的間距,又同時確保消防通道對空間的要求?!参濉辰ㄖg距滿足國家及海南當地規(guī)劃紀日照的相關規(guī)定。5、豎向設計及土方平衡設計充分結合利用原始地形,通過利用地下室及周邊自然緩坡的設計,取得良好的景觀視野,同時又與周邊道路到達良好的結合,盡量減少土方工程。第一篇建筑設計說明建筑單體1、工程由多棟建筑組成,包括一棟11層的酒店、兩棟5層公寓式酒店及79棟2層的低層度假酒店。2、酒店采用“S”形的柔美曲線充分結合內部景觀軸線,且形成盡量多的觀海景觀房間,到達客房景觀面的均好性。酒店大堂布置于建筑的東北側,內部層疊遞升的空間獨具特色,結合空間的變化,布置了餐廳等使用功能空間,又到達了移步換景的效果,覆以寓意“貝殼”形狀的結構體系,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造型空間。酒店的屋頂層設有露天泳池,遠觀海景,天海一色,讓人有置身大海的感覺。公寓局部每戶均有自己的泳池,泳池懸挑于半空,坐擁海景。各層各戶泳池位置的變化豐富了立面,也贏得了空間的尺度。酒店位于紅塘大道與七橫路市政路口,故該位置為酒店立面主要形象展示區(qū),在該區(qū)域及連續(xù)至沿海面一側的酒店立面進行了重點升級打造,力求擺脫傳統(tǒng)的酒店立面造型,突出視覺文化體驗的城市界面展示形象,同時融入設計概念中北側山巒與南側防風林的自然元素,用中國傳統(tǒng)剪紙文化作為建筑表皮的設計手法,以“山”作為酒店的造型概念,既表達酒店的標志性又為成為城市主要景觀及豐富性城市界面做出奉獻,立面造型中山巒菱形折角成為該區(qū)域的一大特色景觀,立面造型材料選用淺色鋁單板透空外表皮設置,利用鋼結構形體作為支撐,充分考慮熱帶臺風氣候及耐候性的特點,材料進行氟碳噴涂有效保護,在滿足市政建筑高度的同時盡量弱化建筑體量對城市市政交叉口的壓迫感,在保證幕墻造型由低到高逐層向內傾斜內收的同時,在低層宴會廳區(qū)域兩側設置退臺式景觀處理,使其從沿海面觀看建筑形體時加大其縱深的景觀延續(xù)面。酒店幕墻立面材料進行穿孔板的設置,在突出山巒特色的設計元素同時,考慮熱帶臺風對整個幕墻的風壓影響,并且通過鏤空表皮攝入內部的光線更加柔和舒適。其中在表皮的低層區(qū)設置開孔率較小以及開孔面積較小的鏤空,可以有效的抵擋海南特有的日曬,同時堅實的建筑花紋圖案又賦予建筑更強的安定感;在表皮的高區(qū)設置光線通過率較高的圖案,有利于自然光照對半室外空間的覆蓋,防止臺風對建筑表皮的風壓壓力,使其可以無阻的通過,同時也有效的減輕自身重量對主體鋼結構的負擔,整個表皮的圖案開洞率低密高疏也使其造型自然錯落。在鋼結構圍合的半室外空間內,其有搖曳斑斑的光影與郁郁蔥蔥的綠植,打造了一個既有海南風情又有舒適溫度的過渡空間,該空間通過地臺式室外景觀步道及宴會廳屋面上人綠植景觀作為欣賞平臺,在酒店客房塔樓外廊圍合的上下錯落空間中進行視覺文化體驗的5D效果展示,并將該展示空間打造成360度的環(huán)繞視聽盛宴。低層度假酒店,在充分結合利用景觀的根底上,增加了私密性,每套低層度假酒店互不干擾,車行直接入戶,戶間設計宜人尺度的圍墻,既圍合了自己的私家擁有的景觀,又遮擋了外部的視線,形成了良好的私密性。3、立面設計充分的利用享受環(huán)境,又形成自己內部私密空間為該工程設計的一個出發(fā)點。設計整體空間,又富有自己的特色。突出酒店的特色造型,柔美與天然的結合。強調空間內外互融,整個地塊結合各自功能形成休閑性趣味性度假氣氛,采取現代風格,形成各自功能特色的度假風格,強調豐富性和趣味性,步移景異形成詩意的棲息空間。打造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場所。4、垂直交通本工程酒店和公寓設置電梯,電梯數量、規(guī)格可以滿足使用要求。均設樓梯、客運電梯由首層直達各層。5、無障礙設計各單體及工程用地內設計均滿足《無障礙設計標準》中相關規(guī)定。6、建筑特征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建筑結構的抗震類別為標準設防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平安等級二級;二、園林設計水景把整個酒店的〔低層度假區(qū)域、公寓區(qū)域、客房區(qū)域〕連接起來,利用地塊原有的北高南低之特色,結合綠植把酒店景觀打造成一個上下起伏的空間。此外還考慮到園林景觀與酒店公共娛樂設施相結合的問題,在中央景觀區(qū)設置藍色洞穴區(qū)·立體游泳池等游樂設施。區(qū)域的景觀主要分成半室外植物園與依附在外皮的退臺式立體綠化。低層度假區(qū)域的景觀那么是在中間區(qū)域,設置一條中央景觀帶,拉開棟與棟的間距,又同時確保消防通道對空間的要求。三、道路規(guī)劃客房區(qū)域主入口設在主棟北側,在入口處設置通下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兩棟公寓棟的中間設車輛停靠,東側設置通向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公寓棟西側位置設置低層度假區(qū)的專用地下停車出入口,車輛在地下直接到達低層度假的地下層,到達區(qū)域內人車分流,提高平安性。低層度假區(qū)域的地上交通采取電動車接送,經濟環(huán)保。以上三區(qū)域的地下停車場通過局部位置的車道相連接。四、交通組織

客房區(qū)域--北側設主要出入口,宴會廳與客房住客分設兩側。宴會廳客人通過扶梯或者階梯式綠化帶到達上層宴會廳??头孔】筒叫型ㄟ^挑空區(qū)域到達客房棟。低層度假區(qū)域--車輛通過西北角的地下停車庫入口進入,直通個棟地下專屬停車庫,提高住客私密性。其他交通手段到達此區(qū)域的客人,可利用物業(yè)的公共電動車效勞到達目的地。公寓區(qū)域--兩棟公寓中間設置機動車??奎c,上空設屋檐,客人通過貫穿一層的外部走廊到達各房間。五、節(jié)能設計在全球能源日趨緊張的大環(huán)境下,建筑節(jié)能是貫徹我國可持續(xù)開展的重要舉措。三亞市屬于夏熱冬暖地區(qū),本小區(qū)的建筑單體節(jié)能保溫措施按照國家節(jié)能設計標準的相關標準進行設計。該工程位于三亞市紅塘灣,根據全國建筑熱工設計分區(qū)圖看,蘭亞的氣候屬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5.40C,七月平均最高氣溫28.30C,一月平均最低20.70C氣溫,全年日照時間約2.563小時。三亞市全年月平均氣溫候表春天(3-5月中旬)溫度在18-32度,平均20度。夏天(5月下旬至9月中旬)炎熱且有些潮濕。平均溫度攝氏26-33度,濕度亦會上升至90%。最高溫度36度。而因5月至11月乃臺風季節(jié)。海南有句民俗叫(牛頭下雨牛尾曬)就是說海南不怕下雨,更少連綿不絕讓人心煩雨季。秋天(9月下旬至12月上旬)溫度及濕度下跌,溫度為攝氏20-30度,平均25度,濕度約80%。冬天(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溫度由攝氏24-28度,平均溫度27度,濕度約73%。建筑節(jié)能設計依據標準:<<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海南省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B0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jié)能專篇>>節(jié)能措施:通過增強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調設備效能比的節(jié)能措施,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熱環(huán)境指標的條件下,采取了節(jié)能措施的建筑與參照的建筑相比,能耗節(jié)約50%。建筑及建筑熱工設計:日照間距滿足標準且經日照軟件計算分析,在充分滿足日照時數要求,同時結合活動遮陽體系,使冬季日照充足,夏季利用遮陽減少外界對室內熱工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從而到達減少熱工負荷,到達節(jié)能效果。外圍護結構采用淺色系材料為主,減少能量損失,到達節(jié)能目的。單體設計中,嚴格控制體形系數,同時充分考慮門窗布局,建筑的整體走向利于利用季風的到達良好的自然通風,降低能耗。屋頂充分利用空間布置太陽能設備,利用自然界太陽能實現節(jié)能措施。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補償建筑面積計算方法〔㎡〕酒店房間數〔間〕270補償方法1.5㎡/間小計405.00公寓式酒店1F-4F臥室數量〔間〕485F臥室數量〔間〕18補償方法1.5㎡/間小計99.00底層度假酒店A戶型〔臥室數量:1間〕11棟B戶型〔臥室數量:1間〕15棟C戶型〔臥室數量:1間〕17棟D戶型〔臥室數量:1間〕4棟E戶型〔臥室數量:2間〕11棟F1戶型〔臥室數量:2間〕6棟F2戶型〔臥室數量:2間〕6棟G戶型〔臥室數量:1間〕6棟H1戶型〔臥室數量:2間〕1棟H2戶型〔臥室數量:4間〕1棟H3戶型〔臥室數量:4間〕1棟補償方法(超過三個臥室=臥室數量-1間)1.5㎡/間小計160.50合計664.50六、人防設計根據國家、地方規(guī)定及當地人防部門審批意見,按照高層滿堂紅,多層面積的百分之四計算需要設計人民防空地下室面積為3716.90㎡,等級為常六核六附建式人員掩蔽所。根據面積及標準規(guī)定,劃分為兩個防護單元,每個面積不超過2000㎡,防護單元內劃分抗爆單元,每個面積不超過500㎡。設置于酒店下部二層地下室。七、消防設計工程內五星級酒店周邊設計消防環(huán)道,公寓式酒店與低層度假酒店每個單體均有消防道路到達。消防設計滿足國家標準要求。建設規(guī)模和設計范圍1〕本工程本工程總稱為吉視傳媒三亞視覺文化體驗基地(28-03-804地塊)工程。工程用地位于海南省三亞市紅塘灣旅游度假區(qū)〔E05地塊〕。本地塊地形方正;地塊北至城建地塊,東至魯能地塊,西至高爾夫球場,南至海岸線〔海岸線與本工程E-05地塊之間的E-07地塊屬于海防林,E07地塊與E-05地塊面闊對應的區(qū)域納入本工程整體規(guī)劃,但不能建永久建筑〕。2〕本工程為五星級酒店工程,經濟技術指標如下:E-05地塊經濟技術指標用地編號E-05用地性質地號旅館業(yè)用地用地面積〔㎡〕70,450.33總建筑面積〔㎡〕90,620.80計容建筑面積〔㎡〕49,314.60其中地上酒店32,750.00公寓式酒店5,573.00低層度假酒店11,655.00不計容建筑面積〔㎡〕41,305.80其中酒店地下車庫※7,300.00酒店后勤用房14,000.00公寓式酒店地下車庫※2,278.00公寓式酒店后勤用房496.00低層度假酒店地下車道8,270.00低層度假酒店地下停車位5,607.80低層度假酒店后勤用房3,354.90酒店客房數270公寓式酒店客房數54低層度假酒店棟數79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補償地上建筑面積〔㎡〕664.50其中酒店405.00公寓式酒店99.00低層式酒店160.50容積率0.7綠地率〔%〕40占地面積〔㎡〕21,100.00建筑密度〔%〕29.9建筑限高〔m〕45停車個數〔輛〕390〔含地上10個〕其中酒店130公寓式酒店54低層度假酒店206所需人防面積〔㎡〕3,716.90其中酒店3,402.00公寓式酒店45.60低層度假酒店269.30※地下車庫面積包括地下公共車道及停車位面積3〕建筑工程等級:一級,結構形式: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6度〕,設計使用年限:50年,按防火標準要求,本工程地下室耐火等級為一級;酒店為二類高層建筑,建筑層數地下室2層,地上11層,建筑高度45米,耐火等級為二級;公寓式酒店建筑層數地下1層,地上5層,建筑高度23.5米,耐火等級為二級;低層度假酒店建筑層數地下1層,地上2層,建筑高度7.55米,耐火等級為二級,酒店及公寓式酒店設有自動滅火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防控制中心設在酒店首層靠外墻部位,可直通室外。4〕本工程地下室用途:地下1層為酒店餐廳、設備后勤用房區(qū)及機動車停車庫,地下2層為機動車停車庫。5〕本工程酒店主體地上局部為兩座獨立客房塔樓及與宴會廳〔首層架空〕,共三局部,該三局部地下室相連為同一地下室,故建筑消防定義為一棟單體,宴會廳局部建筑高度23.9米,為接待大堂、效勞、會議娛樂用房,客房建筑高度為45米;一~十一層為酒店客房層,各單層面積最大面積1500m2,共計客房總數為270間。2、防火設計原那么建筑布局、平面布置、防火〔防煙〕分區(qū)、平安疏散、建筑構造、消防電梯、消防給水和固定滅火器,防排煙及電氣消防等各方面作相應的考慮。按照相關建筑防火標準的要求,在滿足酒店使用布局的前提下考慮性能化消防設計,使建筑利用自身的防火系統(tǒng)到達消防要求,進而滿足整個工程能在防火及滅火設計方面到達良好效果,以減少火災時的損失,確保生命財產的平安。3、總圖消防設計1〕防火間距及消防通道本工程西北東三面均鄰市政道路,在場地北側設有公寓式酒店、低層度假酒店車型出入口及酒店主要車行出入口,在場地東側設有酒店次要車行出入口,場地內消防車道寬度均與市政道路相通,且基地內形成消防環(huán)路;消防車道與建筑的間距滿足要求,道路轉彎半徑滿足消防車轉彎要求。在酒店客房主樓西側建筑一個長邊直接落地,且在此范圍內有直通樓梯間的出口,在公寓式酒店北側建筑一個長邊直接落地,并在相應位置設有18x8的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距建筑物外墻距離大于5米,低層度假酒店按照組團式布置,一個組團為一棟建筑,建筑防火分區(qū)滿足標準要求消防車道在組團與組團間形成消防環(huán)路。本工程距周圍建筑的間距滿足防火標準的要求。2〕消防控制室設于酒店首層的西南側,周圍隔墻耐火極限3h,樓板1.50h,設置有直通室外的封閉式疏散通道。建筑消防構造1〕防火墻、隔墻材料厚度〔mm〕耐火極限〔小時〕防火墻鋼筋混凝土200≧3.00煤矸石燒結空心磚200≧3.00隔墻煤矸石燒結空心磚120〔200〕≧3.002)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玻璃級別名稱使用部位耐火極限〔小時〕甲級防火門防火分區(qū)門、設備用房門1.20乙級防火門廚房、開向擴大封閉樓梯間的走道和房間門、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0.90丙級防火門管道井0.60甲級防火窗防火分區(qū)窗1.20乙級防火窗開向擴大封閉樓梯間的走道和房間窗、設在不滿足標準要求防火墻兩側的窗0.90復合柔性防火卷簾防火分區(qū)分隔采用包括背火面溫升作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防火卷簾耐火極限大于3小時C類I級銫鉀單片防火玻璃防火分區(qū)分隔3.00備注:消防相關產品的采購及安裝,必須經過當地消防部門的審核認可3)裝修材料:按《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標準》的要求執(zhí)行。八、綠色建筑設計1、設計依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年版)《海南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設計導那么》2、建設特點:本方案從城市設計和自身功能角度出發(fā),仔細研判了周邊現狀及景觀,從自身角度思考,對朝向和建筑形式進行取舍,力求創(chuàng)造既與周圍環(huán)境形成和諧豐富的城市空間,又能保證絕大局部住戶共享海景或山景,兼顧朝向和景觀。3、綠色建筑設計目標按照國家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的要求,可以大大減少建筑日常的運行管理費用,也減少對資源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并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符合三亞市在綠色建筑推廣政策中各項要求。4、總體小區(qū)綠色建筑技術體系根據本工程綠色建筑的定位,在節(jié)能、節(jié)水、節(jié)材、室內外環(huán)境質量控制及運營管理等方面按照綠色建筑技術要求實施,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為原那么對綠色建筑技術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確定本工程適宜實施的綠色建筑技術方案,具體技術體系總結如下:5、節(jié)地與室外環(huán)境技術措施1〕在建設過程中盡量維持利用原有場地地形布置建筑,組織人行流線;2〕不對周邊建筑物帶來光污染,不影響周圍居住建筑日照要求:3〕場地內無排放超標的污染源。4〕施工過程中制定并實施保護環(huán)境的具體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種污染以及對場地周邊區(qū)域的影響。5〕合理開發(fā)利用地下空間結合場地高差處理地下室與半地下室。6、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技術措施1〕國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符合國家批準或備案的公共建筑節(jié)能標準的規(guī)定。2〕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規(guī)定的現行值。7、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措施1〕在方案、規(guī)劃階段制定水系統(tǒng)規(guī)劃方案,統(tǒng)籌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2〕設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統(tǒng)。3〕建筑內衛(wèi)生器具合理選用節(jié)水器具。4〕使用非傳統(tǒng)水源時,采取用水平安保障措施,且不對人體健康與周國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8、節(jié)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技術措施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質含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2〕建筑造型要素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3〕現澆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4〕在建筑設計選材時考慮材料的可循環(huán)使用性能。在保證平安和不污染環(huán)境的情況下,可再循環(huán)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10%以上。5〕商場類建筑室內采用靈活隔斷,減少重新裝修時的材料浪費和垃圾產生。9、室內環(huán)境質量和運行管理技術措施1〕采用集中空調的建筑,房間內的溫度、濕度、風速等參數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中的設計計算要求。2〕建筑室內照度、統(tǒng)一采光值、一般顯色指數等指標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的有關要求。3〕賓館類建筑圍護結構構件隔聲性能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標準》GBJ118中的一級要求的設置室內空氣質量監(jiān)控系統(tǒng),保證健康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10、運營管理1〕制定并實施節(jié)能、節(jié)水等資源節(jié)約與綠化管理制度。2〕分類收集和處理廢棄物,且收集和處理過程中無二次污染。3)設備、管道的設置便于維修、改造和更換。4)建筑通風、空調、照明等設備自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技術合理,商場類建筑耗電、冷熱量等實行計量收費。第二篇結構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亞市,用地南側臨海,東側為橫七路,西側為橫六路、北側為紅塘大道。本工程由酒店、公寓式酒店及低層度假酒店組成。酒店樓高42.5m,地上11層,地下2層;平面呈“S”型,地面以上從平面中局部為南北兩個塔樓,北塔平面展開長度67米,南塔平面展開長度93米,寬均為15.5米,地下室層高均為5.5米,底層層高4.2米,其余層高3.65米。地下二層設有3716.9㎡人防區(qū)域。公寓式酒店樓高23.62m,地上5層,地下1層;平面呈矩型,地面以上分為東西兩個塔樓,兩塔均平面長58.6米,寬為17.3米,地下室層高為5.6米,1~4層層高4.88米,頂層高3.8米。低層度假酒店共79棟,樓高7.55m,地上2層,地下1層;平面長度16米,寬為13~22米,地下室層高均為5.75米,底層層高3.9米,二層層高3.55米。二、設計依據1、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2、50年重現期的根本風壓0.85KN/m2,地面粗糙度為B類。3、抗震設防烈6度,設計根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4、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標準、規(guī)程:國家建筑結構設計標準、規(guī)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建筑結構荷載標準〔GB50009—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GB50010—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建筑抗震設計標準〔GB50011—2010〕建筑地基根底設計標準〔GB50007-2011〕建筑樁基技術標準〔JGJ94-2008〕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2003〕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標準〔GB50038-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程〔GB50108-2008〕三、建筑分類等級1、本工程平安等級為二級。2、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3、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二級。4、砌體結構施工質量等級B級。5、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級常六核六。6、地基根底設計等級為乙級。四、上部結構及地下室結構方案酒店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抗震等級為四級,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公寓式酒店、低層度假酒店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抗震等級為四級。五、根底方案本工程尚無現成的地質勘察資料,根據經驗,低層度假酒店荷載不大,擬采用天然根底;酒店和公寓式酒店擬采用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具體根底形式待《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提出后,再行確定。根底最終沉降量控制在建筑《地基根底設計標準》〔DBJ08—11—2010〕規(guī)定的限值內。六、主要結構材料1、混凝土強度等級:地上局部采用C25~C40混凝土,墊層為C15。地下室局部采用C30抗?jié)B混凝土。2、鋼筋:采用HRB400級鋼〔fy=360N/mm2〕3、鋼材:采用Q235B,Q345B4、填充墻:砌體采用如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輕質砌體,強度等級不低于Mu5.0;砂漿采用預拌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5.0。七、其他問題本工程處于海岸地下水埋藏較淺地區(qū),應提供歷史最高洪水水位及海潮等對場地的影響評估。第三篇給排水設計本工程位于本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工程由多棟建筑組成,包括一棟11層的酒店、兩棟5層公寓式酒店及79棟2層的低層度假酒店??偨ㄖ娣e90620.80平方米,其余建筑指標詳見建筑專業(yè)概況說明。一、設計依據1、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任務書及外部條件;2、建筑專業(yè)提供的有關圖紙;3、國家公布的有關標準標準及市政有關部門的各項要求。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03〔2009年版〕2)《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06〔2014年版〕4)《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16-20145)《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標準》GB50974-20146)《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標準》GB50067-20147)《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設計標準》GB50219-958)《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標準》GB50084-2001(2005年版)9)《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標準》GB50140-2005二、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場地南高北低,自然條件良好。用地南側臨海,東側為橫七路,西側為橫六路、北側為紅塘大道。工程由多棟建筑組成,包括一棟11層的酒店、兩棟5層公寓式酒店及79棟2層的低層度假酒店。三、設計范圍1.室內冷水給水系統(tǒng)、熱水給水系統(tǒng)2.室內生活排水系統(tǒng)、雨水排水系統(tǒng)3.室外給水、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4.室內外消防系統(tǒng)四、室內給水系統(tǒng):1、水源1)本工程供水水源為城市自來水。從北側紅塘大道,東側七橫路和西側六橫路各引一條DN150供水管,在園區(qū)內成DN200環(huán)狀管網,由環(huán)狀管網引管至生活水泵房,供生活用水。2)市政給水管網壓力擬定為0.25Mpa。2、用水量標準及用水量﹙見下表﹚1)生活用水量:本工程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650m3,最大時用水量為66m3。2)消防用水量:室內消火栓用水量為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為40L/s自動噴水水量為30L/s3)根據用水量大小、樓層高度、供水平安性、水源條件、最低衛(wèi)生器具配水點的靜水壓要求及防污染、節(jié)能等原那么,供水系統(tǒng)設計如下:供水系統(tǒng)豎向分為三個區(qū):低區(qū):地下層至地上二層,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中區(qū):三層至六層,由中區(qū)恒壓變頻供水設備供給,供水壓力滿足客房用水壓力,且保證最低衛(wèi)生器具配水點的靜水壓力不大于0.35Mpa。高區(qū):七層至屋頂層,由高區(qū)恒壓變頻供水設備減壓供給,供水壓力滿足客房用水壓力,且保證最低衛(wèi)生器具配水點的靜水壓力不大于0.35Mpa。4)五星級酒店地下一層水泵房內設180m3食品級不銹鋼生活水箱一座,中、高區(qū)恒壓變頻供水設備各一套。為保證水質,生活水箱內設水箱自潔消毒器。市政進水管后先經過凈化水處理設備處理后分別給生活、消防水箱供水和低區(qū)市政直供水樓層。給洗衣機房供水前增設Na離子水軟化處理設備處理。生活水箱儲存需加壓供水局部最高日的50%。每套恒壓變頻供水設備包括三臺泵〔兩用一備〕,一臺隔膜式氣壓罐及變頻控制柜,流量壓力傳感器等儀表。低峰用水時,由單泵和氣壓罐供水;頂峰用水時,啟動兩臺水泵,根據用水量變化,自動進入變頻或工頻工作。生活水箱水位至最低時,供水裝置停泵;水位升高,恢復正常工作。其自動控制由廠家負責編程調試。五、室內熱水系統(tǒng)1、生活熱水用水量:本工程生活熱水最高日用水量:250m3,最大時用水量為26m3。2、熱源為:屋頂太陽能輔助燃氣鍋爐熱水。3、生活熱水分區(qū):1)低層度假區(qū)酒店和公寓區(qū)酒店采用每戶單獨設置太陽能輔助燃氣熱水爐供給熱水。2)五星級酒店分區(qū)如下:低區(qū):地下層至地上二層,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配置單獨半容積式換熱器。中區(qū):三層至六層,由中區(qū)恒壓變頻供水設備供給,配置單獨半容積式換熱器。高區(qū):七層至十一層,由高區(qū)恒壓變頻供水設備供給,配置單獨半容積式換熱器。六、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根據暖通專業(yè)提出要求,冷卻塔進出水溫度為37℃、32℃。室外濕球溫度為28.2℃,大氣壓力為1000.9mba。冷卻塔設于五星級酒店室外地面,補水泵設于地下一層消防泵房內,采用彈簧阻尼式減振。冷卻塔補充水設于消防水池中,為5小時循環(huán)冷卻水量60m3。七、室內污、廢水設計1、最高日排水量為:585m3,最大時排水量為60m3。2、地上局部采用污、廢水分流制,地下局部采用污、廢水合流制。3、酒店采用伸頂通氣立管和設專用通氣立管的排水方式;裙房大衛(wèi)生間采用環(huán)形通氣,其余采用伸頂通氣;一層污廢水單排。地下局部污廢水排入集水坑后由潛污泵提升排出;地下車庫地面沖洗水經隔油器隔油后排入集水坑,再由潛水泵提升至室外檢查井。地下車庫及地下室水泵房集水坑內各兩臺設潛水排污泵。消防電梯及客梯均設置排水設施,消防電梯集水井內設置潛水排污泵二臺。4、集水井的潛水泵全部自動啟閉,由浮球水位器控制,井內設有滿溢感應器,接至中央控制屏。5、廚房排水經室內隔油器做簡單隔油處理后排至室外隔油池,經隔油池隔油處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道。八、雨水排水系統(tǒng):1、三亞市暴雨強度公式q=1085﹙1+0.575gP﹚/﹙t+9﹚0.584屋面雨水重現期P=5a采用內排水方式,按重力流87斗雨水系統(tǒng)設計。2、汽車庫坡道處設雨水溝,截留雨水后排入集水坑,再由潛水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管道。九、室外給水系統(tǒng):本工程室外供水由城市自來水提供。從北側紅塘大道,東側七橫路和西側六橫路各引一條DN150供水管,供室外生活用水。室外給水管道并在基地內形成環(huán)網。地下室及地上二層由室外給水管網直接供水;從室外給水管網引一根DN100的給水管道至地下一層水泵房內,供生活水箱給水。室外設置綠化灑水系統(tǒng)。十、室外排水系統(tǒng):1、污廢水系統(tǒng)1〕室外為雨、污水分流制,污水經室外化糞池處理后,分別排入紅塘大道與七橫路市政污水管網,局部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污水蓄水池,經污水提升泵提升至市政管網。雨水系統(tǒng)經室外管網收集后,排入紅塘大道與七橫路市政雨水管網,局部雨水雨水管網聚集后排至雨水蓄水池,由潛污泵提升排至市政給水管網。2)最高日生活污廢水排水量為585m3,最大時排水量為60m3。2、雨排水系統(tǒng)三亞市暴雨強度公式q=1085﹙1+0.575gP﹚/﹙t+9﹚0.584雨水重現期P=2a室外雨水管道設計降雨歷時:t=10min室外徑流系數為0.7十一、管材、接口及敷設方式:1、管材及接口方式:1〕室內給水管道采用銅管或食品級不銹鋼管道,卡套式連接。2〕室內熱水給水管道采用銅管或食品級不銹鋼管道,卡套式連接。3〕室內重力排水管道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承插連接;地下室淺污泵排水管采用涂塑鋼管,溝槽連接。4〕室內雨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承插連接。5〕室外給水管采用球墨鑄鐵管,膠圈柔性連接。6〕室外污水、廢水及雨水管采用硬聚乙烯雙壁波紋排水管,膠粘劑粘接。2、防腐:1〕埋地鑄鐵管在管道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遍、石油瀝青兩道;埋地鋼塑復合管道外壁冷底子油一遍、石油瀝青兩道外加保護層。2〕明裝鋼管應刷銀粉兩道或調和漆兩道;明裝銅管應刷防護漆。3、保溫及防結1〕地下室車庫內消火栓、噴淋及給水管道防結露保溫采用20mm厚超細玻璃棉;吊頂內給水管道防結露保溫采用20mm厚超細玻璃棉。2〕熱水供水、熱水回水管道采用40mm厚超細玻璃棉保溫。十二、給排水消防設計1、設計內容:本工程設計內容包括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氣體滅火系統(tǒng)及建筑滅火器的配置.2、消防水源本工程消防水源為城市自來水,兩路供水,從北側紅塘大道,東側橫七路各引一條DN200供水管,在園區(qū)內成環(huán)狀管網,供室外消防用水。3、室內消防給水系統(tǒng):本建筑除電梯機房、配電房、水箱間外,其余各層均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1)用水量標準:室內消火栓用水量為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為40L/s;自動噴水水量為30L/s;消火栓系統(tǒng)火災延續(xù)時間為3小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或在延續(xù)時間為1小時。一次滅火用水量:756m3,其中室內消防用水量:324m3,儲存于地下一層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內。屋頂消防水箱設置于五星級酒店塔樓屋面上,供火災前10分鐘消防用水,有效容積18噸。地下一層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另儲存5小時循環(huán)冷卻水量60m3,合計有效容積為384m3。1〕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本工程為公共建筑,室內消火栓管道布置成環(huán)狀管網,并設分段及立管檢修閥門。各層設消火栓,其布置保證同層任一點均有兩股水柱同時到達。消防電梯前室設消火栓,頂層水箱間設試驗用消火栓,水槍充實水柱大于等于10m,流量大于等于5L/S.每個消火栓箱均配DN65消火栓一個,DN65長25m麻質襯膠水帶一條,?19mm噴嘴水槍一支及啟泵按鈕。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tǒng),根據消火栓栓口的靜水壓力大于1.0MPa,本建筑豎向為一個區(qū)??刂乒┧畢^(qū)域內栓口動水壓不大于0.5MPa,超壓局部采用穩(wěn)壓減壓消火栓。采用一套消火栓給水泵,消防泵直接從消防水池內吸水,初期火災用水由屋頂消防高位水箱經減壓后供給,消防用水有效容積為18M3。本系統(tǒng)在室外設三套水泵接合器,并在其附近設室外消火栓,供消防車向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補水。于地下消防水泵房內設置消火栓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供室內消火栓用水。4、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1〕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Q=40L/S,火災延續(xù)時間t=3h,一次滅火用水量為此432m3,由市政管網直接供給。2〕本建筑有兩路水源,管徑為DN200。當一路供水停供,另一路供水滿足70%的生活用量時,仍能保證室外消防水量。于室外布置消火栓用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間距120m。室外消火栓將連接基地消防管道環(huán)網沿建筑物四周圍繞敷設。距離消防水泵接合器15米至40米范圍內需設室外消火栓。5、自動噴水給水系統(tǒng):本工程除小于5m2衛(wèi)生間、浴室和不易用水撲救的部位外,公寓式酒店、低層度假酒店、五星級酒店均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1〕本工程采用臨時高壓自動噴水系統(tǒng),均采用濕式系統(tǒng)。2〕危險等級地上局部為中危險級Ⅰ級,噴水強度6L/min.m2,作用面積為160m2.地下車庫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按中危險級Ⅱ級設計,噴水強度8L/min.m2,作用面積160m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用水量為Q=30L/S,火災延續(xù)時間t=1h,一次滅火用水量為108m3,儲存于消防水池內。3〕根據配水管道工作壓力大于1.2MPa,本工程豎向一個分區(qū)。濕式報警閥設于地下一層消防泵房內。于地下消防水泵房內設置自動噴水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供自動噴水給水系統(tǒng)用水。4〕火災初期用水存于屋頂水箱間內的消防水箱中。5〕本工程共設濕式報警閥五套,設于地下一層消防泵房內。每套報警閥負擔的噴頭數不超過800個,水力警鈴設于走道內,報警閥前管道布置成環(huán)狀。6〕在每層每個放火分區(qū)均設水流指示器及信號閥,每個報警閥所帶的最不利噴頭處,設末端試水裝置。其余各水流指示器控制的最不利噴頭處均設試水閥。在末端試水裝置及試水閥處設有排水裝置。7〕水泵接合器:在室外設三套水泵接合器。8〕為保證配水管入口壓力不大于0.4Mpa,對地下一層至七層配水管裝設減壓孔板減壓。9〕每層管網均設置泄水閥,管網以2‰坡度坡向泄水閥。每根立管最底部設排污口。系統(tǒng)最高處設排氣閥。10〕噴頭選用:汽車庫天花采用72℃易熔合金直立型噴頭;廚房內采用93℃玻璃泡閉式噴頭;廚房排油煙管道內每隔3米需裝高溫〔260度〕噴頭;干蒸室安裝高溫〔141度〕噴頭;其余樓層采用68℃玻璃球吊頂型噴頭;各交替樓層、頂層及底層的布道井〔污衣槽〕內安裝噴淋。有吊頂處采用裝飾型噴頭,無吊頂處采用直立型噴頭,客房大門入口處采用隱藏式噴頭。11〕系統(tǒng)控制:消防時,噴頭噴水,水流指示器動作,同時相應報警閥動作,敲響水力警鈴,壓力開關報警,直接連鎖自動啟動加壓泵,消防控制中心也可自動、手動啟泵,在水泵房亦可就地啟泵。6、氣體滅火系統(tǒng):地下一層變配電房、柴油發(fā)電機房及地下一層,網絡交換機房、電腦部及鍋爐房設置七氟丙烷FM200滅火系統(tǒng),采用一套組合分配全淹沒滅火系統(tǒng)進行保護。自備柴油發(fā)電機房防護區(qū)設計滅火濃度9%,噴射時間不大于8s,浸漬時間大于5min。電子設備間、電氣繼電器室等防護區(qū)設計滅火濃度8%,噴射時間不大于8s,浸漬時間大于5min。滅火系統(tǒng)的控制方式為自動、手動、機械應急手動三種方式。噴放七氟丙烷滅火劑后應保持必需的滅火浸漬時間方可給保護區(qū)通風換氣,保護區(qū)噴放滅火劑時和未徹底通風人員不得進入。防護區(qū)的泄壓口宜設在外墻上,應位于防護區(qū)凈高的2/3以上。鍋爐房,廚房消防采用安素滅火系統(tǒng)。管網管道及管道附件應能承受最高環(huán)境溫度下的工作壓力,輸送七氟丙烷的管道應采用無縫鋼管。無縫鋼管內外應鍍鋅。輸送啟動氣體的管道,宜采用銅管。管道的連接,當公稱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時,采用螺紋連接;大于100mm時,采用法蘭連接。鋼制管道附件應內外鍍鋅。在有腐蝕鍍鋅層介質的場所,應采用銅合金或不銹鋼的管道附件。7、滅火器布置:本工程滅火器配置場所按中危險級設計,火災種類:地下車庫為B類火災,變電所、配電室等各用電房間為帶電火災,其余局部為A類火災。在各場所均按計算配置了一定數量的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并與消火栓設于同一箱內各層在適當位置設置手提式泡沫滅火器,電梯機房、變電間采用手提式泡沫滅火器。(按中危險級計算)8、消防排水系統(tǒng):消防電梯、地下車庫集水坑內各設兩臺,一用一備型潛水排污泵。集水井的潛水泵全部自動啟閉,由浮球水位器控制,井內設有滿溢感應器,接至中央控制屏。消防泵房內潛水泵配備雙電源。地面以上建筑采用直接排放形式。十三、給排水環(huán)境保護與衛(wèi)生防疫1、環(huán)境保護本工程屬公共建筑。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廢氣、噪聲等采用以下措施。1〕污水:⑴、排出生活污水,不含有毒物質。生活污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排入污水處理廠,到達排放標準后排放。⑵、廚房、餐廳排出含油生活廢水經隔油池處理后,排入市政管網。⑶、地下車庫含油生活廢水經隔油沉砂池處理后,由潛水排污泵提升至市政污水管網。2〕廢氣:建筑內廢氣經通氣管道伸到屋頂排向空中。3〕噪聲:⑴、選用振動小、噪音低的水泵;⑵、設備根底采用隔震處理,⑶、管道與設備接口采用軟接頭,⑷、對產生較大噪聲的機房,采用隔音門、吸聲墻和吊頂,⑸、水泵房遠離辦公區(qū)域,⑹、屋頂設置冷卻塔,選用低噪音冷卻塔,以防止對周圍環(huán)境的噪音干擾。1、環(huán)衛(wèi)1〕垃圾收集方式為分散管理,集中收集。2〕地上一層設垃圾處理間,經專人收集后通過貨車通道運出。3、衛(wèi)生防疫:1〕給水⑴、地下室單獨設置生活水箱,周圍無污染源,水泵房內通風良好。生活水箱及水池采用食品級不銹鋼水箱,人孔蓋上加鎖,水箱通氣管、溢流管口加防蟲網罩。箱內水停留時間為2h,用水淡季不超過1天,以保證水質。⑵、餐飲、食品生產部門采取消毒,滅菌設備,保證飲食衛(wèi)生。⑶、為防止回流污染,各給水配水點均滿足空氣隔斷要求。⑷、生活蓄水池、冷卻塔出水口設置電子水處理儀,以保證水質。⑸、市政引入管的總水表后安裝倒流防止器。2〕排水⑴、廚房、餐廳生活水池上方不設衛(wèi)生間,無污水管穿越。⑵、室內生活污水、生產廢水及屋面雨水系統(tǒng)采用分流制,室外污廢水與雨水采用分流制。⑶、排水系統(tǒng)設水封裝置,采用水封深﹙不小于50mm﹚效果好的地漏,以降低水面蒸發(fā)對水封的不利影響。設專用通氣立管,以保護水封,防止下水管道內廢氣進入室內。通氣管頂部端口設于屋面之上。⑷、地下室廢水均采用潛污泵壓力排放,檢修方便,防止倒流。地下室污水應設污水間,均采用潛污泵壓力排放,污水間應設有機械排風設施。⑸、水池溢流水管采用孔徑為10mm,孔距為20mm,長200mm的花管。在花管外,用18目不銹鋼絲網包扎。⑹、冷卻塔的溢流管及排污管排至屋面的雨水系統(tǒng)。⑺、公共衛(wèi)生間的蹲便器、小便器及洗手盆均采用感應式沖洗閥,防止造成交叉感染的隱患。十四、給排水節(jié)能專篇1、設置水表,采用計量收費,水表出戶。2、生活給水系統(tǒng)充分利用城市自來水壓直接供水,節(jié)省能量。3、采用變頻恒壓供水設備,選用高效節(jié)能的泵,對水泵的密封采用機械密封。4、空調冷凍機冷卻用水經冷卻塔冷卻后,循環(huán)使用,可循環(huán)利用率約98%。5、所有水池、水箱采用超高水位報警功能,防止進水管閥門故障時,水池、水箱長時間溢流排水。6、衛(wèi)生間潔具采用節(jié)水型;公共場所所有潔具采用定量沖洗、感應控制,防止接觸疾病傳染。潔具的角閥、沖洗閥、水龍頭的閥芯采用陶瓷閥芯。采用一次沖水量不大于6L的馬桶。十五、人防專篇1、設計內容和設計依據:1〕設計內容:〔1〕本防空地下室位于人防地下室,平時為地下車庫,戰(zhàn)時為甲類核6級常6級防空專業(yè)隊隊員掩蔽部。本工程分為2個防護單元?!?〕本設計包括防空地下室戰(zhàn)時的給排水設計。1〕設計依據:〔1〕設計標準:《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標準》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標準》GB50098-2009《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2009年版〕GB50015-2003〔2〕相關專業(yè)提供的工作圖和資料等。2、生活、引用水給水系統(tǒng):1〕為滿足戰(zhàn)時人員的用水需要,在各防護單元地下室清潔區(qū)單元內分別設置一個生活用水貯水箱和一個人員飲用水貯水箱。人員生活用水貯水箱同時貯存人員洗消和地面沖洗用水。每個人防單元掩蔽1000人。每個人防單元戰(zhàn)時人員掩蔽部內掩蔽人員的飲用及生活用水分別由一個裝配式不銹食品級鋼水箱提供,各個飲用水用水箱尺寸均為:8.0mx5.0mx2.0m(平時預留位置,臨戰(zhàn)安裝).有效容積均為60噸,飲用水量標準:4L/(人天),儲存時間15天;生活水用水箱尺寸:7.0x4.0mx2.0m(平時預留位置,臨戰(zhàn)安裝),有效容積為40噸,生活用水量標準:4L/(人天),儲存時間7.5天,口部洗消用水10噸。生活用水量為30噸。2〕人員生活用水水箱間設變頻給水設備一套,以滿足戰(zhàn)時人員生活和洗消用水水量和水壓要求;給水泵除設置一用一備的電動泵外,另設一臺手搖泵,以保證戰(zhàn)時停電后供水的要求。3〕戰(zhàn)時人員飲用水的供給不設管道系統(tǒng),由人員直接在飲用水箱通過水嘴飲用。4〕人防給水入戶管在室外設水表井并單獨設水表計量。3、洗消用水:1〕洗消用水包括人員洗消用水量和口部染毒區(qū)墻面和地面沖洗用水量。洗消人數按總掩蔽人數的2%計算。2〕洗消用水貯水存在人員生活用水水箱內,設變頻給水裝置供水,滿足洗消用水水量和水壓的要求。3〕在進風口部和回風口局部別設置洗消沖洗栓,用于戰(zhàn)時口部染毒墻、地面的沖洗。4、排水系統(tǒng):1〕防空地下室平時使用的污水由室內排水系統(tǒng)聚集到污水集水坑,由設在集水坑內的潛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排水檢查井。2〕戰(zhàn)時衛(wèi)生間設置干式馬桶。3)洗消間設洗消污水集水池,由設在集水池內的潛水排污泵把洗消污水單獨排至室外。4)人防密閉通道、洗消間內及物質出入口設集水坑供戰(zhàn)時排水使用。在人防的濾毒室及排風機房的豎井、擴散室等處設防爆地漏排至人防集水坑,戰(zhàn)時設手搖泵或潛水泵排至室外。5)進風口部的墻、地面洗消污水由設在進風豎井內的洗消污水集水池收集;排風口部的墻、地面洗消污水由設在防護密閉門外通道的洗消污水集水池收集,洗消污水由臨時設置的移動式潛污泵排出室外。5、平戰(zhàn)功能轉換:1〕戰(zhàn)時使用的貯水箱、變頻給水裝置、給水管道、人員洗消淋浴器、洗臉盆、固定安裝的污水泵應在施工時一次安裝到位,不得在臨戰(zhàn)前安裝。2〕防空地下室平時用水由低區(qū)給水管網直接供給。3〕臨戰(zhàn)前應對貯水箱進行沖洗、消毒。再加滿新鮮城市自來水。4〕平時使用的水沖廁所應在防空地下室臨戰(zhàn)前平戰(zhàn)功能轉換時關閉進水管閥門。在廁所內按照建筑圖標注的位置和數量擺放干式馬桶。5〕本工程戰(zhàn)時儲水箱平時不使用,根據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標準GB50038-2005,6.6.2規(guī)定,工程應有可靠的技術措施,預留管道接口和固定設備的預埋件。保證能在15d轉換時限內施工完成。第四篇電氣設計一、建筑概況本工程位于本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工程由多棟建筑組成,包括一棟11層的酒店、兩棟5層公寓式酒店及79棟2層的低層度假酒店??偨ㄖ娣e90620.80平方米,其余建筑指標詳見建筑專業(yè)概況說明二、設計依據1、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設計標準、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JGJ16-2008《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2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標準》GB50053-2013《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標準》GB50052-2009《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16-2014《低壓配電設計標準》GB50054-2011《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標準》GB50055-2011《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設計標準》GB50057-2010《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標準》GB50343-201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標準》GB50116-20132、業(yè)主的設計任務書及設計要求3、建筑工種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關專業(yè)提供的用電資料。三、設計范圍及內容1、變電所由當地電業(yè)部門設計,變電所低壓柜出線后端由我院負責設計。2、凡屬于特殊裝修設計要求的,本設計根據功能要求預留電源。3、10KV/0.4KV變配電系統(tǒng)。4、電氣照明系統(tǒng);5、防雷與接地系統(tǒng)。四、負荷等級與供電電源1、本工程高層酒店屬二類高層建筑,按五星級酒店標準設計,其消防電源,值班照明,計算機系統(tǒng)用電,安防系統(tǒng)用電,電子信息,客梯用電,排污泵,生活水泵。酒店的宴會廳,餐廳,廚房,康樂設施,門廳及高級客房,主要通道等場所的照明用電,廚房、主要客梯用電,,電聲和錄像設備、新聞攝影用電等用電按一級負荷供電。其中航空障礙燈、經營管理用計算機系統(tǒng)、通信機房等為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負荷高層酒店其它負荷按二級負荷供電。2、公寓、低層度假酒店區(qū),其地下停車庫內的消防負荷、應急照明、疏散照明、生活水泵、潛水泵等重要負荷為一級負荷,其余一般用電設備為三級負荷。3、本工程擬采用兩路10kV專線市政電源供電,兩路電源分別來自兩座城市35kV〔或以上〕區(qū)域變電站,當其中一路電源發(fā)生故障時,另一路電源不應同時受到損壞。設一座10kV開關站,園區(qū)變電所由分別來自10kV開關站的兩段母線的兩路10kV電源放射式供電,兩路電源同時工作,互為備用,每路電源可承當全部一、二級負荷〔開關站數量及電壓等級等需根據工程周邊市政電源情況及當地供電部門的規(guī)定確定〕。4、高層酒店設置柴油發(fā)電機組,作為消防設備及其他重要設備的應急電源。五、負荷計算方案階段采用單位指標法進行估算,根據工程情況及以往設計經驗,本工程變壓器裝機容量按如下標準估算:高層酒店指標為:120VA/㎡;公寓式、低層度假酒店指標為:100VA/㎡;車庫指標為:35VA/㎡;2、變壓器負荷計算:本工程高層酒店局部變壓器裝機容量為2x1250KVA+2x800KVA〔制冷機專用變〕;公寓式、低層度假酒店區(qū)變壓器裝機容量為2x1000KVA。變壓器總裝機容量為6100kVA,詳見附表13、高層酒店柴油發(fā)電機容量估算為1200KVA。五、變配電系統(tǒng)1、變配電所在低層度假區(qū)設置一處10KVA開關站,兩路獨立10KV市電引入開關站。在高層酒店地下一層設置兩座變配電所和一座發(fā)電機房。1#變電所內設置2x1250KVA變壓器,2#變電所內設2x800KVA變壓器〔制冷機用〕,電纜進出高壓柜采用下進下出,低壓柜采用下進下出方式。變電所內設有機械進、排風設備及采取防水、防潮措施。公寓式、低層度假酒店區(qū)設3#變電所,內設2x1000KVA變壓器2、變配電系統(tǒng)主接線1〕高壓主接線:采用單母線分段的接線方式,兩段母線中間設聯絡斷路器。正常運行時,兩路電源同時分列運行,當一路電源故障或停電時,通過手/自動閉合聯絡斷路器,由另一路電源承當全部一、二級負荷。主進線斷路器與聯絡斷路器之間設電氣聯鎖,任何情況下只能閉合其中兩個斷路器。2〕低壓主接線:采用單母線分段的接線方式,同一路高壓電源供電的兩臺變壓器的低壓母線之間設聯絡斷路器,聯絡斷路器設自投自復/自投不自復/手動轉換開關,自投時應自動斷開非保證負荷,以保證變壓器正常工作。主進斷路器與聯絡斷路器之間設電氣聯鎖,任何情況下只能閉合其中兩個斷路器。3、繼電保護方式10kV進線斷路器設過電流保護,電流速斷保護,零序保護;10kV母線分段斷路器設過電流保護;變壓器高壓側擬采用三相過流、速斷、單相接地保護及變壓器超溫報警。4、操作方式及操作電源操作方式采用直流彈簧操作,操作電源為直流110V/20Ah。5、功率因數補償方式在變壓器低壓側設置成套靜電電容器自動補償裝置,以集中補償形式使高壓側功率因數提高至0.9以上。6、電費計量1)在變電所高壓配電室設置量電柜,高供高量方式量電,〔在低壓側設置動力分表,動力、照明分表計算〕。2〕低層度假酒店和公寓式酒店局部每戶設置電表,低壓計量7、自備應急柴油發(fā)電機組。高層酒店的地下一層設置一臺1200kVA自備應急柴油發(fā)電組,平時作為酒店重要負荷的備用電源,火災時作為酒店消防設備〔包括消防電梯、排煙風機、正壓風機、防火卷簾門、應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消防中心電源等〕的應急電源。發(fā)電機房儲油間設1m3日用油箱。應急柴油發(fā)電組應始終處于準備啟動狀態(tài),當市電中斷時,機組應自動啟動,并在15秒內能向負荷供電。機組應與電力系統(tǒng)聯鎖,不得與其并列運行,當市電恢復時,機組應自動退出工作并延時停機。柴油發(fā)電機啟動電源采用直流蓄電池組。柴油發(fā)電機采用風冷卻方式8、變配電設備選型高壓開關柜擬選用KYN28-12型金屬鎧裝中置式開關柜,下進下出;低壓開關柜擬選用Blokset型抽屜式開關柜,下進下出;變壓器擬選用環(huán)氧樹脂澆鑄低噪聲干式變壓器SCB10型干式變壓器,自帶外殼,配強迫風冷系統(tǒng),接線為D,yn11,Uk=6%。六、低壓電力配電系統(tǒng)1、10KV線路選用ZR-YJV-10KV型交聯電纜。2、由變電所低壓配電柜引出的消防負荷電纜采用WD-BBTYZ型礦物絕緣電纜;普通負荷電纜采用WDZR-YJV-1KV型阻燃電纜;控制電纜采用ZR-KYJY型阻燃電纜。末端消防負荷導線采用WDZN-BYJ-0.45/0.75kV型耐火導線;普通負荷導線采用WDZR-BYJ-0.45/0.75kV型阻燃導線。3、普通線路電纜及導線在槽式電纜橋架上敷設,穿鍍鋅鋼管明敷,或穿鍍鋅鋼管沿墻、樓板或吊頂內暗敷。消防線路電纜及導線在槽式電纜橋架上敷設,穿鍍鋅鋼管明敷,或穿鍍鋅鋼管沿墻、樓板暗敷。電纜橋架及明敷管線涂防火涂料。消防線路電纜和普通線路電纜在同一電纜橋架內敷設時,電纜橋架中需加隔板,將消防線路電纜和普通線路電纜隔開。由樓板接線盒或電纜橋架引至消防用電設備的線路穿普利卡管保護,并涂防火涂料。4、在電纜橋架上敷設的導線應按回路穿塑料管或采用WDZN-BVJ-0.45/0.75kV型導線〔消防線路〕和WDZR-BVJ-0.45/0.75kV型導線〔普通線路〕。5、至重要設備的低壓配電線路的配電方式采用放射式,至一般設備的配電方式采用放射與樹干混合方式配電或鏈式配電。6、每層設置電氣垂直豎井,電氣垂直豎井內設置樓層配電箱及安裝垂直電纜橋架和母線槽。施工結束后采用防火材料將樓板的預留孔封堵。7、消防風機,消防電梯等消防設備及特別重要設備的供電均設置雙電源未端自動切換設備,自投方式采用自投自復方式。消防設備配電裝置均設置明顯的消防標志。8、本工程小于30kW的電動機采用全壓啟動方式,30kW及以上的電動機采用軟啟動啟動方式。9、本工程所有消防設備的過載保護只作用于報警信號,不作用于跳閘。七、電氣照明系統(tǒng)1、照度及光源:本工程光源應選用發(fā)光效率高,顯色性好,使用壽命長,色溫相宜,環(huán)保的光源。一般場所選用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或金屬鹵化物燈,要求顯色指數Ra>80,采用電感鎮(zhèn)流器加電容補償,或電子鎮(zhèn)流器,要求功率因數cos>0.91〕照明標準:各區(qū)域的照度將參照國內及國際有關標準參數而設計。各部位照度標準如下:場所照度〔lx〕光源車庫50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變電所200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水泵房、風機房100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制冷機房150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中餐廳 200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西餐廳150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辦公室300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客房走廊 50 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2〕酒店均由二次裝修布燈。3〕水泵房及其他潮濕場所采用防潮型熒光燈具。2、應急照明:1〕消防控制中心,變電所,防排煙機房,消防電梯機房,配電間,樓梯間,交換機房等處設100%應急照明,并保證火災發(fā)生時,該類消防仍需工作場所備用照明供電時間不少于180min;疏散走道設30%應急照明;車庫,餐廳,商業(yè)設10%應急照明。2〕在疏散走道,樓梯間,平安出口,車庫,餐廳,商業(yè)等處設疏散指示標志。3〕火災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由消防電源供電,并在燈具內設蓄電池做為備用電源,蓄電池持續(xù)供電時間大于90min。3、照明控制方式:車庫,酒店、商業(yè)公共走廊照明集中控制,其余就地分散控制。疏散指示標志長期點亮?;馂臅r,應急照明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強制點亮。八、保安及接地措施1、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統(tǒng)。2、一般插座回路均設置漏電保護開關。 3、在每層電氣垂直豎井內設置等電位聯結線,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器件均須與等電位聯接線可靠相連。另在游泳池、桑拿浴室、客房衛(wèi)生間等一些場所將設置局部等電位聯結4、本工程采用聯合接地方式,利用大樓根底樁基及承臺內主鋼筋作接地極,要求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變壓器中性點工作接地、防雷接地,電氣設備保護接地,電梯控制系統(tǒng)的功能接地,計算機功能接地,等電位聯結接地,及其他電子設備的功能接地合用同一接地體。金屬油管,風管要防靜電接地。為防止雷電電磁脈沖對弱電設備的破壞,在變電所每段低壓母線上,每層總配電箱處,UPS電源上,進線總配線架處,有線電視前端箱處加裝電涌保護器。九、防雷接地系統(tǒng)本工程地處海南省三亞市,平均雷暴日按69.9d/a,年,本工程按二類防雷建筑物設計。1、接閃器采用Φ12熱鍍鋅圓鋼作為避雷帶。建筑物屋面層頂板內鋼筋焊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網格,并與引下線連通。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屬構件,如衛(wèi)星天線基座、電視天線金屬桿、金屬通風管、屋迎風機等均應與接閃帶可靠焊接。2、引下線利用結構柱頭外側主鋼筋二根不小于Φ16作為引下線,該二根主筋連接須用焊接,下端與接地極連通。引下線間距不大于18米3、接地極利用大樓根底樁基及承臺內主鋼筋作接地極,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4、防側擊雷和等電位措施建筑物內鋼結構件和混凝土內鋼筋應相互連通,并與引下線連通。利用建筑物每層外輪廓圈梁內鋼筋二根不小于Φ16焊成封閉環(huán)裝組成勻壓環(huán),并與引下線連通。環(huán)境保護與衛(wèi)生防疫1、柴油機房墻面作吸聲處理,以減少噪聲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2、柴油機廢氣排放設置專用豎井,上升至裙房頂屋面排放。電氣環(huán)保節(jié)能設計1、選用高效低耗變壓器,提高變壓器的技術經濟效益,減少變壓器能耗。2、提高供電系統(tǒng)的功率因素,治理諧波,提高供電質量。3、照明燈具均采用高效率、高反射率燈具,光源選用高發(fā)光率節(jié)能燈,熒光燈配高效電子鎮(zhèn)流器并帶功率補償,熒光燈及金屬鹵化物燈單燈功率因數大于0.9。室內照明選用顯色性好、使用壽命長、色溫相宜、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光源。照明光源采用三基色T5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及金屬鹵化物燈,熒光燈顯色指數Ra大于80并選擇電子鎮(zhèn)流器,金屬鹵化物燈顯色指數Ra大于60并選擇節(jié)能型電感鎮(zhèn)流器,燈具盡量分散控制,樓梯燈選用反射罩效率高的燈具,室內開啟式燈具的效率不低于75%,帶保護罩燈具的效率不低于65%,帶格柵燈具的效率不低于60%。4、公共建筑的走廊、樓梯間、門廳等公共場所的照明,宜采用集中控制,并根據建筑使用方式和具體天然采光條件狀況采用分區(qū)、分組控制措施。庭院照明、景觀照明、建筑物泛光照明、道路照明等,應根據不同季節(jié)進行時序自動控制。5、各公用設備用電負荷均分別設計量表,便于計量和節(jié)電。6、風機、水泵、電梯等節(jié)能控制要求:電動機應采用高效節(jié)能產品,其能效比應符合《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18613節(jié)能評價值的規(guī)定;單臺電梯應具有集選控制、閑時停梯操作、燈光和風扇自動控制等節(jié)能控制措施。多臺電梯集中排列時,應具有按規(guī)定程序集中調度和控制的群控功能。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步道應具有節(jié)能拖動及節(jié)能控制裝置,在全線各段均空載時應暫停或低速運行。電氣消防設計專篇1、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tǒng)設計1〕本工程在高層酒店設置消控中心一座,低層度假式、公寓式酒店區(qū)設消防分控室,均設直通室外的甲級防火門。2〕在酒店、地庫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3〕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單體設漏電火災報警系統(tǒng)及消防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4〕消防控制室供電線路、信號線路出入端口設置電涌保護器。2、系統(tǒng)的組成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tǒng)由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聯動控制器、火災顯示盤、光電感煙探測器、差定溫感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防插口〕、消火栓報警按鈕、聲光報警器、消防播送揚聲器及控制模塊、CRT顯示及打印系統(tǒng)、雙電源自動切換箱組成。3、系統(tǒng)的功能當火災發(fā)生時,消防控制室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接到光電感煙探測器、差定溫感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報警按鈕及壓力開關等設備的動作信號,經確認后發(fā)出聲光報警,同時聯動控制器發(fā)出相應的指令:1〕消防泵,噴灑泵手動-自動啟動滅火2〕排煙機手動-自動啟動排煙3〕消防播送自動開啟.4、消防電梯迫降至首層待用,普通電梯降至一層停用5〕疏散指示標志及應急燈自動點亮指示疏散方向6〕降相關防火卷簾7〕切斷相關層非消防負荷8〕消火栓按鈕能直接啟動消火栓泵9〕有燃氣使用的場所〔如廚房內〕設燃氣報警探測器。燃氣報警及火災時均消防聯動切斷燃氣閥門。10〕翻開疏散通道所有門禁系統(tǒng)、可視對講系統(tǒng)控制的出口電動門、翻開汽車庫電動出口等4、應急照明燈具自帶蓄電池。根據不同場所的使用功能及要求,選用不同類型的照明燈具。辦公室、車庫以熒光燈照明為主,樓梯間、走道等場所采用以節(jié)能燈為主要光源的照明燈具,適中選用裝飾性燈具。重要場所、主要通道及出入口等處均設置應急照明及平安疏散指示標志燈。安防系統(tǒng)用電、計算機系統(tǒng)用電等重要負荷用電設UPS或EPS不間斷電源做為備用電源〔專業(yè)公司自配〕。應急照明采用燈具自帶蓄電池做為備用電源。應急照明最少持續(xù)供電時間及最低照度要求應滿足《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JGJ16-2008第13.8.6條的規(guī)定及《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16-2014第10.1.5、10.1.6、10.3.2條的規(guī)定:消防泵房、排煙機房、消控室、變配電室等處的照明100%為應急照明,持續(xù)供電時間不小于180分鐘;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1.0lx,人員密集場所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3.0lx,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5.0lx,持續(xù)供電時間不小于90分鐘。5、設置消防通訊系統(tǒng)。在消防控制中心設有119直撥,在變電所、防排煙機房、消防水泵房、電梯機房等設備間設置消防總線,并按標準要求在適當位置設有帶塞孔的手動報警按鈕。6、電源由市政引來兩路10KV高壓電源,兩路10KV電源分別引自不同35KV及以上變電站,每組10KV高壓電源當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