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生死觀的差異_第1頁
中西方生死觀的差異_第2頁
中西方生死觀的差異_第3頁
中西方生死觀的差異_第4頁
中西方生死觀的差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關(guān)于中西方生死觀的差異中國生死觀的淵源儒家----未知死,焉知生。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佛教----三界眾生,六道輪回,了苦無期。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道家----生,寄也;死,歸也。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第2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生死觀的淵源古希臘哲學----靈魂不朽人的肉體是靈魂的墳墓,靈魂投入肉體是一種羈絆與懲罰,靈魂轉(zhuǎn)世后潛在地保持著前世的記憶?;浇探塘x----信耶穌者得永生耶穌對他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第3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不同歷史時期的中西生死觀比較

第4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古希臘時期

古希臘:快樂的民族

在生命中(現(xiàn)存中)追求自己的個性實現(xiàn),價值在于此生此世。無論是生還是死,都是為了個性的實現(xiàn),樂觀開朗。例如,蘇格拉底,原本有機會越獄逃脫死亡的,但是他拒絕越獄,他說:“趁我現(xiàn)在還沒有被任何人辯敗的時候死去,不好么?等到以后老了,腦子和嘴巴都不靈活了,和別人辯論時辯輸了,那時再死就太失敗了?!钡?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羅馬時期

羅馬:幸福的標準降低了,追求的幸福即“不痛苦”,也即“不動心”。三大哲學流派:施羅哲派(理性派):要過清心寡欲的生活,用邏輯和理性(這里的理性是指“世界就是這樣的”)來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霸敢獾娜吮幻\領(lǐng)著走,不愿意的人被命運拖著走。”——道德本身就是幸福的。(相比而言,古希臘則更講感觀、感性)該派名言:“太陽底下沒有新東西。”伊壁鳩魯派(感性派):幸福是感觀上的享樂,也是精神上的。(屬于享樂主義者,但不是縱欲主義者)——“要適當控制自己的欲望,以更多地滿足欲望?!睉岩膳桑罕3终胬砭褪遣蛔魅魏闻袛唷4砣宋铮浩だㄋ裁炊疾恍?,實質(zhì)是因求知而懷疑一切)第6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中世紀時期

認為有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此岸世界是現(xiàn)實的世界基督:重視彼岸世界,是正義的世界?;酵綄θ松目嚯y很有忍耐力,這種忍耐力來自于對彼岸世界的向外。而中國人(以余華小說《活著》里的主人公福貴為例)也有很強的忍耐力,這種忍耐力則是因為單純地為了活而活。第7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近代西方哲學

生死有別,但生和死有一種聯(lián)系——通過上帝的信仰,使人有一種做好人的信心,有盼望。第8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現(xiàn)代西方哲學

將死亡放在根本的意義上,通過思考死亡來思考生的意義。波伏娃《人總是會死的》表達的觀點:看上去,死亡是人的缺陷,但是也是人的權(quán)利。因為有死亡,人才會珍惜生命,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活得有精神第9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古代中國:責任的民族

認為生下來就有責任,要還債、報恩,還要養(yǎng)育后代。有中國特色的三大自殺理由:A表明自己的清白B羞于見人C懲罰別人(古代有“逼死人命”之刑)中國追求的三大幸福:福、祿、壽中國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第10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區(qū)別----對待生命

中國:將個人生命看作一種手段,以達到其他目的,如天下、歷史(留取丹心照汗青)、家庭、種族等。將生命看作是義務,尤其儒家思想更是如此。(佛家和道家是淡化生死)第11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將生命本身作為目的,其價值就是生能帶來快樂。將生命看作是權(quán)利第12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區(qū)別----對待死亡中國將個人死亡作為向群體過渡的環(huán)節(jié)(自己死后,還有子子孫孫),希望自己死后能為世人留些什么。追求歷史不朽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第13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將生死看作個體的生命,并會以另外的形式延續(xù),如靈魂、天堂等。不考慮留什么,如果有考慮,則只考慮靈魂歸處,上帝如何審判等。追求靈魂不朽Manproposes,Goddispose第14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討論死亡時的心態(tài)不同

西方文化下討論死與討論生的心態(tài)一樣,不會引起明顯的心理沖突。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談論死總會或多或少引起心理沖突、帶有恐懼感,給人一種不吉祥的感覺。這種差異就造成我們開展生死教育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容易,西方國家進行生死教育可以直接面對死亡,探討死亡,死亡教育可以直接進入中小學課程體系。而在我國,還必須考慮到傳統(tǒng)文化的禁忌,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力,更多地從生的方面去揭示生的意義、死的意義,讓學生從生的方面去理解生死的自然過程。第15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命價值的核心不同

西方文化中生命價值的核心是責任,因此生的意義在于盡責,犧牲的意義在于為責任而死,并因此獲得精神的升華。安樂死就是失去責任能力和生命的尊嚴后采取的對死的坦然態(tài)度。中國文化中生命價值的核心在于忠效,包括對皇權(quán)的忠效和對信念的忠效,為忠效而死是一種忘我的死。第16頁,共1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死觀的共同點都重視今世的價值與幸福。生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對于死,則因為它的必然性,回避或是坦然面對,都表明了一種對死的無奈,而且正因為有死,才更應珍惜今世的生。都強調(diào)生死中的精神永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