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石家莊科技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_第1頁
2024年3石家莊科技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_第2頁
2024年3石家莊科技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_第3頁
2024年3石家莊科技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_第4頁
2024年3石家莊科技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石家莊科技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單選題1.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A.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B.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C.堅持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統一、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統一D.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2.沒有戰(zhàn)爭的社會是()。A.資本主義社會B.封建社會C.奴隸社會D.共產主義社會3.以下屬于特有規(guī)律的是:()。A.剩余價值規(guī)律B.價值規(guī)律C.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規(guī)律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規(guī)律4.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于()年。A.1926B.1927C.1928D.18295.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里的“客觀實在”是指(

)A.

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

B.

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和結構C.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

不能被人們所認識6.通常所說的“物以稀為貴”應理解為:()。A.商品稀少價值就大B.使用價值決定價值C.價值決定使用價值D.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7.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是()。A.實現民族獨立B.構建民主與法制的社會C.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實行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8.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征是()A.簡單再生產B.擴大再生產C.粗放型再生產D.集約型再生產9.馬克思主義產生于()時代。A.自由資本主義B.壟斷資本主義C.和平發(fā)展D.資本主義10.()的過程是世界各國、各地區(qū)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某一國家和地區(qū)的范圍而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過程。A.世界一體化B.經濟全球化C.政治一體化D.民族融合11.在馬克思主義的組成部分中,構成整個馬克思主義的基礎部分的是()。A.馬克思主義哲學B.政治經濟學C.科學社會主義D.人類學12.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歷史觀是()。A.唯物史觀B.唯心史觀C.民主主義D.專制主義13.“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指的是()。A.時間的連續(xù)性B.時間的一維性C.時間的間斷性D.時間的重復性14.從時間上看,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系是()的關系。A.理想與現實B.最終理想與階段性理想C.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D.全人類理想與全體中國人民理想15.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傳統產業(yè)工人逐漸減少,而其他的()則不斷擴大。A.農民階層B.雇員階層C.資本家階層D.職員階層16.馬克思主義哲學最主要的特點是:()。A、革命性B、階級性C、實踐性D、科學性17.馬克思指出:“如果物沒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边@段話說明()。A.價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為前提B.價值的存在與物的有用性互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價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價值18.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黨制度B.三權分立制度C.國家制度D.選舉制度19.自由王國是指人們()。A.處于絕對自由的原始社會狀態(tài)B.擺脫了自然和社會關系的奴役,成為自己社會關系主人的狀態(tài)C.不再受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支配的狀態(tài)D.允許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狀態(tài)20.規(guī)律是指事物聯系和發(fā)展過程中所固有的()。A.普遍的、永恒的聯系B.間接的、短暫的聯系C.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系D.相對的、偶然的聯系21.關于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社會意識消極被動地受制于社會存在B.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C.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D.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22.在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A.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B.英雄人物是社會歷史的主人,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C.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都是社會歷史的主人,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歷史D.每個人都是社會歷史的主人,都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23.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A.具體勞動為尺度的B.簡單勞動為尺度C.復雜勞動為尺度的D.個別勞動為尺度的24.實現共產主義能不能超越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A.能B.不能C.或許能D.說不清25.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歷史發(fā)展的()。A.“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B.最基本動力C.直接動力D.根本動力26.資本積累的本質是指()。A.資本的原始積累B.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C.社會財富的積累D.無產階級貧困的積累27.下列屬于社會意識形態(tài)范疇的是())A.邏輯學B.自然科學C.藝術D.語言學28.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價值和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是因為()。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決定的B.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和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C.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D.價值是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29.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指()。A.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B.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C.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D.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30.實踐的最基本形式是()A.處理人和人之間關系的活動B.改造自然的生產活動C.推動歷史進步的活動D.一切創(chuàng)造性活動31.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A.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B.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C.勞動過程和勞動力價值創(chuàng)造過程的統一D.勞動過程和舊價值轉移過程的統一32.通過實踐和調查,獲得十分豐富的感性材料,然后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這些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從認識發(fā)展過程看,這是()。A.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B.從感覺到知覺的飛躍C.從意識到物質的飛躍D.從認識到實踐的飛躍33.()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A.群眾觀點B.唯物主義認識路線C.群眾路線D.群眾史觀3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馬克思主義所說的“三大差別”是()。A.工業(yè)與農業(yè)的差別B.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差別C.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D.政治與經濟的差別35.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A.實踐性B.運動性C.物質性D.客觀性36.哲學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各種唯心主義派別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義的發(fā)展,這一事實說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發(fā)展B.矛盾一方的發(fā)展可以為另一方的發(fā)展提供條件C.矛盾雙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為另一方的發(fā)展所利用D.矛盾可以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37.“釘子缺,蹄鐵卸,戰(zhàn)馬蹶;戰(zhàn)馬蹶,騎士絕;騎士絕,戰(zhàn)事折;戰(zhàn)事折,國家滅?!边@首童謠包含的哲學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聯系的B.事物是變化的C.事物的現象是本質的表現D.事物的量變引起質變38.壟斷價格形成的基礎是()。A.自由競爭B.壟斷利潤C.壟斷統治D.資本主義私有制39.“許多事情我們可以講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沒有理由。‘民以食為天’”。這段話說明()。A.人們首先必須解決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質生活資料問題,才能從事其他社會活動B.人的生理需求是歷史的基礎C.人的自然屬性決定著人的本質D.人的物質欲望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40.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源泉是()。A.剩余價值B.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D.資本積累二、多選題1.唯物主義的時空觀認為()。A.時間、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B.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不可分割C.時間、空間是整理感覺材料的工具D.時間、空間既是相對的又是絕對的E.時間、空間既是有限的又是無限的2.馬克思關于資本積累的學說是剩余價值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A.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兩極分化的原因B.揭示了資本主義失業(yè)現象的本質C.闡明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D.分析了剩余價值的來源E.論證了歷史發(fā)展的基本動力3.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結果是()A.生產出新的使用價值B.轉移了生產資料的價值C.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D.創(chuàng)造出剩余價值E.產生超額剩余價值4.下列觀點中,屬于唯物辯證法的總觀點的有()。A.普遍聯系的觀點B.永恒發(fā)展的觀點C.對立統一的觀點D.量變和質變的觀點E.肯定與否定的觀點5.唯心主義的主要派別是:()。A、形而上學唯心主義B、機械唯心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D、客觀唯心主義E、惟我論6.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fā)現是指:()。A、勞動價值論B、剩余價值論C、科學社會主義D、歷史唯物主義E、辯證唯物主義7.由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A.理論要服務于實踐B.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總和C.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D.這次飛躍可以使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E.在實踐中使理性認識得到檢驗和發(fā)展8.價值規(guī)律發(fā)揮作用的表現形式有()A.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B.價格圍繞交換價值上下波動C.價格圍繞成本價格上下波動D.市場價格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E.價格圍繞使用價值上下波動9.列寧能提出社會主義革命首先在一個或者幾個國家內獲得勝利的理論,原因是()。A.認真總結了當時變化了的新情況B.集中了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智慧C.立足于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平衡的規(guī)律D.列寧是天才人物E.當時的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程度很高10.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新事物必然戰(zhàn)勝舊事物,這是由于()。A.新事物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有強大的生命力B.新事物優(yōu)越于舊事物C.新事物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D.新事物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E.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沒有的新特點11.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范疇理論具有哪些豐富而深刻的理論意義()。A.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B.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C.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D.克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E.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12.歷史唯物主義所理解的人類解放是指:()。A、人性的解放B、擺脫自然界的奴役狀態(tài)C、擺脫必然性的束縛D、擺脫舊的社會關系的束縛E、擺脫傳統舊思想的束縛13.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還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是因為()。A.社會主義時期還存在著一定范圍的階級斗爭B.無產階級專政還肩負著在國際斗爭中保衛(wèi)社會主義制度的職責C.無產階級專政的根本任務就是不斷鞏固、發(fā)展無產階級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為向無階級社會逐漸過渡創(chuàng)造條件D.建設社會主義民主的需要E.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比較弱小14.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人們對未來社會的預見具有()特征。A.空想性質B.幻想色彩C.終極預測D.浪漫特色E.天真無邪15.下列屬于生產力要素的有()。A.大學生B.技術工人C.正在使用的車床D.未開墾的荒地E.勝利油田的地下石油16.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是()。A.交換價值是價值的基礎B.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C.價值是交換價值的表現形式D.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E.交換價值是價值的內容17.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表現在是否承認()。A.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B.世界是可以認識的C.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聯系的D.世界上的事物是運動發(fā)展的E.世界是物質的18.商品價格受市場供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guī)律作用的否定,而是價值規(guī)律作用的表現形式,這是因為()A.商品交換都是按照價格與價值相一致的原則進行的B.從商品交換的總體看,價格總額與價值總額是相等的C.從商品交換的較長時間看,價格與價值是趨于一致的D.各種商品價格的波動,是以各自的價值為基礎的E.各種商品交換以交換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1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體現的哲學道理是()。A.事物的變化是從量變開始的B.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C.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發(fā)生質變D.量變和質變沒有明顯的區(qū)別E.質變會引起新的量變20.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是()。A.黑格爾B.馬克思C.費爾巴哈D.恩格斯E.列寧三、判斷題1.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2.巴黎公社主張政教分離、男女平等,實行全面的選舉制和撤換制,取消高薪制。3.列寧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學說的重大貢獻是一國勝利論。()4.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都屬于人民群眾的范疇。5.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及發(fā)展規(guī)律。()6.實踐是徹底駁到不可知論的有力武器。7.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勞務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8.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9.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是居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的方面。10.學習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要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11.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在認識論上都屬于唯心主義先驗論。12.“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保ǎ?3.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也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14.真理原來是人造的,是人類造出來供人用的,是因為它對人大有用處,所以才給以“真理的美名”。(

)15.唯心主義運動觀的根本錯誤在于否認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16.勞動力成為商品,標志著簡單商品生產發(fā)展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新階段。()17.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它與共產主義社會具有根本性質上的一致性。()18.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充分體現了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辯證統一。()19.社會革命能夠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積極性和偉大作用。()20.在共產主義社會,這個勞動時間將會大大縮短。人們只需要從事較少時間的勞動,就能為社會創(chuàng)造出足夠的物質財富。()四、簡答題1.試述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現實意義。2.簡述現代科技革命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

一、單選題1.D2.D3.A4.C5.

A6.D7.C8.B9.A10.B11.A12.B13.B14.B15.B16.C17.A18.C19.B20.C21.A22.A23.B24.B25.A26.B27.C28.B29.C30.B31.B32.A33.C34.D35.C36.C37.A38.C39.A40.A二、多選題1.ABDE2.ABC3.ABCD4.AB5.CD6.BD7.ACDE8.AD9.ABC10.ABC11.ABCDE12.BDE13.ABCDE14.AB15.BCE16.BD17.ACD18.BCD19.ABC20.BD三、判斷題1.對2.對3.對4.錯5.對6.對7.錯8.對9.對10.對11.對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