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2024屆高三二??荚囌Z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甘肅省2024屆高三二模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甘肅省2024屆高三二??荚囌Z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甘肅省2024屆高三二模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甘肅省2024屆高三二??荚囌Z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省2024屆高三二模考試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框?;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yè),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脊殴ぷ魇钦故竞蜆嫿ㄖ腥A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中國考古承擔著重要的時代使命,體現出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極大地塑造了全民族的歷史認知。②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所記載的商代以前的歷史,始終只能依靠神話和傳說來勉強支撐;而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國早在19世紀之前,通過考古學的介入,就已經有了5000年前后有關文字、城郭、金屬等考古發(fā)掘資料作為實證。相比之下,一部中華文明史似乎整整比人家少了1000年。知識上的困境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鴉片戰(zhàn)爭以來,西方列強的侵略,讓中國處于被動挨打、任人欺凌的境地。時人不僅對中華文化喪失信心,甚至對中國人種的來源和“種族優(yōu)劣”,都持種種懷疑、悲觀的論調,“動言中國不如各國之文明”。曾經在西方學者中早已流行的“中國文化西來說”,此時也再度泛起,影響甚烈。如何改變國人的文化弱勢心態(tài),為中華文明正本清源,重樹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成為解放全民族思想桎梏至關重要的一步。20世紀初期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考古學,可以說是應運而生。1926年李濟主持發(fā)掘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發(fā)掘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標志著近代中國考古學的誕生,“重建國史”成為中國第一代考古學家的歷史使命。殷墟發(fā)掘取得了重要標志性成果。一是發(fā)現了數量眾多的甲骨文,使得流傳于世的甲骨文研究有了科學的考古出土背景;羅振玉、王國維等學者對甲骨文的研究,揭示了甲骨卜辭中的商王世系與《史記·殷本紀》等文獻記載可以相互印證的事實,從而確證商代為有據可考的信史。二是殷墟發(fā)掘出土的大量青銅器、車馬坑,以及考古發(fā)現的大型宮殿遺址和王陵區(qū),更是以全新的面貌,為國人展示了現代考古學“重建國史”的顯著成果和科學前景。由商代殷墟上溯追尋夏代,進而再對傳說中的“五帝時代"進行考古學的探索。一系列史前考古的重大成就不僅證實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且還用科學的考古資料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脈絡。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考古發(fā)現和科學普及,人們認識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諸多考古學文化,打開了一扇用科學的考古資料和理論方法去認知中國遠古文化來龍去脈的大門,也為重塑全民族的歷史認知提供了可靠的知識源泉。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考古學的價值與意義,指出:“考古成果還說明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家國一體的形成發(fā)展過程,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這些重大成就為我們更好地研究中華文明史、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會、歷史意義?!雹苣敲矗瑧斎绾卫斫饪脊艑W是研究中華文明史、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的一手材料?⑤首先,就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家國一體的形成發(fā)展過程而言,在這個宏大的歷史敘事中,從縱向而論,考古學延伸了歷史軸線,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在這個漫長的時段中,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僅3000多年,可以說約占人類發(fā)展史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歷史認知,都來源于考古學。從橫向而論,對于中華文明起源的認識,隨著考古發(fā)現在地理空間上的不斷拓展而不斷豐富。例如,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黃河中心論”幾乎是探討中華文明起源的唯一范式。但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20年來,通過實施“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考古項目,長江流域、西遼河流域、西北地區(qū)等各個區(qū)域內新的考古發(fā)現不斷涌現,突破了單一線條的演進敘事,從更為豐富的層面揭示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家國一體的形成發(fā)展過程。⑥其次,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但在傳統(tǒng)的歷史文獻記載和歷史敘事中,有所謂“夷”“夏”之分。關于“夏”的記載相對較多,并且呈現出較為明晰、連貫的歷史脈絡;關于“夷”的歷史資料則相對較少,對其發(fā)展脈絡的記載也相對籠統(tǒng)、缺少連貫性。而考古學能夠通過對邊疆地區(qū)的考古發(fā)掘與研究,探討邊疆各古代族群對于建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歷史貢獻,及其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軌跡。尤其是對中國歷史上“已經消失的族群”,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考古學對其遺存進行辨識和復原,考察其對締造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作用。⑦最后,考古學“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這里面涉及到兩個重要的認知概念:一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二是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這兩個概念都突破了考古學“物”的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的考察??脊艑W家們常說要“透物見人”,也就是要通過考古實物來觀察其背后更為復雜的不同時代人與社會、人的信仰與精神、人的審美好惡等價值觀念形成發(fā)展的過程,從中升華和凝煉中華文化的精華。例如,考古學家劉慶柱從都城、陵墓、禮制建筑與禮器、文字等載體入手,深層次地揭示出以“中和”思想為中心的核心觀念是如何體現于社會主導文化和國家文化之中的,總結出諸如“擇中建都”,都城“擇中建宮”,宮城“擇中建宗廟”,都城、宮城辟四門,都城城門與宮城正門均為“一門三道"等形而下的物化載體,認為其折射出的正是“國家文化基因”——中國人的“中”“中和”核心理念與“家國一體”“國家至上”的思想。(摘編自霍巍《中國考古何以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歷史及神話傳說來看,中國的文明史比其他三大文明古國的文明史,大約少了1000年。B.20世紀初傳入中國的考古學,一開始就擔負著改變國人的文化弱勢心態(tài),為中華文明正本清源,重樹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務。C.殷墟發(fā)掘所取得的重要標志性成果,既指出土的甲骨文,還指出土的青銅器、車馬坑,及大型宮殿遺址和王陵區(qū)。D.長江流域、西遼河流域、西北地區(qū)等各個區(qū)域內新的考古發(fā)現,使“黃河中心論”不再是討論中華文明起源的唯一范式。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知識上的困境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可知,當民族的歷史資料僅依靠神話和傳說支撐,而缺少實證時,民族自信也會不足。B.從第二段的內容來看,中國考古學者以“重建國史”為使命,用科學的考古資料向世人展現出古老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根系和發(fā)展脈絡。C.我國有百萬年的人類史,而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僅3000年,可見我國對人類發(fā)展史的歷史認知大部分來源于考古,考古學延伸了中華文明歷史軸線。D.從劉慶柱的考古研究可以發(fā)現,如果沒有都城、陵墓、禮制建筑與禮器、文字等客觀載體,歷史研究者就不可能發(fā)現民族的“文化基因”。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六段觀點的一項是()A.1933年,傅斯年先生作《夷夏東西說》,將五帝時代至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概括為東方的夷族、商族和西邊的夏族、周族之間的交流。B.1962年,夏鼐在《新中國的考古學》一文中談到,正是由于其他少數民族的先人同漢族的先人建立了密切聯系,才構成了今天的中華民族共同體。C.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曾作過概括:在距今5000~4000年期間,從黃河中、下游到長江中、下游,乃至長城地帶,都陸續(xù)由原始時代向文明時代過渡。D.“馬家窯文化的溯源地和核心實際上在臨夏區(qū)域內,從青藏高原北部追溯史前文化脈絡,臨夏是最值得關注的史前文化搖籃。”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全濤說。4.文中畫線句子有哪些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5.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論證考古學塑造了全民族歷史認知這一觀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A2.D3.B4.①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作為后文論述的觀點:考古成果證明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家國一體的形成發(fā)展過程,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②與文章開頭處習總書記的話呼應,將論述的中心由考古承擔著重要的時代使命、體現出的重大的學術價值轉向社會價值的分析,使文章結構嚴謹。5.①引用論證: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觀點,具有權威性。②對比論證:對比我國和其他文明古國的文明史,彰顯了考古學的重要意義。③舉例論證,列舉考古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為全民族歷史認知提供的一手材料,增強說服力?!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從……來看,中國的文明史……大約少了1000年”主觀臆斷。能得出“中國的文明史比其他三大文明古國的文明史,大約少了1000年”這個結論的依據是“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所記載的商代以前的歷史,始終只能依靠神話和傳說來勉強支撐”,選項陳述不完整。其次,原文說《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是商代以前的歷史,不包括神話傳說。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如果沒有都城、陵墓、禮制建筑與禮器、文字等客觀載體,歷史研究者就不可能發(fā)現民族的‘文化基因’”過于絕對,文章只是陳述了考古學家劉慶柱從都城、陵墓、禮制建筑與禮器、文字等載體入手,深層次地揭示出以“中和”思想為中心的核心觀念是如何體現于社會主導文他和國家文化之中的。這是作者所舉的一個例子,但并不是說明這就是發(fā)現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唯一途徑。原文是充分非必要條件,選項將其錯誤理解為必要條件。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原文第六段觀點是:考古學能夠通過對邊疆地區(qū)的考古發(fā)掘與研究,探討邊疆各古代族群對于建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歷史貢獻,及其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軌跡。A.未涉及考古實證研究。C.講述的是原始時代和文明時代的分期問題。D.未涉及邊疆各古代族群。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文章畫線句主要論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考古學的價值與意義”這一問題的相關闡釋。在他的話中,態(tài)度鮮明地表達了“考古成果還說明了……揭示了……”這一觀點,并進一步指出了“這些重大成就為我們更好地研究中華文明史、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提供了一手材料”,而其中的“一手材料”正與其后第④段承上啟下的觀點問句“那么,應當如何理解考古學是研究中華文明史、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的一手材料”相照應。由此可見,此處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作為后文論述的觀點。對于該段的說話者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對象,我們可以聯想到文章開頭處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yè),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倍恼麻_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論述的是考古工作所承擔的重要時代使命以及具備的重大學術價值,而此處畫線句的內容論述的則是考古工作所具備的社會價值。兩處語句形成呼應,形成內容上的遞進,使文章結構更為嚴謹。【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作用。首先,文章開頭和中間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yè)……重要工作?!薄傲暯娇倳浬羁剃U釋了考古學的價值與意義,指出:‘考古成果還說明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家國一體的形成發(fā)展過程……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會、歷史意義。’”分別引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這是運用引用論證論述了考古承擔的重要的時代使命、體現出的重大的學術價值以及具備的社會價值。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分別將中國“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所記載的商代以前的歷史,始終只能依靠神話和傳說來勉強支撐”和“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國早在19世紀之前,通過考古學的介入,就已經有了5000年前后有關文字、城郭、金屬等考古發(fā)掘資料作為實證”進行對比,充分說明我國在沒有考古學的時候所面臨的困境??芍恼逻\用了對比論證,通過對比我國和其他文明古國的文明史,彰顯了考古學的重要意義。文中,作者分別舉了“1926年李濟主持發(fā)掘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發(fā)掘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標志著近代中國考古學的誕生”“羅振玉、王國維等學者對甲骨文的研究……從而確證商代為有據可考的信史”“殷墟發(fā)掘出土的大量青銅器、車馬坑,以及考古發(fā)現的大型宮殿遺址和王陵區(qū)”等等一系列具體真實的事例,說明20世紀初期考古學從西方傳入中國后,我國在歷史發(fā)現和研究上取得的一系列突破。由此可見,文章運用了舉例論證,列舉考古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為全民族歷史認知提供的一手材料,增強說服力。(二)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沈從文我從不用心念書,但我從不在應當背誦時節(jié)無法對付。許多書總是臨時來讀十遍八遍,背誦時節(jié)卻居然朗朗上口,一字不遺。也似乎就由于這份小小聰明,學校把我同一般同學一樣待遇,更使我輕視學校。家中不了解我為什么不想上進,不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聰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為什么只要我讀書,不讓我玩。自從逃學成習慣后,我除了想方設法逃學,什么也不再關心。有時天氣壞一點,不便上山里去玩,逃了學沒有什么去處,我就一個人走到城外廟里去。那些廟里總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絞繩子,織竹簟,做香,我就看他們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罵,我也看著,看他們如何罵來罵去,如何結果。那里既無一個熟人,因此什么事都只好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直到看無可看聽無可聽時,我便應當設計打量我怎么回家去的方法了。從我家中到那個新的學塾里去時,路上我可看到針鋪門前永遠必有一個老人戴了極大的眼鏡,低下頭來在那里磨針。又可看到一個傘鋪,大門敞開,做傘時十幾個學徒一起工作,盡人欣賞。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熱時總腆出一個大而黑的肚皮,用夾板绱鞋。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強壯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著墻上橫木,偏左偏右地搖蕩。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齒頭包花帕的苗婦人,時時刻刻口上都輕聲唱歌,一面引逗縛在身背后包單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紅銅勺舀取豆?jié){。又有鐵匠鋪,制鐵爐同風箱皆占據屋中,大門永遠敞開著,時間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個小孩子兩只手拉著風箱橫柄,把整個身子的分量前傾后倒,風箱于是就連續(xù)發(fā)出一種吼聲,火爐上便放出一股臭煙同紅光。待到把赤紅的熱鐵拉出擱放到鐵砧上時,這個小東西趕忙舞動細柄鐵錘,把鐵錘從身背后揚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濺地一下一下打著。日子一多,關于任何一件鐵器的制造程序,我也不會弄錯了。我還必需經過一個豆粉作坊,遠遠的就可聽到騾子推磨隆隆的聲音,屋頂棚架上晾滿白粉條。我還得經過一些屠戶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鮮豬肉砍碎時尚在跳動不止。我還得經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從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親,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換了些什么式樣。并且還常常停頓下來,看他們貼金,敷粉,涂色,一站許久。我就歡喜看那些東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許多事情。我最歡喜天上落雨,一落了小雨,若腳下穿的是布鞋,即或天氣正當十冬臘月,我也可以用恐怕濕卻鞋襪為辭,有理由即刻脫下鞋襪赤腳在街上走路。但最使人開心的事,還是落過大雨以后,街上許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沒,許多地方陰溝中涌出水來,在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過身,我卻赤著兩腳故意向深水中走去??吹接幸欢未竽净蛞患档孟滤臇|西浮來時,就踴身一躍,騎到那樹上,或傍近物邊,把繩子縛定,自己便快快地向下游岸邊泅去。我歡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鯽魚直在網中蹦跳。一漲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這種有趣味的事情。若在四月落了點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處都是蟋蟀聲音,真使人心花怒放。在這些時節(jié),我便覺得學校真沒有意思,簡直坐不住,總得想方設法逃學上山去捉蟋蟀。有時沒有什么東西安置這小東西,就走到那里去,把第一只捉到手后又捉第二只,兩只手各有一只后,就聽第三只。我總還可以想方設法把第三只從泥土中趕出,看看若比較手中的大些,即開釋了手中所有,捕捉新的,如此輪流換去,一整天方捉回兩只小蟲。約當下午三點左右時,趕忙走到一個刻花板的老木匠那里去,很興奮地同那木匠說:“師傅師傅,今天可捉了大王來了!”那木匠便故意裝成無動于衷的神氣,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車盤,正眼也不看我地說:“不成,不成,要打打得賭點輸贏!”我說:“輸了替你磨刀成不成?”“嗨,夠了,我不要你磨刀,上次磨鑿子還磨壞了我的家伙!”這不是冤枉我,我上次的確磨壞了他的一把鑿子。不好意思再說磨刀了,我說:“師傅,那這樣辦法,你借給我一個瓦盆子,讓我自己來試試這兩只誰能干些好不好?”我說這話時真怪和氣,為的是他以逸待勞,若不允許我,還是無辦法。那木匠想了想,好像莫可奈何才讓步的樣子:“借盆子得把戰(zhàn)敗的一只給我,算作租錢?!蔽覞M口答應:“那成那成。”于是他方離開車盤,很慷慨地借給我一個泥罐子,頃刻之間我也就只剩下一只蟋蟀了。這木匠看看我捉來的蟲還不壞,必向我提議:“我們來比比,你贏了,我借你這泥罐一天;你輸了,你把這蟋蟀給我。辦法公平不公平?”我正需要那么一個辦法,連說公平公平。于是這木匠進去了一會兒,拿出一只蟋蟀來同我的斗,不消說,三五回合我的自然又敗了。他用的蟋蟀照例卻常常是我前一天輸給他的。那木匠看看我有點頹喪,明白我認識那匹小東西,擔心我生氣時一摔,一面趕忙收拾盆罐,一面帶著鼓勵我的神氣笑笑地說:“老弟,老弟,明天再來,明天再來!你應當捉好的來,走遠一點,明天來,明天來!”我什么話也不說,微笑著,出了木匠的大門,回家了。有時逃學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園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著長長的竹竿子大罵著追來時,就飛奔而逃,逃到遠處一面吃那個贓物,一面還唱山歌氣那主人。總而言之,人雖小小的,兩只腳跑得很快,什么茨棚里鉆去也不在乎,要捉我可捉不到,就認為這種事很有趣味。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夠寬廣了,但我似乎就還得一個更寬廣的世界。我得用這方面得到的知識證明那方面的疑問。我得從比較中知道誰好誰壞。我得看許多業(yè)已由于好詢問別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覺到的世界上的新鮮事情新鮮東西。結果能逃學時我逃學,不能逃學我就只好做夢。(選自《從文自傳》,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我”因為“從不在應當背誦時節(jié)無法對付”而輕視學校學習并時常逃學可知,“我”所上的學校,重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卻忽略了對學習興趣的激發(fā)。B.“我最歡喜天上落雨”,是因為可以赤腳在街上走路,在被水浸沒的地方穿行,甚至還可以泅水,“看人在洄水里扳罾”,足見平日父母對“我”要求嚴苛。C.從“我”家到新的學塾里去,要穿過熱鬧的街巷,“我”得以有更多機會觀察各種店鋪中的各種人及他們的生活,這使得“我”更加覺得學塾學習生活無趣。D.文章結尾處的議論,點明了正是兒時逃學四處游蕩的經歷,使“我”形成了善于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性格,帶有對當時學校教育進行反思的意味。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通過對“我”多彩有趣的童年生活的細致描述,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街市生活畫面,表現了童年的“我”對自然和日常生活中人事的強烈興趣。B.“可看到那些新鮮豬肉砍碎時尚在跳動不止”一句中,“跳動”一詞,將“死”的豬肉寫成了“活”的,豐富了文章的趣味性,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C.本文寫“拿著長長的竹竿子大罵著追來”的園子主人,既突出“我”的頑皮和搗蛋,又寫出園子主人的豪放、爽直,表現出當地良善與野蠻交織的民風。D.本文借小孩子的視角,先后描寫了城外廟里殿前廊下、街道店鋪內外、山地田塍等處的景象,看似散漫,實則突出主題,使本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8.文中與“我”斗蟋蟀的老木匠充滿童趣。請結合本文內容,簡要分析老木匠“童趣”的具體表現。9.“傳記的最重要條件是紀實傳真?!闭垞撕喴治霰疚牡幕咎卣鳌!敬鸢浮?.B7.C8.①看出“我”想斗蟋蟀的急切心情,卻欲擒故縱,不斷逗引“我”的興趣,讓“我”心甘情愿地交出用一整天的時間捕捉的兩只蟋蟀;

②善于和“我”斗蟋蟀,怕“我”輸了會生氣,親切地稱“我”為“老弟”,安慰“我”明天再來。9.①客觀寫實的筆墨,再現“我”逃學的情境。寫“我”逃課、閑逛、“偷竊”的調皮頑劣,寫“我”對形形色色的人和職業(yè)充滿興味,體現湘西的自然和社會帶給“我”的教益。

②客觀寫實的筆墨,再現當地生活圖景。通過“我”在街上針鋪、皮靴店等各種各樣鋪子中的觀察,體現人們勞作生活的辛苦;寫到人們的相罵、尚鬼習俗,體現湘西社會的落后封閉。

③通過真實情景,表現了作者客觀審視自己、解剖自己的勇氣,使作品內容更加豐富,主旨更加深刻。【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足見平日父母對‘我’要求嚴苛”錯誤。赤腳在街上走路,在被水浸沒的地方穿行,甚至還可以泅水,這些只有在下雨天才能實現,并不是平時父母對“我”要求嚴苛。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C.“表現出當地良善與野蠻交織的民風”錯誤。我偷人家園地里的李子枇杷,園子主人“拿著長長的竹竿子大罵著追來”,是園子主人保護自己東西的行為,夠不上“野蠻”。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那木匠便故意裝成無動于衷的神氣,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車盤,正眼也不看我地說:‘不成,不成,要打打得賭點輸贏’”,看出“我”想斗蟋蟀的急切心情,故意裝成無動于衷的神氣,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車盤,卻欲擒故縱,不斷逗引“我”的興趣,“好像莫可奈何才讓步的樣子:‘借盆子得把戰(zhàn)敗的一只給我,算作租錢’”“必向我提議:‘我們來比比,你贏了,我借你這泥罐一天;你輸了,你把這蟋蟀給我。辦法公平不公平’”,通過比試和借給我泥罐的方法,讓“我”心甘情愿地交出用一整天的時間捕捉的兩只蟋蟀;“那木匠看看我有點頹喪,明白我認識那匹小東西,擔心我生氣時一摔,一面趕忙收拾盆罐,一面帶著鼓勵我的神氣笑笑地說:‘老弟,老弟,明天再來,明天再來!你應當捉好的來,走遠一點,明天來,明天來’”,善于和“我”斗蟋蟀,那木匠看看我有點頹喪,怕“我”輸了會生氣,親切地稱“我”為“老弟”,你應當捉好的來,安慰“我”明天再來。【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體裁特征的能力??陀^寫實的筆墨,再現“我”逃學的情境。“自從逃學成習慣后,我除了想方設法逃學,什么也不再關心。有時天氣壞一點,不便上山里去玩,逃了學沒有什么去處,我就一個人走到城外廟里去”,“我”逃學成習慣,天氣壞一點,不便上山里去玩,我就一個人走到城外廟里去,寫“我”逃課、閑逛;“有時逃學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園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著長長的竹竿子大罵著追來時,就飛奔而逃,逃到遠處一面吃那個贓物,一面還唱山歌氣那主人”,到山上去偷人家園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著長長的竹竿子大罵著追,“我”飛奔而逃,“偷竊”的調皮頑劣;從“我”家到新的學塾里去,要穿過熱鬧的街巷,“我”得以有更多機會觀察各種店鋪中的各種人及他們的生活,寫“我”對形形色色的人和職業(yè)充滿興味,體現湘西的自然和社會帶給“我”的教益??陀^寫實的筆墨,再現當地生活圖景?!奥飞衔铱煽吹结樹侀T前永遠必有一個老人戴了極大的眼鏡,低下頭來在那里磨針”“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熱時總腆出一個大而黑的肚皮,用夾板绱鞋。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強壯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著墻上橫木,偏左偏右地搖蕩”“又有鐵匠鋪,制鐵爐同風箱皆占據屋中,大門永遠敞開著,時間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個小孩子兩只手拉著風箱橫柄,把整個身子的分量前傾后倒,風箱于是就連續(xù)發(fā)出一種吼聲,火爐上便放出一股臭煙同紅光”,通過“我”在街上針鋪、皮靴店等各種各樣鋪子中的觀察,觀察各種店鋪中的各種人及他們的生活,體現人們勞作生活的辛苦;“甚至于相罵,我也看著,看他們如何罵來罵去,如何結果”“我還得經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從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親,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換了些什么式樣。并且還常常停頓下來,看他們貼金,敷粉,涂色,一站許久”,寫到人們的相罵、尚鬼習俗,體現湘西社會的落后封閉。通過對“我”多彩有趣的童年生活的細致描述,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街市生活畫面,“逃學”“斗蟋蟀”“偷竊”,表現了作者客觀審視自己、解剖自己的勇氣,使作品內容更加豐富,主旨更加深刻。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十一月,太宗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帝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也?”自是數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商旅野宿焉。臣祖禹曰:季康子患盜,問于孔子,孔子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信哉斯言也。蓋君者本也,民者末也,君者原也,民者流也,本正則末正,原清則流清矣。是以先王之治,必反求諸己,已正而物莫不應矣。夫重法以止盜,法繁而盜愈多,則有之矣,未見其能禁也。去奢省費,輕徭薄賦,此清原正本,止欲之道也。太宗行之,其效如此,君人者無以迂言為難行,而以峻法為足恃,則知致治之方矣。(節(jié)選自《唐鑒》)材料二: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嗚呼!若此三者,不謂之盛德也不能。德之盛者,求諸已而已。舍己而求諸人,名愈正,義愈伸,令愈繁,刑將愈起;如彼者,不謂之涼德也不能。求民之利而興之,求民之害而除之,取所謂善而督民從之,取所謂不善而禁民蹈之,皆求諸人也;駁儒之所務,申、韓①之敝帚也。夫善治者,已居厚而民勸矣,讒頑者無可逞矣;己居約而民裕矣,貪冒者不得黷矣。以忠厚養(yǎng)前代之子孫,以寬大養(yǎng)士人之正氣,以節(jié)制養(yǎng)百姓之生理,非求之彼也。捐其疑總之私,忍其忿怒之發(fā),戢其奢吝之情,皆求之心、求之身也。人之或利或病,或善或不善,聽其自取而不與爭,治德蘊于已,不期盛而積于無形,故曰不謂之盛德也不能。求之己者,其道恒簡;求之人者,其道恒煩。煩者,政之所繇②紊,刑之所繇密,而后世儒者恒挾此以為治術,不亦傷乎!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闭虩┒裰異u心蕩然,故曰不謂之涼德也不能。(節(jié)選自《宋論》)【注】①申、韓:指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韓非。②繇:通“由”。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太祖A勒石B鎖C置D殿中E使嗣君F即位G入H而跪讀。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顧,指顧念、考慮,與《項脊軒志》中“瞻顧遺跡,如在昨日”的“顧”意思相同。B.迂言,指不切實際或不合時宜的觀點和言論,與現在所說的“迂談闊論”意思一樣。C.涼德,指薄德,文中與“盛德”相對,是說君主治國缺少仁義,所施政令于百姓不益。D.生理,意思是生計,與《水滸傳》中的“汝等良民,各安生理”的“生理”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太宗不主張用嚴刑重法來解決民眾為盜的問題,他認為應當通過去除過多花費,減輕賦稅徭役,選用廉潔官吏等措施,使百姓衣食有余,不做盜賊。B.祖禹引用季康子向孔子“問盜”之事來表明對孔子觀點的認同,他認為國君既要端正自己節(jié)制欲念,又要適當依靠刑罰,這是治國之要,是使天下大治的方法。C.《宋論》認為,國君以利民、害民為名,用所謂的善和不善來督促或禁止民眾,本質上是求于他人;這與駁雜之儒所追求的一樣,都未能認識到從自身做起的重要。D.《唐鑒》認為,國君與百姓是樹根與樹梢、源頭與水流的關系,國君自身是治國根本;《宋論》認為,善治之君會用自己的忠厚之德、儉約之行來施政御民。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是以先王之治,必反求諸己,已正而物莫不應矣。(2)而后世儒者恒挾此以為治術,不亦傷乎!14.材料二中,宋太祖的三條戒律,分別要達到什么目的?【答案】10.BEG11.A12.B13.(1)因此先代的君王治理國家,一定先回過頭來要求自己做到,自己(的行為)端正了,那么(天下)萬物沒有不響應的了。(2)然而后代的讀書人經常憑借政令和刑法作為治國的策略,不也是有害的嗎!14.①國君要消除猜忌,以忠厚之心奉養(yǎng)前朝帝王的子孫;②國君要克制性情,以寬大之心培養(yǎng)士人的正直之氣;③國君要克制欲望,以仁愛之心保護百姓的生計產業(yè)?!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宋太祖趙匡胤勒石為碑放在殿里,讓每任新繼位國君都要來到太廟,跪在碑前誦讀。“太祖勒石”,主謂結構,句意完整,其后斷開,即B處;“鎖置殿中”,“殿中”作“鎖置”的后置狀語,其后斷開,即E處;“使嗣君即位”,介賓結構,其后斷開,即G處。故選BE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錯誤。顧念、考慮;看。句意:所以就顧不得廉恥罷了。/瞻仰回顧這些往事遺物,就像發(fā)生在昨天似的。B.正確。句意:管理者不要把不切實際或不合時宜的觀點和言論作為難以施行的借口。/形容說話內容虛浮、不切實際,或者談論過于夸張而不切題。C.正確。D.正確。句意:用節(jié)約克制涵養(yǎng)百姓的生計。/你們都是良民,各自安于自己的生計。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又要適當依靠刑罰”錯,原文“夫重法以止盜,法繁而盜愈多,則有之矣,未見其能禁也”,可見并不認同依靠刑罰治理百姓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以”,因此;“諸”,相當于“之于”;“應”,響應。(2)“恒”,經常;“治術”,治國的策略;“傷”,有害?!?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以忠厚養(yǎng)前代之子孫”可知,國君要消除猜忌,以忠厚之心奉養(yǎng)前朝帝王的子孫;②由“以寬大養(yǎng)士人之正氣”可知,國君要克制性情,以寬大之心培養(yǎng)士人的正直之氣;③由“以節(jié)制養(yǎng)百姓之生理”可知,國君要克制欲望,以仁愛之心保護百姓的生計產業(yè)。參考譯文:材料一:十一月,皇上與群臣議論怎樣禁止盜賊。有人請求使用嚴厲的刑法來制止。皇上微笑著說:“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于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的饑餓逼迫上身,所以就顧不得廉恥罷了。我們應當去掉奢侈,節(jié)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何必要用嚴厲的刑法呢!”從這以后,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拾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給自己),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臣祖禹說: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么辦??鬃踊卮鹫f:“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边@話說的確如此啊。國君是國之根本,百姓是末流;國君是源頭,百姓是流水,根本端正則末流清澈。因此先代的君王治理國家,一定先回過頭來要求自己做到,自己(的行為)端正了,那么(天下)萬物沒有不響應的了。使用嚴厲的刑法來制止偷盜,法律繁多而盜賊更多,這種情況是有的,沒有看見這種辦法能禁止偷盜。去掉奢侈節(jié)省費用,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這是清除源頭端正根本,禁止貪欲的方法。太宗施行這種方法,達到如此效果,管理者不要把不切實際或不合時宜的觀點和言論作為難以施行的借口,而把嚴刑峻法作為自己的依靠,那么就是懂得治理的方法了。材料二:宋太祖趙匡胤勒石為碑放在殿里,讓每任新繼位的國君都要來到太廟,跪在碑前誦讀。立下三戒分別是:一、絕不傷害柴氏的子孫后人;:二、絕不殺文人士官;三、絕不增加農田賦稅。唉,像這三件事,不能不說是美好的德行。真正有圣德的人,都是從自身做起。舍棄自己而要求他人,名聲越正,正義越得到伸張,法令越繁瑣,刑法也將要興起。如那樣做,不能不稱作薄德。尋求對百姓有利的然后去施行它,尋求對百姓有害的然后鏟除它,選擇所認為好的地方然后督促百姓去做,選取所謂不好的然后禁止百姓去做,全部都是要求別人;這是迂腐的儒生所致力的,是法家代表人所看重的。善于治理的,自己平時品行端厚而百姓得到勉勵,進讒言的和頑固的人沒有施展的空間;自己平時節(jié)約而百姓就會富裕,貪婪的人不能貪污。用忠誠厚道養(yǎng)育前代的子孫,用寬厚大度培養(yǎng)士人的正氣,用節(jié)約克制涵養(yǎng)百姓的生計,不是從他人那里求取。舍棄自己懷疑的私心,忍住自己的怒氣不發(fā),收斂自己的奢侈的想法,都是從己心、自身求得。人們或者貪利或者困窘,或者品德好或者不好,聽憑他自取而不跟他爭奪,治理的品德在自己內心蘊藏,不用期待盛大卻能從無形中積聚起來,所以說不能不說是有美好的德行。從自己這里求取的,那方法總是很簡單;從別人那里求取的,那方法總是很繁瑣。繁瑣的,政令越來越紊亂,刑法越來越繁多,然而后代的讀書人經常憑借政令和刑法作為治國的策略,不也是有害的嗎!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罰來制約百姓?!闭钚谭ǚ爆嵍傩盏男邜u之心蕩然無存,所以不能不說是薄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江天暮雪王之道凍云垂地風栗冽,萬里江天暮飛雪。九華①何處正嶙峋,瓊樹瑤林斗明潔。扁舟突兀依寒蘆,朝來殘酒猶半壺。夜寒獨酌不成醉,臥聽宿雁鳴相呼?!咀ⅰ竣倬湃A:秋菊的別名。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萬里江天,風雪料峭,江天一色,廣闊的天地在嚴冬時節(jié)別具韻味,壯美中充滿凄迷。B.冬日的菊花經受不了酷寒,早已零落凋謝,雪后的樹木銀妝素裹,如美玉般純凈明潔。C.清晨詩人守著半壺殘酒,寒夜詩人獨自飲酒,在欲醉卻不得醉中臥聽陣陣雁鳴相和。D.詩人身處渺茫、凄冷、孤獨的環(huán)境中,哀傷愁思席卷心頭,連遠方親人也無心牽掛。16.這首詩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D16.①突出“江天暮雪”的特點。全詩圍繞“江天”的闊遠和“暮雪”的明潔,多角度展現這種特點。

②運用多種手法描寫景物。詩人用擬人、襯托的手法,將嚴冬中菊花瘦骨嶙峋、扁舟與蘆葦相依、雁鳴相呼等自然之景描寫得細膩靈動。

③在景物描寫中融入個人的體驗。詩人將由“江天暮雪”之境所產生的聯想與想象,與個人的境遇結合起來,表現出寂寥孤獨之感?!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D.“連遠方親人也無心牽掛”錯誤。在欲醉卻不得醉中臥聽陣陣雁鳴相和,表現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指情。故選D。【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景物形象的能力。突出“江天暮雪”的特點。萬里江天,風雪料峭,江天一色,廣闊的天地在嚴冬時節(jié)別具韻味,壯美中充滿凄迷。全詩圍繞“江天”的闊遠和“暮雪”的明潔,多角度展現這種特點。運用多種手法描寫景物。冬日的菊花經受不了酷寒,早已零落凋謝,雪后的樹木銀妝素裹,如美玉般純凈明潔,用雪后的樹木襯托冬日的菊花,突出了嚴冬中菊花瘦骨嶙峋;“斗”“依”“相呼”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了扁舟與蘆葦相依,雁鳴相呼等自然之景,描寫得細膩靈動。在景物描寫中融入個人的體驗。萬里江天,風雪料峭,江天一色,詩人將由“江天暮雪”之境所產生的聯想與想象,與個人的境遇結合起來,身處渺茫、凄冷、孤獨的環(huán)境中,哀傷愁思席卷心頭,清晨詩人守著半壺殘酒,寒夜詩人獨自飲酒,在欲醉卻不得醉中臥聽陣陣雁鳴相和,表現出寂寥孤獨之感。(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承上啟下,從現實進入奇譎神秘的夢境。(2)《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總結能讓移栽樹木長勢良好、早熟多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強華在他的散文《望星空》中寫道:抬頭仰望深邃廣袤的夜空,不禁想起古人寫景抒懷含有二十八星宿的詩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傥矣蛑畨魠窃舰?一夜飛度鏡湖月③.能順木之天④.以致其性焉爾⑤.月出于東山之上⑥.徘徊于斗牛之間(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度”“致”“捫”“脅”“膺”“皎”等。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明麗的仲夏籠罩著英格蘭,天空如此明凈,陽光如此燦爛①。在我們這個波濤圍繞的島國,本來是難得有這樣的好天氣的,而近來卻接連很多天都是這樣,仿佛是意大利的天氣來到了英國②。干草全都收進來了,桑菲爾德四周的田地都已收割干凈,露出了一片綠色③。大路讓太陽曬得又白又硬。樹木郁郁蔥蔥,樹籬和林子枝繁葉茂,一片濃蔭,與它們之間灑滿陽光的明亮的牧草地,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④。施洗約翰節(jié)的前夕,阿黛爾在干草村小路上采了半天野草莓,采累了,太陽一下山就去睡了。我看著她睡著后,才離開她,來到花園里。這是二十四小時中最美好的時刻——“白晝已耗盡了它熾熱的烈火”,露水清涼地降落在喘不過氣來的平原和烤焦了的山頂上。在太陽沒有披上華麗的云彩就樸素地沉落的地方,展現出一片壯麗的紫色,只有在一座小山峰上的一點上,正燃燒著紅寶石和熊熊爐火般的光輝。那片紫色慢慢擴展著,愈來愈高,愈來愈遠,愈來愈淡,直至覆蓋了整整半邊天空。18.“——就像一群歡快的過路候鳥從南方飛來,在阿爾比恩的懸崖上暫時歇上一歇”這個句子出現的位置,最恰當的是()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19.選文是宋兆霖譯本《簡·愛》中的一個片段,以下是吳鈞燮譯本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相應翻譯。請從景物描寫和句式角度對兩版翻譯分別作出評論。這紫色又高又遠、愈遠愈淡地覆蓋了整整半片天空?!敬鸢浮?8.B19.宋譯版:①景物描寫側重描寫顏色的漸變過程;②句式整散結合,表達靈活。

吳譯版:①景物描寫側重描寫景物變化的結果;②句式單一,節(jié)奏缺少變化?!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連貫的能力?!熬拖褚蝗簹g快的過路候鳥從南方飛來,在阿爾比恩的懸崖上暫時歇上一歇”比喻的是“仿佛是意大利的天氣來到了英國”,用“候鳥從南方飛來”比喻“意大利的天氣來到了英國”,形象生動,所以這個句子出現的位置是②處。故選B。【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宋譯版:“那片紫色慢慢擴展著,愈來愈高,愈來愈遠,愈來愈淡,直至覆蓋了整整半邊天空”,景物描寫側重描寫顏色的漸變過程“慢慢擴展著,愈來愈高,愈來愈遠,愈來愈淡”;“那片紫色慢慢擴展著”“愈來愈高,愈來愈遠,愈來愈淡”“直至覆蓋了整整半邊天空”句式整散結合,表達靈活。吳譯版:“這紫色又高又遠、愈遠愈淡地覆蓋了整整半片天空”,景物描寫側重描寫景物變化的結果“覆蓋了整整半片天空”;句式沒有運用整散結合,只是一個長單句,句式單一,節(jié)奏缺少變化。(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媒介技術的發(fā)展更新了人們在社交媒體中情緒表達的手段,數字情緒應時而生。數字情緒是指互聯網媒介環(huán)境中利用不同形態(tài)的符號以再現和模仿人的情緒的一種數字化情感表達。①,是現實情緒在社交媒體中的變體和延伸。人們即使在現實中經由身體表現出無可避免的負面情緒,也能夠在社交媒體的交流中通過策略式的電子修飾裁剪出適合社交場合的心情并進行傳播??煽氐臄底智榫w成為人們向言說對象進行自我展演的手段;而在更為公開、開放的平臺中,數字情緒則變成了一種可利用的話語資源。人們應用數字情緒達到社交媒體中“態(tài)度”在場,致使公共輿論空間具備更豐富復雜的情感特征。在人們大量使用數字情緒的同時,那些流經身體帶來感官一顫的現實情緒的意義,正在被屏幕里生動幽默的表情包所消解。原本鮮明的個體在找到歸屬的群體時反而無法擁抱現實情緒所流露的真實自我,也無法對公共場域中的人與非人的情感進行辨別。那么,②?我們只有擺脫對數字情緒的沉浸式依賴,保持對意見競爭中極端化數字情緒的敏感性,堅持基于事實和理性的意見取向,真正理解和應用數字情緒的邏輯,才能回歸情緒的本質意義。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22.請概括使用數字情緒的利弊。要求使用正反對比分析法,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80個字?!敬鸢浮?0.①數字情緒源于現實情緒②如何回歸情緒的本質意義21.人們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