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教考融合模擬考試試卷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教考融合模擬考試試卷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教考融合模擬考試試卷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教考融合模擬考試試卷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教考融合模擬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教考融合模擬考試試卷

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座號、考號填涂在相應位

置。

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

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繪圖時,可用2B鉛筆作答,字體工整、筆

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城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

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ū绢}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從先秦開始,就有一個“文”的傳統(tǒng),也存在著一種獨一無二的、往

往被學界忽視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散文的這種精神

話語,主栗體現(xiàn)在幾個層面:其一,自由無待,隨物賦形。莊子是這方面

的代表人物,他把用于表現(xiàn)“散木”“散人”之“散”,即表現(xiàn)“無用”

的語言形式稱為“卮言”。而他的散漫無拘束的文章形式和超拔的想象,

表現(xiàn)的正是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散文精神。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

-O莊子反對以人為中心的功利主義態(tài)度,主張“喪我”“棄知”“物化”。

因此,他認為文章應“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

(《莊子?雜篇?天下》)。其三,詩性智慧。這也是構(gòu)成中國散文精神內(nèi)涵

的一個重要方面。詩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詩性”,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性和

審美性的融合;而智慧是對于知識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一種滋潤僵硬知識

和理論的調(diào)和劑。其四,是“造氣”“造勢”之內(nèi)功。曹丕在《典論?論

文》里說:“文以氣為主”,以后的文論家又將“氣”引申為“氣勢”。所

謂“氣勢”,指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充盈流轉(zhuǎn)的精神活力,

是以作者的氣質(zhì)、才性、習染、志趣、德操等主體精神因素為支撐的風骨

底氣,呈現(xiàn)在散文中則是作者的精神氣象。上述四方面的“原型”精神,

就是中國散文傳統(tǒng)精神元氣的標識,也是散文文體內(nèi)在的張力。

強調(diào)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文的“休閑”功能,也是中國傳統(tǒng)“言

志”散文理論的一大特色,這一特色實質(zhì)上是強調(diào)散文“寓教于樂”中“樂”

的維度,即強調(diào)讓讀者在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中獲得陶冶、教化和愉悅。

“言志”散文的“寓教于樂”,自然在某種程度上包含著“載道”的功能,

但與“載道”散文比較起來,更側(cè)重于發(fā)揮“休閑”的功能。于此,不論

是古代在仕與不在仕的士大夫,還是現(xiàn)代的散文家和文論家,可謂是靈犀

相道,都注重以詩文自樂,以詩文交流而互娛。他們一方面重視自我進德

修為的養(yǎng)氣,另一方面又喜歡寄情于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注重文章

的情趣。正所謂“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趣

近之”(袁宏道《敘陳正甫會心集》)。正是這種“求趣”而輕“載道”、

無拘無縛、自在自得的散文觀和人生態(tài)度,使得晚明小品明心見性,可近

可親,獨具一格。因此,我們建構(gòu)本土化的文學理論話語體系,不能一味

強調(diào)散文“載道”的教化功能而忽視其勞作之后可以借此休閑的功能。

(節(jié)選自吳周文、陳劍暉《構(gòu)建中國自主性散文理論話語》,有刪改)

材料二:

精神與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體與語體形成散文的“文格”,“格”

在辭典釋義中有“表現(xiàn)出來的品質(zhì)”的含義,散文的“人格”就是其所表

現(xiàn)出來的“人”的精神品質(zhì),品質(zhì)高者,散文自有“人格”魅力。一篇好

的散文取決于其展現(xiàn)的作者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豐富新穎的知識與經(jīng)驗、

美好的情感與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拔母瘛笔峭ㄟ^文體

與語體體現(xiàn)出來的“文”的品質(zhì),是與人格相統(tǒng)一的文章的符號層面,包

括文體、結(jié)構(gòu)、筆調(diào).修辭、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與人格息息

相關(guān),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來顯現(xiàn)?!叭烁瘛迸c“文格”的融

合形成散文整體的“風格”。

散文是人與文的合一■,人與文一■體兩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體兩

面的“人一文”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體特征如一般所謂散文的個性、自

由、真實、詩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闡釋。人與文的一體兩面,換言之即“文”

與“人”之間沒有中介,“文”是作者——“人”的直接呈現(xiàn),因而,“人”

的個性也就在“文”中直接呈現(xiàn)出來。“自由”不是指散文沒有內(nèi)容與形

式的要求,而是說作為散文直接源頭的“人”是自由的,人心是包羅萬象

的宇宙,這顆“心”是“散”的,也就是自由的。正是與“人”——作者

直接相通,散文的真實才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過這個真實不必是事實的真

實,更非虛構(gòu)的真實,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實。詩意實際上是“人”

“心”達到的最高境界及在文中的顯現(xiàn)。

人與文的合一某種程度上顯現(xiàn)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理氣一體和體用不二

的傳統(tǒng)智慧。中華文化不強分主客、本末和體用,而是強調(diào)圓融統(tǒng)一,形

成了以人為中心的理解模式和文化傳統(tǒng),中國文論如《典論?論文》《文

賦》《文心雕龍》《詩品》都是將人品與文品合一,強調(diào)作品風格與作家

才性氣質(zhì)的關(guān)系。風格作為一種“體”,文章風格與作家才性是“表里必

符”的關(guān)系。中國文論歷來強調(diào)知人論世,不像西方文論那樣注重純文本

的分析。

(節(jié)選自汪衛(wèi)東《文章傳統(tǒng)與中國現(xiàn)代散文理論的重構(gòu)》,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卮言”是自由自在之言,是應對象之變化而隨之變化的言說方式,體

現(xiàn)了中國散文“自由無待,隨物賦形”的精神。

B.作者的精神氣象,也就是以作者的氣質(zhì)、才性、習染、志趣、德操等主

體精神因素為支撐的風骨底氣,影響著散文的“人格”。

C.與“載道”散文相比,“言志”散文更側(cè)重“寓教于樂”,強調(diào)讓讀者

在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中獲得陶冶和愉悅,其教化效果更好。

D.散文以一體兩面的“人一文”為核心,是人與文的合一,“文”可直接

呈現(xiàn)“人”的個性,“人”的個性亦可從“文”中直接感知。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士大夫都很重視自我進德修為的養(yǎng)氣,注重從“養(yǎng)氣”入手來提升

文章的“情趣”,孟子就曾說過“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B.“人格”與“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體的“風格”,其中“人格”是

決定性因素,“人格”的高低決定著“文格”的優(yōu)劣。

C.散文的“真實”不是事實的真實,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實,也就

是說,文章表現(xiàn)的是作者真實的人格、真實的情感。

D.中國文論歷來強調(diào)知人論世,不像西方文論那樣注重純文本的分析,而

“知人論世”的文論傳統(tǒng)與“人文一體”的精神是相通的。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曹丕《典論?論文》:“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

勝辭?!?/p>

B.王充《論衡?超奇篇》:“實誠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內(nèi)表里,自相副

稱?!?/p>

C.劉大楣《論文偶記》:“神氣不可見,于音節(jié)見之;音節(jié)無可準,以字句

準之?!?/p>

D.劉勰《文心雕龍?祝盟篇》:“凡群言發(fā)華,而降神務實,修辭立誠,

在于無愧?!?/p>

4.朱自清曾說,現(xiàn)代“小品散文的體制,舊來的散文學里也盡有”。重構(gòu)

中國現(xiàn)代散文理論,可從“舊來的散文學里”吸納哪些思想?請結(jié)合材料

談談你的看法。(4分)

5.“崇尚自然,物我合一”的散文精神,在蘇軾的散文中也有體現(xiàn),請以

《赤壁賦》為例,談談你對此的理解。(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永別了,武器①(節(jié)選)

[美]海明威

軍隊這么龐大,路又這么少,撤退必然混亂。根本沒人下令指揮。

“博內(nèi)羅呢?"我問。

皮安尼望著我?!八吡?,中尉?!彼f,“他情愿當俘虜去。"我一聲

不響。

“他怕我們都會被打死?!蔽乙痪湓捯膊徽f。

“你看,我們對這場戰(zhàn)爭根本就沒有信心,中尉。”

“他上哪兒去了?”“我不知道,中尉。他溜走了?!?/p>

我們繞著城的北面走過烏迪內(nèi),過了一會兒便走進大撤退的基本行列,整

夜往塔利亞門托河趕去。我真想不到撤退的規(guī)模這么宏大。不但是軍隊,

整個國家都在撤退。我們整夜趕著路,走得比車輛還要快。博內(nèi)羅情愿去

當俘虜,真傻了。其實一點危險都沒有。

路上車輛和軍隊很擁擠,我們在路的旁邊走著。

我走得發(fā)膩了?!薄班?,我們現(xiàn)在只要走就行了。用不著再操心。

“博內(nèi)羅是個傻瓜?!薄八媸巧倒稀?/p>

“他的事你怎么處理呢,中尉?”“我還不知道?!?/p>

“你看,要是戰(zhàn)爭繼續(xù)下去,上面會給他家屬找大麻煩的。

“戰(zhàn)爭不會繼續(xù)下去的?!币粋€士兵說。

“我們正在回家。戰(zhàn)爭結(jié)束了?!?/p>

“要是戰(zhàn)爭真結(jié)束了,那就沒有關(guān)系了,”皮安尼說,“但是我不相信戰(zhàn)

爭已經(jīng)結(jié)束。真這樣就太好啦?!?/p>

“我們不久就會知道的。"我說。

“我不相信戰(zhàn)爭結(jié)束。他們都這樣想,我可不相信?!?/p>

天亮前,我們趕到了塔利亞門托河的河岸邊,便沿著漲滿水的河走,走近

一條所有的人馬要過的橋。我們沿著河岸走,然后擠進了過橋的人群。我

緊緊地夾在人群中慢慢地過橋,上面是雨,下邊隔著幾尺便是河水,我從

橋邊探頭望望河水。

沒人說話。大家只希望快點過橋,心里就是這么個念頭。我們快過去了。

木橋的那一頭,兩邊站有一些軍官和憲兵,打著手電簡。我們走近他們時,

我看見有個軍官用手指指隊伍中的一個人。一名憲兵走進行列,抓住那人

的胳膊,拖了出去。憲兵強迫他離開大路。他們正仔細察看著行列中的每

一個人。我們剛要走到正對面時,他們又抓去了一個人。我看見那人是個

中校。他頭發(fā)灰白,長得又矮又胖。憲兵把他拖到那一排檢查行人的軍官

后面。當我走到那一排軍官跟前時,我看到有一兩個軍官正盯著我。其中

有一位指指我,對憲兵說了一聲。我看見那憲兵跑過來,擠過隊伍的邊沿

來找我,接著我感到被他抓住了衣領(lǐng)。

“怎么啦?"我說。我伸手到背后去解手槍。

另一個從我身后抓住我,把我的手臂朝上扭,扭得幾乎脫了臼。我跟他一

起轉(zhuǎn)過身,第一個憲兵狠狠掐住了我的脖子。

“他再抵抗就開槍?!蔽衣犚娪腥嗽谡f。

“這是什么意思?"我想大聲嚷,但是我的聲音并不響亮。他們現(xiàn)在已把

我拖到路邊來了。

“他再抵抗就開槍,”一個軍官說,“押他到后邊去?!?/p>

“你們是什么人?”

“戰(zhàn)場憲兵②?!绷硗庖晃卉姽僬f。

“押他到后面那些人那兒去?!钡谝粋€軍官說。

他們押著我繞到這排軍官的后邊,走往公路下邊臨河的田野,那兒有一堆

人。有一小組人由憲兵看守著。審問者的旁邊站著四名憲兵,人人掛著卡

賓槍。我看看那個正在受審問的人。他就是方才從撤退行列中給拖出來的

那個灰頭發(fā)的中校,胖胖的小個子。

“你屬于哪一旅的?”他告訴了他們。

“哪一團?”他又說了。

“為什么不跟你那一團人在一起?”他把原因說了出來。

“就是你們這種人,放野蠻人進來糟蹋祖國神圣的國土?!?/p>

“對不起,我不懂你的話?!敝行Uf。

“就是因為有像你這樣的叛逆行為,我們才喪失了勝利的果實。

“你們經(jīng)歷過撤退沒有?”中校問。

“意大利永遠不撤退。”

我們站在雨中,聽著這番話。

“要槍斃我的話,”中校說,“就請便吧,不必多問。這種問法是愚蠢的。”

那些軍官會商了一下。其中一個在一本紙薄上寫了些什么。

“擅離部隊,明令槍決?!彼x。

兩個憲兵押著中校到河岸邊去。我沒看他們槍斃他,但是我聽見了槍聲。

我們站在雨中,一次提一人出去受審并槍決。到這時,凡是他們問過話的

都被槍決了。

我身子往下一蹲,同時劈開左右兩人,低著頭往河邊直跑。我在河沿上絆

了一跤,嘩的一聲掉進河里。河水很冷,我竭力躲在水下不上來,自以為

再也不會上來了。我一冒出水面,便吸一口氣,連忙又躲下去。我第二次

冒出水面時,看見前頭有一根木頭,就游過去,一手抓住它。我把頭縮在

木頭后邊,連看都不敢往上邊看。我快冒出水面時就聽見槍聲。那根木頭

順著水流轉(zhuǎn),我摟住它。河水很冷。我隨波逐流,雙手抱住那根木頭,由

它把我順流漂去。現(xiàn)在已看不見河岸了。

【注】①小說描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男孩亨利參加意大利軍隊抗擊德國,經(jīng)

歷了戰(zhàn)爭后,最終脫離戰(zhàn)爭的故事。②戰(zhàn)場憲兵:主要負責維持軍隊紀律,保障軍隊

命令的執(zhí)行。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描寫了大撤退的場面,官兵們驚恐不已,狼狽逃命,連戰(zhàn)場憲兵也

阻止不了他們。

B.“我”機警靈活,看到被問話的都被槍決后,不甘心束手就擒,于是找

機會僥幸逃離。

C.憲兵們粗魯蠻橫,不講道理,專門搜索從前線撤回的英勇官兵,并將其

殘忍殺害。

D.撤退的官兵們都在盼望著戰(zhàn)爭的結(jié)束,但又不相信真的會結(jié)束,內(nèi)心糾

結(jié)、絕望。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語言精練,句子較為短小而且結(jié)構(gòu)簡單,很少使用修飾語,表現(xiàn)力

強,突出體現(xiàn)了海明威“電報體”小說的語言風格。

B.小說詳細寫了胖胖的中校被審問、槍斃的過程,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

且以點帶面,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甚至荒謬。

C.小說結(jié)尾寫“我”跳河逃生的過程,用了大量的動詞,準確地描寫人物

的一連串動作,將緊張的氣氛渲染得扣人心弦。

D.“我”是小說中的線索人物,串連起眾多情節(jié);是故事的隱蔽敘述者,

在敘述中從不流露主觀感受,顯得冷靜而客觀。

8.小說節(jié)選部分開頭寫“我”和皮安尼反復說博內(nèi)羅“太傻了”“是個傻

瓜”。這樣寫有什么用意?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

9.有人說,海明威的小說是“零度寫作”。所謂零度寫作是作者客觀、冷

靜、從容地陳述,不是不要感情,而是不讓作者感情影響讀者。請簡要分

析本小說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特點的。(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太宗問公【注】曰:“朕所行事,與貞觀初有異否?"對日:“貞觀之初,

陛下銳情思政,從諫如流,每因事觸類為善,志存儉約,無所營求。比者

造作微多至于諫爭時有忤色以此為有異耳。”

虢州統(tǒng)軍裴師利奏:“諸山大有銀礦,采之極有利益。”敕殿中少監(jiān)趙元

楷,令諸國府衛(wèi)士及百姓采之。公進諫曰:“陛下巍巍盛德,所急在于仁

義,所寶豈是珍奇?珍奇既積,仁義必損。且勞役衛(wèi)士,與下爭利,人不

見德,將何取焉。太宗深納之,即令停廢。

太宗問日:“義寧之初,國家雖有關(guān)中,王世充、李密各自割據(jù)。當此之

時,諸君所事之主,誰優(yōu)誰劣?”公對日:“李密智計英拔而器度局小。”

戴胄奏稱:“王世充言議繁而寡要,為化但為一時之利,不堪思其后圖。”

太宗日:“平定天下,朕雖有其事,若守之失圖,功業(yè)亦復難保。秦始皇

實可為誡。公等宜念公忘私,榮名高位,可以長守。

太宗謂侍臣日:“計朕平定四方,優(yōu)勤百姓,雖不及前代哲王,比煬帝故

應萬倍。但君臣相須,事同魚水。然魚不得水則立,水無魚則廢。固知國

家唯藉臣佐及百姓,共相翊戴,方得保其尊榮?!惫珜θ眨骸拔舫跽僬?/p>

何為相,何日:“唯解修身,不解理國。'王又遣使重請何日:'未有身

正而國不理者。'今遠方慕化,并由陛下克己自修,所以夷狄咸知效命。”

(節(jié)選自王方慶《魏鄭公諫錄》)

材料二:

君心不能以自正,必親賢臣、遠小人,講明義理之歸,閉塞私邪之路,然

后乃可得而正也。古先圣王所以置諫律之職,凡以先后縱臾,左右維持,

惟恐此心頃刺之間或失其正而已。原其所以然者,誠以天下之本在是,一

有不正,則天下萬事將無一物得其正者,故不得而不謹也。

(節(jié)選自朱熹《庚子應詔封事》)

【注】公:即魏鄭公,魏征。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

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比者A造作B微多C至于諫爭D時E有忤色F以此為G有異耳。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存,在文中指懷有、懷著之義,與《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意

思不同。

B.何取,獲取什么?!皹贩蛱烀鼜娃梢伞敝小稗梢伞北硎疽苫笫裁矗瑑烧?/p>

結(jié)構(gòu)相同。

C.功業(yè),這里指的是功勛事業(yè),與《過秦論》中“功業(yè)相反”的“功業(yè)”

意思相同。

D.原,推求,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

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太宗在貞觀初年能夠?qū)W⒂谡?,積極聽取他人進諫并力求節(jié)儉、沒

有過度的欲求,這與他后期的施政措施有所不同。

B.魏征認為唐太宗讓諸國府衛(wèi)士及百姓開采銀礦的敕令,不僅是強迫士兵

勞動服役,更會與民爭利,最終勸止了這種行為。

C.戴胄指出故主王世充言論繁瑣而缺乏樞要,貪圖一時之利而沒有遠見,

引起唐太宗對秦始皇的批評及對臣下的諄諄告誡。

D.唐太宗向侍臣追述自己平定天下、優(yōu)待黎庶的功績,雖自認遠勝隋楊帝,

但也清醒意識到君臣應如魚和水一樣相互依賴。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陛下巍巍盛德,所急在于仁義,所寶豈是珍奇?

(2)固知國家唯藉臣佐及百姓,共相翊戴,方得保其尊榮。

14.《禮記?大學之道》中提到“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魏征和朱熹對

此向君主各有何建議?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6題。

定風波?贈杜鵑花①

辛棄疾

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卻解啼教春小住,風雨,空山招得海

棠魂。

恰似蜀宮當日女,無數(shù),猩猩血染赭羅巾。畢竟花開誰作主?記?。捍蠖?/p>

花屬惜花人。

【注】①這首詞作于瓢泉(今江西省鉛山縣境內(nèi))。此前,詞人曾被起用,但很快又因

其準備整軍,以恢復中原失地的政治舉措與當權(quán)者因循茍安的方略不相協(xié)調(diào),遭到彈

劾,被革職。同時,詞人的住宅又遭火災,于是他便移居瓢泉,寄情山水,一住八年。

這一時期,雖然他大聲疾呼地干預時政、鼓動恢復失地的文字略有減少,但其壯志難

消,只是表現(xiàn)得更為委婉、更加深沉罷了。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入筆起波瀾,明確了時序的變化,以此構(gòu)成春天到來又歸去的兩個

層次。

B.用“海棠魂”體現(xiàn)杜鵑花的精神,表現(xiàn)杜鵑花在風雨中盛開彰顯的高潔

品格。

C.詞的下片,在上片的基礎(chǔ)之上,著重描繪杜鵑花的姿色,并引出詞人自

己的議論。

D.詞人問究竟誰能為花做主,此處“花”不僅是自然界的花,“惜花人”

也另有深意。

2.本詞上片第二句“杜鵑聲苦不堪聞”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其

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都寫了“杜鵑”。請結(jié)合兩首作品的具

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兩首作品在抒情方面的異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暗香”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時指淡淡的花香,有時指女子散發(fā)的

清香,如“,”。

(2)中華文明的歷史告訴我們,文明的發(fā)展需要包容,“_____________,

",唯有包容才能百川匯海,唯有包容才能示面衽了。

(3)小剛因病不能參加比賽,汪教練給他發(fā)了一條信息。寫道:“人生中

的機遇絕非只有一次,古詩云:",。”我

對你永遠充滿信心!”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那個時候,我總在計算機前面,沉浸在過去的歲月與感觸中,活在四五十

年前的青田街七巷六號。我聽得到父親那雙皮拖鞋踢踢踏踏走來走去的聲

音,還有那伴隨著我整個童年與少年的打字機的喈僻啪啪。我又見到我那

一生都在失意中的姑父,他在長長的走廊上跟我擦肩而過,就像他對別的

家人一樣,①,誰也不搭理誰,影兒似的疏離與飄忽,然而我忘

不了他那憤怒中空空茫茫的眼神。他不想在這里,卻不得不在這里。要是

我,就會②,我不會讓自己活在這樣的、幾近絕望的氛圍里。我

看到已經(jīng)半夜了,姑媽還踩著縫紉機,嘎啦啦嘎啦啦……為六個不斷長大

的孩子做衣裳。我也看到了這里曾經(jīng)高朋滿座的黃金時代,父親爽朗的笑

聲在高大的樹影間回蕩。我嗅得到當年一進門就撲面而來的七里花香,夜

晚從花臺上傳來的夜來香,還有在睡夢中繚繞的茉莉花香。當然,那一池

睡蓮是我永遠的記憶,如今,只要見到一兩朵貼水浮動的蓮花,剎那間便

墜入童年,哄然的暖意,明媚的陽光,寂靜的午后。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

19.文中用了“踢踢踏踏”“嘛嘛啪啪”“嘎啦啦嘎啦啦”等擬聲詞,請結(jié)

合文段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20.請結(jié)合文意,從句式角度賞析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表達效果。(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睡蓮是一種感光植物,會因為光照時而開放時而閉合,故有“睡美人”的

稱號。根據(jù)《中國植物志》記載,①,分別是白睡蓮、延藥睡蓮、

柔毛睡蓮、雪白睡蓮和小白子午蓮。但

近年有學者調(diào)查后,在中國僅發(fā)現(xiàn)4個品種,未發(fā)現(xiàn)白睡蓮。

睡蓮和蓮經(jīng)常種植在一處,由于長期的趨同進化,其花和葉的形態(tài)乍看非

常相似,導致游客無法清楚地將其——對應,連“內(nèi)行”的植物分類學家

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也將蓮放在睡蓮科中,認為睡蓮和蓮是“親戚”,

直到20世紀末,②,單獨成立了蓮科蓮屬。

睡蓮和蓮形態(tài)差異非常顯著,③________。首先是葉片,睡蓮是浮水植物,

葉片常漂浮在水面上,且葉片帶有“V”形缺刻,而蓮屬于挺水植物,葉片

挺出水面,葉片也沒有缺刻;其次是花,睡蓮花中央的柱頭盤凹陷,且花

色豐富,而蓮花中央有凸起的蓮蓬,花色不具有藍/藍紫色。

21.下列各項中的引號,和文中“親戚”處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

B.回到學校時,看到校門緊閉,他“靈機一動”,翻墻而入。

C.我們的時代以知識為榮,我們是很幸運的。人類是宇宙的產(chǎn)物,現(xiàn)在暫

時居住在叫作“地球”的星球上。

D.又如天壇皇穹宇與羅馬的布拉曼提所設計的圓亭子,雖然大小不同,基

本上是同一體裁的“文章”。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

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

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

“中華民族奮斗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

創(chuàng)新?!薄澳贻p一代栗繼承和發(fā)揚自力更生的精神,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

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聲r代領(lǐng)路人

上述兩段材料能給追求美好人生的當代青年以啟示。請你結(jié)合材料的含意

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少于800

字。

參考答案

1.C

【解析】“其教化效果更好”錯?!拜d道”散文與“言志”散文,各具特

色,在教化效果上無高下之分。

2.D

【解析】A“注重從“養(yǎng)氣'入手來提升文章的‘情趣"”錯誤。原文“另一

方面又喜歡寄情于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可見是通

過“寄情千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來提升文章的“情趣”,B""人格’

的高低決定著“文格'的優(yōu)劣"錯誤。原文“高的'人格”需要高的“女格'

來顯現(xiàn)",并不是說“人格”的高低決定“文格”的高低,“人格”的高低

決定的是散文的好壞。C“不是事實的真實”錯,原文是“不必是事實的真

實"。

3.A

【解析】材料二的觀點是“散文足人與文的合",而A句的意思足“孔融風

韻氣度高雅超俗,有過人之處,然而不善立論,詞采勝過說理"。

4.①吸納中國散文傳統(tǒng)“天人合一”的“原型”精神,即“自由無待,防

物賦形”“崇尚自然。物我合-"“詩性智慧”和“造氣”“造勢”之內(nèi)功。

②既注重散文“載道”的教化功能。也強調(diào)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

文的“休閑”功能。③以“人一文”為核心,堅守“人文一體”,追求散

文的個性、自由、直實、詩意等。

5.①''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是指反對以人為中心,以平等的角度與自然

界中的“物”展開交流,以達到“物”和“我”的融合、統(tǒng)一。②樓寫泛

舟夜游赤壁,天光、水色連成一片的開活景象,開闊景象使人心胸舒暢,

仿佛凌空駕風而行,飛升成仙,客觀物象與人的心境相融合,起到了襯托

和借景桿情的作用。③把自己融入天地當中,“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

與我皆無盡也",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與我合一,天地與我同生,都是無

窮無盡的,從人生無常、生命短車的悵惘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豁達的宇宙

觀和人生觀。

6.B

【解析】A項,“官兵們驚恐不已,狼狽逃命,連戰(zhàn)場憲兵也阻止不了他們”

于文無據(jù);C項,“專門搜索…英勇官兵…并殺害”的說法錯:D項,“絕

望”于文無據(jù)。

7.D

【解析】“在敘述中從不流露主觀感受”說法過于絕對,文中曾寫到“我

真想不到撤退的規(guī)模這么宏大”“大家只希望快點過橋,心里就是這么個

念頭”,就表現(xiàn)了敘述者的主觀感受和對人們心理的推斷。

8.①寫他們認為撤退沒危險,而博內(nèi)羅逃走很傻;事實證明博內(nèi)羅逃走是

對的,沒有逃走的人才是傻瓜:前后對比,使小說情節(jié)產(chǎn)生波瀾。②“反

復說"別人傻,可以體現(xiàn)出撤退官兵內(nèi)心的忐忑與不安。

【解析】先找出“我”和皮安尼反復說博內(nèi)羅“傻”的原因,結(jié)合“他怕

我們都會被打死”可知,博內(nèi)羅認為大撤退有危險,會被“打死”,而“我”

和皮安尼認為博內(nèi)羅這種想法和做法是“傻”,“博內(nèi)羅情愿去當俘虜,

真傻了。其實一點危險都沒有",說明“我”和皮安尼認為大撤退是沒有

危險的;但從后文來看,戰(zhàn)場憲兵把撤退中的一些官兵槍殺掉,這說明撤

退是有危險的,前后構(gòu)成對比,讓小說情節(jié)有了波瀾?!拔摇焙推ぐ材岱?/p>

復說博內(nèi)羅的做法和想法“傻”,好似我倆很堅信撤退沒有問題,但事實

上,“反復說”別人傻恰恰是他們內(nèi)心不安和忐忑的表現(xiàn)。

9.①借作品中的“我”對其他人物進行評價,沒有直接流露作者的立場。

②敘述撤退情節(jié)時客觀冷靜,沒有渲染,沒有具體的情感體現(xiàn)。③語言表

達上多是中性的描寫,很少使用帶有感情色彩的修飾性詞語。

【解析】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小說不摻雜作者情感的具體表現(xiàn),結(jié)

合這些分析作答。如小說使用第一人稱“我”來講述事件,而小說中的“我”

不是作者,只是故事的親歷者,所以“我”在文中的表述代表的是小說中

人物的觀點態(tài)度,如“我”對博內(nèi)羅走了的評價,如“我”與戰(zhàn)場憲兵的

對話,文中沒有直接表現(xiàn)作者立場的內(nèi)容。如文中在敘述事件的時候很少

使用帶有情感色彩的修飾性詞語,如寫撤退的場面,只是說“我們整夜趕

著路,走得比車輛還要快”,并沒有添加修飾語來體現(xiàn)對撤退的態(tài)度;如

寫審判中校場面的時候,只是用“他告訴了他們”“他又說了”“他把原

因說了出來”“中校說”“中校問”展現(xiàn)審判過程,并沒有添加修飾語來

體現(xiàn)中校被審之時的情緒表現(xiàn),同樣也沒有展現(xiàn)審判者的情緒,都是中性

的描寫。如文中在寫撤退之時遭遇的審判、槍決,“我”是把整個過程客

觀冷靜地表述出來,并沒有對整個過程的渲染,無論是被審者和審判者,

都沒有具體的情感體現(xiàn),這就給了讀者可以獨立思考的空間,在客觀冷靜

的敘述之中體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表達反戰(zhàn)的主題。

10.CDF

【解析】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11.D

【解析】兩個“原”都有推求、追根溯源之義,意思相同。故選D。

12.C

【解析】“對秦始皇的批評”錯誤,應該是唐太宗以秦始皇為前鑒而自省

反思。故選Co

13.(1)陛下您德行崇高廣大,急于所求的應該是仁義,所珍愛的難道僅

僅是奇珍異寶嗎?(“巍巍”“寶”“豈”)(2)(我)本就知曉國家唯

有借助臣民,得到他們的輔佐擁戴,才能守護君王的尊貴與榮耀。(“藉”

“翊戴”主語省略)

14.①魏征援引古人正身理國的精當言論。勸諫唐太宗要克己自修,正心

治國,才能實現(xiàn)四方慕化。②朱熹探析諫錚職位設置的原因,闡明天下根

本在于心正身修,勸勉君主要親賢臣,遠小人,不失正心。

【文言文參考譯文】

材料一:

唐太宗詢問魏征:''我現(xiàn)在所行政事,與貞觀初年有差異嗎?”魏征回答道:

“貞觀初年,皇上專心政事,樂于聽取臣下的諫言,每每接觸相類似的事

物都是好的,因而心懷節(jié)儉,沒有過度的欲求。近來宮廷建造漸漸增多,

對于臣子的直言規(guī)勸,皇上不時有怒色,因此所行政事與當初不同?!?/p>

虢州統(tǒng)軍裴師利上奏說:“諸山有大量銀礦,開鑿可為朝廷帶來豐厚利益?!?/p>

唐太宗于是敕令殿中少監(jiān)趙元楷讓諸國府衛(wèi)士和百姓開采銀礦。魏征進諫

道:“陛下您德行崇高廣大,急于所求的應該是仁義所珍愛的難道僅僅是

奇珍異寶嗎?聚積奇珍異寶,必然損害仁義。況且采礦定會使衛(wèi)士服役勞苦,

同時與下層爭奪利益,百姓看不見您的德行,將從您這獲取什么呢?”唐太

宗深以為然,采納了諫言并當即下令停止開礦。

唐太宗詢問諸臣:“義寧初年,我朝雖然占據(jù)關(guān)中,但王世充、李密各自

割據(jù)一方。在這個時候,你們所侍奉的主上,誰好誰壞”魏征回答道:“李

密智謀出眾但氣量狹隘?!贝麟谢刈嗟溃骸巴跏莱溲宰h繁瑣而缺乏精要,

教化撫育百姓只圖眼前之利,不能深謀遠慮。”唐太宗說:“平定天下,

我雖然也參與其中,但如果只是安于現(xiàn)狀而沒有長遠謀劃,功勛事業(yè)恐怕

很難長久保留,秦始皇實在是我們的警示教訓。你們應當顧念國家大事忘

卻私人小利,方能長期守住自己的聲譽和官位。”

唐太宗對侍臣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