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經營與管理課件_第1頁
草地經營與管理課件_第2頁
草地經營與管理課件_第3頁
草地經營與管理課件_第4頁
草地經營與管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草地經營與管理中國草地資源分佈圖緒論一、草地的概念:草地是草和其著生的土地構成的綜合自然體,土地是環(huán)境,草是構成草地的主體,也是人類經營利用的主要對象。草地的分類:天然草地--自然形成的;人工草地--人工種植的。從農業(yè)的意義來說,可分為栽培的和非栽培的草地。放牧草地--用於放牧;割草草地--用於割草;兼用草地--放牧與割草兼用。永久性草地--長期利用,植被穩(wěn)定的改良草地;輪作草地--與栽培作物長期相輪換的草地;輪牧草地--將草地分為相同或相似部分輪流放牧;臨時草地--臨時的或一年生的放牧草地;補充草地--補充或輔助利用的草地。天然草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輪牧草地草地經營與管理的概念:

草地經營與管理是農業(yè)的一個部門,它是關於利用和改良天然割草草地與放牧草地建立人工(播種的)割草草地與放牧草地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方法的綜合。草地經營與管理包括:(1)草地利用,即以刈制乾草和放牧的方式利用和收穫天然草地上的草料;(2)草地培育與建設,通過耕作土壤,施肥,播種牧草,疏幹,挖溝排水,灌溉,草地輪作等技術方法提高收穫量。草地經營與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生產科學,它既要研究提高草地植物產品的過程,也要研究利用植物產品通過動物為人類提供高級畜產品的有效途徑。第一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學基礎第一節(jié)草地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學過)第二節(jié)牧草的分蘗(分枝)和營養(yǎng)繁殖方式(學過)第三節(jié)多年生草類的同化作用(學過)第四節(jié)多年生牧草的發(fā)育速度和壽命及牧草的再生性

一、多年生草類的發(fā)育速度和壽命

依照發(fā)育速度及壽命,牧草可分為:(一)發(fā)育迅速、壽命短的草類,如高燕麥草、紅三葉草、雜三葉草、多年生黑麥草;(二)發(fā)育較慢,壽命中等的草類,如貓尾草、白三葉草、鐮莢苜蓿;(三)發(fā)育緩慢,真正多年生草類,如無芒雀麥、草藤、牧地香豌豆;(四)發(fā)育很慢,真正壽命長的草類,如米芒、棱狐茅及針茅。單播壽命長;混播壽命較短;種子田壽命更短。根據(jù)發(fā)育速度和壽命長短,多年生牧草可分四個類型:

(1)越年生植物,如草木樨屬、多花黑麥草;(2)少年生植物:如紅三葉、雜三葉草;(3)中年生植物:如紫花苜蓿、貓尾草、百脈根、草地狐茅、鴨茅、無芒雀麥、看麥娘等;(4)多年生植物:如草地早熟禾、紅狐茅、小糠草、冰草、棱狐茅、白三葉等。紅三葉無芒雀麥二、牧草的再生性牧草的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放牧後重新恢復綠色株叢的能力。牧草再生性的好壞的測定指標:再生速度、再生次數(shù)和再生草產量。再生速度:牧草被利用後恢復到可供再次利用所需要時間的長短,有時也用再生草在此段時間內平均每天增長的長度來表示。再生次數(shù)(再生力):一年的生長季節(jié)內牧草生長可供利用的草料的次數(shù)。再生草產量(再生強度):每次再生形成幹物質的數(shù)量和全年形成幹物質的總量,一般以單位面積的乾草產量計算。影響牧草再生性的外界條件:

(一)氣候條件溫暖潮濕易於再生,水分少減少再生。紫花苜蓿(二)土壤條件土壤水分、養(yǎng)分以及空氣狀況均能影響牧草的再生性。(三)利用條件第一次儘量早利用,能加強再生。延遲利用,會減弱再生。刈割或放牧次數(shù)過多會抑制再生。刈割和采食高度過低對再生不利。(四)農業(yè)技術措施合理施肥、灌溉、松耙等管理技術可以加強牧草的再生性。牧草再生性的其他特點:1、春性牧草和冬性牧草比較,以春性牧草再生力較強。2、牧草再生速度一般平均每天再生1-1.5釐米左右,高者每天生長達4釐米。3、一年內各次再生草的產量分佈是1、2次產量較高,以後各次產量逐漸下降。4、我國天然草地混合草群的再生性,除南方亞熱帶地區(qū)外,一般只能刈草1次,放牧1-3次。第二章中國草地類型、分佈及其經濟價值

第一節(jié)割草地和放牧地的植被動態(tài)一、自然條件的動態(tài)(一)植被生長地的動態(tài);(二)植被的動態(tài)。(二)植被的動態(tài)1、植被季節(jié)變化;2、植被的年際變化;3、植物群落組成的變化。植被的年際變化,對植物群落的組成、草層的發(fā)育以及牧業(yè)生產,有重要的生產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

(1)由於植被的年期變化,植被組成和植物種類、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改變了草場的生產力,因而影響草場的貯草量、載畜量以及草類的飼用價值。

(2)由於牧草的發(fā)育,再生速度和強度的改變,直接影響草地的放牧時間,割草日期和次數(shù),以及利用後牧草的再生力的情形,改變了草地的經濟價值。3、植物群落組成的變化舉例——草甸生成過程:第一階段,根莖階段,主要以根莖型和根蘗型植物為主。如羊草、速生冰草、賴草等。第二階段,疏叢階段,主要以疏叢型及根莖疏叢型禾草為主。如雞腳草、草甸狐茅、鵝冠草、直梗雀麥草等,同時混生各種叢生的豆科草和雜類草。第三階段,密叢階段,主要是密叢性植物佔據(jù)優(yōu)勢。在濕度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以羊茅針茅等為主;在低窪地形水分極多的環(huán)境,以苔草為主;在水分不穩(wěn)定的幹谷地,以委陵菜、雨衣草、蒿屬植物以及密叢性及疏叢性禾本科植物為主?!L↘羊草草原雞腳草針茅苔草二、利用對於植被的影響草地不斷的利用,可能引起下列幾方面的表現(xiàn):1、在植被組成中與草本群落競爭的樹木和灌叢,漸次改變或消失。2、引起生長條件和植被發(fā)育的改變。3、創(chuàng)造新的植物群落。(一)放牧對於草地的影響放牧對植被的影響可能發(fā)生以下幾點情況:1、放牧影響牧草的生長發(fā)育,再生力和草層的形成。創(chuàng)造條件引起植物新性狀的出現(xiàn)。2、引起植物群落中種類成分的變化,抑制柔弱植物的發(fā)展,促使采食少的植物的茂盛生長。促進一年生植物的變化,引起外部植物的侵入,從而促使群落發(fā)生演變。3、破壞了草地植被的落葉層,踩死地被物,踏傷草叢。4、踐踏土壤,增加土壤的乾燥度,影響土壤性狀的改變和生草土的形成。5、散佈牲畜的糞便。放牧地(二)割草對植被的影響經常割草引起植被變化有以下幾方面:1、多次割草,影響木本植物的正常發(fā)育,能引起衰退或逐漸消逝。2、一、兩年生高大的雜類草,由於割草失去產生種子的機會,在草群中的種與數(shù)量逐漸減少。3、高大雜類草的減少,基層植物可以受到充分的光照,造成了禾本科分蘗的條件。4、根莖性和根蘗性雜類草新枝形成的作用得到加強,增加了在草層中的數(shù)量。割草地第二節(jié)中國草地的分佈我國草地,包括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山,基本上為天然草地,面積約53億畝,占全國土地面積的37%。受氣候影響,草地生產力季節(jié)性差異非常明顯。中國草地大致可區(qū)分為:東北區(qū)、蒙、寧、甘區(qū)、新疆區(qū)、青藏高原區(qū)和南方草山區(qū)等。一、東北草原區(qū)東北草地區(qū)主要分佈在東北平原的中、北部及其周圍的丘陵以及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的山前臺地和西遼河流域。草原類型主要有:①羊草草原;②貝加爾針茅草原;③兔毛蒿草原。以禾本科和菊科草占主要成分,根莖性禾草占絕對優(yōu)勢。草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與北美東部草原有一定的近似性。二、蒙、寧、甘草地區(qū)本區(qū)包括內蒙古高原,大興安嶺以西,陰山山脈以北,鄂爾多斯高原,以及寧夏、甘肅的一部。內蒙古草原處於東北、華北濕潤、半濕潤的森林、森林草原向亞洲大陸中心的乾旱荒漠過渡地區(qū),從東向西可以劃分為五個地帶:(一)森林草原帶;(二)乾草原帶;(三)荒漠草原;(四)草原化荒漠;(五)幹荒漠。內蒙古草原區(qū)面積廣闊,生產力差異顯著,東部產草量高,割草場較豐富;西部產草量低,貯備冬草困難,限制了牲畜的自然分佈。內蒙古草原地帶分佈圖三、新疆草地區(qū)新疆草地區(qū)南北介於昆侖山和阿爾泰山、準噶爾界山之間,西止於帕米爾高原,東與內蒙古和青海西緣相鄰接。以山地草甸為主。按地勢及植被性質的不同,可分為高山冰沼帶及高山草甸帶。新疆草地反映在草地利用上,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規(guī)律。牲畜的組成也隨草地類型而有明顯的不同。四、青藏草地區(qū)青藏草地區(qū)南自喜馬拉雅山脈,東至橫斷山脈與雲(yún)貴高原相接。北依昆侖山脈,東至祁連山脈,西界帕米爾高原,分界明顯。只有東與東南邊緣,山脈割裂,界限不很明顯。高原面積廣大,地形複雜,由東南向西北,植被與土壤形成有規(guī)律的水準帶狀更替。高原的西北部,形成大面積的沼澤地。高原東南部,以及橫斷山脈和大峽谷地帶,發(fā)育著各種森林植被,如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寒溫針葉林等都有分佈。高原東北部,在甘、青、川交界處存在著大面積的沼澤化草甸和沼澤地,主要發(fā)育了高寒草甸和沼澤植被。藏北羌塘高原和青海西部,具有明顯的高原氣候,主要發(fā)育有高寒草原植被。藏南谷地,植被主要為草原、灌叢類型。在海拔4400米以下的河谷、谷地、盆地,植被主要為草原型和乾旱落葉灌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