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詩歌鑒賞:試題分析+命題趨勢_第1頁
2023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詩歌鑒賞:試題分析+命題趨勢_第2頁
2023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詩歌鑒賞:試題分析+命題趨勢_第3頁
2023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詩歌鑒賞:試題分析+命題趨勢_第4頁
2023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詩歌鑒賞:試題分析+命題趨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在高考中,詩歌鑒賞題是重點考查的內(nèi)容,而它恰恰又是學生失分非常多的

題型。這就要求我們對此題型進行深入的探究,了解高考命題思想,明確高考命

題特點,把握高考命題規(guī)律,探尋高考命題趨勢,從而進行科學合理的備考。

一、命題思想

2019年公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了涵蓋考查目的、考查內(nèi)容、考查

要求和考查載體的“一核四層四翼"整體架構(gòu),是新高考內(nèi)容改革和命題工作的理

論支撐和實踐指南,昭示著高考綜合改革進入新賽道。"一核"對標考查目的,即

為什么考?"四層"對標考查內(nèi)容,即考什么?"四翼"對標考查要求,怎么考?而

情境和情境活動是考查的載體。

二、題型設(shè)置

縱觀近幾年新課標高考試題,詩歌鑒賞題的題型以選擇題、填空題與簡答題

為主。具體說來,全國甲卷、乙卷,新高考I卷、II卷,詩歌鑒賞題題型基本固

定下來,設(shè)題數(shù)目為兩個小題,一道客觀選擇題,一道簡答題,分值為9分。自

主命題的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四省市題型設(shè)置與分值有所不同:浙江卷中,

詩歌鑒賞題設(shè)兩個小題,一道填空題,一道簡答題,分值為8分。天津卷設(shè)置了

3個小題,一道選擇題,兩道簡答題,分值為8分。

三、選材特點

1.從體裁來看:以詩為主,兼顧考詞。2022年高考全國甲卷、全國乙卷、

新高考II卷都考查的詩,新高考I卷考查的詞;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新高考I

卷、新高考II卷都考查的詩,全國乙卷考查的詞;2020年高考新高考I卷、新高

考II卷、全國卷I、全國卷II、全國卷HI都考查的詩。

2.從朝代來看:以唐宋詩詞為主,兼顧其他朝代。近三年的13套全國卷均

出自唐宋詩詞;2021年的浙江卷考查了清代吳偉業(yè)的詞。

3.從作者來看:以熟悉的作者為主,兼顧陌生作者。近三年的13套全國卷

中,我們熟悉的作者有:李白(2022新高考II卷)、歐陽修(2022全國甲卷)、

文同(2022全國甲卷)、王勃(2022全國乙卷)、陸游(2021新高考II卷、2020

全國卷HI)、辛棄疾(2021全國乙卷)、王安石(2020全國卷II)、杜甫(2020

新高考I卷)等,比較陌生的作者有:魏了翁(2022新高考I卷)、楊巨源(2021

新高考I卷)、陳師道(2021全國甲卷)、陸龜蒙(2020全國卷I)、韓駒(2020

新高考II卷)等。

4.從選題來看:主要選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選陌生作者的代表作,以

保持試題的陌生度。

(1)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如2022年新高考H卷選的是李白的《送別》,

全國甲卷選的是歐陽修的《畫眉鳥》,全國乙卷選的是王勃的《白下驛餞唐少府》,

浙江卷選的是杜牧的《過勤政樓》。

(2)陌生作者的代表作,如2022年新高考I卷選的是陌生作者魏了翁的詞

《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yīng)提刑懋之》,浙江卷選的是王建的《樓前》。

5.從內(nèi)容來看:貼近生活,弘揚正能量,培養(yǎng)家國情懷。如2021年新高考全

國H卷中陸游的《示兒子》,詩人指出"道在六經(jīng)寧有盡",這是要求兒孫能夠熟

讀《六經(jīng)》,發(fā)奮閱讀,“寧有盡"是讓兒孫不能停止不前,不要自滿,要謙虛以

待。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詩人是要求兒孫好好學習周公的七月詩,勤儉

耕種,發(fā)奮讀書,報效家國。再如2021年全國甲卷陳師道的《和南豐先生出山

之作》,由尾聯(lián)"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可見,曾鞏與紅塵俗世并非

全然了斷,為了替天下蒼生發(fā)聲鳴不平,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隱居生活,決然出山。

在“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之間,他選擇了后者,把個人之樂暫且放下,將蒼生

之憂掛在心頭。

6.從考點來看:主要集中在詩歌理解與賞析、內(nèi)容概括、感情歸納、觀點評

析、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色。詩歌理解與賞析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內(nèi)容概括、

感情歸納、觀點評析、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色主要以簡答題的形式考查。如2022

年新高考I卷簡答題"詞人在下闋發(fā)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

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歸納、

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2022年新高考H卷簡答題"本詩是如何表現(xiàn)離愁別緒

的?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考查的是表現(xiàn)手法;2022年高考浙江卷簡答題"分析

兩首詩后兩句在情感、寫法上的不同"既考查了感情歸納,又考查了表現(xiàn)手法;

2021年全國乙卷簡答題"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考查的是語言特

色。

四、命題趨勢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預測今后高考詩歌鑒賞命題的趨勢如下:

第一、考查唐宋詩詞的幾率仍然很大。三年內(nèi)13套課標卷所選的鑒賞材料

全為唐宋詩歌,可見這兩個朝代的詩歌作品很受出題者的青睞。這是因為唐宋時

期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時期,詩詞作品各方面都相當成熟,優(yōu)秀詩人的優(yōu)秀作

品也比較多,在古典詩詞中具有代表性??梢灶A見今后考查唐宋詩詞的幾率仍然

很大。

第二、全方位地觀照古代詩人,倍受注重的詩人和影響較小的詩人競相亮相。

在選材時,出題者不會回避名家,大部分詩人都是課堂中學生了解的著名詩人,

比如李白、杜甫、歐陽修、陸游等;影響較小的詩人的代表作也不容忽視,考題

中也會涉獵。備考時以名家為主,多關(guān)注一流詩人的非著名作品;以非名家為輔,

多關(guān)注影響較小的詩人的一流作品。

第三、所選詩歌仍以體現(xiàn)家國情懷等正能量作品為主。近年來選材范圍涵蓋

古代詩歌大多類別,邊塞詩、羈旅行役詩、送別詩、酬贈詩和詠懷詩等都有涉及。

所選詩歌既有個人的情感抒發(fā),又有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切。情感方向,把個人置于

家國之中,抒發(fā)文人躊躇滿志、報效朝廷的愛國之情,或者是歌頌國家政治清明,

或是表現(xiàn)戍守邊關(guān)艱苦的邊塞詩??梢灶A見,今后所選內(nèi)容仍會緊跟時代脈搏,

"舊"中體現(xiàn)"新"意,體現(xiàn)新時代的社會價值取向。

第四、仍會選擇簡短的詩歌。近幾年考查的詩歌以律詩為主;若選絕句,一

般會選兩首,進行比較閱讀;詞選的是閱讀量適中的中調(diào);較長的詩歌也做了節(jié)

選(2020年新高考n卷韓駒的《贈趙伯魚》),一般八句,最多不超過十幾句,

閱讀量不大??梢灶A見,今后考查仍然會是簡短的詩歌,即使是詞,也應(yīng)該是小

令或簡短中調(diào)。這是與本題分值和解題時間相匹配的。

第五、理解、賞析并重,有向賞析傾斜的態(tài)勢,比較鑒賞成為新寵。從近幾

年的高考題目來看,客觀題注重對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的考查,主觀題注重對手法

和情感的考查。由此可以預見,今后仍會延續(xù)這樣的題型。同時也不排除比較閱

讀題型,如2022年全國甲卷就選取了歐陽修的《畫眉鳥》與文同的《畫眉禽》

兩首詩進行比較閱讀;讓學生拿已學過的詩歌與題中詩歌進行比較,如2022全

國乙卷選了王勃的《白下驛餞唐少府》,簡答題要求將本詩與王勃的另一首送別

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較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這樣,可以從多方面考查學

生的鑒賞能力。

第六、新高考下古詩鑒賞的題目設(shè)置趨向于任務(wù)化、情境化,注重考查學科

素養(yǎng)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近幾年高考真題中的古詩鑒賞題雖然考查的知識點

仍是考生熟悉的,但出題方式更加靈活,考查越來越細化,傾向于設(shè)置情境并給

出明確的任務(wù)指令。且看2020年江蘇卷《送沈康知常州》的簡答題“如果你是沈

康,通過這首送別詩,你會得到關(guān)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請簡要分析",設(shè)置了一

個生活情境,讓考生能夠代入到這首詩中。雖然這道題目考查了考生篩選、概括

信息的能力,但其生活情境的設(shè)置已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解答此類題目,要

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生活情境,以己之心,度古人之情,走進古人的精神世界,感知古代

文人的心懷天下的格局,以古代仁人志士為榜樣,在迷茫時、困惑時、得意時與

古人為友,引發(fā)情感共鳴,進而把握詩歌情感。這一方式對解讀社會功用較強的

詩歌十分有效。

第七、依據(jù)"時空”內(nèi)涵來考查詩歌中蘊含的情感與思想,成為近年命題的重

要方向,今后備考要重視這一新動向。"古詩詞里的時間和空間",這個考點在2020

年新高考工卷、2020年浙江卷和2021年新高考工卷都有所考查。先看2020年

新高考工卷簡答題"詩的頸聯(lián)寫到峨眉、睨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

簡要分析",詩中"峨眉"代蜀地,"睨首"代襄陽,意在說明兩地空間上相隔甚遠,

從而表現(xiàn)和朋友離別的難舍難分。若明白時空與情感表達的關(guān)系,答案也就一目

了然了。

再看2020年浙江卷簡答題"前人評《送柴侍御》‘翻新脫妙'比較《秋江送

別》與《送柴侍御》兩詩的后兩句,分析后者寫法的妙處",顯而易見,此處就

涉及空間的"擴張""縮小"同思想主旨的關(guān)系,考生若對相關(guān)知識點有所了解,也

是容易作答的。王勃詩化近為遠,強調(diào)心理距離之遠,為送別詩傳統(tǒng)寫法;王昌

齡詩則化遠為近,強調(diào)心理距離之近,是創(chuàng)新性的表達。

最后看2021年新高考工卷的古代詩歌鑒賞選擇題B項:第三句使用"一衣帶

水”的典故,表現(xiàn)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此項設(shè)置頗為高妙,表面上是

沿用去年的考點"時空的變異",以空間的縮小表現(xiàn)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

考生若還是采用慣性思維則容易出錯,陷入命題者的陷阱。實際上,第三句使用

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流水比作“衣帶",寫出了江水的曲折靈動,并未使用“一

衣帶水”的典故,更沒有體現(xiàn)"天涯若比鄰”的意思,而是想讓友人去盡情欣賞秀

麗的自然風光。

第八、在命題中將會體現(xiàn)發(fā)展的觀念。目前,高考古詩詞鑒賞命題缺乏評價

類考查,原因之一是評價所需要的古代文學素養(yǎng)較高,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

沒有重點培養(yǎng)學生評價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一般學生并不具備評價一首陌生的古

詩詞作品的能力。但是,評價并非是只能站在專家學者的角度去評價古詩詞在藝

術(shù)上的高下優(yōu)劣,還能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去評價古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情感內(nèi)涵等

方面?!墩n程標準》要求學生在鑒賞時既要"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

品的內(nèi)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又要"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

義與歷史局限”??梢杂矛F(xiàn)代的眼光、當下的世界觀、價值觀看出古詩詞思想感

情中所表現(xiàn)出的局限性,并作出自己的評價。這樣的考查既符合《課程標準》的

要求,又能對教學作出正確的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和探究精神。以后的命題極

有可能會出現(xiàn)類似的題目。

總而言之,詩歌賞鑒是高考語文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種較難掌握的題

目類型。因此,要想在高考中穩(wěn)定發(fā)揮,就應(yīng)該在充分掌握教材中所選名家名篇

的基礎(chǔ)上,借助課外閱讀拓展自己的視野,同時進行詩歌鑒賞題目的有效訓練,

這樣,在答題時,就能夠做到知識與能力的有效遷移,從而從容、規(guī)范地作答。

綜合練習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送泰毋秘書棄官還江東王維

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念君拂衣去,四海將安窮。秋天萬里凈,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魚鳥際,澹爾兼葭叢。

無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頑疏暗人事,僻陋遠天聰。

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nóng)。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從感慨友人不被朝廷重用寫起,對其命運表達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這樣寫更易引起對方心靈的共鳴。

B.詩人認為友人是一位能夠"安窮”的君子,無論得志與否,都能樂天知命,

保持一種清高、淡泊的胸襟品格。

C."無庸客昭世”以下四句寫出了詩人自感年老身衰,卻仍然不諳官場之道,

一直處于遠離朝廷不受重用的境遇。

D.古人的送別詩常常表達傷心、惆悵之情,而這首詩卻別具一格,借送別表

達了詩人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2.詩中"秋天萬里凈”以下六句寫想象中友人歸隱后的生活情景,請分析這六

句在全詩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

1.A

【解析】本題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