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_第1頁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_第2頁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_第3頁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_第4頁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一、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所謂健康,并不僅僅是不得病,還應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會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說,健康是在精神上、身體上和社會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狀態(tài)。

什么是亞健康?醫(yī)學家把健康稱為人體“第一狀態(tài)”,把身患疾病稱為“第二狀態(tài)”。亞健康是指處與健康和疾病兩者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tài)”、“中間狀態(tài)”、“游離(移)狀態(tài)”、“灰色狀態(tài)”等的稱謂。即機體內出現某些功能紊亂,但未影響到行使社會功能,主觀上有不適感覺,是人從健康到疾病的中間階段。亞健康的特征是患者體虛困乏、易疲勞、失眠、休息質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適應能力減退、精神狀態(tài)欠佳、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心理上的具體表現為:情緒低沉、反應遲鈍、失眠多夢、白天困倦、記憶力減退、煩躁、焦慮、易驚等。亞健康狀態(tài)是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第2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對此定義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慧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

所謂心理健康是指人對于環(huán)境及其相互關系具有高效而愉悅的適應。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靜愉悅的情緒、敏銳的智能,適應于社會環(huán)境的行為。

廣義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夠在社會環(huán)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適應社會生活變化節(jié)奏,能與人正常交往。

狹義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夠預防心理障礙或異常行為出現。前者是從宏觀上要求人應該達到的可能狀態(tài);后者是指對未出現的,或可能出現的異常行為進行防御與抵抗。我們認為,心理健康是指個體適應環(huán)境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達到協(xié)調一致,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tài)。第3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心理健康標準心理健康的標準比較多,目前比較多用的標準是:

1.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不脫離現實環(huán)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地發(fā)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fā)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guī)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第4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系臨床醫(yī)學實踐發(fā)現:近50年來的人類十大死因的前三位都是心因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p>

過去:肺炎、結核、大腦炎;現在:腦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癥。主要原因:心理壓力大,不良情緒體驗多,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影響生理功能而產生障礙。美國新奧爾良的奧施納診所曾做過統(tǒng)計,發(fā)現500個連續(xù)求診入院的腸胃病人中,因情緒不好而致病者占74%;美國耶魯大學醫(yī)學院門診部統(tǒng)計,求診病人中因情緒緊張而致病的占76%;第5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美國哈佛大學學者用了40年時間,對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蹤調查,發(fā)現在21歲至46歲之間過著舒暢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歲時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時期內,得不到舒暢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歲以前死去。美國生理學家的實驗研究證明,生氣十分鐘會耗費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亞于參加一次3000米賽跑。生氣的生理反映十分強烈,分泌比任何情緒時都復雜,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動不動生氣的人很難健康。(什么職業(yè)的人生氣最多?)俄羅斯的茲馬諾夫斯基經長期研究列出一個健康公式:健康==情緒穩(wěn)定+運動適量+飲食合理/懶惰+嗜煙+嗜酒因此,健康幸??鞓烽L壽,很重要的一條是及時調節(jié)心理,保持情緒穩(wěn)定,維護心理健康。第6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白黑純白淺灰色深灰色純黑

人員

健康人格自信心高適應力強各種由生活人際關系壓力而產生心理沖突各種變態(tài)人格與人格異常與障礙之人精神病患者服務人員無需心理咨詢員社會工作者心理醫(yī)師心理門診大夫精神病醫(yī)生服務模式無需咨詢心理學模式臨床心理學模式醫(yī)學模式第7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健康是一個連續(xù)體。在健康與非健康之間沒有截然的分界線。

●在健康與非健康兩個端點之間有一個很大的空間,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我們稱之為“亞健康狀態(tài)”,或“第三狀態(tài)”。

●“第三狀態(tài)”是一種很不幸的非健康狀態(tài),雖不是明顯的病態(tài),卻嚴重影響人的心理生活質量,將精力引向非建設性的渠道,降低人的快樂感、幸福感和自我滿足感,束縛人的創(chuàng)造性。●心理健康不是心理疾病的反面,而是心理疾病和“第三狀態(tài)”的反面。它是指“智能高度發(fā)揮、心情感覺愉快、生命充滿活力、勇于面對人生”的一種和諧狀態(tài)。克服“第三狀態(tài)”就是心理健康。第8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教師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健康意義

教師影響的學生的人格特征

第9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

1.時代的要求振興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師。

2.教師的職業(yè)特點需要教師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是多維度的,包括對學生的人格、認知、情緒、意志、態(tài)度、興趣、行為習慣等諸多方面。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發(fā)展的基礎。

3.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是人生活、學習和工作積極性的基礎,教師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生活質量。

4.教師的心理狀況對學生有重要影響第10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教師影響最大的人格特征精神振作還是沮喪興趣廣泛還是狹隘性格暴燥還是溫和意志堅強還是懦弱果斷還是猶豫不決有條理還是雜亂無章第11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美國全國教育聯合會(NEA)在一份《各級學校的健康問題報告》

由于情緒不穩(wěn)定的教師對兒童有決定性的影響,就不應該讓他們留在學校里。一個又不能自制的脾氣,嚴重的抑郁,極度的偏見,兇惡不能容人,諷刺刻毒或習慣性謾罵的教師,其對于兒童心理健康的威脅,猶如肺結核或其他危險的傳染病對于兒童身體健康的威脅一樣嚴重。(情緒情緒的單向、雙向與多向調節(jié)、縱向調節(jié)與橫向調節(jié))第12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對演員自制力修養(yǎng)問題的形象地比喻

當一個人回到家的時候,他的把套鞋脫下留在室外的過道里;當演員來到劇場的時候,他也應當把自己個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劇院之外。在這里,在劇院里,他整個人是屬于藝術的。

第13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教師心理健康與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1)教師不健康的心理可能直接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尤其是喜怒無常的情緒狀態(tài)和暴躁怪戾的性格,會成為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的直接原因。(三毛自殺,強迫癥患者)(2)教師不健康的心態(tài)會影響正常的師生關系問卷調查:“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好比是——與——的關系?!比种灰陨系膶W生感受是消極的:貓與老鼠、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警察與小偷、老虎與兔子、法官與罪犯、暴君與復仇者、監(jiān)獄長與囚犯、留作業(yè)的工具與做作業(yè)的工具、棍子與懶驢……(近半數學生對部分老師感到害怕,并非都是差生。)(3)教師不健康的心態(tài)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在學習困難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成績不良是同教師的消極態(tài)度有關的,主要原因來自于教師的錯誤觀念(逃課事件)第14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美國全國聯合會在《各級學校的健康問題報告》里專門指出:由于情緒不穩(wěn)定的教師對于兒童的決定性影響,就不應該讓他們留在學校里。一個有不能自制的脾氣,嚴重的憂郁,極度的偏見,兇惡不能容人,諷刺刻毒或習慣性謾罵的教師,其對于兒童心理健康的威脅,猶如肺結核或其他危險傳染病對兒童身體健康的威脅一樣嚴重。

一個人心理不健康禍及的是他自己及其家人,而一個教師心理不健康禍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許多批學生。第15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師心理不健康是引起學生心理不健康的病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兩條腿走路,既要治標又要治本,這個“本”就是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與此同時,心理健康直接關系到教師自己的工作質量和生活質量。因此也是教師自己的事情。第16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在目前的壓力狀態(tài)下,教師要學會自我緩釋,自我排解,自我放松,自我調節(jié),悅納職業(yè),悅納學生,悅納自己,悅他人,悅納生活,悅納社會,微笑著面對一切。想辦法讓機械重復,枯燥無味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做一個健康幸??鞓返娜嗣窠處煟〉?7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調查

目前對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比較多,主要目標在于:了解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了解中小學教師心理衛(wèi)生問題的集中、多發(fā)群體。了解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與職業(yè)壓力的關系,及其產生的原因1、

2第18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7年國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遼寧省內168所城鄉(xiāng)中小學的2292名教師進行的檢測,結果為:有51.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屬于輕度心理障礙,16.56%的教師屬于中度心理障礙,2.49%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上海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一項調查顯示,教師心理疾患檢出率為48%,與一般群體的“常?!毕啾?,有23.4%的小學教師超出“常?!?個標準差;杭州市教科所曾對市區(qū)30所學校的近2000名教師進行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有1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76%的教師感到職業(yè)壓力很大,其中男教師的壓力大于女教師,畢業(yè)班教師和班主任的壓力大于非畢業(yè)班和非班主任教師。

2006年北京市也曾對500余名中小學教師的調查顯示,近60%的教師覺得在工作中煩惱多于歡樂,7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fā)火,教師中普遍存在著煩躁、憂郁等不良情緒。第19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師職業(yè)壓力的分布狀況層次一(沒有什么壓力)層次二(有一點點壓力)層次三(壓力比較大)層次四(壓力非常大)小學1%23%75%1%初中0.3%23.7%74%1%高中1%20%78%2%總體1%22%76%2%第20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師群體調查顯示女教師、40歲以上年齡的教師、小學教師、干部、非班主任、非語數外教師、以及已婚的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高。

第21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師職業(yè)壓力調查結論絕大多數教師感受到第三層次的職業(yè)壓力,即對絕大多數教師而言,職業(yè)壓力顯然已成為生活中的一個問題。

以下群體感到的職業(yè)壓力相對更大一些:男教師,40歲以下年齡的教師、非干部、高中教師、畢業(yè)班教師、班主任、未婚教師等。

第22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小學教師中心理衛(wèi)生問題的

高發(fā)群體男教師青年教師工作量較大的教師第23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男教師的問題男教師心理衛(wèi)生問題較多的原因與教師目前在社會上地位不高,經濟收入較低是密切有關的。

教師勞動的責任性、繁重度比一般職業(yè)勞動都大,升職機會少,使男教師比女教師隨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和挑戰(zhàn)。

第24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年教師的問題大部分年輕教師職稱問題沒有解決。

教育教學工作壓力大。

家庭負擔重。

第25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工作量較大的教師的問題調查結果證實,班主任老師、語數外老師、初高中老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班主任老師、高中老師和畢業(yè)班老師的職業(yè)壓力較大。

這些老師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工作負荷大、要求高、責任重。

第26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小學教師常見心理問題:

怨職情緒職業(yè)倦怠和職業(yè)行為問題身心不適癥狀人際交往障礙第27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社會(職業(yè)特征)因素

工作環(huán)境因素

家庭因素

個體因素

第28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社會(職業(yè)特征)因素

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造成教師心理矛盾的加劇。教師的社會地位、待遇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各項改革步伐加快,部分教師難以承受。社會風氣不正,造成教師心理失衡。錯誤的教師觀——社會對教師形象“神化”。競爭的加劇。第29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工作環(huán)境因素職業(yè)壓力的多元性。角色轉換的多重性。教師的工作負荷、學生管理、工作條件、工作酬勞等客觀因素。教師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學校管理評價與社會文化導向。教師的心理健康工作沒有受到重視。第30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家庭因素子女的學習、就業(yè)。家務負擔沉重。家庭成員的相互理解。第31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個體因素性格因素軀體素質機體的功能狀態(tài)自身修養(yǎng)方面教育教學能力第32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1、社會調節(jié)系統(tǒng)2、學校調節(jié)系統(tǒng)3、個人調節(jié)系統(tǒng)

第33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從社會層面上看,對教師心理健康要提供支持和保障1、政府部門要通過媒體,宣傳教師在課程改革中巨大作用,呼吁全社會關心、支持并配合教師工作。第34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建立支持性專家系統(tǒng),使教師遇到問題時有咨詢和交流的地方。

3、各級教研員要轉變工作方式,與基層教師建立研究共同體。4、國家應盡快出臺與新課程相配套的制度保障體系。第35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從學校層面看,要為增進教師心理健康創(chuàng)造條件1.創(chuàng)設學校良好的校風,構建一個民主、和諧、相互尊重的工作環(huán)境。2.轉變管理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3.千方百計為教師解決生活困難,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和壓力。第36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多給教師提供自我發(fā)展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獲得成功和自信,以緩解并釋放心理壓力。5.學校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同本學科教學相融合,這一過程也有利于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第37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從個人層面看,要主動學會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

中小學教師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現實壓力。如經濟壓力、家庭矛盾、教育孩子、評職稱等。在各種壓力面前學習自我調節(jié),是解決壓力的重要條件。

總之,教師自身、學校、社會都要共同努力,協(xié)同合作來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只有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我們的國家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第38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并悅納自己,積極調整自己的認知偏差。

學會運用情緒ABC理論調節(jié)自我。ABC理論:一個人情緒產生的根源不是由事情本身和結果決定的,而是由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即認知決定的。正確處理現實中的壓力第39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事件)(認識、觀念)(情緒或行為反應)D勸導干預、自我辯論與不合理信念作斗爭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E效果(不良情緒或行為消除或減弱)ABC想一想關鍵在哪里?第40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運用ABC理論舉例:A:班里有些學生學習不認真,老是拖欠作業(yè),午間或放學留在辦公室里做作業(yè),可是老師一走開又不做了,又開始玩了。所以成績老是不理想,拖后腿。C:苦惱、生氣、不平、焦慮、暗自神傷,失眠、吃不下飯,對學生??謬?,偶有體罰。每個學生都必須學好功課,不好好學又屢教不改的學生真是朽木不可雕。這么不聽話,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這是對教師的挑釁和蔑視。B:自己班里的后進生特別多,也特別差,這太公平了,我怎么這么倒霉!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學生不配合,考試成績拖后腿,家長和領導還以為我無能,影響自己的聲譽又影響自己的考核成績。自己為教育這些后進生付出了這么多心血,成效卻不大,我太沒用了,真是一文不值。D:學生確實應該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yè),但是十個指頭有長短,孩子是有個別差異的,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學得一樣好,(克服絕對化傾向)第41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每個班都有不肯做作業(yè)的學生,有成績落后的學生,并不是我班獨有的現象公平是相對的,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做到絕對公平,自己班的后進生比較多,但這不是領導故意贊成的,要是把這些學生調到別的班里,對其它同事來說豈不也一樣?(克服要求絕對公平的思想)學生不做作業(yè)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要是因為沒聽懂,自己的教育也許存在問題,自己也有責任;要是因為貪玩,那么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是他們也能象大人那樣有自制力,就不成其為孩子了。況且學生也是挺苦挺累的,他們承受的課業(yè)負擔比我們那時重多了,他們玩耍和童趣又實在太少,也是值得同情的。(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其實學習不認真的學生也有許多優(yōu)點,比如愛好體育,勞動積極,樂于助人,講義氣等。不能否定他們的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鏡看他們。(克服以偏概全)自己在后進學生的轉化上做了大量工作,雖效果不顯著,但也不是一無所獲,有幾個不是有了明顯進步了嗎?(自我效能感)即使這項工作不能令人滿意,自己也不是一文不值,有的方面做得挺好,曾受到領導的表揚,因此自己還是有價值的。(克服“糟糕透頂)即使轉化后進生無效,已盡到自己努力了,對得起學生和家長了,心安理得無怨無悔了??煽紤]適當降低對這幾個學生的作業(yè)要求。(克服完美主義傾向)第42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E:心理恢復平衡,能寬容地看待后進生的違紀行為和成績不良,焦慮、苦惱、憤怒、不平等不良情緒有所緩解,心情舒暢多了,師生關系也好多了。(見《教師心理健康研究》,教師運用ABC理論解決具體問題凡十八例,均來自原汁原味的教師原創(chuàng),很有典型意義。)二、關鍵是樹立合理認知,用睿智的目光看世界要對癥下藥地運用合理情緒療法進行心理自助,不僅要掌握ABCDE模式的運用技術,更重要的要學會用理性的、睿智的、全面的觀點看待世界的萬事萬物,即要有合理的認知。教師的不合理認知不僅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必然導致教育行為上的偏差,進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要避免錯誤認知對情緒的困擾,必須在頭腦里牢固地樹立盡可能多的認知觀念,在需要的時候隨時使用這些有力武器,與不合理信念作斗爭。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會悅納學生觀念一:把學生當人,把孩子當孩子,把學生當學生。第43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觀念二: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是可以教好的;用全面的、發(fā)展的觀點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詳情請看《托起明天》)2、樹立積極的人生觀,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生觀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還決定著一個人占主導地位的情緒特征和心境?!澜缡峭粋€世界,太陽是同一個太陽,不同人生觀的人眼里看到的,內心感受到是卻是截然不同的。具有積極人生觀的人,內心是充滿陽光的,性情是開朗樂觀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事業(yè)也往往是蒸蒸日上的。具有消極人觀的人,內心是灰色黯淡的,性情是悲天憫人的,生活是味同嚼蠟的,事業(yè)也往往是舉步維艱的。正所謂,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笑,你對它哭它就哭。這一哭一笑之間,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對生活的認知評價。要讓生活對我們微笑,首先我們得對生活微笑。如何才能對生活微笑?賦予生活以意義,讓生活充實起來!第44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壓力表現(有或無)個體的認知(決策過程)內部資源外部資源社會支持物質資源生理應對資源行為應對資源個人素質資源壓力源第45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1世紀"壓力時代"角色模糊人際應激職業(yè)發(fā)展組織結構家庭與工作技術應激工作壓力環(huán)境壓力噪音污染空氣污染過度擁擠社會壓力社會、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剝奪個性的發(fā)展A類型行為模式高血壓人格抑郁型人格癌癥敏感型人格酒精型人格人格因素與壓力缺乏相互獨立缺乏交流溝通缺乏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家庭壓力第46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教師壓力源BECDA社會環(huán)境學校因素家長因素自身因素學生因素第47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短時間長時間影響嚴重影響輕微創(chuàng)傷性事件耗竭性事件煩惱性事件緊張性事件“我”眼中的壓力(根據個體對壓力的感受程度分類)(hassles)(strain)(burnout)(trauma)例:應激量表1、車禍2、戰(zhàn)爭3、吵架4、住房緊張5、夫妻不合6、知識更新7、擠公共車8、患重?。ㄈ绨┌Y)9、領導批評。。。。。。第48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與環(huán)境不匹配壓力消除壓力是可以管理的!尋找辦法解決問題個體適應個體不適應決策過程第49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尋找選擇方法的注意事項:以不損人害己為前提。以適合自己為首選。以悅己怡人為上選。以經濟方便為原則。第50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壓力狀態(tài)下如何使自己輕松起來

壓力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適度壓力能引起人們的積極反應,壓力過度則可能導致身心失調,這些身心失調反過來又“放大”了心理壓力,最終可能形成心理危機。

幾乎每一位教師都感到壓力很大,一半以上教師因壓力過大而影響了工作心情,進而影響到身心健康。要做一個健康幸福快樂的人民教師,就必須想辦法減輕壓力。

有人認為,要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增進教師的心理健康,除非能給教育增加投入,給學校增加人員編制,給教師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收入,改善工作生活條件,提高社會地位,否則一切免談!問題是,這些問題我們一個也解決不了,我們既不是制訂政策的人,也不是掌握經濟大權的人,但是我們是具有較高文化修養(yǎng)的人,我們是為祖花朵塑造靈魂的人,我們至少可以統(tǒng)帥自己的靈魂。

既然我們無法改造客觀世界,我們就來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既然壓力和挫折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就來想辦法排遣和減輕它。第51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接受現實,隨遇而安

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條件都不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界又總是多變的。如果你不想把自己弄得太痛苦,就要正視現實,接受現實。如果你有能力或條件,可以嘗試改變一下現實;如果你辦不到,則想辦法改造認知,從心理上接受現實,隨遇而安。(如進不了城,職評失敗,經濟拮據……怨天尤人毫無用處)做到這一點,就能從許多無謂的煩惱中解脫出來了。

給一位師范院校畢業(yè)生的回信:教師工作又累又苦,報酬和地位不太理想,這都是事實,對大多數教師而言,鮮花和掌聲也很少會光顧。但是還有一種事實,教師工作能得到其他許多世俗所不能理解的精神財富,如果你發(fā)奮努力出類拔萃,鮮花和掌聲也可能會環(huán)繞你,這是其一。其二,當年你高考填報師范院校應該是自己的選擇,當時你是怎么想的?不過現在還有第二次選擇機會:社會日益走向多元化,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也越來越趨于多元選擇,假如你有機會和能力,可以重新選擇,假如你沒有這樣的條件和能力,那就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心平氣和地走上教師崗位,既隨遇而安,又不甘沉淪,盡可能挖掘自己的潛能,盡可能追求卓越。這樣,你也能從中得到幸福和快樂。第52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合理宣泄,緩解壓力(1)找人傾訴(找個聽眾,心理熱線,信手涂鴉,寫日記)(2)自我宣泄(退化行為:大哭,大喊,摔打廢棄物)(3)音樂調節(jié)(4)運動調節(jié)(消耗體能,轉移注意,釋放消極情緒)3、審時度勢,學會放棄

主客觀條件所限,人的大部分需要是得不到滿足的,很多目標是無法實現的。在經歷了多次努力仍然失敗的情況下,應該審時度勢,準備放棄。

決定做某事是勇敢和果斷,下決心放棄做某件事,也是一種勇敢和果斷。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必須想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皞涫覆蝗鐢嗥湟恢浮保澬牡娜送皇聼o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有時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條件所限,舍熊掌而取魚也;有時候,魚和熊掌概不可得,安貧樂道,青菜豆腐湯足矣!第53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有些生性要強的人,什么都想得到,各方面都想比別人強,實際上這是做不到的。如果非要做到不可,就是給自己設置一個永遠也無法實現的目標,他們的一生注定沒有快樂可言。如果能夠及時領悟到這一點,毅然放棄這個虛幻的目標,就會一下子如釋重負,輕松自如。(一個非要評特級教師的老教師,如同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制作了一副心靈的枷鎖。)4、自得其樂,自我放松美學家認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美的眼睛。我們認為,世界上并不缺少快樂,缺少的是發(fā)現快樂的眼睛。每當我們被工作和生活壓力弄得疲憊不堪時,當我們遭受重大失敗的打擊,覺得人生黲然無光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蟲魚,自然界賦予我們的一切都可以讓我們找到樂趣,社會生活中也有許多東西可以使我們的心靈得到解放,精神得以松弛。猶如心理按摩。比如:1、聊天2、購物3、看影視、聽音樂4、小型聚會或餐飲5、外出旅游6、體育鍛煉7、超靜冥想8、其它(釣魚、養(yǎng)花養(yǎng)魚養(yǎng)鳥、下棋、打牌)第54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結1、壓力管理不是消除壓力,而是減少負性壓力的影響;2、壓力除了受到壓力源的影響,更大程度上受到我們自己的認知(決策質量)影響;3、提高認知(決策)的有效性來減輕壓力是我們管理壓力的基本原則!第55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學會尊重人★以誠相待,善于幫助人★學會贊美人,欣賞人★學會容人第56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學會調節(jié)情緒,保持心理平衡注意力轉移方法學會放松訓練“精神”自慰法轉換思維方式第57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1轉換觀念:換個角度看問題第58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1轉換觀念:換個角度看問題發(fā)生事件自我觀人際觀世界觀心理行為反應

我們的煩惱,不是源于我們的遭遇,而是源于我們對世界的看法!第59頁,共7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2注意力轉移方法心理學專家認為,人在心情抑郁、煩躁時,思維容易變得狹隘、閉塞,走進死胡同。所以,當你因某事煩惱時,最好努力使自己暫時忘記它,轉移注意力,這樣,思維就會開闊起來。具體而言,當你心情不舒暢時,不妨去做一些平時很感興趣的事。另外,運動也能轉移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