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畫面描述 專項講義_第1頁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畫面描述 專項講義_第2頁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畫面描述 專項講義_第3頁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畫面描述 專項講義_第4頁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畫面描述 專項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畫面描述專項講義

01考點解讀

描繪詩詞畫面,主要考察學(xué)生賞析詩歌意境的能力?!犊季V》對古詩文閱讀提出

了要求:感知古詩文中的藝術(shù)形象,理解古詩文的思想感情,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

情趣。古詩詞畫面描寫題,既考查了考生對詩歌的藝術(shù)形象、思想感情等綜合欣賞

能力,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便于考生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因而這類題一直受到命題者

的青睞。

由于古詩詞的語言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對詩詞的理解又需要整體把握,因而,

考生在答題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簡單翻譯、缺少生動、另起爐灶、表達平乏。

02考查方式

描繪詩詞畫面題目形式通常有:

1.XX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請描繪xx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

3.詩歌中xx句描繪了哪幾幅圖畫。

4.詩歌xx句描寫的景物有哪些,展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景象?

03技巧點撥

古詩詞描寫畫面題,要學(xué)會從所描寫的景色入手,調(diào)動自己的想象去欣賞、

品味,并融入情感、生動描述,這樣就能扣住題目、準確答題。下面以《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為例,談?wù)勅绾芜M行古詩詞畫面描寫。

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題目。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問題:詞的下片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yōu)美的語言進行描

繪。

具體答題可按照以下三步:

第一步:找全景物,抓住特征。

第1頁共11頁

詞的下片以輕云小雨,天氣的突變和舊游之地的突然發(fā)現(xiàn)為內(nèi)容,表現(xiàn)夜行

鄉(xiāng)間的輕松和饒有興趣。情真、景真,筆調(diào)輕快。下片的景物還有:稀星、遠山、

曲徑、小溪等。

第二步:合理想像,融入情感。

讀詩,還要借助想像將詩句中所描繪畫面全部展現(xiàn)出來,也就是既要有詩句

中所提到的景物,也要寫出通過合理想象的景物,當(dāng)然這種想象一定要忠實于原

詩的內(nèi)容和情感。從下片還能想像到其中應(yīng)該有烏云、月光、田野以及人的活動,

這些在描述時都要顯示。

“一切景語皆情語?!痹娪质侵v究意境追求景與情的完美結(jié)合,因而在描寫

畫面時一定要把詩中所表達的情感融入其中。這首詞寫的是作者在山鄉(xiāng)夜行中的

所見所聞。明月清風(fēng),驚鵲鳴蟬,稻香蛙聲,溪流小橋,構(gòu)成了江南山鄉(xiāng)夏夜一

幅優(yōu)美動人的畫面。明月、清風(fēng)、稻花、星雨、茅店、溪橋,原都是無情物,而

驚鵲、鳴蟬、青蛙,自然也不會有人的感情。但對這些客觀景物的描寫,卻可以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整首詞的中心是“說豐年”,而著重表現(xiàn)的是作者因

年豐而引起的歡快情緒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鄉(xiāng)的特點,

又理解農(nóng)民對豐收的熱望,詞中還描寫了農(nóng)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fā)了詞人的閑

適心情。描寫時就要努力把這種意境表達出來。

第三步:生動描述,形象表達。

這首詞筆調(diào)輕快,語言優(yōu)美,音節(jié)和諧,使人讀了仿佛身臨其境。為使描述

更符合詩的意境,可以借助修辭等手法來,這當(dāng)然要根據(jù)詩中所表達的情感的需

要。對于這首詞,可借助擬人把景色寫得更加活潑輕快,還可借助設(shè)問來表達詞

人的心情。

綜上所述,整理表述:烏云驟起,月光偷偷地躲了起來,天邊只剩下幾顆

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漸漸的,山前竟然落下幾點雨。詞人知道驟雨將至,

想找個避雨的地方。記得過去有個茅店,就在那土地廟樹叢旁邊,可以避雨,可

是現(xiàn)在怎么不見了?他急忙從小橋過溪,拐了個彎,說來也巧,茅店就出現(xiàn)在他

的眼前。詞人此時心里是何等高興呀!

04ii^WJ

第2頁共11頁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江村3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②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③,微軀④此外更何求?

【注釋】①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詩人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

溪畔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后,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②堂上:一作"梁上"。③

祿米:古代官吏的俸給,這里指錢米。④微軀:微賤的身軀,是作者自謙之詞。

【問題】請展開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畫線句所呈現(xiàn)的畫面。

【答案】示例:老伴正坐在門前的樹蔭下,在紙上畫著什么,走近看時,原來是一個棋局。

"叮叮"的聲音傳來,小兒子在埋頭認真地敲著一根針,這個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個魚

鉤兒,好去江邊釣魚玩。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畫面的描述。解答此類試題,要在反復(fù)閱讀詩歌、把握詩句大意的基

礎(chǔ)上,根據(jù)詩中意象,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揣摩詩歌意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描寫。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意思是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紙上畫著棋盤,年幼的兒子

敲彎了鋼針要做成魚鉤。頸聯(lián)運用白描的手法,表現(xiàn)了一家人短暫的安定和祥和狀態(tài)。"畫

紙為棋局",信手而為,表現(xiàn)的是生活的片刻悠閑;“敲針作釣鉤”表現(xiàn)的是小兒的聰明伶俐。

上下句營造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抒發(fā)的正是飽受離亂之苦的詩人得到片刻的安寧的

欣喜和滿足之情。據(jù)此進行描繪即可。

示例:門前大樹的余蔭下,老伴和孩子正在低頭忙著自己的事情。走近一看,老伴在紙上畫

著棋局,小兒子在埋頭敲著鋼針,想必是要自己做個魚鉤兒,去江邊釣魚。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甲詩】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第3頁共11頁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乙詩】

南安軍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①,風(fēng)雨濕征衣。

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此歸!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

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②。

【注】①梅花南北路:指經(jīng)過梅嶺。梅嶺,即大庾嶺,山上多梅樹,是廣東和江西的分界

嶺。②采薇:采食野菜。周武王伐紂滅商,伯夷、叔齊(商末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不食

周粟,逃到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來餓死。文天祥到了南安軍曾絕食八天。

【問題】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南安軍》首聯(lián)的畫面。

【答案】作者至南安軍,正跨越了大庾嶺(梅嶺)的南北兩路。梅嶺的梅花在風(fēng)雨中搖曳,

濡濕了押著兵敗后就擒、往大都受審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時,一陣冰襲上了他的心頭。

【解析】本題考查意境描繪。

根據(jù)《南安軍》首聯(lián)"梅花南北路,風(fēng)雨濕征衣"可知,略點行程中的地點和景色。作者至南

安軍,正跨越了大庾嶺(梅嶺)的南北兩路。此處寫梅花不是實景,而是因梅嶺而說到梅花,

借以和"風(fēng)雨"對照,初步顯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嶺的梅花在風(fēng)雨中搖曳,濡濕了押著

兵敗后就擒、往大都受審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時,一陣冰襲上了他的心頭。

三、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①

[北宋]王安石

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②。

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只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fēng)吹水雪崩騰。

飄然欲作乘樣③計,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釋】①本詩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詩的韻腳而作。金山,地名。②西興:地名。③梓

(fu):小筏子。④扶桑:傳說中的神樹,長在東方日出處。

【問題】請描繪詩中畫線句展現(xiàn)的景象。

【答案】月光照進松林,林間斑駁的光影好似片片碎金;大風(fēng)吹動江水,朵朵奔涌的浪花猶

第4頁共11頁

如白雪紛紛揚揚。

【詳解】本題考查描繪詩句畫面。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詩句的意思。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fēng)吹水雪崩騰”意思是松林中斑駁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間白浪騰

涌,猶如積雪崩落。在此基礎(chǔ)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運用優(yōu)美、流暢、通順的語言描繪

即可。

示例:皎潔的月光映照松林,林間光影斑駁好似片片碎金;大風(fēng)吹拂滿面,浪花奔涌猶如紛

紛白雪。

四、在"品經(jīng)典"環(huán)節(jié),你們小組準備了《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參加品詩分享會。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問題】上圖是小俊讀詩后畫的一幅畫,請你從詩中選一聯(lián)為畫題詩,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

這聯(lián)詩的畫面。

所選詩句:____________

描繪畫面:____________

【答案】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風(fēng)在嘶吼,吹的兩岸的葉子瑟瑟發(fā)抖,不禁發(fā)出

了凄涼的悲鳴;清冷的月光揮灑在江面上,照出一葉小舟,孤獨的隨波搖蕩。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畫面。

由這幅畫中的河流、月亮、小船,可知與"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關(guān)聯(lián)最緊密。這兩句詩

第5頁共11頁

的意思是:兩岸風(fēng)吹樹動枝葉沙沙作響,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葉孤舟。

描繪畫面,在翻譯詩句的基礎(chǔ)上,加上適當(dāng)?shù)男揎棥⑾胂?,要富有文采。如:兩岸風(fēng)吹樹動,

枝葉沙沙作響,似乎發(fā)出哀鳴聲,讓人頓感秋意蕭瑟;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如水,映

照江畔一葉隨波搖蕩的孤舟。

兩岸風(fēng)吹樹動枝葉沙沙作響,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葉孤舟。

05優(yōu)題訓(xùn)練

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請發(fā)揮想象,用生動的文字描寫"水面初平云腳低”句的畫面。(60字以內(nèi))

2.同樣寫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與本詩中"淺草才能沒馬蹄”在寫景抒情方面有

何不同?

【答案】L示例:水面剛與湖岸齊平,波光蕩漾。層層白云同水波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

很低。2.①《春望》中“城春草木深”寫出春天,城內(nèi)草木叢生。詩人以寫長安城里草

木叢生,人煙稀少來村托國家殘破。

②"淺草才能沒馬蹄"春草剛露出,但僅能遮沒馬蹄,寫出了早春之景,表達詩人的喜愛之

情。

【解析】1.本題考查詩歌畫面的描繪。

解答此題需要結(jié)合詩句的意思"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閱

連成一片",抓住早春景物的特點,再加上自己恰當(dāng)、合理的想象進行描繪即可。

示例:湖水剛剛開始上漲,與湖岸平齊,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

浮云很低。

2.本題考查詩歌的比較鑒賞。

“城春草木深〃借景抒情,寫出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

地,林木蒼在。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悲涼景象。而"淺草才能沒馬蹄",則已經(jīng)是騎馬踏青的早

春時節(jié)了,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西子湖畔,與二三友人,信馬由韁,自由自在地游山逛

第6頁共11頁

景。該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呀。馬兒似乎也體會到了背上主人那輕松閑逸的興致,便不緊

不慢地,踩著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長長的白堤。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喜愛之情。

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p>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3.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

4.這首詩加線的句子運用白描的寫作方法,描寫出一幅怎樣的景象?

【答案】3.凄涼悲傷(意思對即可)4.破敗荒涼(意思對即可)

【解析】3.本題考查理解思想感情的能力。

依據(jù)“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可知,從軍時間之長;依據(jù)“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

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可知,這表明親人都逝去了;依據(jù)“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可知,這描繪了家的破敗景象;依據(jù)"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可知,這表明親人離散;依據(jù)“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可知,

這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悲傷。據(jù)此,可概括為:凄涼、悲傷。

4.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據(jù)“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句意可知,這描繪了一個走到家

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里進出,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院子里長著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

環(huán)繞著井臺。詩人由遠及近地描寫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園荒的凄涼畫面。據(jù)

此,可概括為:破敗荒涼。

三、閱讀下面唐詩,完成后面小題。

送豐城王少府①

楊炯

愁結(jié)亂如麻,長天照落霞。禹亭隱喬樹,溝水浸平沙。

第7頁共11頁

左尉才何屈,東關(guān)望漸賒。行看轉(zhuǎn)牛斗,持此報張華。②

【注釋】①少府:官名,唐代為縣尉的通稱。詩中的"左尉"即指王少府。②"行看"二句:

據(jù)《晉書,張華傳載,晉初,牛、斗二宿之間常有紫氣照射,據(jù)說是寶劍之氣,上徹于天。

尚書張華派人尋找,果然在豐城掘出龍泉、太阿二劍。

5.“離亭隱喬樹,溝水浸平沙”展現(xiàn)了哪兩幅畫面?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6.詩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5.樹掩離亭、水浸沙灘;凄清、蕭索。6.①表達對王少府才能的肯定和對其

得不到重用的不平之氣。王少府有才華卻得不到重用,很是屈才。②表達了對王少府的依

依不舍之情。想象王少府在旅途中遙望東關(guān),感覺東關(guān)離自己越來越遠。③化用典故,表

達了對王少府一展才華、獲得重用的祝愿。

【解析】5.本題考查詩歌畫面和意境。

"離亭隱喬樹,溝水浸平沙”描繪了送別時的所見之景:亭子隱映在高大的樹木之中,溝里的

水漫上了沙灘。詩句描繪了樹掩離亭、水浸沙灘的景色,營造了凄清、蕭索的氛圍,為抒發(fā)

依依不舍之情做鋪墊。

6.本題考查詩人的情感。

"左尉才何屈"意思是:王少府有才華卻得不到重用,很是屈才;句中的"何",是"多么”的意

思,表達了對王少府得不到重用的不平之氣?!皷|關(guān)望漸賒"意思是:遙望東關(guān),感覺東關(guān)離

自己越來越遠,表達了對王少府前途的擔(dān)憂和依依不舍之情。"行看轉(zhuǎn)牛斗,持此報張華"

中“牛斗”即寶劍之氣,詩歌中“寶劍〃常指施展抱負之意,本詩句化用典故,表達祝愿王少府

能夠一展才華、獲得重用的美好愿望。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題《云山圖》二首

沈周①

(一)

看云疑是青山動,誰道云忙山自閑。

我看云山亦忘我,閑來洗硯寫云山。

(二)

侵曉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許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還須云送君。

[注]①沈周,長洲(今蘇州)人,明代繪畫大師,工詩善畫。

第8頁共11頁

7.下面的詩句都寫到了云,意境與這兩首詩最接近的一項是()

A.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崔潁《黃鶴樓》)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白居易《白云泉》)

C.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D.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8.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侵曉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許白云分"所表現(xiàn)的

畫面。

【答案】7.B8.此題為開放性試題。抓住詩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開聯(lián)想

和想象,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摹,表現(xiàn)寧靜、幽美的特點。

【解析】7.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和詩歌意境。

本題中,兩首詩都借"云"這一意象營造了悠閑、幽靜、優(yōu)美的意境。

A."黃鶴一去不復(fù)飯,白云千載空悠悠”意思是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白云

在天上飄飄蕩蕩,"白云"變幻難測,寓托著作者世事難料的吁嗟嘆喟,另外此聯(lián)中"空"與首

聯(lián)中的“空”字分別從空間和時間角度來寫,抒發(fā)了人去樓空、世事滄桑的感慨。與本題中的

兩首詩意境不符合;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白云隨風(fēng)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表現(xiàn)出白云

坦蕩淡泊的胸懷和泉水閑靜雅致的神態(tài),恰好是詩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寫照。該選項的詩句與

本題中的兩首詩意境最接近;

C."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

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

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zhèn)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

卒的荒涼境遇,與本題中的兩首詩意境不符合;

D."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意思是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

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安试崎g"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描寫下水船走得快

這一動態(tài)蓄勢。"彩云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暝轉(zhuǎn)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

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與本題中的兩首詩意境不符合;

故選Bo

8.本題考查描繪詩歌畫面。

示例:早晨,溪山里一半是云,云霧繚繞,朦朦朧朧,草堂在朦朧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遠遠

第9頁共11頁

望去,仿佛白云和草堂主人各占了草堂的一半。

五、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齡

飲馬度秋水,水寒風(fēng)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洪。

昔日長城戰(zhàn)①,咸②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注釋】①長城戰(zhàn):長城堡之戰(zhàn)。開元二年,吐蕃侵擾臨沈,被唐軍擊敗,雙方死傷甚

眾。②咸:都。③足:充塞。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將士在行軍途中牽馬飲水渡過大河時水寒風(fēng)厲的情形。

B.頸聯(lián)詩人回憶了唐軍在長城堡的一場勝仗及贊美唐軍意氣風(fēng)發(fā)的情狀。

C.本詩并沒有直接寫將士在戰(zhàn)場廝殺的場景,而是通過對塞外景物和戰(zhàn)爭遺跡來渲染

戰(zhàn)爭。

D.全詩彌漫著凄涼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強烈的反戰(zhàn)思想。

10.這首詩的尾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什么作用?

【答案】9.B10.尾聯(lián)描繪了一幅黃塵漫漫、野草叢生、白骨累累的畫面。體現(xiàn)了戰(zhàn)

爭的殘酷。

【解析】9.本題考查理解詩意。

B."贊美唐軍意氣風(fēng)發(fā)"錯誤,應(yīng)為眾人贊美唐軍意氣風(fēng)發(fā)。

故選Bo

10.本題考查理解詩句的作用。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足"是充滿的意思。"白骨’'是戰(zhàn)死者的尸骨。"今古"貫通兩句,

上下句都包括在內(nèi);不僅指從古到今,還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說,臨跳這一帶,

一年四季,黃塵彌漫,戰(zhàn)死者的白骨,雜亂地棄在蓬蒿間,從古到今,都是如此。描繪了一

幅黃塵漫漫、野草叢生、白骨累累的畫面。這里沒有一個議論字眼,卻將戰(zhàn)爭的殘酷極其深

刻地揭示出來,具有震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