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規(guī)劃基礎知識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6/17/wKhkGGYZbbmAbm6IAAHuC7DfWps569.jpg)
![園林規(guī)劃基礎知識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6/17/wKhkGGYZbbmAbm6IAAHuC7DfWps5692.jpg)
![園林規(guī)劃基礎知識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6/17/wKhkGGYZbbmAbm6IAAHuC7DfWps5693.jpg)
![園林規(guī)劃基礎知識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6/17/wKhkGGYZbbmAbm6IAAHuC7DfWps5694.jpg)
![園林規(guī)劃基礎知識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6/17/wKhkGGYZbbmAbm6IAAHuC7DfWps56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生成期即園林產生和成長的幼年期,相當于殷、周、秦、漢。(二)轉折期相當于魏、晉、南北朝。(三)全盛期相當于隋、唐。(四)成熟時期及成熟后期成熟時期相當于兩宋到清初,成熟后期相當于清中葉到清末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1.西周素樸的囿
從有文字記載的殷周的囿算起,中國園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園林逐漸形成獨特的民族形式,自成體系。囿,是中國古代供帝王貴族進行狩獵、游樂的一種園林形式。通常在選定地域后劃出范圍,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鳥獸自然滋生繁育。狩獵既是游樂活動,也是一種軍事訓練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鳥獸的活動,可以賞心悅目,得到美的享受。
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靈囿(約公元前11世紀)?!对娊洝ご笱拧缝`臺篇記有靈囿的經營,以及對囿的描述。如“王在靈囿,鹿鹿攸伏。鹿鹿濯濯,白鳥篙篙。王在靈沼,於軔(停車后支住車輪不使之轉動的木頭)魚躍?!膘`囿除了筑臺掘沼為人工設施外,全為自然景物。秦漢以來,絕少單獨建囿,大都在規(guī)模較大的宮苑中辟有供狩獵游樂的部分,或在宮苑中建有馴養(yǎng)獸類以供賞玩的建筑和場地,稱獸圈或囿。
2500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出現(xiàn)了人工造山之事。
《尚書》所載:“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但只是為了治水患和興修水利等需要而不是單純的造園。2.秦漢宮苑“一池三山”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營造宮室,規(guī)模宏偉壯麗。這些宮室營建活動中也有園林建設如“引渭水為池,筑為蓬、瀛”。漢代,在囿的基礎上發(fā)展出新的園林形式--苑,其中分布著宮室建筑。苑中養(yǎng)百獸,供帝王射獵取樂,保存了囿的傳統(tǒng)。苑中有宮、有觀,成為以建筑組群為主體的建筑宮苑。漢武帝劉徹擴建上林苑,地跨五縣,周圍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宮二十,觀三十五。”建章宮是其中最大宮城,“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边@種“一池三山”的形式,成為后世宮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建章宮平面示意圖(漢)圓闕玉堂建章前殿天梁宮太液池
1壁門2神明臺3鳳闕4九室5井干樓6圓闕7別鳳闕8鼓簧宮9嬌嬈闕10玉堂11奇寶宮12銅柱殿13疏囿殿14神明堂15鳴鑾殿16承華殿17承光宮18兮指宮19建章前殿20奇華殿21涵德殿22承華殿23婆娑宮24天梁宮25飴蕩宮26飛閣相屬27涼風臺28復道29鼓簧臺30蓬萊山31太液池32瀛洲山33漸臺34方壺山35曝衣閣36唐中庭37承露盤38唐中池就建章宮的布局來看,從正門圓闕6、玉堂10、建章前殿19和天梁宮24形成一條中軸線,其他宮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圍以閣道。宮城內北部為太液池31,筑有三神山。中軸線上有多重門、闕。宮城中還分布眾多不同組合的殿堂建筑。璧門之西有神明堂14,臺高五十丈,為祭金人處,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承接雨露。3.西漢山水西漢山水建筑園:西漢時已有貴族、富豪的私園,規(guī)模比宮苑小,內容仍不脫囿和苑的傳統(tǒng),以建筑組群結合自然山水,如梁孝王劉武的梁園。茂陵富人袁廣漢于北邙山下筑園,構石為山,反映當時已用人工構筑石山。園中有大量建筑組群,園中景色大體還是比較粗放的,這種園林形式一直延續(xù)到東漢末期。4.南北朝自然山水園魏晉南北朝長期動亂,是思想、文化、藝術上有重大變化的時代。這些變化引起園林創(chuàng)作的變革。早在東漢桓帝時大將軍梁冀大起第舍,"又廣開園囿,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深林絕澗,有若自然,奇禽馴獸,飛走其間"。這已開山水園的先河。十六國時期,后燕帝慕容熙在平城(今大同)筑龍騰苑,廣袤十余里,起景云山于苑內,基廣五百步,峰高十七丈。這時期的筑山以仿真山為主,所以山必求其宏大,峰必求其高峻。
西晉時已出現(xiàn)山水詩和游記。當初,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只是用山水形象來談玄論道。到了東晉,例如在陶淵明的筆下,自然景物的描繪已是用來抒發(fā)內心的情感和志趣。反映在園林創(chuàng)作上則追求再現(xiàn)山水,有若自然。5.寺廟園林和游覽勝地
南北朝時佛教興盛,廣建佛寺。佛寺建筑可用宮殿形式,宏偉壯麗并附有庭園。尤其是不少貴族官僚舍宅為寺,原有宅園成為寺廟的園林部分。很多寺廟建于郊外,或選山水勝地營建。這些寺廟不僅是信徒朝拜進香的圣地,而且逐步成為風景游覽的勝區(qū)。此外,一些風景優(yōu)美的勝區(qū),逐漸地有了山居、別業(yè)、莊園和聚徒講學的精舍。這樣,自然風景中就滲入了人文景觀,逐步發(fā)展成為今天具有中國特色的風景名勝區(qū)。6.隋代山水建筑宮苑
隋煬帝楊廣即位后,在東都洛陽大力營建宮殿苑囿。別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風格明顯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園的影響,采取了以湖、渠水系為主體,將宮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這是中國園林從建筑宮苑演變到山水建筑宮苑的轉折點。京杭大運河隋西苑的布局繼承了漢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的統(tǒng)治以及享樂主義思想,具有濃厚的象征色彩。十六組建筑庭園分布在山水環(huán)繞的環(huán)境之中,成為苑中之園,不象漢代宮苑那樣以周閣復道相連。這是從秦漢建筑宮苑轉變?yōu)樯剿畬m苑的一個轉折點,開北宋山水宮苑──艮岳之先河。山上的建筑能時隱時現(xiàn),反映建筑技巧的提高。7.唐代宮苑和游樂地
唐朝國力強盛,長安城宮苑壯麗。大明宮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萊山獨踞,池周建回廊四百多間。興慶宮以龍池為中心,圍有多組院落。大內三苑以西苑為最優(yōu)美。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連環(huán)。長安城東南隅有芙蓉園、曲江池,一定時間內向公眾開放,實為古代一種公共游樂地。唐代的離宮別苑,比較著名的有麟游縣天臺山的九成宮,是避暑的夏宮;臨潼縣驪山之麓的華清宮,是避寒的冬宮。柏葉青青櫟葉紅高低相競弄秋風夜來風雨輕塵斂銹出驪山嶺上宮
——杜?!扼P山詩》
從詩中對華清宮的描述可讀出:植物區(qū)系特征、地域特色、季相變化、地形地貌、建筑布局8.唐代自然園林式別業(yè)山居
盛唐時期,中國山水畫已有很大發(fā)展,出現(xiàn)了寄興寫情的畫風。園林方面也開始有體現(xiàn)山水之情的創(chuàng)作。盛唐詩人、畫家王維在藍田縣經營了輞川別業(yè),。中唐詩人白居易游廬山,見香爐峰下云山泉石勝絕,因置草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城南門外臨江配置亭堂。這些園林創(chuàng)作反映了唐代自然園林式別業(yè)山居,是在充分認識自然美的基礎上,運用藝術和技術手段來造景、借景而構成優(yōu)美的園林境域。輞川別業(yè)?王維
輞川別業(yè)營建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谷區(qū),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題名,使山貌水態(tài)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僅在可歇處、可觀處、可借景處,相地面筑宇屋亭館,創(chuàng)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9.唐宋寫意山水園
從中晚唐到宋,士大夫們要求身居市井也能鬧處尋幽,于是在宅旁葺園地,在近郊置別業(yè),蔚為風氣。唐長安、洛陽和宋開封都建有大量第宅園池。宋代洛陽的第宅園池多半就隋唐之舊。從《洛陽名園記》一書中可知唐宋宅園大都是在面積不大的宅旁地里,因高就低,掇山理水,表現(xiàn)山壑溪池之勝。點景起亭,攬勝筑臺,茂林蔽天,繁花覆地,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巧得自然之趣。這些名園各具特色。這種根據造園者對山水的藝術認識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現(xiàn)山水真情和詩情畫意的園,稱為寫意山水園。洛陽名園指北宋時期洛陽城郊的花園、宅園、別墅,多數(shù)是在唐代舊園的故址上修葺改建的。北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1095)提到唐代公卿貴戚在洛陽的府邸園林有1000多處,后因戰(zhàn)亂,池塘竹樹廢為丘墟,高亭大榭成為灰燼。北宋時有的修復,李格非曾游覽并加以評述的有20處。其中花園3個、宅園6個、別墅11個。10.北宋山水宮苑
北宋時建筑技術和繪畫都有發(fā)展,出版了《營造法式》,興起了界畫。宋徽宗趙佶先后修建的諸宮,都有苑囿。政和七年(1117)始筑萬歲山,后更名艮岳。艮岳主山壽山,崗連阜屬,西延為平夷之嶺;有瀑布、溪澗、池沼形成的水系。在這樣一個山水兼勝的境域中,樹木花草群植成景,亭臺樓閣因勢布列。這種全景式地表現(xiàn)山水、植物和建筑之勝的園林,稱為山水宮苑。北宋園林多集中于東京汴梁和西京洛陽兩地。汴梁為北宋京城,皇家苑囿均集中于此。南宋政治中心南移,貴戚、達官多聚居于臨安(杭州)、吳興、平江(蘇州)一帶。臨安為南宋都城,西湖及其周圍興建園林之多不可勝數(shù),其中皇家苑囿不下十處。艮岳位于汴京(今河南開封)景龍門內以東,封丘門(安遠門)內以西,東華門內以北,景龍江以南,周長約6里,面積約為750畝。艮岳突破秦漢以來宮苑“一池三山”的規(guī)范,把詩情畫意移入園林,以典型、概括的山水創(chuàng)作為主題,在中國園林史上是一大轉折。苑中疊石、掇山的技巧,以及對于山石的審美趣味都有提高。苑中奇花異石取自南方民間,運輸花石的船隊稱為“花石綱”。宋代的中國雖遠不是一個強盛的國家,但在填詞和繪畫藝術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如米芾、蘇軾郭熙《林泉高致》、李成《山水訣》等畫論都十分深刻地論述了山水畫立意、構圖的要領和原則。北方的金王朝在首都中都(北京的西南面)城內及郊外的香山、玉泉山一帶廣筑園苑,并利用城東北郊的一片湖沼模仿北宋東京的艮岳作行宮園林“大寧宮”。元朝滅金、宋,統(tǒng)一全國后,以大寧宮為中心另建新都——大都(北京的前身),把大寧宮擴建為以太液池和萬歲山為主體的大內御苑(元代的太液池,明代稱西苑,清初加以擴建又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元朝由于經濟處于停滯狀態(tài),這個時期的造園活動無多建樹。11.明清成熟期明清時期,無論在造園藝術和技術方面均達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而且形成了地方風格。北方以北京為中心江南以蘇州、湖州、杭州、揚州為中心嶺南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皇家園林是清代北方園林建設的主流。到乾隆年間,北京西北郊一帶除了少數(shù)的寺廟園林外,幾乎成為皇室經營園林的特區(qū)。“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它們上呈漢唐的傳統(tǒng),又大量吸收了江南園林的意趣與造園手法,結合北方的具體條件而加以融合。如承德避暑山莊的“芝徑云堤”,仿自杭州西湖蘇堤,煙雨樓仿自嘉興南湖,金山仿自鎮(zhèn)江,萬樹園模擬蒙古草原風光。頤和園的昆明湖一帶的景物從總體布局上仿自杭州西湖,諧趣園仿無錫寄暢園,后河一帶仿蘇州水鄉(xiāng)。這種集錦式園林,成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一種傳統(tǒng)。這時期的宮苑還吸收了蒙、藏、維吾爾等少數(shù)民族的建筑風格,如北京頤和園后山建筑群、承德外八廟等。清代中國同國外的交往增多,西方建筑藝術傳入中國,首先在宮苑中被采用。如圓明園中俗稱“西洋樓”的一組西式建筑。圓明園遺址在北京西北郊。一般所說的圓明園,還包括它的兩個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萬春園)在內,因此又稱“圓明三園”。它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離宮別苑即“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面積347公頃。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先是劫掠,繼而放火燒毀這座曠世名園,只留下殘壁斷垣,衰草荒煙。園明三園鳥瞰圓明園平面圖圓明園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是在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禎的一座明代私園的舊址上建成的。胤禎登位為雍正皇帝后,擴建為皇帝長期居住的離宮。乾隆時期再度擴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以后,又在園的東側辟建長春園,在園的東南辟建綺春園,作為附園。乾隆三十七年全部完成,構成三位一體的園群。
別有洞天現(xiàn)狀長春園北部有一個特殊的景區(qū)俗稱“西洋樓”,是由當時以畫師身份供職內廷的歐洲籍天主教傳教士設計監(jiān)造的一組歐式宮苑。六幢主要建筑物為巴洛克風格,但在細部裝飾方面也運用許多中國建筑手法。三組大型噴泉、若干小噴泉和綠地、小品則采取勒諾特爾式的庭園布局。這是在中國宮廷里首次成片建造外國建筑和庭園。殘橋大水法外觀陣蘇州遠在春秋時就是吳國的首都,隋開運河后則變?yōu)橹匾纳滩?,五代時屬吳越領地,宋時為平江府治。自唐末至,中原一帶累遭戰(zhàn)禍,經濟受到極大破壞,惟地屬吳越的蘇州卻幸免戰(zhàn)爭影響,無論在經濟、文化上仍可保持小康局面。至明清,隨著資本主義經濟萌芽,農業(yè)、手工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成為江南頭等富庶繁華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正說明當時的盛況。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yōu)越,氣候濕潤,交通便利,舊時官宦名紳退休后多到蘇州擇地造園、頤養(yǎng)天年。唐至清末,蘇州共出狀元50多人,雄據全國之首,是名副其實的“狀元之鄉(xiāng)”。明清時期,蘇州封建經濟文化發(fā)展達到鼎盛階段,造園藝術也趨于成熟,出現(xiàn)了一批園林藝術家,使造園活動達到高潮。最盛時期,蘇州的私家園林和庭院達到280余處,至今保存完好并開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滄浪亭、網師園,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藝圃,清代的留園、耦園、怡園、曲園、聽楓園等。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huán)秀山莊因其精美卓絕的造園藝術和個性鮮明的藝術特點于97年底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蘇州園林是城市中充滿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鬧市的人們一進入園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樂”。在這個濃縮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滄浪亭“滄浪亭”位于三元坊南,是蘇州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園林,始為五代吳越五錢繆之子錢元亮的池館,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詩人蘇舜欽被貶,流寓吳中,以四萬錢購得孫氏園址,在北部土山傍水處筑亭名“滄浪”,取《孟子》和《楚辭》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意,自號滄浪翁,作《滄浪亭記》。亭之楹聯(lián)“春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經歷代更迭興廢,現(xiàn)占地1.1萬平方米,門前水面4862平方米。雖非宋時初貌,但園外清流縈回,園中古亭翼然,丘山古木,仍不失舊時風韻?!皽胬送ぁ爸饕皡^(qū)以山林為核心,四周環(huán)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長廊又利用園外的水畫,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溝通園內、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滄浪亭漏窗及長廊中國古典園林的類型(一)按園林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公家具購買合同書
- 消防器材維修合同
- 養(yǎng)殖場轉讓協(xié)議
- 汽車后市場汽車配件供應鏈管理方案
- 有機肥購買合同書
- 婚慶策劃服務合同及免責條款
- 西北農業(yè)大學合作協(xié)議
- 工會興趣小組活動方案
- 調研報告委托協(xié)議
- 建設工程施工總價合同
- EPC項目投標人承包人工程經濟的合理性分析、評價
- 項目投標BIM方案(投標專用)
- 社區(qū)電動車棚新(擴)建及修建充電車棚施工方案(純方案-)
- 統(tǒng)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大單元整體作業(yè)設計含答案
- 2024年中考數(shù)學專題訓練 專題10 截長補短模型綜合應用(知識解讀)
- 專利分析評議報告
- 員工招聘與人才引進培訓課件
- 財務合規(guī)管理培訓課件
- 裝配式預制剪力墻外墻板制作教學課件:預制外墻板生產流程
- 英語旅游文本的句式特點及其翻譯
- 咖啡種植園項目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