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課件_第1頁
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課件_第2頁
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課件_第3頁
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課件_第4頁
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播學概論傳播學概論1課程安排本學期共14周52課時9月18日第一講傳播與傳播學9月25日第二講信息、符號與訊息10月9日第三講傳播類型10月16日第四講傳播者10月23日第五講傳播內容10月30日第六講傳播媒介11月6日期中作業(yè)11月13日第七講受眾11月20日第八講傳播效果(上)11月27日第九講傳播效果(下)12月4日第十講傳播研究方法12月11日第十一講批判學派—媒介研究12月18日總結12月25日復習答疑課程安排2精品資料精品資料3你怎么稱呼老師?如果老師最后沒有總結一節(jié)課的重點的難點,你是否會認為老師的教學方法需要改進?你所經(jīng)歷的課堂,是講座式還是討論式?教師的教鞭“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笨,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娘……”“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4期末總成績平時成績占40%(出勤+期中作業(yè))期末成績占60%(閉卷考試)期末總成績平時成績占40%(出勤+期中作業(yè))5參考書目1、《傳播學引論·修訂版》,李彬著,新華出版社2003…………生動流暢2、《現(xiàn)代大眾傳播學》,張國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通俗易懂3、《傳播學總論》,胡正榮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豐富翔實4、《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成熟完備5、《傳播學概論》,施拉姆著,新華出版社1984…理論源頭6、《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賽弗林等著,華夏出版社…經(jīng)典教材7、《傳播學史》,羅杰斯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學科歷史8、《20世紀傳播學經(jīng)典文本》,張國良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資料匯總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6第一講傳播與傳播學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7 I、什么是傳播學?

傳播學,就是關于傳播的學問。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8一、傳播學的研究對象1、人類傳播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傳播思想、傳播實踐、傳播技術的發(fā)展2、人類傳播的形態(tài) 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等基本類型、跨文化傳播、發(fā)展傳播、新聞、輿論、宣傳、廣告、公關、營銷等3、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結構 宏觀層面:傳播與社會 微觀層面:傳播內部過程、傳播產(chǎn)業(yè)、傳媒機構一、傳播學的研究對象9二、傳播學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1、實地調查法

2、內容分析法

3、實驗法(4、個案研究法) 定性研究方法二、傳播學的研究方法10三、傳播學的誕生與發(fā)展傳播學作為一門學科,孕育于20世紀上半葉,形成于20世紀中期,首先誕生在美國。1、政治 美國的政治生活;兩次世界大戰(zhàn)。2、經(jīng)濟 廣告的發(fā)展;大眾傳播業(yè)的發(fā)展。3、社會 正面影響;負面影響。4、學術 社會學、心理學、新聞學、政治學、符號學、語言學等; 三論:信息論、控制論、系統(tǒng)論。三、傳播學的誕生與發(fā)展11傳播學的四大先驅1、政治學家拉斯維爾(1902-1978) 宣傳理論;五W模式;傳播的三大社會功能;內容分析法。傳播學的四大先驅12傳播學的四大先驅2、心理學家盧因 (1890-1947) “把關人”; 場論,團體動力學; 實驗法。傳播學的四大先驅13傳播學的四大先驅3、社會學家拉扎斯菲爾德(1901-1976) 兩級傳播論;哥倫比亞學派;調查研究法。傳播學的四大先驅14傳播學的四大先驅4、社會心理學家霍夫蘭 (1912-1961) 態(tài)度說服理論; 耶魯學派; 實驗法。傳播學的四大先驅15傳播學的鼻祖和創(chuàng)建者威爾伯·施拉姆(1907~1987)傳播學的鼻祖和創(chuàng)建者16威爾伯·施拉姆

▲對前人的傳播研究加以系統(tǒng)化、正規(guī)化、完善化,創(chuàng)立了傳播學。

▲一生寫了30多部傳播學論著,貢獻了眾多的理論成果。

《報刊的四種理論》 《大眾傳播媒介與國家發(fā)展》 《男人、女人、訊息和媒介:人類傳播概覽》《傳播學概論》 ▲大力推進傳播學教育,創(chuàng)立了四個傳播研究機構,形成了“施拉姆學派”。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17傳播學的發(fā)展1.早期傳播學研究(20世紀20—70年代)第一階段20世紀20—30年代“槍彈論”第二階段20世紀60—70年代“有限效果論”2.中期傳播學研究(20世紀60—70年代)傳播效果研究——傳播過程研究3.當代傳播學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批判學派與美國經(jīng)驗學派對峙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18 II、什么是傳播?

“人類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傳播”?“(傳播)沒有只屬于它自己的土地。傳播是基本的社會過程?!薄柌な├穫鞑W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19說文解字

傳播

《北史·突厥傳》:傳播中外,咸使知聞。說文解字20說文解字Communication▲拉丁語源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歐語源為kom-moini▲communication,為“共有”加“交換”之意說文解字21

▲共享說“傳播就是變獨有為共有的過程?!? ——戈德

▲互動關系說“傳播可以定義為通過訊息進行的社會的相互作用?!薄癫{

▲符號說“運用符號——詞語、畫片、數(shù)字、圖表等傳遞信息、思想、感情、技術等。這種傳遞的行動或過程通常稱為傳播?!?——貝雷爾森和塞納

▲目的、影響、反應說傳播就是“某個人(傳播者)傳遞刺激(通常是語言的)以影響另一些人(接受者)行為的過程?!薄舴蛱m ▲共享說22傳播是一種行為,一種過程。傳播的兩個要素:1、信息——傳播行為的內容2、流動——傳播行為的方式因此,傳播,就是信息的流動過程。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23一、傳播的內容傳播的內容就是信息。信息是“兩次不確定性之差”。換句話說,信息就是能夠減少或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

▲物質 客觀世界的組成要素: ▲能量

▲信息一、傳播的內容24二、傳播的類型 非人類傳播傳播 非社會傳播:自我傳播 人類傳播 人際傳播 社會傳播 組織傳播 大眾傳播 傳播的四種基本類型二、傳播的類型25三、傳播的形式演進1、符號和信號時代 開始于早期類人靈長類到早期猿人的進化時期2、口語時代 開始于9萬年到4萬年前3、文字時代 開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4、印刷時代 開始于公元450年5、大眾傳播時代 開始于19世紀中期6、網(wǎng)絡傳播時代 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三、傳播的形式演進26人類傳播的四次飛躍1、第一次飛躍:從本能傳播到主動傳播2、第二次飛躍:4萬年前,語言產(chǎn)生3、第三次飛躍:3500年前,文字產(chǎn)生4、第四次飛躍:19世紀中葉,近代傳播工具誕生5、第五次飛躍:?傳播學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27施拉姆的“最后7分鐘”比喻如果把人類的歷史共有100萬年,假設這等于一天。1天=100萬年1小時=41666.67年1秒鐘=11.57年那么這一天中,人類文明的進展如下:晚上9點33分,出現(xiàn)了原始語言(10萬年前)晚上11點,出現(xiàn)了正式語言(4萬年前)晚上11點53分,出現(xiàn)了文字(3500年前)午夜前46秒,古登堡發(fā)明了近代印刷術(1450年)午夜前5秒,電視首次公開展出(1926年)午夜前3秒,電子計算機、晶體管、人造衛(wèi)星問世(分別為1946、1947、1957年)施拉姆的“最后7分鐘”比喻28因此,施拉姆說: “這一天的前23個小時,在人類傳播史上幾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發(fā)展都集中在這一天的最后7分鐘?!眰鞑W概論--傳播與傳播學--ppt課件29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如果從人類最近的祖先智人開始算,人類的歷史只有5萬年。如果62年為一代人,那么人類迄今共800代人。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直到第730代人才開始使用文字。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術。直到第798代人才發(fā)明了電動機。如今人類使用的絕大多數(shù)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創(chuàng)造的。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30人類傳播的演進規(guī)律(一)傳播手段與傳播媒介隨著人類發(fā)展而不斷進步,不斷打破時空界限,不斷創(chuàng)造人類新的經(jīng)驗類型。

1、加速度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