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1頁
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2頁
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3頁
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4頁
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一、單項選擇(本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2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II?時節(jié)》有一組唯美的鏡頭:禾苗在春雨中茁壯成長,

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時飽滿的稻穗“笑”彎了腰。此情此景()

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謀人D.河姆渡人

2.(2分)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都是我國境內已知的著名原始人。我們要想獲得他們

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主要依靠()

A.神話傳說B.考古發(fā)掘C.史書記載D.學者推斷

3.(2分)梁啟超在《飲冰室合集》中說“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

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為一族之形()

A.二皇五帝B.堯、舜、禹

C.秦始皇D.炎帝和黃帝

4.(2分)《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

的“小康”之世?!按笕耸兰耙詾槎Y,禮義以為紀。”中國最早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

征的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5.(2分)相傳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戲時,將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的形狀交給了

弟弟:“我就用這個來分封你吧?!睅滋旌螅芄埱蟪赏踹x擇吉日封叔虞為諸侯,周成

王把唐封給了叔虞。與這則故事相關的是()

A.世襲制B.分封制C.君主專制D.禪讓制

6.(2分)下列描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①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②甲骨文記載的內容涉及祭祀、戰(zhàn)爭等方面

③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④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夏朝開始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2分)“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建設的深厚滋養(yǎng)?!比鐖D所示文物鑄造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時期D.戰(zhàn)國時期

8.(2分)據(jù)《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水旱從人,不知饑饃。時無荒年,天下謂之()

A.靈渠B.都江堰C.永濟渠D.大運河

9.(2分)秦統(tǒng)一后,為改變幣制混亂的狀況,由政府統(tǒng)一鑄造通行全國的貨幣(如圖所示)

A.加強了各地的行政管理

B.促進了各地的經濟交流

C.加強了各地的交通往來

D.有利于各地的文化交流

10.(2分)劉秀重建漢朝,天下從亂走向治,從紛爭走向統(tǒng)一。劉秀以他非凡的膽識和才

干,開創(chuàng)了治世局面。這一局面是()

A.“楚漢之爭”B.”文景之治

C.光武中興D.州牧割據(jù)

11.(2分)對如圖所反映歷史現(xiàn)象的準確理解是()

<=1

依賴宦官

A.外戚宦官交替專權B.社會局面比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無權D.諸侯強大威脅中央

12.(2分)“一次次地回望,回望長安城內的萬家燈火?!銥楦筛甓鴣?,為鑿空西域而

來,你……卻收獲了一條燦爛千年的絲路?!辈牧现械摹澳恪笔牵ǎ?/p>

A.甘英B.張騫C.班勇D.班超

13.(2分)歷史學習中要關注目錄和章節(jié)標題,以便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根據(jù)如圖提供的

關鍵詞,請你為其選擇一個最恰當?shù)膯卧獦祟}()

關鍵詞:

秦統(tǒng)一中國

秦末農民大起義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14.(2分)初步掌握識別歷史地圖的方法是“時空觀念素養(yǎng)”的要求。如圖所示為()

15.(2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衛(wèi)溫率船隊到達臺灣,

加強大陸與臺灣的聯(lián)系是在()

A.春秋時期B.戰(zhàn)國時期C.漢朝時期D.三國時期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16題11分,17題11分,18題8分,19題10分,共40

分)

16.(11分)改革、創(chuàng)新與開放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改革篇】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賞不私親近。

——《戰(zhàn)國策?秦策「》

【創(chuàng)新篇】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結構圖(如圖)

,

一3-

FI

材料三:西漢初,諸侯王勢力強大,各自獨霸一方,政治上甚至公開反抗朝廷派來的官

吏,有的還企圖謀反。

——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教材

【開放篇】

材料四:

材料五:它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沿著這條路,中國將絲

綢、瓷器……傳到西方

一—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君治秦”中最能直接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

措施。

(2)秦始皇首創(chuàng)了材料二中的這種制度,寫出這一制度的名稱。該朝代為了加強對地方

的統(tǒng)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3)針對材料三這種現(xiàn)象,西漢的漢武帝采納了什么建議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4)根據(jù)材料四指出漢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新疆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今新

疆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標志是什么。

(5)根據(jù)材料五并結合所學,說說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6)結合上述材料,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17.(11分)農業(yè)、農村、農民一直是我們國家關注的焦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這一時期人們使用磨制石斧等工具先砍伐地面上的雜草樹木,在草木干燥后用

火焚燒,經過火燒的土地變得松軟,種植農作物。傳說炎帝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

還曾親嘗草藥,解決人民病痛之苦。

——王存、胡駿杰《中國神話大全》

材料二:如下圖

材料三:文帝重視農業(yè),十三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

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百二十錢減為四十錢。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上)

材料四:東晉政府……給予南遷人民免除稅役的權利,加之這一地區(qū)戰(zhàn)爭較少,社會秩

序比較安定

——摘編自《六朝的時代特征與六朝文化之形成》

(1)根據(jù)材料一說明原始農業(yè)興起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2)材料二中圖一反映了春秋時期農業(yè)發(fā)展的兩項重要技術,他們分別是什么?

(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發(fā)展農業(yè)的措施。他們的統(tǒng)治局面歷史上稱作什么?

(4)根據(jù)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東晉時期江南地區(qū)得以開發(fā)的原因。(任意答出

兩點即可)

(5)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為我國農業(yè)現(xiàn)代化發(fā)展獻計獻策。

18.(8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西北面,擊退了游牧部落;為了防止他們卷土重來,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

2000多年后的今天,長城的每一塊石頭都值一條人命,老百姓都為筑長城的事咒罵皇帝。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晉時期被漢人使用的胡床、椅子。(如圖)

的冰》?子

材料三:如表

鮮卑姓改為漢姓鮮卑姓改為漢姓

拓跋元步六孤陸

拔拔長孫賀蘭賀

達奚奚獨孤劉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誰?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長城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晉時期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請寫出這一時期一個內遷的

北方少數(shù)民族名稱。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舉措?這次改革的影響是什么?

(4)結合三則材料,概括我國從秦漢到南北朝時期民族關系的變化。

19.(10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科技與文化積淀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凝結著豐富的歷史智慧。某

中學歷史興趣小組以“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科技與文化”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閱讀材

料,回答問題。

【禮德文化育人鑄魂】

材料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史學泰斗藝術之美】

材料二:

“n3<M

;4Hr

一,

?-r?

??

4含

一?

?.人<

;^

2e

,

。

史學家A他飽讀詩書,游歷各“

41祇

地,搜集歷史資料書法作品B《》王羲之刻苦學

習,繼承各種書體的優(yōu)點,創(chuàng)作出這幅被稱

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作品。

【醫(yī)學瑰寶健康固本】

材料三:華佗對他的學生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銷,病

不得生,譬猶戶樞,創(chuàng)編了一套體操。吳普長期堅持,''年九十余,齒牙完堅”。

——摘自統(tǒng)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科技創(chuàng)新共同發(fā)展】

材料四:

(1)根據(jù)材料一,這兩則名言體現(xiàn)的是哪個學派的思想?請結合所學知識,在材料一中

任選一位人物簡述他的思想主張。(寫出任意一點即可)

(2)寫出材料二中史學家的姓名A的姓名及書法作品B的名稱?

(3)中醫(yī)總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健康養(yǎng)生的理念和實踐經驗。請根據(jù)材料三,寫出華

佗為幫助人們強身健體而創(chuàng)編的體操名稱?

(4)請從材料四中任選一位人物或一項科技,說明他能夠入選此主題的理由。(任選其

一即可)

(5)豐厚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應

該如何保護和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2023-2024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本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2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II?時節(jié)》有一組唯美的鏡頭:禾苗在春雨中茁壯成長,

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時飽滿的稻穗“笑”彎了腰。此情此景()

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謀人D.河姆渡人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水稻種植。

【解答】題干提供了關鍵信息“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結合課本所學分析,遺址位于在今

天浙江河姆渡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準確記憶課本基礎知識是答題的關鍵。

2.(2分)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都是我國境內已知的著名原始人。我們要想獲得他們

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主要依靠()

A.神話傳說B.考古發(fā)掘C.史書記載D.學者推斷

【分析】本題以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為背景,考查的學生對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

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

【解答】北京人、河姆渡人。要獲得他們生產,應依據(jù)考古發(fā)掘,是指直接經過搜集整

理和直接經驗所得、口述資料、考古遺址等都屬于第一手資料、學者推斷和史書記載都

不屬于第一手資料、生活。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遠古人類的驗證

方法。

3.(2分)梁啟超在《飲冰室合集》中說“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

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為一族之形()

A.二皇五帝B.堯、舜、禹

C.秦始皇D.炎帝和黃帝

【分析】本題考查炎帝和黃帝,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lián)合在涿鹿一戰(zhàn)中打

敗蚩尤部落,炎帝,經過長期發(fā)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炎帝和黃帝,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4.(2分)《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

的“小康”之世?!按笕耸兰耙詾槎Y,禮義以為紀?!敝袊钤缇邆湟陨稀靶】怠敝捞?/p>

征的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分析】本題以《禮記?禮運》中的一段文字為切入點,考查夏朝建立的相關知識。

【解答】由材料“'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可知,中國最早具備以上“小康”之世

特征的王朝是夏朝,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奴隸社會開始了,啟繼承

了王位。

故選:Ao

【點評】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夏朝建立的時間及其建立的意義。

5.(2分)相傳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戲時,將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的形狀交給了

弟弟:“我就用這個來分封你吧?!睅滋旌螅芄埱蟪赏踹x擇吉日封叔虞為諸侯,周成

王把唐封給了叔虞。與這則故事相關的是()

A.世襲制B.分封制C.君主專制D.禪讓制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為了鞏固統(tǒng)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奴隸分給親屬和功臣等,建立諸侯國,向天

子交納貢品。西周通過分封諸侯,加強了統(tǒng)治。據(jù)題干:“我就用這個來分封你吧”“周

成王把唐封給了叔虞”及所學知識可知。選項B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

分封制的相關史實。

6.(2分)下列描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①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②甲骨文記載的內容涉及祭祀、戰(zhàn)爭等方面

③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④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夏朝開始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甲骨文,知道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解答】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涉及祭祀、農牧

業(yè)、刑法、天文歷法等、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④說法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甲骨文,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2分)“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建設的深厚滋養(yǎng)。”如圖所示文物鑄造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時期D.戰(zhàn)國時期

【分析】本題考查青銅器,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圖片所示文物是商朝鑄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ACD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青銅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8.(2分)據(jù)《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水旱從人,不知饑饃。時無荒年,天下謂之()

A.靈渠B.都江堰C.永濟渠D.大運河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史實,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

“天府之國”。

【解答】根據(jù)材料可知,描寫的是水利工程都江堰所發(fā)揮的作用,公元前256年,在成

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堤防、排沙,發(fā)揮出防洪、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成

都平原成為沃野。B符合題意。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都江堰修建的時期、位置、人物

及其作用。

9.(2分)秦統(tǒng)一后,為改變幣制混亂的狀況,由政府統(tǒng)一鑄造通行全國的貨幣(如圖所示)

A.加強了各地的行政管理

B.促進了各地的經濟交流

C.加強了各地的交通往來

D.有利于各地的文化交流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秦滅六國以后,秦始皇統(tǒng)一了文字、貨幣、

度量衡,規(guī)定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圓形方孔半兩錢。

【解答】圖片反映的是秦滅六國以后,秦始皇統(tǒng)一了貨幣,這一措施促進了各地的經濟

交流。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tǒng)一措施

的相關知識點。

10.(2分)劉秀重建漢朝,天下從亂走向治,從紛爭走向統(tǒng)一。劉秀以他非凡的膽識和才

干,開創(chuàng)了治世局面。這一局面是()

A.“楚漢之爭”B.“文景之治”

C.光武中興D.州牧割據(jù)

【分析】本題考查光武中興的相關內容,準確解讀材料信息。

【解答】A.楚漢之爭是秦朝滅亡后,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統(tǒng)治權力而進行的戰(zhàn)爭。

B.文景之治出現(xiàn)于漢文帝、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C.根據(jù)材料及所學可知,光武帝為了鞏固統(tǒng)治。他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刑罰,裁減

官員,懲處貪官污吏,緩和民族矛盾,社會出現(xiàn)了比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光武中興”。

D.東漢后期,形成了州牧割據(jù)的局面。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

識記光武中興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yǎng)。

11.(2分)對如圖所反映歷史現(xiàn)象的準確理解是()

<=i

依賴宦官

A.外戚宦官交替專權B.社會局面比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無權D.諸侯強大威脅中央

【分析】本題考查了東漢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公元25年,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

史稱東漢。劉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會安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史稱這個時

期的統(tǒng)治為“光武中興”。

【解答】東漢中期以后,由于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形成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

東漢王朝走向了衰亡。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東漢政治上的突出特點是

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12.(2分)“一次次地回望,回望長安城內的萬家燈火?!銥楦筛甓鴣恚瑸殍徔瘴饔蚨?/p>

來,你……卻收獲了一條燦爛千年的絲路?!辈牧现械摹澳恪笔牵ǎ?/p>

A.甘英B.張騫C.班勇D.班超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張騫出使西域相關知識的掌握,漢武帝為反擊匈奴,于公

元前138年,派張騫出使西域。

【解答】據(jù)題干“一次次地回望,回望長安城內的萬家燈火,為鑿空西域而來,匈,你……

卻收獲了一條燦爛千年的絲路,材料中的“你”是張騫,于公元前138年。張騫到過大

宛,獲得了前所未聞的西域資料。司馬遷將此行稱為“鑿空”,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漢

朝終于和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關系。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張騫出使西域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

13.(2分)歷史學習中要關注目錄和章節(jié)標題,以便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根據(jù)如圖提供的

關鍵詞,請你為其選擇一個最恰當?shù)膯卧獦祟}()

關鍵詞:

秦統(tǒng)一中國

秦末農民大起義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分析】本題考查秦漢時期的時代特征。秦漢時期的時代特征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和鞏固。

【解答】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于秦漢時期。秦的統(tǒng)一,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

一統(tǒng)的局面。漢武帝即位后,實現(xiàn)西漢王朝政治、軍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故最恰當?shù)?/p>

單元標題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秦漢時期的時代特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

基礎知識。

14.(2分)初步掌握識別歷史地圖的方法是“時空觀念素養(yǎng)”的要求。如圖所示為()

A.牧野之戰(zhàn)B.官渡之戰(zhàn)C.赤壁之戰(zhàn)D.泗水之戰(zhàn)

【分析】本題考查赤壁之戰(zhàn)的相關知識,關鍵是對圖片的解讀。

【解答】觀地圖中的信息“赤壁”“孫權、劉備軍”“曹操軍”可知。208年曹操為統(tǒng)一全

國發(fā)動赤壁之戰(zhàn),聯(lián)合江東的孫權,以少勝多。在赤壁之戰(zhàn)后,不敢再輕易南下;劉備

乘機占領湖北,又向西進占四川。C項符合題意,排除A項,排除B項,排除D項。

故選:Co

【點評】注意對地圖的解讀,掌握赤壁之戰(zhàn)的時間、經過及其影響等知識。

15.(2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衛(wèi)溫率船隊到達臺灣,

加強大陸與臺灣的聯(lián)系是在()

A.春秋時期B.戰(zhàn)國時期C.漢朝時期D.三國時期

【分析】本題考查三國時期經濟發(fā)展的相關知識點。230年吳國將軍衛(wèi)溫奉命率萬人船隊

到達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臺灣。

【解答】三國時期,公元230年,這是大陸人民大規(guī)模到達臺灣的第一次明確記錄。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歷史上大陸與臺灣的聯(lián)系,屬于基礎性的知識點,結合教材熟練記

憶即可。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16題11分,17題II分,18題8分,19題10分,共40

分)

16.(11分)改革、創(chuàng)新與開放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改革篇】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賞不私親近。

——《戰(zhàn)國策?秦策一》

【創(chuàng)新篇】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結構圖(如圖)

,

3一

材料三:西漢初,諸侯王勢力強大,各自獨霸一方,政治上甚至公開反抗朝廷派來的官

吏,有的還企圖謀反。

——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教材

【開放篇】

材料四:

材料五:它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沿著這條路,中國將絲

綢、瓷器……傳到西方

——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君治秦”中最能直接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

措施。

(2)秦始皇首創(chuàng)了材料二中的這種制度,寫出這一制度的名稱。該朝代為了加強對地方

的統(tǒng)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3)針對材料三這種現(xiàn)象,西漢的漢武帝采納了什么建議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4)根據(jù)材料四指出漢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新疆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今新

疆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標志是什么。

(5)根據(jù)材料五并結合所學,說說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6)結合上述材料,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分析】本題以五則文字圖片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的措施、漢武帝的

“推恩令”、絲綢之路的路線以及作用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1)根據(jù)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生產糧食。

(2)根據(jù)圖示可知,秦始皇首創(chuàng)了材料二中的這種制度是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制度,郡縣

制的實行。

(3)針對材料三這種現(xiàn)象,西漢的漢武帝采納了主父偃“推恩”的建議來加強中央對地

方的控制。

(4)根據(jù)材料四圖片可知,漢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西漢的長安,今新疆地區(qū)正

式歸屬中央政權的標志是西域都護的設置。

(5)根據(jù)材料五“它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中國將絲綢,

也為中國帶來了胡椒……葡萄、互鑒的成果,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與文化的交流。

(6)結合上述材料,我獲得的啟示有改革;順應歷史潮流的改革是強國之路、堅持對外

開放。

故答案為:

(1)鼓勵耕織,生產糧食。

(2)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制度;郡縣制。

(3)推恩(或推恩令)。

(4)長安;西域都護的設立。

(5)促進了東西方經濟與文化的交流,加強了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系。

(6)改革、創(chuàng)新與開放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等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

措施、漢武帝的“推恩令”、絲綢之路的路線以及作用等知識。

17.(11分)農業(yè)、農村、農民一直是我們國家關注的焦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這一時期人們使用磨制石斧等工具先砍伐地面上的雜草樹木,在草木干燥后用

火焚燒,經過火燒的土地變得松軟,種植農作物。傳說炎帝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

還曾親嘗草藥,解決人民病痛之苦。

——王存、胡駿杰《中國神話大全》

材料二:如下圖

材料三:文帝重視農業(yè),十三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

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百二十錢減為四十錢。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上)

材料四:東晉政府……給予南遷人民免除稅役的權利,加之這一地區(qū)戰(zhàn)爭較少,社會秩

序比較安定

——摘編自《六朝的時代特征與六朝文化之形成》

(1)根據(jù)材料一說明原始農業(yè)興起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2)材料二中圖一反映了春秋時期農業(yè)發(fā)展的兩項重要技術,他們分別是什么?

(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發(fā)展農業(yè)的措施。他們的統(tǒng)治局面歷史上稱作什么?

(4)根據(jù)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東晉時期江南地區(qū)得以開發(fā)的原因。(任意答出

兩點即可)

(5)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為我國農業(yè)現(xiàn)代化發(fā)展獻計獻策。

【分析】本題考查鐵器和牛耕的出現(xiàn)、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文景之治、人口南遷和江南地

區(qū)的開發(fā)等相關史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1)根據(jù)材料一“這一時期人們使用磨制石斧等工具先砍伐地面上的雜草樹木,

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燒,即可進行播種。傳說炎帝開墾耕種,種植五谷和蔬菜,解決人

民病痛之苦”可知、農作物的種植。

(2)材料二中圖一反映了春秋時期農業(yè)發(fā)展的兩項重要技術,他們分別是鐵制農具和牛

耕,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xiàn),并為開發(fā)山林。

(3)根據(jù)材料三“文帝重視農業(yè),十三年下詔全免田租,即三十稅一。文帝時,算賦也

由每年百二十錢減為四十錢”可知、景帝發(fā)展農業(yè)的措施是減免田租、算賦。

(4)根據(jù)材料四“東晉政府……給予南遷人民免除稅役的權利,加之這一地區(qū)戰(zhàn)爭較少,

江南經濟因此迅速發(fā)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給江南地區(qū)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南方

政局穩(wěn)定;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的辛勤耕作。

(5)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大力發(fā)展農業(yè)科技等。

故答案為:

(1)磨制工具的發(fā)展、農作物的種植。

(2)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

(3)減免田租;減輕徭役?!拔木爸巍?。

(4)北方人口南遷,給江南地區(qū)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南方政局穩(wěn)定;南北方勞動人民

共同的辛勤耕作。

(5)我們要制定恰當?shù)霓r業(yè)政策、大力發(fā)展農業(yè)科技等。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鐵器和牛耕的出現(xiàn)、

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文景之治、人口南遷和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等相關史實。

18.(8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西北面,擊退了游牧部落;為了防止他們卷土重來,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

2000多年后的今天,長城的每一塊石頭都值一條人命,老百姓都為筑長城的事咒罵皇帝。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晉時期被漢人使用的胡床、椅子。(如圖)

材料三:如表

鮮卑姓改為漢姓鮮卑姓改為漢姓

拓跋元步六孤陸

拔拔長孫賀蘭賀

達奚奚獨孤劉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誰?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長城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晉時期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請寫出這一時期一個內遷的

北方少數(shù)民族名稱。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舉措?這次改革的影響是什么?

(4)結合三則材料,概括我國從秦漢到南北朝時期民族關系的變化。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秦始皇修筑長城及目的。

(2)本題主要考查西晉時期五個內遷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

(3)本題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及影響。

(4)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從秦漢到南北朝時期民族關系的變化。

【解答】(1)據(jù)材料■“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們仍要談起這??事實:有100萬人

為修筑長城而死去,老百姓都為筑長城的事咒罵皇帝,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秦始皇,

秦始皇時期修筑了萬里長城,但也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2)西晉時期,五個內遷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是匈奴、羯、氏、羌。

(3)據(jù)材料三“鮮卑姓改為漢姓”可知,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漢姓的措施,北魏孝

文帝即位后,494年遷都洛陽。他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禁用鮮卑語;改鮮卑姓為漢姓;

這些措施,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

(4)結合三則材料可知,我國從秦漢到南北朝時期民族關系從民族間的對抗到民族融合。

故答案為:

(1)秦始皇。目的:抵御匈奴。

(2)匈奴、鮮卑、羯、氏、羌

(3)改漢姓。影響:促進了民族交融。

(4)變化:從民族間的對抗到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秦始皇

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人口的內遷的相關史實。

19.(10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科技與文化積淀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凝結著豐富的歷史智慧。某

中學歷史興趣小組以“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科技與文化”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閱讀材

料,回答問題。

【禮德文化育人鑄魂】

材料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史學泰斗藝術之美】

材料二:

“A

;??4a.w

-rl

??.4?

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