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律知識法治建設知識競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知識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法律知識法治建設知識競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知識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法律知識法治建設知識競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知識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法律知識法治建設知識競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知識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法律知識法治建設知識競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知識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法律知識法治建設知識競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知識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參考題庫(共25題)1.對于()案件,實行“一裁終局”。A、小額爭議案件B、大額爭議案件C、執(zhí)行國家勞動標準發(fā)生的爭議D、執(zhí)行企業(yè)勞動標準時發(fā)生的爭議2.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A、60天B、六個月C、一年D、兩年3.國務院《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于()年發(fā)布。A、1990B、1991C、1992D、19934.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提請仲裁是否受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的限制?5.當事人是否可以委托他人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活動?6.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職責是什么?7.引起仲裁時效中斷的原因不包括()A、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的B、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的C、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的D、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8.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是否可以進行質證和辯論?9.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怎樣組成的?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是()頒布的。A、2006年12月30日B、2007年4月30日C、2007年12月29日D、2006年12月29日11.可以調解勞動爭議的有哪些組織?12.哪些情形下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員應當回避?當事人可以以什么方式提出仲裁員回避申請?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于()年發(fā)布。A、2001B、2002C、2003D、200414.1956年至1986年,勞動爭議處理制度處于()時期。A、建立B、中斷C、空白D、恢復和發(fā)展15.制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16.在進入仲裁程序后,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嗎?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的解決勞動爭議的程序是什么?18.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yè)代表組成。19.以下是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存在問題的是()A、周期長、效率低B、維權成本高C、受案范圍窄D、其他問題20.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可以終局裁決嗎?21.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成員有()A、勞動行政部門代表B、同級工會代表C、用人單位代表D、職工代表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主體適用范圍有()。A、民辦非企業(yè)單位B、事業(yè)單位聘用人員C、勞務派遣D、非全日制用工23.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第三人?第三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24.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勞動爭議案件的管轄范圍是什么?25.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xié)議,用人單位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xié)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卷II一.參考題庫(共25題)1.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期間有多長?從何時起計算?2.勞動爭議的仲裁期限是多長時間?3.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由哪些人組成的?4.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是否有權向有關部門投訴?5.仲裁庭通過裁決決定的原則是什么?6.個人承包經營用工屬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主體適用范圍。7.如果當事人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xié)議,另一方當事人可否申請仲裁?8.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當以何種形式提交?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于()年發(fā)布。A、2005B、2006C、2007D、200810.對于大額爭議案件,實行“一裁終局”。11.國務院《國營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guī)定》于1988年發(fā)布。1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出臺的影響有()。A、完善企業(yè)用人制度體系B、完善勞動關系調整體系C、及時妥善處理勞動爭議D、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落實13.如果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當事人什么時候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14.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應當提交什么材料?15.勞動爭議調解組織調解勞動爭議的方式是什么?16.勞動爭議仲裁是否收費?17.關于“庭內調解”達成協(xié)議后,所作調解書的法律效力。表述正確的是()A、調解書只是雙方的協(xié)議,不具有法律效力B、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發(fā)生法律效力C、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十五日內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調解書發(fā)生法律效力D、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十五日內雙方當事人均未反悔的,調解書發(fā)生法律效力18.勞務派遣用工形式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如何確定?19.遇有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情況,職業(yè)指導人員在指導勞動者維權時,下列方式中優(yōu)先選擇的是()A、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B、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C、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D、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為什么當事人對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必須履行?如果不履行怎么辦?21.怎樣申請勞動爭議調解?22.對專門性問題是否需要鑒定?由誰確定鑒定機構?23.仲裁裁決書有哪些內容?24.仲裁庭是否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提供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25.1949年至1957年,勞動爭議處理制度處于中斷時期。卷III一.參考題庫(共25題)1.1949年至1956年,勞動爭議處理制度處于()時期。A、建立B、中斷C、空白D、恢復和發(fā)展2.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會導致什么法律后果?3.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當事人是哪些人?當事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于2010年發(fā)布。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于2001年發(fā)布。6.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確立的解決勞動爭議的原則,表述有誤的是()A、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則B、合法、公正、及時的原則C、依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原則D、著重調解的原則7.勞動行政部門對勞動爭議仲裁活動如何進行指導?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于()年發(fā)布。A、2007B、2008C、2009D、20109.勞動爭議的處理方式應該是()A、協(xié)商、調解、仲裁、訴訟B、調解、仲裁、訴訟C、仲裁、訴訟D、仲裁10.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如何處理當事人提交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請?1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是2009年5月1日實施的。12.1956年至1987年,勞動爭議處理制度處于建立時期。13.勞動仲裁委員會是如何設立的?14.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事項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如果用人單位在調解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勞動者可否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15.國務院《國營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guī)定》于()年發(fā)布。A、1985B、1986C、1987D、198816.哪些爭議案件可以先予執(zhí)行?仲裁裁決先予執(zhí)行的條件是什么?17.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中斷?時效中斷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如何計算?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是()頒布,()實施的。A、2006年12月30日,2007年4月30日B、2007年12月29日,2008年5月1日C、2007年5月1日,2008年12月29日D、2006年12月29日,2007年5月1日19.用人單位對終局裁決不服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訴?20.勞動爭議仲裁的管轄適用什么原則?21.擔任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的條件是什么?22.《勞動法》于()年發(fā)布,其中第十章對勞動爭議進行了規(guī)定。A、1993B、1994C、1995D、199623.協(xié)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中的“三方”指的是()A、仲裁委員會、勞動者、用人單位B、政府代表、職工代表、企業(yè)組織代表C、勞動行政部門、職工代表、工會D、職工代表、工會、企業(yè)聯合會24.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應當具備哪些內容?25.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內容適用范圍。卷I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A,C2.參考答案:C3.參考答案:D4.參考答案:實踐中,勞動者出于保住工作的考慮,對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用人單位拖欠勞動報酬一般不敢積極爭取。為了防止用人單位利用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只有一年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爭議解調仲裁法對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如何適用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作了特別規(guī)定。根據規(guī)定,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不受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的限制。即只要當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對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不論經過多長時間,勞動者都可以提請勞動爭議仲裁,不適用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同時規(guī)定,勞動關系終止的,仲裁申請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也就是說,勞動關系終止時,勞動報酬爭議仲裁申請恢復實行時效制度,只是時效期間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終止之日,用人單位不付或少付勞動報酬”相當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勞動關系終止之日就是計算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的起算點。5.參考答案:一般來講,民事法律行為除婚姻登記、收養(yǎng)等涉及人身關系的法律事務需要由本人親自實施外,可以委托他人進行。當事人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活動,本質上屬于民事法律行為,在勞動爭議案件處理中,當事人可能因為事務繁忙、業(yè)務知識不熟悉等原因不能或者沒必要親自處理涉及自身利益的一些事務,可以委托他人代理。所謂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權范圍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獨立與第三人實施的法律行為,由此產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代理的實質是受他人之委托,以他人之名義實施受委托事項的法律行為。在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機制中實行代理制度,不僅可以彌補被代理人精力、知識的不足,充分保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而且還能提高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效率。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案件的雙方當事人是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的,可以不親自為之。因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6.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4項職責: (1)聘任、解聘專職或者兼職仲裁員。由于勞動爭議仲裁是由仲裁庭進行審理的,仲裁庭由3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員是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主體。仲裁員可以是專職的,也可以是兼職的。按照現行做法,專職仲裁員是從勞動行政部門專門從事勞動爭議處理工作的人員中聘任的;兼職仲裁員是從符合條件的工會工作者、法律專家、學者、律師等專業(yè)人士中聘任的。仲裁員的聘任工作由仲裁委員會負責。仲裁委員會應按照該法有關仲裁員資格的規(guī)定聘任仲裁員。 (2)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當事人提出仲裁申請,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其申請進行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受理后,才將案件交給仲裁庭進行審理。 (3)討論重大和疑難的勞動爭議案件。重大和疑難的案件主要指勞動爭議涉及面較廣、社會影響較大、當事人權利義務較難確定等情況。 (4)對仲裁活動進行監(jiān)督。按照現行有關規(guī)定,仲裁委員會對仲裁活動監(jiān)督的主要內容包括對仲裁員的管理、對仲裁庭組成和案件的審批、對錯案的糾正等。7.參考答案:D8.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質證和辯論。質證和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當事人對案件事實和有爭議的問題以及對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陳述自己的主張和意見,相互進行質證和辯論,是當事人在程序法上的權利。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的質證和辯論權利作了明確規(guī)定,這為當事人行使質證和辯論權利提供了法律依據。在仲裁庭的主持下,通過當事人之間相互質證和辯論,有利于仲裁庭查明案件事實,有利于當事人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仲裁庭應當尊重和切實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質證和辯論的權利。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當事人的質證和辯論權利的規(guī)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質證和辯論是當事人在程序法上的一項重要權利。勞動爭議仲裁申請人申請仲裁,陳述事實和理由,提出請求并以證據證明請求屬于正當,被申請人有權針對仲裁申請?zhí)岢龃疝q,對申請人陳述的事實、理由以及提供的證據可以進行辯論、質證,以證明仲裁請求是否屬實、是否正當合理。申請人可以針對被申請人的答辯、質證以及提供的證據繼續(xù)進行質證和辯論。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當事人質證和辯論的權利是當事人在程序法上的一項重要權利。仲裁庭應當告知當事人有權利針對案件事實、有關問題以及相互提供的證據進行質證和辯論。在質證和辯論階段,當事人有權就案件的實體方面、程序方面以及法律適用方面,充分進行質證和辯論,陳述自己的主張和意見。 (2)仲裁庭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經過質證和辯論,查明或者基本查明了案件事實,當事人不再辯論、質證,或者當事人、仲裁庭認為無需再質證和辯論時,仲裁庭可以決定終結質證和辯論。質證和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當事人也有權進行最后陳述,提出最后意見。9.參考答案:由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性質是法律授權依法獨立處理勞動爭議的專門機構,因此,其組成應當是法定的。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三方面代表組成,即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yè)方面代表。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主管部門,負有執(zhí)行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職責,應當在處理勞動爭議方面起主導作用;工會代表作為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專門組織參加到仲裁委員會中,代表勞動者,維護勞動者的權益;企業(yè)方面的代表,代表用人單位,依法維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三方代表組成,保證了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公正性。10.參考答案:C11.參考答案: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條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fā)生勞動爭議,可以到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1)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在企業(yè)內部設立的勞動爭議調解機構。調解工作者出自企業(yè)內部,對企業(yè)的情況比較了解,對爭議發(fā)生的經過也比較清楚,能夠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上,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斷,對爭議雙方進行正確引導,通過協(xié)商方式達成協(xié)議。企業(yè)內部的調解有利于及時化解矛盾,防止雙方矛盾激化,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發(fā)展。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具有及時、易于查明情況、方便爭議當事人參與調解活動等優(yōu)點,對于繼續(xù)留在原單位工作的職工,通過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解決矛盾與沖突,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主要有村委會、居委會、基層司法組織。根據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規(guī)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下設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進行工作。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及時調解民間糾紛,增進人民團結,維護社會安定。由于我國各種企業(yè)的規(guī)模不同,有些規(guī)模不大的企業(yè)和大量新建企業(yè),尤其是非公有制企業(yè),沒有依法建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一些建立了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企業(yè)也因為調解員的下崗、退休而沒有及時調整和補充。當這些企業(yè)中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fā)生勞動爭議時,可到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人民調解是我國法制建設中一項獨特的制度,是現行調解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時,以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爭議的雙方當事人進行合理疏導,促使糾紛各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平等協(xié)商,自愿達成協(xié)議。人民調解對增進人民團結、維護社會安定、減少糾紛、預防犯罪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3)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體制的過渡階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也在大量增加,大量的非公有制企業(yè)和新建企業(yè)內部沒有設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針對這些企業(yè)中發(fā)生的勞動爭議,同時也為了有效緩解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爭議不斷增加的壓力,除上述兩個調解組織外,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設立了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如:有些省在有條件的鄉(xiāng)鎮(zhèn)設立了勞動關系協(xié)調組織,從事勞動爭議的預防和調解工作;有些市在社區(qū)(村)一級的社區(qū)勞動服務站內建立了社區(qū)(村)勞動爭議調解辦公室,負責轄區(qū)內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工作。這些組織在實踐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很多地方勞動調解工作得到了加強,大部分矛盾在基層得以解決。12.參考答案: 程序法中的回避制度,是指在訴訟或者非訴訟程序活動中,為保證活動的公正性,活動參與人或者案件的辦理人與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社會關系而應排除其參與活動的法律制度。仲裁活動中的回避制度是一個重要的程序法律制度,它可以使仲裁員合法地退出本案,又可以消除當事人的某些顧慮,保證案件仲裁的公正性。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仲裁員應當回避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四種: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即仲裁員是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當事人一方;仲裁員與仲裁案件當事人或者代理人是近親屬。近親屬,一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即與本案的處理有利害關系。為了確保仲裁的公正性,所謂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應當采用嚴格解釋主義,即應當是指仲裁員與本案存在某種直接或者間接的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即是指仲裁員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社會關系,如同鄉(xiāng)關系、同學關系、同事關系、是當事人或者代理人的近親屬的近親屬等。仲裁員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存在上述社會關系,可以認定為“可能影響公正仲裁”。 (4)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即仲裁員違反規(guī)定,在非正常工作時間、非規(guī)定場所私自會見當事人或者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吃、娛樂活動或直接接收禮物等。 仲裁員有上述情形,可以自行回避,即自動退出辦理本案的仲裁活動。仲裁員有上述情形,當事人也有權利向仲裁委員會提出回避申請。根據勞動爭議解調仲裁法的規(guī)定,回避申請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當事人申請回避時,應當說明申請回避的理由、原因。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及時審查,在查明情況后依法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并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13.參考答案:A14.參考答案:B15.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地規(guī)定了該法的立法目的,即: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wěn)定,制定該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勞動關系經歷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這個歷史性轉變是成功的,解放了生產力,增加了經濟發(fā)展的活力。同時,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和經濟結構調整進程的加快以及企業(yè)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yè)形式和勞動關系日趨多樣化,勞動用工制度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勞動用工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頻繁發(fā)生,在一些地區(qū)、行業(yè)和單位甚至相當嚴重,影響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wěn)定。近些年來,勞動爭議案件數量持續(xù)大幅上升,爭議案件日趨復雜,調處難度加大。勞動保障部的統(tǒng)計顯示,在1995-2006年的12年中,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增加13.5倍。同時,還存在勞動爭議處理周期長,勞動者維權成本高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現有勞動爭議處理的制度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和加強,該法通過對調解、仲裁組織的構成、職責以及處理勞動爭議的程序作出全面規(guī)定,強化了調解,完善了仲裁程序,加強了司法救濟,體現了盡最大可能將勞動爭議案件解決于基層的立法精神。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就業(yè)促進法相配套,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勞動法律制度,通過對勞動爭議的調解或者仲裁活動,查清事實、分清責任、化解矛盾,使當事人的權利得以實現,對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構建與發(fā)展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具有重要意義。16.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當事人自行和解是指仲裁程序開始后,雙方當事人就勞動爭議的標的,通過協(xié)商,自行達成和解協(xié)議,結束仲裁活動的行為。 (1)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享有自行和解權。在仲裁過程中,當事人雙方都可以通過協(xié)商自行達成和解。由于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是用人單位,另一方是勞動者,處理勞動爭議最理想的方式是充分協(xié)商。自行和解建立在自愿、平等協(xié)商、互諒互讓的基礎上,是在沒有第三個人參與的情況下達成的和解,是當事人自主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我國歷來倡導建立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和諧穩(wěn)定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共同心愿。勞動爭議仲裁雙方當事人通過平等協(xié)商平和地解決勞動爭議,有利于減少當事人之間的心理對抗,有利于當事人和睦相處,還可以避免當事人之間因解決爭議加劇雙方的隔閡和對立。通過當事人自行和解,解決勞動爭議,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wěn)定。 (2)和解協(xié)議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平等協(xié)商的基礎上,對解決勞動爭議達成共識,應當簽訂和解協(xié)議。協(xié)議中應明確勞動爭議的事實、解決勞動爭議的方案以及雙方的意見等。雖然當事人自行和解是當事人自己的權利,但是和解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3)申請仲裁的當事人可以撤回仲裁申請。當事人自行和解后,雙方簽訂了和解協(xié)議,申請仲裁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撤回仲裁的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當事人的申請后,應當準予撤回仲裁申請,并制作仲裁決定書。 當事人雙方自行和解不是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定程序,雙方當事人可以自愿進行和解,國家鼓勵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勞動爭議。但是,任何一方或者他人都不得強迫勞動爭議當事人進行自行和解。17.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的解決勞動爭議的程序是“一調一裁二審”,部分勞動爭議實行終局裁決的制度。我國從恢復解決勞動爭議的制度以來,一直實行的是“一調一裁兩審”的制度,這一制度經過多年實踐證明,能夠充分發(fā)揮調解和仲裁的作用,使勞動爭議在比較平和的氣氛中得到解決,盡量減少打官司,使勞動爭議盡可能地解決在基層,降低解決爭議的成本。雖然在該法審議過程中,也有人提出改變現行體制的意見,但考慮到這種體制經過20多年的實踐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在維護勞動關系當事人合法權益方面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不宜輕易改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基本上維持了現行的做法,同時,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勞動爭議案件處理周期長、成本較高的問題,對爭議事實較清楚或者涉及金額較小的金錢給付的部分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一裁終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該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里規(guī)定的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為:一是發(fā)生勞動爭議后,如果勞動者不愿意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也不愿意請工會或者第三方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或者雖然進行了協(xié)商,但沒有達成和解,或者雖然達成了和解協(xié)議,但事后當事人又反悔不履行和解協(xié)議時,可以先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二是如果當事人不愿意調解,或者雖然經調解組織進行調解后不能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或者雖然達成了調解協(xié)議,但事后當事人反悔,不履行調解協(xié)議的,當事人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三是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18.參考答案:正確19.參考答案:A,B,C,D20.參考答案:自1987年我國恢復勞動爭議仲裁制度以來,形成了“一調一裁兩審”的勞動爭議處理程序。20年實踐證明,“一調一裁兩審”能夠充分發(fā)揮調解和仲裁的作用,使勞動爭議盡可能地在比較平和的氣氛中得到解決,盡量減少打官司。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基本上維持了現行“一調一裁兩審”的程序,同時結合勞動爭議案件的實際情況,該法第四十七條新增加了兩類案件為終局裁決:第一類是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金額的爭議;第二類是因執(zhí)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fā)生的爭議。這兩類案件中,第一類屬于涉案數額較小,第二類屬于不執(zhí)行國家明確規(guī)定的勞動標準。這兩類案件在全部勞動爭議案件總數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增設上述兩類案件終局裁決的程序,目的首先是縮短勞動爭議案件處理的周期,使大量的勞動爭議案件盡快得到解決,使利益受損的勞動者盡快得到經濟補償。21.參考答案:A,B,C22.參考答案:A,B,C,D23.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仲裁第三人是指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對他人爭議的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的請求權,由于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此參加到已經開始的仲裁活動中的當事人。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首先,勞動爭議仲裁第三人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活動,必須是本案的處理結果與其有利害關系。其次,由于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仲裁活動。第三人提出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活動的申請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查第三人是否具備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活動的資格,并通知其審查結果。最后,在申請人提出勞動爭議仲裁申請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審查是否存在第三人。如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確認第三人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通知其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活動。 勞動爭議仲裁第三人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活動,必須是在仲裁活動已經開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尚未作出裁決之前。 在勞動爭議仲裁活動中,第三人有權了解申請人請求的事實和理由,以及被申請人答辯的事實和理由,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陳述自己對勞動爭議的意見;有權就仲裁裁決書中規(guī)定由其承擔的義務提出自己的主張。同時,第三人也應當履行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對其所確認的義務。24.參考答案: 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勞動爭議案件的管轄范圍限于該區(qū)域內。我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是按照行政區(qū)劃層層設立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各地勞動爭議處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在市、縣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勞動爭議,這樣規(guī)定方便當事人就地就近解決勞動爭議。同時,勞動爭議仲裁區(qū)域管轄與民事訴訟法地域管轄相一致,在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時,可以就地就近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僅對區(qū)域內的勞動爭議享有管轄權。一旦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發(fā)現其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不屬于本仲裁委員會管轄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到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或者將有關申請移送到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25.參考答案:正確卷II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時效,是指一定的事實狀態(tài)經過一定的時間導致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時效制度包括實體法中的時效制度和程序法中的時效制度。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屬于程序法中的時效制度,是指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有效期限。也就是說,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當在有效的期限內提出,否則超過有效的法定期間,喪失通過仲裁途徑尋求法律保護其合法權益的機會。建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制度,是為了敦促當事人及時行使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以便盡快解決當事人間的矛盾和糾紛,恢復經濟秩序、社會秩序,維護和促進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關系。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這一規(guī)定主要有兩個內容:第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法定期間為一年。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包括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有效期限是一年。當事人提出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應當在法定期間提出。這里需要說明一點,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勞動法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為“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這一時效期間短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的時效期間。根據立法法第八十三條關于“新法優(yōu)于舊法”的規(guī)定,自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施行之日起,應當以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為準,即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不適用勞動法規(guī)定的“六十日”。第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法定期間的起算點。根據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即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到下一年的同一日,為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一年的法定期間。如何理解“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呢?我們認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一般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日常情況、一般規(guī)律或者權利人所處環(huán)境能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2.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45日內結束。自1987年我國恢復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以來,勞動爭議案件逐年上升,勞動爭議案件日趨復雜,爭議內容越來越多樣化,調解處理的難度越來越大。為。了提高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效率,縮短處理勞動爭議的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勞動者維權的成本,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在勞動法規(guī)定的60日期限的基礎上縮短了仲裁期限,是為了加速審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及時、有效地保護當事人的權益。 對于一些特殊案件,案情相對比較復雜。例如,工傷爭議案件,在審理中需要經過勞動關系認定,或者工傷鑒定等程序,處理周期較長,難以在法定仲裁期限內作出裁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另外,在案件處理過程中,遇到工傷鑒定,當事人因故不能參加仲裁活動,或者其他致使仲裁庭無法繼續(xù)審理的情況,經仲裁委員會審查同意,可以中止仲裁。仲裁中止期間不應計入仲裁期限。 勞動爭議仲裁期限是法定期限,仲裁庭必須在法定期限內結案。如果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法律賦予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權利。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條還規(guī)定,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3.參考答案: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條的規(guī)定,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yè)代表組成。 (1)職工代表。職工代表可以由工會成員擔任,也可以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由工會成員作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中的一方,來組織和主持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是由我國工會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它通過平等協(xié)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xié)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yè)職工勞動權益。工會與職工聯系密切,工會應該認真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職工代表也可以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的代表,是基于全體職工的信任,了解企業(yè)職工的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代表企業(yè)職工的利益。所以職工代表既可以由工會成員擔任,也可以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 (2)企業(yè)代表。企業(yè)代表由企業(yè)負責人指定。企業(yè)代表對企業(yè)內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及企業(yè)的管理運營情況比較了解,對企業(yè)與職工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具體情況與發(fā)生原因也比較清楚,可以作為企業(yè)方面的代表與職工方面的代表共同組成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與職工代表共同參與企業(yè)與勞動者之間勞動爭議的調解。 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設主任,負責主持勞動爭議調解工作,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在調解勞動爭議時應做到處分公正。這一制度的設立與勞動法和工會法的規(guī)定相一致。4.參考答案: 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這是勞動者維護自己權益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勞動者除了通過調解、仲裁或者訴訟解決與用人單位發(fā)生的糾紛外,還可以通過向勞動行政部門反映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通過勞動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的查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勞動行政部門作為政府的主管部門,負有監(jiān)督勞動法律、法規(guī)正確實施的責任,也有責任督促勞動關系的當事人履行義務,防止爭議的發(fā)生。因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作為負責勞動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作了規(guī)定。勞動法規(guī)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有權制止并責令改正。法律在賦予勞動行政部門職責的同時,又賦予其監(jiān)督的相應職權,即勞動行政部門實施監(jiān)督檢查時,有權查閱與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有關的材料,有權對勞動場所進行實地檢查,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應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材料。勞動行政部門接到投訴后,可以直接對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理。例如,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guī)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該法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勞動行政部門有權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 勞動行政部門對一些明顯的違法行為依法及時處理,可以節(jié)省勞動者維權的成本,提高處理勞動爭議的效率,同時預防和減少勞動爭議。5.參考答案:我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一案一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設一名首席仲裁員、兩名仲裁員。仲裁庭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裁決決定,也就是說三名仲裁員中至少有兩名仲裁員表示贊成,裁決才可以作出。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仲裁員有不同意見是難免的,每名仲裁員都享有平等的表決權,為保證裁決不因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而難以作出,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對于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仲裁庭必須詳細、如實地記錄仲裁員的否決意見,并說明不同意見的理由。當仲裁庭不能以多數通過裁決決定時,首席仲裁員的意見是決定性的意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6.參考答案:正確7.參考答案:調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促成當事人達成和解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所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屬于當事人的自治性權利處分行為。調解協(xié)議書應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且加蓋調解組織印章,表明調解協(xié)議的達成是經勞動爭議調解組織調解,得到調解組織的認證。只要調解協(xié)議是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協(xié)商達成的,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調解協(xié)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和社會公共利益,調解協(xié)議就應當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調解協(xié)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如果調解協(xié)議達成后,當事人一方又反悔了,為了給當事人更多的救濟途徑,法律規(guī)定,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xié)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8.參考答案: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當以什么形式提交,這是仲裁申請形式問題。所謂勞動爭議仲裁申請形式,是指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以什么方式提出申請。一般來講,從形式上對申請予以嚴格規(guī)定,是法律的嚴肅性和公民依法行使權利的嚴肅性要求。公民向國家有關機構請求保護其合法權益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這也是尊重申請人以及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重要體現和必然要求。因此,書面申請形式是我國各種訴訟和非訴訟程序活動的一般原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應當以書面提出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根據規(guī)定,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即除非存在法律規(guī)定的可以口頭形式提出申請的情形,提出仲裁申請一般都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這是一項原則規(guī)定。 但同時,在勞動法律關系領域,目前大量的勞動爭議案件往往發(fā)生在文化水平較低的工人、農民與用人單位之間,提出勞動爭議仲裁的又往往是勞動者。實踐中,這些勞動者因為文化水平較低,書寫仲裁申請確實相當困難。如果一律規(guī)定仲裁申請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可能不利于勞動者維權。因此,從實際出發(fā),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同時對口頭申請情形也作了規(guī)定。根據規(guī)定,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人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即被申請人。書寫仲裁申請是否確有困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以根據實際情形予以判斷。9.參考答案:B10.參考答案:錯誤11.參考答案:錯誤12.參考答案:B,C,D13.參考答案:為了提高勞動爭議解決的效率,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能夠及時獲得保護,不致因調解時間過長而影響當事人的維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15日內未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14.參考答案:在勞動爭議案件處理中,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這種代理屬于民事代理行為,因此這種代理應當符合民事代理的要求,即委托他人代理事務或者說受他人委托代為事務應當對外明示,即:作為委托人,應當出具委托書;作為代理人,代理事務應當有受委托書。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托書,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和權限。也就是說,勞動爭議案件雙方當事人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的,必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有自己簽名或者蓋章的委托書。委托人是勞動者的,勞動者作為委托人在委托書上簽名即可;委托人是用人單位的,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應當在委托書上簽名,并加蓋用人單位印章。另外,委托書還應當明確說明委托事項以及代理人即被委托人的權限。由于委托事項和權限涉及代理人實施法律行為的權限范圍,而代理人實施法律行為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委托人(即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擔),因此對于代理人的權限范圍,委托書的授權陳述應當盡可能地詳盡、具體,不易發(fā)生歧義,以防發(fā)生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實施不利于委托人的法律行為。代理人也應當注意恪盡職守,在被委托范圍內或者說代理權范圍內實施法律行為,不得超越代理權限實施損害委托人利益的行為。15.參考答案: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xié)議。調解是在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不是法律規(guī)定的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所以,當事人是否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是否接受調解、是否決定終止調解都由當事人自己決定。調解過程是一個自愿協(xié)商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當事人表達真實意愿,提出合理要求。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不受任何一方的壓制強迫,不允許一方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另一方。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作為調解勞動爭議的機構,主要作用是及時化解矛盾,防止雙方矛盾激化,對爭議雙方進行正確引導。調解組織不能強行調解或者在違背當事人意愿的情況下勉強達成調解協(xié)議。發(fā)生勞動爭議的雙方當事人由于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雙方當事人都認為自己的請求和行為合法合理,而對方的行為侵害了自己的權益,因而才會產生爭議。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在調解勞動爭議時,不能僅聽一面之詞,要全面了解情況,從一個合理的角度進行耐心的疏導,這樣才有利于查明事實,分清是非,作出正確的結論,依法公正調解。因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要求,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xié)議。這一規(guī)定有利于雙方當事人相互溝通,互諒互讓,在存在爭議的問題上達成共識,最終在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幫助下達成協(xié)議。16.參考答案: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制定以前,針對勞動爭議仲裁,各地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規(guī)定的收費標準不同,主要包括勞動爭議仲裁費、案件受理費和案件處理費。勞動仲裁收費大多按照標的收取。很多勞動者因為交不起勞動仲裁費而放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紤]到勞動爭議仲裁的收費已經成為有些勞動者依法維權的障礙,該法明確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 在確立了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的前提下,為保證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效地履行職責,必須解決其經費來源問題。各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解決勞動爭議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很多的勞動仲裁機構沒有專門的經費,而是由地方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內部協(xié)調。由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本身也面臨著任務重、人員少、經費緊缺的問題;所以,內部協(xié)調難度很大,勞動爭議案多、人少、經費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明確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有利于保證各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工作的順利開展。17.參考答案:B18.參考答案: 勞務派遣是指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xié)議,將勞動者派遣至用工單位從事約定的生產勞動。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勞務派遣單位就是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是指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等組織。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用工單位是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 在勞務派遣中,勞務派遣單位不僅與被派遣的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還要和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xié)議,用人單位、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存在勞動法律關系。如果用工單位與被派遣的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內容涉及用工單位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務派遣協(xié)議,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都與勞動爭議有關系。因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19.參考答案:C20.參考答案: 當事人有履行調解和裁決的義務。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仲裁書,當事人應當依照規(guī)定的期限履行。這里規(guī)定的期限包含兩層意思:第一,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書是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達成的,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一旦調解書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仲裁書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情形與調解書不同,仲裁書送達當事人后并不立即生效,要看當事人是否有異議。如果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定期限屆滿時,當事人未起訴的,裁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一旦裁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按照裁決規(guī)定的內容履行自己的義務。 如果當事人逾期不履行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可以申請法院執(zhí)行。執(zhí)行是指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運用國家強制手段,強制對方當事人履行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等法律文書所規(guī)定的義務,保證調解書、裁決書等法律文書所規(guī)定的內容得以實現的司法活動。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人民法院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生效的調解書、裁決書有權予以執(zhí)行。如果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zhí)行,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以書面形式提出。書面申請書的內容包括: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書;執(zhí)行的內容;申請執(zhí)行的原因、理由。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予以執(zhí)行。21.參考答案:申請勞動爭議調解既可以書面形式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這是因為考慮到我國目前的基礎教育水平還較薄弱,有些勞動者尤其是許多進城務工的農民不具有書面申請勞動爭議調解的能力,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wěn)定,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可以采取書面申請和口頭申請兩種方式。提出書面申請,應在申請書中寫明勞動者的姓名(或用人單位名稱)、性別、地址、職務(崗位),法定代表人職務,委托代理人以及被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地址、職務(崗位),事由,調解請求以及事實與理由。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口頭申請勞動爭議調解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還要記錄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理由和時間。在這些情況都被記錄清楚的情況下,調解組織才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依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同時還要依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引導爭議雙方互諒互讓,達成調解協(xié)議。22.參考答案:實踐中,勞動爭議仲裁活動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專門性問題,需由有關專門研究人員或者專門機構提供行業(yè)或者專業(yè)方面的結論和意見。鑒定結論和意見是對專門性問題的結論和意見,是仲裁庭依法適用法律、及時解決勞動爭議的基礎。因此,對于專門性問題,有必要依法進行鑒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專門性問題的鑒定作了明確規(guī)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機構鑒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無法達成約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機構鑒定。根據規(guī)定,對有關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應當注意以下兩點:第一,仲裁庭可以決定對某一事項進行專門性鑒定。仲裁庭認為某一事項不由專門性機構或者專業(yè)研究人員進行鑒定,沒有鑒定意見不能或者難以作出正確或者科學判斷、結論的,可以決定進行鑒定。第二,鑒定機構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約定。當事人約定鑒定機構,是確定鑒定機構的一般原則。如果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無法達成約定的,鑒定機構由仲裁庭指定。實踐中,仲裁庭指定鑒定機構時,應當指定具有鑒定能力和依法具有從事鑒定業(yè)務資格的鑒定機構作為本案某一專門性問題的鑒定機構。23.參考答案: 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制作仲裁裁決書。裁決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1)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住址、單位名稱和地址、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理由; (3)爭議的事實; (4)裁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 (5)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和裁決的結果; (6)如果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期限; (7)裁決日期。 裁決書必須由仲裁員簽名,并且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 仲裁庭作出裁決,制作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后,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此15日期限內,裁決書暫不生效。15日期滿,當事人未起訴的,裁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這樣規(guī)定,也是為了充分保障當事人提起訴訟的權利。 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已將其不同意見和理由如實記人筆錄中,所以法律允許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自主決定是否在裁決書上簽名,即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是否在仲裁書上簽名都不影響仲裁書的法律效力。24.參考答案: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我國實行的是“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勞動爭議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糾紛,因此勞動爭議仲裁活動與民事訴訟活動一樣,實行“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對這一舉證責任原則作了明確規(guī)定。但?同時,由于勞動法律關系存在一定的人身、人事、工資等特殊法律關系,存在一些特殊情況,一些材料或者檔案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勞動者客觀上不能提供上述材料以證明案件事實。為了能查明案件事實,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要求用人單位承擔向仲裁庭提供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材料的義務是必要的。因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對“誰主張,誰舉證”原則作出規(guī)定的同時,又對用人單位提供有關證據的義務作了明確規(guī)定,即第六條規(guī)定的“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對用人單位提供有關證據的義務以及法律后果作了進一步的明確和細化。即: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根據這一規(guī)定,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也就是說,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是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而勞動者又無法提供的,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一定期限內提供。如果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用人單位則將承擔不利后果。所謂“承擔不利后果”,是指用人單位不提供有關證據,用人單位的主張將不會得到支持。25.參考答案:錯誤卷III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A2.參考答案: 當事人接到開庭通知后,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當事人應當著手準備出庭參加庭審,依法積極參與仲裁活動,遵守和維護仲裁庭的秩序和紀律,以便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依法解決勞動爭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當事人無視法律尊嚴,無視仲裁庭紀律,開庭時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開庭中途不辭而別,則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法律后果作了明確規(guī)定。根據規(guī)定,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導致的法律后果因不同的當事人而有所不向: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當事人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請人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仲裁庭可以按照撤回仲裁申請?zhí)幚?。這意味著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終止對該勞動爭議的仲裁。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當事人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的被申請人的,則仲裁庭可以缺席裁決,即仲裁庭在被申請人不在庭的情況下依法裁決并予以宣布,該勞動爭議仲裁案件依法結案。缺席裁決與當事人雙方均在庭的對席裁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這里,關鍵是如何理解“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含義。我們認為,仲裁庭將開庭日期、地點依法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后,對于開庭的日期、地點,當事人是明確的、清楚的。即便是當事人申請延期開庭,但是否延期開庭必須由仲裁庭決定。仲裁庭不同意延期的,仲裁庭將如期開庭,即開庭日期、地點不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當事人中任何一方明知應當到庭并且能夠到庭卻未到庭的,應當認為是“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3.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當事人是指因勞動權利義務關系發(fā)生勞動爭議,以自己的名義參加仲裁活動,并受仲裁裁決約束的直接利害關系人。 在勞動爭議仲裁活動中,當事人(即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享有以下權利: (1)申請仲裁、撤回仲裁申請,以及變更仲裁申請的權利。勞動爭議發(fā)生后,當事人有權提出仲裁申請。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1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當事人雙方自行和解后,可以撤回仲裁申請。 (2)仲裁答辯、陳述的權利。 (3)委托代理人的權利。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 (4)申請回避的權利。當仲裁員存在法律規(guī)定應當回避的情形時,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裁決,可以提出回避申請。 (5)申請撤銷裁決的權利。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終局裁決有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時,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6)訴訟的權利。勞動者對終局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等。 當事人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也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提供真實的證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還要承擔不利后果。 (2)當事人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仲裁書,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履行。如果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等等。4.參考答案:正確5.參考答案:正確6.參考答案:C7.參考答案: 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是全國勞動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除了對勞動合同制度實施負有監(jiān)督管理的職責外,還負有指導勞動仲裁工作的職責。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要依據該法規(guī)定制定仲裁規(guī)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設立、組成和仲裁程序作了規(guī)定,但仲裁委員會的具體操作性規(guī)定還要通過制定仲裁規(guī)則。1993年,當時的勞動部曾根據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guī)定,制定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guī)則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織規(guī)則,對勞動爭議案件的管轄、仲裁參加人、案件受理、仲裁開庭準備、案件審理、仲裁裁決、期間送達、案件歸檔等作出了規(guī)定。由于這個規(guī)則是根據條例制定的,只適用于企業(yè)勞動爭議仲裁的處理。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根據實踐經驗和需要對有關制度作了新的規(guī)定,擴大了適用范圍,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規(guī)則的有些規(guī)定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也不完全一致,例如,推舉代表參加仲裁活動的人數,按照規(guī)則是3人以上,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是10人以上;關于仲裁時限,規(guī)則規(guī)定是從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60日內結束,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45日內結束。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后,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作出新的規(guī)定。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對行政區(qū)域的勞動爭議仲裁工作進行指導,主要是指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正確執(zhí)行有關勞動法律、法規(guī)。8.參考答案:D9.參考答案:A10.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5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申請后,為了盡快解決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間的糾紛,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及時、依法進行審查仲裁申請,并作出是否受理當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請的決定。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查仲裁申請并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的期限是5日。這是法定期限,仲裁委員會必須在這個期限內對仲裁申請作出決定。這里,5日是指5個“工作日”。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仲裁申請進行審查,主要應當審查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管轄權問題。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實行區(qū)域管轄原則。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勞動爭議。所謂區(qū)域內,是指設立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的行政區(qū)劃內。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qū)劃層層設立,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可以決定在市、縣(直轄市為區(qū)、縣)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直轄市、設區(qū)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于發(fā)生在區(qū)域內的勞動爭議,設立于該區(qū)域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管轄權;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不在同一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區(qū)域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分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二是受理范圍問題。受理范圍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范圍。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屬于勞動爭議仲裁范圍: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所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與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范圍相同。即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與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當事人相同。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zhí)行。” 經過審查后,認為符合條件的,應當作出受理決定,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于不予受理的,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是否受理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11.參考答案:錯誤12.參考答案:錯誤13.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在一些市、區(qū)、縣設立的。有權決定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是省級人民政府。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市、縣設立;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區(qū)、縣設立。直轄市、設區(qū)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法定的專門解決勞動爭議的機構,其設置應從方便勞動爭議當事人盡快解決勞動爭議出發(fā),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設立。這一原則要求在哪一級哪一個地區(qū)設立仲裁委員會,要從一個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出發(fā),考慮勞動爭議案件發(fā)生的多少,交通便利程度,如何能夠做到精簡、效率,有利于將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及時處理勞動爭議等因素。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特別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qū)劃層層設立,這是考慮到,發(fā)生勞動爭議的案件一般都在基層,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的區(qū)域范圍越小,越方便當事人參加仲裁活動。另外,勞動仲裁實行一裁制,如果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其法院管轄地也較為明確,當事人提起訴訟也較為方便。如果按照行政級別在國家、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縣層層設立仲裁委員會,勢必機構重疊,使當事人難以選擇,也不利于將爭議盡量化解在基層。14.參考答案: 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是勞動者賴以生活的基本保障,拖欠這些費用,嚴重影響勞動者的生活。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如果用人單位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與勞動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在調解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xié)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申請支付令可以啟動督促程序。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據債權人的給付金錢和有價證券的申請,以支付令的形式,催促債務人限期履行義務的一種特殊法律程序。這種督促程序是一種訴前性質的略式程序,具有非訴訟性和簡易、靈活的特點。它是經過書面審查,以支付令的方式催促債務人履行義務。本條對支付令的規(guī)定,是要通過支付令的程序,快速解決勞動爭議。如果雙方當事人就涉及金錢給付的事項達成調解協(xié)議,就證明用人單位的給付義務已經確立。這種給付的確立形成了民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一是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二是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申請書應當寫明請求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的數量和所根據的事實、證據。人民法院認為支付令的申請符合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債權人提出申請后,人民法院應當在5日內通知債權人是否受理。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債權人提供的事實、證據,對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的,應當在受理之日起15日內向債務人發(fā)出支付令;申請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駁回。支付令是一種簡易、迅速的督促程序,有利于提高辦案效率,減少訴訟成本,及時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15.參考答案:C16.參考答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可以裁決先予執(zhí)行。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都是與勞動者的利益密切相關,針對現實中用人單位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問題,為使勞動者的權利能夠及時實現,保證勞動者的正常生活,該條規(guī)定,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裁決先予執(zhí)行。但是,仲裁庭只有裁決權,沒有執(zhí)行權。仲裁庭裁決先予執(zhí)行后,應當移送人民法院執(zhí)行。 仲裁庭經過審查,可以裁決先予執(zhí)行的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第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第二,申請人的經濟困難,仲裁庭必須裁決先予執(zhí)行,否則,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正常生活。實踐中,有些用人單位惡意拖欠、克扣勞動者的工資,特別是拖欠農民工的工資,致使勞動者斷絕生活來源,生活極度困難。仲裁庭裁決先予執(zhí)行是對勞動者合法權益及時、有效的保護。此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fā)生勞動爭議,勞動者提出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仲裁申請,往往由于經濟極度困難,出于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提出仲裁申請,要求仲裁庭先予執(zhí)行。因此,該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guī)定,勞動者申請先予執(zhí)行的,可以不提供擔保。17.參考答案: 所謂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中斷,是指在仲裁時效進行期間,因發(fā)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仲裁時效期間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的法律制度。具有哪些法定事由會導致仲裁時效中斷呢?所謂法定事由,是指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事項。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主要有以下三項事由可以導致仲裁時效中斷: (1)當事人向一方主張權利。它是指勞動法律關系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明確主張其權利的意思表示。例如勞動者向其所在部門負責人或者用人單位有關方面負責人或者用人單位有關內部機構表達意見、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它是指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向國家有關機構或者部門請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當事人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可以是向人民政府、人民政府的勞動與保障部門、監(jiān)察部門提出控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