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第一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瀘縣一中2023年秋期高二期中測試
語文試題
本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測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測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保管好。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材料一: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際,一個文明較高的商朝,被文明較低的周朝所取代,這件事情本身必會使當時的知識分子有一種反省。他們還免不了會問自己,究竟是什么緣故使得這么強大,而且主導北方中國的商王國,居然被小小的周國滅亡了?他們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為依歸的,所謂“天命靡常,惟德是親”。這可說是第一次將道德的意義超越人類力量的命運。
“天命”的觀念幫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統(tǒng)治,也幫助周人說服了許多商人的后代與他們合作,將商周文化體系擴張到整個中國北方?!兑捉?jīng)》中所談的命運,不完全是盲目的,人類本身對自己的命運有相當程度的掌握,人類自己所做的種種抉擇,會改變命運發(fā)展的方向。這個觀念與天命具有道德意義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滅,周人的封建系統(tǒng)在禮壞樂崩的情況下,不再有過去那樣的自信,也不再有過去那樣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義必須要有新的解釋。在《論語》里面,孔子所說的天命是每一個個人的天命,而不是一個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時代人的迫害時,他曾經(jīng)說:“天給了我這個天命。天生了我,給了我一個任務。有了這樣的任務,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樣呢?”在這種情況下,天命已經(jīng)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個人都能從超自然、超現(xiàn)實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應當執(zhí)行的使命。
漢代編輯成書的《禮記》,其中的《中庸》篇曾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边^去,我們對《中庸》這段話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荊門市郭店出土的戰(zhàn)國文書,其中有兩句話似乎正是闡釋“天命”與“性”的關(guān)系。郭店文書《性自命出》說:“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边@里的“天”,不一定是一個有意識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間各種力量的總和;在這個宇宙力量的總和之中,每一個人有天生的稟賦,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詞。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書所說,那么人類全體具有一種特別的使命,而每一個個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稟賦。只有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們也許才能夠理會孔子為什么找出“仁”這個字作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鬃淤x予它一個新的意義,“仁”這個字相當于整個的人性。這一個命題,應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假設。
如孔子所說,仁作為個人的稟賦,可以表現(xiàn)每一個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樣發(fā)抒人性才使人有資格成為“仁人君子”?仁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質(zhì),也是一個人性格成長的種子。由《論語》來看,孔子的學說是以仁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觸及群體的仁,很少從群體的角度來看仁??鬃优瓮氖敲總€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的機會,也使得這個人成為“仁人君子”。理論上,有許多個別的仁人君子時,社會應當是一個美好的社會,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會。
(摘編自許倬云《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zhuǎn)折與開展》)
材料二:在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為每人都有應當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這些事情時,并不是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個人做所當做的事情,其價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達到什么外在的結(jié)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這種主張的例證,他出生在一個社會政治動亂的時代,竭盡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蘇格拉底那樣周游列國,與各種各樣的人交談;雖然一切努力都沒有結(jié)果,他從不氣餒,明知不可能成功,卻仍然堅持不懈。
《論語·憲問》篇里記載孔子論到自己時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彼M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敗交付給命?!懊弊滞ǔWg作“命數(shù)”“命運”或“天意”。就孔子來說,這個字的含義是“天命”或“天意”;換句話說,這是朝著一定目標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義是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條件和一切在運動的力量。我們從事各種活動,其外表成功,都有賴于各種外部條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條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計。這種人生態(tài)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他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
這就是說,要認識世界存在的必然性,這就是“知命”,就是個人對外在的成敗利鈍在所不計。如果這樣行事為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就永不失敗。這是說,如果我們做所當做的,遵行了自己的義務,這義務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從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敗。
(摘編自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當時的知識分子難以接受小小的周國滅亡了商王國這一事實,正是因為他們的心中還沒有“天命”的概念,還未將“天命”與道德聯(lián)系起來。
B.人類不能盲從命運,而要通過種種抉擇改變自己的命運,周人的這個觀念伴隨其強大的統(tǒng)治被當時的中國廣泛接受。
C.《易經(jīng)》和《中庸》盡管對命運的理解不盡相同,但都認為人類的行為和命運、天命之間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D.孔子所說的“知命”就是指人們既然無法控制自己所從事的各種活動的外部條件,那就把事情的成敗交付給命。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命是天命,是上天給人的使命;性是個人天生稟賦,從天命而來;仁是人性的本質(zhì):這是儒家對命、性、仁三者的理解。
B.孔子對天命所作出的解釋,鼓勵了更多處于社會政治動亂的時代的人,竭盡己力去改造世界,成為一個合格的君子。
C.馮友蘭認為世界存在是必然的,也就是人們無法改變客觀世界,這種對世界存在的理解和古人所謂的“天命靡?!笔峭耆恢碌摹?/p>
D.不同時代對天命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人們在對人與宇宙自然關(guān)系認識的變化過程中,所關(guān)注的重點由宇宙自然轉(zhuǎn)為人類自身。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論語·政》)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C.我命在我不在天。(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
D.盡人事以聽天命。(清·李汝珍《鏡花緣》)
4.根據(jù)材料一,概述孔子對天命的理解與周人有何異同。
5.假如你高中畢業(yè)后,受母校邀請在開學典禮上發(fā)表演講。請根據(jù)這兩則材料的主要觀點,圍繞“學習和人生的態(tài)度”這一主題,向?qū)W弟學妹提幾點建議。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八月的鄉(xiāng)村(節(jié)選)
蕭軍
在茂草間,人可以聽到諸多種的聲音和諧地隨伴著夜,廣茫地爬行。
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喑啞下去,人們的腳步也開始松弛。
為著便利任是某個時間全可射擊,步槍并不拘泥,任便每人取著合適的準備姿勢。他們中有小紅臉、崔長勝等抗日農(nóng)民;有舊軍隊出生的劉大個;還有青年學生蕭明。
每人的子彈袋全變得空虛了!病蛇般的軟垂在人們的脅下,隨著人們的腳步在動蕩。
“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
誰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qū)γ娴男∩缴先ァ?/p>
“這又是犧牲了兩個弟兄!”
蕭明底眼睛有點蒙昽——悲傷和疲乏攻打著他。
老年的崔長勝說:“我呢!只要一看到蕭同志說過的‘新世界’,只要看到,只要看一眼……我就甘心啦!——蕭同志,你說的那樣好的世界,什么時候才能來呢?把日本兵全趕跑了就成嗎?”
在陰夜里,蕭明走在六個人的前頭。為的不要使大家跑錯了路,眼睛常常要睜大著,這樣工夫一久,那會發(fā)生很不好受的脹痛!汗又開始在前額和身體各部分沁流。他實在自己也估計不出“新世界”究竟誕生在那一天。不過他知道“這是一定的”,新的世界一定會來到的。
“一定的嗎?蕭同志?啊——”
“一定的——”
下了這個山坡,由兩山中間鞍部又向右面折下去,底下又是一帶長谷——
“同志們,出了這個谷口,再過一條河,對面在幾個山懷抱里的那個堡子,就是王家堡子——出了這個山口子,就能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面一定有紅旗,如果他們在那里——他們一定有人在這里等候我們……”
這是一種希望!隊尾的李三弟竟唱起歌來: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
起來!全世界的罪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jīng)沸騰……
作一次最后的斗爭……
舊世界……
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地舒展著臉上的皺紋。
“蕭同志,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啊!”
“好,現(xiàn)在我就教給你,——來!先唱第一句: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
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這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
田野上,高粱紅著穗頭,在太陽下面沒有搖曳。東北鄉(xiāng)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nóng)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的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在被指定的地方。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在他們誰也不肯顯示自己不聰明;全要顯示自己是英勇的,沒有一點膽怯或憐憫來殺一個日本兵,更是殺日本軍官。
“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兇!我們的老婆,孩子,爸,媽,還不是教那些王八羔子們,白用刺刀給捅了?——司令那家伙真是條漢子,真可以?!?/p>
“聽說,這七個人……原先是九個,半路上‘過去’兩個,蕭明原先就是我們的人,那不能算數(shù)的。”
“蕭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來是個學生,能和我們一樣吃苦,沒白念書?!?/p>
正午的太陽,火一般燃燒在人的頭頂上。除開蟈蟈在叫得特別響亮以外,再也聽不到蟲子的吟鳴,豬和小豬仔在村頭的泥沼里洗浴,狗的舌頭軟垂到嘴外,喘息在每個地方的墻蔭,任狗蝸的叮咬,它也不再去驅(qū)逐。孩子們脫光了身子,肚子鼓著,趁了大人睡下的時候,偷了園子的黃瓜在大嘴啃吃著。
這好像幾百年前太平的鄉(xiāng)村。雞鳴的聲音,徐徐起來,又徐徐地落下去,好沉靜的午天??!
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
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死在炕底下的尸骸。小孩的頭顱隨便滾在天井中。
沒有死盡的狗,尾巴垂下沿著墻根跑,尋食著孩子或是大人們的尸身。到午間再也聽不到山羊們帶著顫動的鳴叫,也沒有了一只雄雞,麻雀子們很寂寞地飛到這里又飛到那里。
(選自《“奴隸”叢書》,1934年,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寫了蕭明領(lǐng)導的小分隊奔向王家堡子的艱苦歷程,蕭明雖然悲傷疲乏,但堅定勇敢、身先土卒、認真負責、關(guān)愛部下。
B.隊伍下了山坡繼續(xù)行軍,他們期望在王家堡能見到紅旗。紅旗,是斗爭方向的象征,她給困難中的戰(zhàn)士帶來力量和鼓舞。
C.這篇小說情節(jié)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jié)中,表現(xiàn)出了主人公情感的起伏變化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D.隊伍統(tǒng)一了思想,一往無前地高舉紅旗高唱《國際歌》奔向革命的主流大軍,這歌聲給人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在突出描寫人物抗擊侵略者的戰(zhàn)斗精神的同時,也寫出了抗日隊員們復雜矛盾的心態(tài)和各種不同的性格。
B.小說具有一種濃郁的眷戀鄉(xiāng)土的愛國主義情緒,雄渾遒勁,質(zhì)樸剛健,充滿了英雄主義的音調(diào),讀來令人感奮。
C.小說描寫了一支抗日游擊隊伍的成長,著重描寫戰(zhàn)斗者的群像,人物的性格在行軍、戰(zhàn)斗、執(zhí)行命令的過程中展現(xiàn)。
D.這篇小說描繪了八月東北鄉(xiāng)村寧靜的畫面,語言華麗,滲透著憎恨日本侵略者、熱愛東北故土、熱愛浴血抗爭中的人民戰(zhàn)士的情感。
8.小說是如何塑造蕭明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9.小說結(jié)尾并未詳細交代戰(zhàn)斗過程,而是著力描繪廢墟場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蘇秦)游燕,歲余而后得見。說燕文侯曰:“燕地方二千馀里,民雖不佃作而足于棗栗矣,此所謂天府者也。夫安樂無事,不見覆軍殺將,無過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趙之為蔽其南也。秦趙五戰(zhàn),秦再勝而趙三勝。秦趙相斃,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過代、上谷,彌地數(shù)千里,雖得燕城,秦計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趙之攻燕也,發(fā)興號令,不至十日,而數(shù)十萬之眾軍于東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國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戰(zhàn)于千里之外;趙之攻燕也,戰(zhàn)于百里之內(nèi)。夫不憂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計無過于此者。是故原大王與趙從親,天下為一,則燕國必無患矣?!?/p>
文侯曰:“子必欲合從以安燕,寡人請以國從?!庇谑琴Y蘇秦車馬金帛以至趙。
(節(jié)選自《史記·蘇秦列傳》,有刪改)
材料二:
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
武安君從齊來,而燕王不館也。謂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顯臣于廷。今臣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痹唬骸坝写?,臣亦不事足下矣?!?/p>
蘇秦曰:“且夫孝如曾參,義不離親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齊?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義而不臣焉,餓而死于首陽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數(shù)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來,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揚燕、秦之威于齊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為也,非所以為人也。皆自覆之術(shù),非進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興,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固不與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進取之臣也,所謂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p>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今臣為足下A使B功存C危燕D足下E不聽F臣者G人必有言H臣不信,傷臣于王者。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佃作,是指從事農(nóng)業(yè)、從事耕作。古文中與之意義相近的詞語還有耕耘、稼穡、拽耙扶犁等。
B.從親,即合縱相親,指六國合縱結(jié)盟、共同抗秦的策略,與《屈原列傳》中“齊與楚從親”相同。
C.素餐,與漢語成語“尸位素餐”中“素餐”一致,其中“素”指“空,有名無實或有實無名”。
D.“所以自為也”中“所以”一詞的理解與《蘭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騁懷”中的“所以”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蘇秦在游說燕文侯時,巧用假設和對比法清楚地分析了燕國當時面臨的周邊形勢,并且最終憑借自己的一番言辭成功說服燕文侯與趙國結(jié)盟。
B.蘇秦指出趙國是燕國地理屏障,燕國得益于趙國而免除了戰(zhàn)亂,秦國不會明計攻燕但難免暗中用計,聯(lián)趙抗秦才是燕國長治久安的戰(zhàn)略大計。
C.文本二中蘇秦通過分析尾生、伯夷和曾參三個人物,表述了對其美德尊崇,同時也表明自己想要學習他們,做“進取之臣”,不斷自我完善。
D.蘇秦認為國家之間的政治活動不能用普通的仁義道德來評價,“三王代興,五霸迭盛”,是因為他們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時,又能講策略、求變通。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秦趙相斃,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
(2)王以萬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
14.有人說,大凡有成就的縱橫家,絕不只是因其能言善辯,定還有其他過人之處。請結(jié)合材料,概括蘇秦的“其他過人之處”。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5.下列關(guān)于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花秋月”這些美好的事物讓觸景生情,首句表述了對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愛與贊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往昔為人君時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
C.“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
D.本詞多處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形象逼真地傳達出詞人內(nèi)心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16.請賞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妙處。
(三)情景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宮賦》論述六國和秦滅亡之因時說,若六國當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國之人,那么“_______”,又怎么會滅亡?
(2)《離騷》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德養(yǎng)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這兩句也表明了他的高潔品質(zhì)。
(3)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側(cè)面描寫表現(xiàn)了樂聲凄冷、幽怨,表述了此時內(nèi)心的感傷。
第II卷表述題(80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曠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軟軟,你可踩在里面,凝視蚯蚓,追尋它們留下的彎曲的蹤跡;你可爬到樹葉落光的柿樹上,品嘗柿子,它們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抑或是倔強的蚯蚓,都眷戀著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對秋的①。環(huán)顧周圍,曾②的植被,像極了人們稀疏的頭發(fā),貼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麥苗,順壟看去,剛剛離開地面,裸露著一壟壟單薄的綠意。
到了這個節(jié)點,一切都變得格外淡定,有條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紅葉的渲染,變得③,分外壯觀。一棵棵經(jīng)過秋風洗禮的紅楓,上天置它們于懸崖峭壁,僅占有丁點泥土,雖然落下一場秋雨,也很難得到一次酣暢的滋潤。它們歷經(jīng)風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歲月在盛衰中周而復始,所有的抵達,都會以另外一種模樣重生;已經(jīng)重生的又正在抵達的路上:一如這生生不息的晚秋。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為整句,使之語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植物學家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①,主要是因為其體內(nèi)具備兩種物質(zhì)——生長素和葉黃氧化素。生長素分布在向日葵花盤下面的莖部,主要作用是刺激向日葵的植物細胞快速分裂、繁殖,進而促進向日葵生長發(fā)育。但生長素畏光,會受到光的抑制,所以向日葵花盤下莖部背光的那側(cè),細胞縱向伸長的速度更快。②,向日葵的莖端就會向陽面彎曲,花盤便向太陽傾斜。③——葉黃氧化素的作用卻恰恰相反,它能抑制植物細胞生長,并且它本身是喜光的,()。因此,葉黃氧化素會在向日葵向陽的一面累積,從而使向日葵的莖向太陽方向彎曲。隨著太陽的移動,光照的方向改變,生長素與葉黃氧化素的活性也在不斷變化,向日葵頂端的花盤便隨太陽也不斷改變方向。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光照會把它的活性增強
B.活性的增強來自于光照
C.光照會增強它的活性
D.活性增強便源于此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儒家的擔起。
(2)《法句經(jīng)》:“勝者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諍自安?!惫膭顢[脫外物的束縛,所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這是佛家的放下。
(3)《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鄰,導大窾,因其固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币赖蓝?,順應規(guī)律,這是道家的看開。
擔起,放下,看開,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對于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任意結(jié)合兩家的觀點,或綜合三家的觀點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瀘縣一中2023年秋期高二期中測試
語文試題
本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測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測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保管好。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材料一: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際,一個文明較高的商朝,被文明較低的周朝所取代,這件事情本身必會使當時的知識分子有一種反省。他們還免不了會問自己,究竟是什么緣故使得這么強大,而且主導北方中國的商王國,居然被小小的周國滅亡了?他們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為依歸的,所謂“天命靡常,惟德是親”。這可說是第一次將道德的意義超越人類力量的命運。
“天命”的觀念幫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統(tǒng)治,也幫助周人說服了許多商人的后代與他們合作,將商周文化體系擴張到整個中國北方?!兑捉?jīng)》中所談的命運,不完全是盲目的,人類本身對自己的命運有相當程度的掌握,人類自己所做的種種抉擇,會改變命運發(fā)展的方向。這個觀念與天命具有道德意義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滅,周人的封建系統(tǒng)在禮壞樂崩的情況下,不再有過去那樣的自信,也不再有過去那樣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義必須要有新的解釋。在《論語》里面,孔子所說的天命是每一個個人的天命,而不是一個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時代人的迫害時,他曾經(jīng)說:“天給了我這個天命。天生了我,給了我一個任務。有了這樣的任務,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樣呢?”在這種情況下,天命已經(jīng)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個人都能從超自然、超現(xiàn)實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應當執(zhí)行的使命。
漢代編輯成書的《禮記》,其中的《中庸》篇曾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边^去,我們對《中庸》這段話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荊門市郭店出土的戰(zhàn)國文書,其中有兩句話似乎正是闡釋“天命”與“性”的關(guān)系。郭店文書《性自命出》說:“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边@里的“天”,不一定是一個有意識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間各種力量的總和;在這個宇宙力量的總和之中,每一個人有天生的稟賦,也就是“性”?!懊焙汀靶浴笔窍嗯浜系拿~。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書所說,那么人類全體具有一種特別的使命,而每一個個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稟賦。只有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們也許才能夠理會孔子為什么找出“仁”這個字作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鬃淤x予它一個新的意義,“仁”這個字相當于整個的人性。這一個命題,應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假設。
如孔子所說,仁作為個人的稟賦,可以表現(xiàn)每一個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樣發(fā)抒人性才使人有資格成為“仁人君子”?仁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質(zhì),也是一個人性格成長的種子。由《論語》來看,孔子的學說是以仁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觸及群體的仁,很少從群體的角度來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的機會,也使得這個人成為“仁人君子”。理論上,有許多個別的仁人君子時,社會應當是一個美好的社會,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會。
(摘編自許倬云《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zhuǎn)折與開展》)
材料二:在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為每人都有應當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這些事情時,并不是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個人做所當做的事情,其價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達到什么外在的結(jié)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這種主張的例證,他出生在一個社會政治動亂的時代,竭盡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蘇格拉底那樣周游列國,與各種各樣的人交談;雖然一切努力都沒有結(jié)果,他從不氣餒,明知不可能成功,卻仍然堅持不懈。
《論語·憲問》篇里記載孔子論到自己時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彼M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敗交付給命。“命”字通常譯作“命數(shù)”“命運”或“天意”。就孔子來說,這個字的含義是“天命”或“天意”;換句話說,這是朝著一定目標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義是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條件和一切在運動的力量。我們從事各種活動,其外表成功,都有賴于各種外部條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條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計。這種人生態(tài)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他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
這就是說,要認識世界存在的必然性,這就是“知命”,就是個人對外在的成敗利鈍在所不計。如果這樣行事為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就永不失敗。這是說,如果我們做所當做的,遵行了自己的義務,這義務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從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敗。
(摘編自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當時知識分子難以接受小小的周國滅亡了商王國這一事實,正是因為他們的心中還沒有“天命”的概念,還未將“天命”與道德聯(lián)系起來。
B.人類不能盲從命運,而要通過種種抉擇改變自己的命運,周人的這個觀念伴隨其強大的統(tǒng)治被當時的中國廣泛接受。
C.《易經(jīng)》和《中庸》盡管對命運的理解不盡相同,但都認為人類的行為和命運、天命之間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D.孔子所說的“知命”就是指人們既然無法控制自己所從事的各種活動的外部條件,那就把事情的成敗交付給命。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命是天命,是上天給人的使命;性是個人天生稟賦,從天命而來;仁是人性的本質(zhì):這是儒家對命、性、仁三者的理解。
B.孔子對天命所作出的解釋,鼓勵了更多處于社會政治動亂的時代的人,竭盡己力去改造世界,成為一個合格的君子。
C.馮友蘭認為世界存在是必然的,也就是人們無法改變客觀世界,這種對世界存在的理解和古人所謂的“天命靡?!笔峭耆恢碌摹?/p>
D.不同時代對天命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人們在對人與宇宙自然關(guān)系認識的變化過程中,所關(guān)注的重點由宇宙自然轉(zhuǎn)為人類自身。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論語·為政》)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C.我命在我不在天。(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
D.盡人事以聽天命。(清·李汝珍《鏡花緣》)
4.根據(jù)材料一,概述孔子對天命的理解與周人有何異同。
5.假如你高中畢業(yè)后,受母校邀請在開學典禮上發(fā)表演講。請根據(jù)這兩則材料的主要觀點,圍繞“學習和人生的態(tài)度”這一主題,向?qū)W弟學妹提幾點建議。
1.C2.C3.D
4.同:都認為天命自有主張,與道德相關(guān)。
異:①周人認為天命是一個朝代的政治天命,是人類群體的命運。②孔子認為天命是個人使命,這一使命就是找到自己的“仁”。
5.①積極進取,相信自己,改變命運。②心懷使命,學有所成,建功立業(yè)。③擺正心態(tài),無畏成敗,全力以赴。④提高道德修養(yǎng),成為仁人君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他們的心中還沒有‘天命’的概念”錯誤,原文為“究竟是什么緣故使得這么強大,而且主導北方中國的商王國,居然被小小的周國滅亡了?他們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為依歸的”,可見他們心中是有天命的概念的選項曲解文意,也就沒有了因果聯(lián)系。
B.“被當時的中國廣泛接受”錯,原文為“‘天命’的觀念幫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統(tǒng)治,也幫助周人說服了許多商人的后代與他們合作,將商周文化體系擴張到整個中國北方”,是“中國北方”。
D.“把事情的成敗交付給命”錯誤,原文有“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計”,孔子所理解的“知命”除了不計成敗,還包括竭盡己力。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C.“完全一致”錯誤,兩者理解并不致。馮友蘭借孔子的觀點闡述自己的觀點,認為世界存在無可改變,因而個人要不計成??;“天命靡常”意為上天的命令沒有恒常不變的受命者,討論的是王權(quán)歸屬問題。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主要觀點是人要知天命,即知道自己的使命,同時要竭盡全力去踐行使命。
A.君子的使命。
B.天命自有規(guī)律,不為人事所影響。
C.強調(diào)人的主觀能動性,否定天命的作用。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
同:結(jié)合“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為依歸的,所謂‘天命靡常,惟德是親’”““天給了我這個天命。天生了我,給了我一個任務……”“孔子……找出‘仁’這個字作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可概括出,都認為天命自有主張,與道德相關(guān)。
異:結(jié)合“周人取得了天命……這可說是第一次將道德的意義超越人類力量的命運”“‘天命’的觀念幫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統(tǒng)治……從群體的角度來看仁”“天命已經(jīng)不是政治的使命”可概括出,周人認為天命是一個朝代的政治天命,是人類群體的命運;
結(jié)合“在《論語》里面,孔子所說的天命是每一個個人的天命”“每一個人都能從超自然、超現(xiàn)實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應當執(zhí)行的使命……孔子盼望的是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仁”可概括出,孔子認為天命是個人使命,這一使命就是找到自己的“仁”。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結(jié)合“人類本身對自己的命運有相當程度的掌握,人類自己所做的種種抉擇,會改變命運發(fā)展的方向”可知,積極進取,相信自己,改變命運。
結(jié)合“天給了我這個天命。天生了我,給了我一個任務”“每一個人都能從超自然、超現(xiàn)實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應當執(zhí)行的使命”“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的機會”可知,心懷使命,學有所成,建功立業(yè)。
結(jié)合“人所能做的只是: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計”可知,擺正心態(tài),無畏成敗,全力以赴。(要點為“不計成敗”,來自孔子對知命的理解)
結(jié)合“孔子盼望的是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的機會,也使得這個人成為“仁人君子”。理論上,有許多個別的仁人君子時,社會應當是一個美好的社會,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會”“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可知,提高道德修養(yǎng),成為仁人君子。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八月的鄉(xiāng)村(節(jié)選)
蕭軍
在茂草間,人可以聽到諸多種的聲音和諧地隨伴著夜,廣茫地爬行。
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喑啞下去,人們的腳步也開始松弛。
為著便利任是某個時間全可射擊,步槍并不拘泥,任便每人取著合適的準備姿勢。他們中有小紅臉、崔長勝等抗日農(nóng)民;有舊軍隊出生的劉大個;還有青年學生蕭明。
每人的子彈袋全變得空虛了!病蛇般的軟垂在人們的脅下,隨著人們的腳步在動蕩。
“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
誰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qū)γ娴男∩缴先ァ?/p>
“這又是犧牲了兩個弟兄!”
蕭明底眼睛有點蒙昽——悲傷和疲乏攻打著他。
老年的崔長勝說:“我呢!只要一看到蕭同志說過的‘新世界’,只要看到,只要看一眼……我就甘心啦!——蕭同志,你說的那樣好的世界,什么時候才能來呢?把日本兵全趕跑了就成嗎?”
在陰夜里,蕭明走在六個人的前頭。為的不要使大家跑錯了路,眼睛常常要睜大著,這樣工夫一久,那會發(fā)生很不好受的脹痛!汗又開始在前額和身體各部分沁流。他實在自己也估計不出“新世界”究竟誕生在那一天。不過他知道“這是一定的”,新的世界一定會來到的。
“一定的嗎?蕭同志?啊——”
“一定的——”
下了這個山坡,由兩山中間鞍部又向右面折下去,底下又是一帶長谷——
“同志們,出了這個谷口,再過一條河,對面在幾個山懷抱里的那個堡子,就是王家堡子——出了這個山口子,就能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面一定有紅旗,如果他們在那里——他們一定有人在這里等候我們……”
這是一種希望!隊尾的李三弟竟唱起歌來: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
起來!全世界的罪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jīng)沸騰……
作一次最后的斗爭……
舊世界……
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地舒展著臉上的皺紋。
“蕭同志,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啊!”
“好,現(xiàn)在我就教給你,——來!先唱第一句: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
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這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
田野上,高粱紅著穗頭,在太陽下面沒有搖曳。東北鄉(xiāng)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nóng)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的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在被指定的地方。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在他們誰也不肯顯示自己不聰明;全要顯示自己是英勇的,沒有一點膽怯或憐憫來殺一個日本兵,更是殺日本軍官。
“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兇!我們的老婆,孩子,爸,媽,還不是教那些王八羔子們,白用刺刀給捅了?——司令那家伙真是條漢子,真可以?!?/p>
“聽說,這七個人……原先是九個,半路上‘過去’兩個,蕭明原先就是我們的人,那不能算數(shù)的?!?/p>
“蕭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來是個學生,能和我們一樣吃苦,沒白念書?!?/p>
正午的太陽,火一般燃燒在人的頭頂上。除開蟈蟈在叫得特別響亮以外,再也聽不到蟲子的吟鳴,豬和小豬仔在村頭的泥沼里洗浴,狗的舌頭軟垂到嘴外,喘息在每個地方的墻蔭,任狗蝸的叮咬,它也不再去驅(qū)逐。孩子們脫光了身子,肚子鼓著,趁了大人睡下的時候,偷了園子的黃瓜在大嘴啃吃著。
這好像幾百年前太平的鄉(xiāng)村。雞鳴的聲音,徐徐起來,又徐徐地落下去,好沉靜的午天??!
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
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死在炕底下的尸骸。小孩的頭顱隨便滾在天井中。
沒有死盡的狗,尾巴垂下沿著墻根跑,尋食著孩子或是大人們的尸身。到午間再也聽不到山羊們帶著顫動的鳴叫,也沒有了一只雄雞,麻雀子們很寂寞地飛到這里又飛到那里。
(選自《“奴隸”叢書》,1934年,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寫了蕭明領(lǐng)導的小分隊奔向王家堡子的艱苦歷程,蕭明雖然悲傷疲乏,但堅定勇敢、身先土卒、認真負責、關(guān)愛部下。
B.隊伍下了山坡繼續(xù)行軍,他們期望在王家堡能見到紅旗。紅旗,是斗爭方向的象征,她給困難中的戰(zhàn)士帶來力量和鼓舞。
C.這篇小說情節(jié)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jié)中,表現(xiàn)出了主人公情感的起伏變化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D.隊伍統(tǒng)一了思想,一往無前地高舉紅旗高唱《國際歌》奔向革命的主流大軍,這歌聲給人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在突出描寫人物抗擊侵略者的戰(zhàn)斗精神的同時,也寫出了抗日隊員們復雜矛盾的心態(tài)和各種不同的性格。
B.小說具有一種濃郁的眷戀鄉(xiāng)土的愛國主義情緒,雄渾遒勁,質(zhì)樸剛健,充滿了英雄主義的音調(diào),讀來令人感奮。
C.小說描寫了一支抗日游擊隊伍的成長,著重描寫戰(zhàn)斗者的群像,人物的性格在行軍、戰(zhàn)斗、執(zhí)行命令的過程中展現(xiàn)。
D.這篇小說描繪了八月東北鄉(xiāng)村寧靜的畫面,語言華麗,滲透著憎恨日本侵略者、熱愛東北故土、熱愛浴血抗爭中的人民戰(zhàn)士的情感。
8.小說是如何塑造蕭明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9.小說結(jié)尾并未詳細交代戰(zhàn)斗過程,而是著力描繪廢墟場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
6.C7.D
8.①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文章通過人物對話,議論評價,刻畫了蕭明具有新思想的青年精于指揮,領(lǐng)導大家抗日救亡的形象。②語言描寫,體現(xiàn)了蕭明的治軍藝術(shù),具有親和力。③動作描寫,刻畫出蕭明主動為大家擔任警戒任務的身先士卒的形象。
9.①結(jié)尾以簡短的場景描寫來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賦予了英雄以悲壯與崇高,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②采用移情手法,描寫了被屠村后死寂、慘烈的場景,渲染、襯托了戰(zhàn)爭的慘烈和英雄的悲壯,也抒發(fā)了深深的悲哀之情。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這篇小說情節(jié)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jié)中”錯。這篇小說情節(jié)比較平淡,沒有曲折離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特點。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D.“語言華麗”錯。應是語言樸實,具有很濃的鄉(xiāng)土氣息。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
①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如“蕭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來是個學生,能和我們一樣吃苦,沒白念書”,一路上,他同游擊隊員們一樣忍饑挨餓、飲風宿雨,受盡了辛苦。通過人物對話,議論評價,刻畫了蕭明具有新思想的青年聰明機智、勇敢善戰(zhàn),也精于指揮,領(lǐng)導大家抗日救亡的形象。
②語言描寫。如“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蕭明作為有理想、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書生從軍,用“弟兄們”而不用“同志們”這一稱呼,體現(xiàn)了蕭明的治軍藝術(shù),具有親和力。
③動作描寫?!罢l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qū)γ娴男∩缴先ァ蓖ㄟ^動作描寫,刻畫出蕭明主動為大家擔任警戒任務的身先士卒的形象。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①由“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死在炕底下的尸骸。小孩的頭顱隨便滾在天井中”可知,小說的結(jié)尾以簡短的場景描寫來描寫不忍卒睹的掃蕩后的村莊景象,不惜筆墨,直面淋漓的鮮血,表現(xiàn)“血寫的事實”,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揭露鬼子的殘暴和令人發(fā)指的罪行;描寫時,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使人如身臨其境。賦予了英雄以悲壯與崇高,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②由“沒有死盡的狗,尾巴垂下沿著墻根跑,尋食著孩子或是大人們的尸身。到午間再也聽不到山羊們帶著顫動的鳴叫,也沒有了一只雄雞,麻雀子們很寂寞地飛到這里又飛到那里”可知,采用移情手法,描寫了狗的倉皇,羊的悲鳴,麻雀的寂寞,表現(xiàn)了被屠村后死寂、慘烈的場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渲染、襯托了戰(zhàn)爭的慘烈和英雄的悲壯,也抒發(fā)了深深的悲哀之情。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蘇秦)游燕,歲余而后得見。說燕文侯曰:“燕地方二千馀里,民雖不佃作而足于棗栗矣,此所謂天府者也。夫安樂無事,不見覆軍殺將,無過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趙之為蔽其南也。秦趙五戰(zhàn),秦再勝而趙三勝。秦趙相斃,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過代、上谷,彌地數(shù)千里,雖得燕城,秦計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趙之攻燕也,發(fā)興號令,不至十日,而數(shù)十萬之眾軍于東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國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戰(zhàn)于千里之外;趙之攻燕也,戰(zhàn)于百里之內(nèi)。夫不憂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計無過于此者。是故原大王與趙從親,天下為一,則燕國必無患矣?!?/p>
文侯曰:“子必欲合從以安燕,寡人請以國從。”于是資蘇秦車馬金帛以至趙。
(節(jié)選自《史記·蘇秦列傳》,有刪改)
材料二:
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p>
武安君從齊來,而燕王不館也。謂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顯臣于廷。今臣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痹唬骸坝写耍家嗖皇伦阆乱?。”
蘇秦曰:“且夫孝如曾參,義不離親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齊?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義而不臣焉,餓而死于首陽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數(shù)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來,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揚燕、秦之威于齊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為也,非所以為人也。皆自覆之術(shù),非進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興,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固不與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進取之臣也,所謂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p>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今臣為足下A使B功存C危燕D足下E不聽F臣者G人必有言H臣不信,傷臣于王者。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佃作,是指從事農(nóng)業(yè)、從事耕作。古文中與之意義相近的詞語還有耕耘、稼穡、拽耙扶犁等。
B.從親,即合縱相親,指六國合縱結(jié)盟、共同抗秦的策略,與《屈原列傳》中“齊與楚從親”相同。
C.素餐,與漢語成語“尸位素餐”中“素餐”一致,其中“素”指“空,有名無實或有實無名”。
D.“所以自為也”中“所以”一詞的理解與《蘭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騁懷”中的“所以”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蘇秦在游說燕文侯時,巧用假設和對比法清楚地分析了燕國當時面臨的周邊形勢,并且最終憑借自己的一番言辭成功說服燕文侯與趙國結(jié)盟。
B.蘇秦指出趙國是燕國地理屏障,燕國得益于趙國而免除了戰(zhàn)亂,秦國不會明計攻燕但難免暗中用計,聯(lián)趙抗秦才是燕國長治久安的戰(zhàn)略大計。
C.文本二中蘇秦通過分析尾生、伯夷和曾參三個人物,表述了對其美德的尊崇,同時也表明自己想要學習他們,做“進取之臣”,不斷自我完善。
D.蘇秦認為國家之間的政治活動不能用普通的仁義道德來評價,“三王代興,五霸迭盛”,是因為他們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時,又能講策略、求變通。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秦趙相斃,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
(2)王以萬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
14.有人說,大凡有成就的縱橫家,絕不只是因其能言善辯,定還有其他過人之處。請結(jié)合材料,概括蘇秦的“其他過人之處”。
10.BDG11.D12.A
13.(1)秦趙兩國相互殺傷(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憑借整個燕國的勢力,在后邊牽制著他們,這就是燕國不受敵人侵犯的原因。
(2)大王以萬乘之尊卻謙恭地對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這是向天下人顯示自己與小人為伍啊。
14.①高度自信:面對上位者不卑不亢。②務實積極:重功利而不重清名,積極進取,不拘于小節(jié)小信。③機智靈敏:擁有高識遠謀,對天下形勢認識清晰,對自身處境觸覺敏銳。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現(xiàn)在我替您出使齊國,在功勞方面使處在危亡之中的燕國存活了下來,可是您卻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說我不守信義,在大王面前中傷我。
“今臣足下使”,“臣”為主語,“為足下”作狀語修飾謂語“使”,主謂結(jié)構(gòu),句意完整,單獨成句,B處斷開;
“足下不聽臣者”,判斷句的主語部分,單獨成句,前后斷開,DG兩處斷開。
故BDG三處需要斷句。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古代文化常識及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正確。
B.正確。句意:因此希望大王與趙國合縱相親。/齊國與楚國合縱相親。
C.正確。句意:不吃白食。/空占著職位不做事,白吃飯。
D.錯誤。兩處“所以”都是“用來”的意思。句意:都是用來自我完善。/用來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秦國不會明計攻燕但難免暗中用計”錯誤,原文為“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秦國不能侵害燕的道理很明顯了,選項曲解文意。
C.“表述了對其美德尊崇,同時也表明自己想要學習他們”錯誤,蘇秦舉三人的例子是為了表明“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且夫信行者,所以自為也,非所以為人也”,選項無中生有。
D.“是因為他們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時,又能講策略、求變通”錯,文中只強調(diào)他們講策略、知變通,不拘小信,恪守日常道德沒有提及。
故選A。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相斃”,相互殺傷;“全”,整個;“制”,牽制;“所以”,的原因;“犯寇”,受敵人侵犯。
(2)“下”,謙恭;“尊”,推崇;“示”,顯示;“與……群”,與……為伍。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結(jié)合“今臣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唬骸写?,臣亦不事足下矣……臣之趣固不與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進取之臣也’”可知,蘇秦直接指出燕王疏遠自己的原因,并說明自己和燕王不同的地方,態(tài)度平和,據(jù)此概括出,高度自信:面對上位者不卑不亢。
結(jié)合“且夫信行者,所以自為也,非所以為人也。皆自覆之術(shù),非進取之道也……臣之趣固不與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進取之臣也”可概括出,務實積極:重功利而不重清名,積極進取,不拘于小節(jié)小信。
結(jié)合“秦之攻燕也,戰(zhàn)于千里之外;趙之攻燕也,戰(zhàn)于百里之外”“今臣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于王者”“三王代興,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可概括出,機智靈敏:擁有高識遠謀,對天下形勢認識清晰,對自身處境觸覺敏銳。
參考譯文:
材料一:
蘇秦游歷到燕國,經(jīng)過一年多才見到燕文侯。蘇秦游說燕文侯道:“燕國國土縱橫兩千多里,即使人民不耕種田地,單是棗栗的收入也就夠富了。這真是天然的府庫??!能夠安居樂業(yè),沒有戰(zhàn)事,看不到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的情景,沒有誰比得上燕國。大王知道原因嗎?燕國不被敵人侵犯的原因,是因為趙國在燕國的南面遮蔽著。秦國和趙國發(fā)動五次戰(zhàn)爭,秦國勝了兩次而趙國勝了三次。秦趙兩國相互殺傷(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憑借整個燕國的勢力,在后邊牽制著他們,這就是燕國不受敵人侵犯的原因。況且秦國要攻打燕國,就要穿越云中和九原,穿過代郡和上谷,遠離幾千里,即使攻克了燕國的城池,秦國也考慮到?jīng)]法守住它。秦國不能侵害燕的道理很明顯了。如今趙國要攻打燕國,只要發(fā)出號令,不到十天,幾十萬大軍就會挺進到東垣駐扎了,再渡過滹沱,涉過易水,用不了四五天的時間,就到燕國的都城了。所以說秦國攻打燕國,是在千里以外打仗;趙國攻打燕國,是在百里以內(nèi)作戰(zhàn)。不擔心百里以內(nèi)的禍患而重視千里以外的敵人,再沒有比這更錯誤的策略了。因此希望大王與趙國合縱相親,把各國聯(lián)成一體,那么燕國一定不會有所憂慮了。”
燕文侯曰:“你一定打算要用合縱的策略使燕國獲得安定,我愿把國家交給你安排?!庇谑蔷唾澲K秦車馬錢財?shù)节w國。
材料二:
有人對燕王毀謗蘇秦說:“蘇秦是天下最不講信義的人,大王以萬乘之尊卻非常謙恭地對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這是向天下人顯示了自己與小人為伍啊?!?/p>
蘇秦從齊國歸來,燕王竟然不給他預備住處。蘇秦對燕王說:“我本是東周的一個平庸之輩,當初見大王時沒有半點兒功勞,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顯赫?,F(xiàn)在我替您出使齊國,在功勞方面使處在危亡之中的燕國存活了下來,可是您卻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說我不守信義,在大王面前中傷我。假使我像尾生那樣講信用,像伯夷那樣廉潔,像曾參那樣孝順,具有這三種天下公認的高尚操行,來為大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燕王說:“當然可以?!碧K秦說:“如果真是這樣,我也就不會來為大王服務了。”
蘇秦說:“臣要像曾參一樣孝順,就不能離開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您又怎么能讓他到齊國去呢?像伯夷那樣廉潔,不吃白食,認為周武王不義,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孤竹國的君位,餓死在首陽山上,廉潔到這種程度,又怎么肯步行幾千里,而為弱小燕國的垂危君主服務呢?如果臣有尾生的信用,和女子約會在橋下,那女子沒來,直到水淹上身也不離開,最終抱著橋柱被淹死。講信義到這種地步,怎么肯到齊國去宣揚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大的功績呢?再說講信義道德的人,都是用來自我完善,不是用來幫助他人的。所以這都是滿足現(xiàn)狀的辦法,而不是謀求進取的途徑。再說,三王交替興起,五霸相繼興盛,他們都不滿足現(xiàn)狀。我的志趣本來就不和您相同。大王是滿足現(xiàn)狀的君主,而我是謀求進取的臣子,這就是因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原因啊。”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5.下列關(guān)于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花秋月”這些美好的事物讓觸景生情,首句表述了對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愛與贊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往昔為人君時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
C.“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
D.本詞多處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形象逼真地傳達出詞人內(nèi)心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16.請賞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妙處。
15.A16.最后兩句運用了設問、比喻的修辭手法,自問自答,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化抽象的為形象可感,抒發(fā)了無休無盡、難以掙脫的亡國愁思。
本題考查學生對感情和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與把握能力。
A.“表述了對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愛與贊美”錯誤。春花秋風最美,詩人竟問“何時了”,心理很反常。聯(lián)系李煜當時的生活,可知他回憶越多,就越痛苦,故而有此心理。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之事,但時過境遷,詞人已不是那個萬人之上的一國之君,現(xiàn)在是階下囚,那些美景只會激起悲痛的回憶,因此,詞人希望它結(jié)束。而不是表述了對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愛與贊美。
故選A。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詞句的意思: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運用比喻的修辭,本體為“愁思”,喻體為“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寫出了愁思漲溢恣肆,綿綿不絕,表述了詞人心中無盡的哀思。這句詞還運用了設問的手法,自問自答,抒發(fā)了無休無盡、難以掙脫的亡國愁思。
(三)情景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宮賦》論述六國和秦滅亡之因時說,若六國當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國之人,那么“_______”,又怎么會滅亡?
(2)《離騷》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德養(yǎng)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這兩句也表明了他的高潔品質(zhì)。
(3)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側(cè)面描寫表現(xiàn)了樂聲的凄冷、幽怨,表述了此時內(nèi)心的感傷。
①.(則)足以拒秦②.(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③.制芰荷以為衣兮④.集芙蓉以為裳⑤.舞幽壑之潛蛟⑥.泣孤舟之嫠婦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的寫法,“拒”“秦”“遞”“芰”“兮”“芙”“蓉”“裳”“壑”“蛟”“嫠”。
第II卷表述題(80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曠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軟軟,你可踩在里面,凝視蚯蚓,追尋它們留下的彎曲的蹤跡;你可爬到樹葉落光的柿樹上,品嘗柿子,它們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抑或是倔強的蚯蚓,都眷戀著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對秋的①。環(huán)顧周圍,曾②的植被,像極了人們稀疏的頭發(fā),貼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麥苗,順壟看去,剛剛離開地面,裸露著一壟壟單薄的綠意。
到了這個節(jié)點,一切都變得格外淡定,有條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紅葉的渲染,變得③,分外壯觀。一棵棵經(jīng)過秋風洗禮的紅楓,上天置它們于懸崖峭壁,僅占有丁點泥土,雖然落下一場秋雨,也很難得到一次酣暢的滋潤。它們歷經(jīng)風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歲月在盛衰中周而復始,所有的抵達,都會以另外一種模樣重生;已經(jīng)重生的又正在抵達的路上:一如這生生不息的晚秋。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為整句,使之語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
18.①依依不舍②郁郁蔥蔥③絢爛多彩
19.泥土是那么松松軟軟,你可踩在里面,凝視蚯蚓,追尋它們留下的彎曲的蹤跡;你可爬到樹葉落光的柿樹上,品嘗柿子,分享它們藏下的晚秋的甜蜜。
20.一棵棵經(jīng)過秋風洗禮的紅楓,被置于懸崖峭壁,僅占有丁點泥土,即使遇上一場秋雨,也很難得到一次酣暢的滋潤。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①空,此處語境是指“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強的蚯蚓”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對秋的深厚感情,舍不得離開,所以可用成語“依依不舍”。依依不舍:形容感情很深,舍不得離開。
第②空,此處語境是形容植被曾經(jīng)蒼翠茂盛,生機勃勃的樣子,所以可用成語“郁郁蔥蔥”。郁郁蔥蔥: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生機勃勃的樣子。
第③空,此處語境是指晚秋也因紅葉的渲染而變得色彩燦爛美麗,所以可用成語“絢爛多彩”。絢爛多彩:指各種各樣的色彩燦爛美麗,形容色彩華麗;也指絢爛無比,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述變換句式的能力。
把散句改為整句,可把其中的句子改為一組排比句或其它結(jié)構(gòu)一致的一組句子。
觀察劃線句可知,分號前句子結(jié)構(gòu)為:泥土是那么松松軟軟,你可……,動詞+名詞,動詞+偏正短語;而分號后前兩個句子分別與分號前句子結(jié)構(gòu)一致,只需把第三個句子調(diào)整為“動詞+偏正短語”結(jié)構(gòu)即可,即改為“分享它們藏下的晚秋的甜蜜”。據(jù)此組織解析即可。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畫橫線的句子有三處語?。?/p>
一是“一棵棵經(jīng)過秋風洗禮的紅楓,上天置它們于懸崖峭壁”中途易轍,句子“一棵棵經(jīng)過秋風洗禮的紅楓”在講“紅楓”,一句話沒說完,下句“上天置它們于懸崖峭壁”的主語就換成了“上天”,可把句子“上天置它們于懸崖峭壁”改成“被置于懸崖峭壁”,
二是搭配不當,以“紅楓”為主語,把“落下”改為“遇上”。
三是“雖然落下一場秋雨,也……”關(guān)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落下一場秋雨”是假設,應該用表假設關(guān)系的詞語“即使”與“也”搭配。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植物學家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①,主要是因為其體內(nèi)具備兩種物質(zhì)——生長素和葉黃氧化素。生長素分布在向日葵花盤下面的莖部,主要作用是刺激向日葵的植物細胞快速分裂、繁殖,進而促進向日葵生長發(fā)育。但生長素畏光,會受到光的抑制,所以向日葵花盤下莖部背光的那側(cè),細胞縱向伸長的速度更快。②,向日葵的莖端就會向陽面彎曲,花盤便向太陽傾斜。③——葉黃氧化素的作用卻恰恰相反,它能抑制植物細胞生長,并且它本身是喜光的,()。因此,葉黃氧化素會在向日葵向陽的一面累積,從而使向日葵的莖向太陽方向彎曲。隨著太陽的移動,光照的方向改變,生長素與葉黃氧化素的活性也在不斷變化,向日葵頂端的花盤便隨太陽也不斷改變方向。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光照會把它的活性增強
B.活性的增強來自于光照
C.光照會增強它的活性
D.活性的增強便源于此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
21.C22.①向日葵花盤會跟著太陽轉(zhuǎn)動②向光和背光的兩面生長速度出現(xiàn)偏差③而另一種成分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述之語句復位的能力。
把括號所在的句子的信息進行壓縮,得到的信息為:葉黃氧化素、抑制植物細胞生長、喜光。括號里的內(nèi)容是對“喜光”這一特點的補充說明,從語義角度看,四個選項都符合語境。但從表述的連貫角度看,接著“喜光”特征,說明光照的作用的A和C項“光照會……”顯然與前一個句子粘合度更高,這樣便可排除BD項。
C.“光照會增強它的活性”表述簡潔利落,并不需要“把”字句式來突出其“處置”意味。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述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一空,通讀全文,整合語段信息,可以確定語段闡述了這樣幾個關(guān)鍵詞,一是“向日葵花盤”,二是“跟隨太陽轉(zhuǎn)動”,三是“生長素”和“葉黃氧化素”?!跋蛉湛ūP”是說明的對象,“跟隨太陽轉(zhuǎn)動”是對象的特點,“生長素”和“葉黃氧化素”是造成第一、第二個關(guān)鍵詞之間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的原因要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香附藥材安全性評價-洞察分析
- 網(wǎng)絡安全風險評估-第15篇-洞察分析
- 信息資源整合策略-洞察分析
- 虛擬現(xiàn)實考古信息可視化-洞察分析
- 游戲跨文化研究-洞察分析
- 塑料制品回收與再利用技術(shù)研究-洞察分析
- 音樂數(shù)字資源開發(fā)與應用-洞察分析
- 體育用品制造業(yè)供應鏈優(yōu)化-洞察分析
- 煙草種植市場供需預測-洞察分析
- 息肉切除術(shù)遠期預后-洞察分析
- 華東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2
- 危機管理與應急響應
- 《安全生產(chǎn)法》宣傳周活動宣貫課件
- 2024年度廢鋼再生資源買賣合同樣本3篇
- 2024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4篇)
- 陸軍第七十五集團軍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2023
- 2024年度鍋爐安全檢驗與保養(yǎng)服務合同3篇
- 《政府經(jīng)濟學》期末考試復習題及答案
- 中南大學《大學物理C(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01月11042國際經(jīng)濟法期末試題答案
- 高中生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