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水災專項應急預案樣本_第1頁
煤礦水災專項應急預案樣本_第2頁
煤礦水災專項應急預案樣本_第3頁
煤礦水災專項應急預案樣本_第4頁
煤礦水災專項應急預案樣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礦井下水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險限度分析本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為中檔充水礦床,即二類二型。奧灰水水位標高724.08m,3號煤層位于奧灰水壓力之下,但其間有100m地層阻隔,奧灰水水壓值取4602恢復水位標高724.08m,計算3號煤層底板奧灰水突水系數(shù)0.023~0.032MPa/m,均不大于臨界突水系數(shù)0.06MPa/m,因而屬突水性安全區(qū)。但是局部由于受構造影響,縮短了3號煤層與奧灰水間距或與奧灰水直接接觸,很也許使奧灰水成為3號煤層充水水源,在生產過程中應引起高度注重。故奧灰承壓水是3號煤開采重大危險源。防治水害重點是防治奧灰承壓水、采空區(qū)積水、煤層頂板砂巖裂隙水及其上覆其他砂巖含水層水等,以上水害嚴重影響礦井安全生產。充水水源重要為奧灰承壓水、采空區(qū)積水、3#煤層頂板砂巖裂隙水及其上覆其他砂巖含水層水、地表水等。導水通道重要為導水斷層、導水陷落柱、封閉不良鉆孔、地表塌陷區(qū)產生裂隙等。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2.1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安全優(yōu)先;2.2防止事故擴大優(yōu)先;2.3保護環(huán)境優(yōu)先。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在**礦事故劫難應急救援組織體系基本上,完善井下水災事故應急組織分體系。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礦成立井下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調度室??傊笓]:**礦主任書記副總指揮:**礦總工程師及其她副職領導成員:生產技術部調度室安全監(jiān)察部通風管理部機電管理部物資供應部保衛(wèi)科綜合辦后勤中心救護三中隊金城礦建項目部宏圣礦建項目部監(jiān)理單位等負責人。3.2.2指揮部職責井下發(fā)生水災事故后,分析判斷事故,一方面決定受水災危險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同步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批準現(xiàn)場急救方案和安全技術辦法;依照事態(tài)發(fā)展,決定與否祈求外部救濟;協(xié)調物資、設備、醫(yī)療、通訊、后勤等工作;負責組織礦井下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習,督查本礦井應急救援預案演習。3.3.3成員單位及部門職責3.3.1調度室:承辦井下水災事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告知指揮部成員及時趕赴事故現(xiàn)場,協(xié)調各成員單位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集團公司報告事故狀況和應急解決進展狀況,貫徹集團公司關于事故搶險救援批示和批示,做好有關記錄。3.3.2生產技術部:負責為事故現(xiàn)場提供礦井水災地點有關技術資料和對現(xiàn)場狀況進行分析,協(xié)助指揮部制定搶險方案和技術指引工作。參加對事故調查,負責安排搶險施工隊伍,并且3.3.3安全監(jiān)察部:負責監(jiān)督事故急救方案和安全辦法貫徹,組織和協(xié)助對事故調查工作3.3.4機電管理部:負責督促、協(xié)調搶險救災設備供應,負責為搶險救災提供排水設備,負責供電系統(tǒng)檢查及安裝搶修工作,負責保障各種通訊設施、設備正常使用和通訊網絡暢通。3.3.5通風管理部:負責礦井通風工作,協(xié)助對事故地點提供通風保障。3.3.6籌劃財務部:負責救援資金準備,并及時到位。3.3.7物資供應部:負責搶險救援物資儲備與及時供應,為搶險救災提供所需材料。3.3.8保衛(wèi)科:負責迅速集結礦應急分隊,按急救方案協(xié)助組織急救。負責保證搶險救災物資運送道路交暢通通和礦區(qū)治安,并協(xié)助組織急救。3.3.9后勤中心、綜合辦:負責救災所需交通工具安排,負責對遇難人員妥善安頓和救災人員食宿以及基本生活事宜,做好事故傷亡人員善后解決工作。3.3.10救護消防三中隊:負責按急救方案組織現(xiàn)場緊急搶險和救援行動,負責向礦山救護大隊祈求增援3.4現(xiàn)場指揮部事故發(fā)生后,成立現(xiàn)場指揮部,礦長或礦長委托人擔任現(xiàn)場指揮部總指揮,負責組織制定急救方案和指揮現(xiàn)場急救工作。在礦總工程師、集團公司和礦山救護消防三中隊隊長協(xié)助下,制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解決事故急救方案。4防止和預警4.1危險源監(jiān)控生產技術部負責分析礦井涌水量變化因素;定期對井田內周邊礦井采掘狀況進行調查,并將其采掘、積水范疇填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堅持水害分析預測預報制度;對水害威脅不清地點,嚴格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則。4.2預警行動當?shù)V井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點浮現(xiàn)掛紅、掛汗、空氣變冷、浮現(xiàn)霧氣、水叫、煤層頂板淋水加大、煤層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水色發(fā)渾、有臭味、采掘工作面有害氣體增長、裂隙浮現(xiàn)滲水預兆或礦井涌水量突然增大時,跟班人員組織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并及時告知調度室;中央水泵房和盤區(qū)水泵房被淹,排水系統(tǒng)癱瘓時,必要及時查明因素,密切關注水情變化,分析判斷其危險限度,向礦調度室報告,全礦處在預警狀態(tài)。依照水害危險限度,啟動相應應急預案。5信息報告程序5.1礦井發(fā)生水災事故后,現(xiàn)場人員或現(xiàn)場目擊者必要及時向調度室報告,調度室調度員在接到水災事故報警電話后,要問明狀況涉及事故發(fā)生時間、地點、人員、范疇、影響限度、涌水量等,并及時向當天礦值班長、調度室主任和應急解決總指揮報告。5.2指揮部總指揮在接到水災事故報告后,要及時向集團公司生產處調度室報告,報告內容涉及事故時間、地點、人員、范疇、影響限度、涌水量等。5.3事故報告電話**礦調度報告電話: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遇難3人如下、中央水泵房、盤區(qū)水泵房、綜采工作面排水系統(tǒng)被淹或其他因素導致排水系統(tǒng)無法正常運轉,啟動**礦預案;遇難3人以上(含3人)或水淹一種盤區(qū)時,由**礦總指揮祈求集團公司啟動集團公司預案。6.2響應程序6.2.1礦井發(fā)生水災事故后,及時啟動《**礦井下水災事故應急解決預案》組織救援。6.2.2應急啟動調度室調度員在接到水災事故報告后,應及時向當天礦值班長,調度室主任和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決定啟動《**礦井下水災事故應急解決預案》,調度室調度員接到總指揮啟動預案批示后,及時告知指揮部成員到調度室集合或直接奔赴事故現(xiàn)場指定地點開展搶險救災工作。6.2.3搶險人員到達現(xiàn)場后,應及時理解災區(qū)狀況,涉及水源、事故前人員分布、井下人員生存條件及進入該地點通道。根據井巷布置及出水標高,計算被堵人員地點高程、空間容積、氧容量、瓦斯容量、推算救出人員最長時間,協(xié)助現(xiàn)場指揮部制定搶險方案及安全技術辦法,組織搶險。6.2.4救護人員在急救遇險人員時,應鑒定遇險人員位置、涌水量、受水淹限度、巷道破壞和通風狀況,并依照現(xiàn)場狀況進行實行救援。6.2.5排水過程中有關單位要保持通風,加強對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并注意觀測巷道狀況,防止冒頂事故發(fā)生。現(xiàn)場指揮部要依照事故現(xiàn)場狀況及時組織人員對受傷、受困人員進行急救。6.2.6醫(yī)療救護人員要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醫(yī)療救治。如醫(yī)療救護人員無法救治時,應及時將傷員轉院治療,最大限度減少傷亡。6.2.7所有受傷、受困人員救出后,要清點現(xiàn)場人數(shù),搶險人員撤離事故現(xiàn)場。6.2.8應急結束后,總指揮下達應急結束命令,事故急救人員返回原單位。6.2.9**礦關于部室配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并向上級報告。6.2.10若涌水量在不斷增長,本預案不能滿足現(xiàn)場有效救災時,指揮部就應當向集團公司祈求外援。6.3處置辦法6.3.1中央排水系統(tǒng)、盤區(qū)排水系統(tǒng)、綜采工作面排水系統(tǒng)任一地點被淹或其他因素導致排水系統(tǒng)無法正常運轉時,及時啟動水害事故應急預案,運用中央水泵房、盤區(qū)水泵房、綜采工作面?zhèn)溆盟眠M行排水,同步對被淹水泵等設備進行搶修,及時恢復原有排水系統(tǒng)。6.3.2當工作面涌水量增大,開泵無法滿足時,在跟班干部、班組長和老工人指揮下迅速組織急救,應盡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支護,設法堵住出水口,以免事故擴大。如狀況危急,水勢很猛,無法急救,及時關閉施工地點所有電源,沿規(guī)定避水災路線撤離至安全地帶。6.3.3如果水災災情嚴重,已將退路隔斷,堵在獨頭巷道人員要撤到本巷道最高位置,并力求減少體力消耗,節(jié)約使用礦燈,應保持鎮(zhèn)定,避免體力過度消耗,團結互助等待救護人員到達營救。6.3.4礦調度臺依照水災地點報告狀況,在第一時間內告知所有受水災威脅人員,及時沿避水災路線撤離到安全地點。6.3.5在條件容許狀況下,設法理解掌握突水水源、突水水量,理解突水地點水災狀況。6.3.6礦井透水量超過排水能力時,應組織人力、物力強行排水,重要排水設備受到被淹威脅時,可用砂(粘土)袋構筑暫時防水墻,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山巷道。6.3.7被困人員要保持體力,等待營救,對被困人員所在地點高于透水后水位時,可運用打鉆等辦法供應新鮮空氣,飲料及食物;若所在地點低于透水位時,則禁止打鉆,防止泄壓擴大災情。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在搶險救災期間,各單位搶險物質、材料設備由**礦調度室統(tǒng)一調用。7.2應急物資準備水泵132千瓦×4臺,22千瓦×4臺,水管6寸×米,水管4寸×米,6寸膠皮管1000米,4寸膠皮管1000米,鐵絲300米,鐵鍬50把,編織袋300個,沙20噸。見附表8其她8.1發(fā)生井下水災事故時,本預案與《**礦井下事故應急預案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