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篇)_第1頁
2024年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篇)_第2頁
2024年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篇)_第3頁
2024年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篇)_第4頁
2024年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篇)

目錄

第1篇關于作文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

第2篇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第3篇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關于作文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

有幸參加了市小教培訓中心舉辦的作文教學培訓班。昨天是第一天的培訓活動,聆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一天坐下來,五六個鐘頭,腰背多少有些不適,但心中卻是充實的。

夜深了,思緒萬千,無法入眠。

想的最多的,竟然是個人成長的“寫作”歷程。

小時侯,父親是曉師的語文教師,三年級起,他就要求我寫日記。起先,覺著新鮮,每天;后來,不知要寫些什么,變?yōu)橹苡洠辉俸髞?,成了月記;再再后來,無疾而終。好在父親一向開明,并不逼著我去寫。

從上初中起,并沒有人要我寫,我卻一天寫的很勤。最期待的生日禮物,便是一本硬殼的有著好看印花的日記本。到了讀師范時,居然一天不寫便無法入眠。工作后,可寫的東西更多了,日記本越積越厚。

生了孩子后,開始寫“寶寶日記”。沒寫幾篇,被婆婆發(fā)現(xiàn)了,堅決不讓寫,說會傷了眼睛、累了身子。老人的話不敢不聽,只好停了。開始幾天很不適應,畢竟是十多年的習慣了。后來也就慢慢習慣了,人也懶惰了。一晃孩子十多歲了,日記的事兒再也沒續(xù)上。

工作后,寫了些論文,在省市區(qū)級都獲過獎。后來,論文滿天飛了,便沒有了興趣。

有段時間遇到些事,居然寫起詩來,在鄉(xiāng)鎮(zhèn)雜志上發(fā)了十來篇,因為停刊,也便歇了手。

有時候,有感于時事,便寫自己的想法,拉拉雜雜的,怕樹敵太多,只自己看看。

現(xiàn)在的我,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心態(tài)平和了,少了些棱角,也不想去爭什么,便又記起了曾經(jīng)的夢想:寫故事,為孩子寫故事。只是還未曾好好的思索,不知該從何入手。

可能是家的溫馨滋長了我的懈惰,真的應該做點事了。

看到袁浩老師仍在為小學教育事業(yè)奔忙,心底升起絲絲敬意,同時也深感慚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正當發(fā)奮的時候,我應當為作文教學做些什么呢?

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2022年12月13日24日,在任為新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快樂地度過了為期12天的作文專題培訓,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有思想碰撞、經(jīng)驗交流的晨會時間。

一、覺察、體察與洞察,觀察的內在品質習作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稱曾深刻地指出:發(fā)達的智慧,最重要的特征是觀察力。觀察,是習作的起點,智慧的源泉。

有效的觀察是習作個性化的基礎。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正如葉圣陶所說:平時心粗氣浮,對于外界的事物,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也就說不清所見所聞是什么。寫成觀察得好認識得好的文章,那根源還在于平時有好習慣。而觀察的屬性與品質又把觀察細化為覺察、體察與洞察。

1、敏銳的覺察力取得于意

從無意義到有意義,明確觀察目的

有意識到留意識,養(yǎng)成觀察習慣。

2、全面的體察力取決于神

觀察實踐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將客觀外界事物的具體形象、色彩等物象反映到人腦中,形成感性形象,即表象。生活中的表象是極其豐富的。因此,表象是建立在全面體察事物形象基礎上的。

表象中,有的能夠反映某類事物的普遍性,有的能夠反映某類事物的特殊性。因此,還要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去觀察,將零碎的表象,梳理成表象群。

3、深入的洞察力取勝于心

習作中的觀察,有別于現(xiàn)實性的觀察,它是在現(xiàn)實性觀察的基礎上,以審美的態(tài)度去感知事物。在觀察的過程中,內在的情感總是主動地期待著、捕捉著,一旦事物與個人的情感生活相符合,便會透過事物的形式達到對其情感性的把握,達到合情合理的表達需要。因此,觀察中,更需要引導學生對生動的周圍世界注入個人情感。

二、立人習作的根本

思想缺席的結果是無知和盲從,簡單的教育方式往往導致學生簡單的思維方式。為了應付考試,出現(xiàn)了所謂的萬能作文,學生在寫作時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閱讀激發(fā)思想,思想照亮生活,生活影響寫作。

我們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應該關注的是感情是否真摯,內容是否充實。鼓勵學生說真話寫真情,而不是一味的空話、套話。

三、高出著眼,小處入手習作的起步(三年級習作)

1、前掛后聯(lián),了解目標序列

由于教師對習作目標掌握不到位,導致指導無方;由于教師把理想的作文目標當成學生練筆的目標,致使自身陷入不滿與失望,師生均是身心疲憊。人教版教材的習作安排:單看目標是獨立的,整體看能發(fā)現(xiàn)目標是漸次提高螺旋上升。

2、解讀教材,明確指導重點

3、依據(jù)目標,心有評價標準

習作目標明確了,每一次指導重點也清楚了,但是三年級的孩子應寫出什么樣的文章,教師心中沒有標準。

4、從讀學寫

在第二學段,我們可以依托句群關系,憑借教材中的典型語例引領學生感知句子與句子之間的承接關系,體會寫作順序,練寫一個自然段。

5、從觀到察

中年級是觀察活動的敏感期,最佳的習作形式就是觀察作文。

6、重視評改

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不能從語法的角度嚴格要求,主要是指別人看不明白的,或是與習作要求明顯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錯字和明顯的用詞不妥當?shù)牡胤健?/p>

培訓是為更好地工作做準備,通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使自己漸漸完善。

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2022年12月13日24日,在任為新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快樂地度過了為期12天的作文專題培訓,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有思想碰撞、經(jīng)驗交流的晨會時間。

一、覺察、體察與洞察,觀察的內在品質習作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稱曾深刻地指出:發(fā)達的智慧,最重要的特征是觀察力。觀察,是習作的起點,智慧的源泉。

有效的觀察是習作個性化的基礎。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正如葉圣陶所說:平時心粗氣浮,對于外界的事物,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也就說不清所見所聞是什么。寫成觀察得好認識得好的文章,那根源還在于平時有好習慣。而觀察的屬性與品質又把觀察細化為覺察、體察與洞察。

1、敏銳的覺察力取得于意

從無意義到有意義,明確觀察目的

有意識到留意識,養(yǎng)成觀察習慣。

2、全面的體察力取決于神

觀察實踐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將客觀外界事物的具體形象、色彩等物象反映到人腦中,形成感性形象,即表象。生活中的表象是極其豐富的。因此,表象是建立在全面體察事物形象基礎上的。

表象中,有的能夠反映某類事物的普遍性,有的能夠反映某類事物的特殊性。因此,還要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去觀察,將零碎的表象,梳理成表象群。

3、深入的洞察力取勝于心

習作中的觀察,有別于現(xiàn)實性的觀察,它是在現(xiàn)實性觀察的基礎上,以審美的態(tài)度去感知事物。在觀察的過程中,內在的情感總是主動地期待著、捕捉著,一旦事物與個人的情感生活相符合,便會透過事物的形式達到對其情感性的把握,達到合情合理的表達需要。因此,觀察中,更需要引導學生對生動的周圍世界注入個人情感。

二、立人習作的根本

思想缺席的結果是無知和盲從,簡單的教育方式往往導致學生簡單的思維方式。為了應付考試,出現(xiàn)了所謂的萬能作文,學生在寫作時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閱讀激發(fā)思想,思想照亮生活,生活影響寫作。

我們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應該關注的是感情是否真摯,內容是否充實。鼓勵學生說真話寫真情,而不是一味的空話、套話。

三、高出著眼,小處入手習作的起步(三年級習作)

1、前掛后聯(lián),了解目標序列

由于教師對習作目標掌握不到位,導致指導無方;由于教師把理想的作文目標當成學生練筆的目標,致使自身陷入不滿與失望,師生均是身心疲憊。人教版教材的習作安排:單看目標是獨立的,整體看能發(fā)現(xiàn)目標是漸次提高螺旋上升。

2、解讀教材,明確指導重點

3、依據(jù)目標,心有評價標準

習作目標明確了,每一次指導重點也清楚了,但是三年級的孩子應寫出什么樣的文章,教師心中沒有標準。

4、從讀學寫

在第二學段,我們可以依托句群關系,憑借教材中的典型語例引領學生感知句子與句子之間的承接關系,體會寫作順序,練寫一個自然段。

5、從觀到察

中年級是觀察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