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七校中考一模聯(lián)考試題
化學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指定
位置,然后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答題卡的“貼條形碼區(qū)”內(nèi)。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
工整,筆跡清晰。
3.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相應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
4.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相對原子質(zhì)量:H-IC-12N-140-16S-32F-19Cu-64Mg-24AI-27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
題意)
1.安徽古代出現(xiàn)了很多著名的煉丹家,對中國古代的化學發(fā)展起了關鍵作用。漢高祖之孫淮南王劉安曾做
如下記載,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曾青化鐵則為銅B.夜燒雄黃,殺蟲成列
C.積油滿萬石,則自然生火D.取沸湯置甕中,三日成冰
2.2022年北京冬奧會圓滿結(jié)束,本次奧運的核心理念之一——綠色辦奧,下列行為不符合這一核心理念的
是
A.北京冬奧會大規(guī)模使用氫能等清潔能源,在交通活動中實現(xiàn)零碳排放
B.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運動員自覺使用無氟雪蠟調(diào)整雪板摩擦系數(shù)
C.為加強冬奧會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D.將張北地區(qū)的風能、太陽能等生產(chǎn)的綠色電力輸入北京,實現(xiàn)綠電供應
3.以下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4.分析、推理、歸納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穩(wěn)定的物質(zhì)一定是溶液
B.某物質(zhì)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C02和HzO,則該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C、H和O元素
C.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所以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他們的純金屬更高,因此黃銅的硬度高于銅和鋅
5.檢驗、鑒別和除雜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檢驗、鑒別和除雜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操作方法
A鑒別C粉和CuO粉末在空氣中灼燒
伸入帶火星木條,觀察是否復燃
B檢驗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O2
C除去CaC)中的碳酸鈣加水
D除去CO2中CO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A.ABBC.CD.D
6.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種名為“法匹拉韋”的抗病毒藥在臨床上有較好的效果。法匹拉韋的化學式為
GH1FN3O2,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法匹拉韋中碳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
B.法匹拉韋分子由五種元素組成
C.法匹拉韋由5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一個氟原子,三個氮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gòu)成
D.法匹拉韋中碳、氫、氟、氮、氧元素質(zhì)量比為5:4:1:3:2
7.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鋰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6.941B.x=2,鋰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為3
C.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D.鉆酸鋰(LiCOo2)中Co元素顯+3
8?1839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廣州虎門集中銷毀鴉片,史稱“虎門銷煙”,此壯舉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
利益。當年的銷煙方法是在海灘上挖池,池中注水,之后放入生石灰,再倒入鴉片銷毀。某興趣小組的同
學在實驗室中用如圖裝置模擬此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石灰與水反應的產(chǎn)物易溶于水
B.實驗觀察到小試管中生石灰碎成粉末狀
C.隨著實驗進行,U形管中有氣泡產(chǎn)生
D.若將固體換成硝酸錢,U形管中現(xiàn)象與此實驗一致
9.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OiN1Co2
A.空氣中氣體體積分數(shù):一I------------1-------------1-----------?
由高到低
軍
B.地殼中元素含量:F,
由高到低
CaMgCu
C.金屬活動性:-L-
由強到弱
NaClNH4NO3NaOH
D.將等量物質(zhì)溶解在等量的20℃的水中,溶液溫度:------1——?~I-----------1—
20℃
10.我國化學家研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在太陽光照射下實現(xiàn)了水的高效分解。該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
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
催化劑
表面?0
A.,我表示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
催化劑
B.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H??!?H2O2+O2↑
C.反應II中,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
D.該成果對氫能源的推廣應用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1如圖是。、b、C=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不解正確的是
溶
解
度
g
A.t2°C時,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B.將t2℃時,。、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C,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關系是b>a=c
C.t2°C時,將50ga物質(zhì)(不含結(jié)晶水)放入Ioo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飽和溶液
D.將C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刹捎媒禍氐姆椒?/p>
12.下列四個圖像分別對應四個變化過程,其中錯誤的是
溶
成
A生
氯
化
淀
劑
沉
的
銅
量
質(zhì)
質(zhì)
質(zhì)B
-里
量Cu(OH)g
∕g3
',g
0時間/min0固體的質(zhì)量g°氫氧化鉀溶'液質(zhì)量g0時間,min
①②③④
A.①表示將一定量的60℃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
B.②表示向相同質(zhì)量和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CU(C)H”和CUO固體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鐵和氯化鉀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質(zhì)量和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過量的鎂粉和鋁粉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題,共28分)
13.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可燃冰外觀類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組成),還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氣體.
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結(jié)構(gòu)就像一個個由若干個水分子組成的籠子,每個籠子里"關''一個甲烷分子。
溫度不高、壓力足夠大、有甲烷氣源時,甲烷可與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巖層的空隙中。
甲烷水合物能穩(wěn)定存在的壓強和溫度范圍如圖所示?
溫度七
1體積可燃冰可儲載約164體積的甲烷氣體??扇急鶅α控S富,燃燒熱值大,因而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
然氣的替代能源。甲烷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炭黑、己煥、氟化氫等。
由甲烷引發(fā)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厲害K)至20倍??扇急坏╇x開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發(fā)生噴井意
外,還可能會破壞地殼穩(wěn)定平衡,引發(fā)海底塌方,導致大規(guī)模海嘯,所以可燃冰的開采困難。
(1)可燃冰屬于(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1體積可燃冰可儲載約164體積的甲烷氣體”,原因是(從微觀角度解釋)。
(3)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寫出其完全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填序號)。
A.海底溫度低,壓強大,有利于甲烷的溶解
B.在30Oatm下,任何溫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可燃冰作為燃料優(yōu)點是燃燒熱值大,對環(huán)境不會造成污染
D.可燃冰開采不合理,會造成溫室效應或者海底塌方等
14.請結(jié)合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BCD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
(2)寫出用A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制取Co2,若用C裝置替代B裝置作發(fā)生裝置,其優(yōu)點是。
(4)某同學采用如圖F所示的裝置分離H2、Co2的混合氣體。
步驟如下: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混合氣體,可收集到H2;再關閉活塞A,打開活塞B,可得到
CO2。X溶液最好選擇(填序號)。
aNaOH濃溶液b飽和Ca(OH)2溶液C濃硫酸
(5)二氧化硫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常用來漂白紙漿、毛、絲等。二
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易形成酸雨。若用D裝置收集SO?氣體應從(選填"a”或"b”)端通入。
15.從廢舊電腦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屬銀,設計流程如圖所示:
(1)廢舊零部件預處理過程中需要將其粉碎,粉碎的目的是o
(2)步驟I和步驟II都涉及的實驗操作是0
(3)步驟I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發(fā)生反應的基本類型為;步驟∏中加入適量AgNo3溶液后發(fā)生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4)該工藝流程的價值在于o
16.小紅同學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實驗操作時,發(fā)現(xiàn)幾支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有的快有的慢。于
是,她與小芳同學一起合作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金屬與酸反應快慢受哪些因素影響?
【猜想與假設】猜想1:可能與酸的濃度有關猜想2:可能與金屬的種類有關
猜想3:可能與金屬的形狀有關。
【設計并實驗】為了驗證猜想,小紅和小芳設計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如下實驗:
反
應
速
率
V
(I)小紅和小芳檢查圖1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O
(2)實驗時須將鎂片和鐵片進行打磨,其目的是
(3)寫出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硫酸的濃度金屬收集50mLH2
實驗編號金屬的形狀
(均取20mL)(均取2g)所需時間/s
^Φ
10%鎂粉末狀60
10%鐵片狀120
③10%鎂片狀102
20%鐵片狀HO
【收集證據(jù)】(4)要比較金屬的形狀對反應快慢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編號是。
【得出結(jié)論】(5)從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評價與反思】(6)測得實驗①反應中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2所示,t∣?t2時間段
內(nèi)反應速率逐漸加快的原因是;t2?t3時間段內(nèi)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的主要原因是。
(7)鐵與硫酸反應的快慢還受到溫度的影響。請你設計實驗驗證:(不要求寫出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17.興趣小組同學向盛有22g銅與氧化銅粉末的固體混合物中依次加入稀硫酸,每次均按如圖所示進行實
驗,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請計算:
實驗序號稀硫酸質(zhì)量/g濾渣質(zhì)量/g
第1次5014
第2次50TTl
第3次504
(1)m=0
(2)所用稀硫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
題意)
1.安徽古代出現(xiàn)了很多著名的煉丹家,對中國古代的化學發(fā)展起了關鍵作用。漢高祖之孫淮南王劉安曾做
如下記載,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曾青化鐵則為銅B.夜燒雄黃,殺蟲成列
C.積油滿萬石,則自然生火D.取沸湯置甕中,三日成冰
【答案】D
【解析】
【詳解】A、曾青化鐵則為銅,生成了新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
B、夜燒雄黃,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
C、自然生火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
D、三日成冰是物質(zhì)狀態(tài)的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D。
2.2022年北京冬奧會圓滿結(jié)束,本次奧運的核心理念之一——綠色辦奧,下列行為不符合這一核心理念的
是
A.北京冬奧會大規(guī)模使用氫能等清潔能源,在交通活動中實現(xiàn)零碳排放
B.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運動員自覺使用無氟雪蠟調(diào)整雪板摩擦系數(shù)
C.為加強冬奧會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D.將張北地區(qū)的風能、太陽能等生產(chǎn)的綠色電力輸入北京,實現(xiàn)綠電供應
【答案】C
【解析】
【詳解】A、北京冬奧會大規(guī)模使用氫能等清潔能源,在交通活動中實現(xiàn)零碳排放,符合綠色辦奧這一核
心理念,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
B、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運動員自覺使用無氟雪蠟調(diào)整雪板摩擦系數(shù),符合綠色辦奧這一核心理念,故選
項B不符合題意;
C、為加強冬奧會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會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綠色辦奧這
一核心理念,故選項C符合題意;
D、將張北地區(qū)的風能、太陽能等生產(chǎn)的綠色電力輸入北京,實現(xiàn)綠電供應,符合綠色辦奧這一核心理
念,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0
3.以下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孑
測量液體體積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用酒精燈給試管中液體加熱時需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中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試管總體
積的三分之一,且加熱前需要先預熱,再集中加熱,故選項操作正確;
B、讀取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量筒中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能仰視或俯視,故選項操作錯誤;
C、為防止鐵絲燃燒時產(chǎn)生的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需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細沙,故選項操
作錯誤;
D、稀釋濃硫酸時需要將濃硫酸沿燒杯壁緩緩的倒入水中,并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不能將水倒入濃硫酸
中,故選項操作錯誤。
故選Ao
4.分析、推理、歸納是學習化學常用思維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穩(wěn)定的物質(zhì)一定是溶液
B.某物質(zhì)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CCh和HzO,則該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C、H和O元素
C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所以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他們的純金屬更高,因此黃銅的硬度高于銅和鋅
【答案】D
【解析】
【詳解】A、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穩(wěn)定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是均一穩(wěn)定的物質(zhì),但
水是純凈物,不是溶液,錯誤;
B、某物質(zhì)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CCh和HzO,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該物
質(zhì)一定有C、H元素,可能含有0元素,錯誤;
C、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但帶電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離子,如電子帶負電荷,質(zhì)子帶正電荷,錯誤;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他們的純金屬更高,黃銅是銅鋅合金,因此黃銅的硬度高于銅和鋅,正確。
故選D。
5.檢驗、鑒別和除雜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檢驗、鑒別和除雜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操作方法
A鑒別C粉和CuO粉末在空氣中灼燒
B檢驗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2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是否復燃
C除去Cao中的碳酸鈣加水
D除去CO2中CO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詳解】A、各取少量粉末,分別在空氣中灼燒,能燃燒的是碳粉,不能燃燒的是氧化銅粉末,此選項正
確;
B、人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低,不足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不能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此選項錯
誤;
C、CaO能與水反應,如果用水除去碳酸鈣,最終不能得到氧化鈣,此選項錯誤;
D、CO2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Co不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用足量澄清石灰水,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
氧化碳,反而除去了二氧化碳,此選項錯誤。
故選Ao
【點睛】根據(jù)原物質(zhì)和雜質(zhì)的性質(zhì)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是指除去雜質(zhì),同時被提純
物質(zhì)不得改變,除雜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zhì)反應,二是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
雜質(zhì)。
6.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種名為“法匹拉韋”的抗病毒藥在臨床上有較好的效果。法匹拉韋的化學式為
C5H1FN1O2,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法匹拉韋中碳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
B.法匹拉韋分子由五種元素組成
C.法匹拉韋由5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一個氟原子,三個氮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gòu)成
D.法匹拉韋中碳、氫、氟、氮、氧元素質(zhì)量比為5:4:1:3:2
【答案】A
【解析】
12x5I×4
【詳解】A.法匹拉韋中碳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100%≈38.2%,氫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100%≈3%,
157157
IQ14x3
氟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上XloO%a12?1%,氮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X100%然26.8%,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
157157
二^Xloo%≈20.4%,所以法匹拉韋中碳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故A正確;
157
B.法匹拉韋由碳、氫、氟、氮、氧五種元素組成,法匹拉韋分子由五種原子構(gòu)成,故B錯誤;
C.法匹拉韋由法匹拉韋分子構(gòu)成,一個法匹拉韋分子由5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1個氟原子,3個氮原子
和2個氧原子構(gòu)成,故C錯誤;
D.法匹拉韋中碳、氫、敘、氮、氧元素質(zhì)量比為60:4:19:42:32,故D錯誤;
故選:Ao
7.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鋰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6.941B.42,鋰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為3
C.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D.鉆酸鋰(LiCOC)2)中Co元素顯+3
【答案】B
【解析】
【詳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zhì)量,故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
6.941,不符合題意;
B、在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故3=x+l,x=2,中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zhì)量-質(zhì)子數(shù)≈7-3=4,符合題意;
C、鋰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故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不符合題意;
D、鉆酸鋰中鋰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鉆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jù)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
數(shù)和為零,可得:(+1)+χ+(-2)x2=0,x=+3,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8.1839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廣州虎門集中銷毀鴉片,史稱“虎門銷煙”,此壯舉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
利益。當年的銷煙方法是在海灘上挖池,池中注水,之后放入生石灰,再倒入鴉片銷毀。某興趣小組的同
學在實驗室中用如圖裝置模擬此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石灰與水反應的產(chǎn)物易溶于水
B.實驗觀察到小試管中生石灰碎成粉末狀
C.隨著實驗進行,U形管中有氣泡產(chǎn)生
D.若將固體換成硝酸鉉,U形管中現(xiàn)象與此實驗一致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生石灰與水反應的產(chǎn)物是氫氧化鈣,微溶于水。A錯。
B、生石灰是塊狀固體,生石灰與水反應的產(chǎn)物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是粉末狀固體;所以,實驗觀察到
小試管中生石灰碎成粉末狀。B正確。
C、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現(xiàn)象明顯,使錐形瓶中空氣膨脹,由于導管沒有伸入水中,所以,隨著實驗進
行,U形管中水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C錯。
D、將固體換成硝酸筱,硝酸鏤溶于水吸熱,U形管中現(xiàn)象與此實驗相反。D錯。
綜上所述:選擇B。
9.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OiN2Co2
A.空氣中氣體體積分數(shù):——I-----------1-------------1--------?
由高到低
氧桂鋁
B.地殼中元素含量:III
由高到低
CaMgCu
C.金屬活動性:-L-
由強到弱
NaClNH4NOsNaOH
D.將等量物質(zhì)溶解在等量的20C的水中,溶液溫度:------1——?~I-----------1—
20℃
【答案】B
【解析】
【詳解】A、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
體和雜質(zhì):0.03%,故空氣中氣體體積分數(shù),由高到低為:氮氣、氧氣、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
B、地殼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為(前四位):氧、硅、鋁、鐵,符合題意;
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排在氫后,故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為:Ca、Mg、(H)、Cu,不符合題意;
D、氯化鈉溶于水溫度變化不大,溶液溫度約為20℃,硝酸錢溶于水吸熱,溶液溫度降低,故溶液溫度低
于20℃,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溶液溫度大于20℃,不符合題意。
故選B0
10.我國化學家研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在太陽光照射下實現(xiàn)了水的高效分解。該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
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M反應1/明反應∏/.M里您
-----l一?飛前-----l~表面砂°
^//77///////////////////////////////7^^∕/////////
表示的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
催化劑?
B.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HQ^-H2O2+O2T
C.反應II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
D.該成果對氫能源推廣應用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專墻表示水,由兩種元素組成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A正確。
VJ
催化劑?
B、反應I水分解生成了氫氣和過氧化氫,化學方程式為2H2O^=H2O2+H2T,B錯。
C、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數(shù)目都變,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C正確。
D、該成果水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了氫氣,對氫能源的推廣應用有重要的實踐意義,D正確。
故選:Bo
11.如圖是。、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不解正確的是
溶
解
度50
g
20
0
溫度七
A.t2℃時,。、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B.將t?℃時,。、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C,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關系是b>a=c
C.t2°C時,將50ga物質(zhì)(不含結(jié)晶水)放入IoO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α的飽和溶液
D.將C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可采用降溫的方?/p>
【答案】B
【解析】
【詳解】A、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故A正確:
B、t;C時,b物質(zhì)的溶解度最大,。物質(zhì)次之,。、b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會析出晶體,
C物質(zhì)的降低溫度,不會析出晶體,應該按照t2℃時減小計算,所以將t2℃時,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
溶液降溫至t;C,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關系是b>a>c,故B錯誤;
C、t2°C時,。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將50ga物質(zhì)(不含結(jié)晶水)放入IOO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飽
和溶液,故C正確;
D、C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將C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可采用降溫的方法,故D
正確。
故選:B
12.下列四個圖像分別對應四個變化過程,其中錯誤的是
A.①表示將一定量的60。C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
B.②表示向相同質(zhì)量和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CU(C)H)2和CUo固體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鐵和氯化鉀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質(zhì)量和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過量的鎂粉和鋁粉
【答案】D
【解析】
【詳解】A.①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將一定量的60C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溶質(zhì)析
出,溶劑的質(zhì)量不變;B.②表示向相同質(zhì)量和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Cu(0H)2和CUO
固體,最后氯化銅的質(zhì)量由酸決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銅的質(zhì)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鐵和
氯化鉀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鉀和氯化鐵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氯化鐵完全反
應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④表示向相同質(zhì)量和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過量的鎂粉和鋁粉,
最終氫氣的質(zhì)量由酸決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相同。選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題,共28分)
13.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可燃冰外觀類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組成),還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氣體。
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結(jié)構(gòu)就像一個個由若干個水分子組成的籠子,每個籠子里"關''一個甲烷分子。
溫度不高、壓力足夠大、有甲烷氣源時,甲烷可與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巖層的空隙中。
甲烷水合物能穩(wěn)定存在的壓強和溫度范圍如圖所示。
溫度七
水深?m
壓強,atm
1體積可燃冰可儲載約164體積的甲烷氣體??扇急鶅α控S富,燃燒熱值大,因而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
然氣的替代能源。甲烷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炭黑、己烘、氟化氫等。
由甲烷引發(fā)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厲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旦離開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發(fā)生噴井意
外,還可能會破壞地殼穩(wěn)定平衡,引發(fā)海底塌方,導致大規(guī)模海嘯,所以可燃冰的開采困難。
(1)可燃冰屬于(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1體積可燃冰可儲載約164體積的甲烷氣體”,原因是(從微觀角度解釋)。
(3)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寫出其完全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o
(4)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填序號)。
A.海底溫度低,壓強大,有利于甲烷的溶解
B.在300atm下,任何溫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可燃冰作為燃料優(yōu)點是燃燒熱值大,對環(huán)境不會造成污染
D.可燃冰開采不合理,會造成溫室效應或者海底塌方等
【答案】(1)混合物(2)分子間存在間隔
點燃
(3)CH4+2O2CO2+2H2O(4)BC
【解析】
【小問1詳解】
可燃冰外觀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組成),還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氣體,所以可燃
冰屬于混合物。
【小問2詳解】
“1體積可燃冰可儲載約164體積的甲烷氣體”說明分子間有間隔,且壓力越大、溫度越小分子間的間隔越
小。
【小問3詳解】
可燃冰燃燒過程中的化學變化為: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學方程式為
點燃
CH4+2O2CO2+2H2OO
【小問4詳解】
A、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隨壓強增大而增大,所以海底溫度低,壓強大,有利于甲烷的溶
解,該選項正確;
B、由圖可知,在30Oatm下,溫度高于25。C時,不能形成穩(wěn)定存在的甲烷的水合物,該選項錯誤;
C、可燃冰作為燃料,含有碳元素,如果不完全燃燒,會產(chǎn)生空氣污染物一氧化碳,該選項錯誤;
D、有題目可知,可燃冰開采不合理,會造成甲烷泄露增強溫室效應或者海底塌方等,該選項正確。
故選BC.,
14.請結(jié)合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BCD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
(2)寫出用A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制取Co2,若用C裝置替代B裝置作發(fā)生裝置,其優(yōu)點是。
(4)某同學采用如圖F所示的裝置分離H2、Co2的混合氣體。
步驟如下: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混合氣體,可收集到H2;再關閉活塞A,打開活塞B,可得到
CO2。X溶液最好選擇(填序號)。
aNaOH濃溶液b飽和Ca(OH)2溶液C濃硫酸
(5)二氧化硫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常用來漂白紙漿、毛、絲等。二
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易形成酸雨。若用D裝置收集SO?氣體應從(選填"a”或"b”)端通入。
【答案】①.酒精燈②.2KMnθ4=K2Mnθ4+Mnθ2+θ2.③.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④.a⑤.b
【解析】
【詳解】(1)由圖可知,標號①的儀器名稱為酒精燈;
(2)A裝置適用于固體加熱反應制取氣體,且試管口有棉花,是加熱高鈦酸鉀制取氧氣,高鋅酸鉀受熱
Δ?
分解生成鋅酸鉀、二氧化鋅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T;
(3)若用C裝置替代B裝置作發(fā)生裝置,可通過開關止水夾,控制固液的接觸和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
發(fā)生和停止;
(4)X溶液最好選擇氫氧化鈉,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混合氣體,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
成碳酸鈉和水,吸收二氧化碳,得到氫氣,關閉活塞A,打開活塞B,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
二氧化碳和水,得到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微溶于水,可能不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故選a;
(5)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氣大,若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硫,應從b端通入。
15.從廢I日電腦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屬銀,設計流程如圖所示:
(1)廢舊零部件預處理過程中需要將其粉碎,粉碎的目的是O
(2)步驟I和步驟∏都涉及的實驗操作是。
(3)步驟I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發(fā)生反應的基本類型為;步驟∏中加入適量AgNCh溶液后發(fā)生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4)該工藝流程的價值在于?
【答案】(1)增大其與酸的接觸面積,反應進行的更充分,提高金屬銀的回收率(2)過濾
(3)①.置換反應②.Cu+2AgNO3=Cu(NO3)?+2Ag
(4)能夠回收利用金屬銀,節(jié)約金屬資源
【解析】
【小問1詳解】
將廢舊零部件粉碎,可以增大其與酸的接觸面積,反應進行的更充分,提高金屬銀的回收率;
【小問2詳解】
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故步驟I和步驟II都涉及的實驗操作是過濾;
【小問3詳解】
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粗產(chǎn)品中的鋁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該反應是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
合物反應生成一種新的單質(zhì)和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知,銅的活動性比銀強,可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置換出銀,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
Cu+2AgNO3=Cu(NO3)?+2Ag;
【小問4詳解】
分析流程圖可知,該工藝流程能夠回收利用金屬銀,節(jié)約金屬資源。
16.小紅同學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實驗操作時,發(fā)現(xiàn)幾支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有的快有的慢。于
是,她與小芳同學一起合作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金屬與酸反應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響?
【猜想與假設】猜想1:可能與酸的濃度有關猜想2:可能與金屬的種類有關
猜想3:可能與金屬的形狀有關。
【設計并實驗】為了驗證猜想,小紅和小芳設計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如下實驗:
反
應
速
率
V
。
法是
的方
密性
置氣
1裝
查圖
芳檢
和小
小紅
(1)
是
其目的
磨,
行打
片進
和鐵
鎂片
須將
實驗時
(2)
。
式:
方程
化學
應的
酸反
與稀硫
寫出鎂
(3)
濃度
硫酸的
金屬
0mLH
收集5
2
形狀
金屬的
編號
實驗
L)
20m
(均取
間/s
所需時
2g)
(均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度沙子運輸合同范本
- 工地施工鋼筋班組承包合同
- 游泳館勞務承包合同常用范本
- 門面租賃合同簡易范本
- 銷售人員提成合同
- 物業(yè)管理的合作與協(xié)同
- 外籍人員雇傭合同
- 甲基轉(zhuǎn)移酶SUV39H2促進前列腺癌增殖、侵襲和轉(zhuǎn)移的機制研究
- 家具定制合約三篇
- 考慮兩類沖擊的退化系統(tǒng)的預防維修策略研究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極簡統(tǒng)計學(中文版)
- 2024年資格考試-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答案及評分參考
- (蘇版)初三化學上冊:第2單元課題1空氣
- 2023年12月廣東珠海市軌道交通局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近6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薈萃答案帶詳解附后
- 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查房護理課件
- 專題23平拋運動臨界問題相遇問題類平拋運和斜拋運動
- 超聲科醫(yī)德醫(yī)風制度內(nèi)容
- 高三開學收心班會課件
- 蒸汽換算計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