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技術規(guī)程本標準適用于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工作。本標準規(guī)定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工作中的術語和定義、保護技術路線、就地保護、近地保護、遷地保護、種質資源保存和野外回歸、監(jiān)測體系建設等內容。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LY/T1819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小區(qū)技術規(guī)程LY/T1952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長期定位觀測方法LY/T2652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與擴繁技術規(guī)范LY/T2938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原則與方法LY/T3185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野外回歸技術規(guī)范LY/T3186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苗木繁育技術規(guī)程GB/T14072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原則與方法GB/T15776造林技術規(guī)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極小種群野生植物wildplantswithextremelysmallpopulations野外狹域或間斷分布,長期受到自身原因限制或外界干擾,種群持續(xù)退化或減少,種群規(guī)模已低于最小存活種群而瀕臨滅絕的植物。3.2就地保護insituconservation在原生地保護、恢復和監(jiān)測野生植物及其生境。3.3近地保護nearsituconservation在天然種群鄰近區(qū)域或生境相似的自然或半自然地收集和保存野生植物。3.4遷地保護exsituconservation在植物園、種質資源圃等經過人工改造的與目的物種生境相似的環(huán)境中栽培繁育和開展相關研究。3.5離體保存invitropreservation2在種質庫或適宜條件下保存野生植物種子、花粉、根、芽、愈傷組織等種質材料。3.6野外回歸reintroduction在野生植物原生境或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中引入人工繁殖個體,促使天然種群恢復或建立新的人工種群。4保護對象、原則及調查方法4.1保護對象境內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現階段極小種群物種名錄參見附錄A,其名錄會隨極小種群物種的保護和管理成效發(fā)生動態(tài)調整。4.2保護原則在LY/T2938的保護原則基礎上,主要考慮以下原則:——針對性實施就地保護,保護物種種群不受外界干擾,正常延續(xù),保證原生境不喪失;——搶救性收集保存種質資源,保護物種及其基因;——加大人工繁殖技術研究力度,開展近地保護和遷地保護,擴大種群數量;——對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的物種開展野外回歸,恢復和擴大野生種群,延緩瀕危態(tài)勢;——加強科學研究和技術支撐,規(guī)范和加強野生植物的動態(tài)監(jiān)測,有效管理研究及監(jiān)測數據,擴大宣傳教育,提高民眾的保護意識。4.3調查內容及方法對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種類、分布、種群數量、生長狀況、生境、受威脅情況和保護現狀等進行調查,外業(yè)調查在參見LY/T1952的基礎上,結合表1開展系統(tǒng)調查研究,為就地保護、近地保護、遷地保護、野外回歸等提供基礎資料。調查過程中應重點考慮:(1)加大空缺區(qū)域的調查力度;(2)加強中國特有種和地方特有種的調查力度。表1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因子及調查內容指標類型調查指標指標內容生境非生物因子地形、地貌、坡位、坡度、坡向、海拔、土壤基質(含土壤微生物及優(yōu)勢菌群)、腐殖質厚度及種類、光照條件、水分狀況群落種群組成目的物種種類、數量、密度、蓋度、生長狀況群落結構群落類型、優(yōu)勢種及伴生種物候物候期萌發(fā)時間、展葉期、開花期(含開花比例)、結果期(含結果數量與是否成熟)、休眠期狀況受威脅狀況人為干擾毀林開荒、采挖、放牧、開礦、水電交通等工程建設、環(huán)境污染、其他自然干擾旱/澇、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外來物種入侵、火災、其他保護管理狀況保護管理狀況科研人員/護林員/群眾看護、公眾參與度5就地保護35.1就地保護管理措施5.1.1明確土地管理權限取得原生地管護權,維護現存自然生境,是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的重要條件。對于林地經營權是集體或者農民個人所有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物種原生分布區(qū),通過置換、贖買、長期租賃等形式,獲取原生分布區(qū)的管理權限,明確管護責任。5.1.2制定管護方案針對每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對其所生長的生境,制定相應的保護管理方案,嚴格保護原生生境。通過建設防護圍欄、隔離圍墻、防火隔離帶、專人管護等措施防止人為干擾、獸類侵害等;通過透光疏伐、遮陰、施肥、排除競爭物種等撫育措施,保障原生種群的穩(wěn)定和逐步繁衍壯大。5.1.3保護設施建設根據物種特性、保護管理現狀、生境特點等,針對性地設置標樁(牌)、隔離帶、防護欄、防火隔離帶、宣傳牌等必要的基礎設施,購置相關監(jiān)測和保護的儀器設備,加強護林防火、病蟲害防控,嚴禁破壞生境和危害目的物種的活動。5.1.4開展監(jiān)測和管護開展動態(tài)監(jiān)測,對每個物種進行掛牌定位,定期監(jiān)測其生長、繁殖和更新等物候特征,以及種子產量、種子去向等。同時,對其原生境土壤、小氣候、生物、自然和干擾等影響進行監(jiān)測,以掌握各極小種群及其生境變化規(guī)律。加強就地保護點的林地管理,嚴禁征占用;加強國家級和省級就地保護點原生境的保護管理力度,加強巡護、監(jiān)管,嚴禁采伐、開荒、放牧、火燒、種植等改變原生境生態(tài)的行為。5.2生境恢復與改善5.2.1生境恢復對于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所處生態(tài)系統(tǒng)受損(如人為毀林、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破壞)的生境,需采取人工輔助措施,改善生態(tài)系統(tǒng)關鍵種和優(yōu)勢種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條件,進而使生態(tài)系統(tǒng)其它成分也逐漸恢復;或修復受損的景觀結構,減輕距離隔離和小面積等破碎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立相同生態(tài)系統(tǒng)間的連接。對于原生生境破壞嚴重的區(qū)域,在強化科學管理的基礎上,根據物種的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及生境特點,采取生物措施,重建或恢復其適宜的生境,保障種群的穩(wěn)定發(fā)展。5.2.2生境改善根據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特殊生境需求,通過人工輔助措施,調整針闊葉樹種比例、群落層片組合、土壤微生物生境及構成等,營造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最適生境,使其保持最適的生存狀態(tài)。針對更新困難的強陽性樹種及開花結實需要充足光照的物種,需要在合理規(guī)劃和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后,試驗性地適度砍伐上層林木,增加透光性,以滿足其生理需求。主要選擇五小葉槭、四川榧等的部分物種實施,在技術成熟和效果成熟的基礎上逐步推廣。針對種間競爭力弱的物種(峨眉擬單性木蘭、大理鎧蘭等),通過適度控制生境內的其他伴生植物,改善群落內生存環(huán)境,滿足其生存和繁衍需要。4針對部分物種因種子具翅、地表覆蓋過厚等,導致種子懸掛于枯落物層,不能接觸土壤發(fā)芽,或種子萌芽后,苗木根系難以著土的物種(如五小葉槭、雅安瓊楠、白皮云杉等),對其林下地表進行適度梳理,為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提供必要的地表環(huán)境,促進種群自然更新。6近地保護6.1近地保護技術要點6.1.1近地保護選址極小種群植物開展近地保護的關鍵因素是生境條件需相似,即在目的物種的臨近地區(qū),選擇與天然種群分布點的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群落等生境因子相似的自然或半自然地塊作為近地保護地。6.1.2近地保護建設內容(1)近地保護基地建設主要包括防護欄、隔離帶、宣傳牌等基礎設施建設,儀器、設施、設備的配備,以及近地保護地塊的配置與整理。(2)近地保護物種移栽和管理:在盡可能不破壞原生境的前提下,根據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現狀,隨機定植目的物種,建立近地保護種群,加強人工管護,開展科學研究與監(jiān)測。6.2近地保護種群管理和監(jiān)測對近地保護種群通過搭建遮陽篷、開伐林窗、設置圍欄護網開展物種保護,對定植單株植物進行編號、掛牌,收集株高、地徑、冠幅等相關基礎數據,以及開花、結實、物候等相關監(jiān)測。7遷地保護7.1遷地保護的依據、原則與目標7.1.1遷地保護依據(1)原生境嚴重退化;(2)個體數量低于最小可存活種群數量,野生種群難以自然維持;(3)具有重大價值,野外滅絕風險較高,急需拯救保護;(4)種質資源保存空缺的物種。7.1.2遷地保護原則(1)以保護為中心,不破壞原生種群及其生境,避免盈利為目的的盲目引種,避免種質資源的流失和現有資源的退化;(2)為保護遺傳多樣性,應防止近交、雜交、環(huán)境改變等引起的遺傳多樣性損失。7.1.3遷地保護目標保存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降低原生地滅絕風險,增加種群繁衍擴大機率,最終恢復野外種群。7.2遷地保護技術要點7.2.1遷地保護單位選擇5遷地保護單位需具備以下基本條件:(1)有穩(wěn)定的經費支持;(2)有生境條件多樣的土地;(3)有掌握植物分類學、生態(tài)學、遺傳學和園藝學等專業(yè)背景的專業(yè)技術人員;(4)有較好的科研設施/設備;(5)有開展科普教育的條件及經驗。目前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遷地保護地現狀及遷地信息詳見附錄B。7.2.2遷地保護地選擇根據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植被類型相似的原則,結合遷地保護野生植物的生物學特征,選擇合適的地點,通常選擇已建的植物園、樹木園、種質收集圃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等,開展遷地保護。適宜生境選擇的方法主要包括“氣候相似法”、“自然分布區(qū)氣候因素確定法”、“植物類型相似確定法”和“平行植物指示法”等。7.2.3遷地保護建設內容(1)開展客土或增加原生境土壤優(yōu)勢微生物等整地措施、培植與原生境中優(yōu)勢植物相同或生物學特性相似的伴生樹種、調節(jié)水分供給及光照條件等小氣候,營造適宜遷地保護物種生長發(fā)育的小生境。(2)在營造好的微生境中,移栽野生大樹和幼苗、收集其種子育苗或無性繁殖等方法保存原有物種的遺傳特性,確保目的物種的遷地保護成效。7.3遷地種群檔案管理為避免同一家系或經過反復近親繁殖的后代種植在一起,引起近交衰退,或由于長期在人為管護下導致其被人工馴化,最終導致遷地保護失敗,需對所有遷地保護種群進行檔案建設與管理。檔案管理內容主要是對每一個遷地保護種群建立監(jiān)測管理信息系統(tǒng),登記種群來源,詳細記錄其遷地種群的現狀,為種群狀況做出評價。8野外回歸8.1回歸種源選擇選擇人工培植技術條件成熟,譜系清晰、多樣性豐富,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物種開展野外回歸。8.2回歸地選擇一般選擇原生分布區(qū)或與原生分布區(qū)生境狀況相似的自然或半自然區(qū)域作為野生植物野外回歸地,根據野外回歸物種的相關特性,由擁有專業(yè)技術人員開展相關工作,包括選擇適宜的回歸地點、改造微生境、建設隔離帶等,開展物種野外回歸?;貧w地的地點主要有:(1)現存天然種群內;(2)保護小區(qū)的緩沖保護區(qū)域;(3)目的物種的歷時分布區(qū)域。8.3回歸種群建立在遷地保護成功的基礎上,制定相關工程規(guī)劃,開展野外回歸的前期試驗,通過物種合理配置,重建新的種群,逐步進行野化,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野外回歸種群。68.4回歸種群管理為保障野外回歸成功,須加強野外回歸種群的管護和動態(tài)監(jiān)測:開展對野外回歸種群的巡護、管護和監(jiān)測,建立管護和監(jiān)測檔案,必要時采取人工措施促進回歸成功,并為其它物種的野外回歸提供技術借鑒。9種質資源保存易取種的喬木和灌木以種子為主要種質資源進行保存,其保存技術參考參照GB/T14072;某些較難獲取種子的草本植物(如蘭科植物)和蕨類植物(如光葉蕨),其種質資源保存技術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參考技術,在參考現有保存技術的基礎上,建議考慮整株(帶成熟孢子和無孢子)保存。9.1種質資源采集管理原則(1)嚴格遵守采集證制度,采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須辦理采集證,持證依法采集。(2)規(guī)范采集技術,明確采集的部位、數量,采集的方式、工具,保存和儲運的方法等,并嚴格執(zhí)行。(3)專業(yè)采集,采集人員必須為專業(yè)人員,或為經過培訓合格的野生植物保護人員。(4)譜系記錄,嚴格記錄每一次采集活動,建立譜系信息系統(tǒng),定時追蹤和更新記錄。9.2種質資源保存設施配備購置設施設備,建設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種子保存庫、離體組織保存庫、基因文庫等,開展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9.3種質資源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設種質基因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系統(tǒng)的開發(fā)、設計、信息采集、更新和維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的配置,每年開展監(jiān)測和數據整理。10監(jiān)測體系建設對就地保護、近地保護、遷地保護和野外回歸的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所有種群及其生境都要進行監(jiān)測,對個體進行掛牌定位,定期監(jiān)測其生長、繁殖和更新的特征。同時,對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原生境的土壤、小氣候、生物、自然和人為干擾等影響因素也需進行監(jiān)測。10.1野外監(jiān)測設施建設野外監(jiān)測設施建設內容如下:建設項目建設內容野外監(jiān)測用房基地擁有實驗樓,設數據分析室、資料室、分析實驗室、研究人員宿舍等。保護植物監(jiān)測建設標準樣地、固定樣地、臨時樣方、固定樣線等設施建設,設置圍欄、標牌、標示樁、警示牌等。土壤觀測設施土壤監(jiān)測及分析設施:(1)土壤取樣設施,配備野外樣品采樣箱、土壤箱等;(2)土壤化學成份測量儀器,配備烘干箱、電子天平、實驗用玻璃器皿、土壤養(yǎng)分相關測量儀器等;(3)土壤物理性質分析儀器等其它相關設備;(3)土壤微生物種類、7多度、活性、優(yōu)勢菌群的培養(yǎng)等參數的相關試驗器材及分析設備。水文觀測設施(1)水文動力要素測定設施:地表水位、流速、地下水位觀測點的建設;(2)集水區(qū)及徑流場測流堰建設:根據需求,建立三角形、矩形、梯形等合適的測流堰,配備自動徑流計等監(jiān)測設備。氣象觀測設施(1)氣象觀測場地建設:觀測場的大小一般為25m×25m;(2)場內鋪設0.3~0.5m寬的小路,并配備相關氣象觀測塔監(jiān)測設備,配置采樣器等相應監(jiān)測設備。數據管理配套設施野外數據采集設施:用于野外數據采集的移動電腦、數據線、移動存儲、GSM卡等。野外APP監(jiān)測軟件、3S集成系統(tǒng)、數據采集平臺等野外作業(yè)設備。數據管理軟硬件設置:配備數據采集、傳輸、接收、貯存、分析處理以及數據共享所需的軟硬件;遙感及地理信息系統(tǒng)等軟件系統(tǒng);網絡相關設施等。基礎配套設施監(jiān)測站必需的辦公設備、交通設施設備、通訊設施設備等。10.2野外監(jiān)測綜合信息平臺建設以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站為依托,在現有運行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完善,并對地方站點開展相關內容的建設,包括配套的網絡設施建設和信息平臺的維護等。10.3監(jiān)測能力建設以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站、省級森林資源監(jiān)測中心,以及各保護地管理局為依托,配備必要的監(jiān)測、通訊與信息處理設備,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開展監(jiān)測站的能力建設,強化高新技術。10.4監(jiān)測體系建設以省級監(jiān)測站、縣(市、區(qū))管護監(jiān)測點為依托,建立覆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原生地以及人工繁殖試驗基地、遷地保護基地、近地保護點的全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監(jiān)測體系,詳見附錄C。10.5監(jiān)測評價(1)定期對監(jiān)測數據進行分析評價,了解被保護對象及生境的變化情況。(2)根據監(jiān)測數據的評價結果,分析現有保護措施的不足之處并進行改進,以促進有效保護和管理。11保護管理檔案建設11.1數據信息庫的構建在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和研究的全過程中,應持續(xù)收集和整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物種種類及分布特征、就地/近地/遷地/野外回歸等保護過程中的物種種群動態(tài)監(jiān)測數據、保護技術資料(技術方案、調查報告、繁育技術、移栽技術、相關專著和科技論文、宣教資料)等檔案資料。11.2建立保護管理制度主管部門對管護范圍內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及其所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建立長期監(jiān)測和管理制度,設置專門的管理隊伍和人員進行日常管理和定期檢查巡護,責任落實到人。8附錄A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名錄序號中文名拉丁學名保護級別分布區(qū)域1攀枝花蘇鐵CycaspanzhihuaensisⅠ攀枝花市2光葉蕨CystoathyriumchinenseⅠ天全縣3康定云杉Picealikiangensisvar.montigena康定市、九龍縣、雅江縣4白皮云杉Piceaasperatavar.aurantiaca康定市、九龍縣、瀘定縣5西昌黃杉PseudotsugaxichangensisⅡ西昌市6瀾滄黃杉PseudotsugaforrestiiⅡ涼山州7崖柏ThujasutchuenensisⅠ宣漢縣8四川榧Torreyafargesiisubsp.parvifoliaⅡ布拖縣9峨眉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omeiensisⅠ峨眉山圓葉玉蘭MagnoliasinensisⅡ天全縣、蘆山縣、洪雅縣西康玉蘭MagnoliawilsoniiⅡ鹽邊縣、石棉縣、康定市、瀘定縣等地光葉木蘭Magnoliadawsoniana貢嘎山、都江堰市、九龍縣、瀘定縣梓葉槭Aceramplumsubsp.catalpifoliumⅡ筠連縣、珙縣、雷波縣、平武縣等地五小葉槭AcerpentaphyllumⅡ木里縣、康定市、九龍縣、雅江縣川柿DiospyrossutchuensisⅡ岳池縣波葉杜鵑Rhododendronhemsleyanum峨眉山枯魯杜鵑Rhododendronadenosum涼山州、甘孜州會東杜鵑Rhododendronhuidongense會理縣、會東縣四川牡丹PaeoniadecompositaⅡ四川西北部20距瓣尾囊草Urophysarockii江油市、彭州市21峨眉黃連CoptisomeiensisⅡ峨眉山、峨邊及洪雅一帶22山草果Aristolochiadelavayivar.micrantha木里縣23波葉海菜花Otteliaacuminatavar.crispaⅡ瀘沽湖24紫背細辛Asarumporphyronotum都江堰市25雅安瓊楠Cryptocaryayaanica雅安市26垂莖異黃精Heteropolygonatumpendulum貢嘎山27麗江杓蘭CypripediumlichiangenseⅡ康定市28斑葉杓蘭CypripediummargaritaceumⅡ鹽源縣、康定市29小花杓蘭CypripediummicranthumⅡ松潘縣30四川杓蘭CypripediumsichuanenseⅡ九寨溝縣、松潘縣、平武縣31巴郎山杓蘭CypripediumpalangshanenseⅡ九寨溝縣、汶川縣、松潘縣、平武縣32大理鎧蘭CorybastaliensisⅡ普格縣33峨嵋槽舌蘭Holcoglossumomeiense峨眉山、峨邊縣、洪雅縣34高寒水韭Isoeteshypsophila貢嘎山、稻城縣、理塘縣35雅礱江冬麻豆Salweeniaboufordiana康定縣、新龍縣36云南梧桐Firmianamajor攀枝花蘇保區(qū)注:極小種群物種名單會根據物種保護和管理的成效發(fā)生動態(tài)調整,定期由省林草局發(fā)布。附錄B遷地保護地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現狀表遷地保護物種名遷地保護地種源地攀枝花蘇鐵成都市植物園攀枝花蘇鐵保護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康莊項目提案》課件
- 復習真題卷01 第1-2單元 (解析版)
- 《電子測量技術》課件
- 來鳳縣舊司鄉(xiāng)中心衛(wèi)生院配套設施建設可研報告
- 《家庭倫理劇》課件
- 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山東)(空白卷)
- 《紅巖》課件(中考名著)
- 美容美發(fā)服務銷售心得
- 2023年-2024年員工三級安全培訓考試題附答案(奪分金卷)
- 2023-2024年項目部治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附下載答案
- 精神病院感染管理
- 地震應急演練實施方案村委會(2篇)
- 2024時事政治試題庫學生專用
- 三級合伙人制度
- 2024年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政府雇員招聘37人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礦業(yè)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椎體感染的護理查房
- 產后飲食的健康宣教-課件
- 兒科案例完整-川崎病課件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過濾吸收器制造與驗收規(guī)范(暫行)
- 電子行業(yè)認證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