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四區(qū)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蘇州市四區(qū)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蘇州市四區(qū)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蘇州市四區(qū)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蘇州市四區(qū)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蘇州四區(qū)(昆山、常熟、太倉、張家港市)聯(lián)考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卷相應位置)1.關于一名普通的初二同學,下列說法中符合實際的是()A.腳掌的長度約為0.02mB.感覺較舒適的洗澡水溫度約為60℃C.百米賽跑的速度約為7m/sD.兩名同學輕聲耳語的響度約為50dB2.人可以依靠兩只耳朵來判斷發(fā)聲物體的方位,從而對聲音世界有立體的感覺。如圖,舞臺上利用左右兩只揚聲器(喇叭)A、B來形成立體聲效果,如果從揚聲器所發(fā)出的聲音是A強B弱,人會感覺到這個聲源在A、C之間某位置,這里人作出判斷主要利用聲音的()A.響度 B.音調(diào) C.音色 D.聲速3.下列關于光學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A.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總是沿直線傳播的B.光照射到粗糙的黑板上發(fā)生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電視機遙控器通過發(fā)射紅外線來遙控電視機D.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多彩的顏色是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光組合而成的4.為抑制揚塵、改善空氣質(zhì)量,城市道路上經(jīng)常用如圖所示的霧炮車向空中噴出水霧,其工作過程是噴霧筒口周圍有一圈出水孔噴出細小水流,在筒內(nèi)吹出的高速氣流作用下成為更小的霧狀水滴,將其拋向空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霧炮車噴出的水霧是液化形成的B.霧炮車噴出的水霧是汽化形成的C.部分水霧在空中消失是由于發(fā)生了汽化D.部分水霧在空中消失是由于發(fā)生了升華5.銀川市為了給廣大市民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交警在醫(yī)院、學校等場所安裝了“違法鳴笛”自動抓拍取證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主要包括聲源定位(聲學探頭)、攝像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視頻車輛識別)、顯示屏、后臺聯(lián)動執(zhí)法系統(tǒng)。當機動車違法鳴笛后,可通過聲源定位裝置接收、自動檢測聲音類型和空間聲場分布,精確定位鳴笛的車輛位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禁止鳴笛是為了在傳播途過程中阻斷噪聲B.聲源定位系統(tǒng)利用了聲音能夠傳遞信息C.聲源定位系統(tǒng)利用超聲波經(jīng)汽車反射形成回聲來定位D.汽車喇叭聲音越大,其傳播速度就越快6.“響油鱔糊”是蘇州傳統(tǒng)名菜之一?!绊懹汀?,取意熱油澆在鱔糊表面上“嗤啦”作響,讓人感覺妙趣橫生。從物理學角度分析,“響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鱔糊向熱油放熱B.油澆在鱔糊上后急劇沸騰C.鱔糊中的水分急劇沸騰D.水的沸點比油的沸點高7.古詩詞中很多名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正確的是()A.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水淺”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經(jīng)過大氣發(fā)生反射而成的像C.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陰濃”是光的色散形成的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光”說明月亮是天然光源8.下列描述運動的實例中,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的是()A.運動員繞著環(huán)形跑道賽跑 B.鐘表的指針勻速轉動C.被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 D.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9.下列四幅圖片中,涉及到的光學知識說法正確的是()A.在小孔成像實驗中,適當增大孔的大小,可以使像變大一些B.夜晚,有光照射到自行車尾燈時可起到明顯警示作用,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C.水中筷子看上去“變彎”是由于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發(fā)生了折射D.光的色散實驗說明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10.夜晚的紅梅公園,懸掛在高處的燈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紅花綠葉的美麗圖案。燈筒結構如圖所示:不透明外殼內(nèi)有一白熾燈,燈筒底部為帶有彩色圖案的玻璃。若將燈筒內(nèi)白熾燈更換為綠色光源,燈筒將在地面上投射出()A.黑花綠葉 B.紅花黑葉 C.紅花紅葉 D.黑花黑葉11.如圖所示,利用“紅外發(fā)熱人群檢測”裝置,每分鐘可以對百余人快速地檢測,同時監(jiān)控主機中的攝像頭可以對體溫異常者進行人像采集,若監(jiān)控主機的攝像頭焦距約為5cm,徽徽用凸透鏡成像模擬人像采集的成像規(guī)律,其中正確的是()A B.C. D.12.甲、乙兩車同時同向運動,甲車從A地出發(fā),乙車從距A地20m處出發(fā),甲車的v﹣t圖像和乙車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由圖像可知()A.乙車做加速運動 B.乙車的速度為15m/sC.甲車不可能追上乙車 D.甲車在4s后追上乙車二、填空題(本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7分)13.如圖甲所示,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__cm,如圖乙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____s,如圖丙是某同學測體溫時體溫計的一部分,它的讀數(shù)是__________℃。14.如圖所示,用同種瓷磚切成寬度相同而長度不同的磚條,用小錘敲擊時,就能發(fā)出悅耳動聽的音樂聲。當用不同的力量敲擊同一塊磚條時,兩次發(fā)出聲音的______不同。若圖中的瓷磚條剛好可以發(fā)出“1,2,3,4,5,6,7”的聲音,則發(fā)出“7”音的是圖中的______(填“A”或“B”)。15.電影放映機是利用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成像的。光線在屏幕上發(fā)生了______反射,使坐在各個方向的同學都能看見屏幕上的像。下面兩種情況中,______是光源。①正在播放的投影儀屏幕。②正在播放的筆記本電腦屏幕。16.下表中列出了1標準大氣壓下幾種物質(zhì)的熔點和沸點,根據(jù)有關信息填空:物質(zhì)熔點沸點酒精水銀鉛(1)鉛的凝固點是___________℃,-200℃的酒精為___________態(tài);(2)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氣溫,是因為水銀的凝固點偏___________(選填“高”或“低”)。17.如圖所示,是某口罩生產(chǎn)車間用傳送帶傳送貨物的局部圖。此過程中,口罩相對于傳送帶是________的,旁邊的工人感覺口罩在“移動”,他是以________作為參照物。18.公園里有一座橋,如圖所示。橋下水深為2m,橋上一彩燈距水面3m,則該彩燈的“倒影”距水面_____m;若湖水上漲了0.3m,則該彩燈的“倒影”距水面_____m,“倒影”是_____(虛/實)像,像的大小將_____(變大/變小/不變)。19.如圖所示未灌水的水池內(nèi)豎直立一根比池深略長的標桿AB,射燈S斜照AB時在池底會出現(xiàn)AB的影子,現(xiàn)逐漸往水池內(nèi)灌水,標桿AB的影子將__________(選填“變短”、“變長”或“不變”),折射角大小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0.陽光照射強烈時,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幕墻反射光線,明晃眩目,形成“光污染”,是因為光線發(fā)生了________(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如圖小華想利用平面鏡將太陽光束反射進一個水平山洞,則他應將平面鏡與水平面成________夾角放置。21.小明用如圖的器材做實驗,先用焦距為20cm的透鏡甲進行實驗,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縮小實像。接下來他想改用10cm的凸透鏡乙繼續(xù)進行實驗,如果不改變發(fā)光體和凸透鏡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該_____(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此時的像比原來_____(填“變大”或“變小”)。實驗中小明不小心,手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這時光屏上會出現(xiàn)_____(選填“指尖的完整影子”、“指尖明亮的完整像”或“燭焰較暗的完整像”)。22.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車站乘坐復興號列車,進入車廂時,發(fā)現(xiàn)旁邊停著一列和諧號列車(1)坐到座位上后,透過車窗只能看到和諧號列車,發(fā)現(xiàn)它動了,據(jù)此判斷:__________;A.一定是和諧號運動了B.一定是復興號運動了C.可能是兩車都運動了(2)行駛過程中,復興號列車車身長428m,以68m/s的速度駛入長1000m的平直隧道,復興號在進入隧道時鳴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護路工人聽到鳴笛的時間為__________s。(空氣中聲速340m/s)三、解答題(本題共10小題,共49分,解答第30題時應有解題過程)23.某室內(nèi)地面上放有兩個柱子A和B,天花板上有一強點光源S使柱子A和B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確定光源S的位置。24.物理素養(yǎng)挑戰(zhàn)賽中,小平被要求用A處的激光手電照亮B處的物體,但兩者中間有一位置固定不透光的遮擋物。于是他找來一個平面鏡放在如圖所示的位置順利完成任務,請你畫出他用到的光路。25.將圖中的光路補充完整,畫出入射或折射光線。26.某課外興趣小組做了幾個與聲音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1)如圖甲,用橡皮錘敲擊音叉時,發(fā)現(xiàn)小球被彈開,用小球的彈起反映音叉的振動,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______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2)如圖乙,敲響右邊音叉時,與左邊的音叉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xiàn)象說明聲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傳播,且聲音可以傳遞__________;(3)如圖丙,用硬紙片在梳子梳齒上劃動,劃動速度越小,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__________,說明音調(diào)是由聲源的__________決定的;(4)如圖丁,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不同大小的力撥動時,聽到聲音的大小不同,說明響度與發(fā)聲體的__________有關;若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變長,用等大的力撥動時,聽到聲音的音調(diào)__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27.小兵用圖1中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某物質(zhì)的熔化特點。時間/min02468…(a)(b)(1)實驗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好處有:①能減緩物體升溫速度,便于實驗現(xiàn)象的觀測和數(shù)據(jù)記錄,②能使物質(zhì)__________;(2)實驗表格如上表所示,則表格中(a)、(b)兩處應填寫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實驗中,他所測得的溫度值比真實值要高,則他可能是按圖2中的__________(選填“A”、“B”或“C”)方法進行讀數(shù)的;(4)他改正了錯誤的讀數(shù)方法后,又正確地進行了實驗,并根據(jù)所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出該物質(zhì)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3所示;①由圖像可知,該物質(zhì)是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②第6min時,該物質(zhì)__________(選填“繼續(xù)”或“不再”)吸熱,熔化過程持續(xù)的時間是__________min;③在第7min時,若將試管從溫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點為﹣4℃的鹽冰水混合物中,此時試管中該物質(zhì)的溫度__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28.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強同學利用一塊厚度為0.5cm的玻璃板(P和Q兩個平面都可以作為反射面)和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蠟燭B進行實驗。(1)小強選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___________關系;(2)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______;(3)在實驗時,為使實驗的效果更好,實驗室內(nèi)環(huán)境應___________(選填“亮”或“暗”)一些,小強透過玻璃板看到了蠟燭A的兩個清晰的像,他用未點燃的蠟燭B找到了這兩個像的位置,這兩個像分別為圖中A′和A″處,其中A′處的像是蠟燭A通過玻璃板的___________(選填“P”或“Q”)平面鏡成像得到的;(4)小強分析了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吸取教訓,重新選擇了一塊___________(選填“薄”或者“厚”)的玻璃板進行實驗;(5)如圖2,小強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來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系,最好選用___________(選填模型下的序號)。29.小明在學習了凸透鏡后,想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于是他讓平行光通過如圖(a)的四個透鏡(其中甲、乙和丙、丁是兩組形狀相同的凸透鏡,它們分別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成)。(1)當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經(jīng)過甲、丙兩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處,如圖(b)所示,比較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在凸透鏡的材料相同時,凸透鏡表面越凸,凸透鏡的焦距越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2)如果要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甲乙兩個透鏡,這里主要用到的一個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3)聯(lián)想到如圖(c)光的色散現(xiàn)象,如果分別用紅光和紫光測同一個凸透鏡的焦距,用__________(選填“紅”或“紫”)光測出的凸透鏡焦距更大;(4)小明用乙透鏡測焦距時發(fā)現(xiàn)邊緣有一小塊已經(jīng)缺損,這會使測得的焦距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0.小明同學在學了“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以后,找來了如下實驗器材,進一步研究光的折射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問題(1)如圖甲所示,將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計)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筆沿圖示方向發(fā)出一細光束,小明通過緩慢改變水槽中的水量來探究光的傳播現(xiàn)象。①為使B處的光點移至C處,應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少”);②若BC間距離為2cm,則水面高度的變化量h___________2cm(選填“>”“=”或“<”);(2)小明轉換實驗器材,利用圖乙的器材研究凸透鏡成像問題。①上午第二節(jié)下課后陽光明媚,他將一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小明用刻度尺測出此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視為焦距,老師告訴他這個距離不是凸透鏡的焦距,小明的錯誤之處是___________。②如圖乙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___________(用L0、L表示)。31.在“探究紙錐下落的快慢”的活動中,小明取兩張等大的圓形紙,做成①號紙錐和②號紙錐.(1)對于紙錐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圖甲所示的A和B兩種擺放方式,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_;(2)按正確方式擺放,同時釋放,發(fā)現(xiàn)②號紙錐先到達地面,說明②號紙錐比①號紙錐快,這是通過相同_______比______的方法比較快慢;(3)小明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得到①號紙錐的照片,如圖乙所示,已知照相機每隔0.25s曝光一次,①號紙錐的直徑10cm。①紙錐從O到A的過程中,下落速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②為測量紙錐從O下落到A的平均速度,還需要測出照片中______和_______;③根據(jù)實驗估算出紙錐從O下落到A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32.CRH380BL型電力動車組16節(jié)車廂總長度為400m,該動車正在做勻速行駛,一名觀察者站在路基旁一個安全位置測量整列動車通過他共用了8s。(1)這列動車的速度為多少m/s?合多少km/h?(2)已知普寧站到深圳北站的距離約為270km,如果這列動車以這個速度行駛,則到深圳北站需用多少小時?(3)如果動車以這個速度穿越大南山隧道,全長為12600m,則完全通過隧道需要多長時間?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卷相應位置)1.C【解析】A.一支2B鉛筆的長度為18cm,腳掌的長度比它略長,約為20cm,故A不符合題意;B.人的正常體溫是37℃左右,感覺較舒適的洗澡水溫度應比此略高,約為40℃,故B不符合題意;C.根據(jù)常見物體的運動速度可知,百米賽跑的速度約為7m/s,故C符合題意;D.人們正常交流的響度在50dB左右,兩名同學輕聲耳語的響度比此略小,約為40dB,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A【解析】【詳解】聲源所產(chǎn)生的聲音通過揚聲器發(fā)出的聲音A強于B,則說明聲源與A的距離小于與B的距離,這是因為聲音的響度受傳播距離的影響,傳播距離越大,響度越小,所以此處人是據(jù)響度作出判斷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下列關于光學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A.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總是沿直線傳播的B.光照射到粗糙的黑板上發(fā)生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電視機遙控器通過發(fā)射紅外線來遙控電視機D.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多彩的顏色是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光組合而成的【答案】C【解析】【詳解】A.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條件是:介質(zhì)是均勻的。故A錯誤;B.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每一條光線都是遵循反射定律的。平行光被反射出去的反射光線是否還是平行的,取決于反射面是否光滑。故B錯誤;C.紅外線抗干擾能力強,不干擾視覺,常用來做無線遙控。故C正確;D.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把它們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生成不同的色光。故D錯誤。故選C。4.C【解析】【詳解】AB.霧炮車噴出的水霧,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水霧的形成過程中沒有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故AB錯誤;CD.水霧在空氣中消失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屬于汽化,故C正確,D錯誤。故選C。5.B【解析】【詳解】A.禁止鳴笛是為了在聲源阻斷噪聲,故A錯誤;B.聲源定位系統(tǒng)利用了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故B正確;C.由題意可得,聲源定位系統(tǒng)是通過當機動車違法鳴笛后,通過聲源定位裝置接收、自動檢測聲音類型和空間聲場分布,精確定位鳴笛的車輛位置,并非是利用超聲波經(jīng)汽車反射形成回聲來定位,故C錯誤;D.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zhì)的種類與溫度有關,與聲音的響度無關,故D錯誤。故選B。6.C【解析】【詳解】因為水的沸點低于油的沸點,熱油澆在鱔糊表面時熱油向鱔糊放熱,里面的水分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氣,水蒸氣急速上竄,所以會聽到“嗤啦”作響,讓人感覺妙趣橫生。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7.A【解析】【詳解】A.“潭清疑水淺”中“水淺”是水底看起來比較淺,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的,即逆著折射光線看,由于錯覺,我們始終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淺,故A正確;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落日”是由于大氣分布不均勻,下部空氣密度大,上部空氣密度小,落日發(fā)出的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不斷向下偏折,我們逆著折射光線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實際位置高,我們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陽的虛像,故B錯誤;C.“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中“陰濃”是樹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光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在不透明物體后面形成影子,故C錯誤;D.月亮是反射的太陽的光,月亮不是光源,故D錯誤。故選A8.D【解析】【詳解】勻速直線運動指物體沿著直線做速度大小不變,方向不變的運動。A.運動員繞著環(huán)形跑道賽跑,運動員運動的軌跡不是直線,故運動員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鐘表的指針勻速轉動,速度大小不變,但運動方向時刻在改變,故鐘表的指針勻速轉動不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由于草地表面不光滑,足球在草地上滾動,要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足球會越滾越慢,最終靜止在草地上,說明足球的速度發(fā)生改變(即速度減小),所以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不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說明汽車沿直線運動,在牽引力的作用下,汽車可以保持速度大小不變,方向不變。所以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符合題意。故選D。9.D【解析】【詳解】A.在小孔成像實驗中,增大孔的大小,不會改變像的大小,故A錯誤;B.自行車的尾燈是由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合而成的,夜晚,當有光照射到自行車尾燈時發(fā)生反射,可起到明顯警示作用,故B錯誤;C.水中筷子“變彎”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發(fā)生了折射,故C錯誤;D.在光的色散實驗中,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條彩色的光帶,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正確。故選D。10.A【解析】【詳解】由題意知道,燈筒底部的玻璃圖案是紅花綠葉,白熾燈發(fā)出的是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白光,照射到紅色的花,只透過紅光,綠色的葉上只透過綠光,所以會出現(xiàn)紅花綠葉的圖案;當白熾燈更換為綠色光源時,照射到綠色的葉上,透過綠光,所以能看到綠葉,照射到紅花上時,綠光被吸收,沒有色光透過,所以花成了黑色,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C【解析】【詳解】人像采集成像與照相機的成像規(guī)律相同,物體位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之外,像距位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由攝像頭的焦距約為5cm可知,此時的物距應大于10cm,像距應位于5~10cm之間,物距大于像距,對比各圖中的物距和像距,只有C圖符合要求,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D【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乙車從距A地20m處出發(fā)后運動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即乙車在做勻速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乙車的速度故B不符合題意;CD.假設甲車追上乙車所用的時間為t,則s甲=Δs+s乙即v甲t=Δs+v乙t由圖可知甲車的速度為10m/s,由B知乙車的速度為5m/s,代入上式10m/s×t=20m+5m/s×t解方程得t=4s故D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故選D。二、填空題(本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7分)13.①.2.20②.278③.37.2【解析】【詳解】[1]由圖甲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0.00cm對齊,右側與2.20cm對齊,故物體的長度為2.20cm。[2]由圖乙可知,秒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4min和5min之間,偏過中線;大盤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盤指針在38s,因此秒表讀數(shù)為4min38s,即278s。[3]由圖丙可知,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故讀數(shù)為37.2℃。14.①.響度②.A【解析】【詳解】[1]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塊磚條,磚條在敲擊后振動的幅度不同,即響度不同,所以能夠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2]因為A的質(zhì)量最小,所以用相同的力敲擊時,它振動的頻率最大,故它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是最高的;說以發(fā)出“7”音的是圖中的A。15.①.凸透鏡②.漫反射③.②【解析】【詳解】[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因此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制成的。[2]屏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成,能使射向屏幕的光發(fā)生漫反射,即使光線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個方向的同學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3]正在播放電影的屏幕不能發(fā)光,能反射光線,故不是光源;正在播放的筆記本電腦屏幕能發(fā)光,故是光源。故②是光源。16.①.328②.固③.高【解析】【詳解】(1)[1]查表可知鉛的熔點是328℃,所以凝固點同樣就是328℃。[2]查表可知固態(tài)酒精的熔點是-117℃,-200℃比-117℃的溫度低,沒有達到它的熔點,所以還是固態(tài)。(2)[3]查表可知固態(tài)水銀的熔點是-38.8℃,即液態(tài)水銀的凝固點是-38.8℃,我國北方最低氣溫可達-40℃,水銀的凝固點高于我國北方最低氣溫,所以不能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我國北方最低氣溫。17.①.靜止②.地面【解析】【詳解】[1]口罩相對于傳送帶沒有發(fā)生位置的變化,所以是靜止的。[2]工人感覺口罩在移動,以人或者以地面為參照物,口罩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口罩是運動的。18.①.3②.2.7③.虛④.不變【解析】【詳解】[1]倒影屬平面鏡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距與物距相等,已知彩燈距離湖面(物距)3m,所以該“倒影”距離湖面(像距)也為3m。[2]湖水再上漲0.3m,此時彩燈距離湖面(物距),該“倒影”距離湖面(像距)也為2.7m。[3][4]根據(jù)平面鏡成像原理可知,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成虛像,并且像與物體等大,所以“倒影”是虛像,像的大小將不變。19.①.變短②.不變【解析】【詳解】[1][2]如下圖(左)沒有裝水的情況下,光在同種均勻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在不透明標桿的左面會形成標桿的影子。如上圖(右)對于裝水的情況來說,從標桿的頂端射來的光線到達水面處會發(fā)生折射,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根據(jù)光的折射定律可得,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線比沿直線傳播的情況更靠近桿,因此此時影子的長度會變短。20.①.鏡面反射②.30°【解析】【詳解】[1]“光污染”是因為光線發(fā)生了鏡面反射,反射光線非常集中,因此人眼接收到反射光感覺很強。[2]作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然后過反射點垂直于法線作出平面鏡,如下圖所示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80°-60°=120°入射角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為60°,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為90°-60°=30°所以,應將平面鏡與水平地面成30°夾角放置。21.①.靠近②.變小③.燭焰較暗的完整像【解析】【詳解】[1][2]由“先用焦距為20cm的透鏡甲進行實驗,在屛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實像”可知,此時u>2f;當改用焦距為10cm的透鏡乙繼續(xù)實驗,不改變發(fā)光體和凸透鏡的位置,則相當于增大了物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將靠近透鏡移動,像變小。[3]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觸摸了凸透鏡,因為凸透鏡的其他部分仍能會聚光線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現(xiàn)的仍然是燭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時像比手指指尖觸摸前的像要暗一些。22.①.C②.4【解析】【詳解】(1)[1]坐在復興號列車上的小明看到和諧號動了,說明復興號與和諧號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可能是復興號運動的結果,可能是和諧號運動的結果,還可能是兩車都在運動,但運動方向不同,或是運動方向相同,運動速度不同。故A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2]假設列車靜止在隧道口,鳴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則聽到的鳴笛時間為t=5s,列車從進入隧道口開始鳴笛持續(xù)5s,列車行駛的距離s=vt=68m/s×5s=340m聲音傳播這段路程的時間實際列車第5s末鳴笛聲到達隧道另一端則少用t′的時間,所以在隧道另一端口的護路工人聽到鳴笛的時間為t1=t-t′=5s-1s=4s三、解答題(本題共10小題,共49分,解答第30題時應有解題過程)23.【解析】【詳解】根據(jù)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連接影子A左側與柱子A的上端并延長,連接接影子B左側與柱子B的上端并延長,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即為光源S的位置,如圖所示24.【解析】【詳解】過鏡面作出點A的對稱點A′,即為點光源A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A′B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AO就得到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25.【解析】【詳解】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如圖所示:26.①.轉換法②.空氣③.能量④.低⑤.頻率⑥.振幅⑦.降低【解析】【詳解】(1)[1]圖甲中,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把音叉微小的振動轉換為乒乓球彈起,便于觀察,這種實驗方法即是轉換法。(2)[2][3]圖乙中,敲響右邊音叉時,右邊音叉振動產(chǎn)生聲波,通過空氣傳遞給左邊音叉,使左邊音叉振動發(fā)聲,與左邊音叉接觸的小球會彈起來,這一現(xiàn)象既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同時也能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3)[4][5]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用硬卡紙撥動塑料梳的梳齒,要聽硬卡紙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劃動速度越小,硬卡紙振動的頻率變慢,聽到聲音的音調(diào)降低,說明音調(diào)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4)[6]實驗時控制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撥動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動幅度越大,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越大。撥動尺子的力度越小尺子振動幅度越小,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越小,由此可知,響度與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有關。[7]若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變長,撥動時鋼尺振動得越慢,聽到聲音的音調(diào)降低。27.①.受熱均勻②.溫度/℃③.狀態(tài)④.A⑤.晶體⑥.繼續(xù)⑦.6⑧.不變【解析】【詳解】(1)[1]實驗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好處有:①能減緩物體升溫速度,便于實驗現(xiàn)象觀測和數(shù)據(jù)記錄;②能使物質(zhì)受熱均勻。(2)[2][3]探究某物質(zhì)熔化特點時需要觀察物質(zhì)的狀態(tài)及溫度計的示數(shù)。(3)[4]實驗中,他所測得的溫度值比真實值要高,則他可能是按圖2中的A方法進行讀數(shù)的。(4)①[5]由圖像可知,該物質(zhì)是晶體。②[6][7]第6min時,該物質(zhì)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此時該物質(zhì)繼續(xù)吸熱;熔化過程持續(xù)的時間是6min。③[8]在第7min時,若將試管從溫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點為﹣4℃的鹽冰水混合物中,此時試管中該物質(zhì)的溫度不變,其原因是晶體凝固放熱,溫度不變。28.①.大?、冢_定像的位置③.暗④.P⑤.?、蓿瓵【解析】【詳解】(1)[1]選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2)[2]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3)[3][4]實驗環(huán)境應選放在較暗的地方,這樣增加燭焰、像與環(huán)境的對比度,使觀察效果更明顯。根據(jù)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通過測量,可以得到A和A'到平面鏡P面的距離是相等的,所以A'是蠟燭A通過玻璃板P面的成像得到的。(4)[5]為了防止在平面鏡上呈現(xiàn)2個明顯的像影響實驗觀測,實驗中應選用薄玻璃板進行實驗。(5)[6]由圖可知,四個模型分別為C、A、T、V,從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同,而A、T、V,左右相同,所以當小明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所以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9.①.小②.控制變量法③.紅④.不變【解析】【詳解】(1)[1]如圖(b)所示,比較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右邊凸透鏡表面比左邊凸透鏡的表面要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