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二輪 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 學案_第1頁
2024屆高考二輪 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 學案_第2頁
2024屆高考二輪 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 學案_第3頁
2024屆高考二輪 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 學案_第4頁
2024屆高考二輪 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 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2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概念1生命個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各結構協(xié)調統(tǒng)一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并通過一定的調節(jié)機制保持穩(wěn)態(tài)1.6植物生命活動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jié),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1.6.1概述科學家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了植物生長素,并揭示了它在調節(jié)植物生長時表現(xiàn)出濃度較低時促進,濃度過高時抑制,eq\x(\s\up1(01))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1.6.2舉例說明幾種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這些激素可通過協(xié)同作用、相反作用等方式共同實現(xiàn)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1.6.3舉例說明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生產(chǎn)上得到了廣泛應用1.6.4概述其他因素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如eq\x(\s\up1(02))光、重力和溫度等(對照課本回顧主干知識)重要概念植物生命活動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jié),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例1](2023·湖北第一次調研)為了驗證胚芽鞘尖端確實能產(chǎn)生促進生長的某種物質,用胚芽鞘和瓊脂塊等材料進行實驗時,對照實驗的設計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別置于單側光照射和黑暗條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過尖端的瓊脂塊分別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側C.未放過尖端的瓊脂塊和放過尖端的瓊脂塊分別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側D.胚芽鞘尖端和放過尖端的瓊脂塊分別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側答案C解析本實驗的自變量為瓊脂塊是否放置過胚芽鞘尖端,故應用未放過尖端的瓊脂塊和放過尖端的瓊脂塊分別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側,C正確。[例2](2023·北京,8)水稻種子萌發(fā)后不久,主根生長速率開始下降直至停止。此過程中乙烯含量逐漸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漸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影響如圖。以下關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乙烯抑制主根生長B.赤霉素促進主根生長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過不同途徑調節(jié)主根生長D.乙烯增強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促進作用答案D解析由實驗結果可知,乙烯抑制主根生長,赤霉素促進主根生長,A、B正確;赤霉素和乙烯的作用效果不同,可能通過不同途徑調節(jié)主根生長,C正確;同時施用赤霉素和乙烯時,主根長度小于只施用赤霉素時的,由此可知乙烯減弱了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促進作用,D錯誤。[例3](2023·湖南適應性高考模擬改編)下列有關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A.各種激素在植物細胞中的絕對含量決定植物器官的生長發(fā)育B.樹木的年輪和植物的春化作用均體現(xiàn)了溫度參與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調節(jié)C.光照時,光敏色素發(fā)生變化的信息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表現(xiàn)出生物學效應D.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控,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控和環(huán)境因素調節(jié)共同完成的答案A解析植物各器官的生長、發(fā)育取決于多種植物激素的相對含量,A錯誤。[例4](2023·山東濟南市學情調研)某研究小組為了研究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3)對莖切段伸長的影響及生長素(IAA)對莖切段中乙烯產(chǎn)量的影響,將帶有頂端的西瓜莖切段若干,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表。IAA或GA3的濃度/(μmol·L-1)051050150IAA處理后莖切段伸長量/cm0.30.380.450.520.60GA3處理后莖切段伸長量/cm0.30.450.500.710.65加入IAA后乙烯產(chǎn)量相對值000.030.100.2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實驗前應先將莖切段置于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B.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激素處理部位屬于莖切段的形態(tài)學上端C.IAA和GA3均能促進莖的伸長生長,當IAA的濃度增高到一定值后才會促進乙烯的產(chǎn)生D.GA3促進莖切段伸長的最適濃度在50~150(μmol·L-1)之間答案D解析由表中數(shù)據(jù)來看,當GA3的濃度為50(μmol·L-1)時,莖切段伸長量最大,為0.71cm,GA3促進莖切段伸長的最適濃度應在10~150(μmol·L-1)之間,D錯誤。[例5](2023·浙江省杭州市模擬)在生產(chǎn)中,油菜倒伏會降低油菜產(chǎn)量和品質。研究發(fā)現(xiàn),噴施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會增加油菜的側根數(shù)和株高以及主花序長度;噴施一定濃度的烯效唑(人工合成)則會降低油菜莖稈的株高、莖稈重心高度以及減小基部節(jié)間的長度,增大節(jié)間充實度。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烯效唑屬于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B.赤霉素和烯效唑可通過協(xié)同方式共同調節(jié)油菜莖稈的生長C.在油菜的生長初期噴施一定濃度的烯效唑可減少油菜倒伏D.實驗驗證赤霉素、烯效唑的作用時,需設置噴施等量清水的對照組與赤霉素,烯效唑組對照答案B解析由題意可知,烯效唑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A正確;由題干信息“噴施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會增加油菜的側根數(shù)和株高以及主花序長度;噴施一定濃度的烯效唑(人工合成)則會降低油菜莖稈的株高、莖稈重心高度以及減小基部節(jié)間的長度,增大節(jié)間充實度”,說明二者作用效果相反,B錯誤;烯效唑能降低油菜莖稈的株高、莖稈重心高度,因此在油菜的生長初期噴施一定濃度的烯效唑可減少油菜倒伏,C正確。[例6](2023·廣東高三元月一診)下圖是生長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種激素對細胞縱向伸長的影響。已知赤霉素具有促進植物莖稈伸長的作用,生長素合成過程中會有ACC合成酶產(chǎn)生,這種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植物體內具有與IAA相同效應的物質還有PAA、IBA等,它們都屬于生長素B.據(jù)圖分析赤霉素對植物莖稈伸長的作用可能既有促進也有抑制C.已知乙烯的積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產(chǎn)生,這種合成的調節(jié)機制屬于正反饋調節(jié)D.低濃度的生長素通過抑制乙烯的合成促進細胞縱向伸長答案D解析據(jù)圖分析赤霉素可以促進生長素的合成,抑制生長素的分解,高濃度的生長素可以促進乙烯的合成,所以赤霉素對植物莖稈伸長的作用可能既有促進也有抑制,B正確;根據(jù)圖中信息不能判斷出低濃度的生長素抑制乙烯的合成,D錯誤。[例7](2023·原創(chuàng))不同處理對擬南芥根向重力性生長的影響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處理根是否具有向重力性生長野生型有ABA合成缺失突變體有ABA合成缺失突變體+去除根冠無生長素運輸缺陷突變體無A.根向重力性生長與根冠有關B.生長素的運輸影響了根向重力性生長C.若對生長素運輸缺陷突變體施用ABA,結果不變D.根應垂直放置而非水平放置便于準確觀察實驗結果答案D解析根據(jù)表格中“ABA合成缺失突變體”組的根具有向重力性生長,和“ABA合成缺失突變體+去除根冠”組的根無向重力性生長結果對比可知,根向重力性生長與根冠有關,A正確;根據(jù)表格中“野生型”組的根具有向重力性生長,而“生長素運輸缺陷突變體”組的根無向重力性生長結果對比可知,生長素的運輸影響了根向重力性生長,B正確;根據(jù)表格中“野生型”組的根具有向重力性生長,而“ABA合成缺失突變體”組的根仍然具有向重力性生長結果對比可知,ABA缺失與否并不影響根的向重力生長特性,而結合B選項的分析,綜合來判斷:若對生長素運輸缺陷突變體施用ABA,結果不變,即根仍然無向重力性生長,C正確;若根不水平放置,而是垂直放置,那么所有組不論根是否具有向重力性都會呈現(xiàn)垂直狀態(tài),D錯誤。[例8](2023·北京西城期末)油菜素內酯(BR)是一類植物激素。用不同濃度的BR處理擬南芥赤霉素不敏感突變體的種子,結果如圖。與野生型相比,擬南芥BR合成缺陷突變體的種子萌發(fā)對ABA的抑制作用更敏感。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BR對種子萌發(fā)的調節(jié)作用沒有表現(xiàn)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特點B.BR能不依賴赤霉素信號而促進種子萌發(fā)C.BR可以促進ABA對種子萌發(fā)的抑制D.擬南芥種子萌發(fā)受多種激素共同調節(jié)答案C解析據(jù)圖可知,BR對種子萌發(fā)的調節(jié)作用沒有表現(xiàn)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特點,A正確;BR可以促進擬南芥赤霉素不敏感突變體的種子的萌發(fā),所以BR能不依賴赤霉素信號而促進種子萌發(fā),B正確;與野生型相比,擬南芥BR合成缺陷突變體的種子萌發(fā)對ABA的抑制作用更敏感,據(jù)此可知,BR并不能促進ABA對種子萌發(fā)的抑制,C錯誤。[例9](2023·遼寧省六校高三開學考)用不同濃度的2,4-D對植物進行插條生根的研究,其中4組的2,4-D濃度為0,其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根據(jù)該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結果說明了2,4-D既能促進插條生根,也能抑制插條生根B.3組的2,4-D濃度最大,1組與2組的2,4-D濃度大小無法判斷C.2組的2,4-D濃度即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D.1組濃度的2,4-D進行一定的稀釋后促進插條生根的效果可能大于2組的答案C解析實驗結果表明,1、2兩組生根數(shù)均高于對照組,即該濃度具有促進生根的作用,而3組的生根數(shù)小于對照組,因此該濃度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A正確;圖中3組的平均生根數(shù)低于對照組,為抑制生根,2,4-D濃度最大,1組與2組的2,4-D濃度都促進生根,但在最適濃度兩側存在生根效果相同的兩個濃度,所以1組和2組的濃度大小無法判斷,B正確;2組的2,4-D濃度不一定是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但在實驗設計的幾種濃度中促進生根效果最好,C錯誤;如果1組濃度大于最適濃度,2組濃度小于最適濃度,1組濃度的2,4-D進行一定的稀釋后促進插條生根的效果可能大于2組的,D正確。[例10](2023·湖南長沙高三月考)草莓含有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具有調節(jié)免疫、延緩衰老、改善皮膚狀態(tài)等功效,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水果。下圖甲表示草莓果實的結構示意圖,圖乙表示草莓果實發(fā)育和成熟各階段中不同植物激素的含量變化情況。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果實發(fā)育的最初階段脫落酸含量較高,主要是要促進________。(2)由圖乙可知,________________能促進花托膨大形成果實,反應到細胞水平,是因為它們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結果表明,若除去花托上的所有瘦果,花托的膨大過程立即停止,由此可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學分析圖甲曲線后提出:在果實膨大期額外噴灑大量的外源生長素可以大幅度使草莓增產(chǎn)。你認為該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圖乙曲線可知,在草莓果實的發(fā)育和成熟過程中,脫落酸和乙烯的含量變化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研究表明開花后20天左右是草莓果實由發(fā)育階段轉入成熟階段的關鍵時期,結合圖乙曲線變化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這一轉折的關鍵信號。進入成熟階段后,果實的顏色會發(fā)生一系列變化,若用一定濃度的外源脫落酸處理開花后第14天的果實,果實顏色變化明顯提前,若用一定濃度的外源生長素處理開花后第20天的果實,果實顏色變化明顯延后,這說明草莓果實能否進入成熟階段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決定。答案(1)花瓣脫落(2)生長素和赤霉素促進細胞的伸長和分裂花托膨大形成果實所需的生長素(和赤霉素)來自于瘦果(種子)(3)不正確,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則會抑制生長,大量噴灑外源生長素有可能導致生長素濃度過高,反而抑制果實的膨大(4)乙烯的含量與脫落酸含量的變化趨勢大部分時間相同(5)生長素、赤霉素含量的下降,脫落酸含量的上升生長素與脫落酸的比例(或生長素和脫落酸的相對含量)情境信息__知識綜合命題視角一:以表格數(shù)據(jù)、坐標圖像、物理模型圖像等形式綜合分析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過程(2023·河北唐山期末調研)激動素是一種細胞分裂素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為了探究激動素和頂芽對側芽生長的影響,某同學將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棉花苗隨機分為①、②、③三組,實驗處理如表。每隔一定時間,測定側芽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組別頂芽側芽①去除2.5mg/L激動素溶液涂抹②保留2.5mg/L激動素溶液涂抹③保留蒸餾水涂抹A.保留頂芽條件下,側芽涂抹激動素可解除頂端優(yōu)勢B.①組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高于②組的C.激動素進入植物體內,可能對植物基因組的表達進行了調節(jié)D.為了提高實驗結果可靠性,應增加“去除頂芽、側芽涂抹蒸餾水”組答案B解析對比②、③兩組實驗可知,保留頂芽條件下,用激動素涂抹側芽后,側芽長度明顯增大,說明激動素可解除頂端優(yōu)勢,A正確;①組去除了頂芽,②組保留頂芽,①組沒有來自頂芽的生長素,②組有來自頂芽的生長素,因此①組側芽部位生長素含量低于②組的,B錯誤;激動素是一種細胞分裂素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植物生長發(fā)育有調節(jié)作用,和植物激素類似,可能調節(jié)了基因組的表達,C正確;為了驗證激動素對①組側芽生長有促進作用,還應該增加一個對照組,即去除頂芽,用蒸餾水涂抹側芽,D正確。[練1-1](2023·湖南省九校聯(lián)考高三入學摸底考)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首先出現(xiàn)的是初生根,其生長時間很短,一般會在水稻發(fā)芽后一到兩周內死亡,主要作用是固定幼苗,吸收營養(yǎng)物質供給幼苗早期生長發(fā)育,對幼苗的存活和形態(tài)建成至關重要,有研究者對其生長的調控機制進行了研究,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結果,下列有關實驗結果的分析和判斷正確的是()注:ET表示乙烯,GA表示赤霉素,EIN2和EIN1是乙烯信號通路中的不同蛋白。A.本實驗的因變量是初生根的長度和GA的含量B.ET和GA對初生根的生長都具有促進作用C.EIN1突變體相比EIN2突變體,初生根生長更快D.兩種突變體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答案A解析從圖中可看出,本實驗的因變量是初生根的長度和GA的含量,A正確;從圖中可看出,GA對初生根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而ET則是抑制作用,B錯誤;EIN1突變體相比EIN2突變體GA含量較低,而GA可促進細胞伸長與分裂,所以EIN2突變體初生根生長更快,C錯誤;EIN2和EIN1是乙烯信號通路中的不同蛋白,兩種突變體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D錯誤。[練1-2](2023·湖北省九師聯(lián)盟高三開學考)酸生長學說認為生長素引起酸的分泌而促進細胞生長。該學說認為生長素促進了H+-ATP酶基因活化,形成mRNA來合成H+-ATP酶,促進氫離子穿過膜積累在細胞壁上,活化細胞壁中的膨脹素,增加細胞壁的可塑性,從而導致細胞生長,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H+-ATP酶是運輸H+的載體蛋白,也能催化ATP水解B.生長素濃度增加能持續(xù)催化細胞核中基因轉錄出相關的mRNAC.生長素的受體可能位于細胞膜上及細胞質基質中D.細胞壁的pH降低后,細胞壁松弛,對細胞的壓力減小,引起細胞伸長答案B解析生長素調節(jié)生命活動,不能起到催化作用,B錯誤;由圖可知,生長素的受體可能位于細胞膜上,也可能位于細胞質基質中,C正確。[練1-3](2023·湖南,16,改編)番茄果實發(fā)育歷時約53天達到完熟期,該過程受脫落酸和乙烯的調控,且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種子的脫落酸和乙烯含量達到峰值時間均早于果肉?;騈CED1和ACO1分別是脫落酸和乙烯合成的關鍵基因。NDGA抑制NCED1酶活性,1-MCP抑制乙烯合成?;ê?0天果實經(jīng)不同處理后果實中脫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番茄種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這種發(fā)育模式不利于種群的繁衍B.果實發(fā)育過程中脫落酸生成時,果實中必需有NCED1酶的合成C.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達可能延遲D.脫落酸誘導了乙烯的合成,其誘導效應可被1-MCP消除答案A解析若番茄種子的成熟期晚于果肉,則果實被動物吃掉后,藏在果肉中的種子可能還沒有成熟,種子無法發(fā)育,這不利于種群繁衍,A錯誤;NDGA抑制NCED1酶活性,根據(jù)題目中的左圖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花后40天果實用NDGA處理后,脫落酸含量極少且基本不增加,這說明NCED1酶是脫落酸合成的關鍵酶,B正確;根據(jù)題目中的右圖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花后40天果實用NDGA處理后(NCED1酶活性被抑制),乙烯含量明顯上升的時間會推遲,而ACO1基因是乙烯合成的關鍵基因,綜上可推知,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達可能延遲,C正確;根據(jù)題目中的右圖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花后40天果實用脫落酸處理后,乙烯含量會增多,且其達到峰值的時間也會提前,說明脫落酸誘導了乙烯的合成,花后40天果實用脫落酸+1-MCP處理后,乙烯含量幾乎不變,綜合分析可知脫落酸誘導乙烯合成的效應可被1-MCP消除,D正確。[練1-4](2023·青島市一模)科研人員對脫落酸(ABA)調節(jié)干旱環(huán)境下擬南芥氣孔開閉的機制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氣孔阻力與通氣能力呈負相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ABA是一種植物激素,主要由根冠和萎蔫的葉片等合成,可以調節(jié)氣孔開閉B.干旱處理會增大葉片細胞的滲透壓,促進ABA的合成C.給植物葉片噴灑ABA,短時間內葉綠體內C5的含量將增加D.恢復澆水后ABA含量減少,有利于減少水分的散失答案D解析ABA(脫落酸)是一種植物激素,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葉片等部位合成,實驗結果顯示氣孔阻力與ABA含量變化趨勢一致,說明ABA可以調節(jié)氣孔開閉,A正確;由圖可知,停止?jié)菜?,細胞滲透壓相對值增大,停止?jié)菜畠商旌驛BA的含量也隨之增加,說明干旱處理會增大葉片細胞的滲透壓,促進ABA的合成,B正確;給植株葉片噴灑ABA,會導致氣孔阻力增加,氣孔關閉,葉肉細胞對CO2的吸收減少,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O2的固定速率減慢,C5的消耗速率減慢,但C3的還原速率不變,C5的產(chǎn)生速率不變,所以C5的含量將增加,C正確;恢復澆水后ABA含量減少,氣孔阻力降低,氣孔開放,擬南芥體內水分的散失增加,D錯誤。長句應答__科學探究命題視角二:植物激素的實驗探究(2023·雅禮中學月考)在發(fā)現(xiàn)生長素的探索過程中,詹森還做過一個實驗(下圖),并為后來溫特最終發(fā)現(xiàn)生長素奠定了基礎?;卮鹣铝袉栴}:(1)生長素等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接受特定環(huán)境信號誘導產(chǎn)生的可________(作用)植物生理反應的活性物質。(2)圖中的B沒有彎向光源生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生長素是極性運輸?sh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笨坍嬃酥褡釉扑閹r石,頑強生存的場景。植物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的生物學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調節(jié)(2)胚芽鞘B的尖端也產(chǎn)生了生長素從向光側到背光側的運輸,但由于背光側插入了云母片,導致背光側生長素不能運輸?shù)脚哐壳始舛讼虏堪l(fā)揮作用,所以不會出現(xiàn)彎向光源生長(3)不能生長素的極性運輸,需要驗證只能由形態(tài)學上端向下端運輸,而不能逆向運輸,本實驗沒有驗證(4)根向地生長,利于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莖背地生長,利于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練2-1](2023·大連市一模)向光素是一種藍光受體。擬南芥中的向光素PHOT1和PHOT2分別由PHOT1和PHOT2基因編碼,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向光素調節(jié)植物向光性單側藍光照射下,野生型擬南芥表現(xiàn)出向光性,擬南芥PHOT1突變體(PHOT1基因不表達)不表現(xiàn)出向光性,這說明擬南芥向光性與________有關。研究表明,在受到單側藍光照射時,向光素PHOT1的結構會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息經(jīng)一系列信號轉導,最終影響生長素的運輸,導致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含量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向光一側,從而造成下胚軸向光彎曲生長。若將下胚軸換為根,則會出現(xiàn)避光彎曲生長。根的避光彎曲生長體現(xiàn)生長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特點。(2)向光素調控葉綠體運動①強光照射下,葉綠體會從葉肉細胞表面移動到細胞側壁,葉綠體扁平面與光照方向平行,將光損傷降低至最小,稱為葉綠體的回避反應。研究表明,強光下葉綠體的回避反應受向光素PHOT2的調控。欲驗證此結論,應取____________________擬南芥的葉肉細胞做實驗,顯微觀察并記錄正常光照下兩種擬南芥細胞中葉綠體的存在狀態(tài)與分布位置;再分別給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射,觀察兩種擬南芥細胞中葉綠體的存在狀態(tài)與分布位置,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結論正確。②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葉綠體的移動及移動后的錨定與細胞質中某種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wǎng)架結構有關,該結構是________。(3)植物向光生長、葉綠體回避反應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植物對環(huán)境的________。答案(1)PHOT1多于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則會抑制生長(2)①野生型和PHOT2突變體相同時間、相同強度的強光野生型擬南芥的葉肉細胞出現(xiàn)葉綠體的回避反應(野生型擬南芥的葉綠體會從葉肉細胞表面移動到細胞側壁,葉綠體扁平面與光照方向平行),而PHOT2突變體擬南芥的葉肉細胞沒有出現(xiàn)葉綠體的回避反應(PHOT2突變體擬南芥的葉綠體不會從葉肉細胞表面移動到細胞側壁,葉綠體扁平面與光照方向不表現(xiàn)平行)②細胞骨架(3)適應解析(2)為了驗證強光下葉綠體的回避反應受向光素PHOT2的調控,則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實驗的自變量為擬南芥中是否含有PHOT2,因變量為葉綠體是否有回避反應,實驗遵循單一變量和等量原則。則實驗設計為選取野生型和PHOT2突變體擬南芥的葉肉細胞做實驗,顯微觀察并記錄正常光照下兩種擬南芥細胞中葉綠體的存在狀態(tài)與分布位置;再分別給予相同時間、相同強度的強光照射,觀察兩種擬南芥細胞中葉綠體的存在狀態(tài)與分布位置,若野生型擬南芥的葉肉細胞出現(xiàn)葉綠體的回避反應,而PHOT2突變體擬南芥的葉肉細胞沒有出現(xiàn)葉綠體的回避反應,說明結論正確。[練2-2](2023·湖北,20)乙烯(C2H4)是一種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重要作用。為研究乙烯作用機制,進行了如下三個實驗?!緦嶒炓弧恳蚁┨幚碇参锶~片2小時后,發(fā)現(xiàn)該植物基因組中有2689個基因的表達水平升高,2374個基因的表達水平下降?!緦嶒灦磕骋环€(wěn)定遺傳的植物突變體甲,失去了對乙烯作用的響應(乙烯不敏感型)。將該突變體與野生型植株雜交,F(xiàn)1植株表型為乙烯不敏感。F1自交產(chǎn)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與敏感型的植株比例為9∶7?!緦嶒炄靠茖W家發(fā)現(xiàn)基因A與植物對乙烯的響應有關,該基因編碼一種膜蛋白,推測該蛋白能與乙烯結合。為驗證該推測,研究者先構建含基因A的表達載體,將其轉入到酵母菌中,篩選出成功表達蛋白A的酵母菌,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乙烯(14C2H4),再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實驗,其中實驗組是用不同濃度的14C2H4與表達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時,通過離心分離酵母菌,再檢測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結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實驗一中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可通過分析葉肉細胞中的________(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2)實驗二F2植株出現(xiàn)不敏感型與敏感型比例為9∶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三的對照組為:用不同濃度的14C2H4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6小時,通過離心分離酵母菌,再檢測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4)實驗三中隨著14C2H4相對濃度升高,實驗組曲線上升趨勢變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實驗三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mRNA(2)乙烯不敏感型由兩種顯性基因控制且這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3)含不含基因A的表達載體(或不能表達蛋白A)的酵母菌(4)蛋白A的表達量有限(5)基因A表達產(chǎn)生的膜蛋白能與乙烯結合解析(1)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過程;mRNA是轉錄的產(chǎn)物,多肽鏈是翻譯的產(chǎn)物。(2)實驗二中出現(xiàn)的9∶7為9∶3∶3∶1的變式,由此可以推出乙烯不敏感突變體中存在兩種顯性基因,且它們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這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3)由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對照組中,隨著14C2H4濃度的升高,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一直為零,再結合實驗目的以及實驗組的設置可知,對照組是用不同濃度的14C2H4與含不含基因A的表達載體(或不能表達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4)影響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的因素有兩個:①14C2H4的濃度;②酵母菌中蛋白A的表達量。實驗組中,在曲線上升趨勢變緩階段,14C2H4的濃度一直在增加,推測導致實驗組曲線上升趨勢變緩的原因是酵母菌中蛋白A的表達量有限。(5)由實驗結果可以直接看出,成功表達蛋白A的酵母菌,在不同濃度(一定范圍)的14C2H4條件下,隨著14C2H4濃度的升高,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增加;含不含基因A的表達載體(或不能表達蛋白A)的酵母菌,在不同濃度(一定范圍)的14C2H4條件下,隨著14C2H4濃度的升高,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一直為零,再結合實驗目的可推知該實驗的結論是基因A表達產(chǎn)生的膜蛋白能與乙烯結合。[練2-3]陽生植物受到周圍植物遮蔽時,莖伸長速度加快,使株高和節(jié)間距增加,葉柄伸長,這種現(xiàn)象稱為避陰反應(如圖),而陰生植物通常無此反應。(1)自然光被植物濾過后,其中紅光(R)/遠紅光(FR)的比例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FR的變化引起植物的避陰反應,從適應環(huán)境的角度分析其生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發(fā)現(xiàn),光敏色素使植物感知其他植物的遮陰?,F(xiàn)有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變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B)擬南芥若干,利用這兩種擬南芥驗證光敏色素B使植物具有避陰反應,請用表格寫出實驗設計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3)光敏色素B感知R/FR的變化,調控某些基因表達,如激活生長素(IAA)、赤霉素(GA)合成相關基因的轉錄,促進莖稈伸長。GA還可作用于D蛋白(抑制植物生長蛋白),參與植物的避陰反應。①依據(jù)上述信息,完善在避陰反應中相關物質相互關系及作用模式圖。方框中選填“IAA”“GA”“D蛋白”,在()中選填“+”“-”(“+”表示促進,“-”表示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填方框、后填括號,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填寫)。②乙烯通常具有縮短節(jié)間,降低株高等抑制生長的作用。但在避陰反應的植物中檢測到乙烯含量增加。乙烯在避陰反應中促生長功能的實現(xiàn)部分依賴于提高植物對赤霉素信號的敏感度,試推測其可能的機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綜合以上植物避陰反應的機理,說明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答案(1)植物葉片中的葉綠素吸收紅光利于植物在遮光環(huán)境中捕獲更多的光,提高光合作用強度,為生長發(fā)育提供物質和能量,從而適應遮光環(huán)境(2)植物(擬南芥)正常光下(不遮陰)遮陰野生型莖伸長不明顯(無避陰反應)莖明顯伸長(避陰反應)光敏色素B突變型莖伸長不明顯(無避陰反應)莖伸長不明顯(無避陰反應)(3)①IAAGAD蛋白+-+-②提高了GA與受體結合能力(或促進GA信號轉導途徑的某個環(huán)節(jié))(4)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jié)和環(huán)境因素調節(jié)解析(2)由題意知,該實驗是驗證光敏色素B使植物具有避陰反應,實驗材料是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變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B)擬南芥若干。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擬南芥的種類、正常光下或遮陰,因變量為擬南芥是否有避陰反應??赏ㄟ^在實驗一段時間后,觀察莖伸長速度是否加快、株高和節(jié)間距是否增加、葉柄是否伸長等現(xiàn)象,來驗證光敏色素B使植物具有避陰反應。(4)由(1)知,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由(3)知,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與光敏色素B感知R/FR的變化,調控某些基因的表達以及乙烯和赤霉素的調節(jié)有關。根據(jù)以上植物避陰反應的機理,說明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jié)和環(huán)境因素調節(jié)共同完成的。雙練一基礎測試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3·湖南岳陽高三適應性考試)人在進行一定強度的體力勞動后,全身酸疼,手掌或腳掌可能會磨出水皰,一段時間后這些癥狀就會消失。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水皰的成分中蛋白質的含量最高B.全身酸疼是肌肉產(chǎn)生的大量乳酸使血漿pH值明顯下降C.水皰自行消失是因為液體可滲入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D.酸痛感逐漸消失是因為大量的乳酸通過尿液排出了體外答案C解析水皰中的成分主要是水分而非蛋白質,A錯誤;血漿中存在緩沖物質使得血漿pH值維持在7.35~7.45近中性水平,B錯誤;乳酸為人體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可與血漿中的緩沖物質反應形成乳酸鈉,乳酸鈉隨尿液排出體外,D錯誤。2.(2023·安徽省A10聯(lián)盟高三開學考試)下列有關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B.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存在許多神經(jīng)中樞C.外周神經(jīng)系統(tǒng)指與脊髓相連的感覺神經(jīng)和運動神經(jīng)D.支配血管、內臟和腺體的運動神經(jīng)屬于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答案C3.(2023·汕頭市一模)某些化學物質能夠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興奮劑可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活動B.毒品主要是與鉀離子通道結合而產(chǎn)生持續(xù)興奮C.抗抑郁藥物可選擇性地抑制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的回收D.可卡因會導致突觸后膜上的多巴胺受體減少而影響正常的神經(jīng)活動答案B4.(2023·大連市一模)如圖表示“甲狀腺激素分泌調節(jié)”的部分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注:TSH是一種糖蛋白。A.甲狀腺細胞的細胞膜上既有TSH的受體,也有神經(jīng)遞質的受體B.寒冷刺激下,機體對甲狀腺分泌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為體液調節(jié)C.①、②、③過程體現(xiàn)了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D.成人長期缺碘會出現(xiàn)甲狀腺腫大、反應遲鈍等癥狀答案B解析甲狀腺既受促甲狀腺激素調節(jié),也受神經(jīng)調節(jié),因此甲狀腺細胞表面既有TSH的受體,也有神經(jīng)遞質的受體,A正確;寒冷刺激下,機體可以直接通過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甲狀腺的活動,還可以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形式調節(jié)甲狀腺的活動,因此寒冷刺激下,機體對甲狀腺分泌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為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B錯誤;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元素,長期缺碘導致甲狀腺不能合成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經(jīng)的興奮性的作用,所以成人長期缺碘會導致機體出現(xiàn)反應遲鈍等癥狀,同時會導致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狀腺腫大,D正確。5.(2023·原創(chuàng))下圖為血糖調節(jié)的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為腺體或細胞,a、b、c為相應細胞分泌的激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甲為下丘腦,其分泌相應的促激素作用于乙上,使乙分泌激素aB.激素b通過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氧化分解及肝糖原分解來升高血糖C.激素c和b可協(xié)同升高血糖濃度,激素c還可與甲狀腺激素協(xié)同增加產(chǎn)熱D.激素a和b作用的結果會反過來影響激素a和b的分泌,這屬于正反饋調節(jié)答案C解析圖中甲為下丘腦,其分泌的神經(jīng)遞質作用于乙,使乙分泌激素a(胰島素),A錯誤;激素b(胰高血糖素)通過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來升高血糖,而血糖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氧化分解屬于降低血糖濃度的途徑,B錯誤;激素c為腎上腺素,可與激素b胰高血糖素協(xié)同升高血糖濃度,激素c還可與甲狀腺激素協(xié)同作用促進組織細胞產(chǎn)熱,C正確;激素a和b的作用結果會反過來影響激素a和b的分泌,這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D錯誤。6.(2022·湖北武漢武昌區(qū)1月質檢)失溫一般指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qū)溫度低于35℃?!笆匕Y”患者會出現(xiàn)面色蒼白、寒顫、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癥狀,甚至會死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是葡萄糖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B.面色蒼白往往是由于面部毛細血管舒張所致,是減少散熱的途徑C.寒顫是人體抵御寒冷的自然反應,依賴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參與D.失溫現(xiàn)象說明人體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B7.(2023·雅禮中學月考)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可食用部分達97%,其營養(yǎng)價值高。如圖為4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控制番茄幼苗徒長的影響,其中CK為對照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來源B.對照組使用等量清水處理與實驗組長勢相同的番茄幼苗C.小胖墩不能控制番茄幼苗徒長,而多效唑和矮壯素可以D.本研究中各組幼苗處理方法、處理時間等應相同且適宜答案A解析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不能為植物細胞代謝提供能量,A錯誤;對照組采用空白對照,即使用等量清水處理與實驗組長勢相同的番茄幼苗,B正確;據(jù)圖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小胖墩處理組番茄幼苗的增長率與對照組相差無幾,而多效唑處理組和矮壯素處理組的番茄幼苗的增長率比對照組低,說明小胖墩不能控制番茄幼苗徒長,而多效唑和矮壯素可以,C正確;實驗設計中無關變量要相同且適宜,因此本研究中各組幼苗處理方法、處理時間等應相同且適宜,D正確。8.(2023·遼寧聯(lián)盟)新冠病毒感染作為近兩年影響最大的全球性事件,深刻影響著每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在對抗新冠病毒過程中,mRNA疫苗起了重要的作用。下圖表示mRNA疫苗發(fā)揮作用的原理,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中①②③細胞分別對應的是細胞毒性T細胞、B細胞和漿細胞B.mRNA疫苗與DNA疫苗相比,優(yōu)點是不需要進入細胞核等C.體液免疫中B細胞的激活通常需要輔助性T細胞和抗原的刺激D.mRNA疫苗進入細胞的方式是胞吞,與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無關答案D解析胞吞也需要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參與,D錯誤。9.(2023·北京市豐臺區(qū)綜合練習)神舟十四在軌期間,水稻種子經(jīng)歷了120天的太空培育生長,實現(xiàn)了從種子到種子的發(fā)育全過程,這是國際上首次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空間培養(yǎng)實驗。下列關于空間站中水稻生長發(fā)育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稻在太空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下生長發(fā)育完全由植物激素控制B.水稻在太空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不存在生長素的極性運輸C.用高濃度的赤霉素溶液處理生長期的水稻苗可以提高產(chǎn)量D.用脫落酸溶液處理水稻種子能夠維持其休眠,抑制萌發(fā)答案D解析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jié)和環(huán)境因素調節(jié)共同完成的,在太空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下也是如此,A錯誤;極性運輸就是生長素只能從植物的形態(tài)學上端往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這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而不受重力影響,B錯誤;用高濃度的赤霉素溶液處理生長期的水稻苗會造成水稻植株瘋長,使水稻產(chǎn)量下降,C錯誤。10.(2023·浙江6月,14)腫瘤細胞在體內生長、轉移及復發(fā)的過程中,必須不斷逃避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這就是所謂的“免疫逃逸”。關于“免疫逃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腫瘤細胞表面產(chǎn)生抗原“覆蓋物”,可“躲避”免疫細胞的識別B.腫瘤細胞表面抗原性物質的丟失,可逃避T細胞的識別C.腫瘤細胞大量表達某種產(chǎn)物,可減弱細胞毒性T細胞的凋亡D.腫瘤細胞分泌某種免疫抑制因子,可減弱免疫細胞的作用答案C解析腫瘤細胞表面產(chǎn)生抗原“覆蓋物”,可“躲避”免疫細胞的識別,進而發(fā)生“免疫逃逸”,A正確;腫瘤細胞表面抗原性物質的丟失,可逃避T細胞的識別,進而發(fā)生“免疫逃逸”,B正確;某種產(chǎn)物可減弱細胞毒性T細胞的凋亡,則細胞毒性T細胞數(shù)量增加,細胞免疫加強,C錯誤;腫瘤細胞分泌某種免疫抑制因子,可減弱免疫細胞的作用,進而發(fā)生“免疫逃逸”,D正確。二、非選擇題11.(2023·安徽省“皖南八?!甭?lián)考)博爾特多次獲得百米冠軍,被稱為飛人?,F(xiàn)在世界短跑比賽規(guī)則規(guī)定在槍響后0.1秒內起跑視為搶跑。請分析回答:(1)運動員聽到發(fā)令槍響后迅速起跑,興奮在突觸處完成的信號轉化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跑結束后汗腺分泌增多,此時機體產(chǎn)熱量與散熱量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2)結合所學知識,試推測短跑比賽規(guī)則中關于“搶跑”規(guī)定的科學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工合成的睪酮衍生物能促進肌肉的生長,增強肌肉的力量。男性運動員長期服用該類物質會導致雄性激素分泌下降甚至不育。若以雄性家兔為實驗材料,通過B超檢測家兔睪丸大小,驗證長期服用該物質對性腺發(fā)育有抑制作用。其實驗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相等(2)人從聽到聲音到作出反應需要經(jīng)過反射弧的各結構,完成這一反射所需的時間至少0.1秒(3)將生理狀況相近的雄性家兔均分為2組,一組定期口服一定濃度的睪酮衍生物,另一組定期口服等量的生理鹽水,在相同條件下飼養(yǎng)相同時間后進行B超檢測比較兩組家兔睪丸的大小解析(3)該實驗的自變量是雄性家兔是否長期服用睪酮衍生物,因變量是家兔睪丸大小,據(jù)此寫出實驗思路即可。12.(2023·深圳市一調)??刹《?0型(E30)是一種腸道病毒??茖W家研究發(fā)現(xiàn)當DDX3(一種酶)表達量增多時,E30的量也增多。RK-33是一種能夠抑制DDX3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人員用RK-33對E30的增殖影響進行實驗,結果如下圖?;卮鹣铝袉栴}。(1)E30侵入人體后,________受到兩個信號的刺激,同時需要細胞因子的作用,開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chǎn)生________。同時被病原體感染的宿主細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發(fā)生變化,________________識別變化信號,并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加速分裂分化,裂解靶細胞。由此可見,________________細胞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都起著關鍵的作用。(2)相對于3組,設置1組和2組的目的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基因表達角度分析,推測RK-33可能作用于DDX3合成的____________過程,從而使DDX3合成減少,DDX3應該是病毒________過程中的一種關鍵酶。答案(1)B細胞抗體細胞毒性T細胞輔助性T(2)設置1組是作為空白對照,證明RK-33物質對病毒的效果,設置2組是為了排除溶解RK-33的溶劑對實驗的影響(3)轉錄或翻譯增殖(復制)解析(3)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DDX3是一種酶,RK-33可能作用于DDX3合成的轉錄或者翻譯過程,從而使DDX3合成減少。由于DDX3表達量增多時,E30的量也增多,當DDX3合成減少后,病毒的數(shù)量也減少,推測DDX3應該是病毒增殖過程中的一種關鍵酶。13.(2023·安徽省“皖南八?!备呷_學考)赤霉素(GA)能誘導α-淀粉酶的產(chǎn)生,促進種子萌發(fā);脫落酸(ABA)能抑制種子萌發(fā)。某研究小組分別用三組試劑(①②③)對種子進行處理,所得結果如圖所示,圖中X是一種mRNA合成抑制劑,“↓”表示開始處理的時間。請回答下列問題:(1)GA除能促進種子萌發(fā)外,還能促進細胞伸長生長,這一作用與激素________相同,從而促進植物生長。(2)本實驗第________組結果相似,說明X的作用與ABA相似。由于X是一種mRNA合成抑制劑,據(jù)已有的信息推測,ABA抑制種子萌發(fā)是通過抑制基因的________,最終抑制________的合成。(3)大量事實已經(jīng)證明內源ABA具有促進脫落的效應,但用ABA作為脫葉劑的田間試驗尚未成功,這可能是由于植物體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種即可)對ABA(促進脫落的效應)有抵消作用。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脫落的器官中乙烯含量明顯較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長素(2)②③轉錄α-淀粉酶(3)赤霉素(GA)、細胞分裂素或生長素等ABA(脫落酸)能促進乙烯的產(chǎn)生解析(1)題中顯示GA能促進種子萌發(fā),此外,GA還能促進細胞伸長從而促進植物生長,所以赤霉素的這一作用與生長素相同,從而促進植物生長。(2)據(jù)圖分析,圖中第②③組結果表現(xiàn)出高度的相似性,又知X是一種mRNA合成抑制劑,抑制基因的轉錄,據(jù)此可推測ABA可抑制α-淀粉酶的產(chǎn)生的機制可能是抑制基因的轉錄,進而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3)大量事實已經(jīng)證明內源ABA具有促進脫落的效應,但用ABA作為脫葉劑的田間試驗尚未成功,這可能是由于植物體內的赤霉素GA、細胞分裂素或生長素對ABA有抵消作用。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脫落的器官中乙烯含量明顯上升,其上升的原因可能是ABA(脫落酸)能促進乙烯的產(chǎn)生。雙練二能力提升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3·廣東高三第一次聯(lián)合調研)俗話說“甜不壓苦”“苦盡甘來”,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即便在苦藥里加糖,仍會感覺很苦。研究發(fā)現(xiàn),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細胞(TRC)識別,經(jīng)一系列傳導和傳遞,最終抵達大腦皮層的CeA和GCbt區(qū)域,分別產(chǎn)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圖,其中虛線方向為GCbt→rNST)。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注:淺色TRC感應苦味;深色TRC感應甜味。A.TRC識別苦味或甜味分子的受體主要分布在細胞Ⅰ側B.TRC識別苦味分子后產(chǎn)生的興奮經(jīng)③傳入大腦皮層C.“甜不壓苦”的原因是CeA產(chǎn)生的甜覺不能傳至苦味中樞GCbtD.“苦盡甘來”的原因是GCbt產(chǎn)生的苦覺會促進腦干中相關神經(jīng)元更加興奮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Ⅱ側與神經(jīng)末梢相連,所以感受味道的受體主要在Ⅰ側,方便接觸食物,A正確;TRC識別苦味分子后產(chǎn)生的興奮經(jīng)傳入神經(jīng)③傳入大腦皮層,B正確;據(jù)圖中信息,當動物攝入甜味物質,能在大腦皮層CeA產(chǎn)生甜的感覺,但信息不再傳至苦味中樞,所以“甜不壓苦”,C正確;如果攝入苦味物質,在GCbt產(chǎn)生苦的感覺,從圖中可知,會正反饋作用于腦干中苦味神經(jīng)元感覺更苦,同時抑制腦干中甜味神經(jīng)元,因此“苦盡”才能“甘來”,D錯誤。2.(2023·河北邯鄲一模)實驗小組設計實驗研究家兔迷走神經(jīng)對機體細胞免疫反應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刺激迷走神經(jīng)的感覺神經(jīng)元可顯著提高細胞免疫的作用。剪斷迷走神經(jīng)后,細胞免疫作用顯著降低,靜脈注射乙酰膽堿受體阻斷劑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下列對實驗結果的分析不恰當?shù)氖?)A.迷走神經(jīng)興奮可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B.推測迷走神經(jīng)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淋巴細胞C.迷走神經(jīng)的傳入神經(jīng)可能向神經(jīng)中樞傳遞免疫反應的相關信息D.B細胞表面有和迷走神經(jīng)分泌的神經(jīng)遞質特異性結合的受體答案D解析刺激迷走神經(jīng)可提高細胞免疫的作用,切斷迷走神經(jīng)會降低細胞免疫,因此迷走神經(jīng)興奮會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反應,A正確;剪斷迷走神經(jīng)后,細胞免疫作用顯著降低,靜脈注射乙酰膽堿受體阻斷劑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推測迷走神經(jīng)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淋巴細胞,B正確;細胞免疫受迷走神經(jīng)調控,說明迷走神經(jīng)的傳入神經(jīng)可能向神經(jīng)中樞傳遞免疫反應的相關信息,C正確;B細胞不參與細胞免疫,該實驗無法推知B細胞表面是否有能和神經(jīng)遞質特異性結合的受體,D錯誤。3.(2023·湖北省九師聯(lián)盟高三開學考)“巔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活動中,我國13名科考隊員全部登頂珠峰,成功架設了全世界最高海拔氣象站。在珠峰嚴峻的自然環(huán)境下,科考隊員的生理過程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科考隊員內環(huán)境中的激素和抗體都具有特異性,都只能作用于相應的靶細胞B.科考隊員們登頂過程中,位于下丘腦和大腦皮層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會產(chǎn)生興奮C.科考隊員長時間不進食且進行室外作業(yè),流經(jīng)肝臟后血液中血糖濃度會升高D.在科考隊員脫水時,下丘腦和垂體能通過分級調節(jié)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釋放答案C解析人體的激素和抗體都具有特異性,激素會作用于相應的靶細胞,抗體只能作用于相應的抗原,A錯誤;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只有下丘腦,B錯誤;人體在饑餓時血糖濃度會下降,人體內的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等的分泌量增加,會促進肝糖原和非糖類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所以饑餓時血液流經(jīng)肝臟后血糖濃度會升高,C正確;人體脫水時,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存在分級調節(jié),D錯誤。4.(2023·河北邯鄲一模)谷氨酸是聽毛細胞中主要的興奮性傳入神經(jīng)遞質,但谷氨酸濃度過高會導致突觸后神經(jīng)元滲透壓升高,細胞水腫破裂。耳蝸的谷氨酰胺合成酶能有效地將谷氨酸轉變?yōu)楣劝滨0?,從而維持谷氨酸的平衡,以保證耳蝸正常的生理功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降低可能會使突觸后神經(jīng)元的滲透壓升高B.突觸后神經(jīng)元滲透壓升高主要和細胞外K+過度內流有關C.谷氨酸會使突觸后膜產(chǎn)生外負內正的膜電位D.促進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合成可避免突觸后神經(jīng)元被破壞答案B解析谷氨酸是興奮性神經(jīng)遞質,谷氨酸濃度過高導致突觸后神經(jīng)元滲透壓升高可能和Na+過度內流有關,B錯誤。5.(2023·山東煙臺高三一模)高等植物可以利用光敏色素接受光信號調節(jié)自身生長,下圖表示擬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phyA)和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phyB)在不同光照條件下下胚軸的生長狀況。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擬南芥下胚軸的生長B.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遠紅光,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紅光或白光C.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促進與赤霉素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D.光敏色素A和B被激活后結構均會發(fā)生變化答案C解析擬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phyA)與對照組進行對比,遠紅光的條件下,擬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phyA)的下胚軸的長度更長,說明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擬南芥下胚軸的生長,擬南芥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phyB)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在紅光或白光的條件下,phyB的下胚軸長度更長,說明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擬南芥下胚軸的生長,A正確;在紅光或白光的條件下,phyA的下胚軸的長度不變,說明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紅光或白光,抑制了下胚軸生長,在遠紅光的條件下,phyB的下胚軸的長度不變,說明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遠紅光,抑制了下胚軸生長,B正確;赤霉素能促進細胞的伸長,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擬南芥下胚軸的生長,故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與赤霉素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C錯誤;光敏色素是一類蛋白質(色素—蛋白復合體),在受到光照后,光敏色素A和B被激活后結構均會發(fā)生變化,D正確。6.(2023·汕頭市一模)CAR-T療法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T細胞激活,并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zhàn)士”改造成“超級戰(zhàn)士”,即CAR-T細胞。CAR-T細胞利用CAR專門識別體內腫瘤細胞,并通過免疫作用釋放大量的多種效應因子,它們能高效地殺滅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治療惡性腫瘤的目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CAR-T細胞具有識別、處理和呈遞抗原的功能B.CAR-T療法比傳統(tǒng)的化療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更為精準C.CAR-T細胞高效殺滅腫瘤細胞的過程中主要進行的是細胞免疫D.CAR-T細胞所用的目的基因和受體細胞分別是CAR基因和T細胞答案A解析樹突狀細胞、B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具有識別、處理和呈遞抗原的功能,CAR-T細胞是改造過的T細胞,T細胞不具有識別、處理和呈遞抗原的功能,A錯誤;CAR-T細胞利用“定位導航裝置”CAR專門識別體內腫瘤細胞,比傳統(tǒng)的化療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更為精準,B正確;CAR-T細胞是改造過的T細胞,通過免疫作用釋放大量的多種效應因子,它們能高效地殺滅腫瘤細胞,這說明了CAR-T細胞高效殺滅腫瘤細胞的過程中主要進行的是細胞免疫,C正確;CAR-T療法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T細胞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從而形成CAR-T細胞,CAR-T細胞所用的目的基因是CAR基因,所用的受體細胞是T細胞,D正確。7.(2023·唐山市一模)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能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并使機體產(chǎn)生飽脹感,但其在血漿中極易被DPP-4酶水解。科研人員對GLP-1的部分氨基酸進行改造后研制出藥物索馬魯肽,其作用效果與GLP-1相似但藥效持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GLP-1分泌不足可能導致機體出現(xiàn)高血糖癥狀B.索馬魯肽藥效持久,可能與改造后不易被DPP-4酶水解有關C.索馬魯肽不適合治療胰島B細胞破壞引起的1型糖尿病D.飽脹感產(chǎn)生于大腦皮層,屬于條件反射答案D解析根據(jù)題意,GLP-1分泌不足,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不足,可能導致機體出現(xiàn)高血糖癥狀,A正確;GLP-1容易被血漿中DPP-4酶水解,而索馬魯肽藥效持久,可能與改造后不易被DPP-4酶水解有關,B正確;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B細胞破壞,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而索馬魯肽作為GLP-1的類似物,其作用的靶細胞是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因此索馬魯肽不適合治療胰島B細胞破壞引起的1型糖尿病,C正確;飽脹感產(chǎn)生于大腦皮層,沒有經(jīng)過完整的反射弧,不屬于反射,D錯誤。8.(2023·煙臺高考診斷測試)抗原可分為TI-Ag和TD-Ag兩類。TI-Ag直接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產(chǎn)生IgM抗體而不需要輔助性T細胞的輔助,只引起體液免疫,且不產(chǎn)生免疫記憶;TD-Ag在輔助性T細胞的輔助下才能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產(chǎn)生IgG抗體,且產(chǎn)生免疫記憶,TD-Ag還能引起細胞免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細胞同時結合抗原和輔助性T細胞才能分化為分泌IgM抗體的漿細胞B.TD-Ag能引起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變小鼠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反應C.肺炎鏈球菌表面的TI-Ag可用于研制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疫苗D.TD-Ag引發(fā)的二次免疫反應中,記憶B細胞可增殖分化成產(chǎn)IgG抗體的漿細胞答案D解析由題干“TI-Ag直接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產(chǎn)生IgM抗體而不需要輔助性T細胞的輔助”可知,B細胞可以直接結合抗原而無需輔助性T細胞就能分化為分泌IgM抗體的漿細胞,A錯誤;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變小鼠體內沒有T細胞,根據(jù)題干“TD-Ag在輔助性T細胞的輔助下才能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產(chǎn)生IgG抗體”可知,TD-Ag并不能引起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變小鼠的體液免疫,綜上,TD-Ag不能引起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變小鼠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B錯誤;結合題干TI-Ag“只引起體液免疫,且不產(chǎn)生免疫記憶”可知,肺炎鏈球菌表面的TI-Ag并不適合研制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疫苗,C錯誤。9.(2023·煙臺高考診斷測試)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體溫調定點在37℃左右。病毒引起機體產(chǎn)生IL-6引發(fā)炎癥反應,IL-6可提高環(huán)氧化酶(COX)的活性使體溫調定點升高,導致機體發(fā)燒。臨床上常用皮質醇類似物地塞米松進行降溫。皮質醇通過調控基因的表達降低炎癥反應并使體溫調定點下調,其分泌受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調節(ji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感染病毒后體溫達到新的調定點過程中機體熱覺感受器興奮B.使用地塞米松降溫時,機體皮膚毛細血管舒張,產(chǎn)熱小于散熱C.皮質醇可能通過促進IL-6相關基因的表達減弱炎癥反應D.長期服用地塞米松會導致機體皮質醇分泌增加,炎癥反應減輕答案B解析人體的體溫調定點在37℃左右,因為病毒感染導致體溫調定點升高,導致機體發(fā)燒,由于在發(fā)熱初期體溫低于此時的調定點水平,故感染病毒后體溫達到新的調定點過程中機體冷覺感受器興奮,而非熱覺感受器,A錯誤;臨床上常用皮質醇類似物地塞米松進行降溫,降溫的實質是通過增加散熱使機體的散熱量大于產(chǎn)熱量從而降低體溫,增加散熱的主要方式為機體皮膚毛細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加,B正確;依據(jù)題干“病毒引起機體產(chǎn)生IL-6引發(fā)炎癥反應,IL-6可提高環(huán)氧化酶(COX)的活性使體溫調定點升高,導致機體發(fā)燒”“皮質醇通過調控基因的表達降低炎癥反應并使體溫調定點下調”,推測皮質醇可能通過抑制IL-6相關基因的表達減弱炎癥反應,C錯誤;地塞米松為皮質醇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