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化學考題專項訓練-燃料及其利用_第1頁
2022中考化學考題專項訓練-燃料及其利用_第2頁
2022中考化學考題專項訓練-燃料及其利用_第3頁
2022中考化學考題專項訓練-燃料及其利用_第4頁
2022中考化學考題專項訓練-燃料及其利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2中考化學考題專項訓練一一燃料及其利用

一、選擇題

1.認識燃燒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燒。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

A.空氣中混有可燃性氣體,在有限空間里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

B.用煤炭燒鍋爐時不斷鼓入空氣,可使煤炭燃燒更劇烈、更充分

C.實驗桌上少量酒精著火時可用濕布蓋滅,是因為降低了酒精的著火點

D.森林起火時,可在大火蔓延線路前砍掉一片樹木,建立隔離帶滅火

2.以下事故處理方法錯誤的選項是()

A.檔案資料起火,立即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B.發(fā)生煤氣中毒,立即將中毒人員移到通風的地方救治

C.發(fā)生火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墻壁跑出火災區(qū)

D.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3.新能源的開發(fā)利用是人類社會可持續(xù)開展的重要課題。以下屬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氣B.石油C.氫氣D.煤

4.防火、滅火、自救等平安知識是每個人都應該了解的生活常識。以下做法錯誤的選項是()

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攜帶酒精

C.火場逃生時在有煙霧的地方匍匐前進

D.液化氣著火,首先迅速關閉液化氣罐閥門

5.2022年3月,四川涼山州境內發(fā)生森林火災。滅火過程中,突發(fā)林火"爆燃”,導致多

名撲火英雄獻出了珍貴的生命。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

A.設置隔離帶是為了去除可燃物

B.山風帶入冷空氣,能使林火熄滅

C.人工降雨能將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I).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出大量可燃性氣體所致

6.以下平安標志中,可用于?;返氖牵ǎ?/p>

7.以下圖為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發(fā)生反響的微觀示意圖,有關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A.該反響是置換反響

B.反響后分子總數(shù)減少

C.該裝置可凈化汽車尾氣

D.圖中單質的化學式為M

8.森林火災現(xiàn)場救援的方法有:飛機投水、砍出隔離帶、人工撲打等,其中“砍出隔離帶"

采用的滅火原理是

A.隔絕氧氣B.降低著火點C.隔離可燃物D.降低至著火點以下

9.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溶液中溶劑不一定都是水

B.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

C.可燃物溫度到達著火點一定會燃燒

D.生成鹽和水的反響不一定是中和反響

10.以下處理事故的方法錯誤的選項是()

A.濃硫酸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B.圖書館內圖書起火,立即用泡沫滅火器撲滅

C.廚房煤氣管道漏氣,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D.電器著火應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

11.以下物質與空氣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會發(fā)生爆炸的是

A.P2O5B.面粉C.鎂粉D.CH.

12.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所引起的主要后果有()

①產生溫室效應②能源的浪費③環(huán)境污染④鍋爐爆炸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化學反響過程中都會放熱

B.化學反響都伴隨著能量變化

C.能量都是由化學反響產生的

D.只有產生燃燒的化學反響才會放熱

14.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可用打火機檢查天然氣是否泄漏

B.活性炭可以將硬水軟化

C.紙張不可燃

D.乙醇汽油屬于混合物

15.以下有關化學反響中能量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A.燃燒都是放熱的反響

B.電解水的過程是吸收能量的

C.條件是高溫的化學反響都是吸熱反響

D.有的化學反響中能量的變化不是很明顯

16.我國發(fā)射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其返回艙的表層有一層叫做“燒蝕層"的特殊物質.返

回艙返回時.,與大氣劇烈摩擦,會在艙外表產生數(shù)千度的高溫,此時,燒蝕層汽化燃燒保護

返回艙不因高溫而燒毀.由此,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燒蝕層能使返回艙的著火點升高

B.燒蝕層在汽化燃燒時吸收大量的熱

C.返回艙與大氣摩擦生熱屬于物理變化

D.返回艙返回時,燒蝕層起到了一定的隔熱和隔離空氣的作用

17.當代社會幾乎離不開化石燃料,關于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的“利”與"弊",以下說法正

確的選項是()

A."弊"大于"利",雖然化石燃料為人類提供了能源和物質,但使用化石燃料帶來了嚴重

的環(huán)境問題

B.“利〃大于"弊”,雖然使用化石燃料帶來了一定的環(huán)境問題,但化石燃料是當今社會重

要的能源和物質資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趨利避害

C.只有‘'利"而無"弊",因為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根本就離不開化石燃料,也離不開以化石

燃料為原料生產的塑料、橡膠、纖維、藥物、化肥、農藥等

D.只有“弊"而無"利",因為化石燃料的燃燒產生許多有害物質,導致氣候變暖、酸雨、

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含量急劇上升

18.以下有關能源和環(huán)保的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煤完全燃燒后就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B.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陽光動力2號〃所用太陽能是綠色環(huán)保新能源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優(yōu)點,其主要成分是CH.,

19.以下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任何燃料完全燃燒時,一定會生成二氧化碳

B.可燃物只有在空氣中才能燃燒

C.通過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可以滅火

D.空氣中混有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

20.以下有關資源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A.pH<6.5的雨水稱為酸雨

B.氫氣被認為是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

C.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發(fā)生火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墻壁跑出火災區(qū)

二、填空題

21.搞好節(jié)能減排,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是岳陽市創(chuàng)立國家級環(huán)保模

范城市的工作重點之一。各縣、市、區(qū)正在進行家用燃氣管道工程建設,在天然氣輸送到千

家萬戶之前,先要在天然氣管道中充滿氮氣,請答復下面問題:

(1)先充滿氮氣的作用是o

(2)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燃料有煤、、天然氣,我們常稱它們?yōu)榛剂?,?/p>

們是不可再生能源。

(3)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4)用天然氣替代煤等固體燃料的優(yōu)點有〔答一點即可)。

22.合理運用燃燒與滅火的化學原理對保障生命財產平安非常重要。

(1)從燃燒條件分析,發(fā)生火災時大廈內存放的大量鞋、紙箱等物品充當了。

(2)高層建筑物通常設計了滅火用的泗水系統(tǒng)。從滅火原理分析,灑水的作用主要是。

(3)分析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答復以下問題:

①有人認為“物質的熔、沸點越高,著火點越高",該結論(填“合理”或"不

合理")。

②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為500℃。利用上圖裝置,驗證到達可燃物著火點是燃燒的條件之一,

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該實驗的兩種可燃物是和(填代號)。

23.現(xiàn)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備受人類關注。

(1)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氣?;剂先紵欧诺臍怏w會污染環(huán)境,其中含

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其化學式為。

(2)開發(fā)和利用新能源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以下利用了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號)。

A.風力發(fā)電B.太陽能飛機

24.燃料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提高了人類生活的質量,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1)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得到焦炭、煤氣等,該過程屬于(填“物理”或"化學”)

變化?煤與高溫水蒸氣反響生成CO和上。在300℃、1.5MPa、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CO和

可轉變?yōu)橐后w燃料甲醇(CH30H)?寫出C0與Hz反響成甲醇的化學方程

式:。

(2)焦炭〔主要成分是碳)是高爐煉鐵的重要原料。煉鐵高爐內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響如圖

1所示,其中反響②表達了焦炭的性。

(3)乙醇可作為酒精燈、酒精噴燈的燃料。某銅質酒精噴燈的結構如圖2所示。使用酒精

噴燈時,先在預熱盤中注入酒精并點燃,一段時間后,調節(jié)空氣調節(jié)桿,即可點燃酒精噴燈。

結合燃燒的條件答復;點燃預熱盤中酒精的目的是。

(4)氨氣的制取和儲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①最理想的制氫方法:在適宜的催化劑作用下,利用太陽光使水分解。該制氫過程(填

“吸收”和"放出”)能量,生成的氫氣與氧氣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之比為。

②我國稀土資源豐富,某種稀土儲氫材料(用M表示)的儲氫原理可表示為

I5x105Pa

M+3H2,LaNi5H6?M的化學式為。

25.2022年春節(jié)起,常州大局部地區(qū)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開啟了龍城環(huán)保新時代。

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平安標志是。

(2)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可以減少噪聲污染、火災等,還以少SO2和等空氣

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氣質量。

(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鉀和木炭的混合粉末,點燃后生成硫化鉀(LS)、氮氣和二氧

化碳,該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含硫燃料燃燒產生的S02會形成

____________型酸雨,酸雨的pH(填序號)。

A小于5.6B等于7C大于7

三、實驗題

26.如下圖為粉塵爆炸的實驗裝置。用打氣筒向容器內打氣吹散面粉,瞬間發(fā)生爆炸,軟橡

膠片被沖飛,蠟燭熄滅。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的接觸面積。

(2)軟橡膠片被沖飛時內能轉化為。

(3)蠟燭熄滅的原因是o

27.如圖是同學們探究物質燃燒條件的局部裝置圖,向燒杯中參加適量水,一段時間后,試

管中的白磷被引燃。

(1)上述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生石灰和水反響是一個(選填"放熱”或"吸熱")過程。

(2)實驗中涉及到的兩個化學反響都屬于反響根本類型中的反響。

備戰(zhàn)2022中考化學考題專項訓練一一燃料及其利用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認識燃燒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燒。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

A.空氣中混有可燃性氣體,在有限空間里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

B.JH煤炭燒鍋爐時不斷鼓入空氣,可使煤炭燃燒更劇烈、更充分

C.實驗桌上少量酒精著火時可用濕布蓋滅,是因為降低了酒精的著火點

D.森林起火時,可在大火蔓延線路前砍掉一片樹木,建立隔離帶滅火

【答案】C

2.以下事故處理方法錯誤的選項是()

A.檔案資料起火,立即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B.發(fā)生煤氣中毒,立即將中毒人員移到通風的地方救治

C.發(fā)生火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墻壁跑出火災區(qū)

D.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答案】A

3.新能源的開發(fā)利用是人類社會可持續(xù)開展的重要課題。以下屬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氣B.石油C.氫氣D.煤

【答案】C

4.防火、滅火、自救等平安知識是每個人都應該了解的生活常識。以下做法錯誤的選項是()

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攜帶酒精

C.火場逃生時在有煙霧的地方匍匐前進

D.液化氣著火,首先迅速關閉液化氣罐閥門

【答案】B

5.2022年3月,四川涼山州境內發(fā)生森林火災?滅火過程中,突發(fā)林火"爆燃”,導致多

名撲火英雄獻出了珍貴的生命。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

A.設置隔離帶是為了去除可燃物

B.山風帶入冷空氣,能使林火熄滅

C.人工降雨能將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出大量可燃性氣體所致

【答案】B

6.以下平安標志中,可用于?;返氖?)

【答案】A

7.以下圖為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發(fā)生反響的微觀示意圖,有關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A.該反響是置換反響

B.反響后分子總數(shù)減少

C.該裝置可凈化汽車尾氣

D.圖中單質的化學式為總

【答案】A

8.森林火災現(xiàn)場救援的方法有:飛機投水、砍出隔離帶、人工撲打等,其中“砍出隔離帶"

采用的滅火原理是

A.隔絕氧氣B.降低著火點C.隔離可燃物D.降低至著火點以下

【答案】C

9.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溶液中溶劑不一定都是水

B.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

C.可燃物溫度到達著火點一定會燃燒

1).生成鹽和水的反響不一定是中和反響

【答案】C

10.以下處理事故的方法錯誤的選項是()

A.濃硫酸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B.圖書館內圖書起火,立即用泡沫滅火器撲滅

C.廚房煤氣管道漏氣,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D.電器著火應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

【答案】B

11.以下物質與空氣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含發(fā)生爆炸的是

A.P205B.面粉C.鎂粉D.C11,

【答案】A

12.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所引起的主要后果有()

①產生溫室效應②能源的浪費③環(huán)境污染④鍋爐爆炸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13.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化學反響過程中都會放熱

B.化學反響都伴隨著能量變化

C.能量都是由化學反響產生的

I).只有產生燃燒的化學反響才會放熱

【答案】B

14.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可用打火機檢查天然氣是否泄漏

B.活性炭可以將硬水軟化

C.紙張不可燃

D.乙醇汽油屬于混合物

【答案】D

15.以下有關化學反響中能量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A.燃燒都是放熱的反響

B.電解水的過程是吸收能量的

C.條件是高溫的化學反響都是吸熱反響

D.有的化學反響中能量的變化不是很明顯

【答案】C

16.我國發(fā)射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其返回艙的表層有一層叫做“燒蝕層”的特殊物質.返

回艙返回時,與大氣劇烈摩擦,會在艙外表產生數(shù)千度的高溫,此時,燒蝕層汽化燃燒保護

返回艙不因高溫而燒毀。由此,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燒蝕層能使返回艙的著火點升高

B.燒蝕層在汽化燃燒時吸收大量的熱

C.返回艙與大氣摩擦生熱屬于物理變化

D.返回艙返回時,燒蝕層起到了一定的隔熱和隔離空氣的作用

【答案】A

17.當代社會幾乎離不開化石燃料,關于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的“利”與"弊",以下說法正

確的選項是()

A."弊"大于"利",雖然化石燃料為人類提供了能源和物質,但使用化石燃料帶來了嚴重

的環(huán)境問題

B."利”大于"弊〃,雖然使用化石燃料帶來了一定的環(huán)境問題,但化石燃料是當今社會重

要的能源和物質資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趨利避害

C.只有“利"而無“弊",因為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根本就離不開化石燃料,也離不開以化石

燃料為原料生產的塑料、橡膠、纖維、藥物、化肥、農藥等

D.只有“弊"而無"利",因為化石燃料的燃燒產生許多有害物質,導致氣候變暖、酸雨、

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含量急劇上升

【答案】B

18.以下有關能源和環(huán)保的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煤完全燃燒后就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B.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陽光動力2號"所用太陽能是綠色環(huán)保新能源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優(yōu)點,其主要成分是CH”

【答案】A

19.以下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任何燃料完全燃燒時,一定會生成二氧化碳

B.可燃物只有在空氣中才能燃燒

C.通過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可以滅火

D.空氣中混有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

【答案】D

20.以下有關資源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A.pH<6.5的雨水稱為酸雨

B.氯氣被認為是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

C.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發(fā)生火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墻壁跑出火災區(qū)

【答案】A

二、填空題

21.搞好節(jié)能減排,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是岳陽市創(chuàng)立國家級環(huán)保模

范城市的工作重點之一。各縣、市、區(qū)正在進行家用燃氣管道工程建設,在天然氣輸送到千

家萬戶之前,先要在天然氣管道中充滿氮氣,請答復下面問題:

(1)先充滿氮氣的作用是。

12)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燃料有煤、、天然氣,我們常稱它們?yōu)榛剂?,?/p>

們是不可再生能源。

(3)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o

(4)用天然氣替代煤等固體燃料的優(yōu)點有(答一點即可)。

【答案】⑴防止爆炸;⑵石油;⑶CH,+202-^-C02+2H20;

14)清潔、方便[或污染少,經濟等)

22.合理運用燃燒與滅火的化學原理對保障生命財產平安非常重要。

(1)從燃燒條件分析,發(fā)生火災時大廈內存放的大量鞋、紙箱等物品充當了。

(2〕高層建筑物通常設計了滅火用的灑水系統(tǒng)。從滅火原理分析,灑水的作用主要是一。

13)分析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答復以下問題:

①有人認為“物質的熔、沸點越高,著火點越高",該結論(填“合理”或"不

合理").

②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為500C。利用上圖裝置,驗證到達可燃物著火點是燃燒的條件之一,

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該實驗的兩種可燃物是和(填代號)。

【答案】門)可燃物12)降低溫度(3)①不合理②NM

23.現(xiàn)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備受人類關注。

(1)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氣?;剂先紵欧诺臍怏w會污染環(huán)境,其中含

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其化學式為。

(2)開發(fā)和利用新能源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以下利用了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號)。

A.風力發(fā)電B,太陽能飛機

【答案】⑴石油;S02、N02(2)AB

24.燃料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提高了人類生活的質量,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1)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得到焦炭、煤氣等,該過程屬于(填“物理”或"化學”)

變化?煤與高溫水蒸氣反響生成CO和上。在300℃、1.5MPa、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CO和

可轉變?yōu)橐后w燃料甲醇(CH30H)?寫出C0與Hz反響成甲醇的化學方程

式:。

(2)焦炭〔主要成分是碳)是高爐煉鐵的重要原料。煉鐵高爐內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響如圖

1所示,其中反響②表達了焦炭的性。

(3)乙醇可作為酒精燈、酒精噴燈的燃料。某銅質酒精噴燈的結構如圖2所示。使用酒精

噴燈時,先在預熱盤中注入酒精并點燃,一段時間后,調節(jié)空氣調節(jié)桿,即可點燃酒精噴燈。

結合燃燒的條件答復;點燃預熱盤中酒精的目的是。

(4)氨氣的制取和儲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①最理想的制氫方法:在適宜的催化劑作用下,利用太陽光使水分解。該制氫過程(填

“吸收”和"放出”)能量,生成的氫氣與氧氣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之比為。

②我國稀土資源豐富,某種稀土儲氫材料(用M表示)的儲氫原理可表示為

I5x105Pa

M+3H2,LaNi5H6?M的化學式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