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現(xiàn)在穿越回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
你面對的是一個這樣的世界。
戰(zhàn)亂頻繁,大國吞并小國。
你要在這個困局中完成大一統(tǒng)的偉業(yè)。
在你的面前,有兩條道路的可以選擇。
一條是選擇霸道,用鮮血與白骨,通過戰(zhàn)爭不斷地吞并,最終統(tǒng)一天下。
一條是選擇王道,用“仁”治國,以“民”為先,通過“仁”治使天下歸心,萬國來朝。
哪一條路更容易,而你會選擇哪一條?
齊桓晉文之事齊桓,齊桓公(公子小白)春秋五霸之首。
晉文:晉文公(姬重耳),第二位春秋霸主。《孟子》1.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掌握重要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點。2.學習迂回曲折的論辯方法,分析比喻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夠運用比喻進行論辯。3.體悟孟子當仁不讓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學習目標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是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轉(zhuǎn)型時期。雖說已是“禮樂崩壞”的局面,但周王室的精神統(tǒng)治力量尚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孔子追求“以禮治國”,提出“克己復禮”的主張。
但戰(zhàn)國時期,社會局面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尚武力,重攻伐,戰(zhàn)爭不斷,出現(xiàn)“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的局面,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處于這樣的社會背景,同為儒家學派的孟子,治國理念與孔子又有何不同呢?學習任務一:知人論世
感悟哲思活動1:走近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
,字,
時鄒(現(xiàn)山東鄒縣東南)人。著名的、、、,
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并稱
。
曾受業(yè)于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游列國,晚年回到家鄉(xiāng)講學著述,直到去世。
孟子宣揚,最早提出
的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元朝追封為
。
軻子輿戰(zhàn)國“亞圣”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孔孟”“仁政”“民貴君輕”1、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人都可以為堯舜。2、仁政思想:主張統(tǒng)治者法先王、施行仁政。3、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4、道德修養(yǎng)論:以“大丈夫”作為理想人格,主張舍生取義的義利觀。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人格寫照)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則)6、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對社會分工問題的論述)孟子思想亞圣的貢獻
第一:他把孔子的“仁”發(fā)展到了“義"。
孔子重“仁”,孟子重“義”,孔子講“殺身成仁”,孟子講“舍生取義”。仁是人的內(nèi)心修養(yǎng),義是人所遵循的外在準則。孟子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義”,表明他更注重對人外在行為的評價,也表明他更注重實際,一個人內(nèi)心的真實思想我們是無從知道的,也無須知道,無須控制也無從控制,只要他外在行為合乎道德規(guī)范即可。所以。孟子的“義"比孔子的“仁”。更具體可行,操作性強。
第二,孟子把孔子的“仁”從道德角度發(fā)展為“義”,從政治角度,他又將之發(fā)展為“仁政”,也就是他的“王道”。
他把孔子的倫理思想演義為一整套的政治構(gòu)想,完成了由學術(shù)思想向政治主張的過渡,他的很多弟子成為政治幕僚,孟子也就自封為“王者師”。
第三:性善論孔子不愿意談人性,他可能意識到這是一個不能解答的問題。《論語》中只模糊地提到“性相近,習相遠”。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惡。但孟子的性善論實為儒家哲學、倫理學、政治學之基礎(chǔ)。在這一點上,孟子對儒家可謂功勛卓著?!睹献印贰睹献印芬粫敲献拥难哉搮R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jīng)典著作。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睹献印肥撬臅衅畲蟮囊槐?,有三萬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nèi)容。
戰(zhàn)國時期,列強紛爭,各國諸侯國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統(tǒng)一中原的霸主地位。齊國在東方諸侯中號稱強國,齊宣王子承父業(yè),野心勃勃,在稷下擴置學宮,招攬學士,任其講學議論。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齊國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記錄。當時,齊宣王想仿效齊桓公、晉文公謀圖霸業(yè)、統(tǒng)一天下,并以此詢問孟子。于是孟子圍繞行王政、棄霸業(yè)的主題與齊宣王展開了一場論辯?;顒?:把握寫作背景任務二:整體感知
理清思路齊桓公
齊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呂氏,名小白。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
早年在鮑叔牙保護下,逃到莒[jǔ]國避難。在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去后,搶先回國,奪取君位。
任內(nèi)勵精圖治,起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齊國逐漸強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平定宋國內(nèi)亂,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滅掉譚、遂、鄣等小國,成為第一個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晉文公晉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晉氏,名重耳,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等人實行通商寬農(nóng)、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lián)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wèi)、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chuàng)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yè)。活活動(一)朗誦課文整體感知1.閱讀課文,齊宣王和孟子聊天的真正目的各是什么?2.孟子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第一部分助詞,的談論即“以是”,因此流傳如果不能不說名作動,行王道以統(tǒng)一天下如何才賓前,臣未聞之也2.梳理文意。助詞,的談論即“以是”,因此流傳名作動,行王道以統(tǒng)一天下如何賓前,臣未聞之也助詞,的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痹唬骸叭艄讶苏?,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第一部分安撫阻擋,抵擋加強疑問語氣,“嗎”賓前,由何,從何處到,往省略句,以(之)釁鐘賓前,莫能御之也賓前,牛之何名作動,稱王明確:想實行“霸道”,完成霸業(yè),希望從孟子口中了解齊桓公和晉文公是如何稱霸的。想推行自己的“仁政”“王道”主張,希望齊宣王能夠采用自己的主張,“保民而王”,實行“王道”。齊宣王的目的:孟子的目的:“霸道”與“王道”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借武力、刑法、權(quán)勢等進行統(tǒng)治。
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著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君主若行法家主張,講求征戰(zhàn),富國強兵,便能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被仡檶耄?.第一部分雙方對話的流程是什么?2.在本次的談話中,孟子采取何種應對策略?用了什么論證方法?齊王問王道孟子提出“保民而王”齊王問保民孟子問“以羊易牛”王肯定事實孟子提出“愛與不忍”齊王解釋孟子問“牛羊何擇”齊王笑孟子提出“仁術(shù)即不忍”巧妙轉(zhuǎn)移話題,掌握主動權(quán)??隙ㄉ菩娜〉眯湃巍Ee例論證:“以羊易?!饼R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回顧導入:辨析下列多義詞的義項。愛道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任重道遠
V吝嗇
V愛護
V喜愛,喜歡
V述說,談論
V講,說
n道義
n路、道路惡彼惡知之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死亦我所惡wū哪里,怎么,疑問副詞è不好wù憎惡齊桓晉文之事《孟子》1.歸納、掌握第二部分(15-20)重要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通假字等文言知識點。2.梳理孟子和齊宣王談論的流程,學習孟子論辯技巧和論證方法。3.探究孟子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學習目標思考:第二部分雙方對話的流程是什么?在本次的談話中,孟子采取何種應對策略?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提出問題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第二部分揣測,估量內(nèi)心有所觸動的樣子……的原因稟告30斤為一鈞形作名,視力鳥獸秋天所生的細毛整車的柴火認可通“悅”賓前,謂夫子也這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痹唬骸安粸檎吲c不能者之形,何以異?”第二部分偏偏,卻因為賓前,不舉一羽,不見輿薪被動句,見:表被動區(qū)別何以:即“以何”,用什么表現(xiàn)判斷句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钦\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遣粸橐?,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第二部分“枝”,通“肢”肢體真的,確實這躍過連詞,表承接幼:形作動,愛護;形作名,孩子表遞進,進而形作動,敬愛;形作名,老人告訴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耘e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第二部分正妻治理拿通“型”,名作動,作榜樣……的原因稱量丈量厲害,嚴重考慮,思量1.這一部分雙方對話的流程是什么?2.在本次的談話中,孟子采取何種應對策略?用了什么論證方法?齊王悅再問王道孟子以比喻設問王否定孟子提出“不為與不能”王問不為與不能之異巧設比喻指出問題。比喻論證:“一羽之不舉、輿薪之不見”比喻“百姓之不見保”對比論證:恩足以及禽獸VS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挾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為長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引用論證:《詩經(jīng)》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提出“推恩于民”請王度之作業(yè)布置:1.按照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系列梳理歸納此部分的重點字詞句。2.小組同學合作學習,人人學會翻譯第三部分(21-33段)。梳理對話流程,概括論辯技巧。回顧導入:1.這一部分雙方對話的流程是什么?2.在本次的談話中,孟子采取何種應對策略?用了什么論證方法?齊王悅再問王道孟子以比喻設問王否定孟子提出“不為與不能”王問不為與不能之異巧設比喻指出問題。比喻論證:“一羽之不舉、輿薪之不見”比喻“百姓之不見?!睂Ρ日撟C:恩足以及禽獸VS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挾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為長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引用論證:《詩經(jīng)》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提出“推恩于民”請王度之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回顧導入:辨析下列多義詞的義項。明
adj明亮的
adj-n視力
adj清楚,明白
adj賢明的度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然后知長短王請度之猿猱欲度愁攀緣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物換星移幾度秋
duó揣度,揣摩duó用尺量duó忖度,思考,斟酌dù渡過dù限度dù次齊桓晉文之事《孟子》1.歸納、掌握第三部分(21-33)重要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通假字等文言知識點。2.梳理孟子和齊宣王談論的流程,學習論辯技巧。3.探究孟子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學習目標思考:第三部分雙方對話的流程是什么?在本次的談話中,孟子采取何種應對策略?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提出問題“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痹唬骸巴踔笥傻寐勁c?”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副詞,難道使動,使……危結(jié)怨,結(jié)仇跟,同想要,打算使動,使……聽到國君左右受寵愛的人形作名,輕軟暖和的衣服形作名,肥美甘甜的食物同“彩”,絢麗的顏色第三部分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蓖踉唬骸叭羰瞧渖跖c?”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