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諫》學案(4)(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1頁
《求諫》學案(4)(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2頁
《求諫》學案(4)(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3頁
《求諫》學案(4)(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4頁
《求諫》學案(4)(人教版高二選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求諫》學案(4)(人教版高二選修)

第四部分,拓展遷移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問題: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貞觀政要.君道》

(1)下列四組實詞含義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A.臣聞求木之長者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且夫我嘗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B.善始者實繁

春華秋實

葉徒相似,其實不同

C.振之以威怒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振臂一呼,應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長也

流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2)下列四組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克終者蓋寡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則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國之安D.善始者實繁

塞源而欲流長也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權(quán)重,處在天地間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歷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剛開始人才興旺,到后來卻成了孤家寡人。

C.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竭盡誠心,就能聯(lián)合敵對的勢力;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生人。

D.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雖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激,表面上恭順但內(nèi)心并不服氣。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古今含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

C.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D.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5)下列對連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边@里的三個”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边@里”以”和”而”在相對位置出現(xiàn),意思是接近的,”卻”,都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

C.”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边@里的三個”則”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

D.”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這里的兩個”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

二、閱讀后面文章,完成練習:

天地蒼茫一根骨

龐進

司馬遷的祠墓在陜西的韓城市。祠內(nèi)有他的塑像:束高發(fā),穿紅袍,長眉入鬢,雙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歷史煙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顯著的還有那一襲長及心胸的須髯,給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學者的莊重。據(jù)說,人受過宮刑,胡須會隨之脫光,而這尊塑像,依然大須飄拂——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個血性須眉變成一個不男不女的“太監(jiān)”,可在我們老百姓的心目中,這個人依然是男子漢,頂天立地,氣吞山河的男子漢!

仔細看,司馬遷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頭向北方偏著。一種說法認為,司馬遷是在遙望北方的蘇武廟,因為這位在北國牧了十九年羊的漢朝使臣,和司馬遷是肝膽相照的僚友。另一種說法認為,司馬遷是在遙望李陵,這位大漢名將的被迫降敵,正是司馬遷罹禍的原因啊。我是傾向于后一種說法的,我甚至覺得“李陵之禍”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是有某種必然性的。不錯,司馬遷是一個有骨氣有血性又才華橫溢抱負遠大的文人,這樣的文人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社會的良心。當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重創(chuàng)十萬敵騎的消息傳到長安時,漢武帝劉徹是笑瞇瞇的,公卿王侯們也紛紛“奉觴上壽”,好聽話說得長樂宮的麻雀都似乎要變成翩翩起舞的宮女。無料幾天后,李陵終因矢盡糧絕,寡不敵眾而被俘降敵。消息傳來,全朝廷都啞巴了,劉徹更是“慘愴怛悼”,臉吊得像經(jīng)了霜的秋茄子。

“你們還有什么話說?”朝堂上,劉徹目掃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覷,諾諾唯唯;或言李陵該千刀萬剮,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當劉徹對這樣的看法瞇目點頭的時候,我們的太史公站了出來。他說李陵平時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國士之風。此次出征,孤軍奮戰(zhàn),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敵是一時無奈,日后有機會,他還會報效漢朝的?!昂媚銈€司馬遷,”劉徹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賊說話,誰給你的膽量?”

現(xiàn)在看來,司馬遷充其量不過是說了幾句公道話而己。然而,問題倒不在于公道話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來說公道話。社會良心和專制強權(quán)在這兒發(fā)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劉徹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馬狗,鞭子下馱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樣地站在我的對面說什么公道話的權(quán)利?

對武帝劉徹,司馬遷曾經(jīng)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異常勤奮,總想博得武帝的歡心。即使站出來為李陵辯護,也是見皇上滿臉的“慘愴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終于明白了:剛直不阿的書生和專橫殘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為了“草創(chuàng)未就”的《史記》,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業(yè),他咬牙吞血,毅然決然地走向了苦難,“就極刑而無慍色”。至此,司馬遷實現(xiàn)了一個轉(zhuǎn)變,一個御用工具向獨立人格的轉(zhuǎn)變。從此,一個書生走到了一個帝王,和這個帝王賴以存在的龐大體制的對立面。你可以摧殘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毀我的抱負;你可以奪取我的生命,你卻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譜寫一部世上從來沒有的大書,讓這個民族記住司馬遷,讓這個世界記住司馬遷!也讓你劉徹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膽。寒凝春華發(fā),血沃勁草肥。煉獄淬火,司馬遷在提升精神的同時,成就了一根骨頭。

好一根骨頭啊!即使面對一百個漢武帝,一千次酷刑,一萬回磨難,這根骨頭也不會酥軟,絕不酥軟!

19.下面對原文的理解,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

A.標題“天地蒼茫一根骨”運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既體現(xiàn)了司馬遷命運的悲劇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

B.作者對司馬遷塑像的描寫著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須,表現(xiàn)了他的精神風貌,展現(xiàn)出人們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馬遷的形象。

C.對李陵降敵,司馬遷陳述己見,完全是為了明辨是非:被俘降敵,實屬可恥,但孤軍深入,沒有后援,武帝亦有不可推卸之責。

D.“我們的太史公站了出來”句中的“我們”表現(xiàn)了作者對司馬遷由衷的敬佩及為我們的民族有這樣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E.文章活用魯迅詩句“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fā)春華”,是為了說明苦難成就了司馬遷,使他脫穎而出,完成了千古絕唱的《史記》。

20.“司馬遷在提升精神的同時,成就了一根骨頭?!逼渲械摹疤嵘瘛焙汀耙桓穷^”分別指什么?(4分)

答:提升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骨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為什么說“李陵之禍”降臨到司馬遷頭上是有某種必然性?(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魯迅曾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苯Y(jié)合上文,舉例談談你對“中國脊梁”的理

解。(5分)

答:

第四部分參考答案:

一、1.D(應為bō)

2.D(應為百官)

3.A(都是”因為”)

4.B(都是”有信用的、可信的”)

5.(1)A(分別是”聽說”“懂得(引申義)”“見識”);

(2)A(都表示”大概”);

(3)B(是指能開始的人很多,堅持到底的卻很少。);

(4)A(根本,今做副詞,或名詞,表示基礎的東西、重要的東西。元首,今比喻引申為一個國家最高領導。骨肉,今義是”骨頭和肉”,但今天也有”親骨肉”之說,乃是其比喻引申。);

(5)C(第一個”則”是”就”的意思,不包含假設語氣。)

二、19.CE(4分)

20.提升精神:司馬遷由一個御用工具向獨立人格的轉(zhuǎn)變。(2分)

一根骨頭:在對理想與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挺立起來的獨立人格。(2分)

21.因為作者認為一個專制強權(quán)的社會是不允許人們說公道話的,而司馬遷是一個有骨氣、有血性、有社會良心的人,他面對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