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2.2森林的開發(fā)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課時作業(yè)-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1頁
(新課標)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2.2森林的開發(fā)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課時作業(yè)-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2頁
(新課標)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2.2森林的開發(fā)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課時作業(yè)-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3頁
(新課標)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2.2森林的開發(fā)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課時作業(yè)-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4頁
(新課標)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2.2森林的開發(fā)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課時作業(yè)-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森林的開發(fā)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2014·遼寧五校第一次聯(lián)考)某研究機構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蘆葦、水管等材料設計了一個人工濕地系統(tǒng)(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1-2題。1.該設計主要模擬的濕地功能有 ()①防風固沙 ②凈化水質 ③涵養(yǎng)水源 ④塑造地貌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2.若用無植物的模擬系統(tǒng)實驗,則檢測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減少 B.出水口流速明顯減慢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答案1.B2.C解析第1題,圖中有進水管、出水管,主要模擬濕地凈化水質、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第2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若無植被,則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2014·天津七校第一次聯(lián)考)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灣,河口淤泥質海灘上一種特有的常綠灌木和小喬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潮間帶中。讀“非洲和南美洲紅樹林分布圖”,完成3-4題。3.紅樹林在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缺失的直接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地形C.海陸位置 D.洋流4.下列不屬于紅樹林生態(tài)效益的是 ()A.防風消浪,固岸護堤 B.海陸棲息生物的天堂C.改良土壤,滄海桑田 D.凈化海水,減少赤潮答案3.D4.C解析第3題,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有寒流流經(jīng),氣溫降低、降水減少,因而紅樹林缺失。第4題,紅樹林分布在潮間帶,不具備改良土壤的作用。(2014·江西六校聯(lián)考)讀“我國兩大淡水湖示意圖”,完成5-6題。5.甲湖湖面比上個世紀縮小了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 ()①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區(qū)植被破壞嚴重,導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②圍湖造田③氣候異常,降水減少④湖濱土地沙化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治理乙湖污染應采取的針對性措施是 ()①該湖流域內限制使用含磷洗滌劑②建設污水處理廠,實施污水達標排放③減少網(wǎng)箱養(yǎng)殖面積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斷循環(huán)和流動⑤節(jié)約用水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②③⑤答案5.A6.A解析第5題,甲湖為洞庭湖,位于長江沿岸,比上個世紀縮小近一半。主要是上游地區(qū)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水土流失,江水挾帶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縮以及圍湖造田。第6題,治理乙湖泊的水體富營養(yǎng)化,主要通過減少營養(yǎng)物質的注入和加快凈化等方面進行分析。故選項A正確。降雨被植物莖葉攔截的現(xiàn)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響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種類、季節(jié)以及降雨特性。下圖示意植物截留與降雨量、降雨歷時關系。據(jù)此回答7-8題。7.植物截留總量大的條件是 ()A.植物密,降雨量大,歷時短 B.植物疏,降雨量小,歷時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歷時長 D.植物疏,降雨量小,歷時長答案C解析圖中顯示相同降雨歷時,降雨量越大截留總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歷時越長,截留總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強。故C項正確。8.從地域分異規(guī)律角度考慮,下列地形區(qū)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A.春季的東南丘陵 B.夏季的黃土高原C.秋季的山東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脈答案A解析東南丘陵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春季植被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較強,地表受雨水沖刷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山東丘陵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秋季植被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黃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2014·四川聯(lián)測二)下圖為我國植被覆蓋率較差的某地多年平均氣候統(tǒng)計資料,讀圖,完成9-10題。9.該地揚沙天氣多出現(xiàn)在 ()A.1-3月 B.3-5月C.7-9月 D.10-12月答案B解析揚沙天氣一般多發(fā)生在氣溫較高、降水較少、風力較大的季節(jié),結合圖中信息可判斷多發(fā)生在3-5月。10.實際觀測發(fā)現(xiàn),該地5月份的光照條件優(yōu)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A.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B.白晝時間長C.大氣中云量較少 D.地面溫度較高答案C解析影響光照的因素有太陽高度、天氣狀況和白晝時間長短相等,5月和7月的正午太陽高度、白晝時間長短差異不大,而圖中顯示5月降水量明顯小于7月,則表現(xiàn)5月陰雨天氣少,故主要原因是大氣中云量較少。(2014·泉州畢業(yè)質檢)如圖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極洲除外)森林面積凈變化”(單位:每年百萬公頃)。讀圖,完成11-12題。11.圖示世界森林面積的凈變化帶來的影響 ()A.二氧化碳減少 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體積增大 D.全球氣候變暖12.導致亞洲森林面積凈變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A.伐木和深加工 B.開發(fā)礦產(chǎn)資源C.由毀林到造林 D.嚴禁砍伐森林答案11.D12.C解析第11題,世界森林面積的凈減少,會導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弱,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體積減小;全球干濕狀況發(fā)生變化,有的地區(qū)降水增多,但有的地區(qū)更加干旱。第12題,由圖示知,亞洲森林面積由凈減少變?yōu)閮粼鲩L,說明該地區(qū)經(jīng)歷了由毀林到造林的轉變。二、綜合題13.(2014·浙江溫州十校質檢)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恐怖”膠林面積。西雙版納位于100°16′E-101°50′E和21°10′N-22°24′N之間,是全國少數(shù)幾個適宜橡膠種植的地方之一。全州植膠總面積從1988年的7.7萬公頃增加到41萬公頃,使云南省一舉超越海南成為全國橡膠產(chǎn)量最大的省份。雖然這個數(shù)字還有人認為太保守,但是當?shù)厝硕加谩翱植馈边@個詞匯來描述西雙版納的膠林面積,膠林左右著當?shù)厝藗兊纳睢2牧隙鹉z林——綠色沙漠。橡膠樹在20-30℃才能正常生長和產(chǎn)膠,5℃以下即受凍害,并且橡膠樹較脆弱,橡膠樹采割期為25-30年,有淡旺季之分。每年2-4月、8-10月為淡季,每年5-7月、11月到次年1月為旺季,膠林具有獨占性。橡膠種植過程:砍伐燒盡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種幼苗除去再次生長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譜性除草劑)以保證橡膠樹健康生長——5-6年后開割橡膠。為了保證橡膠林的產(chǎn)量,需要控制單位面積的植株數(shù),盡量擴大間距。材料三西雙版納氣候特征圖。(1)結合材料三說出西雙版納的氣溫和降水分布特點,并分析其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5月份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結合三則材料,分析西雙版納大面積發(fā)展橡膠種植產(chǎn)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材料分析西雙版納大面積種植橡膠前后氣候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氣溫:西雙版納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20℃降水: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全年降水分配不均,明顯地分為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主要原因:5月,太陽高度大,降水較少,大氣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溫度高。(2)①森林被砍伐,(橡膠林的幼苗期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②地表徑流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易發(fā)生干旱和洪澇災害;③熱帶季雨林被毀,野生動植物銳減,甚至滅絕,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tài)脆弱(橡膠林獨占性導致物種單一);④氣溫上升,溫差變大,降水量減少,氣候較以前干旱(土壤溫度升高,蒸發(fā)變強,土壤變干,地下水水位下降);⑤使用除草劑,污染土壤和水源。(3)種植前:原有森林覆蓋,雨林長得高大茂盛,有不同群落不同層次,大氣環(huán)流穩(wěn)定,蒸騰旺盛,空氣濕度大,多濃霧,氣候濕潤。種植后:橡膠林替代了原有森林,樹種單一稀疏,不利于霧的形成,沒有霧罩著,太陽直接照射地面,水分蒸發(fā)旺盛,氣候變得干旱,氣溫較差變大。解析西雙版納位于熱帶,年平均氣溫在20℃14.(2014·安徽江淮十校聯(lián)考)結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濕地”,包括各種咸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灘涂、河邊洼地或漫灘、濕草原等。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調蓄徑流等多種基本生態(tài)效益。材料二“東北地區(qū)沼澤地分布圖”。材料三“三江平原沼澤率與墾殖率的變化圖”。(1)簡析東北地區(qū)大面積沼澤地的形成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運用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澤率下降、濕地萎縮,對該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