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高》基礎檢測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上第8課登高
【典例】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精選意象,多角度寫景,既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發(fā)了凄涼、孤寂之情。
B.頷聯(lián)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lián)、尾聯(lián)抒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痛苦在這個背景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
C.頸聯(lián)中“悲”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達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動人心弦。
D.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憂國傷時之情。
2.這首詩首聯(lián)寫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
3.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認為,籠罩全詩的是一種“悲”情,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案】
1.C
2.風、天、猿、渚、沙、鳥。寫出了登高見聞,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點,為后文抒登高所感、寫內(nèi)心之愁做鋪墊。
3.同意。猿聲哀婉,飛鳥徘徊;落葉飄零,萬木蕭疏;江水滾滾,韶華易逝;常年作客他鄉(xiāng);一生多災多?。华氉砸蝗说歉?;時局艱難,兩鬢如霜,因病戒酒等,無不體現(xiàn)一個“悲”字。
【解析】
1.此題考查考生對詩詞的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都是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
C項,“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分析錯誤,頸聯(lián)“萬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詩人感傷情緒之景物是會令人心生孤獨悲傷之感的景色,只有“萬里悲秋”與我相伴,我只能“獨登臺”,獨在異鄉(xiāng)的孤獨惆悵感與深秋景色之荒涼凄冷水乳交融,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詩人悲秋傷己的傷感情懷。這兩句詩意境開闊,極寫自己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故C錯。
故選C。
2.本題考查分析詩歌意象及其作用的能力。
本題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意象有“風、天、猿、渚、沙、鳥”,首聯(lián)出句和對句分別寫了三個意象,構(gòu)成了衣服由高到低,由遠及近的空闊的畫面?!兜歉摺肥茁?lián)寫景,開門見山,渲染悲涼氣氛。詩中如是寫到: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都是動靜結(jié)合,寓靜于動中構(gòu)造了一幅以冷色調(diào)著墨的絕妙的水墨畫。“風急天高猿嘯哀”,一個“急”,一個“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馬進入作者所營造的令人憂傷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著,苦悶情緒溢滿于胸,無處排遣,詩人將其濃縮寄托于鳥的處境下,這樣寫道:渚清沙白鳥飛回,它構(gòu)造的是一幅冷淡慘白的畫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鳥”是“飛回”的,在一片蕭瑟肅殺的荒無人煙的“渚沙”之中飛舞盤旋,可見其孤獨,不禁令人想起“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凄涼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3.本題考查分析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聯(lián),“風急”點出了三峽風大的特點,“天高”寫出了秋天天高云淡的特點,“猿嘯”是凄厲的,所以其聲甚哀;“渚清沙白”是一幅慘淡凄涼的畫面,“鳥飛回”飛鳥徘徊盤旋。
頷聯(lián),“落木”加以“無邊”“蕭蕭”寫出秋風掃落葉的情景,化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典故,表現(xiàn)自己年老不能被君王重用的悲情;“長江”加以“不盡”“滾滾”表現(xiàn)時間如流水班逝去,年華易逝,青春不再。
頸聯(lián),“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前人評價此聯(lián)有“八重悲”:“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蓋‘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尾聯(lián),“艱難苦恨”,寫時局之艱難;“繁霜鬢”,寫自身之年老;“潦倒新停濁酒杯”寫年老多病,不得不停下飲酒,想借酒澆愁而不得,又是一悲。
【名師點睛】
1.首聯(lián)寫登高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哪六個特寫鏡頭?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點?
【點睛】
迅疾的秋風、高遠的天空、哀鳴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島、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飛盤旋的水鳥。
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峽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使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渾高遠,又肅殺凄涼。
2.頷聯(lián)寫了蕭蕭而下的“無邊落木(落葉)”、滾滾東流的“不盡長江”兩種景物。這樣的景物,對于當時55歲(逝世前3年)、飄零流落在外,同時又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有闊大胸襟的詩人的杜甫來說,會產(chǎn)生怎樣的感慨?
【點睛】
既感到人生短暫而渺小,歷史悠遠而不可逆轉(zhuǎn),因壯志未酬而產(chǎn)生惆悵;也會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
3.如何理解詩中出現(xiàn)的“猿鳴”、“飛鳥”、“落葉”、“長江”這四個意象?
【點睛】
猿鳴:使人聽到它的叫聲感到非常悲涼。
飛鳥:在空中盤旋,說明它無處停息,比喻孤獨無依。
落木: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到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經(jīng)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長江:一瀉千里,比喻時間的流逝。
4.把“落木”改成“落葉”,哪一個更好一些?為什么?
【點睛】
“落木”更好,落葉有很多種,給人的感覺也不同,“落木”給人感覺比較沉重,“落葉”比較輕飄?!奥淠尽苯o人感覺光禿禿的樣子,而“落葉”讓人感覺到樹上還有許多葉子。從顏色上看“落木”往往讓人聯(lián)想到樹干的顏色,枯黃。
那這里為什么要用“蕭蕭”不能用“飄飄”?實際上與杜甫的感情有關?!笆捠挕弊屛覀兿氲绞捝?,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還是輕飄?沉重!所以用:“落木”“蕭蕭”比較好。
5.“滾滾”換成“滔滔”可以嗎?表達效果不好。
【點睛】
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什么?時間!舉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讓我們想到年華的流逝,青春的流逝,歲月的流逝?!咸稀粡娬{(diào)水勢很大,而滾滾強調(diào)翻滾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滾,“滾滾”似乎是年復一年,有一種圓潤綿長不絕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夠表現(xiàn)出時間的流逝。本詩是他暮年的作品,他看到江水的時候就想到,唉,老了,歲月不待人呀!因此這個地方要用‘滾滾’,不能用‘滔滔’。這里我們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么樣的心情?悲涼。
6.從“萬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獨”這些字眼中,你能領悟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點睛】
身逢戰(zhàn)亂、時值悲秋、離鄉(xiāng)萬里、漂泊他鄉(xiāng)、人到老年、體弱多病、孤獨無依,再加上國家多難,詩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獨,身世凄涼,十分眷念家鄉(xiāng)和親人,也為國家多難憂心忡忡。
7.尾聯(lián)中“艱難”、“潦倒”二詞形容的是國家還是個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這一聯(lián)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
【點睛】
既是國家,也是個人??陀^上,“國破”與“家亡”是因果關系;主觀上,詩人一直憂國憂民,為國家破亡憂心如焚。
從聯(lián)句的對仗關系看,“苦恨”與“新?!毕鄬Γ瑧歉痹~加動詞,“苦”是副詞“很”,“恨”是動詞“遺憾”,詩人很遺憾過早的白了雙鬢,不能多為國家出力。
古代知識分子大多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自勉,而杜甫無論窮達,都心憂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稱為“詩圣”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在寫景上有何特點?它可能引發(fā)詩人怎樣的情思?
2.《登高》這首詩在藝術上有何特點?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
1.這兩句詩勾勒出一幅極其廣闊深遠的圖景,是立足于整體的遠景。落葉的“蕭蕭”之聲,長江的“滾滾”之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其狀物之工,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為重要的是,它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詩人自己的情懷。葉落意味著一年將盡,會給人以韶光易逝的感覺;或許,這又加重了詩人的鄉(xiāng)愁,他會這樣問自己:這長年漂泊的生涯何時能了?而長江“不盡”、亙古如斯,會使詩人超越時間的限刺,聯(lián)想到歷代一些優(yōu)秀人物的不幸遭遇,從而聯(lián)想到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
2.①行文富于變化,意境開闊。首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的氣氛,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頷聯(lián)雖也著重渲染整個秋天的氣氛,但卻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頸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抱病停酒,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之情,便躍然紙上,使主題更為鮮明,意境更為開闊。
②沉郁頓挫,含蓄深沉?!俺劣簟敝饕盖楦械纳詈?、濃郁、憂憤、蘊藉。這首詩將詩人萬里漂泊、身體多病、客居異鄉(xiāng)、孤獨無依的悲傷之情一起傾瀉出來?!邦D挫”則包括語言的剛健道勁,音調(diào)的鏗鏘有力,章法的曲折變化等。這首詩不僅語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對,句中自對,更顯得節(jié)奏鏗鏘,富有音樂美感。
③情景交融,氣象宏偉。這首詩前半部分寫登高所見之景,蒼涼闊大;后半部分寫登高感觸之情,沉郁悲傷。詩人通過重陽節(jié)登高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大江邊深遠空曠的秋景,抒發(fā)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落異鄉(xiāng)的身世之感。前四句寫景,緊扣秋之特色,后四句抒情,事事感慨,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景物形象和理解詩人情感的能力。
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這兩句詩給我們勾畫出一幅極其廣闊深遠的圖景。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盁o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葉落意味一年將盡,會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覺;或許,這又加重了他的鄉(xiāng)愁,他會這樣問自己,這長年漂泊的生涯何時能了?而長江“不盡”,亙古如斯,甚至會使他超越時間的限制,連想到歷代的一些優(yōu)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長望千秋一灑淚”以抒發(fā)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難怪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藝術特點的能力。
行文富于變化,意境開闊。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而來。本聯(lián)寫秋天肅殺、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盁o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詩人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這兩句詩對人們的觸動不限于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易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恒。沉郁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被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沉郁頓挫,含蓄深沉。表現(xiàn)在內(nèi)容上,本詩主要內(nèi)容是詩人登高望遠的所見所聞所感。所見,風急天高、白沙飛鳥、落木長江,一幅宏大悲涼的秋景圖;所聞,猿嘯哀、蕭蕭下、滾滾來,一段雄渾悲切的哀音;所感,悲秋、艱難苦恨、潦倒,一股陰郁消沉的無奈感。詩歌內(nèi)容飽含頓挫之感。表現(xiàn)在意境上,風是急的,天是高的,渚是清的,沙是白的。寫的意境都是以淺色、冷色為主,營造出蒼涼廣闊的氛圍。落木蕭蕭而下,長江滾滾而來,擬聲詞的運用使具體事物擴大化,有張力。落木不止一處而是一大片,長江不止一支流而是整個河流大支,給人一種深遠磅礴之感,氣勢雄偉。表現(xiàn)在情感上,后兩句的抒情雖無一字寫愁,愁卻滿篇,不僅有生活上的窮愁潦倒,還有情感上的消沉抑郁。表現(xiàn)在內(nèi)容與音調(diào)上,內(nèi)容上四聯(lián)起承轉(zhuǎn)合皆妙:首聯(lián)寫出登高所見,緊扣題目;頷聯(lián)承接首聯(lián)繼寫秋景秋色,秋味深厚;頸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想起畢生之苦,牽系情思;尾聯(lián)寫眼下之境,概括愁思的起因。音調(diào)上符合七言律詩的押韻,富于變化,節(jié)奏鮮明。
情景交融,氣象宏偉。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次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全詩先用蒼涼的色調(diào)描繪了一幅“嚴秋肅臨天下”的蕭瑟圖畫,以悲涼的氣氛映照出詩人內(nèi)心的凄涼?!霸硣[哀”和“鳥飛回”兩個細節(jié)和詩人素有的傷時感情聯(lián)系起來,是千百個流離失所者的寫照。接著又勾畫出一幅極其廣闊的圖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流露出詩人激蕩不已的心情。葉落意味著一年將盡,韶光易逝,觸景生情,也抒發(fā)了詩人壯志難酬的痛苦。頸聯(lián)情景交融,從空間和時間上把主題表達得既深且廣更見構(gòu)思的精巧。尾聯(lián)分承五、六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白發(fā)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更難排遣。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
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
驛樓衰柳側(cè),縣郭輕煙畔。
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
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
傷時愧孔父②,去國同王粲③。
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62年通泉縣在今四川境內(nèi)。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東漢末年詩人,曾為躲避戰(zhàn)亂離開長安,往荊州依附劉表。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溪行衣自濕”一句側(cè)面描寫路上霧氣之濃重,“亭午氣始散”表明霧氣持續(xù)時間很長,直到正午才散。
B.詩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飛舞,岸邊的野鴨被詩人的到來驚擾,亂入河中。一路行來,層云密布,山路崎嶇。
C.在觀覽通泉山水的途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zhuǎn)換,詩人所見景色呈現(xiàn)不同面貌,情感也產(chǎn)生了變化。
D.詩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運用“登頓”“綺麗”等詞使詩歌音韻鏗鏘,全詩體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風格。
4.請指出全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
【答案】
3.B
4.觀覽通泉山水的愉悅,生不逢時的苦悶,飄零他鄉(xiāng)的哀痛,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解析】
3.本題綜合考查學生鑒賞詩句內(nèi)容、表達技巧以及情感的能力。
B項,“岸邊的野鴨被詩人的到來攪擾,亂入河中”錯誤,據(jù)詩句“人遠鳧鴨亂”,可知是人已經(jīng)走遠,野鴨才亂入河中,寫出環(huán)境的幽僻。
故選B。
4.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的鑒賞能力。
解答此類題目,要聯(lián)系題目、注釋、背景等全面解讀,要仔細尋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詞語,或者分析詩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描寫通泉山水的壯麗美好,表達了詩人觀覽通泉山水的愉悅;“傷時愧孔父”詩人借孔子嘆鳳、泣麟的典故,表達自己“傷時”之痛,即生不逢時的苦悶;“我生苦飄零”則表達了飄零他鄉(xiāng)的哀痛;“所歷有嗟嘆”直抒身世之慨,“去國同王粲”則是借王粲在國家動亂之時無奈依附劉表的典故,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
小至①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殘,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注)①這首詩是杜甫在大歷元年居夔州時所寫,此時杜甫的生活比較安定。小至:冬至日的前一天。
8.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是說冬至到來,白晝變長,陽氣漸舒,這就意味著春天也即將到來。
B.第三句寫刺繡女工因白晝變長而可以多繡幾根彩線,顯示出節(jié)氣的變化。
C.頸聯(lián)描寫了春日景致,岸邊柳條嫩綠,山中臘梅迎寒開放,充滿生機。
D.全詩圍繞“小至”來寫,敘事、寫景、抒情三者兼?zhèn)?,富有生活情趣?/p>
9.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案】
8.C
9.①冬至這一節(jié)氣的到來和眼前景物讓詩人聯(lián)想到了故鄉(xiāng),詩人內(nèi)心涌起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②想到故鄉(xiāng)和異鄉(xiāng)的景物沒有什么不同,詩人舉酒盡興,體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豁達的胸襟和享受生活的情懷。
【解析】
8.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本題C項,“描寫了春日景致,岸邊柳條嫩綠,山中臘梅迎寒開放”賞析有誤,“小至”說明詩句描述的是冬日景象,頸聯(lián)中的“待”“將”“欲”都說明是即將進入春天,但春天還沒有到來。頸聯(lián)描寫的是冬天里孕育著春天的景象。
故選C。
9.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分清楚詩句中哪些寫景,哪些寫事,哪些寫情;其次要結(jié)合整首詞弄明白作者的感情是什么,進而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與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題雖問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但仍要結(jié)合全詩來理解。律詩的結(jié)尾一般直接表明詩人的思想情感,但也是在前面寫景敘事的基礎上進行。
全詩緊緊圍繞“小至”這一時令,敘事、寫景、抒情,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情趣。首聯(lián)是說冬至后白晝漸長,陽氣漸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遠了。頷聯(lián)承接首聯(lián)第一句,寫刺繡女工因白晝變長而可多繡幾根五彩絲線,用來測時令變化的律管已飛出了浮灰,預示著新的節(jié)氣到來。頸聯(lián)寫河邊柳樹即將泛綠,山上的梅花沖破嚴寒將要綻放,生動地寫出了冬天里孕育著春天的景象。尾聯(lián)寫眼前景物喚起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回憶,詩人雖然身處異鄉(xiāng),但這里的景物與故鄉(xiāng)的沒有什么不同,因此,讓小兒斟上酒來,一飲而盡,體現(xiàn)了詩人閑適的心情和樂觀豁達的胸襟。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泊岳陽城下
杜甫
江國逾千里,山城近百層。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注)。
(注)鯤鵬:出自《莊子.逍遙游》,喻指遠大的志向。
1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是一首五言律詩,屬于近體詩范疇;而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卻是七言古體詩。
B.首聯(lián)寫浩瀚的江河之國有千里之大,層巒的山城有百層之高。氣勢宏偉,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頷聯(lián)描繪了一幅冬夜羈旅圖,艙內(nèi),寒燈一盞;艙外,風吹浪翻,夜雪紛飛,營造出蕭瑟凄涼的意境。
D.整首詩以豪情與壯志襯托出豪邁的基調(diào),意境起伏,富有節(jié)奏感,承轉(zhuǎn)頓挫,鏗鏘有力。
11.本詩與杜甫的《登高》相比,情感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案】
10.A
11.相同點:兩首詩都有漂泊困頓和憂國傷時之感。
不同點:本詩中,盡管時局堪憂,前途未卜,但是詩人的報國豪情飽滿、高漲,仍然期待傾盡才華實現(xiàn)匡時濟世的鯤鵬之志,而《登高》則更側(cè)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時局動亂之感嘆。“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等詩句帶有濃濃的凄涼落寞和無能為力之感。
【解析】
10.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
A項,“而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卻是七言古體詩”錯誤,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是一首七言律詩,屬于近體詩范疇,不是古體詩。
故選A。
11.本題主要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答題時要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本題考查情感的比較,相同點為:兩首詩都有漂泊困頓和憂國傷時之感。此詩是杜甫晚年兵荒流離時乘舟從湖北初到岳陽所作,整首詩歌以豪景與壯志襯托出豪邁基調(diào),意境悲愴而宏偉有力,表現(xiàn)詩人的滿腔報國之心,臨危彌堅,不棄不餒。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涼的秋景之中,極盡沉郁頓挫之能事。更側(cè)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時局動亂之感嘆,“艱難苦恨”“潦倒新?!钡仍~句帶有濃濃的凄涼落寞和無力感。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公安縣懷古①
杜甫
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灑落君臣②契,飛騰戰(zhàn)伐名。
維舟倚前浦,長嘯一含情。
(注)①本詩作于大歷三年(768)秋。當年八月,吐蕃進犯靈武,邠州,京城戒嚴。杜甫因好友嚴武去世,便離開川地到荊楚一帶的公安縣暫住。②君臣:指劉備與他的臣子諸葛亮等。
1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構(gòu)思精巧,重點表現(xiàn)出“野”之“曠”“江”之“深”。
B.頷聯(lián)中“催”字將深秋季節(jié)里晝短夜長的自然現(xiàn)象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
C.頸聯(lián)運用典故,寫出了劉備君臣關系的融洽,以及呂蒙的赫赫戰(zhàn)功。
D.整首詩層次清晰明了,首先描寫古跡遺址,然后描繪眼前時景,最后抒發(fā)懷古情思。
13.本詩與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
12.A
13.相同點:杜甫在兩首詩中均流露出了對古人(王昭君、呂蒙、劉備)的緬懷、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無奈傷悲。不同點:主要表現(xiàn)在杜甫對古人緬懷敬仰的具體情感?!对亼压袍E》(其三)中,杜甫主要表達對王昭君凜然勇毅的家國大義的敬佩;《公安縣懷古》中,杜甫主要表達對呂蒙等人能建功立業(yè)的人生的羨慕和劉備與諸葛亮等和睦君臣關系的向往。
【解析】
12.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
A項,“重點表現(xiàn)……之‘深’”錯誤。這首詩是懷古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河南省周口市衛(wèi)生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诮?jīng)濟學院附屬藝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美術教師勞動合同
- 租賃設備還款合同范本
- 家居裝修合同注意事項
- 電子商品購銷合同范本
- 重點工程項目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
- 電路理論試題庫與答案
- 植物模擬練習題及答案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口算速算試題
- 骨轉(zhuǎn)移瘤課件
- 護士注冊健康體檢表下載【可直接打印版本】
- 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課件
- 污水處理培訓課件
-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
- 中國十大階層的劃分課件
- 高中英語各種教材詞組匯總大全(超級實用)
- 內(nèi)燃機機油泵轉(zhuǎn)子系列參數(shù)
- 遠程視頻會議系統(tǒng)建設方案課件
- 四十二手眼圖(經(jīng)典珍藏版)
- 通用橫版企業(yè)報價單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