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上海市部分地區(qū)高三10月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2(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0/0C/wKhkGWXRYmyAOY5LAAK9JqBo5hk161.jpg)
![2024屆上海市部分地區(qū)高三10月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2(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0/0C/wKhkGWXRYmyAOY5LAAK9JqBo5hk1612.jpg)
![2024屆上海市部分地區(qū)高三10月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2(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0/0C/wKhkGWXRYmyAOY5LAAK9JqBo5hk1613.jpg)
![2024屆上海市部分地區(qū)高三10月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2(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0/0C/wKhkGWXRYmyAOY5LAAK9JqBo5hk1614.jpg)
![2024屆上海市部分地區(qū)高三10月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2(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0/0C/wKhkGWXRYmyAOY5LAAK9JqBo5hk161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4屆上海市部分地區(qū)高三10月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2(解析)文言文閱讀2
上海師大附中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綜合測驗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文,完成下題。(12分)
貧樂庵記
(金)耶律楚材
①三休道人稅居于燕城之市,榜其庵日貧樂。有湛然居士訪而問之曰:“先生之樂可得聞?曰:“布衣糲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娛,或觀書以自適,詠圣人之道,歸夫子圭臬。于是息交游,絕賓客,萬慮泯絕,無毫發(fā)點翳于胸中。其得失之倚伏,興亡之反覆,初不知也。吾之樂良以此耳!”曰:“先生亦有憂乎?”曰:“樂天知命,吾復(fù)何憂?”
⑦居士進曰:“予聞之,君子之處貧賤富貴也,憂樂相半,未嘗獨憂樂也。夫君子之學(xué)道也,非為己也。吾君堯舜之君,吾民堯舜之民,此其志也。使一夫一婦不被堯舜之澤者,君子恥諸。是故君子之得志也,位足以行道,財足以博施,不亦樂乎!持盈守謙,慎終如始,若朽索之馭六馬,不亦憂乎!其貧賤也,卷而懷之,獨潔一己,無多財之禍,絕高位之危,此其樂也。嗟流俗之未化,悲圣道之將頹,舉世寥寥無知我者,此其憂也!先生之樂,知所謂矣;先生之憂,不其然乎?”道人瞪目而不答。
③居士笑曰:“我知之矣。夫子以為處富貴也,當隱諸樂而形諸憂;處貧賤也,必隱于憂而形諸樂。何哉?第恐不知我者,以為洋洋于富貴,而戚戚于貧賤也?!钡廊嗽唬骸啊擞行?,予忖度之?!嶙又^矣。請以吾子之言以為記?!?/p>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
A.夫B.哉C.歟D.矣
22.從句式角度賞析第①段畫線句。(3分)
23.第③段中說“處貧賤也,必隱于憂而形諸樂”,其原因是。(用自己的話說)(2分)
24.下列對第③段畫線句理解分析最恰當?shù)囊豁検?)。(2分)
A.贊揚了居士安貧樂道的精神。
B.抒發(fā)了道人深受啟發(fā)的喜悅。
C.突出了居士謙虛自抑的品行。
D.表明了道人認同居士的觀點。
24.第②段說理思路清晰,請加以分析。(4分)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南匯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10月月考語文試卷
8.(11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卷雪樓記
(明)袁中道
質(zhì)有而趣靈者,莫如山水,而??嗥洳幌鄿?,得其一,即可以送目而娛老。昔宗少文①懷尚平②之志,欲結(jié)宇衡山,而其后竟止江陵,立宅三湖上。豈非深山道遠,飲食藥餌俱艱,于老人不宜,而三湖浩渺之波,粘天蕩日,亦可借其秀潤,以暢性靈耶?荊州百里,無培塿之山,而惟大江自蜀來,浪噴波騰,為天下奇觀。
中郎③卜居沙市,既治一樓曰硯北以瞰江,其前尚有隙地。一日梯而自登其脊以望,大笑曰:“吾事濟矣。”遂于樓之前復(fù)植兩楹,承霤④而出之,如頭上髻,始盡得江勢。舉江自蜀趣吳,奔騰頹疊,澄鮮朗耀,震蕩大地,淹潤河山者,悉歸幾席之下。凡巴西之遠峰,夢南之芳草,九十九洲,乍隱乍現(xiàn)。千帆競舉,驚沙坐飛;棹歌漁唱,接響互答;霽雨旦暮,煙景萬狀。于是中郎登而樂之,而謂予曰:“宗少文棄衡山而止江陵也,有以也哉?!睍r暑路方升,九市如炙,而登此樓,□大江如積雪晃耀,沁人心脾。故不待其成,日夕游焉,而字之曰“卷雪”。
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人,著名畫家。②尚平:亦作向子平,東漢人。向子平的子女婚嫁后,他不問家務(wù),游歷山水,不知所終。③袁中郎:袁宏道,兄長。④霤:屋檐。
(1)可填入第二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以
B.然
C.乃
D.則
(2)對第二段中袁中郎的“吾事濟矣”的“事”的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能再建一亭
B.理解宗少文
C.得山水性靈
D.能登樓避暑
(3)選擇一個角度,賞析第二段的畫線句。
(4)本文以“記樓”來表現(xiàn)對“質(zhì)有而趣靈”的山水的追求,請對此加以分析。
上海市育才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
8.(11分)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諫論
蘇洵
①夫臣能諫,不能使君必納諫,非真能諫之臣。君能納諫,不能使臣必諫,非真能納諫之君。欲君必納乎,向之論備矣。欲臣必諫乎,吾其言之。
②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成,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觸神,忤雷霆,亦明矣。圣人知其然,故立賞以勸之,《傳》曰“興王賞諫臣”是也。猶懼其選耎(軟)阿諛,使一日不得聞其過,故制刑以威之,《書》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
③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不然則否。彼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猶未能也。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在以勢驅(qū)之□。君之難犯,猶淵谷之難越也。所謂性忠義、不悅賞、不畏罪者,勇者也,故無不諫焉。悅賞者,勇怯半者也,故賞而后諫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諫焉。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賞為千金,以刑為猛虎,使其前有所趨,后有所避,其勢不得不極言規(guī)失,此三代所以興也。末世不然,遷其賞于不諫,遷其刑于諫,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亂亡隨之也。間或賢君欲聞其過,亦不過賞之而已。嗚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淵谷乎?
④三代之后,如霍光誅昌邑不諫之臣者,不亦鮮哉!今之諫賞,時或有之,不諫之刑,缺然無矣。茍增其所有,有其所無,則諛者直,佞者忠,況忠直者乎!誠如是,欲聞儻言而不獲,吾不信也。
(選自《嘉祐集》有刪節(jié))
(1)概括第②段的意思。
(2)可填入第③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也
B.矣
C.耳
D.歟
(3)第③段使用了多種論證的手法,結(jié)合該段內(nèi)容加以分析。
(4)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推測本文寫作針對的社會現(xiàn)實和希望實現(xiàn)的寫作意圖。
上海市格致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文,完成20-23題。(11分)
快園道古小序
明·張岱
①張子僦居快園,暑月日晡,乘涼石橋,與兒輩放言,多及先世舊事,命兒輩退即書之,歲久成帙。因為分門,凡二十類,總名之曰《快園道古》。蓋老人喃喃喜談往事,如陶石梁先生所記《喃喃錄》者,無非盛德之事與盛德之言,絕不及嘻笑怒罵,殊覺厭人,后生小子見者如______,則惟恐臥去,若子所道者,非堅人之志節(jié)則不道,非長人之學(xué)問則不道,非發(fā)人之聰明則不道,非益人之神智則不道,非動人之鑒戒則不道,非廣人之識見則不道。入理既精,仍通嘻笑;談言微中,不禁詼諧。余與石梁先生出口雖異,其存心則未始不同也。
②世間極正經(jīng)極莊嚴之事無過忠孝二者,而東方曼倩偏以滑稽進諫,老萊子偏以戲彩承歡。在君親之側(cè)尚不虛諧謔,而況不在君親之側(cè)乎?則是世之聽莊嚴法語而過耳即厭者,孰若其聽詼諧謔笑而刺心不忘?
③余蓋欲于詼諧謔笑之中竊取其莊言法語之意,而使后生小子聽之者之忘倦也?!躏嵰灰玻囊娭^可以養(yǎng)老,盜跖見之謂可以沃戶樞。二三子聽余言而能善用之,則黃葉止啼,未必非小兒之良藥矣。
④歲乙未九月哉生明日,陶庵老人書于龍出之渴旦廬。
20.最適合填入第③段方框處的一項是()(1分)
A.蓋B.然C.而D.故
21.填入第①段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晨起誦讀B.秉燭夜讀C.倦極而聞絲竹D.端冕而聽古樂
22.第②段中,是如何闡述采用“詼諧謔笑”語言風(fēng)格的必要性的?(4分)
23.從本序文可以推知《快園道古》是一本怎樣的書?(比如:內(nèi)容、體例……)請分條闡述。(4分)
上海市奉賢區(qū)致遠中學(xué)2024屆高三上學(xué)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
8.(14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冷泉亭記
白居易
①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
②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dǎo)和納粹,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fēng)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山樹為蓋,巖石為屏,云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于枕上。矧又潺湲潔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潛利陰益,可勝言□?斯所以最余杭而甲靈隱也。
③杭自郡城抵四封①,叢山復(fù)湖,易為形勝。先是,領(lǐng)郡者②,有相里尹造③作虛白亭,有韓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fēng)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比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后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故吾繼之,述而不作。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
①四封:四邊疆界。②領(lǐng)郡者:擔(dān)任州刺史的人。③相里尹造:姓相里,名造。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虛詞是
A.也
B.哉
C.乎
D.焉
(2)下列各項都是對“冷泉亭風(fēng)景”描寫的一項是
①由寺觀言,冷泉亭為甲
②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
③矧又潺湲潔澈
④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⑤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3)第①段畫線句很有表現(xiàn)力,請加以分析。
(4)本文第②段文字優(yōu)美,請就其語言特點,舉出一例進行分析。
文言文閱讀1
上海師大附中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綜合測驗語文試卷
(四)閱讀下文,完成下題。(20分)
①公諱軾,姓蘇,字子瞻,世家眉山。
②自密徙徐。是歲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城南兩山環(huán)繞,呂梁百步扼之,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公曰:“汝等若出,民心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qū)使復(fù)入城。公履屨杖策,親入武衛(wèi)營,呼其卒長,謂之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為我盡力!”卒長呼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執(zhí)梃入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
③至登州,召為禮部郎中。時君實①為門下侍郎,惇②知樞密院。公舊善門下君實、子厚,然二人冰炭不相入。子厚每以謔侮困君實,君實苦之,求助于公。公見子厚曰:“司馬君實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虛名無實見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戎骷{之,乃以靖為司徒。許靖且不可慢,況君實乎?”子厚以為然。君實賴以少安。
④三年,公權(quán)知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不能言公寬其禁約使得盡其技。而巡鋪內(nèi)臣伺其坐起,過為凌辱。公以其傷動士心,虧損國體,奏之。有旨送內(nèi)侍省撻而逐之,士皆悅服。
⑤四年,知杭州。歲適大旱,饑疫并作。公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故米不翔貴,明年春,即減價糶常平米③,民遂免大旱之苦。公又多作饘粥藥劑,遣吏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公曰:“杭,水陸之會,因疫病死比他處常多。”乃得銅錢二千,復(fù)發(fā)私橐得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以待之。至于今不廢。
⑥四年秋,被病,卒于毗陵。吳越之民,相與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
(節(jié)選自蘇轍《亡兄子瞻瑞明墓志銘》,有刪改)
①司馬光,字君實。②章惇,字子厚。③常平米:漢宣帝時政府修建糧倉,谷賤時用較高價購入,谷貴時減價賣出,以平抑物價,稱為“常平米”。
14.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被病()(2)無賢愚皆咨嗟出涕()
15.為下列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尾屬于城()
A.隸屬B.連綴C.親屬D.矚托
(2)必以賤賢為累()
A.勞累B.堆積C.連及D.連續(xù)
16.第④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3分)
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不能言公寬其禁約使得盡其技
17.把第③段中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公舊善門下君實、子厚,然二人冰炭不相入。子厚每以謔侮困君實,君實苦之,求助于公。
18.第②③兩段蘇東坡的說話語氣不同,請加以分析。(3分)
19.縱觀全文,概括蘇軾去世后“無賢愚皆咨嗟出涕”的原因。(4分)
14.(1)遭遇、遭逢;(2)嘆息、嗟嘆
15..①.B②.C
16..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不能言/公寬其禁約/使得盡其技。
17..蘇軾過去與門下君實和子厚有交情,然而這二人像冰火一般互不相容。子厚常常嘲笑侮辱君實,君實為此感到十分痛苦,向蘇軾尋求幫助。
18..(1)第②段是蘇軾在河水泛濫危及城墻的緊急時刻,為驅(qū)使富民回城、調(diào)集軍隊守城安民所說,因此語氣堅決,又以反問、感嘆句式加強語氣,語言慷慨激昂。
(2)而第③段是為調(diào)解司馬光與章惇兩位大臣的矛盾,蘇軾面對同僚語氣和緩、娓娓道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史實為例加強說服力,達成勸和的效果。
(3)總之,說話對象不同,實際情況不同,語氣方式不同。
19..第②段,河水泛濫筑堤安民,蘇軾在危險面前,英明決策;第④段,寬其禁約,不畏權(quán)貴,主持正義;第⑤段,遇大旱賑糧,傾囊作病坊,以民為本,愛護百姓。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得了病。被:遭遇、遭逢。
(2)句意:無論賢者還是愚人,大家都嘆息流淚。咨嗟:嘆息、嗟嘆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從戲馬臺開始,一直連接到城門口。屬:連綴。
故選B。
(2)句意:必然會因為看輕賢人而受牽連。累:連及。
故選C。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蘇軾放寬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fā)揮。
“士坐庭中”是“士坐(于)庭中”的省略句,“士”是主語,“坐”是謂語,“庭中”是地點狀語,結(jié)構(gòu)完整,其前后斷開;
“噤不能言”省略了主語“士”,“噤”是謂語,“不能言”是補語,意思完整,“言”后斷開;
“公寬其禁約”主謂賓齊全,“公”是主語,“寬”是謂語,“其禁約”是賓語,句子前后斷開。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點詞:“善”,與……交好;“每”,常常;“困”,使……困窘;“苦”,意動用法,以……為苦。
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文本語言表述藝術(shù)的能力。
先看第②段的背景:“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城南兩山環(huán)繞,呂梁、百步扼之,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當時黃河決口,河水已經(jīng)匯聚到城下,危及城墻;而富民爭相出城,蘇軾知道如果讓富民出了城,就沒有人會安心守城,于是說:“汝等若出,民心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將富民們又趕回城中;這時他需要軍隊的協(xié)助,于是找到卒長,說了這段話:“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為我盡力!”
分析這兩段話的語言特點:對富民說話時運用反問句“吾誰與守?”加強語氣,又說“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語氣堅決,起到穩(wěn)定民心的作用;而對卒長說的話“事急矣”三字簡短有力,“雖禁軍宜為我盡力!”采用感嘆句加強語氣,詞氣慷慨激昂。
再看第③段的背景:“公舊善門下君實、子厚,然二人冰炭不相入。子厚每以謔侮困君實,君實苦之,求助于公”,他的兩位好朋友司馬光與章惇水火不容,矛盾頗深,蘇軾要調(diào)解兩位大臣的矛盾。
再分析這段話的語言特點:“司馬君實時望甚重”,先說明司馬光的名望,暗示章惇不能嘲笑侮辱他;接著運用事例含蓄勸說:“昔許靖以虛名無實見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戎骷{之,乃以靖為司徒”,這里用蜀主對待徒有虛名的許靖的事例告誡章惇,司馬光比之許靖有聲望和實干,你應(yīng)當像蜀主學(xué)習(xí),即便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能常常嘲笑他;最后用“許靖且不可慢,況君實乎?”啟發(fā)章惇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蘇軾面對同僚語氣和緩、娓娓道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史實為例加強說服力,達成勸和的效果。
由此總結(jié):說話對象不同,實際情況不同,語氣方式不同。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篩選信息、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蘇軾去世后“無賢愚皆咨嗟出涕”,是因為蘇軾對待百姓和士子都真心相待。
其中第②段寫河決曹村,危及到城墻的時候,蘇軾“不避涂潦”,一方面阻止富民出城,一方面尋求軍隊的幫助,“筑東南長堤”,終于保住了城池,護住了百姓。由此可概括出“河水泛濫筑堤安民,蘇軾在危險面前,英明決策”;
第④段寫他主持貢舉的時候,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蘇軾放寬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fā)揮;巡鋪宦官侮辱應(yīng)試士人,蘇軾認為“傷動士心,虧損國體”,上奏朝廷,終于使得這些宦官受到了懲罰,保護了士子。由此可概括出“寬其禁約,不畏權(quán)貴,主持正義”;
第⑤段在杭州任上遇到大旱和瘟疫,他一方面請求減免供米,抑制米價,又開常平倉放糧,還把粥和藥劑分給百姓,帶著醫(yī)生給百姓看病,最后還“乃得銅錢二千,復(fù)發(fā)私橐得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以待之”,拿出私錢作病坊貯錢糧來防備疫病。由此可概括出“遇大旱賑糧,傾囊作病坊,以民為本,愛護百姓”。
參考譯文:
①先生諱名軾,姓蘇,字子瞻,家族世代居住在(四川)眉山。
②蘇軾從密州到徐州赴任。這年,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在梁山泊上泛濫,就要溢出南清河。城南兩山環(huán)繞,呂梁狹窄阻滯了泄洪,水匯集在城下,不停上漲不能及時流泄。城就要被沖垮了。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蘇軾說:“你們?nèi)绻汲隽顺?,民心就會動搖,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這里,水就絕不會沖了城?!睂⒏幻駛冇众s回城中。蘇軾穿著粗布鞋拄著木棍,親自到武衛(wèi)營,將卒長呼出,對他說:“河水將要沖進城里,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為我盡力!”卒長回答說:“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是我們這些小人效命于您的時候了。”于是拿著梃回到隊伍中,率領(lǐng)他手下眾人穿短衣赤著腳拿著箕畚鐵鍬出城,從東南方向筑起長堤,從戲馬臺開始,一直連接到城門口。長堤造成,水漲到長堤下,沒有危害到城,民心才安定。
③到了登州,征召他做禮部郎中。當時司馬光擔(dān)任門下侍郎,章惇任職樞密院。蘇軾過去與門下君實和子厚有交情,然而這二人像冰火一般互不相容。子厚常常嘲笑侮辱君實,君實為此感到十分痛苦,向蘇軾尋求幫助。蘇軾見了章惇說:“司馬君實在當前名望很重。從前許靖因虛名而無實用被蜀先主所鄙視,法正說:‘許靖的虛名,傳播天下,如果不加禮遇,必然會因為看輕賢人而受牽連。’先主接納了,于是讓許靖做了司徒。許靖尚且不可慢待,何況司馬君實呢?”章惇認為對,司馬光靠這稍得安寧。
④元祐三年,暫代知禮部貢舉。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蘇軾放寬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fā)揮。巡視考場的宦官窺探這些士子的行動,常過分地侮辱應(yīng)試士人。蘇軾認為這些做法會傷害動搖士人對朝廷的一片真心,對國家大體有所虧損,于是奏請驅(qū)逐這些宦官?;实巯轮紝⑦@些宦官送到內(nèi)侍省鞭打并驅(qū)逐了他們,士子都高興并佩服蘇軾。
⑤元祐四年,蘇軾任杭州知州,遇上大旱,饑荒和瘟疫并發(fā)。蘇軾向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過去的米價也不上漲,第二年春天,又減價出售常平倉的米,百姓于是免于大旱之苦。他又做了很多粥和藥劑,派人帶著醫(yī)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蘇軾說:“杭州是水陸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別處常要多些?!庇谑鞘占嘤嗟腻X二千緡,又拿出自己囊中黃金五十兩,建造治病場所,漸漸積貯錢糧來防備疫病。這種做法到了今天還沒有廢止。
⑥四年秋,得了病,在毗陵去世。吳越的百姓,在集市上相聚而哭。當?shù)氐木釉诩壹赖臁K烙崅鞯礁鞯?,無論賢者還是愚人,大家都嘆息流淚。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南匯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10月月考語文試卷
7.(20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①韋叡字懷文,京兆杜陵人。時王憕、杜惲并有鄉(xiāng)里盛名,祖征謂叡曰:“汝自謂何如憕、惲?”叡謙不敢對。祖征曰:“汝文章或小減,學(xué)識當過之。然干國家,成功業(yè),皆莫汝逮也。”
②四年,帝詔叡都督眾軍。叡先攻二城。既而魏援將楊靈胤帥軍五萬奄至,眾懼不敵,請表益兵。叡曰:“吾求濟師,彼亦征眾。‘師克在和不在眾’,古人之義也?!币驊?zhàn),破之。
③七年,遷左衛(wèi)將軍。會司州刺史馬仙琕自北還軍,為魏人所躡,三關(guān)擾動。詔叡督眾軍援焉。叡至安陸,增筑城二丈余,更開大塹,起高樓。眾頗譏其示弱。叡曰:“不然,為將當有怯時?!笔菚r,元英復(fù)追仙琕,將復(fù)邵陽之恥①,聞叡至乃退。
④十五年,拜表致仕,優(yōu)詔不許。歷官所得祿賜,皆散之親故。時雖老,暇日猶課諸兒以學(xué)。第三子稜尤明經(jīng)史,世稱其洽聞。叡每坐使稜說書,其所發(fā)擿,稜猶弗之逮。高祖方銳意釋氏天下咸從風(fēng)而化叡不欲與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⑤叡雅有曠世之度。蒞人以愛惠為本,所居必有政績。景宗②時與群帥爭先啟之捷③,叡獨居后,其不尚勝率多如是,世尤以此賢之。
(節(jié)選自《南史韋叡列傳》)
①邵陽之恥:北魏中山王元英曾圍攻南梁鐘離,韋叡馳援解圍,在邵陽之戰(zhàn)中大敗元英。②景宗:指梁將曹景宗?!赌鲜凡芫白诹袀鳌酚涊d其“為人自恃尚勝”,眾將受命齊援鐘離時,景宗“欲專其功”而險些孤軍獨往;后韋叡與其合作,方共解鐘離之困。③啟之捷:上報獲勝的消息。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①皆莫汝逮也
②且吾求濟師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①師克在和不在眾
A.勝任
B.能夠
C.取勝
D.教訓(xùn)
②為魏人所躡
A.超越
B.效法
C.踐踏
D.追蹤
(3)把第④段畫直線部分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拜表致仕,優(yōu)詔不許。歷官所得祿賜,皆散之親故。時雖老,暇日猶課諸兒以學(xué)。
(4)第③段畫線句對表現(xiàn)韋叡的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請結(jié)合上文加以分析。
(5)第④段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
高祖方銳意釋氏天下咸從風(fēng)而化叡不欲與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6)綜觀全文,結(jié)合解釋,分析第⑤段“世尤以此賢之”的原因。
7.(1)本題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可根據(jù)句子意思來推斷。
(2)本題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意義代入原文,考察其與上下文語境是否相符。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譯的名詞?!皠h”,就是刪除,刪除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把a”,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皳Q”,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罢{(diào)”,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白儭?,就是變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活譯有關(guān)文字。
(4)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相關(guān)內(nèi)容作用的能力。要結(jié)合劃線句子內(nèi)容具體分析概括。
(5)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文意、虛詞和結(jié)構(gòu)判斷。
(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找到相關(guān)內(nèi)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chǔ)上,抓住關(guān)鍵信息,仔細概括。
(1)①皆莫汝逮也:他們都比不上你啊。逮,及、比得上。
②吾求濟師:我請求增兵。濟,增加、增援。
(2)①師克在和不在眾:軍隊打勝仗在內(nèi)部團結(jié),而不在人數(shù)眾多。克,取勝。
故選C。
②為魏人所躡:被魏國軍隊追蹤。躡,追蹤。
故選D。
(3)拜表致仕,上奏章請求辭官;優(yōu)詔,頒發(fā)嘉獎詔書;親故,親戚朋友;課,督促。譯文為:(韋叡)上奏章請求辭官,(帝)頒發(fā)嘉獎詔書不答應(yīng)他的請求。先后任官所得的俸祿和獎賞,(他)都分給了親戚朋友。當時(他)雖年事已高,但閑暇的時候還督促兒子們學(xué)習(xí)。
(4)畫線句子的意思是:當時元英仍在追擊馬仙琕,想雪邵陽戰(zhàn)敗之恥,得知韋睿到來,就退兵了。其中“聞叡至乃退”是以元英“乃退”襯托韋叡的赫赫威名、英勇戰(zhàn)績,回應(yīng)了前文“眾頗譏其示弱”“不然,為將當有怯時”,說明韋叡的“怯”并非膽怯,而是一種不恃勇、不逞強的作戰(zhàn)謀略,凸顯韋叡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智慧。
(5)“高祖方銳意釋氏”是完整的主謂賓結(jié)構(gòu),“天下”是“咸從風(fēng)而化”的主語,“叡”是“不欲與俗俯仰”的主語,“所行”是“略如他日”的主語,所以本題可以依據(jù)變換的主語分別在“氏”“化”“仰”后斷句。故斷為:高祖方銳意釋氏/天下咸從風(fēng)而化/叡不欲與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句子的意思是:高祖當時正專心信奉佛教,天下百姓也都從風(fēng)而化,韋叡不愿意被世俗所左右,其舉止跟往日沒有兩樣。
(6)“景宗時與群帥爭先啟之捷,叡獨居后,其不尚勝率多如是”是說韋叡不慕名利;再結(jié)合解釋“后韋叡與其合作,方共解鐘離之困”可知,韋叡“獨居后”甘于退讓,團結(jié)景宗,是因為他懂得“師克在和”;眾將“爭先”的普遍風(fēng)氣映襯下,“其不尚勝率多如是”體現(xiàn)其“曠世之度”。這些都是“世尤以此賢之”的原因。
解析:
(1)①及②增援
(2)C
(3)D
(4)(韋叡)上奏章請求辭官,(帝)頒發(fā)嘉獎詔書不答應(yīng)他的請求。先后任官所得的俸祿和獎賞,(他)都分給了親戚朋友。當時(他)雖年事已高,但閑暇的時候還督促兒子們學(xué)習(xí)。
(5)以元英“乃退”襯托韋叡的赫赫威名、英勇戰(zhàn)績,表明所謂的“怯”實則是一種不恃勇、不逞強的作戰(zhàn)謀略,凸顯韋叡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智慧。
(6)高祖方銳意釋氏/天下咸從風(fēng)而化/叡不欲與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7)從上文和解釋來看,景宗尚勝好強,韋叡“獨居后”甘于退讓,團結(jié)景宗,符合其“師克在和”的一貫思想,“不尚勝”是其不慕名利、不與俗俯仰的高尚精神的表現(xiàn),更是以國事和百姓為重、顧全大局的表現(xiàn);眾將“爭先”的普遍風(fēng)氣映襯下,不尚勝所體現(xiàn)的曠世之度,更顯得難能可貴。
參考譯文:
韋叡,字懷文,京兆杜陵人。當時韋叡的妻兄王憕、姨弟杜惲,一同在鄉(xiāng)里都有很大的名聲。他的伯父韋祖征對韋叡說:“與憕、惲相比,你認為自己怎么樣?”韋叡謙遜不敢回答。祖征說:“你的文章比起他們來或許略為遜色,但學(xué)識應(yīng)當超過他們,在參與國家大事、為國建功立業(yè)方面,他們都比不上你啊。”
天監(jiān)四年,粱武帝下詔讓韋叡統(tǒng)領(lǐng)各路軍馬。韋叡先攻下這兩座小城。不久北魏援兵的將領(lǐng)楊靈胤率領(lǐng)五萬軍隊忽然到達,眾人害怕不敵魏軍,請求上表朝廷增派援兵。韋叡說:“我請求增兵,對方也增兵,‘軍隊打勝仗在內(nèi)部團結(jié),而不在人數(shù)眾多’,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于是跟楊靈胤交戰(zhàn),打敗了他。
天監(jiān)七年,韋睿升任左衛(wèi)將軍,恰逢司州刺史馬仙琕北伐,率軍返回,被魏國軍隊跟蹤,一時各個邊關(guān)騷動不已,高祖下詔命令韋叡率領(lǐng)各支軍隊前往支援。韋叡到達安陸,將城墻加高了二丈多,又挖掘深溝,筑起高樓,許多人譏諷他這是向敵人示弱。韋叡說:“這不是示弱,作為將領(lǐng)應(yīng)當有畏懼的時候。”當時元英仍在追擊馬仙琕,想雪邵陽戰(zhàn)敗之恥,得知韋睿到來,就退兵了。
天監(jiān)十五年,上表朝廷,請求辭去官職,高祖頒發(fā)嘉獎詔書不答應(yīng)他的請求。先后任官所得的俸祿和獎賞,(他)都分給了親戚朋友。當時(他)雖年事已高,但閑暇的時候還督促兒子們學(xué)習(xí)。第三個兒子韋稜,尤其精通經(jīng)史,當時的人都認為他廣聞博識。韋叡常常在座中而韋稜請他講解書經(jīng),他所闡發(fā)的內(nèi)容,往往比韋稜更加精辟。高祖當時正專心信奉佛教,天下百姓也都從風(fēng)而化,韋叡不愿意被世俗所左右,其舉止跟往日沒有兩樣。
韋叡向來具有世人無法比擬的器度,管理人民以慈愛仁惠為宗旨,在所任職的地方都留下執(zhí)政的業(yè)績。曹景宗當時與眾將領(lǐng)爭先恐后地上報獲勝的消息,但只有韋睿甘居后人,他不求勝過別人,大多時候都是如此。當時的人們尤其因為這點推崇他。
掌握正確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個步驟:
在測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xué)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解答文言文題目,應(yīng)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測試,要一遍把他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jù)題干得要求,結(jié)合各選項的具體內(nèi)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運用課內(nèi)所學(xué)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fù)核的過程。
上海市育才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
7.(19分)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倪瓚,字元鎮(zhèn)。家雄于貲,工詩,善書畫。四方名士日至其門。所居有閣曰清閟,幽迥絕塵。藏書數(shù)千卷,皆手自勘定。四時卉木,縈繞其外,高木修篁,蔚然深秀,故自號云林居士。時與客觴詠其中。為人有潔癖,盥濯不離手。俗客造廬,比去,必洗滌其處。至正初,海內(nèi)無事,忽散其貲給親故,人成怪之。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箸笠,往來震澤、三泖間,獨不罹患。張士誠累欲鉤致之,逃漁舟以免。其弟士信以幣乞畫,瓚又斥去。及吳平,瓚年老矣,黃冠野服,混跡編氓。洪武七年卒,年七十四。
(節(jié)選自《明史倪瓚傳》,有刪改)
材料二:
①先生生而俊爽,稍長強學(xué)好修,性雅潔而敦行孝弟。率子弟以田廬生產(chǎn),悉有程度,有余財未嘗資以為俚俗紛華事。先生見義則為,尊官顯人,樂與之文,于宗族故舊,煦煦有恩,尤喜周人之急。神精朗朗,如秋月之瑩;意氣靄靄,如春陽之和。刮磨豪習(xí)未嘗為紈綺子弟態(tài)談辨絕人斖斖不倦。好客之名,聞于四方。
②晚益務(wù)恬退,棄散無所積,屏慮釋累,黃冠野服,浮游湖山間,氣采愈高。不為諂曲以事上官,足逐不涉貴人之門。與世浮沉,恥于炫暴,清而不污。年既老而耳益聰、目益明,飲啖步履不異壯時。世氛頗凈,復(fù)往來城市,混跡編氓,沉晦免禍,介特之操,皦然不渝。氣貌充然,其所養(yǎng)可知矣。
(節(jié)選自《倪云林先生墓志銘》,有刪改)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①比去
②獨不罹患
(2)結(jié)合文意,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①富家悉比禍
A.覆蓋
B.遭受
C.達到
D.表示被動
②尤喜周人之急
A.周到
B.完備
C.救濟
D.協(xié)調(diào)
(3)材料二第①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
刮磨豪習(xí)未嘗為紈綺子弟態(tài)談辨絕人斖斖不倦
(4)把材料二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晚益務(wù)恬退,棄散無所積,屏慮釋累,黃冠野服,浮游湖山間,氣采愈高。
(5)材料二市指出先生“性雅潔”,請依據(jù)材料一簡述其表現(xiàn)。
(6)兩則材料敘寫同一人物但寫法和語言風(fēng)格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對比分析。
7.(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是以主觀題的形式考查。除了在平時學(xué)習(xí)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結(jié)合句子的上下語境,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
(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是以客觀題的形式考查。除了在平時學(xué)習(xí)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結(jié)合句子的上下語境,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
(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文意、虛詞和結(jié)構(gòu)判斷。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找到相關(guān)內(nèi)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chǔ)上,抓住關(guān)鍵信息,仔細概括。
(6)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文章寫作手法和語言風(fēng)格的能力。要了解人物傳記的一般有哪些寫作手法,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語言風(fēng)格。
(1)①比:等到。譯文:等到他離開。
②罹:遭遇、遭受。譯文:一點也沒有遭受不幸。
(2)①B.被:遭受,遭到。譯文:富家都遭到兵亂之禍。
故選:B。
②C.周:救濟,周濟。譯文:特別喜歡周濟別人的困急。
故選:C。
(3)“刮磨豪習(xí)”為動賓結(jié)構(gòu),賓語“豪習(xí)”后斷開;“為紈綺子弟態(tài)”為動賓結(jié)構(gòu),賓語“紈綺子弟態(tài)”后斷開;“絕人”為動賓結(jié)構(gòu),賓語“人”后斷開。綜上斷句為:刮磨豪習(xí)/未嘗為紈綺子弟態(tài)/談辨絕人/斖斖不倦。譯文:他磨滅豪家貴族習(xí)氣,從未有做出過紈綺子弟的情態(tài),他談辨超人,勤勉不倦。
(4)“務(wù)”,追慕;“黃冠野服”,穿戴粗劣的衣著;“愈”,更加。譯文:倪瓚晚年更加追慕恬淡退匿,家財都棄散盡了,沒有什么積蓄,不愿過多思考俗事俗務(wù),他常常穿著黃冠野服,在湖山之間漫游,這種情形下他氣質(zhì)神采更加高逸。
(5)“性雅潔”指性情雅致、高潔。由“工詩,善書畫”可知,愛好雅致;由“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可知,結(jié)交名士;由“所居有閣曰清閟,幽迥絕塵”“四時卉木,縈繞其外,高木修篁,蔚然深秀”可知,居處幽靜、雅致。
(6)寫法上:材料一為人物傳記,“倪瓚,字元鎮(zhèn)。家雄于貲”“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箸笠,往來震澤、三泖間,獨不罹患”客觀敘述人物生平事跡,以記敘為主;材料二為墓志銘,屬于散文,表述方式多用記敘和抒情。如“率子弟以田廬生產(chǎn),悉有程度,有余財未嘗資以為俚俗紛華事”為記敘,“神精朗朗,如秋月之瑩;意氣靄靄,如春陽之和”為抒情。
語言風(fēng)格:材料一語言平實、客觀,如“及吳平,瓚年老矣,黃冠野服,混跡編氓。洪武七年卒,年七十四”;材料二語言生動,感染力強。如“神精朗朗,如秋月之瑩;意氣靄靄,如春陽之和”運用比喻修辭,增強感染力。
解析:
(1)①等到;②遭受。
(2)①B;②C
(3)刮磨豪習(xí)/未嘗為紈綺子弟態(tài)/談辨絕人/斖斖不倦。
(4)倪瓚晚年更加追慕恬淡退匿,家財都棄散盡了,沒有什么積蓄,不愿過多思考俗事俗務(wù),他常常穿戴粗劣的衣著,在湖山之間漫游,這種情形下他氣質(zhì)神采更加高逸。
(5)①愛好雅致;②結(jié)交名士;③居處幽靜、雅致。
(6)寫法上:材料一為人物傳記,客觀敘述人物生平事跡,以記敘為主;材料二為墓志銘,屬于散文,表述方式多用記敘和抒情。
語言風(fēng)格:材料一語言平實、客觀;材料二語言生動,感染力強。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倪瓚,字元鎮(zhèn),常州府無錫人。家頗有資財,工于詩,善書法和繪畫,四方名士差不多每天都有人來拜訪。所居之閣,叫“清閟”,十分幽靜,如脫離塵世。藏書數(shù)千卷,都是他親手勘定的。古鼎、字畫、名琴,陳列于閣內(nèi)兩邊,四時花木,縈繞其外,高大樹木,挺直的竹林,綠蔭蔥蔥,故自號“云林居士”。常與客在此飲酒詠詩。倪瓚有個愛清潔的怪癖,一天不停地洗手。一般客人來,等到他離開,一定把客人坐立的地方加以洗刷。元至正初年,海內(nèi)無事,倪瓚突然將其家財散給親戚朋友,人們都感到奇怪。不久戰(zhàn)亂興起,富家都遭到兵亂之禍,而瓚卻乘小舟,戴箬笠,往來于震澤、三泖之間,一點也沒有遭受不幸。張士誠多次要請他去,他乘漁舟逃避。士誠之弟士信以重金向瓚求畫,瓚又將士信呵斥離開。太祖平吳,瓚已年老,頭戴黃帽,身穿平民服裝,夾雜于平民之中。洪武七年(1374)逝世,年七十四歲。
材料二:
倪瓚天生英俊清朗,稍長一些,他就強憤學(xué)習(xí),喜好修身,生性雅潔且篤行孝悌之道。倪瓚曾率領(lǐng)家族子弟在田地和房屋從事生產(chǎn)活動,凡事都有法度,即使有多余的錢財,也從來沒有憑借著來做那些粗俗奢華的事情。倪瓚見義則為,尊官顯人,都樂意與之交往,他對于宗族中的親朋舊友,惠愛有恩,特別喜歡周濟別人的困急。倪瓚神精朗朗,如晶瑩的秋月;意氣靄靄,如和煦的春陽。他磨滅豪家貴族習(xí)氣,從未有做出過紈綺子弟的情態(tài),他談辨超人,勤勉不倦。好客的名氣,聞名四方。
倪瓚晚年更加追慕恬淡退匿,家財都棄散盡了,沒有什么積蓄,不愿過多思考俗事俗務(wù),他常常穿戴粗劣的衣著,在湖山之間漫游,這種情形下他氣質(zhì)神采更加高逸。倪瓚不作諂媚之事取悅上官,足跡從來不到貴人之門,他與時世相浮沉,以炫耀暴露自己為恥,清靜無為,高潔不污。年已老但耳朵卻更加靈敏、目光更加清明,飲食吃飯行走步伐不異于壯年之時。當世風(fēng)安寧天下太平的時候,倪瓚又在城市之中往來了,他混跡于市井百姓之中,韜光養(yǎng)晦來免禍全身,孤高不俗的節(jié)操,清白品節(jié)堅貞不變。他氣貌充沛,可知他內(nèi)心蓄養(yǎng)、品德修為啊。
在測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xué)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解答文言文題目,應(yīng)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測試,要一遍把它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jù)題干的要求,結(jié)合各選項的具體內(nèi)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運用課內(nèi)所學(xué)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fù)核的過程。
上海市格致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
(四)閱讀下文,完成14-19題。(19分)
材料一
①陳繼儒,字仲醇,松江華亭人。幼穎異,能文章,同郡徐階特器重之,長為諸生,與董其昌齊名。太倉王錫爵招與子衡讀書支硎山。王世貞亦雅重繼儒,三吳名士爭欲得為師友。繼儒通明高邁,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昆山之陽,構(gòu)廟祀二陸①草堂數(shù)橡焚香晏坐意豁如也。時錫山顧憲成講學(xué)東林,招之,謝弗往。親亡,葬神山麓,遂筑室東余山,杜門著述,有終焉之志。
②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fēng)致,兼能繪事。又博聞強識,經(jīng)史諸子、術(shù)伎稗官與二氏家言,靡不較覈②?;虼倘‖嵮云?,詮次成書,遠近競相購寫。征請詩文者無虛日,性喜獎掖士類,屨常滿戶外,片言應(yīng)酬,莫不當意去。暇則與黃冠老衲窮峰泖之勝,吟嘯忘返,足跡罕入城市。其昌為筑來仲樓招之至,并為詩云:焚香供宗子,貯酒待陶君。黃道周疏稱:“志尚高雅,博學(xué)多通,不如繼儒”,其推重如此。侍邱沈演及御史、給事中諸朝貴,先后論薦,謂繼儒道高齒茂,宜如聘吳與弼故事。屢招征用,皆以疾辭。卒年八十二,自為遺令③,纖悉畢具。
選自[清]張廷玉《明史·隱逸傳》,有改動)
[解釋]①西晉文學(xué)家陸機、陸云兄弟二人。②覈:檢驗,查核。③遺令:臨終前的告誡、囑咐。
材料二
玄宰①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仲醇不去口,海內(nèi)以為董公所推也,咸歸仲醇。而又能延招吳越間窮儒老宿隱約饑寒者,使之尋章摘句,族分部居,刺取其瑣言僻事,薈蕞成書,流傳遠邇??顔ⅱ诠崖?wù)?,爭購為枕中之秘。于是眉公之名,傾動寰宇,遠邇夷酋土司,威丐其詞章,近而酒樓茶館,悉懸其畫像,甚至窮鄉(xiāng)小邑,鬻粔籹③市鹽豉者,胥被以眉公之名,無得免焉。直指使者行部,薦舉無虛牘,天子亦聞其名,屢奉詔征用。年八十馀,卒于茶山之精含,自為遺令,纖悉必具,歿后降乩詩句,預(yù)刻時日,貯篋衍中,其井井如此。仲醇通明俊邁,短章小詞,皆有風(fēng)致。
選自[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征士》)
[解釋]①玄宰:明代書畫家董其昌。②款啟:見識少。③粔籹:jùnǚ,古代一種食品,猶今之馓子。
14.解釋加點詞在句子中的含義。(2分)
(1)有終焉之志()(2)咸丐其詞章()
15.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一項。(2分)
(1)刺取瑣言僻事()
A.刺探B.選用C.揭發(fā)D.譏刺
(2)胥被以眉公之名()
A.小吏B.大部分C.買賣D.全都
16.將材料一劃線句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性喜獎掖士類,屨常滿戶外,片言應(yīng)酬,莫不當意去。
17.材料一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3分)
構(gòu)廟祀二陸草堂數(shù)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
18.根據(jù)本文,就陳繼儒之“隱”寫一則短評。(4分)
[解釋]人物短評,通常采用敘議結(jié)合的方式,來表述自己對人物的評價。
19.兩則材料都是陳繼儒傳記,但內(nèi)容側(cè)重及手法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不同的原因。(4分)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考生要根據(jù)課內(nèi)的積累并結(jié)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意思和用法的能力,注意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分析。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4)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句意、虛詞和結(jié)構(gòu)判斷。
(5)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人物形象特點和寫作文學(xué)短評的能力。先要把握陳繼儒形象特點,再就“隱”寫一則短評。
(6)本題考查學(xué)生概括分析文章內(nèi)容,把握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把握兩則材料內(nèi)容上的不同,分析手法上的不同,然后再分析原因。
(1)①句意:有在此安身終老的想法?!敖K”,動詞,度過晚年。
②句意:都討要他的詞章?!柏ぁ?,動詞,乞求、求、求取。
(2)①句意:摘取選用其中語錄和不常見的故事?!按倘 ?,選用。
故選:B。
②句意:全都聽聞眉公之名。“胥”,全都。
故選:D。
(3)喜:喜好;獎掖:鼓勵提拔;屨:本意指鞋子,這里指來求見他的人;當意:滿意。譯文:陳繼儒喜好鼓勵提拔士子,來求見他的人常常滿座,只聽他幾句話沒有不滿意而去。
(4)“構(gòu)廟”的目的是“祀二陸”,要連在一起,應(yīng)在“陸”后斷開;“焚香晏坐”表意完整,指“在那里焚香安坐”,前后都要斷開,綜上斷句為:構(gòu)廟祀二陸/草堂數(shù)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譯文:建廟祭祀“二陸”。有草堂數(shù)間,在那里焚香安坐,心胸寬廣。
(5)結(jié)合董其昌詩中的“挹清芬”以及文中“志尚高雅”“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fēng)致,兼能繪事。又博聞強識,經(jīng)史諸于、術(shù)伎稗官與二氏家言,靡不較覈”可知,陳繼儒博學(xué)多才,志趣高雅;結(jié)合“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昆山之陽,構(gòu)廟祀二陸,革堂數(shù)橡,焚香晏坐,意豁如也”可知,陳繼儒性好隱居,恬然自得。陳繼儒的“隱”是處江湖之遠,追求自適清靜。要結(jié)合當下和青年人的身份,明確自己的態(tài)度,在物質(zhì)欲望的誘惑面前,自然應(yīng)有“隱”者的自安。這是一種遵循自己內(nèi)心所求的做法,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看淡世俗的功名利祿,有道家的逍遙自適之感。
(6)先看兩則材料所記述的內(nèi)容。材料一共兩段文字,既講述了陳繼儒的才華,也講述他的人生追求,結(jié)合“繼儒通明高遠,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昆山之陽,構(gòu)廟祀二陸,革堂數(shù)橡,焚香晏坐,意豁如也”“時錫山顧憲成講學(xué)東林,招之,謝弗往。親亡,葬神山麓,遂筑室東余山,杜門著述,有終焉之志”“暇則與黃冠老衲窮峰泖之勝,吟嘯忘返,足跡罕入城市”等內(nèi)容可知,材料一綜合運用正面描寫和側(cè)面襯托重點展現(xiàn)陳繼儒性好隱逸的人生追求。材料二只有一段文字,原文“玄宰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仲醇不去口,海內(nèi)以為董公所推也,咸歸仲醇”寫的是董其昌推崇陳繼儒的書畫;原文“款啟寡聞?wù)撸瑺庂彏檎碇兄?。于是眉公之名,傾動寰宇,遠邇夷酋土司,咸丐其詞章,近而酒樓茶館,悉懸其畫像,甚至窮鄉(xiāng)小邑,鬻粔籹市鹽豉者,胥被以眉公之名,無得免焉。直指使者行部,薦舉無虛牘,天子亦聞其名,屢奉詔征用”寫的是人們爭相購買他的作品,遠方的蠻夷酋長土司,都討要他的詞章,近處的酒樓茶館都懸掛他的畫像,甚至于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販賣粔籹鹽豉等小吃食的老板全都聽聞眉公之名,無一可免。還說皇帝也聽聞他的名聲,多次下詔征他為官。這些都是采用側(cè)面烘托的手法重點突出陳繼儒在文學(xué)上的成就之大。
然后結(jié)合兩則材料的出處分析原因,材料一出自《明史隱逸傳》,是為隱逸者做傳,所以材料一側(cè)重體現(xiàn)人物絕世棄俗的人生追求;而材料二出自《列朝詩集小傳征士》,這是為詩人做傳,所以材料二側(cè)重體現(xiàn)人物在文學(xué)上的成就。
解析:
(1)①終老,度過晚年;②乞求、求、求取。
(2)①B;②D
(3)(陳繼儒)喜好鼓勵士子,來求見他的人常常滿座,只聽他幾句話,沒有不滿意而離開的。
(4)構(gòu)廟祀二陸/草堂數(shù)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
(5)陳繼儒,志尚高雅,博學(xué)多通;性好隱居,恬然自得。陳繼儒的“隱”是遵從內(nèi)心所求,恬然自安于世俗的功名利祿之外,展示的是道家的逍遙。
(6)材料一選自《明史隱逸傳》,是為隱逸者所做的傳,所以材料側(cè)重表現(xiàn)陳繼儒絕世棄俗、清逸超塵的人生追求,采用寫法為正側(cè)面結(jié)合,使得隱士的形象更豐滿,也就更能凸顯隱士精神;材料二選自《列朝詩集小傳征士》,是為詩人所做小傳,所以材料側(cè)重陳繼儒超凡的文學(xué)成就,多采用側(cè)面描寫更能凸顯其成就名聲的公允。
參考譯文:
材料一:
陳繼儒,字仲醇,是松江府華亭人。自幼即聰明異常,能寫文章,同郡徐階特別器重他。長大成人為生員,與董其昌齊名。太倉王錫爵延請繼儒去與其子王衡共在支硎山讀書。王世貞也非常重視陳繼儒,三吳名士都爭著與他結(jié)為師友。陳繼儒開通賢明,高雅脫俗,二十九歲時把儒士衣冠都焚燒掉,隱居于昆山之南,建廟祭祀“二陸”。有草堂數(shù)間,在那里焚香安坐,心胸寬廣。當時錫山的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xué),聘請繼儒,繼儒謝絕不去。父母去世,葬于神山麓,他筑室于東余山,閉門著述,決心終老于此。
陳繼儒擅長詩文,短文小詞都非常風(fēng)雅,還會繪畫。他又博聞強記,凡經(jīng)、史、諸子百家、技藝、小說與二氏家言,無不研究。或摘取其中語錄和不常見的故事,編輯成書,遠近爭相購買鈔寫。請他寫詩做文的人每日不斷。繼儒喜好鼓勵士子,來求見他的人常常滿座,只聽他幾句話沒有不滿意而去。閑暇之時就與老和尚們欣賞山水景色,詠詩唱歌,流連忘返,足跡很少留在城市。董其昌請他去,并專為他筑“來仲樓”。黃道周上疏說:“論志尚高雅,博學(xué)多通,誰都不如繼儒?!彼麄儗^儒的推崇如此之高。侍郎沈演及御史、給事中等朝中大臣,先后舉薦,都說繼儒道德高尚,年富力強,應(yīng)像聘用吳與弼那樣征聘他。朝廷多次下詔征用,繼儒都借口有病而推辭。終年八十二歲,自己留下遺囑,細微詳盡均要說明。
材料二:
董其昌久居翰林院,書畫妙絕天下,但對陳繼儒,推崇備至,贊不絕口。天下人認為董其昌所推崇贊美都歸于陳繼儒一人。又能招請吳越窮困不得志挨餓受凍的讀書人,讓他們搜尋摘抄文句,按類歸部,摘取選用其中語錄和不常見的故事,匯聚成書,流傳遠近。學(xué)問少見識淺的人爭著購買作為珍藏于枕匣中的秘傳寶物。在這個時候,眉公的名字,震動天下,遠方的蠻夷酋長土司,都討要他的詞章,近處的酒樓茶館都懸掛他的畫像,甚至于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販賣粔籹鹽豉等小吃食的老板全都聽聞眉公之名,無一可免。直指使者巡行所屬部域,全都舉薦他,天子也聽聞他的名聲,多次下詔征他為官。八十多歲,在茶山精舍去世,自己留下遺書,細微詳盡均要說明,死后扶乩詩句,預(yù)先測定去世的時間,放在書篋之中,整齊不亂。陳繼儒開通賢明,秀美出眾,短文小詞都非常風(fēng)雅。
在測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xué)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解答文言文題目,應(yīng)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測試,要一遍把它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jù)題干的要求,結(jié)合各選項的具體內(nèi)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運用課內(nèi)所學(xué)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fù)核的過程。
上海市奉賢區(qū)致遠中學(xué)2024屆高三上學(xué)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
7.(17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①林仁肇,建陽人,事閩為裨將沉毅果敢文身為虎軍中謂之林虎子。
②閩亡,久不見用。會周侵淮南,元宗拔為將。仁肇率偏師援壽州。時周人正陽浮橋初城,扼援師道路,仁肇率敢死士千人,以舟實薪芻,乘風(fēng)舉火焚橋,周將張永德來爭,會風(fēng)回,火不得施,我兵少卻,永德鼓噪乘之,遂敗,仁肇獨騎一馬為殿,永德引弓射之,屢將中,仁肇輒格去,永德驚曰:“此壯士,不可逼也?!彼焐嶂€。
③開寶中,密言于后主曰:“宋淮南諸州,戍守單弱,而連年出兵,滅蜀,平荊湖,今又取嶺表,往返數(shù)千里,師旅罷弊,此在兵家,為有可乘之勢。請假臣兵數(shù)萬,出壽春,渡淮,據(jù)正陽,因思舊之民以復(fù)故境,彼縱來援,吾形勢已固,必不得志,兵起之日,請以臣舉兵外叛聞,事成,國家釁其利,不成,族臣家,明陛下不預(yù)謀?!焙笾鲬植桓覐摹?/p>
④時皇甫繼勛朱全赟掌兵柄,忌仁肇雄略,謀有以中之,會朝貢使自京師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見其畫像于禁中,且已為筑大第,以待其至。后主方任繼勛等,惑其言,使人持鴆往毒之,俄卒。
⑤初,仁肇尤味陳喬所知,至?xí)r,喬嘆曰:國勢如此,而殺忠臣,吾不知所稅駕①也,然不能白其誣,仁肇卒,逾年,后主遂見討,又逾年,國為墟矣。
(選自陸游《南唐書》列傳第十一,有刪改)
:①稅駕:歸宿。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以舟實薪芻
②師旅罷弊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①謀有以中之
A.符合
B.恰好
C.賄賂
D.傷害
②惑其言
A.因……糊涂
B.被……迷惑
C.因……疑惑
D.為……迷戀
(3)第1段畫線部分需加三處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
事閩為裨將沉毅果敢文身為虎軍中謂之林虎子
(4)把第④段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會朝貢使自京師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見其畫像于禁中,且已為筑大第,以待其至。
(5)第③段林仁肇勸后主奪回淮南諸州的話很有說服力,請分析其原因。
7.(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文言詞語意義的題主要就是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詞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據(jù)上下已知條件加以仔細研釋?!霸~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jié)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理,推斷出其意義。
(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文言詞語意義的題主要就是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詞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據(jù)上下已知條件加以仔細研釋?!霸~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jié)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理,推斷出其意義。
(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通讀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為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注意主語常省略。其次找動詞,動詞通常作謂語。借助句子成分,關(guān)鍵是抓住動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法的金融借款合同
- 出租房租賃合同協(xié)議
- 用于經(jīng)營的房屋租賃合同
- 大數(shù)據(jù)風(fēng)控服務(wù)合同
- 汽車租賃書面合同書
- 聯(lián)保借款標準合同
- 2025小麥購銷合同樣本
- 個人借款合同合同英文范本
- 提升銷售技巧的培訓(xùn)課程
- 2024年5G通信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合同
- 2025年護士資格考試必考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xí)題庫及答案(共250題)
- 2025年人教版PEP二年級英語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煙草業(yè)產(chǎn)業(yè)鏈協(xié)同創(chuàng)新模式-洞察分析
- 經(jīng)濟學(xué)基礎(chǔ)試題及答案 (二)
- 2024-2030年中國蠔肉市場發(fā)展前景調(diào)研及投資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GB 19053-2024殯儀場所致病菌安全限值
- 寧騷公共政策學(xué)完整版筆記
- 2023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xué))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勇者斗惡龍9(DQ9)全任務(wù)攻略
- 經(jīng)顱磁刺激的基礎(chǔ)知識及臨床應(yīng)用參考教學(xué)課件
- 小學(xué)語文人教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群文閱讀“神話故事之人物形象”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