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導論課件_第1頁
社會學導論課件_第2頁
社會學導論課件_第3頁
社會學導論課件_第4頁
社會學導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講

緒論第一節(jié)什麼是社會學第二節(jié)

社會學研究的領域及與其他學科的關係智識背景:十六世紀以來的科學革命scientificrevolution

)促使人們試圖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理解社會。從目的論到機械論:自然科學的興起一、社會學由來(簡史)

1、產(chǎn)生背景:三個革命政治背景:民主革命(democraticrevolution

)使人們認識到人類行動能改變社會。認識世界與改變世界社會背景:工業(yè)革命(

industrialrevolution)帶來急劇的社會變遷,種種社會亂象或現(xiàn)象亟待學者研究。秩序與意義成為問題

一、社會學的由來2、西方社會學經(jīng)典人物:早期社會學的“十三太?!薄翱袢恕笨椎?、“刺蝟”斯賓塞、“先知”馬克思(批判社會學)“教父”塗爾幹(實證社會學)“幽靈鬥士”韋伯(理解社會學)“散人”齊美爾、滕尼斯、“浪人”曼海姆“邊緣人”凡勃倫、“鏡中人”庫利、“隱者”米德(符號互動論)、“行者”帕克(芝加哥學派、城市社會學)“刺頭”帕累托“狂人”孔德(AugustComte)孔德:AugusteComte1798年1月19日-1857

年9月5日

---最早提出社會學---科學層次理論:學科金字塔---實證社會學

---三個階段的人類進步法則:社會學的由來(3)韋伯其人:Max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主要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5),《經(jīng)濟與社會》(1922)等

--對社會學的貢獻:---理解(解釋)社會學:---理想類型”(IdealType):---價值中立與價值關聯(lián)---其他貢獻:統(tǒng)治類型的分析階級、地位和權力的分析理性化和科層制的分析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發(fā)展之關係社會學的由來(4)迪爾凱姆其人--EmileDurkheim1858年4月15日-1917年11月15日。---確立社會學研究對象---社會學研究方法---社會學學科制度化方面的貢獻---代表作:《自殺論》(1897年)、《社會分工論》案例:迪爾凱姆與自殺研究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失範型自殺

宿命型自殺。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用以解釋社會變遷,以生產(chǎn)方式的變遷為核心解釋制度變遷階級鬥爭學說3、中國社會學簡史一、傳統(tǒng)中樸素的社會學思想二、近代社會學的思想三.20世紀前半葉嚴複是以群學的名稱系統(tǒng)介紹西方社會學內(nèi)容的第一人。他於1889年到1903年期間,陸續(xù)把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一書翻譯為《群學肄言》,並正式出版,這標誌著中國社會學的開端。20世紀20年代中國各大學開始建立社會學系,著名的社會學家有吳文藻、潘光旦、費孝通、晏陽初、孫本文等。20世紀50年代初,受蘇聯(lián)的影響,我國在高校廢止了社會學學科,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到70年代末。1979年,中斷了近30年之久的社會學也開始得以重建,並很快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期。15二、什麼是社會學1、孔德2、韋伯3、現(xiàn)代國外學者:吉登斯4、中國學者:

鄭杭生

社會學界定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fā),通過社會關係和社會行動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及其功能、社會過程及其原因和規(guī)律的社會科學。p13進一步看教材p12-15

社會學研究的基本問題(P16)社會結構方面的問題社會變遷方面的問題三、社會學的學科特點(1)(一)舉例1、愛與婚姻人們?yōu)槭颤N會陷入愛河並結婚?2、健康、疾病與死亡健康問題是一個生理機能混亂或失調(diào)問題嗎?與社會因素有關系嗎?三、社會學的學科特點(2)3、犯罪與懲罰案例:??乱?guī)訓與懲罰.doc一書P3-7中國古代酷刑.doc:現(xiàn)代社會以前的懲罰:死刑和酷刑的取消---是否是因為人性變得更加仁慈了?三、社會學的學科特點(3)4、常識與社會學三、社會學的學科特點(4)(二)社會學的學科特點1、整體性觀點(P18-19)2、方法和知識的綜合性。3、科學性4、實用性(應用性)5、批判性與建設性:社會學在方法論上的特點1、實事求是和實證研究,反對一切教條主義。2、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的結合。3、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結合。4、強調(diào)比較研究第二節(jié)

社會學研究的領域及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一、研究領域及其發(fā)展(P20-21)理論社會學--應用社會學--社會學調(diào)查研究方法--二、與其他學科的關係1、社會學與經(jīng)濟學、政治學和法學的關係2、社會學與歷史學和人類學的關係3、社會學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見《社會學教程》p23-26問題:普遍性與“剩餘性”四、當代社會學的基本理論1、功能論2、衝突論3、互動論五、學習社會學的意義1、經(jīng)世致用(嚴複)2、社會規(guī)劃、社會管理3、文明生活方式、指導社會生活4、學術與政治5、學習方法:對社會的興趣與敏感、較廣的知識、深入社會、社會學的想像力6、自我啟蒙微觀層面:自我啟蒙、自我規(guī)劃宏觀層面:理解社會、改變社會吉登斯:社會學是一門有著重要實踐意義的學科。它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對社會批評以及實際的社會改革做出貢獻。首先,增進對於特定社會處境的理解常常會使我們有機會更好地控制它們。與此同時,社會學提供了增強我們文化敏感性的手段,從而有可能在清醒意識到文化價值的差異的基礎上制定政策。實際上,我們可以調(diào)查採納特定政策方案之後的效果。最後,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社會學帶來了自我啟蒙,為群體和個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來改變他們自己的生活。社會學有什麼用?閱讀書目C·賴特·米爾斯著:《社會學的想像力》陳強等譯,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01年版。

英克爾斯著《社會學是什麼?對這門學科和職業(yè)的介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科瑟,劉易斯著、石人譯:《社會學思想名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節(jié)社會一中國古籍中的社會二西方文獻中的社會三中文文獻中的社會四社會類型五人類社會的特點六、關於社會唯名論與唯實論的爭論一、中國古籍中的社會主要參見王思斌主編:社會學教程P29――)二、西方文獻中的社會(1)三、中文社會學文獻中的社會來自於日本學者對西方社會學概念society的翻譯。社會是什麼?

社會的涵義:有一定聯(lián)繫、相互依存的人們組成的超乎個人的、有機的整體,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體系。第一,是有意志的個體組成的;第二,社會是有意志的個體通過互動形成的;第三,社會是由相關的社會關係的積累、連結而成的。四、社會類型1、狩獵和採集社會2、遊牧社會3、農(nóng)業(yè)社會4、工業(yè)社會5、後工業(yè)社會五、人類社會的特點

1、有需要的人組成的──複雜性與變動性。

2、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社會行為起決定作用

3、在人類社會生活中,規(guī)範對社會行為進行調(diào)節(jié)六、關於社會唯名論與唯實論的爭論關注:社會是否實在?唯實論:孔德、迪爾凱姆、帕森斯唯名論:韋伯、吉丁斯第二節(jié)社會的構成要素一·人──社會的主體二·社會關係──社會架構的要素三·文化一、人──社會的主體1、人類:何種動物?(羅伯遜社會學P65-68)進化論的解釋:由美國、以色列、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67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黑猩猩基因測序與分析聯(lián)盟初步完成了黑猩猩基因組序列草圖與人類基因組序列的比較工作。分析顯示,黑猩猩與人類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達到96%以上。最新出版的《自然》和《科學》雜誌都以這項重大的研究成果作為封面文章。2、人的本質(zhì)的兩重性生物性──人是社會生物體。社會性──勞動,規(guī)範3、人的主體性的表現(xiàn)人是社會的主體,以群體形式存在人是行為選擇的主體社會行動者二·社會關係與社會行動──社會架構的要素1、社會行動2、社會關係的類型情感與利益取向角度的關係:初級關係與次級關係紐帶角度的關係分類3、社會行動與社會結構形成社會結構、關係的形成是一個過程。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結構化理論:三·文化1·文化的涵義——頭髮是生物性特徵,但如何處理頭髮則是社會性和文化性的。平頭、光頭與納粹——R.Firth,Symbolismofhair嬉皮士運動與頭髮頭髮處理的象徵意義:(1)文化是什麼?古典的定義:E.B.Tylor:PrimitiveCulture,1871克拉克洪:Kluckhohn,1952,Kroeber,A.L.andClydeKluckhohn.1952.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NewYork:AlfredA.KnopfKaplan(1965)格爾茨(CliffordGeertz)文化到底是什麼?

(1)文化是什麼:定義與爭議格爾茨,《文化的解釋》:“文化不是一種力量,不是造成社會事件、行動、制度或過程的原因;它是一種這些社會現(xiàn)象可以在其中得到清晰描述的即深描的脈絡”

他認為,“文化是人類用來解釋他們的經(jīng)驗、指導他們行動的意義結構(thefabricofmeaning)。人是懸掛在由他們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wǎng)上的動物,我把文化看作這些網(wǎng)。格爾茨對文化的定義被學界廣泛接受,因為它避免了過分寬泛,集中關注象徵(符號)和意義。2·文化的構成(見波譜諾書P102-115)(1)

符號、意義與價值觀(2)

規(guī)範準則(3)

物質(zhì)文化(1)符號、意義與價值觀符號符號的歧義“來是come,去是Go;點頭Yes,搖頭No”。果真如此?即使在同一個社會內(nèi)部不同群體間,語言也有差異?!秳?chuàng)世記》第11章節(jié)錄創(chuàng)11:1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創(chuàng)11:2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裏。創(chuàng)11:3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作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創(chuàng)11:4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語言:人與動物的區(qū)別所價值觀一個社會中人們所共同持有的關於如何區(qū)分對與錯、好與壞、違背或符合意願的觀念。通常是充滿情感的,為人們的正當行為提供充分的理由。例:中、美、英、俄學生對於論文抄襲會是什麼樣的態(tài)度?考試看朋友的卷子?一旦被社會公認後,具有強制性是文化的核心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如關於婚前性行為的價值觀(2)規(guī)範準則:規(guī)範規(guī)範與價值觀的關係(3)物質(zhì)文化3·文化的特徵[1]文化是一個系統(tǒng),它是複合了不同部分的一個綜合體。[2]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3]文化是共用的[4]習得性(是後天學習得到的)[5]文化具有傳播性[6]文化是建立在象徵符號的基礎上的。[7]文化具有地域性。[8]文化的普遍性(羅伯遜社會學P85──P88)[9]文化的特殊性馬文.哈裏斯著,1990:《母牛.豬.戰(zhàn)爭.妖巫——人類文化之謎》,上海文藝出版社關於我族主心主義與文化相對論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是一種在其自身經(jīng)驗的基礎上看待世界的傾向。即以自己的民族或群體的文化為標準來評價其他文化,並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正確的,別人的文化是錯誤的。我族中心主義的原因:(1)源於習俗(2)與愛國主義有關:一個國家和社會為了團結一致,總會樹立一些共同效忠的象徵,以培養(yǎng)人民的歸屬感。我族中心主義的功能:(1)促進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如果社會中的成員們相信他們文化中的價值觀和規(guī)範是正確有益的,他們就會努力遵守他們,從而促進社會秩序和穩(wěn)定。(2)妨礙文化交流:極端的我族中心主義會妨礙促進社會發(fā)展的文化交流,導致社會隔絕,甚至可能被濫用於政治目的,例:希特勒。文化相對論:各種社會和文化的性質(zhì)有差異,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內(nèi)部邏輯,因而用一種衡量尺度對它們進行排列是荒謬的。——人類學家或多或少都持有一種或弱或強的文化相對立場4、主文化與副文化、反文化同一社會內(nèi)部的文化差異1、主體文化與次文化主休文化:在多種文化並存時,總有一個居於支配地位,這種文化就叫主體文化。次文化:主體文化以外的文化即次文化,又叫圈內(nèi)文化——同是一個小圈子的。並不是多民族的國家才有次文化,處於不同生活層面的人群也會產(chǎn)生次文化,一般來講,它主要由職業(yè)類型、種族類別、地區(qū)差異等形成。2、邊緣人與對立文化。邊緣人:指的是那些擠身於兩個以上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的夾縫中的人,性格別具特色,稱為邊緣人。之所以有邊緣人,是因為文化可以塑造性格,雙重文化自然就薰陶出雙重性格,對立文化:與主體文化發(fā)生衝突的文化,叫對立文化。對立文化與次文化是有區(qū)別的:次文化是自然的,不知不覺發(fā)展出來的,對立文化則是在主體文化之外另樹一幟,次文化與主文化只是有差異,而對立文化與主文化是有對抗性的。對目前中國人的生活依然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傳統(tǒng)文化人情關係面子報禮四、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人情(1)Kwang-kuoHwang,“FaceandFavor:TheChinesePowerGame”,op.cit.,p.960人情的三個含義人情法則人情困境

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關係(1)(1)關係與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社會關係結構:差序格局(費孝通)“差序格局”社會關係特點:(2)關係的轉變及其現(xiàn)代意涵現(xiàn)象:關係學盛行原因:建立和維持關係的種種方法(認,拉,鑽,套,聯(lián))關係建構的過程關係建構的成本關係建構的目標關係建構的對象關係建構的方式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面子(face)(1)面:面與臉——HsienChinHu的經(jīng)典分析[Hu,Hsien-chin,"TheChineseConceptofFace,"AmericanAnthropologist,1944,vol.46,p.45]。兩個含義: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面子(2)社會性的面:道德性的面子:面子功夫: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報(reciprocity)報(reciprocity):報與社會規(guī)範報的原則報的層次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禮禮:禮、德、法:費孝通的闡述禮的原則:禮與送禮對等vs不對等?第一節(jié)社會化及其動力一、什麼是社會化

二、社會化的生物基礎

三、人是如何煉成的四、社會化的內(nèi)容

五、人格發(fā)展理論一、什麼是社會化

定義:社會化是一個人學習社會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會性、由生物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

涵義:一是個人在社會中學習、接受教化等各種手段,瞭解和掌握社會的知識、技能、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範的過程。二是個人積極活動,介入社會生活,參加社會關係系統(tǒng),對已有的社會經(jīng)驗和社會觀念進行再生產(chǎn)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社會化也是人的社會行為的模塑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人們形成了為其生存環(huán)境所認可的社會行為模式,對其生存於其間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的各種簡單與複雜的刺激能夠給予合適、穩(wěn)定的反應。二·社會化的生物基礎主要包括1、人有較長的依賴生活期,有一個生理上不能獨立生活的童年時期.2、人有較強的學習能力。3、人有語言文字的能力。三、人是如何煉成的?先天(nature)與後天(nuture)之爭本能與環(huán)境:有關人類行為是由本能(遺傳)抑或是由環(huán)境(教養(yǎng))決定的爭論一直是學界爭訟不休的主題。這場爭論還在持續(xù)。

先天論者:遺傳(基因)決定一切傑姆.斯本高和傑姆.劉易斯的故事。1939年一個貧窮的移民婦女生下了他們兩個,他們生下來沒幾天就被不同的家庭收養(yǎng),而且他們的名字也分別是收養(yǎng)他們的人給取的。39歲時他們重逢,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在兩個人成長過程中分別都有一個同是被收養(yǎng)的兄弟而且都叫拉裏。☆

在他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們都有一只叫toy的狗。☆

兩個人都離過婚和再婚。兩人的第一個老婆都叫琳達,而且第二個老婆都叫貝蒂。

兩個人的身高都是184釐米,而且體重都是83公斤。☆

兩個人都喜歡摩托車比賽而且都討厭棒球。☆

兩人都有同樣的書寫習慣和同樣的面部表情。☆

兩個人每年都會到佛羅里達的同一個海濱過假期?!?/p>

甚至他們的房子和花園都非常地接近(指大小、佈局以及顏色等)。☆

2002年他們兩個都死於同一種疾病而且是同一天。鮑查德和萊肯找到了56對分開養(yǎng)育的同卵雙胞胎(MzA),這56對雙胞胎來自美國等8個國家,他們同意參加為期一周的心理測驗和生理測量。研究者將這些雙胞胎與那些共同成長的同卵雙胞胎(MZT)進行比較。他們發(fā)現(xiàn),分開撫養(yǎng)和共同撫養(yǎng)的同卵雙胞胎在每種特徵上的相關係數(shù)極為接近。即共同養(yǎng)育的同卵雙胞胎在各方面都沒有明顯表現(xiàn)出比分開養(yǎng)育的同卵雙胞胎更多的相似性,這也說明環(huán)境對人格形成的影響並沒有基因大。先天論者:遺傳(基因)決定一切當科學家於2000年6月26日宣佈完成26條染色體組排序時,一些人認為人類所有的特性都可以從基因組合中找到答案。另一些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大多數(shù)基因的功能還不明確,基因與行為之間的關聯(lián)更不確定。Source:NationalPost(circa27June2000).後天論者:環(huán)境的重要性例子:羅伯遜社會學P143-146)(1)狼孩與野孩(2)在被隔離的情況下長大的孩子(3)制度化的兒童(4)在被隔離的情況下長大的猴子

HarryF.Harlow對幼猴的研究金屬媽媽和棉布媽媽。結論:孤立會導致社會化失敗“大營子娃娃小營子狗”後天論者:環(huán)境的重要性四、社會化的內(nèi)容(1)

人類發(fā)展的任務:人一生各個階段的任務/責任——如何完成任務?——社會化的需要1、學習生活的基本技能-p512、學習謀生的基本手段-p513、學習社會行為規(guī)範-p524、明確生活目標-p525、培養(yǎng)社會角色-p53四、社會化的內(nèi)容補充(2)6、本體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

討論: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的誠信教育問題7、自我認同的形成與確立。社會認同與自我認同。五、人格發(fā)展理論1、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1864-1929―――CharlesHortonColley的“鏡像自我”lookingglassself)理論)2、喬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GeorgeHerbertMead的“扮演他人角色”(takingtheroleoftheother)理論)3、艾裏克森(ErikErikson)4、弗洛伊德他們對自我的出現(xiàn)及其認同的發(fā)展有過非常精彩的論述。1、鏡中我lookingglassself理論庫利最早提出自我發(fā)展理論的社會學家之一。鏡中我:通過想像別人如何感覺、評價我們行為和外貌瞭解的自我。

首先,我們覺察到我們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其次,我們領悟了別人對我們行為的判斷;再次,基於他人的理解,我們評價我們的行為。費孝通將之概括為“我看人看我”。例子:一個學生也許會因為老師的表揚,而認為自己很適合,最終導致走上學問之路。第一階段:老師表揚我是讀書的種子第二階段:老師一定認為我很適合做學問第三階段:我開始做學問2、米德的自我理論自我=主我+客我米德區(qū)分了主體我(主我)與客體我(賓我)。主體我:對其他人的態(tài)度做出的反應客體我:自己採取得一組有組織的其他人的態(tài)度。主我是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對照自己的行為舉止所做出的行動,他只有在個體完成了某種活動之後,才進入他的經(jīng)驗;客我是作為自己審視和評價對象的自我,是組織化的他人的態(tài)度,是社會價值觀的映射。這二者共同構成整體的自我。Mead:自我發(fā)展的三個階段[預備階段]:兒童會模仿家長和兄弟姐妹的動作,逐漸學會使用符號的能力(0-2歲)[遊戲階段]:學會角色扮演(3-4歲)[概化他人階段]:除了認知自己的角色和社會地位,還要認知其他人的角色和社會地位3、艾裏克森:自我發(fā)展過程中的認同危機人一生中遭遇的八個認同危機是:(1)

嬰兒期的信任與不信任。(2)

兒童早期的自主與懷疑。(3)

學齡前的主動與內(nèi)疚。(4)

青春期的勤奮與自卑。(5)

青年期的認同與角色混淆。(6)

成年期的親密與孤獨。(7)中年期的代際關懷與自我沉浸(8)老年期的完美與絕望4、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人格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我是誰?對身體的輪廓與特性的感知;對自身角色、地位、行為規(guī)範的期待;我認為他人對我的期待?第二節(jié)社會化的機構與過程社會化的歷程

社會化的因素

一、社會化歷程(一)基本社會化(二)繼續(xù)社會化(三)再社會化基本社會化——埃裏克森的理論A、嬰兒期(0-2歲)B、幼兒期(2-6歲)C、學童期(6-12歲)D、青少年期(13-22歲)E、成人早期(22-30歲)F、成人中期(30-55歲)G、成人晚期(55歲以後)基本社會化中的一些問題青年社會化問題社會性斷乳代溝問題網(wǎng)路迷戀(二)繼續(xù)社會化在基本社會化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的社會化過程見社會學教程p71-72(三)社會化歷程--再社會化

主動再社會化:自願接受異文化被動再社會化:勞教--社會學教程p73二、社會化的執(zhí)行者

agentsofsocialization1·

家庭2·

學校3·

同齡群體4.工作單位5·

大眾傳播媒介其他因素見社會學教程p53-56社會化過程中的家庭——來自北大學生的調(diào)查樣本基本情況:學生問卷550份,家長問卷550份調(diào)查時間:2005年12月-2006年1月一、父母角色三、社會化成果1.自我概念2.角色扮演(roletaking)3.遵從傾向4.文化載體第三節(jié)社會化與個性發(fā)展一、個性及其形成二、社會化在個性形成中的作用三、民族性

一、個性及其形成1、什麼是個性界定:個性也稱人格,Personality,是個人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徵,即為個性不同流派對個性的看法:以精神分析學派為例:SFreud--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人格部分,包括人類本能的性的內(nèi)驅(qū)力和被壓抑的傾向;超我是個體對社會的道德限制和楷模進行內(nèi)化的結果,是個人行動的檢察官;自我是來自本我但又經(jīng)過外部影響而形成的知覺系統(tǒng),既監(jiān)督本我,又限制自我個性形成:個性以生理素質(zhì)為基礎,但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化過程對個體的個性起著重要作用。馬加爵個性特點:孤僻、崇尚暴力,內(nèi)心自尊又自卑這種個性特點是怎麼形成的,與什麼樣的因素有關?是貧困導致個性的扭曲還是其他原因?二、社會化在個性形成中的作用社會個性:同一群體中多數(shù)成員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質(zhì)和性格特點古希臘醫(yī)生希波克拉底(Yippccrares)提出來的,後經(jīng)羅馬醫(yī)生蓋侖(Galen)整理。他們認為人有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多血質(zhì)(血液佔優(yōu)勢)膽汁質(zhì)(黃膽汁佔優(yōu)勢)粘液質(zhì):抑鬱質(zhì)(黑膽汁佔優(yōu)勢):雷同性格:社會化機構用共同的標準對其成員進行社會化是否會導致成員雷同性格(個性、性格的高度相似)?三、民族性社會個性:同一群體中多數(shù)成員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質(zhì)和性格特點。當我們把群體看作為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時,這種個性即為民族性或國民性。民族性是一個民族的大多數(shù)成員共有的個性特徵;國民性是一個國家的國民所共有的個性特徵。四、中國人的性格——美國漢學家ArthurWright的觀點1.

服從權威―――父母或長輩2.

服從禮法3.

遵從過去和歷史4.

好學,尤其好學正統(tǒng)的經(jīng)典5.

循例從俗6.

君子不器7.

主張逐漸的改革8.

中庸之道9.

與人無爭10.

任重致遠11.

自重與自尊12.

當仁不讓,不妄自菲薄13.待人接物,中規(guī)中矩(《中國人的性格》於1890年在上海出版

---學苑出版社,1998)中國人的性格——梁漱溟的觀點1·自私自利。2·勤儉。3·愛講禮貌。4·和平文弱。5·知足自得。6·守舊。7·馬虎。8·堅忍及殘忍。9·韌性與彈性。10·圓熟老到。見梁漱溟文選:《中國人:社會與人生》,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6年,上冊林語堂筆下的中國人:老成溫厚遇事忍耐消極避世超脫老猾和平主義知足常樂幽默滑稽因循守舊林語堂,中國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英文書初版於1935年)參考文獻林語堂:《中國人》學林出版社1994年版

楊國樞:《中國人的性格》(臺)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版

馬格麗德.米德:《代溝》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SocialclassandcorporalpunishmentinchildrearingASR39:68-85Theoversocializedconceptionofmaninmodernsociology.ASR26:183-193第一節(jié)社會互動的涵義及條件一.社會互動的涵義及類型

二·社會互動的條件

一.社會互動的涵義及類型1、社會行動及其類型社會行動:行為指向他人,並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預想的反應為目的的行為。社會行動MaxWeber:

Actionissocialinsofar,byvirtueofthesubjectivemeaningattachedtoitbytheactionindividual(orindividuals),ittakesaccountofthebehaviorofothersandistherebyorientedinitscourseErvingGoffman:civilinattention2、社會行動的類型:韋伯的區(qū)分:目的理性行動:價值理性行動:情感行動:傳統(tǒng)行動:2、社會行動的類型:帕雷托的區(qū)分

邏輯行動:行動的主觀目的與行動本身的客觀目的一致非邏輯行動:客觀目的與主觀目的相異客觀無,主觀無客觀無,主觀有客觀有,主觀無客觀有,主觀有3、社會行動的結構帕森斯的分析:社會行動四要素:行動者:目的:手段:條件和規(guī)範:3、社會互動人們對他人採取社會行動和對方做出反應性社會行動的過程,是發(fā)生在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的相互的社會行動過程。社會互動的類型A·根據(jù)相互作用的主體進行區(qū)分個人之間的互動

群體之間的互動

B.根據(jù)互動的形式區(qū)分,可以分為直接互動與間接互動直接互動:間接互動:C根據(jù)互動的性質(zhì)區(qū)分,可以分為:競爭、合作、衝突、順應

合作

集體行為:一種特殊的社會互動看教材P86-87Collectivebehavior:集體行為:指人們在暫時的、無結構的、非制度化的社會聚集人群中相互影響而產(chǎn)生的共同行為。1.集體行為種類(1)集體行為的特點。(1)集體行為的種類NeilJ.Smelser.TheoryofCollectiveBehavior.TheFreePress,NewYork.1962.恐慌(panic)----歇斯底里引導下的行動狂熱(craze)敵意爆發(fā)(hostileoutburst)規(guī)範導向運動(norm-orientedmovement)價值導向運動(value-orientedmovement)

2.影響集體行為的因素(1)結構助長性(structuralconduciveness)。(2)結構性張力(structuralstrain)(3)一致信念的增長與擴散(growthandspreadofgeneralizedbeliefs)。(4)催發(fā)因素(precipitatingfactors)。(5)對參與者的行動動員(mobilizationofparticipantsforaction)。(6)社會控制(Theineffectiveoperationforsocialaction)。二、社會互動的條件對自我與非我的認識是心理條件人的需要的滿足是根本原因共用文化是互動的社會條件例:理解一個行動的重要意義行動:一記耳光第二節(jié)社會互動的過程、實質(zhì)與功能一·社會互動的過程模式二·對社會互動實質(zhì)的解釋三·社會互動過程中的非言語交流

需求衝動

需求衝動

以相當?shù)慕巧紤]他人的反應

作用於乙方

以相當?shù)慕巧紤]他人的反應

作用於甲方一·社會互動的過程模式二·對社會互動實質(zhì)的解釋:理論視角1.馬克思的社會交往理論2.符號互動論(symbolicinteractionism)1.馬克思的社會交往理論生產(chǎn)交往論,交往的意義交往是人類生活的伴侶;人類最基本的交往是生產(chǎn)中的交往;生產(chǎn)交往形成生產(chǎn)關係;在生產(chǎn)關係的基礎上形成其他社會關係;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是社會。2.符號互動論(symbolicinteractionism)開創(chuàng)者:G.H.米德、W.I.托馬斯。1937年後,美國社會學家H.G.布魯默和G.庫恩等發(fā)展了米德的思想,形成了以布魯默為首的芝加哥學派和以科恩為首的衣阿華學派。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定:

符號互動論觀點簡要概括符號互動論:擬劇論(dramaturgicaltheory)宣導者:戈夫曼(ErvingGoffman),他把社會比作舞臺,把社會成員比作演員來解釋人們的日常生活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xiàn)核心概念:impressionmanagementfrongregionsbackregions案例:私密檢查中的角色扮演(見吉登斯書p119-120)情景:一位婦女去看婦科醫(yī)生,檢查的醫(yī)生是男性問題:這樣的情景對雙方來說都充滿潛在的模糊與尷尬。在西方社會,社會化的男人和女人都認為生殖器是身體上最為隱私的部分。3.常人方法學(ethnomethodology)

創(chuàng)始人:加芬克爾(HaroldGarfinkel,1917-)曾是現(xiàn)象學先驅(qū)舒茨的學生。1954年發(fā)明常人方法學一詞1955年在加州洛杉磯分校任教,形成常人方法學理論觀點1988年退休基本假定:互動(行動)特定:權宜性。索引性。反身性(reflexivity):舉例1:舉例2:舉例3:舉例4:舉例5:蓄意破壞互動的行為舉例6:戀人間的爭吵案例啟示:為什麼當微不足道的談話習慣明顯沒有被遵守時,人們會不安或生氣?4、交換理論(socialexchangetheory)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社會學家G.C.霍曼斯、P.M.布勞和R.埃默森?;袈故墙粨Q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袈龟P於社會交換的六個基本命題:【1】成功命題(thesuccessproposition):【2】刺激命題(thestimulusproposition):【3】價值命題(thevalueproposition):【4】剝奪──滿足命題(thedeprivation-satiationproposition):【5】攻擊──贊同命題(theaggression-approvalproposition)【6】理性命題(therationalityproposition):三·社會互動過程中的非言語交流(1.1)1.互動過程中的非言語交流:[1]身體語言——如手勢、面部表情;[2]對人與人之間物理空間的處理。三·社會互動過程中的非言語交流(1.2)身體語言定義:以身體的各種舉動來反映出內(nèi)心的隱蔽世界的語言,即為身體語言——bodylanguage。三·社會互動過程中的非言語交流(1.3)身體語言及其互動舉例1舉例2舉例3三·社會互動過程中的非言語交流(2.1)2.人與人之間物理空間的處理三·社會互動過程中的非言語交流(2.2)霍爾(美國西北大學人類學教授)論個人空間區(qū):親密距離近私人距離遠私人距離禮貌距離(社會距離)遠的社會距離公眾距離第三節(jié)社會角色一、社會地位與社會角色二、社會角色的扮演1·社會地位(位置)社會地位是人們在社會關係結構中所處的位置,社會地位的獲得方式:先賦地位和自致地位先賦地位:自致地位:2.

社會角色(socialrole)社會學意義上的角色: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與人們在社會關係體系中所處的地位相一致,社會所期望的一套行為模式。

P83社會角色的特點:3.社會角色的分類複式角色與角色叢規(guī)定角色與開放角色理想角色與實際角色先賦角色與自致角色。二、社會角色的扮演1、角色扮演是什麼?2、角色扮演的過程3、角色扮演中的問題

4·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研究社會互動的意義第一節(jié)性別角色一·什麼是自然性別二.社會性別三·性別角色社會化一·什麼是自然性別

自然性別(SEX性別與生物學:自然差異兩性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染色體、性腺、性激素、解剖構造、生理機能、身體形態(tài)、運動機能等方面。性別與心理學:心理差異美國心理學家JuanitaH.Williams的研究二.社會性別1975年,美國人類學家魯賓以“交換女人”為題,首次提出“性別/社會性別體制”(sex/gendersystem)的概念。“一個順從的女人是個什麼人?她是人類雌性中的一員??蛇@個解釋就跟沒解釋一樣。一個女人就是一個女人。她只有在某些關係中才變成僕人、妻子、奴婢、色情女招待、妓女或打字秘書。脫離了這些關係,她就不是男人的助手,就像金子本身並不是錢……等等。那麼這些使一個女性變成一個受壓迫的女人的關係是什麼呢?”(蓋爾·魯賓“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經(jīng)濟學’初探”,載王政、杜芳琴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版,第23頁)

社會性別界定:指一個社會關於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分工以及個人行為模式的種種規(guī)定性總和。社會性別概念的特點(1)社會性別是社會規(guī)定的。例:美國人類學家瑪格裏特·米德1935年對太平洋沿線三個(Arapesh,Mungudmor,Tchambuli)原始部落的研究。三個部落雖然相距不遠(100公里之內(nèi)),但男性和女性的行為方式有很大不同案例說明:自然性別與社會性別有非常大的不同。社會性別是一種社會建構。(2)社會性別的規(guī)定性隨著時代的變化或空間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3)一個社會關於社會性別的規(guī)定是系列性的,而不是單就某一個問題進行規(guī)定。三·性別角色社會化1.性別角色性別角色是附加於男人女人不同的期待行為的總和.2.性別認同性別認同指一個人對某種性別的歸屬感,是對於自己是男是女的劃分。3、男性氣質(zhì)(masculine/masculinity)與女性氣質(zhì)(feminine/femininity)男性氣質(zhì)的固定內(nèi)容至少包括三個成份:地位、堅強和非女性化。地位——代表著功成名就和受人尊重;社會成就取向。堅強——力量和自信的表現(xiàn)。非女性化——避免女性類型的活動,如依賴、軟弱、溫柔等。在性活動上男性是主動的、活躍的。女性特質(zhì)被視為反例,反襯男性特質(zhì)。女性氣質(zhì)是指與男性氣質(zhì)相對的一個概念,是定義女性行為和情感的方法或一組女性行為標準。雖然女性氣質(zhì)的內(nèi)涵不斷變化,但固有的內(nèi)容包括三個部分:與家庭或關係相關的一切,表現(xiàn)為親和取向。溫柔、愛整潔、依賴男性以及與一切與男性氣質(zhì)相對立的特徵。男性氣質(zhì)/主體認知主體自我獨立性主動性主體性理性事實邏輯陽剛秩序確定性可預見性控制性精神抽象突變性自由智力文化文明掠奪性生產(chǎn)公眾女性妻子/客體認知客體他者依賴性被動性客體性情感價值非邏輯陰柔無序模糊性不可預見性服從性必然體力自然原始具體連續(xù)性必然體力自然原始被掠奪性生殖私人性資料來源:PetersonV.S.andRunyan,A.S.GlobalGenderIIssues.WestviewPress,1993p254.性別認同與氣質(zhì)的塑造(1)家庭(2)社會角色期望的影響(3)大眾媒介的影響(4)教育的影響小調(diào)查:你覺得男性應該是怎麼樣的?女性應該是怎麼樣的?(性格、品性、為人、分工等方面)5、性別認同:弗洛伊德的性別發(fā)展理論男孩心中的Oedipus情結和女孩心中的愛莉克拉情結(Electracomplex)橋德羅的性別發(fā)展理論第二節(jié)性和不平等一、從出生性別比看性別平等二.語言與大眾文化中的性與不平等三、性別與婚姻、家庭四、教育上的性別差異五、性別與工作六、收入上的性別差異七、性別與政治性別平等(genderequality)以追求機會平等實現(xiàn)結果平等。包括女性和男性在法律、政治、經(jīng)濟等機會上的平等(包括工作報酬的平等和在獲得人力資本和其他生產(chǎn)資源上機會平等)、聲音平等(對發(fā)展過程進行影響和貢獻的能力)

中國人口性別比年份性別比1953年104.901964年104.251968年108.931970年106.421975年106.541980年107.111982年108.51987年110.91%抽樣調(diào)查1990年111.31995年115.61%抽樣調(diào)查2000年116.92002年0-4歲120.22006年0-4歲

120.725-9歲

123.02007年125.48《中國人口統(tǒng)計年鑒》20082010年118.1出生性別比偏高的省份:江西138.01湖北128.02廣東137.76湖南126.92海南135.04陝西125.15安徽130.76福建120.26河南130.30江蘇120.19廣西128.80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男性偏好文化與強結構約束二.語言與大眾文化中的性與不平等1、人稱代詞--男性表示一群男女2、好詞更經(jīng)常與男性聯(lián)繫3、公共宣傳媒介中的女性4、廣告中的女性形象5、出版物中的女性形象三、性別與婚姻、家庭1、男性與女性從婚姻生活中的獲益誰更多?2、家庭暴力:被毆者主要是妻子,但互毆也占相當比重

證據(jù):家庭暴力中,妻子受到的傷害遠大於丈夫證據(jù):調(diào)查資料顯示:一生裏曾經(jīng)被打得很重(青了、腫了、流血了、受傷了)的丈夫只有3.5%,而妻子卻占8.6%。在調(diào)查前的一年裏,被打得很重的丈夫只有1.5%,而妻子卻占3.9%。

(潘綏銘南方週末2002-04-18

七出:七出一詞到唐代以後才正式出現(xiàn),但其內(nèi)容則完全源自於漢代記載於《大戴禮記》的“七去”,又稱作“七棄”。

一、“不順父母”

二、“無子”

三、“淫”

四、“妒”

五、“有惡疾”

六、“口多言”

七、“竊盜”

四、教育上的性別差異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估計,全世界有20%的學齡兒童(1.28億)得不到基本教育,其中三分之二是女童。根據(j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各個年齡組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中,女性的受教育水準均低於男性。2007年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4年男性為9.0年,女性為7.8年2008年05月29日10:20《小康》雜誌

2010年:18-64歲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數(shù)城鎮(zhèn)女性:10.8年農(nóng)村女性:6.3年城鎮(zhèn)男性:11.6農(nóng)村男性:7.8各級教育中女學生、女教師的比率(%)

五、性別與工作就業(yè)機會上的性別不平等考試和錄取中優(yōu)先選擇男性。女性的二次就業(yè)相當困難,常常因為婚姻和家庭被雇主拒之門外。職業(yè)晉升上的性別差異晉升上的玻璃天花板六、收入上的性別差異聯(lián)合國的調(diào)查表明,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女性勞動者都比男性勞動者掙得少,女性勞動者的平均收入大約是男性勞動者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三。七、性別與政治從1921年開始,在政治局委員中,女性很少。直到文化大革命,才有三個女性加入到政治局,而其中兩個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這三人是江青,葉群,鄧穎超。江青與葉群從1969年進入政治局,1973年只有江青一人。

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27名,女性17名,占13.4%

。2008年1月25日政協(xié)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共2237人,女性396人,占17.7%。第三節(jié)性別分層理論―――解釋性別不平等一、功能理論二、建構主義(constructionism)三、女權主義女性研究可以關注的幾個領域1.整理和分析歷史資料,分析中國婦女生活體驗和婦女運動的歷史及其社會意義。2.對女性在不同社會制度、組織情境下的地位變遷與貢獻比較研究。3.女性與家庭的社會關係的系統(tǒng)研究――家庭變遷、社會變遷與女性地位4.女性與經(jīng)濟發(fā)展之間的關係―――5.城鄉(xiāng)婦女差異6.權力制度與女性組織性別社會學的研究方法第一節(jié)社會群體及其類型一·社會群體的涵義與特徵(一)社會群體的涵義(二)社會群體的一般特徵1·社會群體具有直接、明確、持久的成員關係。上社會學導論通選課的學生是否是一個社會群體?為什麼?2·群體成員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體意識3.群體成員具有某種共同的行為期待與行動能力

4.有一定的群體邊界(三)社會群體的結構及其作用過程1、群體規(guī)模2、群體規(guī)範3、群體凝聚力4、群體目標5、群體領導與群體決策二·社會群體的類型1·根據(jù)群體的規(guī)模區(qū)分:小群體、大群體等――書P94大學生宿舍群體的特點2.按成員之間關係的親密程度分類―書P94初級社會群體(primarygroups)和次級社會群體(secondarygroups)初級群體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C.H.庫利CharlesH.Cooley(1909)提出。次級社會群體(secondarygroups)primarygroup--------------secondarygroupface-to-faceimpersonalwidescopespecializedpermanenttemporarysmalllargesenseofweconcernforme(senseofI)emotionalcommitmentnoemotionalcommitmentcommitment3·根據(jù)群體內(nèi)部行為規(guī)範的正式程度區(qū)分,可以區(qū)分為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書P954·根據(jù)形成的基本原因,社會群體可以區(qū)分為血緣群體、地緣群體、業(yè)緣群體、趣緣群體。書P1135.其他分類―――書P113內(nèi)群體與外群體:參照群體:規(guī)範意義上的參照群體――比較意義上的參照群體――三、人類結群的原因1·需求互補,追求社會需要的滿足。2·個體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產(chǎn)生的群體生活傾向第二節(jié)初級社會群體的特徵與功能一·特徵1.初級社會群體的涵義2·初級社會群體的特徵二.初級社會群體的類型與維持(一)類型家庭兒童遊戲群體鄰居朋友圈子(二)初級社會群體的形成和維持經(jīng)常性的、持續(xù)的交往――非利己的動機—開放和寬容--

(一)正功能1.個人社會化的功能2.個人走向社會的橋樑3.滿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4.具有社會穩(wěn)定和社會整合的作用。A、社會助長的作用B、社會標準化傾向。C、群體壓力促成了從眾行為。群體壓力過程(1)理性的說服階段。(2)情感的引導階段。(3)直接攻擊階段。(4)開除背離者階段。(二)負功能負面影響方面:抑制個人的發(fā)展;成員對群體的忠誠可能會損害社會的利益――家族本位主義,小集團主義阿希(Asch,1956)

“三垂線”實驗1/3to1/2ofthesubjectsmakeajudgmentcontrarytoobjectivefactandinconformitywiththegroup.

米爾格拉姆(Milgram,1963)實驗設計:

實驗目的:電擊懲罰對學生學習的作用教師和學生:教師——真被試,學習者——實驗助手如果學習者答錯了,教師就給予電擊懲罰,電壓從15伏到450伏不斷加大預測:人們會在什麼時候停止給予電擊?大學生:135v白領估計只有1‰的人會到450v實驗被試

100

404020百分比4016168人數(shù)

22.5

9351專家

40

16763推銷員、商人和白領工人

37.5

15654熟練和不熟練工人

百分比

人數(shù)

40-50歲

30-39歲

20-29歲

職業(yè)

Milgram的服從實驗結果Shock Level VictimBehavior%GivingShock

Slight(15volts) 100 Moderate 100Strong 100VeryStrong 100Intense victimscreams88Extremeintensity victimpoundsonwall70Danger:severeshockvictimissilent 68xxx(450volts) victimissilent 6565%ofsubjectsadministeredwhattheythoughtwaslethalvoltageontheshockmachine.Milgramdescribedthedilemmaasaconflictbetweenconscienceandauthority.命令者的權威性被試的道德水準權威者的靠近程度受害者的靠近程度第三節(jié)初級社會群體的典型──家庭一.家庭的定義眾說紛紜話家庭:家庭的簡要定義:由婚姻、血緣或收養(yǎng)關係所組成的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家庭的概念是演變的。二.家庭的起源和發(fā)展(類型)(1)血緣家庭(2)普那路亞家庭(3)對偶家庭(4)一夫一妻制家庭:三.家庭結構類型家庭結構:家庭由哪一種及哪幾種家庭關係組成。按照組成方式區(qū)分:1、傳統(tǒng)家庭模式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主幹家庭(stemfamily)(stemfamily)擴大家庭(extendedfamily)2、非傳統(tǒng)家庭模式單親家庭單身家庭重組家庭DINK家庭空巢家庭四、家庭功能1、生物功能2、經(jīng)濟功能3、撫育功能4、贍養(yǎng)功能5、休息與精神滿足家庭結構與功能的變遷古德在其名著《世界革命與家庭模式》中的觀點:在邁向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世界革命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擴大家庭趨向於向夫婦式家庭(擇偶自由、婚後小家庭居住、對夫妻雙方親屬同等對待)制度的某些類型的轉變。家庭結構家庭功能五、家庭建立與發(fā)展

1.是否結婚(結婚論,獨身論、無性的婚姻、有性獨身論等)2.與什麼樣的人結婚?(組成家庭)――找一個什麼樣的人做伴侶?(1)是愛情嗎?如果因為愛而結婚,往往會有約會文化與戀愛文化。約會(dating)文化A、什麼是約會?日常生活中約會的含義是什麼?廣義:中層:狹義:B、約會的形式有那些?從時間週期性看:從約會主體角度看:各種約會形式的效果?從約會對象的固定程度:從約會地點看:各種地點的效果?約會的具體方式:值得關注的問題:為什麼約會?誰主動約會?為什麼?約會的活動內(nèi)容?

戀愛文化什麼是戀愛?人們是如何進行戀愛的?戀愛中存在的問題早戀;三角戀愛與婚外戀;單相思;失戀;同性戀;(2)家庭建立的其他要素經(jīng)濟因素權力因數(shù)改變身份傳種接代報恩其他(3)建立家庭方面的基本禁忌第一個禁忌:兄妹婚姻第二個禁忌: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婚姻第三個禁忌:表親婚姻,一些少數(shù)民族還禁止族外婚對這些禁忌怎麼看?

同母異父兄妹結成夫妻新聞:《妻子發(fā)現(xiàn)同居20年丈夫是親哥,欲離婚招兒女斥責》3.擇偶機制(1)內(nèi)婚與外婚的原則內(nèi)婚原理(endogamy):外婚原理(exogamy):(2)同類婚與異類婚同類婚(homogamy):異類婚(heterogamy):(3)居住鄰近性與生活領域臨近性與頻繁的相互作用(4)需求互補性美國學者溫奇(winchRobertF.)從心理學角度提出的假說兩種需求:照顧與接受照顧,支配與服從,從而提出四種有需求互補性的夫婦類型:夫——照料,妻——受照顧夫——受照顧,妻——照料夫——支配妻——服從玩偶之家型易普生型大男人主義型主僕型(男尊女卑型)夫——服從妻——支配女人當家型妻管嚴型母子型(5)父母的印象日本學者田村健二:異性家長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影響結婚對象的選擇(6)現(xiàn)代人擇偶標準同類性原則(相同的價值;職業(yè)、知識水準、價值觀、興趣、習慣等);對等性原則:接受雙方不同的特徵,但這些特徵具有可以交換性與互補性。一般選擇關注的:人品素質(zhì);相貌;年齡,氣質(zhì);身材;財富;道德品質(zhì);健康,會生孩子關注的因素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各不相同影響擇偶動機的因素:社會集團的文化特徵;社會集團遵從的規(guī)範與制度;社會成員的家庭背景與個人生活經(jīng)歷

4.什麼時候結婚:5.婚前性關係與婚前同居:來自農(nóng)村的經(jīng)驗調(diào)查閻雲(yún)翔: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村莊裏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版通過訪談與分析計劃生育報表訪談調(diào)查資料:村民老梁估計80年代中期以前大約是1/5,80年代末期是1/4,90年代後期是1/3.老梁說:其實我家也是這樣。我們的大小子訂婚那天,他問我老伴是否能讓未婚妻在家裏呆上兩天,因為她打算幫我們幹點活。我們都很高興,覺得姑娘會來事。姑娘的確很會幹活,她和我老伴、兒子一起下田。一切都令人滿意。可是第二天清早,我卻發(fā)現(xiàn)她沒有睡在房子裏,而是到庫房裏和大小子睡在一起。我們老兩口都感到害臊,不過後來老伴想通了,她說這樣媳婦就不會把兒子甩了。我相信老伴的話,因為這方面的事女人比男人明白。所以到第二天晚上,我們甚至都沒有給她在屋裏鋪床,而她和我兒子吃完飯後就不見了。這些年輕人真是精神!整整辛苦了一天,他們還有玩的功夫!要是在過去,我可沒臉告訴你這個,不過現(xiàn)在人人都這樣,也就無所謂了。p79-806.婚姻品質(zhì)與滿意度問題婚姻的品質(zhì):夫妻間生活的各種客觀狀況,如共同的社會生活狀況私生活狀況性生活狀況消費水準等夫妻合作狀況夫妻生活滿意度著名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最近開列了供夫妻雙方瞭解其婚姻是否美滿的21道自我測試題。

1、說出配偶至交好友的名字。

2、瞭解配偶目前正面臨何種壓力。

3、知曉近來一直惹怒配偶的一些人的名字。

4、說出配偶的某些人生夢想。

5、瞭解配偶基本的人生哲學。

6、列出配偶最不欣賞的那些親戚的名單。7、感到配偶對你瞭若指掌。

8、分居兩地時,你會經(jīng)常思念配偶。

9、時常會動情地愛撫或親吻配偶。

10、配偶由衷地尊重你。

11、婚姻中充滿了熱烈和激情。

12、浪漫仍絕對是婚姻生活的一項內(nèi)容。13、配偶欣賞你所做的事情。

14、配偶基本上喜歡你的個性。

15、大多數(shù)情況下性生活令雙方滿意。

16、每天下班時配偶樂於見到你。

17、配偶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18、熱衷彼此傾心交談。

19、討論問題時雙方均會作出許多取捨(倆人均有影響力)。

20、即使彼此意見相左,配偶也能尊重地傾聽你的觀點。

21、彼此的基本價值觀和目標大致契合。若你的情況與其中12道以上相符,那表明你的婚姻極其牢固。影響婚姻滿意度的因素:個體因素:婚際因素:外界因素:

評判婚姻品質(zhì)究竟是重婚姻義務,還是重婚姻情感

7.家庭衝突與解體──離婚問題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離婚率持續(xù)上升。離婚水準已超過鄰國日本和韓國,與新加坡同屬亞洲離婚率較高的國家。1978年3.7%1979年5%1989年8%1996年11.4%2002年14.97%離婚的原因:性生活不協(xié)調(diào)性格不合外遇家庭暴力遺棄不盡義務酗酒賭博犯罪嫖娼家庭聚合力的減弱?,F(xiàn)代的家庭組成方式也在削弱家庭的凝聚力。其他原因---離婚規(guī)則的變化(2003年底變化)婚外性關係與離婚

8.家庭其他問題:獨生子女問題;老年人的贍養(yǎng)問題代際間的衝突家長權威的衰落第一節(jié)社會組織的結構與特徵一、社會組織的定義與特徵1、社會組織是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特徵在未名湖畔讀一本你喜歡的書,這樣的行為與組織有沒有關係?說現(xiàn)代社會的個人是組織人是否言過其實?2、社會組織的涵義社會組織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組織:狹義的社會組織:社會學研究的是狹義的社會組織。3、社會組織的特點初級社會群體相比,有以下特點:二、社會組織的類型與構成要素1、社會組織的類型經(jīng)常分類的標準:功能、規(guī)模、複雜程度、內(nèi)部權力結構[1]帕森斯從功能的角度分類有:政治組織經(jīng)濟生活組織整合組織模式維持組織[2]按照組織結構的嚴密程度區(qū)分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正式組織:指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而按照正規(guī)的組織制度正式組成的組織。非正式組織:是正式組織中的一些成員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種人際交往關係系統(tǒng)。[3]按照組織內(nèi)權力性質(zhì)區(qū)分艾茲奧尼(AmitaiEtzioni)根據(jù)組織中權威性質(zhì)或組織對成員控制方式,將組織分為三類:強制性組織:功利性組織:規(guī)範性組織:三、社會組織的要素與結構1、組織的要素(正式組織)作為完成特定的社會目標、有計畫地組織起來的社會群體,社會組織有以下5個方面的構成要素。[1]通過一定的手續(xù)加入的成員。[2]固定的目標[3]規(guī)範性的章程[4]權威的領導體系:韋伯的權威分類:神授權威、法理權威與魅力性權威。[5]必要的物質(zhì)基礎2、組織結構什麼是組織的結構?組織結構:正式結構:非正式結構3、正式組織結構的形式

(1)直線制組織結構形式是最古老、最簡單的組織形式,組織中的職位完全按照垂直系統(tǒng)直線排列、上級對下級進行指揮、下級對上級負責的組織結構形式。在這種組織中,每個人只有一個上級,資訊在垂直方向上單線聯(lián)繫。例如比較小的企業(yè)不再設諸多部門,領導直接管理。

◆特點

權力集中,責任分明,命令統(tǒng)一,控制嚴密,信息交流少。

◆適用范圍

勞動密集,機械化程度比較高、規(guī)模較小的企業(yè)。直線制組織形式班組長廠長車間主任車間主任班組長班組長班組長(2)職能型

以組織成員工作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為基礎把人們集合組織起來的組織形式。職能部門借助於其職能系統(tǒng)直接向下級行政的單位下達任務和命令。現(xiàn)代企業(yè)用得比較多的是公司總經(jīng)理管幾個直屬部門,工廠有三個分廠,還有各個職能部門,有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生產(chǎn)部、技術部等等,既有直線又有職能。

◆特點

權力集中,命令統(tǒng)一,信息交流多,控制嚴密。

◆適用範圍

勞動密集,重復勞動的大中型企業(yè)。職能制廠長科室科室科室科室車間主任車間主任車間主任職能組職能組班組長班組長班組長(3)事業(yè)部型事業(yè)部型是通用汽車公司總裁瓦格納提出的,並被稱之為組織管理的一次革命。事業(yè)部是現(xiàn)代大型企業(yè)通常採用的組織形式,整個組織分成從事不同事業(yè)(專案或行業(yè))的二級組織,即事業(yè)部。整個組織有統(tǒng)一的領導和決策機構,但是各事業(yè)部之間有相對獨立的利益、相對獨立的市場(服務領域)和相對獨立的自主權,從而形成集中決策、分散經(jīng)營的組織形式。事業(yè)部制特別適合規(guī)模大、產(chǎn)品多、市場分散的企業(yè),例如中國幾個大的家電企業(yè),像“海爾”、“聯(lián)想”、“長虹”大部分都實行事業(yè)部制。尤其像“海爾”,基本是事業(yè)部制。事業(yè)部制顯示出它很強的生命力,既能獨立核算,有責任感,又是公司的重要部分。有專門的市場,例如海爾的洗衣機事業(yè)部、電冰箱事業(yè)部都是獨立發(fā)展的。日本、美國大企業(yè),大部分都實行事業(yè)部制。特點

集中決策,分散經(jīng)營,風險多元化,反應靈活,權力適當下放。

適用範圍

規(guī)模化企業(yè)經(jīng)營單位,權力科學分配,雙重職能權力與責任明確界定,考核指標多元化。

事業(yè)部制總經(jīng)理研究開發(fā)部財務處人事處計畫處供應處設備處汽車用電池事業(yè)部經(jīng)理電池事業(yè)部經(jīng)理微型電池事業(yè)部經(jīng)理銷售科電木廠電瓶廠財務科生產(chǎn)計畫科手電筒廠乾電池廠工業(yè)用電池廠銷售科銷售服務部微型電池研究室微型電池廠(3)矩陣型

指結構方面採取了類似矩陣的方式。在組織中採取職能部門與專案小組交叉管理的方式,每個員工既接受職能部門技術上的領導和監(jiān)督,又接受專案負責人的領導和管理。當某個專案的任務發(fā)生較大的變化、人員與任務搭配不太合適的時候,組織可以改變?nèi)藛T與專案之間的配置。例如研發(fā)型企業(yè)、軟體公司、工程企業(yè)?!籼攸c

加強了橫向聯(lián)系,組織的機動性加強,集權和分權相結合,專業(yè)人員潛能得到發(fā)揮,能培養(yǎng)各種人才。

◆適用範圍

集權、分權優(yōu)化組合,員工素質(zhì)較高,技術復雜的企業(yè)。矩陣制廠長甲產(chǎn)品(專案)辦公室乙產(chǎn)品(專案)辦公室丙產(chǎn)品(專案)辦公室職能部門(1)職能部門(2)職能部門(3)職能部門(4)4、組織結構類型的發(fā)展---網(wǎng)路化以自由市場為基礎的靈活的組織形式,其重要特點是在需要時實行生產(chǎn)外包,對外購買部件(物質(zhì)的或服務的產(chǎn)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