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國際法,簡言之,是國家之間的法律,或者說,主要是國家之間的法律,是以國家之間的關系為對象的法律。——王鐵崖主編《國際法》State:在一定范圍內,實施合法統(tǒng)治的權力機構——政府。Nation:在同一個政府之下,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習慣的一國人民。

一般來說,現(xiàn)代民族國家是由居住于共同的地域、分享共同的利益和命運、擁有共同的政府和完整的主權、具有共同的語言文化、歷史傳統(tǒng)和民族意識的人們組成的獨立的穩(wěn)定的共同體?!楹竦取段鳉W文明》(下冊)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1.“民族國家”(Nation

State)的概念分散的中世紀權威

人民首先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qū)如勃艮第或康沃爾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實在要說的話——才是法蘭西人或英吉利人。

——B.C.沙菲爾《民族主義:神話與現(xiàn)實》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2.“民族國家”的形成原因圣女貞德

為國捐軀是一種奉獻和犧牲,如果國家受到滅亡或被占領的威脅,那么為之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

——貞德(1)英法百年戰(zhàn)爭促進了民族意識與國家觀念的覺醒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2.“民族國家”的形成原因(2)專制王權的加強推動民族國家的形成專制王權加強的原因:①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的封建割據(jù)勢力削弱,中央集權加強;(紅白玫瑰戰(zhàn)爭)②宗教改革運動,沉重打擊了教會勢力,強化了各國的世俗權力,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日益顯現(xiàn);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2.“民族國家”的形成原因(2)專制王權的加強推動民族國家的形成(1)英國:1534年,英國亨利八世頒布《至尊法案》,宣布國王是英國教會的首腦,擺脫了羅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適應國王專制統(tǒng)治的英國國教。(2)法國:路易十四統(tǒng)治時期,法國王權達到頂峰。歐洲國家紛紛成為專制王權國家。專制王權加強的表現(xiàn):西歐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演變歷程封建等級制(11世紀)等級君主制(13世紀)君主專制(專制王權)(16世紀)路易十四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2.“民族國家”的形成原因(3)對民族語言的重視強化了民族認同,促進了民族國家形成①13世紀,以倫敦方言為基礎形成的英語出現(xiàn)在英國官方文件中,英語開始逐漸成為英國人廣泛使用的語言。②16世紀,法國國王簽署敕令,規(guī)定法國的法律文件必須用以巴黎方言為主形成的法語撰寫,法語成為法國的官方語言。

那時,天主教徒認為《圣經》必須用拉丁文寫,用別的語言來翻譯《圣經》是褻瀆神圣的行為。我的祖上在英國時曾得到一部英文版的《圣經》,為了隱藏和保全它,平常是用繩子把它綁在一只折凳的凳面底下。每當祈禱的時候,我的曾祖父就將折凳翻轉過來,倒放在自己的膝上,翻動繩子下面的書頁,開始給全家人誦讀經文。每次讀《圣經》前,都會把門窗關得嚴嚴實實的,還要派家里的一個孩子守在門口放哨,只要看到教會法庭的官吏走來,便立刻跑回家報信?!猍美]富蘭克林等著《美利堅開國三杰書》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2.“民族國家”的形成原因(4)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戰(zhàn)爭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前進!前進!祖國的兒郎,

那光榮的時刻已來臨!專制暴政在壓迫著我們,……公民們,投入戰(zhàn)斗!——《馬賽曲》材料:在法國啟蒙運動期間,啟蒙思想家們把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結合在一起,提出了系統(tǒng)的民族主義思想,批判君主專制毫不考慮民族和國家的利益,剝奪了民眾的自由和平等,否認君主是民族和國家的象任,也否認王朝國家是自己的祖國,發(fā)出了“專制之下無祖國”呼聲,指出只有當臣民成為公民,成為國家的成員,民族共同體才會存在,祖國才會存在。在啟蒙思想指導下,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由于等級制度和專制制度被摧毀,宣布了主權在民,人人平等,國家成為大家共同擁有的祖國,“等級和階級都不復存在,全體法國人組成了法蘭西民族”。——楊寧一:《世界歷史視野中民族主義》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2.“民族國家”的形成原因(5)啟蒙運動等進步思想的傳播3.“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法國王權達到頂峰歐洲國家紛紛成為專制王權國家16-19世紀專制王權國家轉變?yōu)槊褡鍑矣鴩醯膶V平y(tǒng)治三十年戰(zhàn)爭(1618—1648)

戰(zhàn)爭開始時,德意志很可能有1800萬居民,但當三十年戰(zhàn)爭結束時,剩下的人口還不到1200萬。……德意志東北部損失了超過一半的人口,萊茵河流域人口減少多達70%。——弗蘭克·薩克雷:《世界大歷史(1571—1689)》二、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1500年以后,世界歷史進入近代。由于許多歐洲國家脫離了教皇控制,爭得了獨立,形成了近代主權國家之間的新的國際關系。近代國際法隨著新的國際關系的產生而在歐洲產生。

——《國際法內容的歷史演變與展望》羅馬法對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的產生和發(fā)展也同樣有重要的影響,在現(xiàn)代的國際法制度當中同樣也存在著大量羅馬法的痕跡。

——張麗莎、王楊:《羅馬法與國際法的發(fā)展》二、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依據(jù)以上材料,概括近代國際法形成的背景。國家間利益紛爭加劇,人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地理大發(fā)現(xiàn)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交往;歐洲眾多王權國家的建立;古羅馬自然法精神的歷史淵源二、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

根據(jù)一般規(guī)則:本人是處理自己事務的最佳裁斷者,因而擁有發(fā)動戰(zhàn)爭之權力的人,乃是唯一擁有締結和約之權力的人。由此推導,公戰(zhàn)能夠由各方主權者單獨發(fā)動,在王權政制下的這種權力理所當然屬于君主。

國際之間,必有一共同之所法律,此法律在戰(zhàn)爭中,或與戰(zhàn)事有關各事,均可發(fā)生效力。本書之作,實具有重大原因,竊見崇奉基督教之國家,以戰(zhàn)爭為兒戲,眥睚小怨,頓起干戈,雖使野蠻人聞之,亦將為之汗顏。且戰(zhàn)事即作,一切宗教法律,胥皆棄若敝履,一若生人受命,即專以屠殺為事者……——格勞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格勞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的主要觀點國家的主要特征就是擁有主權,主權屬于君主;國家之間的分歧應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戰(zhàn)爭無法避免,但戰(zhàn)爭的某些行為應該避免。如堅持人道主義原則,保護非戰(zhàn)斗人員。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理論基礎)標志體系名稱內容特征1815年1648年1919年1945年三十年戰(zhàn)爭拿破侖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國際組織激增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維也納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1、確立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原則,國際會議與談判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家戰(zhàn)爭;遵守條約與集體制裁)2、近代外交制度出現(xiàn)1、大國協(xié)調,歐洲均勢2、國際法向美亞擴展3、外交制度完善(細化人員等級)1、不兼并不賠償2、政治性國際組織國際聯(lián)盟(全體一致)3、《非戰(zhàn)公約》1、政治性國際組織聯(lián)合國(大國一致)2、國際法領域大為擴展二、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國際法實踐的開始國際法的發(fā)展國際法的破壞與重建國際法的新發(fā)展國際法的發(fā)展演變趨勢:從無“法”到有“法”從無“組織”到有“組織”從無“機制”到有“機制”國際法的發(fā)展演變趨勢:從無“法”到有“法”從無“組織”到有“組織”從無“機制”到有“機制”

如何評價國際法的形成?材料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帶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大國博弈加劇,全球治理競爭激烈,新技術新產業(yè)加速發(fā)展,國際法在穩(wěn)定國際秩序、規(guī)范國際關系、塑造國際規(guī)則等方面的作用愈發(fā)凸顯。深刻認識和用好國際法,對于捍衛(wèi)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對于維護世界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繁榮、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楊潔篪《求是》材料二:“方今世界各國,雖皆聲稱以親睦禮儀相交往,然彼此全系表面文章,實用強弱相凌,大小相侮……彼此之間所謂公法。雖號稱保全列國之典章,然而一旦大國爭奪利益之時,若與已有利,則依據(jù)公法,毫不改變,若與已不利,則翻然訴諸武力,故無常規(guī)也。小國孜孜省顧條文與公理,不敢越雷池一步。以盡力保全自主之權,然遭其簸弄凌侮之政略,則每每幾乎不能自主。是以(普魯士)慷慨激奮,一度振興國力。欲成為國與國對等之權實施外交之國。乃振愛國心,積數(shù)十載,遂至近年始達成所愿。”

——摘自遠山茂樹《日本近現(xiàn)代史第一卷》國際法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以及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fā)揮了關鍵作用但是仍有局限性,一些大國為了一己私利,肆意踐踏國際法,不惜退出國際條約,甚至不經聯(lián)合國授權就進行制裁或發(fā)動戰(zhàn)爭,嚴重威脅著世界和平。1.1518年7月,教皇傳馬丁·路德到羅馬受審。路德得到了德意志薩克森選侯的支持,教會不得不讓步。1519年,教皇派代表到萊比錫與路德公開辯論,路德的英勇斗爭得到了德意志廣大民眾的支持。這反映了A.天主教會干預世俗政治權力 B.教會成為世俗力量的反對目標C.民族主義在德意志蓬勃興起 D.民族教會與羅馬教廷的決裂2.馬丁·路德主張人人有權閱讀《圣經》,并把《圣經》翻譯成德文促使其廣為流傳。此后,各種民族語言版本的《圣經》大量刊行。這一現(xiàn)象弱化了歐洲各國人民的宗教信仰 B.說明教會的束縛已經完全被打破C.民族語言的使用不利于國家認同 D.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興起與發(fā)展3.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暴力沖突震動了整個大西洋世界,革命給歐洲和美洲的政治、社會帶來巨大的轉變,歐美原來的帝國世界被由眾多民族國家形成的國際社會所取代。這反映了歐美革命對世界造成了巨大破壞 B.不利于個人對國家的忠誠C.使王權國家逐漸轉變?yōu)槊褡鍑?D.不利于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4.1864年,美國傳教士丁韙良完成了對美國學者惠頓所著的《國際法原理》一書的翻譯工作。1864年底到1865年初,這本書在總理衙門資助下以《萬國公法》之名印行出版。同時,此書被刊印下達各級政府,以便他們根據(jù)國際法處理外交事務。這反映出清政府A.外交理念與世界同步 B.依法治國全面鋪開C.法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